CN109969459A -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9459A
CN109969459A CN201711445976.XA CN201711445976A CN109969459A CN 109969459 A CN109969459 A CN 109969459A CN 201711445976 A CN201711445976 A CN 201711445976A CN 109969459 A CN109969459 A CN 109969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ox body
jacket
packaging bag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59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ZH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ZH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ZH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ZH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59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9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9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9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50Stacking one article, or group of articles, upon another before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12Feeding flexible bags or carton blanks in flat or collapsed state; Feeding flat bags connected to form a series or chain
    • B65B43/14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 B65B43/16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 B65B43/18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 B65B43/185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rton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26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B65B43/34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by internal pressure
    • B65B43/345Opening or distending bags; Opening, erecting, or setting-up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by internal pressure applied to boxes, cartons or carton bl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5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roller-ways or endless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2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adding cards, coupons or other inserts to package cont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琪玛装盒系统。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包括如下装置:包装袋输送机构,将包覆有一层包装的食品包装袋输送至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将包装袋整合成设定数量后,送入中转输送机构;中转输送机构,将整合后的若干包装袋送到送盒机构;送盒机构,将食品外包装盒排出,接收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若干包装袋;盒体输送机构,将内设有包装袋的外包装盒送出所述送盒机构,并送到加热封盒机构,待加热封盒完成后,继续送出;上述各机构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各机构的工作。本发明用于多层食品的装盒工序中,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装盒,工作效率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琪玛装盒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领域,当食品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其放入包装袋或包装盒中,现有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将食品放入其中。这种方式不仅人工成本高、人工效率低,且由于人工操作,容易造成食品的卫生问题。
另外,虽然随着自动化设备的逐步发展,有些食品已经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包装。但是在沙琪玛加工领域中,由于沙琪玛一般都采用两道包装工序,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第一道工序,即沙琪玛外包覆一层透明塑料纸后,通过人工将包装有透明塑料纸的沙琪玛放入外包装袋或盒中。虽然解决了人工直接触摸沙琪玛的问题,但是沙琪玛包装工艺,依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包括如下装置:
包装袋输送机构,将包覆有一层包装的食品包装袋输送至转移机构;
转移机构,将包装袋整合成设定数量后,送入中转输送机构;
中转输送机构,将整合后的若干包装袋送到送盒机构;
送盒机构,将食品外包装盒排出,接收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若干包装袋;
盒体输送机构,将内设有包装袋的外包装盒送出所述送盒机构,并送到加热封盒机构,待加热封盒完成后,继续送出;
加热封盒机构,将外包装盒两侧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住;
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转移机构、中转输送机构、送盒机构、盒体输送机构、加热封盒机构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各机构的工作。
本发明采用上述系统,使得食品包装袋放入外包装盒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均有各机构有机配合完成,整个系统安排合理,系统运行效率高,可实现较高的自动化装盒过程。
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包括包装袋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的至少两个送料通道,至少两个所述送料通道均呈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送料通道的左侧出口朝向所述中转输送机构,所述送料通道的右侧设有分配机构;
所述分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的分配通道,所述分配通道呈左右设置并朝向其中一个所述送料通道,所述分配通道上设有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配通道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做前后移动动作;
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配通道朝向某一个所述送料通道。当其中一个送料通道内的食品包装袋放置一定时间后,分配通道可以朝向另一个送料通道,继续送料,另一个送料通道放置一定时间后,又可以朝向下一个送料通道,这样循环送料,可以实现每个通道不会积压食品包装袋,也不会缺少食品包装袋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实现送料的完美,本发明在其中一个所述送料通道上方设有用于检测食品包装袋是否存在的包装袋感应器,所述包装袋感应器也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包装袋感应器感应该通道是否存在包装袋,控制装置获取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驱动所述分配通道朝向某一个送料通道。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自动翻料机构,所述自动翻料机构包括翻料输送带,所述翻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翻料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翻料隔板,两个相邻的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厚度,以便于容纳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送至的包装袋;
在所述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至少一个所述翻料隔板的板面为水平方向,并朝向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水平方向的所述翻料隔板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包装袋的长度;
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将两个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所有包装袋转移至所述中转输送机构的推送机构,通过所述推送机构将整合后的包装袋送出。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翻料输送带上方的第一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后方的第二推料装置,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包括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下方的推杆,所述推杆将两个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所有包装袋推出所述翻料输送带,推向后方;
所述第二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后方的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方设有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且夹角朝向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推杆后方的承接台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固定有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至少一个板面为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夹角的一侧;
所述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推杆推出的包装袋推向了承接台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包装袋上方和其中一侧由第一限位板限制、另一侧由第二限位板限制,在所述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的移动下,所述第二推料装置带动包装袋移入中转输送机构。
所述推杆包括与所述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后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推块,相邻的两个推块之间挖空,以便于穿过所述翻转隔板,当所述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每个所述推块的后方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翻转隔板之间,此时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推料装置的工作下,将其后方的至少两组包装袋一次性推出。
为了避免推杆推出时没有包装袋的可能,在推杆的最侧边设有另一包装袋感应器,另一所述包装袋感应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包装袋感应器感应最边上的推杆前方是否存在包装袋,控制装置获取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工作。
本发明的转移机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一转移台,所述第一转移台位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前方,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一侧设有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转移台,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上与所述第一转移台相邻侧设有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的对侧设有所述中转输送机构;
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上设有转移用第一推板,所述转移用第一推板的板面朝向所述第一转移台;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上设有转移用第二推板,所述转移用第二推板的板面朝向所述第二转移台;
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送至的包装袋送至前方的所述第一转移台后,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将所有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上;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将第二转移台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向所述中转输送机构。
为了增加包装袋的推出数量,本发明在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底部设有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所述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将所有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上后,根据装盒需要,待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再次将包装袋送至所述第一转移台后,所述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带动第一转移台向上运动,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再次将一层包装袋推至第二转移台;根据装盒需要,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重复推出一层包装袋。
为了避免包装袋的掉落,保证包装袋的整齐,在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上方设有转移用安全板;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一侧也设有转移用安全板,并位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对侧;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一侧也设有另一转移用安全板,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对侧;
在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上方设有转移用压平板,所述转移用压平板连接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将第二转移台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出前,所述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移用压平板向下运动,将下方的所有包装袋进行压平工序,保证后续的平整推出。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包括中转输送带,所述中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转移机构的侧边,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中转隔板,两个相邻的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整合后的所有包装袋的宽度,以便于容纳所述转移机构送至的包装袋;
在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侧边设有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上设有中转推板,当所述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所述中转推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侧边;
所述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中转推板将相邻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包装袋推出,推至所述送盒机构的外包装盒的盒体中。
在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中转用压平板,所述中转用压平板水平设置在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方;
所述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所述中转用压平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上方,此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中转用压平板向下运动,压平整理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包装袋。
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定的后方侧边设有说明书放置机构,所述转移机构沿输送方向定则位于所述说明书放置机构的前方;
所述说明书放置机构包括放纸机构、位于所述放纸机构下方的下纸机构,所述放纸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纸筐,放纸筐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上托板;
还包括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下纸用真空吸盘,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位于所述放纸筐下方,每个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所述放纸筐;
每个所述上托板的下方分别设有下托板,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向上运动时,穿过两侧的所述下托板;
所述下托板的左侧设有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的端部设有推纸板,所述推纸板的板面朝向两个所述下托板之间;
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向上运动后,吸住所述放纸筐内的说明书,在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向下作用下,两侧的所述上托板无法继续拖住说明书,在说明书向下过程中,落入两个下托板上,由两侧的下托板拖住;在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向右作用下,推纸板将右侧的说明书推出,推到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所述转移机构送至的包装袋位于说明书上方。
所述盒体输送机构包括两侧的盒体输送轨道,设置在两个盒体输送轨道之间的盒体输送带,每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限位杆,两侧四个限位杆为一组在所述盒体输送带上形成矩形限位框;
所述送盒机构包括放盒机构、位于所述放盒机构下方的下盒机构,所述放盒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盒筐,放盒筐的底部四周角部分别设有弹性机构;
所述下盒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放盒筐下方的至少一个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盒体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后方,且位于两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之间;
还包括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真空吸盘均设置在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上,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所述放盒筐;
所述盒体输送机构、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真空吸盘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真空吸盘向上运动后,吸住所述放盒筐内的盒体,在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向下作用下,所述弹性机构释放所述盒体,在盒体向下过程中,落入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矩形限位框中;
每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的上方均设有一组盒体撑开装置,所述盒体撑开装置包括沿盒体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上下各一条支撑板,每条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弯板,上方的所述弯板端部向下弯曲;下方的所述弯板端部向上弯曲;且上下两条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盒体的高度;
当所述盒体输送轨道向前运动时,带动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盒体两侧的上下两个塑料片被盒体撑开装置的弯板撑开,分别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上面,下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下面;
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一侧侧边还设有辅助撑开装置,所述辅助撑开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助撑开杆,每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一端均朝向同一个矩形限位框,每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撑开用转动机构;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包装袋送入所述辅助撑开杆朝向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中;
两个所述撑开用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盒体输送带停止运动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两个所述转动机构转动,带动其上的所述辅助撑开杆转动,且两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转动方向为相逆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把位于前方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两侧的左右两个塑料片撑开,此时,所述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包装袋送入盒体中。
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两条导向杆,每条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均设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采用半圆形弧片,所述导向片的开口朝向前方;
所述导向片位于两组所述弯板之间;
当所述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时,盒体前侧面碰到两个导向杆上的导向片,同时在两组弯板的作用下,盒体内部撑开。
所述加热封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盒体输送带两侧的加热封盒装置,所述加热封盒装置包括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封盒模头,每个所述封盒模头都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
在加热封盒装置和送盒机构之间的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两侧还设有封盒竖直板,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前方延伸至所述封盒模头与所述盒体输送带之间,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后方端部往外倾斜,形成倾斜导向端部,所述封盒竖直板限定盒体的左右两个塑料片,当盒体经过所述封盒竖直板,前方的塑料片在封盒竖直板的限定之下,合拢在所述封盒竖直板内;
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后方还设有L型竖直板,所述L型竖直板的一段连接封盒转动机构,所述封盒转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封盒转动机构转动,所述L型竖直板的另一段端面靠近所述封盒竖直板时,将经过所述封盒竖直板后方的塑料片夹入所述封盒竖直板内,实现盒体的前后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所述L型竖直板的前方设有封盒导向杆,所述封盒导向杆位于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封盒模头与所述盒体输送带之间,所述封盒导向杆的后方端部向上翘起,并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的后方,所述封盒导向杆的外侧设有竖直的封盒限位板,所述封盒限位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封盒竖直板的高度,所述封盒限位板的一端连接与其一体制成的三角形面板,所述三角形面板位于所述封盒导向杆翘起部分的下方,且一个角部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的后方;当盒体经过所述封盒导向杆时,由于所述封盒导向杆后方向上翘起,因此盒体上方的塑料片向下导向后,被夹在所述封盒导向杆外;此时由于封盒限位板的三角形面板的作用,下方的塑料片向上导向,两个塑料片在封盒导向杆外的封盒竖直板外重叠,并限定在所述封盒竖直板和封盒限位板之间,实现盒体的上下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收拢的盒体经过加热封盒装置时,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封盒模头移动,所述封盒模头对收拢的塑料片进行热封,完成封盒后,所述盒体输送带将装盒完成的盒体送出。
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两侧上方还设有封盒压实装置,所述封盒压实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封盒模头之间,所述封盒压实装置包括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压实板;
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封盒模头对盒体进行热封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压实板将所述盒体输送带上的盒体压住,所述封盒模头将盒体侧边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盒工作。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多层食品的装盒工序中,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装盒,工作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包装袋输送机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转移机构的自动翻料机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转移机构的推送机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转移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部分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说明书放置机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送盒机构一种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辅助撑开装置的一种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加热封盒机构的一种立体图;
图12为发明的盒体收拢时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13为本发明盒体收拢时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13,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包括如下装置:包装袋输送机构1,将包覆有一层包装的食品包装袋输送至转移机构2。转移机构2,将包装袋整合成设定数量后,送入中转输送机构3。中转输送机构3,将整合后的若干包装袋送到送盒机构4。送盒机构4,将食品外包装盒排出,接收中转输送机构3送出的若干包装袋。盒体输送机构5,将内设有包装袋的外包装盒送出送盒机构4,并送到加热封盒机构6,待加热封盒完成后,继续送出。加热封盒机构6,将外包装盒两侧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住。包装袋输送机构1、转移机构2、中转输送机构3、送盒机构4、盒体输送机构5、加热封盒机构6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各机构的工作。本发明采用上述系统,使得食品包装袋放入外包装盒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均有各机构有机配合完成,整个系统安排合理,系统运行效率高,可实现较高的自动化装盒过程。
本发明用于沙琪玛理料装盒中时,具体可采用如下结构:
参照图2、图3,包装袋输送机构1包括包装袋输送带11、设置在包装袋输送带11上的三个送料通道12,三个送料通道12均呈左右方向设置,送料通道的左侧出口朝向中转输送机构3,送料通道的右侧设有分配机构。分配机构包括设置在包装袋输送带11上的分配通道13,分配通道13呈左右设置并朝向其中一个送料通道,分配通道13上设有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14,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14带动分配通道13在包装袋输送带11上做前后移动动作。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14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14带动分配通道13朝向某一个送料通道。为了进一步实现送料的完美,本发明在中间的送料通道上方设有用于检测食品包装袋是否存在的包装袋感应器15,包装袋感应器15可以采用红外线感应传感器,包装袋感应器15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包装袋感应器15感应该通道是否存在包装袋,控制装置获取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驱动分配通道13朝向某一个送料通道。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每个通道不会积压食品包装袋,也不会缺少食品包装袋的问题。
参照图3,包装袋输送机构1的左侧设有转移机构2,转移机构2包括自动翻料机构,自动翻料机构包括翻料输送带,翻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包装袋输送带11输送方向相同,即都是从右往左的输送方向。翻料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翻料隔板21,两个相邻的翻料隔板21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厚度,以便于容纳送料通道送至的包装袋。在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有一个翻料隔板21的板面为水平方向,并朝向右侧的包装袋输送带11,水平方向的翻料隔板21与包装袋输送带11之间的距离小于包装袋的长度。当包装袋输送带11上的三个送料通道12内包装袋从右往左推动时,正好落入左侧的翻料隔板21上,每次翻料输送带的暂停,均有三个包装袋落入一块翻料隔板21上。在翻料输送带再次运动时,带动三个包装袋向左移动,三个包装袋限制在两块翻料隔板21之间。
参照图4,转移机构2还包括将两个翻料隔板21之间的三个包装袋转移至中转输送机构3的推送机构,通过推送机构将整合后的包装袋送出。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翻料输送带上方的第一推料装置、设置在第一推料装置后方的第二推料装置,第一推料装置包括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22、设置在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22上的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23、设置在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23下方的推杆24,推杆24将两个翻料隔板21之间的三个包装袋推出翻料输送带,推向后方。推杆24包括与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23固定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下部后端面上设有六个推块,相邻的两个推块之间挖空,以便于穿过翻转隔板,当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每个推块的后方位于相邻两个翻转隔板之间,此时推杆24在第一推料装置的工作下,将其后方的六组包装袋一次性推出。为了避免推杆24推出时没有包装袋的可能,在推杆24的最左侧设有另一包装袋感应器,另一包装袋感应器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包装袋感应器感应最左侧的推杆24前方是否存在包装袋,控制装置获取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驱动第一推料装置工作。比如,不存在包装袋时,则继续等待翻料输送带的输送,直到最左侧存在包装袋后,推杆24一次性推出六组包装袋,每组包装袋含有三个包装袋,即为3*6包包装袋。
第二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推杆24后方的承接台25,承接台25上方设有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26、设置在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26上的第一限位板27,第一限位板27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且夹角朝向下方,第一限位板27设置于推杆24后方的承接台25上方,第一限位板27上固定有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28、设置在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28上的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29,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29上设有第二限位板210,第二限位板210的至少一个板面为竖直设置在第一限位板27远离夹角的一侧。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22、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23、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26、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28、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29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装置。推杆24推出的包装袋推向了承接台25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包装袋上方和右侧由第一限位板27限制、左侧由第二限位板210向下又向右运动后得到限制,在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26向左移动下,在第一限位板27和第二限位板210的夹持下,第二推料装置带动包装袋移入中转输送机构3。
参照图5,本发明的转移机构2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转移机构2包括第一转移台,第一转移台位于包装袋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前方,即第一转移台位于包装袋输送带11的左侧,第一转移台的前侧设有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上设有转移用第一推板,转移用第一推板的板面朝向第一转移台。第一转移台的底部设有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第一转移台的上方和左侧均设有转移用安全板212。第一转移台的后侧设有第二转移台213,第二转移台213的后侧设有另一转移用安全板214。第二转移台213的右侧设有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上设有转移用第二推板216,转移用第二推板216的板面朝向第二转移台213。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的对侧设有中转输送机构3,即第二转移台213的左侧设有中转输送机构3。在第二转移台213的上方设有转移用压平板217,转移用压平板217连接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218。
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218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包装袋输送机构1送至的包装袋送至左侧的第一转移台后,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将一层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213上。根据装盒需要,待包装袋输送机构1再次将包装袋送至第一转移台后,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带动第一转移台向上运动,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再次将一层包装袋推至第二转移台213。根据装盒需要,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重复推出一层包装袋。本发明的图5中,实现了推送两层包装袋,即转移机构2推出了两层,每层9包包装袋,即2*9包包装袋。
当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211将至少一层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213上后,为了避免包装袋的掉落,保证包装袋的整齐,在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将第二转移台213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出前,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218带动转移用压平板217向下运动,将下方的所有包装袋进行压平工序,保证后续的平整推出。最后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215将第二转移台213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向左侧的中转输送机构3。
参照图6、图7,中转输送机构3包括中转输送带,中转输送带设置在转移机构2的侧边,中转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竖向设有一排中转隔板31,两个相邻的中转隔板31之间的距离大于整合后的所有包装袋的宽度,即三包包装袋的总体宽度,以便于容纳转移机构2送至的包装袋。在中转输送带的侧边设有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32,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32上设有中转推板,当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中转推板位于相邻的两个中转隔板31之间的左侧。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3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中转推板将相邻两个中转隔板31之间的所有包装袋推出,推至右侧的送盒机构4的外包装盒的盒体中。在中转输送带输送所有包装袋的过程中,其上方还设有压平机构,压平机构包括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中转用压平板,中转用压平板水平设置在中转输送带上方。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当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中转用压平板位于相邻的两个中转隔板31之间上方,此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中转用压平板向下运动,压平整理相邻的两个中转隔板31之间的所有包装袋。
参照图6、图7、图8,在中转输送带的前左侧还设有说明书放置机构7,转移机构2位于说明书放置机构7的后右侧。说明书放置机构7包括放纸机构、位于放纸机构下方的下纸机构,放纸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纸筐71,放纸筐7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上托板。还包括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有四个下纸用真空吸盘72,下纸用真空吸盘72位于放纸筐71下方,每个下纸用真空吸盘72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放纸筐71。每个上托板的下方分别设有下托板,下纸用真空吸盘72向上运动时,穿过两侧的下托板。下托板的左侧设有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73,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73的右侧端部设有推纸板,推纸板的板面朝向两个下托板之间。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下纸用真空吸盘72、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73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下纸用真空吸盘72向上运动后,吸住放纸筐71内的说明书,在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向下作用下,两侧的上托板无法继续拖住说明书,在说明书向下过程中,落入两个下托板上,由两侧的下托板拖住。在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73向右作用下,推纸板将右侧的说明书推出,推到两个中转隔板31之间。转移机构2送至的3*6包包装袋位于说明书上方。
盒体输送机构5包括左右两侧的盒体输送轨道51,设置在两个盒体输送轨道51之间的盒体输送带52,每个盒体输送轨道51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限位杆53,两侧四个限位杆53为一组在盒体输送带52上形成矩形限位框。
参照图9,送盒机构4包括放盒机构、位于放盒机构下方的下盒机构,放盒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盒筐41,放盒筐41的底部四周角部分别设有弹性机构。下盒机构包括位于放盒筐41下方的四个真空吸盘42,真空吸盘42位于盒体输送带52的前侧,且位于两个盒体输送轨道51之间。还包括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43,每个真空吸盘42均设置在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43上,且每个真空吸盘42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放盒筐41。盒体输送机构5、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43、每个真空吸盘42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真空吸盘42向上运动后,吸住放盒筐41内的盒体,在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43向下作用下,弹性机构释放盒体,在盒体向下过程中,落入盒体输送机构5的矩形限位框中。
每个盒体输送轨道51的上方均设有一组盒体撑开装置,盒体撑开装置包括沿盒体输送带52输送方向设置的上下各一条支撑板,每条支撑板的端部设有弯板,上方的弯板端部向下弯曲。下方的弯板端部向上弯曲。且上下两条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盒体的高度。当盒体输送轨道51向前运动时,带动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盒体两侧的上下两个塑料片被盒体撑开装置的弯板撑开,分别位于上方的支撑板的上面,下方的支撑板的下面。参照图10,盒体输送带52的一侧还设有辅助撑开装置,辅助撑开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助撑开杆54,每个辅助撑开杆54的一端均朝向同一个矩形限位框,每个辅助撑开杆5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撑开用转动机构55。中转输送机构3送出的包装袋送入辅助撑开杆54朝向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中。两个撑开用转动机构55连接控制装置,当盒体输送带52停止运动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两个转动机构转动,带动其上的辅助撑开杆54转动,且两个辅助撑开杆54的转动方向为相逆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把位于前方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两侧的左右两个塑料片撑开,此时,中转输送机构3送出的包装袋送入盒体中。
盒体输送带52的上方还设有两条导向杆,每条导向杆的端部均设有导向片,导向片采用半圆形弧片,导向片的开口朝向前方,即附图1中的后侧。导向片位于两组弯板之间。当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时,盒体前侧面碰到两个导向杆上的导向片,同时在两组弯板的作用下,盒体内部撑开。
参照图11,加热封盒机构6包括设置在盒体输送带52左右两侧的加热封盒装置,加热封盒装置包括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61、设置在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61上的封盒模头62,每个封盒模头62都朝向盒体输送带52。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61连接控制装置,当收拢的盒体经过加热封盒装置时,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61带动封盒模头62移动,封盒模头62对收拢的塑料片进行热封,完成封盒后,盒体输送带52将装盒完成的盒体送出。
参照图12、图13,本发明的盒体收拢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在加热封盒装置和送盒机构4之间的盒体输送带52的两侧还设有封盒竖直板81,封盒竖直板81的前方延伸至封盒模头62与盒体输送带52之间,封盒竖直板81的后方端部往外倾斜,形成倾斜导向端部。封盒竖直板81限定盒体的左右两个塑料片,当盒体经过封盒竖直板81,前方的塑料片在封盒竖直板81的限定之下,合拢在封盒竖直板81内。封盒竖直板81的后方还设有L型竖直板82,L型竖直板82的一段连接封盒转动机构83,封盒转动机构83连接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封盒转动机构83转动,L型竖直板82的另一段端面靠近封盒竖直板81时,将经过封盒竖直板81后方的塑料片夹入封盒竖直板81内,实现盒体的前后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L型竖直板82的前方设有封盒导向杆84,封盒导向杆84位于封盒竖直板81的外侧,且位于封盒模头62与盒体输送带52之间,封盒导向杆84的后方端部向上翘起,并朝向盒体输送带52的后方,封盒导向杆84的外侧设有竖直的封盒限位板85,封盒限位板85的高度低于封盒竖直板81的高度,封盒限位板85的一端连接与其一体制成的三角形面板86,三角形面板86位于封盒导向杆84翘起部分的下方,且一个角部朝向盒体输送带52的后方;当盒体经过封盒导向杆84时,由于封盒导向杆84后方向上翘起,因此盒体上方的塑料片向下导向后,被夹在封盒导向杆84外;此时由于封盒限位板85的三角形面板86的作用,下方的塑料片向上导向,两个塑料片在封盒导向杆84外的封盒竖直板81外重叠,并限定在封盒竖直板81和封盒限位板85之间,实现盒体的上下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参照图11,盒体输送带52的两侧上方还设有封盒压实装置,封盒压实装置位于两个封盒模头62之间,封盒压实装置包括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63、位于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63上的压实板64。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63连接控制装置,当封盒模头62对盒体进行热封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63带动压实板64将盒体输送带52上的盒体压住,封盒模头62将盒体侧边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盒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6)

1.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装置:
包装袋输送机构,将包覆有一层包装的食品包装袋输送至转移机构;
转移机构,将包装袋整合成设定数量后,送入中转输送机构;
中转输送机构,将整合后的若干包装袋送到送盒机构;
送盒机构,将食品外包装盒排出,接收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若干包装袋;
盒体输送机构,将内设有包装袋的外包装盒送出所述送盒机构,并送到加热封盒机构,待加热封盒完成后,继续送出;
加热封盒机构,将外包装盒两侧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住;
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转移机构、中转输送机构、送盒机构、盒体输送机构、加热封盒机构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带动各机构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包括包装袋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的至少两个送料通道,至少两个所述送料通道均呈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送料通道的左侧出口朝向所述中转输送机构,所述送料通道的右侧设有分配机构;
所述分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的分配通道,所述分配通道呈左右设置并朝向其中一个所述送料通道,所述分配通道上设有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配通道在所述包装袋输送带上做前后移动动作;
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分配用前后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分配通道朝向某一个所述送料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送料通道上方设有用于检测食品包装袋是否存在的包装袋感应器,所述包装袋感应器也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包装袋感应器感应该通道是否存在包装袋,控制装置获取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驱动所述分配通道朝向某一个送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自动翻料机构,所述自动翻料机构包括翻料输送带,所述翻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翻料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翻料隔板,两个相邻的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厚度,以便于容纳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送至的包装袋;
在所述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至少一个所述翻料隔板的板面为水平方向,并朝向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水平方向的所述翻料隔板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包装袋的长度;
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将两个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所有包装袋转移至所述中转输送机构的推送机构,通过所述推送机构将整合后的包装袋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翻料输送带上方的第一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后方的第二推料装置,所述第一推料装置包括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下方的推杆,所述推杆将两个所述翻料隔板之间的所有包装袋推出所述翻料输送带,推向后方;
所述第二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后方的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方设有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且夹角朝向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推杆后方的承接台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固定有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至少一个板面为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夹角的一侧;
所述推料用上下移动机构、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限位用左右移动机构、限位用上下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推杆推出的包装袋推向了承接台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包装袋上方和其中一侧由第一限位板限制、另一侧由第二限位板限制,在所述送袋用左右移动机构的移动下,所述第二推料装置带动包装袋移入中转输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与所述推料用前后移动机构固定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部后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推块,相邻的两个推块之间挖空,以便于穿过所述翻转隔板,当所述翻料输送带停止输送时,每个所述推块的后方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翻转隔板之间,此时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推料装置的工作下,将其后方的至少两组包装袋一次性推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一转移台,所述第一转移台位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前方,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一侧设有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转移台,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上与所述第一转移台相邻侧设有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的对侧设有所述中转输送机构;
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上设有转移用第一推板,所述转移用第一推板的板面朝向所述第一转移台;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上设有转移用第二推板,所述转移用第二推板的板面朝向所述第二转移台;
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送至的包装袋送至前方的所述第一转移台后,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将所有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上;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将第二转移台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向所述中转输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底部设有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所述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将所有包装袋推到第二转移台上后,根据装盒需要,待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再次将包装袋送至所述第一转移台后,所述转移台上下移动机构带动第一转移台向上运动,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再次将一层包装袋推至第二转移台;根据装盒需要,所述转移用前后移动机构重复推出一层包装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上方设有转移用安全板;所述第一转移台的一侧也设有转移用安全板,并位于所述包装袋输送机构的对侧;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一侧也设有另一转移用安全板,并位于所述第一转移台的对侧;
在所述第二转移台的上方设有转移用压平板,所述转移用压平板连接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在所述转移用左右移动机构将第二转移台上所有的包装袋推出前,所述转移用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移用压平板向下运动,将下方的所有包装袋进行压平工序,保证后续的平整推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机构包括中转输送带,所述中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转移机构的侧边,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中转隔板,两个相邻的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整合后的所有包装袋的宽度,以便于容纳所述转移机构送至的包装袋;
在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侧边设有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上设有中转推板,当所述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所述中转推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侧边;
所述中转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中转推板将相邻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包装袋推出,推至所述送盒机构的外包装盒的盒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转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中转用压平板,所述中转用压平板水平设置在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方;
所述压平用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中转输送带停止运动时,所述中转用压平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上方,此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中转用压平板向下运动,压平整理相邻的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的包装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定的后方侧边设有说明书放置机构,所述转移机构沿输送方向定则位于所述说明书放置机构的前方;
所述说明书放置机构包括放纸机构、位于所述放纸机构下方的下纸机构,所述放纸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纸筐,放纸筐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上托板;
还包括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下纸用真空吸盘,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位于所述放纸筐下方,每个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所述放纸筐;
每个所述上托板的下方分别设有下托板,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向上运动时,穿过两侧的所述下托板;
所述下托板的左侧设有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的端部设有推纸板,所述推纸板的板面朝向两个所述下托板之间;
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下纸用真空吸盘向上运动后,吸住所述放纸筐内的说明书,在所述下纸用上下移动机构向下作用下,两侧的所述上托板无法继续拖住说明书,在说明书向下过程中,落入两个下托板上,由两侧的下托板拖住;在所述放纸用左右移动机构向右作用下,推纸板将右侧的说明书推出,推到两个所述中转隔板之间;所述转移机构送至的包装袋位于说明书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输送机构包括两侧的盒体输送轨道,设置在两个盒体输送轨道之间的盒体输送带,每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上沿输送方向竖向设有一排限位杆,两侧四个限位杆为一组在所述盒体输送带上形成矩形限位框;
所述送盒机构包括放盒机构、位于所述放盒机构下方的下盒机构,所述放盒机构包括上下敞开的放盒筐,放盒筐的底部四周角部分别设有弹性机构;
所述下盒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放盒筐下方的至少一个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位于所述盒体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后方,且位于两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之间;
还包括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真空吸盘均设置在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上,且每个所述真空吸盘的盘面朝向上方的所述放盒筐;
所述盒体输送机构、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每个所述真空吸盘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真空吸盘向上运动后,吸住所述放盒筐内的盒体,在所述下盒用上下移动机构向下作用下,所述弹性机构释放所述盒体,在盒体向下过程中,落入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矩形限位框中;
每个所述盒体输送轨道的上方均设有一组盒体撑开装置,所述盒体撑开装置包括沿盒体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上下各一条支撑板,每条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弯板,上方的所述弯板端部向下弯曲;下方的所述弯板端部向上弯曲;且上下两条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盒体的高度;
当所述盒体输送轨道向前运动时,带动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盒体两侧的上下两个塑料片被盒体撑开装置的弯板撑开,分别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上面,下方的所述支撑板的下面;
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一侧侧边还设有辅助撑开装置,所述辅助撑开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助撑开杆,每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一端均朝向同一个矩形限位框,每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撑开用转动机构;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包装袋送入所述辅助撑开杆朝向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中;
两个所述撑开用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盒体输送带停止运动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两个所述转动机构转动,带动其上的所述辅助撑开杆转动,且两个所述辅助撑开杆的转动方向为相逆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把位于前方的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两侧的左右两个塑料片撑开,此时,所述中转输送机构送出的包装袋送入盒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上方还设有两条导向杆,每条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均设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采用半圆形弧片,所述导向片的开口朝向前方;
所述导向片位于两组所述弯板之间;
当所述矩形限位框内的盒体向前运动时,盒体前侧面碰到两个导向杆上的导向片,同时在两组弯板的作用下,盒体内部撑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封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输送机构的盒体输送带两侧的加热封盒装置,所述加热封盒装置包括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封盒模头,每个所述封盒模头都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
在加热封盒装置和送盒机构之间的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两侧还设有封盒竖直板,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前方延伸至所述封盒模头与所述盒体输送带之间,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后方端部往外倾斜,形成倾斜导向端部,所述封盒竖直板限定盒体的左右两个塑料片,当盒体经过所述封盒竖直板,前方的塑料片在封盒竖直板的限定之下,合拢在所述封盒竖直板内;
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后方还设有L型竖直板,所述L型竖直板的一段连接封盒转动机构,所述封盒转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封盒转动机构转动,所述L型竖直板的另一段端面靠近所述封盒竖直板时,将经过所述封盒竖直板后方的塑料片夹入所述封盒竖直板内,实现盒体的前后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所述L型竖直板的前方设有封盒导向杆,所述封盒导向杆位于所述封盒竖直板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封盒模头与所述盒体输送带之间,所述封盒导向杆的后方端部向上翘起,并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的后方,所述封盒导向杆的外侧设有竖直的封盒限位板,所述封盒限位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封盒竖直板的高度,所述封盒限位板的一端连接与其一体制成的三角形面板,所述三角形面板位于所述封盒导向杆翘起部分的下方,且一个角部朝向所述盒体输送带的后方;当盒体经过所述封盒导向杆时,由于所述封盒导向杆后方向上翘起,因此盒体上方的塑料片向下导向后,被夹在所述封盒导向杆外;此时由于封盒限位板的三角形面板的作用,下方的塑料片向上导向,两个塑料片在封盒导向杆外的封盒竖直板外重叠,并限定在所述封盒竖直板和封盒限位板之间,实现盒体的上下两个塑料片的收拢工序;
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收拢的盒体经过加热封盒装置时,在控制装置的作用下,所述封盒用左右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封盒模头移动,所述封盒模头对收拢的塑料片进行热封,完成封盒后,所述盒体输送带将装盒完成的盒体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输送带的两侧上方还设有封盒压实装置,所述封盒压实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封盒模头之间,所述封盒压实装置包括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位于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上的压实板;
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封盒模头对盒体进行热封时,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压实用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所述压实板将所述盒体输送带上的盒体压住,所述封盒模头将盒体侧边的塑料片进行加热封盒工作。
CN201711445976.X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Pending CN109969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5976.XA CN10996945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5976.XA CN10996945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9459A true CN109969459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5976.XA Pending CN109969459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945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729A (zh) * 2019-09-06 2019-11-05 广东双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酸奶自动入盒包装机
CN113059923A (zh) * 2021-04-14 2021-07-02 湖州市普蓝先进材料与储能器件研究院 一种用于光栅传感器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CN113086283A (zh) * 2021-03-26 2021-07-09 湖南追一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槟榔食品内袋输送系统
CN114291318A (zh) * 2022-01-14 2022-04-08 无锡同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连续式开封装一体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729A (zh) * 2019-09-06 2019-11-05 广东双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酸奶自动入盒包装机
CN113086283A (zh) * 2021-03-26 2021-07-09 湖南追一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槟榔食品内袋输送系统
CN113086283B (zh) * 2021-03-26 2022-09-06 湖南追一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槟榔食品内袋输送系统
CN113059923A (zh) * 2021-04-14 2021-07-02 湖州市普蓝先进材料与储能器件研究院 一种用于光栅传感器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CN114291318A (zh) * 2022-01-14 2022-04-08 无锡同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连续式开封装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9459A (zh)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CN102795361B (zh) 一种产品装箱方法
CN203372833U (zh) 一种码垛机
CN103350906B (zh) 一种码垛机
CN103662138B (zh) 用于包装棒料产品的开装封一体机
CN105691721B (zh) 一种全自动管材包装机
CN104477658A (zh) 一种新型的装托机
CN107757982A (zh) Tray盘包装设备
CN107235181A (zh) 一种不同规格条烟集合包装机
CN107902148A (zh) 一种用于封装医用纱布的纸袋包装机
CN204937613U (zh) 一种新型条烟自动包装机
CN208291583U (zh) 单元物料配送多规格纸箱装箱设备
CN207258038U (zh) 一种用于杯状产品的装箱移载装置
CN206645091U (zh) 一种连续式订书针包装设备
JP5753643B2 (ja) 段ボール箱詰めシステム
CN206914745U (zh) 一种双排送料订书针自动包装生产线
CN104129527A (zh) 中包机
CN105059598B (zh) 一种纸盒装箱机构
CN207565954U (zh) 包装机
CN207876094U (zh) 一种食品理料装盒系统
CN203845048U (zh) 一种茶叶自动包装流水线
CN212423657U (zh) 开袋装置及包装系统
JP2013189306A (ja) 物品集積装置
CN207595390U (zh) 一种用于封装医用纱布的纸袋包装机
CN111377101A (zh) 医疗用品打包自动化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