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5765B - 便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5765B
CN109965765B CN201811396609.XA CN201811396609A CN109965765B CN 109965765 B CN109965765 B CN 109965765B CN 201811396609 A CN201811396609 A CN 201811396609A CN 109965765 B CN109965765 B CN 109965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toilet lid
case
lid
toile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66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5765A (zh
Inventor
持田真之
河津由加里
平山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65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5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5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5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4Protecting covers for closet se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0Device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e.g. tilting or lifting mechanisms; Collapsible or rotating seats or 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12H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47K13/30Seats having provisions for heating, deodorising or the like, e.g. ventilating, noise-damping or cleaning devices
    • A47K13/305Seats with heat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盖装置,其能够抑制缘于挠曲的便盖的破损。具体而言,具备:壳;及便座、便盖,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其特征为,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的下面覆盖所述便座的上面及所述壳的上面,所述便盖的下面具有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平行于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的第1下面及平行于所述壳的所述上面的第2下面。

Description

便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一般涉及一种便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周知具有可转动地安装于壳的便座及便盖的便盖装置。在便盖关闭的状态下,便盖的下面覆盖壳的上面及便座的上面。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290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便盖装置中,便盖的下面与便座的上面之间的距离或便盖的下面与壳的上面之间的距离并不一定。例如,从便盖的前方朝着便盖的中央,便盖的下面与便座的上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负载施加于便盖的下面与便座的上面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部分或便盖的下面与壳的上面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部分,则便盖容易发生挠曲,有可能发生破损。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盖装置,其能够抑制缘于挠曲的便盖的破损。
第1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具备:壳;便座;及便盖,通过第1支撑部、第2支撑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其特征为,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的下面覆盖所述便座的上面及所述壳的上面,所述便盖的下面具有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平行于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的第1下面及平行于所述壳的所述上面的第2下面,所述壳具有第1槽及第2槽,设置在所述壳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不会向所述壳的所述左侧面及所述右侧面露出,所述第1槽及所述第2槽为所述壳的上面和所述壳的朝向后方和上方的后面向下方凹陷的部分,所述便盖具有:第1铰链部,在所述第1槽内连结于所述第1支撑部;及第2铰链部,在所述第2槽内连结于所述第2支撑部,所述第1槽的下面具有限制部和凹部,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便盖在打开方向的可动范围,在所述限制部的上方配置所述第1铰链部,所述凹部未配置有所述第1铰链部,向所述壳的后面侧露出,所述限制部配置在比所述凹部更靠所述壳的外侧。
根据该便盖装置,由于第1下面平行于便座的上面,第2下面平行于壳的上面,因此能够将便盖的下面均匀地靠近便座的上面,以及能够将便盖的下面均匀地靠近壳的上面。因此,即使被关闭的便盖在任意位置发生挠曲,便盖的内面也立即抵接于便座的上面或壳的上面,便盖从下方得到支撑。即,通过便座的上面及壳的上面的整体,容易支撑施加于被关闭的便盖的负载,能够抑制缘于挠曲的便盖的破损。
第2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发明中,还具备便座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便座的内部,加热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
根据该便盖装置,由于便盖的第1下面平行于便座的上面,因此能够抑制便座的上面与便盖的下面之间产生距离较长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缘于便座加热器的暖气从便盖与便座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部分向外部散出。
第3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或第2发明中,所述便盖的上面平行于所述便盖的下面。
当便盖的下面平行于便座的上面及壳的上面时,如果便盖的上面并不平行于便盖的下面,则便盖的厚度、重量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变差。与此相对,根据该便盖装置,能够使便盖变薄,能够抑制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变差。
第4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3发明中,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与所述壳的所述上面位于同一面上。
当便盖的下面分别平行于便座的上面及壳的上面时,如果在便座的上面与壳的上面之间存在阶梯部,则在便盖的下面上也需要形成阶梯部。此时,便盖的形状变复杂而制造有可能变得困难。与此相对,根据该便盖装置,由于在便座的上面与壳的上面之间的凹凸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便盖的形状变复杂。
第5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4发明中,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覆盖所述壳的所述上面的整体。
根据该便盖装置,在便盖关闭的状态下,由于便盖覆盖壳的上面的整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尘埃积攒于壳上。另外,也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便座与壳之间。
第6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4或第5发明中,所述便盖具有第1铰链部、第2铰链部,在所述第1铰链部及所述第2铰链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所述第1铰链部及第2铰链部分别在所述壳的左端与右端之间配置于离开所述壳的左端及右端的位置。
根据该便盖装置,由于第1、2铰链部离开壳的左端及右端,因此与将第1、2铰链部设置在壳的左端及右端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铰链部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因铰链部间的便盖的扭曲而便盖发生破损。
第7发明是一种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发明中,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使所述壳的左侧面及右侧面露出,从所述壳的上面的右侧端覆盖至左侧端。
根据该便盖装置,在便盖关闭的状态下,由于便盖从壳的上面的左侧端覆盖至右侧端,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壳的上面。另外,在便盖关闭的状态下,由于使壳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从便盖露出,因此在保持便盖关闭的状态下容易对壳的左侧面及右侧面进行扫除。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便盖装置,其能够抑制缘于挠曲的便盖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便盖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3(a)~图3(d)分别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壳的后视图、俯视图、右侧视图、左侧视图。
图4(a)及图4(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侧视图及剖视图。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0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壳;11-左侧面;13-右侧面;15-上面;15g-右侧端;15h-左侧端;16-便座配置面;17-后面;17a-第1后面;17b-第2后面;19a-第1阶梯部;19b-第2阶梯部;21a-第1槽;21b-第2槽;25-下面;25a-限制部;25b-凹部;26a-限制部;26b-凹部;27a-前方端;27b-侧方端;28a-前方端;28b-侧方端;30-便座;31-右后端;32-左后端;33-左侧面;34-右侧面;35-上面;35a-上面;35b-上面;35g-右侧端;35h-左侧端;37-便座加热器;50-便盖;51-弯曲板部;53-上面;53a-第1上面;53b-第2上面;55-下面;55a-第1下面;55b-第2下面;57-缘部;57s-下端;59-抵接部;61-第1铰链部;61a-抵接面;61b-上面;61c-前方端;61d-侧方端;61h-孔;62-第2铰链部;62a-抵接面;62b-上面;62c-前方端;62d-侧方端;62h-孔;70-洗净喷嘴;71-第1支撑部;72-第2支撑部;80-缓冲单元;90-辅助单元;100-便盖装置;r1~r5-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100具有壳10、使用者就座的便座30、便盖50。便座30及便盖50分别可转动地支撑于壳10。换言之,分别开闭自如地轴支撑有便座30及便盖50。图1的状态是便座30关闭的状态(放下的状态),是便盖50打开的状态(提起的状态)。便盖50在关闭的状态下从上方覆盖壳10及便座30的上面(参照图4)。
在壳10的内部内置有实现对就座于便座30的使用者的人体局部(“臀部”等)的洗净的身体洗净功能部等。例如,在壳10的内部设置洗净喷嘴70、控制洗净喷嘴70的动作的控制电路等。当使用者就座于便座30时,洗净喷嘴70在从壳10的内部向前方进入的状态下朝着使用者的局部吐出洗净水。另外,壳10中还可以适当设置有朝着就座于便座30的使用者的“臀部”等吹出暖风而进行干燥的“暖风干燥单元”以及“除臭单元”、“室内取暖单元”等各种机构。
并且,本申请说明书中,“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侧方”及“右侧方”分别是从背对着打开的便盖50而就座于便座30的使用者观察的方向。
图2(a)及图2(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便盖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2(b)表示从左侧方观察处于关闭状态的便盖50的情形。
便盖50例如由尿素树脂形成。便盖50例如呈左右对称,在从侧方观察时具有弯曲的形状。便盖50的本体是弯曲的一张板状的弯曲板部51。在弯曲板部51的外周设置有缘部57。如图2(b)所示,便盖50(弯曲板部51)具有上面53、上面53的相反侧的下面55。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上面53朝向上方,下面55朝向下方。即,下面55是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与壳10及便座30的上面相对的面。在弯曲板部51的外周,缘部57呈在从上面53朝向下面55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如图2(b)所示,下面55具有第1下面55a、第2下面55b。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第1下面55a位于便盖50的前方侧,第2下面55b位于第1下面55a的后方侧。对应于弯曲板部51的弯曲形状,当从侧方观察时,第2下面55b的延伸方向与第1下面55a的延伸方向发生交叉。例如,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第1下面55a是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2下面55b是朝着前方向下倾斜的部分。
同样,上面53具有第1上面53a、第2上面53b。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第1上面53a位于前方侧,在其后方连接有第2上面53b。便盖50的上面53平行于便盖50的下面55。更具体而言,第1上面53a平行于第1下面55a,第2上面53b平行于第2下面55b。
便盖5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一对铰链部(第1铰链部61及第2铰链部62)。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一对铰链部位于便盖50的后端,设置于第2下面55b。一对铰链部呈在从上面53朝向下面55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第1铰链部61位于便盖50的左端附近,第2铰链部62位于便盖50的右端附近。一对铰链部比便盖50的左右端更位于内侧,离开便盖50的左右端。
第1铰链部61、第2铰链部62分别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孔61h、孔62h。孔61h、孔62h配合于后述的支撑部。由此,在第1铰链部61及第2铰链部62可转动地轴支撑便盖50。
在第1下面55a上设置有2个抵接部59。抵接部59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抵接于便座30的上面。即,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在一对铰链部及抵接部59支撑便盖50。抵接部59的厚度(高度)比便盖50的厚度更小。因此,如图2(b),当从侧方观察时,无法目视观察到抵接部59。
图3(a)~图3(d)分别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壳的后视图、俯视图、右侧视图、左侧视图。
图3(a)表示从后方观察壳10的情形,图3(b)表示从上方观察壳10的情形,图3(c)表示从右侧方观察壳10的情形,图3(d)表示从左侧方观察壳10的情形。壳10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所形成。壳10具有左侧面11、右侧面13、上面15、便座配置面16、后面17。
上面15是朝向上方且并不朝向后方的面。在该例子中,上面15是朝向上方及前方的倾斜面。便座配置面16是设置在上面15的前方且配置在处于关闭状态的便座30的后方部分的面。即,在便座30关闭的状态下,便座30的后方部分沿着便座配置面16位于便座配置面16的正上方。在上面15与便座配置面16之间形成有阶梯部,便座配置面16的位置变低。便座配置面16是朝向上方及前方的倾斜面。将壳10的上面15视为并不配置处于关闭状态的便座30的范围。即,上面15是比便座配置面16、与便座配置面16之间的阶梯部更位于上方的范围。
在上面15与便座配置面16之间,在壳10的右端及左端,设置有第1阶梯部19a及第2阶梯部19b。第1阶梯部19a是上面15的左端后退的部分,如图3(d)所示,向壳10的左侧方露出。第2阶梯部19b是上面15的右端后退的部分,如图3(c)所示,向壳10的右侧方露出。
便座30的左后端32(参照图1)配置在第1阶梯部19a,被设置于壳10的支撑轴23a(参照图3(d))所支撑。便座30的右后端31(图1参照)配置在第2阶梯部19b,被设置于壳10的支撑轴23b(参照图3(d))所支撑。由此,可转动地轴支撑便座30。
后面17是朝向后方的面。后面17还可以是朝向后方及上方的倾斜面。在该例子中,后面17具有:朝向后方及上方的第1后面17a;及从第1后面17a向下方延伸的第2后面17b。
壳10上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一对槽(第1槽21a及第2槽21b)。第1槽21a及第2槽21b是上面15及第1后面17a向下方凹下的部分。第1槽21a及第2槽21b设置在左侧面11与右侧面13之间,离开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换言之,第1槽21a及第2槽21b比壳10的左右端更配置在内侧。即,如图3(c)所示,第1槽21a及第2槽21b并不向壳10的右侧方露出,由于被右侧面13所覆盖,因此无法从右侧方目视观察到。另外,如图3(d)所示,第1槽21a及第2槽21b并不向壳10的左侧方露出,由于被左侧面11所覆盖,因此无法从左侧方目视观察到。
便盖50的第1铰链部61配置于第1槽21a。便盖50的第2铰链部62配置于第2槽21b。
图4(a)及图4(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侧视图及剖视图。
图4(a)表示从左侧方观察便座30及便盖50处于关闭状态的便盖装置100的情形。图4(b)是图4(a)的剖视图,表示通过便盖装置100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且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
便座30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所形成。便座30具有与关闭的便盖50相对的上面35。另外,与便盖50同样,便座30在从侧方观察时具有弯曲的形状。即,便座30的上面35具有前方侧的上面35a、后方侧的上面35b,当从侧方观察时,上面35b的延伸方向与上面35a的延伸方向发生交叉。
如图4(a)所示,便盖50的下面55从上方覆盖便座30的上面35及壳10的上面15。更具体而言,便盖50的第1下面55a从上方覆盖便座30的上面35a,便盖50的第2下面55b从上方覆盖便座30的上面35b及壳10的上面15。
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的第1下面55a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a。另外,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的第2下面55b在比便座30更靠后方侧的位置平行于壳10的上面15。
由此,能够将便盖50的下面55均匀地靠近便座30的上面35,以及能够将便盖50的下面55均匀地靠近壳10的上面15。因此,即使被关闭的便盖50在任意位置发生挠曲,便盖50的下面55也立即抵接于便座30的上面35或壳10的上面15,便盖50从下方得到支撑。即,通过便座30的上面35及壳10的上面15的整体,容易支撑施加于被关闭的便盖50的负载,能够抑制缘于挠曲的便盖50的破损。
并且,本申请说明书中,“平行”并不只是严密的平行,而是还包含大致的平行。即,“平行”并不仅指2个面之间的距离呈一定的情况,而是还包含2个面之间的距离例如在5毫米(mm)以下的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情况。例如,在垂直于便座30的上面35a的方向上,便座30的上面35a与便盖50的第1下面55a之间的距离L1为5mm以上、10mm以下。例如,在垂直于壳10的上面15的方向上,壳10的上面15与便盖50的第2下面55b之间的距离L2为5mm以上、10mm以下。
如图4(b)所示,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的第2下面55b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b。例如,沿向垂直于便座30的上面35b的方向的便座30的上面35b与便盖50的第2下面55b之间的距离L3为5mm以上、10mm以下。优选距离L1、距离L2、距离L3相互相等。
另外,当便盖50的第1下面55a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a,便盖50的第2下面55b平行于壳10的上面15时,如果便盖50的上面53并不平行于便盖50的下面55,则便盖50的厚度、重量增加,难以进行对便盖50的开闭动作而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有可能变差,或者有可能难以成形便盖50。与此相对,如关于图2的说明,实施方式中,便盖50的上面53平行于便盖50的下面55。由此,能够使便盖50变薄,抑制难以进行对便盖50的开闭动作,能够抑制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变差。另外,能够抑制便盖50的成形性降低。
另外,当便盖50的下面55分别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及壳10的上面15时,如果在便座30的上面35与壳10的上面15之间存在阶梯部,则在便盖50的下面55上也需要形成阶梯部。此时,便盖50的形状变复杂而制造有可能变得困难。另外,在便盖50的上面53上也需要形成阶梯部,清扫性也有可能降低。与此相对,实施方式中,如图4(a)及图4(b)所示,便座30的上面35(上面35b)与壳10的上面15位于同一面上。由此,由于在便座30的上面35与壳10的上面15之间的凹凸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便盖50的形状变复杂,能够抑制因阶梯部而清扫性降低。
并且,2个面“位于同一面上”是指,在2个面相互对接的端部,在垂直于一方的面的方向上2个面之间的距离为0mm以上、3mm以下。即,“位于同一面上”不仅指2个面之间完全不存在阶梯部及间隙的情况,而是还可以包含存在细微的阶梯部及间隙的情况。
另外,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覆盖壳10的上面15的整体。换言之,便盖50的下面55与壳10的上面15的整体相对。由此,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壳10之上。另外,也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便座30与壳10之间。并且,如图4(b)所示,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上,在壳10的上面15与第1后面17a之间设置有弯曲的曲面r1。上面15不包含曲面r1,例如是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
另外,如图4(b)所示,在便座30的内部设置有便座加热器37。便座加热器37例如具有沿着便座30的开口周围设置的环状的金属构件。通过向便座加热器37的金属构件通电,从而便座加热器37加热便座30的上面35。作为便座加热器37例如还可以使用管式加热器、护套型加热器、卤素加热器、石墨加热器等。金属构件例如由铝、铜等所构成。另外,金属构件的形状可采用片状、金属线状、筛网状等各种形状。
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缘于便座加热器37的热容易从便座30的上面35与便盖50的下面55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部分向外部散出。与此相对,由于便盖50的第1下面55a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a,因此能够抑制在便座30的上面35与便盖50的下面之间产生距离较长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缘于便座加热器37的暖气从便座30的上面35与便盖50的下面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部分向外部散出。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表示在图4(a)所示的A-A截面上的壳10及便盖50的左端附近。
在壳10的上面15与左侧面11之间设置有曲面r2。上面15及左侧面11分别不包含曲面r2,而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
便盖50的左端部(缘部57)比壳10的左侧面11更向外侧(左侧)延伸。另外,缘部57的下端57s比上面15更向下方延伸。缘部57的下端57s与上面15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9例如为1mm以上、5mm左右以下。
便盖50覆盖曲面r2的一部分。即,缘部57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与曲面r2的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便盖50并不覆盖壳10的左侧面11。即,缘部57在左右方向上并不与左侧面11重叠。缘部57的下端57s与左侧面11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4例如为6mm以上、10mm以下左右。
关于壳10及便盖50的右端,也与所述内容相同。即,在壳10的上面15与右侧面13之间设置曲面r3(参照图3(b))。上面15及右侧面13分别不包含曲面r3,而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便盖50的右端部比壳10的右侧面13更向外侧(右侧)延伸。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缘部57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与曲面r3的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缘部57在左右方向上并不与右侧面13重叠。
这样,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使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露出。由此,在保持关闭便盖50的状态下容易对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进行扫除。另外,由于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从壳10的上面15的右侧端15g(参照图3(b))覆盖至左侧端15h,因此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壳10的上面15。
图6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表示在图4(a)所示的B-B截面上的便座30及便盖50的左端附近。
在便座30的上面35与左侧面33之间设置有曲面r4。上面35及左侧面33分别不包含曲面r4,而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
便盖50的左端部(缘部57)比便座30的左侧面33更向外侧(左侧)延伸。另外,缘部57的下端57s比上面35更向下方延伸。缘部57的下端57s与上面15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5例如为1mm以上、5mm左右以下。
便盖50覆盖曲面r4的一部分。即,缘部57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与曲面r4的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便盖50并不覆盖便座30的左侧面33。即,缘部57在左右方向上并不与左侧面33重叠。缘部57的下端57s与左侧面33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L6例如为6mm以上、10mm以下。
关于便座30及便盖50的右端,也与所述内容相同。即,在便座30的上面35与右侧面34之间设置曲面r5(参照图1)。上面35及右侧面34分别不包含曲面r5,而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上以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便盖50的右端部比便座30的右侧面34更向外侧(右侧)延伸。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缘部57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与曲面r5的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缘部57在左右方向上并不与右侧面34重叠。
这样,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使便座30的左侧面33及右侧面34露出。例如,在从侧方观察时,便盖50比便座30更薄。另外,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从便座30的上面35的右侧端35g(参照图1)覆盖到左侧端35h。
如果便座30的横宽比壳10更小,则便座30从上方覆盖壳10的范围变窄。因此,例如,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壳10的便座配置面16的左右端部露出,尘埃有可能容易积攒于露出的部分。与此相对,实施方式中,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便盖50并不覆盖便座30的左侧面33及右侧面34,而是使其露出。由此,能够加大便座30的横宽。从而,能够加大便座30从上方覆盖壳10的范围,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壳10上。另外,也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便座30与壳10之间。
另外,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如果便座30的左侧面33及右侧面34露出,则缘于便座加热器37的热有可能容易从露出的左侧面33及右侧面34向外部散出。与此相对,由于便盖50的第1下面55a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a,因此能够将便盖50的第1下面55a的整体均匀地靠近便座30。由此,能够抑制便座加热器37的热向外部散出。另外,由于便盖50的第2下面55b平行于便座30的上面35b,因此能够将便盖50的第2下面55b的整体均匀地靠近便座30,能够进一步抑制热散出。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表示如图1所示地在便座30关闭、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壳10的上面15的情形。
如图7所示,便盖装置10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一对支撑部(第1支撑部71及第2支撑部72)。第1支撑部71及第2支撑部72将便盖50可转动地支撑于壳10。
第1支撑部7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壳10的第1槽21a。第1铰链部61在第1槽21a内连结于第1支撑部71。另外,第2支撑部7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壳10的第2槽21b。第2铰链部62在第2槽21b内连结于第2支撑部72。
在该例子中,第1支撑部71及第2支撑部72分别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从壳10内突出。第1支撑部71插入于关于图2(a)进行说明的第1铰链部61的孔61h,配合于第1铰链部61。另外,第2支撑部72插入于第2铰链部62的孔62h,配合于第2铰链部62。由此,与第1支撑部71、第2支撑部72的旋转一起,便盖50进行转动(开闭)。
另外,在第1支撑部71设置有收容于壳10内的缓冲单元80。缓冲单元80在内部具有连结于第1支撑部71的轴、填充于轴周围的流体(油)等,作为缓冲器而发挥功能。流体的粘性力介由第1支撑部71传递至便盖50。由此,缓冲单元80在关闭便盖50时利用粘性力对便盖50施加与便盖50的关闭方向呈相反方向的制动力。
在第2支撑部72设置有收容于壳10内的辅助单元90。辅助单元90在内部具有连结于第2支撑部72的轴、配合于轴的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等。弹性体的弹性力介由第2支撑部72传递至便盖50。由此,辅助单元90在关闭便盖50时利用弹性力对便盖50施加打开方向的力。辅助单元90仅在便盖50的打开方向上对便盖50施加力。并且,还可以在缓冲单元80中也设置在便盖50的打开方向上对便盖50施加力的弹性体。
例如,在设置于便盖50的一对铰链部中一方铰链部被固定的状态下,当对另一方铰链部施加扭曲便盖的力时,如果铰链部间的距离较长,则便盖容易发生扭曲,便盖有可能发生破损。与此相对,实施方式中,在壳10的左侧面11(左端)与右侧面13(右端)之间,第1铰链部61及第2铰链部62分别配置在离开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的位置。由此,与第1铰链部61及第2铰链部62设置于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铰链部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缘于铰链部间的便盖50扭曲的破损。
如上所述,第1槽21a及第2槽21b比壳10的左右端更配置在内侧。因此,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分别在比便座30的后端更靠后方的部位并不具有阶梯部。更具体而言,左侧面11在比处于关闭状态的便座30的左后端32更靠后方的部位并不具有阶梯部。另外,右侧面13在比处于关闭状态的便座30的右后端31更靠后方的部位并不具有阶梯部。
由此,能够提高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的卫生性。例如,能够抑制尘埃积攒于壳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另外,例如,对壳10的左侧面11及右侧面13的擦拭扫除变得容易。另外,由于在第1、2铰链部61、62支撑便盖50,因此与铰链部为1个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左右方向上的平衡。例如,当使用者握住便盖50的右端或左端而转动便盖时,便盖50难以发生扭曲。
并且,本申请说明书中,“并不具有阶梯部”并不仅指严密地不存在阶梯部的状态,而是包含不存在例如3mm、优选大于1mm的阶梯部的状态。例如,如图3(c)所示的右侧面13,壳10的侧面还可以由多个构件形成。此时,多个构件的面被设置成在壳10的侧面上位于同一面上。
图8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立体图。
图8表示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第1铰链部61的周边的情形。
在第1槽21a的下面25上设置有限制部25a、凹部25b。限制部25a比凹部25b更位于壳10的外侧。换言之,限制部25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侧面11与凹部25b之间。另外,第1铰链部61具有在便盖50关闭的状态下向壳10的后方露出的抵接面61a。
第1铰链部61配置在限制部25a的上方,并不配置在凹部25b内。另外,凹部25b向壳10的后面17侧露出,连通于第1槽21a内部。由此,能够从凹部25b对第1槽21a内部进行清扫,能够提高清扫性。
另外,凹部25b的底面朝着后方向下倾斜。由此,能够从凹部25b向外部排出侵入第1槽21a内的水。
图9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9表示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从左侧方观察第1铰链部61的周边的情形。
当便盖50向打开方向转动时,第1铰链部61的抵接面61a也旋转。旋转的抵接面61a抵接于第1槽21a的限制部25a。这样,限制部25a限制便盖50的打开方向的可动范围。并且,本申请说明书中,便盖50打开的状态是指抵接面61a抵接于限制部25a的状态。
另外,第1铰链部61具有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朝向上方的上面61b。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上面61b与壳10的上面15位于同一面上。由此,由于第1铰链部61的上面61b与壳10的上面15之间的凹凸较小,因此能够提高清扫性。例如,对壳10的上面15的擦拭扫除变得容易。
图10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盖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表示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第1铰链部61的周边的情形。
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距离L7是第1铰链部61的前方端61c与第1槽21a的前方端27a之间的距离。另外,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距离L8是第1铰链部61的侧方端61d(左侧端)与第1槽21a的侧方端27b(左侧端)之间的距离。如图10所示,距离L7比距离L8更长。
这样,第1铰链部61的前方端61c与第1槽21a的前方端27a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由此,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从第1铰链部61的前方端61c与第1槽21a的前方端27a之间将抹布等放入第1槽21a内。因此,对第1槽21a内部的清扫变得容易。
另外,在从第1铰链部61的侧方端61d与第1槽21a的侧方端27b之间的间隙将抹布等放入第1槽21a内时,第1支撑部71(轴)的顶端侧承受力而第1支撑部71有可能发生破损。与此相对,通过从第1铰链部61的前方端61c与第1槽21a的前方端27a之间的间隙将抹布等放入第1槽21a内,从而能够抑制第1支撑部71发生破损。
关于图8~图10的说明,还可以适用于第2槽21b及第2铰链部62的形状。例如,关于第1槽21a及第2槽21b,壳10呈左右对称。另外,例如,关于第1铰链部61及第2铰链部62,便盖50呈左右对称。即,第2铰链部62具有抵接面62a、上面62b、前方端62c、侧方端62d(右侧端)(参照图2(a))。这些分别与第1铰链部61的抵接面61a、上面61b、前方端61c、侧方端61d相同。第2槽21b具有限制部26a、凹部26b、前方端28a、侧方端28b(右侧端)(参照图3(b))。这些分别与第1槽21a的限制部25a、凹部25b、前方端27a、侧方端27b相同。
如图3(b)所示,在左右的槽内,限制部25a、26a比凹部25b、26b更设置在外侧。换言之,在限制部25a与限制部26a之间设置有凹部25b、26b。在便盖50打开的状态下,由于通过设置在外侧的限制部25a、26a来支撑便盖50,因此能够提高便盖50的左右的平衡。例如,便盖50的左端及右端中的一方的位置难以比另一方的位置更向前方或后方发生偏离。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述。关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本领域技术人员追加适当设计变更的发明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便盖装置所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设置方式等并不局限于例示的内容,而是可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前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在技术上可行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组合,组合这些的发明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盖装置,
具备:壳;
便座;及
便盖,通过第1支撑部、第2支撑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其特征为,
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的下面覆盖所述便座的上面及所述壳的上面,
所述便盖的下面具有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平行于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的第1下面及平行于所述壳的所述上面的第2下面,
所述壳具有第1槽及第2槽,设置在所述壳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不会向所述壳的所述左侧面及所述右侧面露出,所述第1槽及所述第2槽为所述壳的上面和所述壳的朝向后方和上方的后面向下方凹陷的部分,
所述便盖具有:第1铰链部,在所述第1槽内连结于所述第1支撑部;及第2铰链部,在所述第2槽内连结于所述第2支撑部,
所述第1槽的下面具有限制部和凹部,
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便盖在打开方向的可动范围,在所述限制部的上方配置所述第1铰链部,
所述凹部未配置有所述第1铰链部,向所述壳的后面侧露出,
所述限制部配置在比所述凹部更靠所述壳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还具备便座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便座的内部,加热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所述便盖的上面平行于所述便盖的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座的所述上面与所述壳的所述上面位于同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覆盖所述壳的所述上面的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
所述第1铰链部及第2铰链部分别在所述壳的左端与右端之间配置于离开所述壳的左端及右端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盖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便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盖使所述壳的左侧面及右侧面露出,从所述壳的上面的右侧端覆盖至左侧端。
CN201811396609.XA 2017-12-28 2018-11-22 便盖装置 Active CN1099657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3960A JP6478174B1 (ja) 2017-12-28 2017-12-28 便蓋装置
JP2017-253960 2017-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5765A CN109965765A (zh) 2019-07-05
CN109965765B true CN109965765B (zh) 2022-06-07

Family

ID=6565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6609.XA Active CN109965765B (zh) 2017-12-28 2018-11-22 便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8097B2 (zh)
JP (1) JP6478174B1 (zh)
CN (1) CN1099657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95086S1 (en) * 2018-06-05 2020-09-01 Coway Co., Ltd. Bidet
USD894352S1 (en) * 2018-06-08 2020-08-25 Coway Co., Ltd. Bidet
JP7261392B2 (ja) * 2019-06-24 2023-04-20 Toto株式会社 便蓋
JP1660434S (zh) * 2019-11-06 2020-06-01
US20230225573A1 (en) * 2021-11-30 2023-07-20 Robert Guzman Disposable toilet seat cover and dispenser therefore and improved toilet seat and toilet seat accessor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0344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装置
JP2011172790A (ja) * 2010-02-25 2011-09-08 Toto Ltd 便座装置
CN301868130S (zh) * 2011-02-10 2012-03-21 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清洗盆
CN202214798U (zh) * 2011-08-03 2012-05-09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便器
CN202347617U (zh) * 2011-12-15 2012-07-25 李庆福 一种马桶
CN10775289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Toto株式会社 冲厕装置
CN108603368A (zh) * 2015-08-24 2018-09-28 科勒公司 具有用于化学化合物的分配器的马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1029A (en) * 1963-09-17 1966-07-19 Beneke Corp Toilet seat and cover assembly
GB9622971D0 (en) * 1996-11-05 1997-01-08 Ventalu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odour venting apparatus for a toilet
US7203975B2 (en) * 2004-09-24 2007-04-17 Kohler Co. Releasable toilet seat hinge assembly
JP4374304B2 (ja) * 2004-09-29 2009-12-02 アロン化成株式会社 便座および便蓋の蝶着機構
JP200726791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Toto Ltd 便座装置及びトイレ装置
WO2008024005A2 (en) * 2006-08-23 2008-02-28 Bernstein Research Limited A toile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0344A (ja) * 2003-03-26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装置
JP2011172790A (ja) * 2010-02-25 2011-09-08 Toto Ltd 便座装置
CN301868130S (zh) * 2011-02-10 2012-03-21 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清洗盆
CN202214798U (zh) * 2011-08-03 2012-05-09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便器
CN202347617U (zh) * 2011-12-15 2012-07-25 李庆福 一种马桶
CN108603368A (zh) * 2015-08-24 2018-09-28 科勒公司 具有用于化学化合物的分配器的马桶
CN107752891A (zh) * 2016-08-17 2018-03-06 Toto株式会社 冲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8476A (ja) 2019-07-22
JP6478174B1 (ja) 2019-03-06
US20190200820A1 (en) 2019-07-04
US10758097B2 (en) 2020-09-01
CN109965765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5765B (zh) 便盖装置
CN109965766B (zh) 便盖装置
US10602892B2 (en) Toilet seat and cover apparatus
JP2019130167A (ja) 便蓋装置
JP7068622B2 (ja) 便蓋装置
JP2018028225A (ja) 衛生洗浄装置
KR200430487Y1 (ko) 차량용 풀 핸들
JP7390938B2 (ja) 便座装置及び便器装置
KR102121024B1 (ko) 발열판을 구비하는 헤어 아이론
CN214284719U (zh) 座便装置
JP2019155159A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5543637B1 (ja) コネクタ
JP6654493B2 (ja) 便器装置
JP6410103B2 (ja) 電線ガイド装置
JP3976030B2 (ja) 電気炊飯器
JP2019141274A (ja) 連結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鏡アセンブリ
KR102032239B1 (ko) 자동차의 암레스트 힌지
JP6544706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7302298B2 (ja) 車載カメラ固定構造
JP6422929B2 (ja) ダウンローダージェンダーケース
JP3705001B2 (ja) 便座装置
JP4158728B2 (ja) 通線チップ
KR101812983B1 (ko) 차량의 글로브 박스용 범퍼
JP36251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原稿押え
JP2023042897A (ja) 便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