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2540B -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2540B
CN109942540B CN201910323580.0A CN201910323580A CN109942540B CN 109942540 B CN109942540 B CN 109942540B CN 201910323580 A CN201910323580 A CN 201910323580A CN 109942540 B CN109942540 B CN 109942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onate
pentadiene
synthesis
activity
hydroxyphe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35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2540A (zh
Inventor
薛伟
郭涛
夏榕娇
苏时军
贺军
陈梅
蒋仕春
汤旭
陈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235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2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2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通式如下所示:

Description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 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细菌和病毒活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及其仿生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作用位点独特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姜黄素作为一种来源于姜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香料、食品防腐剂、味精以及染料。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姜黄素衍生物,因其具有诸如杀虫、抑菌、抗病毒、抗癌、消炎和抗氧化等较为广谱的生物活性,已逐渐成为药剂创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相关报道表明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拥有极其良好的抑菌活性,因此,以此类化合物为先导,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有可能获得具有优良抑菌的有机活性分子。2011年,吴琴将苯磺酸酯基团引入到1,4-戊二烯-3-酮中,并且测试了抗肿瘤活性,但没有对农药活性方面展开工作。
2018年Zhou等(生物有机和药物化学快报.2018,28,1742-1746.)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吡啶修饰的具有柔性烷基的1,4-戊二烯-3-酮衍生物,将吡啶阳离子的关键骨架与1,4-戊二烯-3-酮骨架结合在一个分子结构中。抗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部分靶向分子对6株植物病原性毒株,特别是对稻瘟黄单胞菌,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最小EC50值可达0.504mg/mL。这是一种可行的行动机制利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鉴定。我们预期这一发现能促进高效率的工作抗生素化疗研究中的主要化合物发现。
2014年Ma等(食品化学.2014,62,8928-8934.)将4(3H)-喹唑啉酮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含喹唑啉酮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的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大部分所合成的化合物对TMV均有一定的活体抑制和治愈作用。其中有部分化合物在活体治疗方面的效果极好,其抑制率优于其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刘春丽等(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5,25:15-23.)合成了一系列2-咪唑基-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Baldwin等(欧洲药物化学杂志,2015,92:693-699.)设计合成了8个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对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016年Gan等(生物管理科学,2016,72:534-543.)将1,3,4-噁二唑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1,3,4-噁二唑硫代乙氧基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合成的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抗TMV的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在抗TMV保护活性方面具有优良活性,其EC50值远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
2017年,Wang等(化学快报,2017,71,1225-1233.)以姜黄素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将肟醚类结构引入到含吡啶环的1,4-戊二烯-3-酮中,得到一系列具有较好抗TMV活性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对TMV在治疗作用方面的EC50值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
噻吩磺酸脂含有硫酰基(S=O),极性很强,是一个重要的活性基团;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具有高化学活性、反应位点多等优点。由于噻吩磺酸脂兼具廉价易得、易保存、结构稳定等优点,噻吩磺酸脂及其衍生物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及抗癌药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制药等方面。另外,还可在合成含硫化合物时作为硫酰化试剂使用。
2018年,徐姣等(有机化学,2018,38:1680-1686.)通过2-氯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与2-巯基苯甲腈的环化制得2-(3-氨基苯并噻吩-2-基)-4H-吡啶并[4,5-d]吡啶并[1,2-a]嘧啶衍生物.初步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当浓度为50mg/L时,化合物21a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6%以上,21b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98%,21c和21d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达93%以上。
2017年,杨光富等(湖北:CN106879599A,2017,06,23.)将取代磺酸酯引入三氮唑,设计合成了系列含三氮唑磺酸酯类化合物,采用浊度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初步测算结果表明,在20μg/mL浓度下,化合物24a、24b和24c对水稻白叶枯的抑制率分别达96.5、96.3和95.6%。
综上所述,含有1,4-戊二烯-3-酮和噻吩磺酸酯的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是还未见有将噻吩磺酸酯引入1,4-戊二烯-3-酮结构,并测试抑制植物细菌活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合成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测试该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细菌和病毒活性方面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通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041
其中:R为取代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
上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中:所述的R取代苯基为苯环上邻、间、对或前述两位上含有一个及以上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硝基或卤原子;所述的R取代芳杂环基为呋喃基、吡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噻唑基。
本发明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051
所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细菌活性方面的应用。
所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作为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柑橘溃疡病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烟草花叶病毒的药剂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要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以1-(4-羟基苯基)-5-(取代芳香基)-1,4-戊二烯-3-酮与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噻吩磺酸酯发生反应,生成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并在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植物细菌活性。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测试浓度下,绝大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烟草青枯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拥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植物病菌药剂。本发明的制备是以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生成4-(羟基苯基)-3-丁烯-2-酮与取代芳香甲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1-(4-羟基苯基)-5-(取代芳香基)-1,4-戊二烯-3-酮,1-(4-羟基苯基)-5-(取代芳香基)-1,4-戊二烯-3-酮与噻吩磺酸酯发生反应,生成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此制备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醛、丙酮、噻吩磺酰氯为原料,均为常见的有机试剂与溶剂,原料易得。并且此方法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就可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可达55%-75%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4-((1E,4E)-3-氧代-5-苯基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将4-羟基苯甲醛(5.0g)加入到50mL的丙酮中,搅拌约20min后,冰浴该反应体系约30min后,向体系中加入约80mL的5%的NaOH溶液,待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浴室,常温搅拌约24h。待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转移至500mL的烧杯中并加入适量冰水,而后用5%的稀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约为5~6后,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将固体抽出,最后用乙醇/水体系重结晶,即得黄色固体,产率70%。
(2)1-(4-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将4-(羟基苯基)-3-丁烯-2-酮(4.0g)、苯甲醛(2.86mL)和50mL乙醇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搅拌约30min后,向体系中60mL的5%的NaOH溶液,待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浴室,常温搅拌约24h。待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转移至500mL的烧杯中并加入适量冰水,而后用5%的稀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约为5~6后,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将固体抽出,即得黄色固体,产率81%。
(3)(4-((1E,4E)-3-氧代-5-苯基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1.0g)、噻吩磺酸酯(1.2g)、30mL乙腈和0.6g碳酸钾,加热搅拌12h,TCL检测至新点产生及原料不再变化,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得到粗品,经硅胶层析柱[V(石油醚:V乙酸乙酯=1:2]得(4-((1E,4E)-3-氧代-5-苯基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产率66%,熔点:87.8-88.3。
实施例2
(4-((1E,4E)-5-(4-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2),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4-氯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氯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4-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3
(4-((1E,4E)-5-(2-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3),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2-氯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2-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4
(4-((1E,4E)-5-(3-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4),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3-氯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3-氯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3-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5
(4-((1E,4E)-5-(2-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5),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2-氟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2-氟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2-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6
(4-((1E,4E)-5-(3-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6),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3-氟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3-氟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3-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7
(4-((1E,4E)-5-(4-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7),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4-氟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氟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4-氟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8
(4-((1E,4E)-5-(2-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8),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2-溴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2-溴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2-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9
(4-((1E,4E)-5-(3-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9),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3-溴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3-溴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3-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0
(4-((1E,4E)-5-(4-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0),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4-溴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溴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4-溴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1
(4-((1E,4E)-5-(4-硝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1),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4-硝基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硝基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4-硝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2
(4-((1E,4E)-5-(4-甲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2),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4-甲基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甲基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4-甲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3
(4-((1E,4E)-5-(3,4-二甲氧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3),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3,4-二甲氧基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3,4-二甲氧基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4
(4-((1E,4E)-5-(2,4-二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4),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2,4-二氯苯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2,4-二氯苯甲醛为原料。
(3)(4-((1E,4E)-5-(2,4-二氯苯基)-3-氧代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实施例15
(4-((1E,4E)-3-氧代-4-吡啶基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5),包括以下步骤:
(1)4-(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1)步。
(2)1-(4-吡啶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2)步,区别在于以4-吡啶甲醛为原料。
(3)(4-((1E,4E)-3-氧代-4-吡啶基戊-1,4-二烯-1-基)苯基噻吩-2-磺酸酯的合成:如实施例1第(3)步。
表1目标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其质谱分析数据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21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31
表2目标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数据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32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41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51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61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pv.citri)和烟草青枯(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活性
采用浊度法,以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pv.citri)和烟草青枯(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测试对象,以商品药剂噻菌铜(Thiodiazole copper)和叶枯唑(Bismerthiazol)为阳性对照药剂,在样品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浓度下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将样品和对照药剂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和50μg/mL的含毒NB液体培养基于试管中,测定OD值,该值为无菌培养基OD值。然后接入受试菌种,在28℃、180r/min恒温摇床振荡培养48h,将各个浓度的菌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OD值,该值即为含菌培养基的OD值。按下式计算所测化合物的抑制率,结果见表3。
抑制率=(校正后对照培养基菌液OD值—校正后含毒培养基OD值)/校正后对照培养基菌液OD值
校正OD值=含菌培养基OD值―无菌培养基OD值
表3化合物A1-A15对柑橘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烟草青枯病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71
Figure BDA0002035458220000181
a三个平行样;b商品药噻菌铜和叶枯唑分别作为对照药剂。
目标化合物A1-A15及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见表3。从表可以了解到,部分化合物在100μg/mL浓度下对水稻白叶枯病原都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A1(73.3%)和A11(67.4%)均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37.2%)和叶枯唑(53.8%);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A2(69.9%)、A11(80.1%)和A12(66.3%)都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57.2%)和叶枯唑(58.2%);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A1(62.7%)、A10(64.9%)和A11(65.4%)都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45.2%)和叶枯唑(53.7%)。
目标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
A.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
药剂对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自然晾干后用清水冲洗。待叶片干后,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6-7d后记录枯斑数,计算抑制率。
B.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
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h后,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用清水冲洗,6-7d后记录枯斑数,计算抑制率。
其中,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和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都采用各组三次重复的平均数。
表3化合物A1-A15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保护和治疗活性
Compd 浓度(μg/mL) 治疗作用(%)<sup>a</sup> 保护作用(%)<sup>a</sup>
A1 500 70.7±2.1 69.8±0.7
A2 500 49.4±0.9 69.0±1.6
A3 500 30.9±3.1 50.2±2.1
A4 500 73.1±0.4 68.4±1.4
A5 500 30.4±2.1 47.1±1.6
A6 500 35.7±1.6 44.0±2.9
A7 500 59.3±3.2 76.4±3.4
A8 500 30.1±1.0 70.2±2.8
A9 500 40.4±3.2 70.1±1.4
A10 500 59.5±1.4 72.0±1.2
A11 500 74.0±1.0 57.2±0.8
A12 500 44.0±2.3 47.7±2.1
A13 500 70.5±0.7 45.5±1.6
A14 500 56.7±1.4 64.2±1.4
A15 500 55.1±1.6 72.5±0.4
Ningnamyc 500 53.3±1.2 62.6±1.3
a:三次平行测试的平均值。b:商品药剂宁南霉素的抑制活性
采用半叶枯斑法,以商品药剂宁南霉素为对照,在测试浓度为500μg/mL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A1-A15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治疗和保护活性(见表3)。该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TMV均有较好的治疗和保护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1、A4、A11和A13对TMV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0.7、74.0、70.5和73.1%,优于宁南霉素(53.3%)。目标化合物A7、A10、A15对TMV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6.4、72.0、72.5%,优于宁南霉素(62.6%)。
这也表明该类化合物对TMV拥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部分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对植物病毒表现有优良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植物病毒药物,具有较好应用的前景。
此发明的主要工作是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测试了抑制植物细菌和病毒的活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通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90669700000011
其中,R为取代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所述的取代苯基为苯环上邻、间、对或前述两位上含有一个及以上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硝基或卤原子;所述的取代芳杂环基为呋喃基、吡啶基、噻吩基、吡咯基或噻唑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29906697000000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作为抑制植物细菌和病毒活性的药剂方面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作为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柑橘溃疡病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烟草花叶病毒的药剂方面的应用。
CN201910323580.0A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9942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580.0A CN109942540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580.0A CN109942540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540A CN109942540A (zh) 2019-06-28
CN109942540B true CN109942540B (zh) 2021-06-18

Family

ID=67014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3580.0A Active CN109942540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2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5199B (zh) * 2021-11-30 2023-04-21 贵州大学 一种含磺酰哌嗪的查耳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34465B (zh) * 2022-03-09 2023-05-30 贵州大学 一种含磺酰哌嗪的戊二烯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83924B (zh) * 2022-08-26 2023-09-01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含n-噻唑苯磺酰胺基团的手性丙二酸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232088B (zh) * 2022-08-26 2023-07-14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噻唑磺酰胺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5395A2 (en) * 2008-10-14 2010-04-22 Danyang Chen Curcumin analog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229546A (zh) * 2011-05-12 2011-11-02 贵州大学 含磺酸酯基团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253915A (zh) * 2010-08-20 2017-10-17 有联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1,5‑二苯基‑戊‑1,4‑二烯‑3‑酮化合物
CN107602493A (zh) * 2017-08-31 2018-01-19 贵州大学 一种苯并三嗪酮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864188A (zh) * 2018-09-06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5395A2 (en) * 2008-10-14 2010-04-22 Danyang Chen Curcumin analog composi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7253915A (zh) * 2010-08-20 2017-10-17 有联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1,5‑二苯基‑戊‑1,4‑二烯‑3‑酮化合物
CN102229546A (zh) * 2011-05-12 2011-11-02 贵州大学 含磺酸酯基团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602493A (zh) * 2017-08-31 2018-01-19 贵州大学 一种苯并三嗪酮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864188A (zh) * 2018-09-06 2018-11-23 贵州大学 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2540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2540B (zh)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Vijesh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tudies of some new pyrazole incorporat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CN108822045B (zh)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2645897B (zh) 噻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e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viral/fungicidal/insecticidal activities study of novel chiral indole diketopiperaz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cylhydrazone moiety
CN115232088B (zh) 一种噻唑磺酰胺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864188B (zh) 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SU1050564A3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производных нитротиофена
CN115677606A (zh) 一种手性丙二酸酯类化合物、制备及其应用
Li et al. Synthesis of 2‐amino‐6‐oxocyclohexenyl‐sulfonamides and their activity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CN109824610B (zh) 一种含喹喔啉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51186B (zh) 一种含苯并噻唑的查尔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Jin et al. Development of axially chiral urazole scaffolds for antiplant virus applications against potato virus Y
CN113004219A (zh) 一种含噻唑环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39896B (zh) 一类苯并噻唑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杀菌用途
Kalirajan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some novel chalcone and isoxazole substituted 9-anilinoacridine derivativ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microbial and larvicidal activities
CN109970704B (zh) 一种含噻吩磺酸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020916B (zh) 一种取代苯并噻唑c2烷基化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9134399B (zh) 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Mohan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screening of some novel substituted thiophenes
CN110128408B (zh)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BR112020014559A2 (pt) Inibidores inovadores da via metabólica da metionina
CN109293616B (zh) 一种含香豆素查尔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Grybaitė et al. Synthesis, transform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ew N, N-disubstituted 2-aminothiazole derivatives.
CN107056687B (zh) 含吡啶基团的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