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3450B - 带馈送器 - Google Patents
带馈送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3450B CN109963450B CN201811560238.4A CN201811560238A CN109963450B CN 109963450 B CN109963450 B CN 109963450B CN 201811560238 A CN201811560238 A CN 201811560238A CN 109963450 B CN109963450 B CN 1099634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subsequent
- reel
- component
- suppor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20—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 B65H20/22—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to effect step-by-step advancement of web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5—Interconnecting of containers, e.g. splicing of tap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2—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non-adhesiv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馈送器。带馈送器具备:具有插入口的带行进路;将在先带进给至带行进路的中途的部件取出位置的第一带进给机构;将后续带从插入口进给至第一带进给机构的第二带进给机构;后续带保持部,其具有对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及对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并且对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进行保持;以及使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脱离而落下的脱离部。第二支承部的插入口侧的一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插入口侧而变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向部件装配装置供给的带馈送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能够在收纳有部件的在先的载带(在先带)之后将后续的载带(后续带)连续地向部件取出位置供给的带馈送器(例如,日本特开2015-11541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15412号公报中记载的带馈送器在带投入口的上游侧具备对前端插入于带投入口的后续带进行保持的带保持单元。带保持单元构成为具有通过作业者的操作而沿上下方向位移的可动支架,从而通过使可动支架上下地位移而能够使所保持的后续带向下方落下。
在该带馈送器中,当在先带排出且后续带成为在先带而开始部件的供给时,作业者通过操作带保持单元而使在先带从带保持单元落下,从而对在先带的位置进行修正。由此,处于能够补充后续带的状态。然后,使新的后续带由带保持单元保持并且将新的后续带的前端向带投入口插入,从而完成载带的补充。
日本特开2015-115412号公报中记载的带馈送器难以仅通过将可动支架上下地操作一次而使被带保持单元保持的载带落下。在载带不落下的情况下,作业者能够利用手来使载带移动而使其落下,但在多个带馈送器并列而密集的情况下,需要将作业者的手指放入非常窄的空间,因此存在作业性变差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将后续带向带馈送器补充的作业高效化的带馈送器。
本发明的带馈送器在将由装配头保持的部件搭载于基板的部件装配装置中使用,搬运收纳有所述部件的载带而向基于所述装配头的部件取出位置供给所述部件,其中,带馈送器具备:带行进路,其具有能够插入在先地进给的载带即在先带、及在所述在先带之后进给的载带即后续带的插入口;第一带进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带行进路中的下游侧,且将所述在先带进给至所述带行进路的中途的所述部件取出位置;第二带进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带行进路中的上游侧,且将所述后续带从所述插入口进给至所述第一带进给机构;后续带保持部,其具有对以重叠于所述在先带之上的状态插入至所述插入口的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及对所述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并且在从所述在先带的未插入部位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保持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以及脱离部,其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上方位移,且使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从所述后续带保持部脱离而落下。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插入口侧的一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侧而变窄。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将后续带向带馈送器补充的作业高效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装配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9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9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9C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9D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功能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卷盘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装配于卷盘保持部的卷盘按压构件的结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另一卷盘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以下阐述的结构、形状等为用于说明的示例,可以根据部件装配装置、带馈送器、台车等的规格进行适当变更。以下,对所有附图中相应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在图1中,作为在水平面内相互正交的两轴方向而示出有基板搬运方向的X方向(图1中的纸面垂直方向)、与基板搬运方向正交的Y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另外,作为与水平面正交的高度方向而示出有Z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
首先,参照图1对部件装配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部件装配装置1具有制造出在基板上搭载有部件的安装基板的功能。设置于基台1a的上表面的基板搬运机构2将基板3沿X方向搬运并定位而进行保持。在基板搬运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通过省略图示的头移动机构而沿水平方向(X方向、Y方向)移动的装配头4。在基板搬运机构2的侧方,在结合于基台1a的台车5的上部沿X方向并列地安装有多个带馈送器6。
在台车5的前方侧且带馈送器6的下方设置有将卷绕有载带7的卷盘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卷盘保持部9,该载带7收纳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部件。带馈送器6将收纳于卷盘8的载带7沿带进给方向搬运而将部件供给至基于装配头4的部件取出位置。
部件装配装置1具备对基板搬运机构2、装配头4、头移动机构进行控制的装配控制部10。装配控制部10向带馈送器6发送部件的供给指令而对装配头4、头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通过装配头4执行将由带馈送器6向部件取出位置供给的部件取出并且移送搭载于由基板搬运机构2保持的基板3的装配点的部件装配作业。这样,带馈送器6是将收纳于载带7的部件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部件供给装置。在台车5的上方设置有以使得作业者不接触部件装配作业中的装配头4等可动机构的方式进行遮盖的开闭自如的主体盖11。
在图1中,在台车5的下部设置有对在通过装配头4取出部件后从带馈送器6的后方排出的空的载带7进行回收的回收箱12。在台车5的后方侧设置有将从带馈送器6排出的空的载带7引导至回收箱12的排出滑道13。在排出滑道13设置有将空的载带7以规定的长度切断的切断部14。从带馈送器6排出的空的载带7被切断部14切断并被回收箱12回收。
接着,参照图2对带馈送器6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说明。在带馈送器6的内部设置有对从卷盘8抽出而被取入到带馈送器6内的载带7进行引导的带行进路20。带行进路20设置为从带馈送器6中的在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图2的左侧)开口的插入口20a连通至在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图2的右侧)开口的排出口20b。在带行进路20的中途设置有通过装配头4取出部件的部件取出位置P。
在持续执行部件装配作业的过程中,以一个卷盘8的收纳量为单位批的多个载带7从插入口20a依次插入而向带馈送器6供给。以下,将在从插入口20a导入而被前后相继地进给的两个载带7中的、在先地进给的载带7称为在先带7p,且将在先带7p之后进给的载带7称为后续带7s(参照图4)。即,带行进路20具有能够插入在先带7p和后续带7s的插入口20a。
在图2中,在带行进路20中的下游侧设置有将在先带7p进给至部件取出位置P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1。第一带进给机构21构成为包括与在先带7p卡合的第一链轮21a、以及驱动第一链轮21a旋转的第一马达21b。在第一带进给机构21的上方装配有具备从上方按压在先带7p且使收纳于在先带7p的部件露出的剥离刃的带盖22。在带盖22的对应于部件取出位置P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在通过链轮21a使载带7沿着带盖22的下表面行进时,通过剥离刃使部件露出,且将露出的部件向形成于剥离刃的下游的开口部、即部件取出位置P搬运。
在图2中,在带行进路20中的上游侧设置有将从捅入口20a插入的后续带7s进给至第一带进给机构21的第二带进给机构23。第二带进给机构23构成为包括与后续带7s卡合的第二链轮23a、以及驱动第二链轮23a旋转的第二马达23b。第二链轮23a内置有作为旋转检测机构的编码器23c。在第二带进给机构23的下方设置有带按压机构24以及带限位机构25。
由插入口20a插入的后续带7s被带按压机构24相对于第二链轮23a按压而与第二链轮23a卡合,从而成为能够进行带进给的状态。第二链轮23a与后续带7s卡合后旋转,由此编码器23c对后续带7s卡合于第二链轮23a进行检测。带限位机构25具有如下功能:在先带7p不停止地通往下游侧,且利用限位构件25a使重叠于在先带7p之上地插入的后续带7s的前端端部暂时停止。
在图2中,在插入口20a的上游侧设置有将后续带7s的未插入到插入口20a的未插入部位保持在从在先带7p的未插入部位向上方离开的位置的后续带保持部26。在此,后续带7s以重叠于在先带7p之上的状态被插入到插入口20a。关于后续带保持部26的详细结构将后述。在排出口20b的下游侧设置有将部件取出后从排出口20b排出的空的载带7(以下,称为“空带7e”)引导至下方的排出滑道13并且对空带7e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27。关于卷曲习性矫正部27的详细结构将后述。
在图2中,在带行进路20中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1的上游侧配置有对有无载带7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S1。在第二带进给机构23的下游侧且比第一传感器S1靠上游侧的位置同样地配置有对有无载带7进行检测的第二传感器S2。带限位机构25具备对后续带7s抵接于限位构件25a进行检测的第三传感器S3。
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被传递至带馈送器6所具备的馈送器控制部28。在带馈送器6的基部6a的下表面装配有配件6b。当带馈送器6经由配件6b而被装配于台车5时,馈送器控制部28经由台车5而与装配控制部10电连接。
在图2中,在带馈送器6的上游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馈送器控制部28连接的操作显示面板29(也参照图3)。在操作显示面板29设置有供作业者进行规定的操作输入的操作按钮以及对作业者进行规定内容的报告的LED等显示机构。作业者能够通过操作显示面板29进行带馈送器6的动作状态的确认以及规定项目的操作输入。
接着,参照图3对带馈送器6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带馈送器6所具备的馈送器控制部28具有通信部28a。通信部28a为通信接口,且在与部件装配装置1所具备的装配控制部10之间进行信号、数据的发送接收。馈送器控制部28基于编码器23c、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马达21b、第二马达23b,并且按规定的控制模式执行在先带7p与后续带7s的带搬运动作。
在此,参照图2对带馈送器6中的带搬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在载带7未供给至带馈送器6的状态下从插入口20a插入在先带7p。当所插入的在先带7p到达第二链轮23a时,在先带7p卡合于第二链轮23a。
当通过编码器23c检测出在先带7p卡合于第二链轮23a时,馈送器控制部28驱动第二马达23b旋转来将在先带7p搬运至第一带进给机构2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作业者操作操作显示面板29时,馈送器控制部28将在先带7p搬运至第一带进给机构21。当在先带7p到达第一带进给机构21时,馈送器控制部28将第二马达23b设为空转模式,且驱动第一马达21b旋转来使在先带7p以规定的节距进行节距进给。
在从在先带7p供给有部件的状态下补给后续带7s的情况下,作业者经由后续带保持部26而从插入口20a插入后续带7s。当所插入的后续带7s到达第二链轮23a时,后续带7s卡合于第二链轮23a。当通过编码器23c检测出后续带7s卡合于第二链轮23a时,馈送器控制部28驱动第二马达23b旋转来将后续带7s向下游侧搬运。当第三传感器S3检测出向下游侧搬运的后续带7s的前端端部抵接于限位构件25a时,馈送器控制部28停止驱动第二马达23b。
当持续执行来自在先带7p的部件供给而在先带7p的末尾端部通过带限位机构25时,带限位机构25解除基于限位构件25a的后续带7s的停止。接下来,当在先带7p的末端部到达第二传感器S2时,馈送器控制部28驱动第二马达23b旋转来搬运后续带7s直至后续带7s的前端端部到达第二传感器S2。之后,馈送器控制部28配合在先带7p的节距进给而将后续带7s向下游侧搬运直至在先带7p的末尾端部到达第一传感器S1。
当在先带7p的末尾端部到达第一传感器S1时,馈送器控制部28驱动第二马达23b旋转来搬运后续带7s直至后续带7s的前端端部到达第一传感器S1。在来自在先带7p的部件供给结束而在先带7p通过第一带进给机构21时,馈送器控制部28驱动第二马达23b旋转来搬运后续带7s至第一带进给机构21。之后,后续带7s成为在先带7p而执行部件供给。
接着,参照图4~图8对后续带保持部26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6~图8中,后续带保持部26具有对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30、以及对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31。以下,为方便起见,将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称为左侧(图7中的左侧),而将另一方称为右侧(图7中的右侧)。
在图6~图8中,第一支承部30形成于在带进给方向与上下方向(Z方向)上延展的板状的板状构件32的右侧面。板状构件32的右侧面为对后续带7s的左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面。板状构件32被固定于带馈送器6的基部6a(参照图5)。第二支承部31形成于在带进给方向与上下方向上延展的板状的可动构件33的左侧面。可动构件33的左侧面为对后续带7s的右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在图5、图6中,可动构件33的下游侧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连接于在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上具有水平的旋转中心的水平轴34。即,可动构件33形成为能够以水平的水平轴34为中心而沿上下方向摆动。在水平轴34装配有螺旋状的扭转弹簧35。扭转弹簧35的一端与固定于基部6a的第一弹簧紧固部36a连接,扭转弹簧35的另一端与固定于可动构件33的第二弹簧紧固部36b连接。这样,可动构件33的上游侧被扭转弹簧35向下方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扭转弹簧35对可动构件33的上游侧向下方侧施力,但也可以替代扭转弹簧35而使用拉伸弹簧等其他种类的弹簧。
在基部6a形成有限位部37,该限位部37通过使其上表面与可动构件33的下表面抵接来限制可动构件33向下方位移,从而使形成于可动构件33的第二支承部31位于与第一支承部30相同的高度。即,后续带保持部26具有对可动构件33的上游侧向下方施力的弹簧(扭转弹簧35)、以及通过限制可动构件33向下方的位移而使第二支承部31位于与第一支承部30相同的高度的限位部37。
在可动构件33的上部形成有操作部38,该操作部38具备用于供作业者用手指操作的杆。通过作业者将操作部38向上方提起,能够将可动构件33的上游侧向上方提升(参照图6)。这样,可动构件33能够相对于固定的板状构件32沿上下方向位移(也参照图9A~图9D)。
在图7中,在可动构件33固定有朝向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且具有水平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39。在旋转轴39经由单向离合器40而设置有第三链轮41。在第三链轮41的外周面的靠左(即,接近板状构件32的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销41a。第三链轮41的销41a在可动构件33抵接于限位部37的状态下与形成于后续带7s的进给孔7h卡合,该后续带7s的下表面被第一支承部30与第二支承部31支承。
即,第一支承部30对后续带7s的形成有进给孔7h一侧的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在水平的旋转轴39经由单向离合器40而装配的第三链轮41构成与后续带7s的进给孔7h卡合而使后续带7s卡止于第一支承部30的卡止部。
当卡合于第三链轮41的后续带7s在后续带保持部26上向插入口20a的方向移动时,单向离合器40允许第三链轮41的旋转而不允许其向反方向的旋转。由此,能够防止后续带7s从带馈送器6脱落。这样,在可动构件33装配有经由单向离合器40而装配于水平的旋转轴39的第三链轮41。
在图6、图7中,在板状构件32的右侧面的向第一支承部30的上方离开的位置形成有向第一支承部30的上方突出的突起42。在突起42的下端部形成有具有朝向下方而接近板状构件32的右侧面的斜面(朝向上方而从板状构件32的右侧面离开的斜面)的锥部42a。即,突起42的下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变窄。
在图8中,第二支承部31的下游端部的位置比第一支承部30的下游端部的位置靠上游侧。另外,在第二支承部31的下游侧形成有切口部31a,该切口部31a具有随着朝向下游侧而侧面接近可动构件33的右侧面的斜面。即,第二支承部31的插入口20a侧(下游侧)的一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插入口20a侧而变窄。在图4、图7中,在可动构件33的右侧设置有固定于基部6a的侧盖43,该侧盖43覆盖水平轴34的周围。
接着,参照图9A~9D对使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的功能进行说明。在图9A中,在可动构件33抵接于限位部37而使第二支承部31位于与第一支承部30相同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后续带7s被后续带保持部26保持。在使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时,作业者保持操作部38并将其向上方提起。由此,可动构件33与第二支承部31以及第三链轮41成为一体而上升。
在图9B中,随着可动构件33上升,后续带7s以右侧的下表面被第二支承部31支承的状态向上方移动,从而后续带7s的左侧抵接于突起42。并且,在可动构件33上升时,第三链轮41的销41a从后续带7s的进给孔7h脱开。在图9C中,当后续带7s进一步与可动构件33一起上升时,后续带7s被突起42的锥部42a按压从而向不与第一支承部30重叠的位置(右侧)位移且沿逆时针方向扭转。
在图9D中,在可动构件33进一步上升时,后续带7s的扭转增加,最终后续带7s的右端部从第二支承部31掉落。此时,后续带7s的右端部以第二支承部31的下游侧的切口部31a为起点而可靠地掉落。另外,后续带7s的左端部通过突起42向右侧位移,从而后续带7s不钩挂于第一支承部30而向下方落下(图中由虚线表示)。
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的后续带7s向以前在先带7p所处的下段的位置移动(参照图6)。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的脱离在来自在先带7p的部件供给结束且插入下一载带7之前执行。当后续带7s(下一在先带7p)脱离时,向后续带保持部26插入下一载带7(下一后续带7s)。
即,可动构件33构成使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而落下的脱离部,所述可动构件33形成有第二支承部31以及对后续带7s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面,且能够相对于板状构件32沿上下方向位移。并且,脱离部使第二支承部31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承部30向上方位移,从而使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另外,在脱离部中,在可动构件33装配有卡止部(第三链轮41),脱离部的卡止部也与第二支承部31一起远离第一支承部30。
这样,带馈送器6具备:带行进路20;第一带进给机构21;第二带进给机构23;后续带保持部26,其具有对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30、及对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31,并且在从在先带7p的未插入部位向上方离开的位置进行保持;以及脱离部(可动构件33),其使第二支承部31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支承部30向上方位移而使后续带7s的未插入部位从后续带保持部26脱离而落下。至少第二支承部31的插入口20a侧的一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插入口20a侧而变窄。由此,能够使将后续带7s向带馈送器6补充的作业高效化。
接着,参照图10~图12对卷曲习性矫正部27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说明。在图10、图11中,卷曲习性矫正部27具备以下功能:在将在部件取出位置P取出部件后从排出口20b排出的空带7e引导至下方的排出滑道13的过程中,对在收纳于卷盘8期间载带7所附有的卷曲习性(卷曲)进行矫正。在图10中,在基部6a的下表面装配有配件6b。配件6b的下游侧沿着基部6a的下游侧立起。
在图11中,卷曲习性矫正部27构成为具备第一构件50、第二构件51以及第三构件52,将空带7e向排出滑道13引导的引导路径由第一构件50、第二构件51以及第三构件52形成。第三构件52为配件6b的上端部。第一构件50固定于带馈送器6的基部6a,且具有供从排出口20b沿水平方向排出的空带7e的下表面接触并将空带7e向下方引导的第一引导面50a。被第一引导面50a引导且朝向下方的空带7e的下表面在形成于第一引导面50a的第一接触部50b处从第一引导面50a脱离。
在图10、图11中,在配件6b的上端部装配有前盖54。在由前盖54包围的内侧的空间内,在空带7e的宽度方向上通过水平的摆动轴53而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装配有第二构件51。第二构件51被在第二构件51与前盖54之间配置的弹性体即压缩弹簧55沿顺时针方向施力。在第二构件51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部51a。在前盖54设置有通过抵接于突部51a来限制第二构件51沿顺时针方向的摆动的停止构件56(限位件)。
在第二构件51的面对第一构件50的侧面设置有供从排出口20b沿水平方向排出的空带7e的上表面接触且将空带7e向下方引导的第二引导面51b。第一引导面50a和第二引导面51b形成将从排出口20b排出的空带7e向下方引导的引导路径。第二引导面51b形成为随着向下方行进而向基部6a侧弯曲的光滑的曲面。在第二构件51的下部且比装配于摆动轴53的部位靠下方的第二引导面51b形成有第二接触部51c。第二接触部51c与从第一接触部50b脱离而向下方移动的空带7e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将空带7e向基部6a侧按压。
在图11中,第三构件52位于第一构件50的下方,且具有供从第二接触部51c脱离而向下方移动的空带7e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三引导面52a。第三引导面52a在随着向下方行进而远离基部6a的方向上倾斜,从而使通过由第一引导面50a与第二引导面51b形成的引导路径后的空带7e朝向远离基部6a的方向。第二引导面51b与第三引导面52a形成将从第二接触部51c脱离的空带7e向下方引导的引导路径。
被第三引导面52a引导且朝向下方的空带7e的下表面在形成于第三引导面52a的第三接触部52b处从第三引导面52a脱离。从第三接触部52b脱离的空带7e向排出滑道13突入,被位于排出滑道13的中间的切断部14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被回收至回收箱12。
这样,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形成将通过部件装配装置1取出部件后从排出口20b沿水平方向排出的空带7e向下方引导而将其引导至排出滑道13的引导路径。在引导路径上按空带7e通过的顺序从上方起排列配置有:与空带7e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50b、与空带7e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51c、以及与空带7e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三接触部52b。
卷曲习性矫正部27具有包含第二接触部51c作为一部分的可动构件(第二构件51)、以及对可动构件向空带7e的上表面施力的弹性体(压缩弹簧55),第二接触部51c在横切将第一接触部50b与第三接触部52b连结的直线的方向上自由位移。由此,卷曲习性矫正部27利用第一接触部50b、第二接触部51c以及第三接触部52b使通过引导路径的空带7e向上表面凹下的方向弯曲来对空带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
附有卷曲习性的空带7e有时会在排出滑道13的内部弯曲而钩挂,从而滞留于排出滑道13的中途。然而,通过利用卷曲习性矫正部27对卷曲习性进行矫正,能够将空带7e以不在排出滑道13发生钩挂的状态顺畅地回收。
图12示出比图11厚的空带7e(载带7)从排出口20b排出并导入至卷曲习性矫正部27的示例。当厚的空带7e通过第二接触部51c时,第二构件51被厚的空带7e的上表面按压而向远离基部6a的方向位移。即,第二接触部51c通过与空带7e的厚度相应地位移,能够对空带7e施加向凹的方向弯曲的适当的力来进行矫正。
如上述那样,将收纳于载带7的部件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带馈送器6(部件供给装置)具备对通过部件装配装置1取出部件后的载带7即空带7e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27。由此,卷曲习性大的载带7也能够顺畅地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的卷曲习性矫正部27构成为与装配于基部6a的配件6b形成为一体,但卷曲习性矫正部27并不限于该结构。即,卷曲习性矫正部27只要位于在部件取出位置P与切断部14之间将从排出口20b沿水平方向排出的空带7e引导至下方的排出滑道13的位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卷曲习性矫正部27也可以设置于通过利用拼接带向在先带7p接合后续带7s来补给后续带的方式的带馈送器。
接着,参照图13、图14对保持台车5所具备的卷盘8的卷盘保持部9、以及装配于卷盘保持部9且防止卷盘8的脱落的卷盘按压构件6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在图13中,在卷盘8卷绕且收纳有终端部7t插入到卷盘的芯8a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载带7。向带馈送器6供给而从卷盘8抽出的载带7的终端部7t从卷盘的芯8a脱掉。
在图13中,卷盘保持部9具有从两侧夹住卷盘8的一对卷盘引导部61、以及位于一对卷盘引导部61之间且以两点承接卷盘8的外周的第一卷盘支承部62a和第二卷盘支承部62b。其中,位于抽出载带7的方向侧(近前侧)的第二卷盘支承部62b设置在比里侧的第一卷盘支承部62a更低的位置,从而容易进行将卷盘8相对于卷盘保持部9装卸的作业。
在图13中,卷盘按压构件60具备在其一端部形成的连接部60a、在另一端部形成的带引导部60b、以及将连接部60a与带引导部60b连结的板状的连结部60c。在带引导部60b形成有卷盘抵接面60d和带引导面60e。连接部60a以装卸自如的状态卡合于一对卷盘引导部61之间的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由此,卷盘按压构件60以装卸自如的状态装配于卷盘保持部9。另外,装配于卷盘保持部9的卷盘按压构件60能够以第二卷盘支承部62b为中心而摆动。
卷盘抵接面60d为曲面,且在卷盘按压构件60装配于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的状态下形成于带引导部60b的卷盘8一侧的面。带引导面60e为曲面,且在卷盘按压构件60装配于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的状态下形成于带引导部60b的与卷盘8相反一侧的面。带引导面60e将从由卷盘保持部9保持的卷盘8抽出的载带7朝向配置于卷盘保持部9的上方的带馈送器6进行引导。由此,从由卷盘保持部9保持的卷盘8抽出的载带7通过连接部60a与带引导部60b之间,且以载带7的背面沿着带引导面60e而向上变更进路的方式朝向带馈送器6。
在图13中,当从卷盘8抽出的载带7被拉入带馈送器6时(箭头a),沿载带7的抽出方向对由卷盘保持部9保持的卷盘8施加力Fa。另外,对卷盘按压构件60施加通过载带7的张力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Fb。
在卷盘引导部61设置有转动限位部63,该转动限位部63抵接于卷盘按压构件60的端部60f而对带引导部60b接近卷盘8的位置进行限制。由此,带引导部60b不与卷盘8接触,从而防止由于载带7的抽出而旋转的卷盘8与带引导部60b相互摩擦而产生尘埃。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限位部63只要是能够卡合于卷盘按压构件60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供形成于卷盘按压构件60的端部60f的突部卡合的、形成于卷盘引导部6的孔。
在图13、图14中,在带引导部60b的与连结部60c的侧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板状的侧板60g。从卷盘8抽出而向带馈送器6供给的载带7被连结部60c的侧面与侧板60g的侧面限制宽度方向的移动,从而以不从卷盘按压构件60脱落的状态进给至带引导面60e。即,连结部60c与侧板60g构成防止载带7从带引导面60e脱落的脱落防止部60h。
当通过带馈送器6抽出载带7时,卷盘8的重量变轻,从而卷盘8有时会被抽出的载带7牵拉而越过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然而,越过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的卷盘8抵接于带引导部60b的卷盘抵接面60d,从而卷盘8的移动在图13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被阻止。由此,能够防止卷盘8从卷盘保持部9脱落。
在抽出载带7而终端部7t露出且带馈送器6进一步牵拉载带7时,终端部7t被从卷盘的芯8a拔出。在该情况下,卷盘8有时也会被载带7牵拉而越过第二卷盘支承部62b,然而通过卷盘抵接面60d在由图13的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阻止卷盘8的移动,能够防止从卷盘保持部9脱落。
如上述那样,对卷绕有收纳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部件的载带7的卷盘8进行保持的台车5是卷盘保持装置,该卷盘保持装置具有将卷盘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卷盘保持部9、以及与卷盘保持部9连接且能够与卷盘8的外周抵接并且与载带7的背面抵接的带引导部60b。由此,能够以低成本防止卷盘8的脱落。另外,通过带引导部60b制止卷盘8的移动,能够可靠地从卷盘的芯8a拔出载带7的终端部7t。
接着,参照图15对具有带引导部60b的卷盘保持装置(台车5)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另一实施例在卷盘引导部61未设置有转动限位部63的方面不同于图13所示的实施例。即,没有限制在卷盘按压构件60转动的情况下的停止位置。在图15中,在从卷盘8抽出的载带7被拉入带馈送器6时(箭头b),沿载带7的抽出方向对由卷盘保持部9保持的卷盘8施加力Fc。
向卷盘按压构件60施加使带引导部60b向卷盘8侧转动的力Fd,带引导部60b转动而使卷盘抵接面60d与卷盘8的外周抵接,且产生将卷盘8向卷盘保持部9推回的力Fe。由此,能够防止卷盘8的脱落。另外,通过带引导部60b制止卷盘8的移动,能够可靠地从卷盘的芯8a拔出载带7的终端部7t。
本发明的带馈送器具有能够使将后续带向带馈送器补充的作业高效化这样的效果,在将部件向基板安装的领域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带馈送器,其在将由装配头保持的部件搭载于基板的部件装配装置中使用,搬运收纳有所述部件的载带而向基于所述装配头的部件取出位置供给所述部件,其中,所述带馈送器具备:
带行进路,其具有能够插入在先地进给的载带即在先带、及在所述在先带之后进给的载带即后续带的插入口;
第一带进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带行进路中的下游侧,且将所述在先带进给至所述带行进路的中途的所述部件取出位置;
第二带进给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带行进路中的上游侧,且将所述后续带从所述插入口进给至所述第一带进给机构;
后续带保持部,其具有对以重叠于所述在先带之上的状态插入至所述插入口的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及对所述未插入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部从下方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并且在从所述在先带的未插入部位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保持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以及
脱离部,其为可动构件,使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向上方位移,且使所述后续带的未插入部位从所述后续带保持部脱离而落下,
所述第二支承部的所述插入口侧的一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侧而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后续带保持部具有板状构件,所述板状构件形成有所述第一支承部、以及对所述后续带的宽度方向的一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所述脱离部形成有所述第二支承部、以及对所述后续带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面,且所述脱离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板状构件沿上下方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可动构件能够以水平的水平轴为中心地摆动,
所述后续带保持部还具有对所述可动构件向下方进行施力的弹簧、以及通过限制所述可动构件向下方的位移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位于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相同的高度的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板状构件具有在向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上方离开的位置形成的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突起的下端部的水平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下方而变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馈送器,其中,
所述可动构件具有单向离合器、以及经由所述单向离合器而装配于水平的旋转轴的链轮,
当所述后续带在所述后续带保持部上沿朝向所述插入口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单向离合器允许所述链轮的旋转,而当所述后续带在所述后续带保持部上沿与朝向所述插入口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不允许所述链轮的旋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9748 | 2017-12-26 | ||
JP2017249748A JP6970872B2 (ja) | 2017-12-26 | 2017-12-26 | テープフィー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3450A CN109963450A (zh) | 2019-07-02 |
CN109963450B true CN109963450B (zh) | 2021-07-09 |
Family
ID=6695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60238.4A Active CN109963450B (zh) | 2017-12-26 | 2018-12-18 | 带馈送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94650B2 (zh) |
JP (1) | JP6970872B2 (zh) |
CN (1) | CN1099634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43586B2 (ja) * | 2017-12-26 | 2022-09-2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 |
CN115336404B (zh) * | 2020-04-06 | 2024-09-17 | 株式会社富士 | 带式供料器 |
DE112021005511T5 (de) | 2020-10-22 | 2023-08-1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Komponentenzuführvorrichtun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3263A (zh) * | 2011-01-25 | 2012-11-1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带式馈送器和在带式馈送器中的带安装方法 |
CN104025732A (zh) * | 2011-11-01 | 2014-09-03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带式供料器 |
CN104509233A (zh) * | 2012-07-27 | 2015-04-0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带馈送器 |
JP2015115412A (ja) * | 2013-12-10 | 2015-06-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CN105144863A (zh) * | 2013-03-12 | 2015-12-09 |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 自动载带馈送设备 |
EP2986098A1 (en) * | 2013-04-11 | 2016-02-17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Splic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92289B2 (ja) * | 2015-10-14 | 2019-04-0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
-
2017
- 2017-12-26 JP JP2017249748A patent/JP69708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03 US US16/207,230 patent/US1069465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8 CN CN201811560238.4A patent/CN1099634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83263A (zh) * | 2011-01-25 | 2012-11-1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带式馈送器和在带式馈送器中的带安装方法 |
CN104025732A (zh) * | 2011-11-01 | 2014-09-03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带式供料器 |
CN104509233A (zh) * | 2012-07-27 | 2015-04-0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带馈送器 |
CN105144863A (zh) * | 2013-03-12 | 2015-12-09 | 韩华泰科株式会社 | 自动载带馈送设备 |
EP2986098A1 (en) * | 2013-04-11 | 2016-02-17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Splicing device |
JP2015115412A (ja) * | 2013-12-10 | 2015-06-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200492A1 (en) | 2019-06-27 |
JP2019117820A (ja) | 2019-07-18 |
CN109963450A (zh) | 2019-07-02 |
JP6970872B2 (ja) | 2021-11-24 |
US10694650B2 (en) | 2020-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63450B (zh) | 带馈送器 | |
CN109156097B (zh) | 部件安装系统 | |
CN109963453B (zh) | 卷轴保持装置及卷轴按压构件 | |
EP3250019B1 (en) | Feeder device | |
US7712208B2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 |
CN104684374B (zh) | 带供给器、部件安装设备和部件供给方法 | |
CN104412731A (zh) | 供料器及供料器控制方法以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 |
CN107006143B (zh) | 供料器 | |
CN109963454B (zh) | 部件供给装置 | |
JP2024074884A (ja) | フィーダ | |
JP2021180312A (ja) | フィーダ | |
JP7157405B2 (ja) | 部品供給方法 | |
JP2004200606A (ja) | 部品挿入ヘッド装置、部品挿入装置、及び部品挿入方法 | |
WO2022085768A1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WO2022085769A1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7308384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7539085B2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搭載装置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の制御方法 | |
JP2022174331A (ja) | 部品供給方法 | |
JP7523045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7523046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EP0194319B1 (en) |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electronic parts | |
JPH11151622A (ja) |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22092698A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搭載装置 | |
JP2020096200A (ja) | フィーダ | |
WO2020044449A1 (ja) |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