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6782A -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6782A
CN109946782A CN201811559896.1A CN201811559896A CN109946782A CN 109946782 A CN109946782 A CN 109946782A CN 201811559896 A CN201811559896 A CN 201811559896A CN 109946782 A CN109946782 A CN 109946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polarizer
film
carbon number
polariz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98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槻大辅
小口雄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NC Corp
JNC Petro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NC Corp
Chisso Petro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NC Corp, Chisso Petro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JN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4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6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涂布等工序来进行制作、薄膜化容易、不需要取向膜、无需机械加工、且具有高二色性比的偏振器。所述偏振器,其包含主链含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且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包含选自酯键、酰胺键、酰亚胺键、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中的一种以上的键的重复单元。

Description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进而涉及一种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元件中,为了控制显示的旋光性或双折射性,一直使用直线偏振片或圆偏振片。对于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元件而言,出于防止外来光反射的目的,一直使用圆偏振片。这些偏振器通常利用使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浸透或吸附于聚乙烯醇等高分子材料中,并将所述高分子材料单轴延伸,由此而使二色性色素化合物取向的方法。
近年来要求显示元件薄型化,一直谋求伴随于此的偏振器的薄膜化。涂布型的偏振器容易实现薄膜化,因而是有用的技术。作为涂布型的偏振器,提出有使用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二色性色素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方法、或使用包含溶致液晶化合物(lyotropicliquid crystalline compound)及二色性色素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另外,伴随液晶显示元件的使用环境的多样化而谋求轻量化、薄型化、高耐久化等,正在研究一种在液晶单元内部配置偏振器的内嵌(In-Cell)偏振器(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7-510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2-527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2066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使用聚乙烯醇的偏振器必需延伸加工,需要确保加工时的机械耐性。另外,对温度湿度的耐性不充分,因而需要介隔粘接层来贴合保护膜。因此,存在无法充分达成薄膜化的问题。
使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或溶致液晶化合物的偏振器虽然可能实现薄膜化,但有必需用来排列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膜的问题。另外,溶致液晶化合物还有对温度湿度的耐性不充分的缺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至今为止尚未实现能够通过涂布等工序来进行制作、薄膜化容易、不需要取向膜、且无需机械加工的偏振器。
[1]一种偏振器,其包含主链含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1]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
[3]根据[1]或[2]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包含选自酯键、酰胺键、酰亚胺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中的一种以上的键的重复单元。
[4]根据[1]~[3]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主链型液晶性高分子。
[5]根据[1]~[4]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
[6]根据[1]~[5]所述的偏振器,其包含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所述重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酰亚胺化的聚酰亚胺。
[化1]
(式(1)中,
X1独立地为四价有机基,
Y1独立地为二价有机基,
X1或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基,
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氢、碳数1~5的烷基、碳数1~5的烷酰基;
R3为氢、碳数1~5的烷基)。
[7]根据[1]~[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或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结构或偶氮萘结构的基。
[8]根据[1]~[7]所述的偏振器,其中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或偶氮萘结构的基。
[9]根据[1]~[8]所述的偏振器,其中Y1中至少一个为下述式(Y-1)或式(Y-2)。
[化2]
(式(Y-1)及式(Y-2)中,Z1分别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萘或噻吩并噻唑,式(Y-1)及式(Y-2)中的1,4-亚苯基或1,4-萘可具有一价取代基)。
[10]根据[1]~[9]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除式(Y-1)或式(Y-2)以外,Y1也可包含-CO-、碳数1~20的亚烷基、或选自下述式(Y-3)~式(Y-7)中的基。
[化3]
(式(Y-3)~式(Y-7)中,R7为单键、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NH-、-NCH3-、-COO-、-OCO-、-NHCO-、或-CONH-取代,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式(Y-3)~式(Y-7)中的苯环可具有一价取代基)。
[11]根据[1]~[10]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为选自下述式(X-1)~式(X-7)中的基。
[化4]
(式(X-1)~式(X-7)中,R4及R6分别为单键、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OCO-、-NHCO-、或-CONH-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R5独立地为氢、碳数1~5的烷基,式(X-1)及式(X-2)中的苯环可具有一价取代基)。
[12]根据[1]~[11]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的至少一个为式(X-2)。
[13]一种显示元件,其具有根据[1]~[12]所述的偏振器。
[14]一种偏振器用组合物,其包含具有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界面活性剂及溶剂。
[15]根据[14]所述的偏振器用组合物,其还含有二色性色素化合物。
[16]一种偏振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基材上形成高分子膜的工序;
自所述涂膜去除溶剂的工序;
对所述涂膜照射光,利用光进行取向引导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取向增大的工序。
[17]一种偏振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基材上形成高分子膜的工序;
自所述涂膜去除溶剂的工序;
对所述涂膜照射光,利用光进行取向引导的工序;以及
接着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取向增大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能够通过涂布等工序来进行制作、薄膜化容易、不需要取向膜、无需机械加工、且具有高二色性比的偏振器。本发明作为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元件的偏振器而言有用,特别是对于需要涂布于具有阶差结构的基材的内嵌型偏振器而言有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谓“偏振器”,是指控制特定振动方向的光的透过率的元件。
本发明中,所谓“二色性色素化合物”,是指当使色素分子沿一方向取向时,在取向方向的平行方向及垂直方向上可见区域的吸收强度产生差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谓“可见区域”是指波长380nm~780nm的区域。
本发明中,所谓“液晶性高分子”,是指可显现液晶相的高分子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谓“主链型液晶性高分子”,是指将可显现液晶性的刚直结构导入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的液晶性高分子。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例如也可具有整体而言并无影响的侧链或取代基等。“取代基”只要是可与氢原子进行取代的一价有机基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烷酰基、烷基巯基、烷基氨基、烷基二氨基、或芳基等。
本发明中,所谓“芳香环”是具有包含稠环或环集合(ring assemblies)的环结构者,且是通过价电子的非定域化而较假定价电子的定域化时能量性成为更稳定的状态的官能基。所述官能基还包含具有氧原子、氮原子或硫原子者。
本发明中,所谓“二色性比”,是指将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的波长450nm的吸光度设为Ae、将偏振器的透过轴方向的波长450nm的吸光度设为Ao时的Ae/Ao的值。
本发明中,所谓“化合物(X)”是指式(X)所表示的化合物。此处,“化合物(X)”中的X是文字列、数字、符号等。
本发明中,所谓“取向引导”,是指使被覆在基材上的高分子膜中的分子群或其一部分沿一方向排列。
为了效率良好地进行取向引导,优选的是对所述高分子膜照射偏振的光。为了效率良好地进行取向引导,所述光优选紫外线。
本发明中,所谓“取向增大”,是指对被覆在基材上的高分子膜中的分子群朝一方向的排列进行调整。
为了效率良好地进行取向引导,优选的是将经照射偏振紫外光的高分子膜加热至显示液晶相的温度范围。液晶相可利用偏振显微镜进行观察。典型是的处于80℃~300℃的范围。
本发明中,所谓“室温”是指15℃至35℃的任一温度。
在化学式中具有下述化学结构的记载的情况下,波状线部是原子或所述官能基的键结位置。此处,下述的C为任意的原子或官能基。
[化5]
化学式中,当同一符号存在多个时,符号所表示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
《偏振器》
本发明的偏振器是包含主链具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分子膜,且通过对膜提供外部刺激而对所述高分子膜进行取向引导。
作为对高分子膜提供取向限制力的外部刺激,优选照射偏振光的光取向法。光取向法是非接触的取向处理方法,因而具有不对高分子膜的表面造成损伤、不易产生起尘或静电、取向的均匀性高等优异的特征。若组合光取向法与加热处理,则使取向增大,因此可进一步增大二色性比。
本发明的偏振器可通过以下工序来制作。
(I)将包含主链具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
(II)通过加热处理或减压干燥等而将溶剂自所述基材上的组合物去除,在基材上设置高分子膜的涂膜;
(III)对所述基材上的高分子膜照射直线偏振紫外光;
(IV)对所述基材上的高分子膜实施加热处理,由此而制作偏振器。
《高分子化合物》
本发明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主链具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是引起光异构化的感光性基。
高分子化合物优选具有包含选自酯键、酰胺键、酰亚胺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中的一种以上的键的重复单元,例如为聚酯、聚酰胺、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氨基甲酸酯、或聚脲等。就二色性比的大小的观点而言,优选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
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为选自四羧酸二酐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个与二胺的反应产物。作为聚酰胺酸的衍生物,例如可列举可溶性聚酰亚胺、聚酰胺酸酯及聚酰胺酸酰胺等。
具体而言可列举:1)聚酰胺酸全部进行闭环反应而成的聚酰亚胺、2)部分地进行脱水闭环反应而成的部分聚酰亚胺、3)将聚酰胺酸的羧基变换成酯而成的聚酰胺酸酯、4)将四羧酸二酐化合物中所含有的酸二酐的一部分取代为有机二羧酸并进行反应而获得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共聚物、以及5)使所述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共聚物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脱水闭环反应而成的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可以是一种聚合物,也可以是两种以上。另外,所述聚酰胺酸及其衍生物只要为具有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反应产物的结构的聚合物即可,也可含有以下反应产物:使用其他原料,通过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反应以外的其他反应而得。
聚酰胺酸酯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合成:通过使所述的聚酰胺酸与含羟基的化合物、卤化物、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等反应来合成的方法,或通过使自酸二酐衍生的四羧酸二酯或四羧酸二酯二氯化物与二胺反应而合成的方法。自酸二酐衍生的四羧酸二酯例如可使酸二酐与2当量的醇反应并开环而获得,四羧酸二酯二氯化物可通过使四羧酸二酯与2当量的氯化剂(例如亚硫酰氯等)反应而获得。此外,聚酰胺酸酯可以仅具有酰胺酸酯结构,也可以是酰胺酸结构与酰胺酸酯结构并存的部分酯化物。
本发明的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主链型液晶性高分子。当为主链型液晶性高分子时,能够实现取向增大,且可以通过所述操作来增大二色性比。
就二色性比的大小及合成的容易度的观点而言,高分子化合物优选具有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酰亚胺化的聚酰亚胺。
[化6]
(式(1)中,
X1独立地为四价有机基,
Y1独立地为二价有机基,
X1或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基,
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氢、碳数1~5的烷基、碳数1~5的烷酰基;
R3为氢、碳数1~5的烷基。
就二色性比的大小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X1或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结构或偶氮萘结构的基,就可见区域中偏振器的适用波长范围的广度而言,优选的是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或偶氮萘结构的基。
就二色性比的大小及合成的容易度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Y1中至少一个为下述式(Y-1)或式(Y-2)。
[化7]
(式(Y-1)及式(Y-2)中,Z1分别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萘或噻吩并噻唑,式(Y-1)及式(Y-2)中的1,4-亚苯基或1,4-萘可具有一价取代基)
为了调节二色性比或透过率等,Y1也可具有式(Y-1)或式(Y-2)以外的基。式(Y-1)或式(Y-2)以外的基为-CO-、碳数1~20的亚烷基、或选自下述式(Y-3)~式(Y-7)中的基。相对于高分子化合物中的Y1,式(Y-1)及式(Y-2)的摩尔分率理想的是30%以上,更理想的是50%以上。
[化8]
(式(Y-3)~式(Y-7)中,R7为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NH-、-NCH3-、-COO-、-OCO-、-NHCO-、或-CONH-取代,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式(Y-3)~式(Y-7)中的苯环可具有一价取代基)
就合成的容易度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X1为选自下述式(X-1)~式(X-7)中的基。
[化9]
(式(X-1)~式(X-7)中,R4及R6分别为单键、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OCO-、-NHCO-、或-CONH-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R5独立地为氢、碳数1~5的烷基,式(X-1)及式(X-2)中的苯环可具有一价取代基)就二色性比的大小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X1的至少一个为式(X-2)。相对于高分子化合物中的X1,式(X-2)的摩尔分率理想的是30%以上,更理想的是50%以上。
除所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以外,高分子化合物也可包含酯键、氨基甲酸酯键或脲键等重复单元。可以以在高分子化合物中的所有重复单元中为50摩尔分率以下的量而包含这些重复单元。
本发明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就二色性比的大小及机械强度的观点而言,重量平均分子量优选8000~500000,更优选10000~200000。
《偏振器用组合物》
为了使对基材的涂布容易,本发明的偏振器用组合物含有溶剂。相对于总重量,偏振器用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含量优选90重量%~99重量%,更优选92重量%~98重量%。
就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容性的观点而言,溶剂优选的是含有N-甲基-吡咯烷酮或N-乙基-吡咯烷酮。
就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的控制、及对基材的润湿性提升的观点而言,偏振器用组合物也可还含有醇系溶剂。作为醇系溶剂,为1-己醇、环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及丙二醇单丁醚等。
此外,只要无损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容性,则也可还含有酰胺系溶剂、酯系溶剂、醚系溶剂、或酮系溶剂。
本发明的偏振器用组合物也可含有表面活性剂。就对基材的润湿性提升及涂膜的平坦性提升的观点而言,相对于总重量,偏振器用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0.01重量%~5重量%,更优选0.01重量%~1重量%。
就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容性的观点而言,优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硅酮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氟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乙烯基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烃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作为包含硅氧烷键的直链状聚合物的、在侧链和/或末端导入有聚醚或长链烷基等有机基的化合物等为硅酮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具有碳数2~7的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的化合物等为氟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作为乙烯基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的(甲基)丙烯酸系高分子等。
作为市售的表面活性剂,可使用迪爱生(DIC)(股)制造的美佳法(Megafac)(商标)F-556、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股)制造的毕克(BYK)(商标)361N等。
本发明的偏振器用组合物也可含有二色性色素化合物。二色性色素化合物的吸收波长为可见区域。二色性色素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具有多个吸收波长带的色素组合使用。
作为二色性色素化合物,为苝系、萘系、偶氮系或蒽醌系等。就与高分子化合物或溶剂的相容性的观点而言,相对于总重量,偏振器用组合物中的二色性色素化合物的含量优选0.01重量%~10重量%,更优选0.1重量%~5重量%。
本发明的偏振器用组合物也可含有能够与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添加剂。作为所述添加剂,为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等。就机械强度提升的观点而言,所述能够反应的添加剂优选为将高分子化合物彼此交联的结构。
本发明的偏振器用组合物也可含有硅烷偶联剂。添加硅烷偶联剂会改善基材与偏振器之间的密接性。
《基材》
基材的材质为玻璃、塑料、金属等。
对于偏振器用组合物的涂布而言,可使用各种涂布法。就偏振器的涂膜的平坦性的观点而言,作为涂布方法,优选旋涂法、胶版涂布法、狭缝涂布法、模涂法及喷墨涂布法。
用以去除本发明的涂膜的溶剂的方法为加热处理或减压干燥等。
所述加热处理是在60℃~120℃的温度下进行1分钟~1小时。
所述减压干燥的真空度为0.01Pa~1000Pa。就去除残存溶剂的观点而言,优选0.1Pa~100Pa。
本发明的偏振器可通过光取向法来制作。光取向法是对基材上的涂膜照射直线偏振紫外光的处理方法。所照射的光的波长的范围为200nm~400nm。就感光基的感度的观点而言,光的波长的范围优选250nm~400nm。直线偏振紫外光的照射量为0.05J/cm2~20J/cm2。就减少工艺负荷及二色性比的大小的观点而言,优选0.1J/cm2~10J/cm2。为了获得高的二色性比,直线偏振紫外光对涂膜的表面的照射角度优选的是相对于涂膜的表面而尽可能垂直。
本发明的偏振器的制造方法中,在取向引导后或与取向引导同时而包括加热工序。通过所述加热工序,能够实现取向增大,提升二色性比。加热工序的温度优选的是以显示高分子化合物的液晶相的温度来实施。就减少工艺负荷及二色性比的大小的观点而言,以80℃~300℃、优选90℃~270℃、进而优选100℃~250℃的温度进行5分钟~3小时。所述加热工序可利用热板、烘箱、红外炉等。若温度过高,则有时高分子化合物变质,若低则有时不会实现取向增大。分子群的取向例如可利用偏振显微镜通过目视进行观察。
本发明的偏振器也可包括实施取向引导后或加热工序后的对膜进行清洗的工序。清洗方法为刷洗、喷雾、蒸气清洗、超声波清洗等。清洗液为纯水、醇溶剂、酮系溶剂等。
本发明的偏振器的膜厚为10nm~500nm。就二色性比的大小及透过率的高低的观点而言,优选为80nm~200nm。
实施例
本发明并非仅限制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溶剂如下所述。
<溶剂>
NMP:N-甲基-2-吡咯烷酮
GBL:γ-丁内酯
BC:乙二醇单丁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二胺如下所述。
<二胺>
[化10]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如下所述。
<四羧酸二酐>
[化11]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OX-1”为1,3-双(4,5-二氢-2-噁唑基)苯,且为交联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F-556”为迪爱生(DIC)(股)的美佳法(Megafac)(商标)F-556,且为氟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BYK-361N”为日本毕克化学(股)的BYK(商标)361N,且为乙烯基系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线栅偏振片”为宝莱(Polatechno)公司制造的UVT300A。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超高压水银灯”为牛尾(Ushio)电机公司制造的多光源灯(Multi-Light)USH-250BY。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子量已知的聚苯乙烯”为东曹(Tosoh)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TSK凝胶(TSKgel)标准聚苯乙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凝胶渗透色谱仪”为包含沃特世(Waters)制造的2695分离模块(separation module)及沃特世(Waters)制造的2414示差折射计的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凝胶渗透色谱仪的管柱”为沃特世(Waters)制造的HSPgelRT MB-M。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365光接收器”为牛尾(USHIO)电机公司制造的UVD-S365上连结有牛尾(USHIO)电机公司制造的UIT-150-A者。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偏振显微镜”为尼康(Nikon)(股)公司制造的克利普斯(ECLIPSE)E600POL。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日本分光公司制造的V-670。
<重量平均分子量的测量>
重量平均分子量是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且将分子量已知的聚苯乙烯用作标准物质来决定。将展开时的管柱的温度设定为50℃。作为凝胶渗透色谱仪的展开溶剂,使用磷酸-NMP混合溶液。磷酸-NMP混合溶液的重量比为0.6/100。
<偏振器的吸光度的测定>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求出以波长450nm的偏振光可入射至本发明的偏振器的方式使所述偏振器的取向方向与偏振光的光轴平行地配置时的吸光度,作为Ae的值。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求出以波长450nm的偏振光可入射至本发明的偏振器的方式使所述偏振器的取向方向与偏振光的光轴垂直地配置时的吸光度,作为Ao的值。
此时,以空气为参考。
<偏振器的二色性比的测定>
通过二色性比=Ae/Ao而算出。
<液晶相的确认>
在熔点测定装置的热板上放置试样,一边以10℃/min对试样进行加热一边通过偏振显微镜来观察试样的相发生转变的温度。
<聚酰胺酸溶液的制备>
[实施例1]
聚酰胺酸溶液使用二胺及四羧酸二酐,以与日本专利特开2012-193167中记载的方法相同的方式进行合成。
放入0.94g的化合物(DA-1)及17ml的NMP,在氮气流下进行搅拌而使其溶解。接着,放入1.8g的化合物(AA-3)及10ml的NMP,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20.8ml的BC,在75℃下搅拌4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PA-1)。聚酰胺酸溶液(PA-1)的聚合物固体成分的浓度为6重量%。聚酰胺酸溶液(P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48,000。对液晶相进行确认,结果在170℃-250℃的范围存在液晶相。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记载的聚酰胺酸溶液(PA-1)的合成中,将化合物(DA-1)及化合物(AA-3)替换为表1所记载的二胺及四羧酸二酐,制备聚合物固体成分浓度为6重量%的聚酰胺酸溶液(PA-2)及聚酰胺酸溶液(PA-3)。表1中的二胺的摩尔分率是将二胺总量视为1时,所使用的二胺化合物的摩尔换算的比例。同样地,四羧酸二酐的摩尔分率是将四羧酸二酐总量视为1时,所使用的四羧酸二酐化合物的摩尔换算的比例。
[表1]
对聚酰胺酸溶液(PA-2)及聚酰胺酸溶液(PA-3)的液晶相进行确认,结果均在170℃-250℃的范围存在液晶相。
<偏振器用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3]
混合表2所记载的量,制备光取向剂(S-1)~光取向剂(S-3)。表2中的0表示未混合此化合物。
[表2]
光取向剂 聚酰胺酸溶液的含量及名称 表面活性剂 添加剂
S-1 99.6重量份的(PA-1) 0.4重量份的F-556 0
S-2 99.6重量份的(PA-2) 0.4重量份的BYK-361N 0
S-3 94.7重量份的(PA-3) 0.3重量份的BYK-361N 5.0重量份的OX-1
<偏振器的制作>
[实施例4]
以如下顺序制作带有偏振器的基材。
(1)将实施例3的表2中记载的偏振器用组合物以2000rpm旋涂于玻璃基材;
(2)将所述玻璃基材在加热板上以80℃保持1分钟,并将所述光取向剂的溶剂去除,由此而制作涂膜;
(3)在室温下,自相对于涂布面为90度的方向,以5J/cm2的能量对所述涂膜照射365nm的波长的直线偏振光;
(4)之后,在设定为220℃的烘箱中煅烧30分钟,获得偏振器。
将通过所述顺序而制作的偏振器及所述偏振器的膜厚与二色性比记载于表3中。
[表3]
光取向膜 光取向剂 膜厚(nm) 二色性比
PF-1 S-1 120 25
AF-2 S-2 130 22
AF-3 S-3 120 20
由表3而确认到:本发明的偏振器无需取向膜或延伸处理等加工,显示高的二色性比。

Claims (17)

1.一种偏振器,其包含:主链含有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包含选自酯键、酰胺键、酰亚胺键、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中的一种以上的键的重复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主链型液晶性高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器,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为聚酰胺酸或其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器,其包含:具有下述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聚酰胺酸酯、或所述重复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经酰亚胺化的聚酰亚胺,
式(1)中,
X1独立地为四价有机基,
Y1独立地为二价有机基,
X1及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邻接于芳香环的偶氮基的基,
R1及R2独立地为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酰基;
R3独立为氢或碳数1~5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及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结构或偶氮萘结构的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Y1中至少一个为包含偶氮苯或偶氮萘结构的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Y1中至少一个为下述式(Y-1)或式(Y-2):
式(Y-1)及式(Y-2)中,Z1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萘或噻吩并噻唑,式(Y-1)及式(Y-2)中的1,4-亚苯基或1,4-萘的至少一个氢可经一价基取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Y1包含-CO-、碳数1~20的亚烷基、或选自下述式(Y-3)~式(Y-7)中的基,
式(Y-3)~式(Y-7)中,R7为单键或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NH-、-NCH3-、-COO-、-OCO-、-NHCO-、或-CONH-取代,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式(Y-3)~式(Y-7)中的苯环的至少一个氢可经一价基取代。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为选自下述式(X-1)~式(X-7)中的基:
式(X-1)~式(X-7)中,R4及R6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CO-、-COO-、-OCO-、-NHCO-、或-CONH-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R5独立地为氢或碳数1~5的烷基,式(X-1)及式(X-2)中的苯环的至少一个氢可取代为一价基。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器,其中,X1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式(X-2)。
13.一种显示元件,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器。
14.一种偏振器用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界面活性剂及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偏振器用组合物,其还含有二色性色素化合物。
16.一种偏振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基材上形成高分子膜的涂膜的工序;
自所述涂膜去除溶剂的工序;
对所述涂膜照射光,利用光进行取向引导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取向增大的工序。
17.一种偏振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基材上形成高分子膜的涂膜的工序;
自所述涂膜去除溶剂的工序;
对所述涂膜照射光,利用光进行取向引导的工序;以及
接着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而使取向增大的工序。
CN201811559896.1A 2017-12-21 2018-12-19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99467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4908A JP2019113603A (ja) 2017-12-21 2017-12-21 偏光子
JP2017-244908 2017-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6782A true CN109946782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0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9896.1A Pending CN109946782A (zh) 2017-12-21 2018-12-19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13603A (zh)
KR (1) KR20190075814A (zh)
CN (1) CN10994678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5399B1 (en) 1998-10-14 2001-06-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uest-host polarizers
JP4719156B2 (ja) 2003-11-06 2011-07-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配向した重合体の膜を含む二色性のゲスト−ホスト偏光子
JP2014206682A (ja) 2013-04-15 2014-10-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n−Cell型偏光子のオーバーコート層形成用樹脂組成物、In−Cell型積層偏光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75814A (ko) 2019-07-01
JP2019113603A (ja)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45911B2 (ja) 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水溶液組成物、及び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水溶液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2334511B (zh) 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4483B (zh) 二胺及其利用
WO2013121917A1 (ja) ジアミン、ポリイミド、ならびに、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利用
JPWO2005105892A1 (ja) 液晶配向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KR102422752B1 (ko) 신규 테트라카르복시산 이무수물, 및 산이무수물로부터 얻어지는 폴리이미드 및 폴리이미드 공중합체
JP6120072B2 (ja) 液晶配向剤
WO2021132279A1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CN108350171B (zh) 基于聚酰亚胺的嵌段共聚物和包含其的基于聚酰亚胺的膜
WO2020246466A1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01401B (zh) 液晶取向组合物、使用其制备液晶取向膜的方法及使用其的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器
JP6806089B2 (ja) ジアミン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8243613B (zh) 基于聚酰亚胺的嵌段共聚物和包含其的基于聚酰亚胺的膜
CN109946782A (zh) 偏振器、显示元件、偏振器用组合物、以及偏振器的制造方法
CN108137804A (zh) 新型四甲酸二酐及由该四甲酸二酐衍生的聚酰亚胺以及由该聚酰亚胺构成的成形体
CN102464984A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器装置
JP2018193343A (ja) ジアミンおよびポリイミド、並びにそれらの利用
JP705406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バイス基板形成用組成物
JP2021024930A (ja) ポリアミド酸溶液の製造方法、ポリイミド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920579A (zh) 暫時接著層形成用組成物及暫時接著層
CN110272544B (zh) 低聚物、组合物、制品、用于制备制品的方法、和显示设备
TW201206996A (en) Liquid crystal aligning agen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using same
TW202336092A (zh) 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圖像顯示裝置
WO2022124195A1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84967B1 (ko) 알릴기 또는 비닐기 측쇄기로 가교된 방향족 폴리이미드계 수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