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4394B -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4394B
CN109954394B CN201811252407.8A CN201811252407A CN109954394B CN 109954394 B CN109954394 B CN 109954394B CN 201811252407 A CN201811252407 A CN 201811252407A CN 109954394 B CN109954394 B CN 109954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amine
gas
chamber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24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4394A (zh
Inventor
加藤康博
程塚正敏
忍田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Energy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Energy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Energy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54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4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4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4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6Regeneration, reactivation or recycling of reactants
    • B01D53/965Regeneration, reactivation or recycling of reactants including an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st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25Regeneration of liquid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75Removing 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2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42Electrodialysis; Electro-osmosis ; Electro-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 B01D61/44Ion-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
    • B01D61/445Ion-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 with bipolar membranes; Water spli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42Electrodialysis; Electro-osmosis ; Electro-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 B01D61/44Ion-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
    • B01D61/46Apparatus therefor
    • B01D61/465Apparatus therefor comprising the membrane sequence AB or BA, where B is a bipolar membr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42Electrodialysis; Electro-osmosis ; Electro-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 B01D61/44Ion-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
    • B01D61/46Apparatus therefor
    • B01D61/466Apparatus therefor comprising the membrane sequence BC or C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42Electrodialysis; Electro-osmosis ; Electro-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 B01D61/44Ion-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
    • B01D61/46Apparatus therefor
    • B01D61/48Apparatus therefor having one or more compartments filled with ion-exchange material, e.g. electrodei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20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204Amines
    • B01D2252/20405Mono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20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204Amines
    • B01D2252/20421Primary am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2/00Absorbents, i.e. solvents and liquid materials for gas absorption
    • B01D2252/20Organic absorbents
    • B01D2252/204Amines
    • B01D2252/20478Alkanolamines
    • B01D2252/20484Alkanolamines with one hydroxyl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80Employing electric,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or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5Recirculation, recycling or bypass, e.g. recirculation of concentrate into th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6Fur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 B01D2311/2626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酸成分除去装置、酸成分除去方法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是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其具备阳极、阴极和电渗析结构,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通过在这些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朝向阴极侧依次将阴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阳离子交换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Description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或炼铁厂等中,在锅炉中通过使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排气、使煤气化而成的煤气化气体(气化气)、天然气等含有例如二氧化碳(CO2)、SOx、NOx、H2S等酸性气体成分。为了抑制这样的燃烧排气等中所含的酸性气体成分释放到大气中,一直在大力研究如下方法:通过使含有酸性气体成分的气体在吸收塔内与含有含氨基(amino group)化合物(胺(amine)系化合物)的吸收液进行气液接触,使酸性气体成分吸收到吸收液中,从而从处理气体中除去酸性气体成分,将酸性气体成分除去。
例如,已知有二氧化碳除去装置等,该装置具备:使排气与含有含氨基化合物的吸收液接触而使排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成分吸收到吸收液中的吸收塔、和将吸收了酸性气体成分的吸收液进行加热而使酸性气体成分从吸收液中释放的再生塔,其中,将再生的吸收液再次供给到吸收塔中并再利用,使吸收液在吸收塔与再生塔之间的体系内循环使用。
但是,在运转中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时,除了SOx、NOx以外,羰基硫、氢氰酸、硫氰酸、硫代硫酸、其它的无机酸等与吸收液中的含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被称为热稳定性胺盐(Heat Stable Amine Salt:HSAS)的劣化物。另外,在将吸收液加热而再生时,通过热或与气体中的氧反应而使含氨基化合物分解,也会生成热稳定性胺盐。这样的热稳定性胺盐由于不会因在再生塔中使吸收液再生时的加热而分解,不会从吸收液分离,因此在吸收液中蓄积。若这样的热稳定性胺盐蓄积,则不仅吸收液的酸性气体吸收效率降低,还会成为装置腐蚀的原因,因此期望从吸收液中除去热稳定性胺盐。
作为将这样的热稳定性胺盐从吸收液中除去的方法,例如已知有使用双极膜(bipolar membrane)的电渗析。但是,由于透过离子交换膜并产生胺的损耗,所以已知有如下方法:使用组合了双极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在对置的电极间从阴极侧朝向阳极侧依次由具有胺精制功能的室、具有胺回收功能的室和具有酸回收功能的室的三室结构构成的电渗析装置,通过电渗析,使热稳定性胺盐从吸收液移动到浓缩液中而将其除去。
作为这样的方法,有国际公开第2014/077373(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或美国专利公开第2012/0235087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利用上述的除去技术的装置由于成为三室结构,需要三系统的流通路线,所以为了将酸除去而所需要的电力增加,造成运转成本(cost)的增大。另外,由于用作吸收液、胺回收液、酸回收液的液体或送液泵(pump)为三种而变得复杂,所以存在装置成本变大这样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降低胺的损耗、同时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并且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大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
并且,目的是提供具备这样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
其是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酸成分除去装置,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具备:
阳极、阴极和电渗析结构,
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在这些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朝向阴极侧依次将阴离子交换膜及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任一者即第1膜、双极膜即第2膜、以及上述阴离子交换膜及上述阳离子交换膜中的另一者即第3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的除去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使用上述本发明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方法,所述除去酸成分的方法包含:(Ⅰ)通过使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酸成分透过上述阴离子交换膜而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将该酸成分除去的工序、(Ⅱ)将在上述工序(Ⅰ)中被除去的酸成分回收到酸回收液中的工序、(Ⅲ)通过使上述酸回收液中的胺成分透过上述阳离子交换膜而从上述酸回收液中将该胺成分除去的工序、(Ⅳ)将上述工序(Ⅲ)中除去的胺成分回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工序。
另外,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使含有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接触而使上述被处理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吸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吸收器、
从酸性气体吸收后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性气体而将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再生的再生器、和
上述的本发明的酸成分除去装置,
所述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按照在将上述再生器中再生的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酸成分除去装置进行处理之后、在上述吸收器中进行再利用的方式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降低胺的损耗、同时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并且能够抑制运转和装置成本的增大。
特别是在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适用于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情况下,还能够将从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向装置外部流失的胺通过该酸成分除去装置回收、进行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基于第三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适用了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适用了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吸收器、2:再生器、3:气体洗涤部、4:酸成分除去装置、7:冷凝部、13:阳极、14:阴极、15A:阳离子交换膜、16:阴离子交换膜、17BP:双极膜、11a:酸回收室、10a:吸收液精制室、11b:胺除去室、10b:胺回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以下,对酸性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酸性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的情况。
〔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基本构成〕
一直以来,使用了从含有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中除去酸性气体的装置。作为那样的除去酸性气体的装置,提出了如下装置:其具备使含有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接触而从上述被处理气体中除去酸性气体的吸收器、和从吸收了酸性气体的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性气体而将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再生的再生器,该装置按照使上述再生器中再生后的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在上述吸收器中进行再利用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是相对于这样的以往的构成组合了特定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发明。
以下,对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基本构成基于优选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能够适用的优选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基本构成的概略图。
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具有吸收器1和再生器(再生部)2,吸收CO2的吸收液在吸收器1与再生器2之间循环。在这样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在吸收器1中,进行含有CO2的排气(被处理气体)101与吸收CO2的吸收液的接触,上述吸收液吸收了排气中的CO2之后,被送液至再生器(再生部)2。在该再生器2中,使CO2从吸收了CO2的上述吸收液中脱离,将吸收液再生为可有效地吸收CO2的状态。该再生后的吸收液从再生器2向吸收器1循环,在那里再次进行与上述被处理气体的接触。由此,CO2从被处理气体中被有效地除去。
更详细而言,在这样的构成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吸收了排气101中的CO2的吸收液(富(rich)吸收液)111从吸收器1向再生器2输送。在再生器2中一部分或几乎全部的CO2从富吸收液111中被除去而再生后的吸收液(贫(lean)吸收液)110a从再生器2被供给到吸收器1中。
这里,作为吸收液,优选可以使用包含胺化合物(含氨基化合物)和水的胺系水溶液。作为胺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单乙醇胺、2-氨基-2-甲基-1-丙醇那样的伯胺类、二乙醇胺、2-甲基氨基乙醇那样的仲胺类、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那样的叔胺类、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二亚乙基三胺那样的多亚乙基多胺类、哌嗪类、哌啶类、吡咯烷类那样的环状胺类、苯二甲基二胺那样的多胺类、甲基氨基羧酸那样的氨基酸类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使用2种以上。
对于吸收液,可以以通常包含10~70重量%的这些胺系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另外,在吸收液中,可以在不损害吸收液的效果的范围内以任意的比例适当含有反应促进剂、提高CO2等酸性气体的吸收性能的含氮化合物、用于防止工厂设备的腐蚀的防蚀剂、用于防止起泡的消泡剂、用于防止吸收液的劣化的抗氧化剂、PH调整剂等其它的化合物。
被处理气体101是含有CO2的例如排放气体,作为那样的排放气体,例如可列举出从火力发电厂等的锅炉或燃气轮机(gas tirbine)等排出的燃烧排气、在炼铁厂中产生的工艺排气(process exhaust gas)等。排气101通过送风机等而升压,在冷却塔中被冷却后,可以介由烟道从吸收器1的下部供给到吸收器内。
吸收器1可以具有使排气101中的CO2吸收到贫吸收液110a中的CO2吸收部(酸性气体吸收部)1a、和将在CO2吸收部1a中除去了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CO2除去排气)用洗涤液121a洗涤并将随同于CO2除去排气中的胺回收的气体洗涤部3。
CO2吸收部1a优选由填充材料形成,由此气液接触效率提高。另外,在CO2吸收部1a的上方设置有液体分散器,在此使吸收液朝向CO2吸收部1a分散落下。
输送到吸收器1内的排气101从吸收器内的下部向顶部(上部)侧流动。在CO2吸收部1a中,若在吸收器内上升的排气101与贫吸收液110a接触,则例如会引起下述式(1)、(2)那样的反应,形成热分解性盐(R3NH2CO3)及热稳定性胺盐(R3NHX),排气101中的CO2被吸收到贫吸收液110a中,从排气101中除去。
贫吸收液110a吸收排气101中的CO2,成为富吸收液111,在吸收器内下降,但此时在富吸收液111中包含热分解性盐及热稳定性胺盐。该富吸收液111有时除了包含CO2以外,还包含通过与排气101中所含的氧的反应而产生的有机酸、通过排气101中所含的SOx、NOx、羰基硫、氢氰酸、硫氰酸、硫代硫酸、其它的无机酸等的吸收而产生的热稳定性胺盐等(下述中,R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R3N+CO2+H2O→R3NH2CO3 (1)
R3N+HX→R3NHX (2)
经过CO2吸收部1a后的CO2除去排气在吸收器1的内部上升,经过气体洗涤部3。在该气体洗涤部3中,将CO2除去排气用洗涤液121a进行洗涤,将随同于CO2除去排气中的胺回收。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洗涤部3被设置于吸收器1的内部、且比CO2吸收部1a更靠CO2除去排气的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并且CO2吸收部1a的上部。
在气体洗涤部3的上方设置液体分散器,供给到吸收器1的洗涤液121a通过液体分散器朝向气体洗涤部3分散落下。在气体洗涤部3中,CO2除去排气被洗涤液121a洗涤,随同于CO2除去排气中的胺从CO2除去排气中被除去。需要说明的是,气体洗涤部3被收纳于吸收器1内,但也可以设置于吸收器1的外部,成为与吸收器1独立的气体洗涤塔。
洗涤液121a被储存于设置在气体洗涤部3的下部的洗涤液储存部(未图示)中,在洗涤液储存部上连接有洗涤液循环管线(line)L11。在洗涤液循环管线L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洗涤液121a通过循环泵12被送液,从气体洗涤部3的上部再次被供给。
洗涤液121a由于越是在酸性侧,洗涤效率越高,因此使用例如纯水或硫酸水等。在该洗涤液121a中虽然会混入CO2除去排气中的胺,但由于若洗涤液121a经由洗涤液循环管线L11,在气体洗涤部3中被多次施以CO2除去排气的洗涤处理,则洗涤液121a中的胺浓度会持续增加,因此通常洗涤液121a的胺回收性能降低。于是,通过将在洗涤液循环管线L11中循环的洗涤液121a的全部或一部分向外部排出,并且补充新的洗涤液,能够提高或维持洗涤液的洗涤效果。胺回收性能降低了的洗涤液根据情况可以与体系内的吸收液混合。
在吸收器1内CO2被除去后的排气如上述那样在气体洗涤部3中被净化后,作为处理后燃烧排气102,通常从吸收器1的上部排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在吸收器1内吸收了CO2的富吸收液111从吸收器1的下部被排出,经由富吸收液供给管线L3,通过设置于富吸收液供给管线L3上的泵(未图示)被升压,在换热器9中与在再生器2中再生后的贫吸收液110a换热后,被供给到再生器2中。在该换热器9中,进行富吸收液111与贫吸收液110a的换热,进行富吸收液111的加热和贫吸收液110a的冷却。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换热器9,可以使用板式(plate)换热器、壳管式(cell tube)换热器等公知的换热器。
再生器2通过使CO2从富吸收液111释放,将富吸收液111再生为能够有效地吸收CO2的贫吸收液110a。更详细而言,富吸收液111被供给到再生器2内,通过在再沸器(reboiler)8中被水蒸汽(steam)加热,从而使富吸收液111中所含的CO2脱离,成为富吸收液111中所含的一部分或几乎全部的CO2被除去后的贫吸收液110a。
此时,由贫吸收液110a产生水蒸汽,同时吸收到吸收液中的CO2作为CO2气体被释放。所产生的水蒸汽及CO2气体作为再生器出口气体118从再生器2释放。从再生器2排出的贫吸收液110a利用贫吸收液110a用泵(未图示)经过上述换热器9之后,被供给到吸收器1中。
在再生器2内从贫吸收液110a脱离的CO2气体与水蒸汽一起从再生器2的上部排出。像这样包含CO2气体及水蒸汽的再生器出口气体118在冷却器6中通过冷却水冷却,水蒸汽冷凝而变成水。包含该冷凝水和CO2气体的再生器出口气体119被供给到气液分离器7中,分离成CO2气体103和冷凝水120a,分离出的CO2气体103被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冷凝水120a从气液分离器7的下部被抽出,返回到再生器2的上部。
再生器2内的贫吸收液110a从再生器2的下部由贫吸收液排出管线L4排出,如上所述在换热器9中通过与富吸收液111的换热而被冷却后,进一步在冷却器5中被冷却后,被供给到吸收器1中。
如上所述,根据图1中所示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能够从含有CO2的排气101中将CO2气体有效地除去,能够将CO2气体作为高纯度的CO2气体103取得。该CO2气体103根据需要可以利用于例如工业用原料、或其它的用途等,或者可以考虑防止地球变暖的请求而进行贮藏。
对于这样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如上所述,CO2吸收液在吸收器1与再生器2之间循环,在该过程中反复进行CO2吸收和CO2的脱离,但在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CO2吸收液的构成成分即胺的损耗、通过与排气成分的反应而产生的有机酸或无机酸蓄积在CO2吸收液中。
由此,往往产生CO2吸收液的吸收效率的降低或装置的腐蚀等问题。
以往,已知有下述技术:使用组合了双极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在对置的电极间从阴极侧朝向阳极侧依次由具有胺精制功能的室、具有胺回收功能的室和具有酸回收功能的室的三室结构构成的电渗析装置,通过电渗析,抑制胺的损耗,同时使热稳定性胺盐从吸收液移动到浓缩液中而将其除去。
然而,上述技术由于成为三室结构,所以为了将酸除去而所需要的电力或成本增大,用作吸收液、胺回收液、酸回收液的液体或送液泵变成至少需要三种而变得复杂,因此存在装置成本变大这样的课题。
〔酸成分除去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能够降低胺的损耗、同时将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除去,并且能够进一步谋求成本降低。
这里,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例如并不仅限于仅能够适用于图1以及上述中详细说明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在图1以外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以及适用于这些除去装置等的含胺化合物溶液、其它的溶液中存在的有机酸或无机酸等酸性分的除去、以及将热分解性盐或热稳定性胺盐中的胺回收时也可以适用。
<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是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其具备阳极、阴极和电渗析结构,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通过在这些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朝向阴极侧依次将阴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阳离子交换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这样的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具备电渗析结构而成的装置,所述电渗析结构由通过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将阴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阳离子交换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规定的四种室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将上述的由四室构成的“电渗析结构”作为用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最小电渗析结构、且具备至少一个该最小电渗析结构的装置。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也包含仅包含1组上述的由四室构成的最小“电渗析结构”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及包含多组该最小“电渗析结构”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以及包含该最小“电渗析结构”和1组或多组其它的“电渗析结构”或其它室的酸成分除去装置。
以下,对于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参照图2进行说明。
图2中所示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是具备一个上述的规定的“电渗析结构”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其具备阳极13、阴极14和电渗析结构而成,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通过在这些阳极13与阴极14之间从阳极侧13朝向阴极侧14依次将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及阳离子交换膜16C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这样的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如下酸成分除去装置:形成于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的阳极13侧的第一室是将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的上述酸成分回收的酸回收室11a,形成于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与上述双极膜17BP之间的第二室是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上述酸性分的吸收液精制室10a,形成于上述双极膜17BP与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之间的第三室是从将上述酸成分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回收的酸回收液中除去胺成分的胺除去室11b,形成于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的阴极侧14的第四室是将从上述酸回收液中除去的胺成分回收的胺回收室10b。
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4具备阳极13、阴极14、阳离子交换膜16C、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该酸成分除去装置4内被阳离子交换膜16C、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划分成吸收液精制室10a、胺回收室10b、酸回收室11a、胺除去室11b这4个区域。在阳极13与阴极14之间,从阳极13朝向阴极14,依次配置有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阳离子交换膜16C。阳极13、阴极14也可以浸渍于电极液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酸回收室11a、吸收液精制室10a、胺除去室11b、及胺回收室10b分别形成有1个,但只要是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即可,也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多个。另外,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的组合与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的组合的数目也可以不为相同数量。只要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则其它酸回收室、吸收液精制室、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也可以以单独的室存在。
双极膜17BP是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层叠而成的复合膜,按照使阳极侧成为阴离子交换膜、使阴极侧成为阳离子交换膜的方式配置。若在水的存在下以水的理论分解电压以上施加电压,则能够将水电解成氢离子和氢氧离子。作为优选的双极膜,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 BP-1E(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等公知的双极膜。
作为阳离子交换膜16C,使用能够使阳离子通过而阻断阴离子通过的具有阳离子交换基的高分子膜。作为阳离子交换膜16C,例如可以使用由具有1种以上的磺酸基、羧酸基、膦酸基、硫酸酯基、磷酸酯基的高分子形成的膜。作为优选的阳离子交换膜,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 CMX、NEOSEPTA CMB(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SELEMION CMV、SELEMION CMD、SELEMION CSO、SELEMION CMF(AGC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公知的阳离子交换膜。
作为阴离子交换膜15A,使用能够使阴离子通过而阻断阳离子通过的具有阴离子交换基的高分子膜。作为阴离子交换膜15A,例如可以使用由在季铵基的强碱性基团上具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等弱碱性官能团的高分子形成的膜等。作为优选的阴离子交换膜,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AMX、NEOSEPTA AHA(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SELEMIONAMV、SELEMION AMT、SELEMION DSV、SELEMION ASV、SELEMION AHO(AGC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公知的阴离子交换膜。
吸收液精制室10a为阴离子交换膜15A与双极膜17BP之间的区域,在吸收液精制室10a的阳极侧配置有阴离子交换膜15A,在阴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
酸回收室11a位于吸收液精制室10a的阳极侧,介由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而设置。
胺除去室11b为双极膜17BP与阳离子交换膜16C之间的区域,在胺除去室11b的阳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在阴极侧配置有阳离子交换膜16C。
胺回收室10b位于胺除去室11b的阴极侧,介由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而设置。
在吸收液精制室10a及胺回收室10b中分别供给被处理贫吸收液104,并且吸收液精制室10a及胺回收室10b中被填充。另外,在酸回收室11a及胺除去室11b中分别供给酸回收液(浓缩液)106,并且酸回收室11a及胺除去室11b中被填充。
作为贫吸收液104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图1中所示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使用的贫吸收液110a。贫吸收液104为在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运转中从该除去装置中连续地或间歇地被抽出的吸收液较佳,或者也可以是在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使用后的吸收液。
若对两电极施加电压,则在吸收液精制室10a中,该室内内部的被处理贫吸收液104中所含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X-)由于为阴离子,所以被吸引至阳极13侧。由此,由于吸收液精制室10a中的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X-)从吸收液精制室10a经过阴离子交换膜15A而移动至酸回收室11a中,所以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X-)从被处理贫吸收液104中被除去,酸回收室11a内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的浓度上升。
另外,在双极膜17BP中,在膜内部引起水的电解,氢离子移动至双极膜17BP的阳离子交换膜侧(阴极14侧),氢氧离子移动至双极膜17BP的阴离子交换膜侧(阳极13侧)。因此,氢氧离子从双极膜17BP移动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氢离子从双极膜17BP移动至酸回收室11a中,所以氢氧离子被供给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氢离子向胺除去室11b供给。
从吸收液精制室10a排出的贫吸收液105也可以供给至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也可以再次循环供给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而进一步将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除去。另外,也可以介由另外设置的吸收液罐而运转。
从酸回收室11a排出的浓缩液107可以再次循环供给至酸回收室11a中。另外,也可以介由另外设置的浓缩液罐而循环运转。
像这样,根据图2中所示的酸成分除去装置4,在吸收液精制室10a中,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从贫吸收液中被除去,但另一方面,吸收液精制室10a的贫吸收液104中的胺的一部分也通过离子交换膜并移动至浓缩液107中,胺蓄积在浓缩液107中,成为胺损耗。
作为降低胺损耗的机理,并不局限于理论,考虑以下的机理。作为胺损耗,例如认为如式(3)那样与残存于贫吸收液中的CO2反应后的氨基甲酸的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15A成为胺损耗。(下述中,R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2R2NH+CO2→R2NH2 ++R2NCOO- (3)
另一方面,在胺除去室11b中,由于浓缩液107作为浓缩液106被循环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所以在胺除去室11b中,浓缩液106中所含的胺成分中的成为阳离子的胺(R3NH+)(其中,R表示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也可以形成杂环(hetero cycle)。)被吸引至阴极14侧。由此,胺除去室11b中的胺(R3NH+)从胺除去室11b通过阳离子交换膜16C移动至胺除去室11b中,通过胺(R3NH+)蓄积在贫吸收液104中,从而向浓缩液107移动而成为损耗的胺被回收,从而能够降低损耗量。
作为浓缩液106,只要是能够电渗析的电阻即可,但若预先添加酸,则由于移动至浓缩液中的胺作为阳离子存在的量增加,所以胺回收量增加,更优选。作为酸,例如可以使用硫酸、硝酸、甲酸、醋酸等。另外,若浓缩液107循环使用,则由于从贫吸收液104中除去的酸逐渐蓄积,所以若设定为仅在运转初期添加酸、之后不添加的运用,则还能够削减酸的使用量。
R3N+HX→R3NH++X- (4)
对于浓缩液107,一旦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达到规定的浓度,则可以废弃并供给新的浓缩液。另外,可以仅将浓缩液的一部分连续地抽出,连续地供给新的浓缩液,按照将浓缩液中的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保持规定的浓度的方式运转。
从供给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的贫吸收液104除去的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的比较吸收液精制室10a入口和出口时的除去率优选设定为50%以下。若除去率成为其以上,则与从胺除去室11b回收的胺的移动量的平衡被打破,相对于通电量的胺回收效率降低。另外,若除去率变大,则由于向吸收液精制室10a供给贫吸收液104而就在入口附近的离子交换膜与贫吸收液104刚被排出之前的出口附近的离子交换膜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对于离子交换膜面没有均匀地被通电,有可能离子交换膜劣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胺的损耗,抑制装置成本的增大,同时将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除去。
<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是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其具备阳极、阴极和电渗析结构,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通过在这些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朝向阴极侧依次将阳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阴离子交换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这样的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具备电渗析结构的装置,所述电渗析结构包含通过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将阳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阴离子交换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规定的四种室。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是以上述的由四室构成的“电渗析结构”作为用于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最小电渗析结构、且具备至少一个该最小电渗析结构的装置。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也包含仅包含1组上述的由四室构成的最小“电渗析结构”的酸成分除去装置、及包含多组该最小“电渗析结构”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以及包含该最小“电渗析结构”和1组或多组其它的“电渗析结构”及其它室的酸成分除去装置。
以下,对于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参照图3进行说明。
图3中所示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其是具备一个上述规定的“电渗析结构”而成的酸成分除去装置,该装置具备阳极13、阴极14和电渗析结构,所述电渗析结构由通过在这些阳极13与阴极14之间从阳极13侧朝向阴极14侧依次将阳离子交换膜16C、双极膜17BP及阴离子交换膜15A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四室构成。
这样的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如下酸成分除去装置:形成于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的阳极13侧的第一室为从将酸成分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回收的酸回收液中除去胺成分的胺除去室11b,形成于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与上述双极膜17BP之间的第二室为将从上述酸回收液中除去的胺成分回收的胺回收室10b,形成于上述双极膜17BP与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之间的第三室为将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的上述酸成分回收的酸回收室11a,形成于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的阴极14侧的第四室为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上述酸性分的吸收液精制室10a。
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4具备阳极13、阴极14、阳离子交换膜16C、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该酸成分除去装置4内被阳离子交换膜16C、阴离子交换膜15A、双极膜17BP划分成吸收液精制室10a、胺回收室10b、酸回收室11a、胺除去室11b这4个区域。在阳极13与阴极14之间,从阳极13朝向阴极14,依次配置有阳离子交换膜16C、双极膜17BP、阴离子交换膜15A。阳极13、阴极14也可以浸渍于电极液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酸回收室11a、吸收液精制室10a、胺除去室11b、及胺回收室10b分别形成有1个,但只要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形成有1组以上即可,也可以进一步形成多个。另外,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的组合与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的组合的数目也可以不为相同数量。可以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形成1组以上、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形成1组以上。此外也可以酸回收室、吸收液精制室、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以单独的室存在。
双极膜17BP是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层叠而成的复合膜,按照使阳极侧成为阴离子交换膜、使阴极侧成为阳离子交换膜的方式配置。若在水的存在下以水的理论分解电压以上施加电压,则能够将水电解成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BP-1E(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等公知的双极膜。
作为阳离子交换膜16C,使用能够使阳离子通过而阻断阴离子通过的具有阳离子交换基的高分子膜。作为阳离子交换膜16C,例如可以使用由具有1种以上的磺酸基、羧酸基、膦酸基、硫酸酯基、磷酸酯基的高分子形成的膜。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 CMX、NEOSEPTA CMB(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SELEMION CMV、SELEMION CMD、SELEMION CSO、SELEMION CMF(AGC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公知的阳离子交换膜。
作为阴离子交换膜15A,使用能够使阴离子通过而阻断阳离子通过的具有阴离子交换基的高分子膜。作为阴离子交换膜15A,例如可以使用由在季铵基的强碱性基上具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等弱碱性官能团的高分子形成的膜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NEOSEPTAAMX、NEOSEPTA AHA(株式会社ASTOM制、商品名);SELEMION AMV、SELEMION AMT、SELEMIONDSV、SELEMION ASV、SELEMION AHO(AGC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公知的阴离子交换膜。
酸回收室11a是阴离子交换膜15A与双极膜17BP之间的区域,在酸回收室11a的阳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在阴极侧配置有阴离子交换膜15A。
吸收液精制室10a位于酸回收室11a的阴极侧,介由上述阴离子交换膜15A而设置。
胺回收室10b是双极膜17BP与阳离子交换膜16C之间的区域,在胺回收室10b的阳极侧配置有阳离子交换膜16C,在阴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
胺除去室11b位于胺回收室10b的阳极侧,介由上述阳离子交换膜16C而设置。
吸收液精制室10a及胺回收室10b被供给被处理贫吸收液104。另外,酸回收室11a及胺除去室11b被供给酸回收液(浓缩液)106。
作为贫吸收液104,使用图1中所示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使用的贫吸收液110a,可以从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连续地或间歇地抽出,或者也可以是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使用后的吸收液。
若对两电极施加电压,则在吸收液精制室10a中,被处理贫吸收液104中所含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X-)由于为阴离子,所以被吸引至阳极13侧。由此,由于吸收液精制室10a中的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X-)从吸收液精制室10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15A移动至酸回收室11a中,所以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X-)从被处理贫吸收液104中被除去,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蓄积在浓缩液106中。
另外,对于双极膜17BP,在膜内部引起水的电解,氢离子移动至双极膜17BP的阳离子交换膜侧(阴极14侧),氢氧离子移动至双极膜17BP的阴离子交换膜侧(阳极13侧)。因此,由于氢氧离子从双极膜17BP移动至胺回收室10b中,氢离子从双极膜17BP移动至酸回收室11a中,所以氢氧离子被供给至贫吸收液104中,氢离子被供给至浓缩液106中。
从吸收液精制室10a排出的贫吸收液105可以供给至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也可以再次循环供给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而进一步除去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另外,也可以介由另外设置的吸收液罐而运转。
从酸回收室11a排出的浓缩液107被再次循环供给至酸回收室11a中。也可以介由另外设置的浓缩液罐而循环运转。
像这样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从贫吸收液中被除去,但另一方面,吸收液精制室10a的贫吸收液104中的胺的一部分也通过离子交换膜而移动至浓缩液107中,胺蓄积在浓缩液107中,成为胺损耗。
浓缩液107由于作为浓缩液106被循环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所以在胺除去室11b中,浓缩液106中所含的胺成分中的成为阳离子的胺(R3NH+)(这里,R表示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也可以形成杂环。)被吸引至阴极14侧。由此,胺除去室11b中的胺(R3NH+)从胺除去室11b通过阳离子交换膜16C移动至胺除去室11b中,通过胺(R3NH+)蓄积在贫吸收液104中,从而向浓缩液移动而成为损耗的胺被回收,能够降低损耗量。
对于浓缩液,一旦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达到规定的浓度,就可以废弃并供给新的浓缩液。另外,也可以仅将浓缩液的一部分连续地抽出,连续地供给新的浓缩液,按照将浓缩液中的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保持规定的浓度的方式运转。
从供给至吸收液精制室10a中的贫吸收液104中除去的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的比较吸收液精制室10a入口和出口时的除去率优选设定为50%以下。若除去率成为其以上,则与从胺除去室11b回收的胺的移动量的平衡被打破,相对于通电量的胺回收效率降低。另外,若除去率变大,则由于向吸收液精制室10a供给贫吸收液104而就在入口附近的离子交换膜与贫吸收液104刚排出之前的出口附近的离子交换膜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对于离子交换膜面没有均匀地被通电,有可能离子交换膜劣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胺的损耗,抑制装置成本的增大,同时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
<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具备<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中详细叙述的“电渗析结构”和<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中详细叙述的“电渗析结构”这两者的装置。
以下,对于基于第三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参照图4进行说明。
图4中所示的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是具备阳极13侧的第一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电渗析结构”、即由通过阴离子交换膜(15A1)、双极膜(17BP-2)及阳离子交换膜(16C1)依次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四室(即,(11a-1)、(10a-1)、(11b-1)、(10b-1))构成的“电渗析结构”、和阴极14侧的第二酸成分除去装置的“电渗析结构”、即由通过阴离子交换膜(16C2)、双极膜(17BP-6)及阴离子交换膜(15A4)依次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四室(即,(11b-2)、(10b-2)、(11a-4)、(10a-4))构成的“电渗析结构”这两者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除了包含上述的两种“电渗析结构”以外,还包含形成1个或多个其它室而成的酸成分除去装置。
作为这样的其它室,例如可列举出图4中所示的酸回收室(11a-2)、吸收液精制室(10a-2)、酸回收室(11a-3)、吸收液精制室(10a-3)。
图4中所示的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在酸回收室11a-1的阳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1,在胺回收室10b-1的阴极侧配置有双极膜17BP-3,进一步在胺回收室10b-1的阴极侧设置有多个酸回收室和吸收液精制室,还进一步设置有胺除去室和胺回收室。
像这样,通过形成多个吸收液精制室及酸回收室、且形成多个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从而从贫吸收液中除去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的量增加。进而吸收液精制室与酸回收室的组合优选比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多。由于通过胺除去室和胺回收室将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除去,所以若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较多,则为了达到规定的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的除去量,室数增加而导致装置大型化。
另外,在设置许多室的情况下,相对于吸收液精制室与酸回收室的组合,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的配置位置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使装置内的电阻均匀,优选不是分成吸收液精制室与酸回收室的组合集中的部位和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集中的部位,而是按照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在装置内成为等间隔的方式设置。
另外,除了吸收液精制室与酸回收室的组合、或胺除去室与胺回收室的组合以外,酸回收室、吸收液精制室、胺除去室、及胺回收室可以作为单独的室存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胺的损耗,抑制装置成本的增大,同时高效地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
〔酸成分的除去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的除去方法的特征在于,其是使用上述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Ⅰ)通过使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酸成分透过上述阴离子交换膜而从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将该酸成分除去的工序、(Ⅱ)将在上述工序(Ⅰ)中被除去的酸成分回收到酸回收液中的工序、(Ⅲ)通过使前酸回收液中的胺成分透过上述阳离子交换膜而从上述酸回收液中将该胺成分除去的工序、(Ⅳ)将上述工序(Ⅲ)中被除去的胺成分回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工序。
这样的酸成分的除去方法优选可以按照基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以及以下所示的详细的内容容易地实施。
〔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以下,对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说明。
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如图5及图6中所示的那样具有使含有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101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110a接触而使上述被处理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吸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吸收器1、从酸性气体吸收后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性气体而将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再生的再生器2和基于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4,所述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按照将上述再生器2中再生后的上述酸性气体吸收液的至少一部分110b通过上述酸成分除去装置4进行处理后、在上述吸收器1中进行再利用的方式构成。
这里,酸成分除去装置可以使用上述的第一~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中的任一者。
<第一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图5中具体所示的第一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是进一步具备将从上述吸收器1排出的气体进行洗涤的气体洗涤部3、和将由该气体洗涤部3取得的洗涤液121a的至少一部分121c供给至上述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的流路L13的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具有图1中所示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和图2~4的任一者中所示的酸成分除去装置4。
设置从贫溶液排出管线L4分支、且与酸成分除去装置4连接的吸收液抽出管线L8,供给至吸收器1的贫溶液110a的一部分作为被处理贫吸收液110b被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吸收液精制室及胺回收室10中。另外,设置将酸成分除去装置4与贫溶液排出管线L4连接的精制吸收液供给管线L9,从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吸收液精制室及胺回收室10排出的精制贫溶液110c经由精制吸收液供给管线L9被供给至贫溶液排出管线L4。需要说明的是,在吸收图4中液抽出管线L8从贫溶液排出管线L4分支的位置优选处于冷却器5与吸收器1之间,但也可以设定为比冷却器48更靠吸收液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在洗涤液循环管线L11上,设置有从洗涤液循环管线L11分支、且与酸成分除去装置4连接的洗涤液抽出管线L13,供给至吸收器1的洗涤液121a的一部分作为洗涤液121c被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酸回收室及胺除去室11中。
使用图5和图2对酸成分除去装置4内的行为进行说明。在洗涤液121c(图2中为106)中包含CO2除去排气中的胺。
洗涤液121c作为酸回收液(浓缩液)被供给至酸回收室11a及胺除去室11b中。在胺除去室11b中,洗涤液121c中所含的胺成分中的成为阳离子的胺从胺除去室11b通过阳离子交换膜16C移动至胺回收室10b中,胺被回收到贫吸收液110b(图2中为104)中。
在第一~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中由于在酸回收过程中从贫吸收液向浓缩液移动的胺被回收,所以在将浓缩液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损耗降低效果大,但在使用洗涤液121c的情况下,由于在洗涤液121c中包含通过气体洗涤而蓄积的胺,所以胺的回收效果变得更大。
在洗涤液121c中,也可以在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之前添加酸。由于移动至浓缩液中的胺作为阳离子存在的量增加,所以胺回收量增加。
另外,由于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蓄积在经过酸成分除去装置4后的洗涤液121c中,所包含的胺也减少,所以作为气体洗涤部3中使用的洗涤液的性能恢复,因此,可以再次在气体洗涤部3中使用。
图5的精制吸收液供给管线L9设定为吸收液抽出管线L8的下游,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场所,例如也可以供给至从吸收器1排出的富液排出管线L3中。
另外,贫溶液110b也可以不是直接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而是对吸收液罐进行一次补给后,从吸收液罐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
从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吸收液精制室及胺回收室10排出的精制贫溶液110c可以再次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而将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进一步除去。
也可以设置将酸成分除去装置4与洗涤液循环管线L11连接的洗涤液排出管线,将从酸成分除去装置4排出的洗涤液121d供给至洗涤液循环管线L11中。
作为向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酸回收室及胺除去室11供给的浓缩液,也可以不仅是洗涤液121c而且也可以与另外供给的纯水等混合。
洗涤液121c也可以不是直接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而是对浓缩液用罐(tank)进行一次补给后,从浓缩液罐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
在图1那样的没有设置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以往的酸性气体回收装置中,胺蓄积在洗涤液121a中,无法避免洗涤液的洗涤效率的降低,但在图5中所示的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中,由于如上述那样可抑制胺向洗涤液121a中的蓄积,所以可防止洗涤效率的降低。进而,能够将通过以往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无法实现的洗涤液121a中的胺回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能够有效地利用于酸性气体的除去。因此,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胺的损耗,浓缩液的使用量也削减,同时能够高效地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
<第二实施方式>
图6中具体示出的第二酸性气体除去装置进一步具备将从上述再生器2排出的气体冷却而得到冷凝液的冷凝部7,并具有将从该冷凝部7取得的冷凝液的至少一部分120b供给到上述酸成分除去装置4中的流路L15。
第二实施方式具有图1中所示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和图2~4的任一者中所示的酸成分除去装置4。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再生器2的气液分离器7中分离出的冷凝水120a的一部分冷凝水120b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酸回收室及胺除去室11中。
在冷凝水供给管线L7上,设置有从冷凝水供给管线L7分支、且与酸成分除去装置4连接的冷凝水抽出管线L15,供给至再生器2的冷凝水120a的一部分作为冷凝水120b被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的酸回收室及胺除去室11中。
使用图6和图2对酸成分除去装置4内的行为进行说明。在冷凝水120b(图2中为106)中包含再生器出口气体118中的胺。
冷凝水120b被供给至酸回收室11a及胺除去室11b中。在胺除去室11b中,冷凝水120b中所含的胺成分中的成为阳离子的胺从胺除去室11b通过阳离子交换膜16C移动至胺回收室10b中,胺被回收至贫吸收液110b(图2中为104)中。向浓缩液移动而成为损耗的胺被回收,从而能够降低损耗量。
在第一~第三酸成分除去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酸回收过程中从贫吸收液向浓缩液移动的胺被回收,所以在将浓缩液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损耗降低效果大,但在使用冷凝水120b的情况下,由于在冷凝水120b中包含从再生器2放散的胺,所以胺的回收效果变得更大。
由于在冷凝水120b中大量地包含CO2,所以成为阳离子的胺(R3NH+)量大,对于回收胺是优选的,但也可以进一步在供给至酸成分除去装置4之前在冷凝水120b中添加酸。由于移动至浓缩液中的胺作为阳离子存在的量增加,所以胺回收量增加。
另外,由于热稳定性盐的酸成分蓄积在冷凝水120b中,所包含的胺也减少,所以也可以在气体洗涤部3中作为洗涤液使用。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气液分离器7,为了增大CO2气体103中的杂质的洗涤效果,也可以成为设置有填充材料的洗涤塔。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胺的损耗,浓缩液的使用量也削减,同时能够高效地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的酸成分除去装置、酸成分除去方法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或附加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时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吸收液,使用了在单乙醇胺30质量%的水溶液中按照成为5g/L的方式添加硫酸、按照成为5g/L的方式添加甲酸后按照CO2吸收量成为0.3mol/L的方式吹入CO2气体而制备的模拟吸收液1L。作为浓缩液,使用了0.1mol/L硫酸水溶液400ml,作为电极液,使用了3%硫酸水溶液400ml。
作为双极膜,使用了NEOSEPTABP-1E(株式会社ASTOM制),作为阴离子交换膜,使用了NEOSEPTA AHA(株式会社ASTOM制),作为阳离子交换膜,使用了NEOSEPTA CMB(株式会社ASTOM制)。
电渗析装置使用DW-Lab(AGC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将膜的构成设定为阳极室-BP-A-BP-A-BP-A-BP-C-BP-阴极室、(BP:双极膜、A:阴离子交换膜、C:阳离子交换膜),形成酸回收室3室、吸收液精制室3室、胺除去室1室、胺回收室1室,每1张膜的有效膜面积设定为30cm2(5×6cm)。
按照相对于膜表面线速度成为6cm/秒的方式用泵对吸收液精制室及胺回收室供给模拟吸收液,对酸回收室和胺除去室供给浓缩液,对阳极室和阴极室供给电极液,施加电压9V而进行6小时酸成分的除去。将6小时后的酸除去率和胺损耗量示于表1中。酸除去率作为在6小时后被除去的酸量相对于吸收液中所含的酸量的比例来进行评价。胺损耗量作为除去1eq的酸时丧失的胺量(mol)来进行评价。
<实施例2>
将膜的构成设定为阳极室-BP-A-BP-A-BP-C-BP-C-BP-阴极室,形成酸回收室2室、吸收液精制室2室、胺除去室2室、胺回收室2室,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酸成分的除去。
<实施例3>
作为浓缩液,在0.1mol/L硫酸水溶液中按照成为0.5质量%的方式添加单乙醇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酸成分的除去。
<比较例1>
将膜的构成设定为阳极室-BP-A-BP-A-BP-A-BP-A-BP-阴极室,设定为酸回收室4室、吸收液精制室4室,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酸成分的除去。
[表1]
Figure GDA0003173311650000231
在比较例1中,胺损耗量(为了除去1eq的酸而丧失的胺量)大,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大大降低。但是,越是增加胺回收室的比率,酸除去率也越是降低,吸收液精制室优选比胺回收室多。
另外,如实施例3中所示的那样,若在浓缩液中从最初包含胺,则胺损耗降低,还可得到将浓缩液的胺回收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胺的损耗,同时能够除去吸收液中生成的热稳定性胺盐的酸成分。

Claims (5)

1.一种酸成分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酸成分除去装置,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具备:
阳极、阴极和电渗析结构,
所述电渗析结构由四室构成,所述四室是在这些阳极与阴极之间从阳极侧朝向阴极侧依次将阴离子交换膜及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任一者即第1膜、双极膜即第2膜、以及所述阴离子交换膜及所述阳离子交换膜中的另一者即第3膜彼此分开配置而形成的,
在所述第1膜为所述阴离子交换膜并且所述第3膜为所述阳离子交换膜的情况下,所述四室由下述构成:
第一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1膜的阳极侧的、将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的所述酸成分回收的酸回收室,
第二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1膜与所述双极膜之间的、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所述酸成分的吸收液精制室,
第三室:其是形成于所述双极膜与所述第3膜之间的、从将所述酸成分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回收的酸回收液中除去胺成分的胺除去室,和
第四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3膜的阴极侧的、将从所述酸回收液除去的胺成分回收的胺回收室;
在所述第1膜为所述阳离子交换膜并且所述第3膜为所述阴离子交换膜的情况下,所述四室由下述构成:
第一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1膜的阳极侧的、从将酸成分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回收的酸回收液中除去胺成分的胺除去室,
第二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1膜与所述第2膜之间的、将从所述酸回收液除去的胺成分回收的胺回收室,
第三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2膜与所述第3膜之间的、将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除去的所述酸成分回收的酸回收室,和
第四室:其是形成于所述第3膜的阴极侧的、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所述酸成分的吸收液精制室。
2.一种酸成分的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成分除去装置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成分的方法,所述酸成分的除去方法包括:
(Ⅰ)通过使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酸成分透过所述阴离子交换膜而从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将该酸成分除去的工序、
(Ⅱ)将在所述工序(Ⅰ)中被除去的酸成分回收到酸回收液中的工序、
(Ⅲ)通过使所述酸回收液中的胺成分透过所述阳离子交换膜而从所述酸回收液中将该胺成分除去的工序、和
(Ⅳ)将所述工序(Ⅲ)中除去的胺成分回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工序。
3.一种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使含有酸性气体的被处理气体与含有胺的酸性气体吸收液接触而使所述被处理气体中的酸性气体吸收到酸性气体吸收液中的吸收器、
从酸性气体吸收后的酸性气体吸收液中除去酸性气体而将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再生的再生器、和
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成分除去装置,
所述酸性气体除去装置按照将在所述再生器中再生后的所述酸性气体吸收液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进行处理后、在所述吸收器中进行再利用的方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其进一步具备:
将从所述吸收器中排出的气体进行洗涤的气体洗涤部、和
将从该气体洗涤部取得的洗涤液的至少一部分供给至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中的流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性气体除去装置,其进一步具备:
将由所述再生器排出的气体冷却而得到冷凝液的冷凝部、和
将从所述冷凝部取得的冷凝液的至少一部分供给至所述酸成分除去装置中的流路。
CN201811252407.8A 2017-12-26 2018-10-25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Active CN109954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8992A JP6882154B2 (ja) 2017-12-26 2017-12-26 二酸化炭素成分除去装置および二酸化炭素成分除去方法ならびに二酸化炭素ガス除去装置
JP2017-248992 2017-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4394A CN109954394A (zh) 2019-07-02
CN109954394B true CN109954394B (zh) 2022-05-03

Family

ID=65147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2407.8A Active CN109954394B (zh) 2017-12-26 2018-10-25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4046B2 (zh)
JP (2) JP6882154B2 (zh)
CN (1) CN109954394B (zh)
AU (1) AU2018282431B2 (zh)
GB (1) GB2571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2609B (zh) * 2019-06-28 2022-12-0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d)-2-氨基丁醇或(l)-2-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CN112742176B (zh) * 2019-10-30 2023-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脱除胺液中热稳定盐的方法及装置
JP7441123B2 (ja) 2020-06-09 2024-02-29 株式会社東芝 酸性ガスの除去装置および酸性ガスの除去方法
JP7431708B2 (ja) 2020-09-11 2024-02-15 株式会社東芝 酸性ガス除去制御装置、酸性ガス除去制御方法、および酸性ガス除去装置
CN114558452A (zh) * 2021-04-06 2022-05-31 济南惠成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脱硫胺溶液中热稳定盐的系统及其应用
CN113230865B (zh) * 2021-06-03 2022-11-29 安徽天顺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矿热炉烟气集中处理导向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4788997A (zh) * 2022-04-14 2022-07-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化学吸收法烟气co2捕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842A (ja) * 1993-07-21 1995-02-03 Asahi Glass Co Ltd 排ガスの脱硫方法
CN1806898A (zh) * 2005-01-22 2006-07-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双极膜电渗析再生有机胺类脱硫剂的方法
CN101475276A (zh) * 2008-12-31 2009-07-08 莫一平 氧化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EP2163294A1 (en) * 2008-09-08 2010-03-17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co2 by aqueous carbonate flue gas capture and high efficiency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JP2012096975A (ja) * 2010-11-05 2012-05-24 Univ Of Tokyo 二酸化炭素固定化装置
CN107055712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两阶段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畜禽粪便水解液中氨氮、磷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1728Y2 (zh) 1973-12-26 1978-12-11
JPS54157747A (en) 1978-06-01 1979-12-12 Fukui Kikai Kk Welding expander
US5200046A (en) * 1990-12-12 1993-04-06 Allied-Sig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dialytic treatment of salts to produce acid and/or base of improved purity
IL97605A0 (en) * 1991-03-20 1992-06-21 Yeda Res & Dev Supported,mechanically stable bipolar membrane for electrodialysis
EP0600470A3 (en) * 1992-12-04 1995-01-04 Asahi Glass Co Ltd Bipolar membrane.
JP3302126B2 (ja) * 1993-10-12 2002-07-1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JP3337587B2 (ja) 1995-04-18 2002-10-21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有機酸の製造方法
JP3392646B2 (ja) 1996-07-26 2003-03-3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脱炭酸塔排出ガス中の塩基性アミン化合物の回収方法
FR2787346A1 (fr) * 1998-12-21 2000-06-23 Sanofi Sa Procede pour la regeneration d'acides organiques de masse molaire elevee
US6517700B2 (en) 2000-05-02 2003-02-11 Carolyn H. Byszewski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heat stable amine salts
JPWO2010061811A1 (ja) 2008-11-27 2012-04-2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ミノ基を有する水溶性有機溶媒の分離回収装置及び方法
NO332812B1 (no) * 2009-03-13 2013-01-21 Aker Clean Carbon As Amin utslippskontroll
JP5351728B2 (ja) 2009-12-03 2013-11-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Co2回収装置およびco2回収方法
JP5704438B2 (ja) * 2010-12-22 2015-04-22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ミン液の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20235087A1 (en) 2011-03-18 2012-09-2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heat stable amine salts from an amine absorbent
WO2013019765A2 (en) * 2011-08-03 2013-02-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chargeable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20150290576A1 (en) * 2012-11-16 2015-10-15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Bipolar electrodialyzer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for amine fluid using same
KR101501650B1 (ko) * 2013-05-30 2015-03-12 재단법인 포항산업과학연구원 막 여과를 이용하여 세정수를 재사용하는 이산화탄소 포집장치
JP2015139748A (ja) * 2014-01-29 2015-08-03 株式会社東芝 熱安定性塩除去システム、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及び熱安定性塩除去方法
CN204093290U (zh) * 2014-09-16 2015-01-14 北京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JP6365292B2 (ja) * 2014-12-19 2018-08-0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用装置、イオンクロマトグラフ、イオン成分分析方法及び電解質溶液生成方法
US10391222B2 (en) * 2015-12-31 2019-08-27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Devices for urea electrolysi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6818472B2 (ja) 2016-09-01 2021-01-20 株式会社東芝 酸性ガス回収装置および酸性ガス回収方法
CN108970334B (zh) * 2018-08-02 2020-1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于富碳胺液的再生系统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842A (ja) * 1993-07-21 1995-02-03 Asahi Glass Co Ltd 排ガスの脱硫方法
CN1806898A (zh) * 2005-01-22 2006-07-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双极膜电渗析再生有机胺类脱硫剂的方法
EP2163294A1 (en) * 2008-09-08 2010-03-17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co2 by aqueous carbonate flue gas capture and high efficiency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CN101475276A (zh) * 2008-12-31 2009-07-08 莫一平 氧化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JP2012096975A (ja) * 2010-11-05 2012-05-24 Univ Of Tokyo 二酸化炭素固定化装置
CN107055712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两阶段双极膜电渗析回收畜禽粪便水解液中氨氮、磷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282431A1 (en) 2019-07-11
US20190193025A1 (en) 2019-06-27
AU2018282431B2 (en) 2021-02-25
JP7116824B2 (ja) 2022-08-10
GB2571605B (en) 2020-10-21
GB2571605A (en) 2019-09-04
JP6882154B2 (ja) 2021-06-02
US11014046B2 (en) 2021-05-25
JP2021119010A (ja) 2021-08-12
GB201820712D0 (en) 2019-01-30
CN109954394A (zh) 2019-07-02
JP2019111512A (ja)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4394B (zh) 酸成分除去装置及酸成分除去方法以及酸性气体除去装置
JP5703106B2 (ja) アミン回収システム及び二酸化炭素回収システム
US20150290576A1 (en) Bipolar electrodialyzer and purification method for amine fluid using same
EP2886183B1 (en) Co2 recovery method with recovery of aldehydes
CN107789955B (zh) 酸性气体回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回收方法
US110272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gent recovery in a flue gas processing system
US10213728B2 (en) Method for separating carbon dioxide from a gas flow, in particular from a flue gas flow, and separating device for separating carbon dioxide from a gas flow, in particular from a flue gas flow
US10953361B2 (en) CO2 recovery device and recovery method
CA2834664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sox in a flue gas processing system
JP7441123B2 (ja) 酸性ガスの除去装置および酸性ガスの除去方法
JP2023131882A (ja) 電気透析システムおよびco2回収システム
AU2022201729B2 (en) Amine-containing water concentr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system
JP7431708B2 (ja) 酸性ガス除去制御装置、酸性ガス除去制御方法、および酸性ガス除去装置
KR102209400B1 (ko) 코크스 오븐 가스 정제 장치 및 정제 방법
JP2023027815A (ja) 酸性ガス回収装置及び酸性ガス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