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0127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0127A CN109960127A CN201811172511.6A CN201811172511A CN109960127A CN 109960127 A CN109960127 A CN 109960127A CN 201811172511 A CN201811172511 A CN 201811172511A CN 109960127 A CN109960127 A CN 109960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e
- transfer
- recording medium
- image forming
- form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6—Eliminating residual charges from a reusable imag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载体、转印部、定影部、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以及电荷去除部件。像载体承载调剂色像。转印部将形成在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部将由转印部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供从转印部朝定影部输送的记录介质通过。在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中,沿着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以不与记录介质接触的方式配置多个电荷去除部件。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下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比配置于上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涉及具备将在转印部中转印了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的纸张等的记录介质朝定影部输送的输送导向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主要使用粉末的显影剂(调色剂)。在利用带电装置使感光鼓(像载体)表面的感光层带电到规定的表面电位(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后,利用曝光装置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常的处理是通过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将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与感光鼓对置的转印部的纸张(记录介质)上后,利用定影部进行定影处理。
另外,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在从转印部到定影部的送纸通道配置有金属制的输送导向件,通过将纸张边推向输送导向件边输送而使纸张的举动稳定。在该结构中,如果在转印调色剂像后的纸张残存大量的残留电荷,则有时会在该纸张与金属制的输送导向件之间产生微小放电。其结果是,有可能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飞散而在调色剂像产生紊乱。另外,还存在飞散的未定影调色剂附着到输送导向件、定影部件上,再次附着到后续的纸张上,产生纸张污染的问题。
因此,为了对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转印材料适度地进行电荷去除,在转印装置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电荷去除装置,在电荷去除装置的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导电性纤维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公众所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不产生记录介质与电荷去除部件之间的微小放电而去除记录介质的残留电荷。
本发明第一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像载体,承载调色剂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部,将由所述转印部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供从所述转印部朝所述定影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
在所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中,沿着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以不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电荷去除部件,
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下游侧的所述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比配置于上游侧的所述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大。
根据本发明第一结构,通过将在转印部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接近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设置于上游侧的电荷容量小的电荷去除部件,不会产生调色剂像的紊乱而一定程度地去除记录介质的残留电荷。然后,通过将记录介质接近在输送方向上设置于下游侧的电荷容量大的电荷去除部件,能够充分地去除记录介质的残留电荷。另外,由于当记录介质到达下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时,记录介质的残留电荷已被上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一定程度地去除,所以能够抑制在电荷容量大的下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与记录介质之间产生微小放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的概要截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送纸通道11、翻转输送通道17周边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侧观察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输送单元23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截面放大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变形例,示出经由变阻器43使导板30a接地的结构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和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截面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截面放大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以及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例如黑白打印机)100主体内配置有通过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各工序形成黑白图像的图像形成部P。
在图像形成部P沿着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配置有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辊5、清洁装置6以及电荷去除装置7。在图像形成部P中,一边使感光鼓1向图1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边执行对感光鼓1的图像形成处理。
感光鼓1例如在铝制鼓状毛坯管的外周面层叠有感光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感光层使用高硬度且耐久性优异的非晶态硅(a-Si)感光层。感光层并不限定于非晶态硅感光层,也可以使用有机感光层(OPC)。
带电装置2使感光鼓1的感光层均匀地带电。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使带电辊和感光鼓1接触,通过在接触部附近产生的电场进行放电的辊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带电装置2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电晕线的电晕带电方式。
曝光装置3基于图像数据朝感光鼓1照射光束,在感光鼓1的感光层的表面形成带电衰减了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使调色剂附着到静电潜像而显影为调色剂像。从调色剂容器8向显影装置4供给调色剂。
转印辊5在与感光鼓1的接触位置形成转印辊缝部N(参照图4)。通过从转印电压电源(未图示)朝转印辊5施加负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压,当纸张通过转印辊缝部N时,形成于感光鼓1的调色剂像被朝注入了负极性的电荷的转印辊5侧吸引而转印到纸张上。
清洁装置6在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上后,去除感光鼓1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电荷去除装置7朝感光鼓1的表面照射电荷去除光,去除残留电荷。
在进行印刷动作的情况下,将从个人计算机等上位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转变成图像信号。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部P中,利用带电装置2使沿着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均匀地带电。接着,利用曝光装置3基于图像信号朝感光鼓1上照射光束,在感光鼓1表面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然后,使由显影装置4的显影辊承载的调色剂附着于静电潜像而形成调色剂像。
如上所述,在规定的时刻从纸存放部10经由送纸通道11以及对准辊对13朝形成有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P输送纸张,在感光鼓1与转印辊5的转印辊缝部N中,将感光鼓1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上。然后,将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从感光鼓1分离,朝定影部9输送,通过加热和加压而将调色剂像定影到纸张上。通过定影部9后的纸张由配置于送纸通道11的分路部的分路导向器16分配输送方向,直接(或者被送到翻转输送通道17进行双面印刷后),经由排出辊对14排出到纸张排出部15。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送纸通道11、翻转输送通道17周边的局部截面图。侧面罩20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102,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下方设置的支点20a。在侧面罩20的侧端缘设置有钩21。钩21通过卡合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的正面侧框架以及后侧框架设置的卡合销(未图示),将侧面罩20保持为关闭状态。侧面罩20的内侧面构成翻转输送通道17的一个输送面。
在侧面罩20的内侧配置有输送单元23。输送单元23以支承轴23a为中心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构成翻转输送通道17和送纸通道11的输送面的一部分。翻转输送通道17形成为如下构造:在侧面罩20的内侧面与输送单元23的外侧面之间沿着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侧面10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弯曲成大致C字状而与送纸通道11汇合。在输送单元23的内侧面,从纸张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图2的下侧)起依次附设有构成对准辊对13的一侧的辊13b以及转印辊5。
通过仅使侧面罩2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朝打开方向转动,翻转输送通道17便大范围地露出。另外,通过使侧面罩20与输送单元23一起朝打开方向转动,输送单元23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侧离开,送纸通道11大范围地露出。另一方面,通过使侧面罩20与输送单元23一起朝关闭方向转动,输送单元23与图像形成装置100主体侧抵接而将转印辊5按压到感光鼓1上。
图3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侧观察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输送单元23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立体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截面放大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输送单元23配置有第一输送导向件30和第二输送导向件31。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在转印辊5的下游侧的送纸通道11中对通过转印辊缝部N后的纸张进行导向而将其引导到定影部9。
第一输送导向件30具有将金属板折弯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导板30a、以及配置成从导板30a的表面突出的树脂制的导向肋30b。导板30a经由具有兆欧姆(106Ω)单位的电阻值的电阻器37(超高电阻)接地(earth)。
在与送纸方向正交的纸张宽度方向(与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导向肋30b。通过沿着导向肋30b输送纸张,将纸张与导板30a维持为非接触状态。
第二输送导向件31由树脂形成,配置在转印辊5与第一输送导向件30之间。
如上所述,如果在转印辊缝部N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残存大量的残留电荷,则有时会在该纸张与金属制的导板30a之间产生微小放电。因此,在导板30a上粘贴去除纸张的残留电荷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
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在送纸方向上在第一输送导向件30的上游侧(图3、图4的下侧),以填埋各导向肋30b的间隙的方式遍及第一输送导向件30的宽度方向(与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整个区域粘贴。利用第一输送导向件30(导板30a)和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作为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的材质使用导电性的无纺布等。
但是,如果由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对纸张的电荷去除效果过强,则当纸张通过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时,会在纸张与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之间产生微小放电,产生图像劣化。另外,如果由于纸张的输送状态的偏差而导致纸张与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的距离变化,则在纸张与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之间产生微小放电的可能性变高。
其结果是,有可能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飞散而致使调色剂像产生紊乱。另外,有可能飞散的未定影调色剂附着到第一输送导向件30、第二输送导向件31、定影部9的定影部件,再次附着到后续的纸张而产生静电偏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粘贴于导板30a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之外,还在树脂制的第二输送导向件31粘贴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利用第二输送导向件31和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以不接触通过第二输送导向件31的纸张的方式遍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粘贴。作为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的材质,与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相同,使用导电性的无纺布等。
在转印辊缝部N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接近在送纸方向上位于上游侧的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由于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粘贴于树脂制的第二输送导向件31,所以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的电荷容量只是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自身的电荷容量。因此,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与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相比电荷容量小,能够一定程度地去除纸张的残留电荷而不产生调色剂像的紊乱。
通过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后的纸张接近在送纸方向上粘贴于下游侧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由于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粘贴于金属制的导板30a,所以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与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相比电荷容量大,电荷去除效果变大。另外,当纸张到达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时纸张的残留电荷已被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一定程度地去除。由此,能够抑制在粘贴于金属制的导板30a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与纸张之间产生微小放电。
进而,由于导板30a经由高电阻(106Ω以上)的电阻器37接地,所以电流难以从导板30a流向大地。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与纸张之间的微小放电。
另外,此处经由高电阻(106Ω以上)的电阻器37将导板30a接地,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代替电阻器37转而使用变阻器(varistor)43。变阻器43是具有两个电极的电子元件,具有两电极间的电压低时电阻高,而当电压变高到一定程度以上时电阻急剧地降低的特性。通过经由变阻器43将导板30a接地,与电阻器37的情况相同,电流难以从导板30a流向大地,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与纸张之间的微小放电。
此外,由于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粘贴于树脂制的第二输送导向件31,所以不用担心会在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与纸张之间产生微小放电。
另外,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不仅去除纸张的残留电荷,还兼具通过自放电释放蓄积于非导电性的树脂制的第二输送导向件31的电荷的功能。因而,还具有消除由于树脂制的第二输送导向件31的过剩的带电而引起的调色剂像的紊乱、纸张的输送状态的偏差的效果。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第一输送导向件30以及第二输送导向件31周边的截面放大图,图7是图6中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以及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的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粘贴于金属制的导板30a的电荷去除薄片体划分为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以及粘贴于送纸方向上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的上游侧的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以及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的材质和导板30a的接地构造与图4以及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所示,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使用导电性的双面胶带47a粘贴于第一输送导向件30。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使用绝缘性的双面胶带47b(绝缘性部件)粘贴于第一输送导向件30。利用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和导电性的双面胶带47a(导电性部件)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另外,利用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和绝缘性的双面胶带47b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
在转印辊缝部N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接近在送纸方向上粘贴于上游侧的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由于相对于导板30a在绝缘状态下粘贴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所以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的电荷容量只是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自身的电荷容量。因此,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与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相比电荷容量小,能够一定程度地去除纸张的残留电荷而不产生调色剂像的紊乱。
通过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后的纸张接近在送纸方向上粘贴于下游侧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由于相对于导板30a在导通状态下粘贴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所以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与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相比电荷容量大,电荷去除效果变大。另外,由于纸张已被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一定程度地去除残留电荷,所以能够抑制在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与纸张之间产生微小放电。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将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到纸张上的直接转印方式中,使用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以及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去除纸张的残留电荷的方法,但在将形成在多个感光鼓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而形成全彩图像后,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全彩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上的中间转印方式,也能够使用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以及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去除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的残留电荷。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由导电性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33、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35粘贴于第一输送导向件30或者第二输送导向件31而形成第一电荷去除部件40和第二电荷去除部件41,但也可以在第一输送导向件30或者第二输送导向件31上粘贴三张以上的电荷去除薄片体,以使得在送纸方向上配置于下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比配置于上游侧的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大。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黑白打印机,也可以是黑白以及彩色复印机、数码复合机、彩色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等的具备从转印部朝定影部输送纸张的输送导向件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将转印有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的纸张等记录介质朝定影部输送的输送导向件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本发明的利用,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不产生记录介质与电荷去除部件之间的微小放电而去除记录介质的残留电荷。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载体,承载调色剂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部,将由所述转印部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供从所述转印部朝所述定影部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通过,
在所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中,沿着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以不与所述记录介质接触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电荷去除部件,
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下游侧的所述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比配置于上游侧的所述电荷去除部件的电荷容量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具有:
第一输送导向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以及
第二输送导向件,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的上游侧,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
所述电荷去除部件包括:
第一电荷去除部件,由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和粘贴于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构成;以及
第二电荷去除部件,由所述第二输送导向件和粘贴于所述第二输送导向件的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具有金属制的导板以及配置成从所述导板的表面突出的树脂制的导向肋,
所述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导板的上游侧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所述导向肋,
所述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以填埋所述各导向肋的间隙的方式遍及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粘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经由具有兆欧姆单位的电阻值的电阻器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导向件经由具有电压为规定值以上时电阻变低的特性的电子元件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介质输送通道具有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输送导向件,
所述电荷去除部件包括:
第一电荷去除部件,由粘贴于所述输送导向件的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与所述输送导向件之间的导电性部件构成;以及
第二电荷去除部件,由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与所述输送导向件之间的绝缘性部件构成,所述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在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的上游侧粘贴于所述输送导向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导向件具有金属制的导板以及配置成从所述导板的表面突出的树脂制的导向肋,
所述第一电荷去除薄片体经由所述导电性部件粘贴于所述导板,所述第二电荷去除薄片体经由所述绝缘性部件粘贴于所述导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导向件经由具有兆欧姆单位的电阻值的电阻器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导向件经由具有电压为规定值以上时电阻变低的特性的电子元件接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6525A JP7095275B2 (ja) | 2017-12-22 | 2017-12-2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246525 | 2017-12-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0127A true CN109960127A (zh) | 2019-07-02 |
CN109960127B CN109960127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66948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72511.6A Active CN109960127B (zh) | 2017-12-22 | 2018-10-09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38346B2 (zh) |
JP (1) | JP7095275B2 (zh) |
CN (1) | CN1099601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183610A (ja) * | 2022-06-16 | 2023-12-2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58737A1 (en) * | 2006-05-08 | 2007-11-08 | Hiromi Ogiyama | Transfer-separa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661263A (zh) * | 2008-08-27 | 2010-03-03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单元 |
CN102467003A (zh) * | 2010-11-0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消除装置 |
CN105929650A (zh) * | 2015-02-27 | 2016-09-0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抑制调色剂飞散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7044984A (ja) * | 2015-08-28 | 2017-03-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09047A (en) * | 1973-12-03 | 1977-02-22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sheets |
JPH01117151A (ja) * | 1987-10-30 | 1989-05-10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4994861A (en) * | 1989-06-30 | 1991-02-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inting machine with charge neutralizing system |
JP3715390B2 (ja) * | 1996-12-12 | 2005-11-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像形成装置 |
JP2004284723A (ja) | 2003-03-20 | 2004-10-1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336918B2 (en) * | 2005-10-26 | 2008-02-26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drum separation device |
JP2007127677A (ja) * | 2005-10-31 | 2007-05-24 | Ricoh Co Ltd | ガイド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176611A (ja) * | 2005-12-27 | 2007-07-1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77891A (ja) * | 2011-02-02 | 2012-09-13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855544B2 (en) * | 2011-03-08 | 2014-10-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harge eliminating guide member |
JP6380838B2 (ja) * | 2013-10-22 | 2018-08-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80032003A1 (en) * | 2016-07-28 | 2018-02-01 | Xerox Corporation | Use of active static elimination on un-fused prints in an electrostatic printing apparatus |
JP6816462B2 (ja) * | 2016-11-15 | 2021-01-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7
- 2017-12-22 JP JP2017246525A patent/JP70952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02 US US16/149,810 patent/US1083834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0-09 CN CN201811172511.6A patent/CN1099601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58737A1 (en) * | 2006-05-08 | 2007-11-08 | Hiromi Ogiyama | Transfer-separa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1661263A (zh) * | 2008-08-27 | 2010-03-03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单元 |
CN102467003A (zh) * | 2010-11-0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电荷消除装置 |
CN105929650A (zh) * | 2015-02-27 | 2016-09-0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抑制调色剂飞散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
JP2017044984A (ja) * | 2015-08-28 | 2017-03-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095275B2 (ja) | 2022-07-05 |
CN109960127B (zh) | 2022-04-01 |
JP2019113679A (ja) | 2019-07-11 |
US20190196385A1 (en) | 2019-06-27 |
US10838346B2 (en) | 2020-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807233A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 |
US3879121A (en) | Transfer system | |
US636284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ographic printing utilizing an electrode array and a charge retentive imaging member | |
WO2003001303A1 (fr) | Dispositif de développement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image | |
CN10996012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55140A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65528B2 (en) | Developer electric field conveyer and developer feeder configuration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78236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628246B2 (ja) | 現像装置 | |
US820012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developer feed device having a developer transport body for transporting developer | |
CN100428063C (zh) |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放电系统和方法 | |
US20080240801A1 (en) | Transfer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4470925B2 (ja) |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626427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40043A (ja) | 現像剤電界搬送装置、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201943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3987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880856B2 (ja) | 像担持体に対する帯電電圧印加方法 | |
JPH0746929Y2 (ja) | 転写装置 | |
JPH02294677A (ja) | 電子写真の転写装置 | |
JP4609597B2 (ja) | 現像剤電界搬送装置、現像剤供給装置 | |
JPS6221168A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感光体 | |
CN103309212B (zh) |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S58211172A (ja) | 乾式現像装置 | |
JP293769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