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326A -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326A
CN109937326A CN201780069558.7A CN201780069558A CN109937326A CN 109937326 A CN109937326 A CN 109937326A CN 201780069558 A CN201780069558 A CN 201780069558A CN 109937326 A CN109937326 A CN 109937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face
coolant liquid
illuminat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9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尾贵行
泽井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7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3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6Lase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6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 F21V29/58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4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ans distinct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 e.g. a remote phosphor lay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76Light sources where the light is generated by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spaced from a primary light generat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1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6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6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 F21V29/59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quid coolants with forced flow of the coo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diverging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fan-like or star-like cross-s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以高效率发光、可靠性优异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具备发光构件(50)、制冷剂(4)及框体(2),发光构件(50)包括第一面(50a)和与该第一面(50a)不同的第二面(50b),所述第一面(50a)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制冷剂(4)冷却发光构件(50)。框体(2)包括保持制冷剂(4)的保持部(60)。在框体(2)的表面形成有与保持部(60)相连的开口部(51)。发光构件(50)以第二面(50b)堵塞开口部(51)的方式与框体(2)连接。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更特定地说,涉及使用了荧光体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光照射到含有荧光体的发光构件而得到荧光发光的发光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07705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其在圆盘的边缘部附近涂敷荧光体并使其旋转,通过向那里照射蓝色光而得到荧光发光。此外,在日本特开2003-29531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其将激光聚集并照射到配置在具有抛物反射面的反射镜的焦点处的荧光体,利用反射镜反射从该荧光体发射的光而将光向所期望的方向射出。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77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95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使来自激光光源等光源的激发光集中于荧光体而使该荧光体发光。在这样的发光装置中,由于激发光集中并照射到荧光体而产生局部发热,难以冷却该荧光体。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光装置为了抑制由荧光体处的光的集中引起的发热而使圆盘高速旋转。但是,在这样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还需要用于使该圆板旋转的电动机、以及附带于该电动机的电源电路等。因此,这样的发光装置的部件数量多,构造复杂。而且,在使圆盘旋转时产生噪音。此外,由于上述电动机等部件具有寿命,因此即使在荧光体等发光构件的可靠性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电动机等部件的寿命也限制了发光装置的寿命。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发光装置是使激光聚集于荧光体的构造,但难以冷却荧光体。因此,发生由荧光体的温度上升引起的被称为温度猝灭的效率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发光装置,其通过利用简单的构造将由于光向荧光体集中而产生的热散热,得到以高效率发光且可靠性优异的发光装置。另外,其目的在于得到具备上述发光装置的高效率且寿命长的电子设备。另外,其目的在于得到具备上述发光装置的高效率且寿命长的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发光装置具备发光构件、制冷剂和框体,发光构件包括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制冷剂冷却发光构件。框体包括保持制冷剂的保持部。在框体的表面形成有与保持部相连的开口部。发光构件以第二面堵塞开口部的方式与框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所述发光装置和光源。光源向发光装置中的发光构件的第一面照射光。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能够向发光构件的第一面照射光而使荧光体发光,同时保持于保持部的制冷剂能够经由开口部从第二面侧冷却发光构件。因此,通过利用简单的构造将由于光向荧光体集中而产生的热散热,从而能够得到高效率发光且可靠性优异的发光装置。另外,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复杂的冷却构造,就能够实现可适用于例如前照灯等车辆用的照明装置、室外用的聚光灯等照明装置的可靠性优异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线段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搭载于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发光装置的控制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线段VIII-V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三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一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二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三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线段XVIII-XV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搭载了图19所示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中的发光装置的控制的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三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四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聚光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从申请最初就预定了将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适当组合。另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线段II-II处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发光装置100主要具备包括发光板1的发光构件50、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作为制冷剂的冷却液4及温度传感器3。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部成为保持冷却液的保持部60。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发光装置100具备发光构件50、作为制冷剂的冷却液4及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发光构件50包括第一面50a和与该第一面50a不同的第二面50b,该第一面50a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冷却液4冷却发光构件50。冷却液封入部2包括保持冷却液4的保持部60。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形成有与保持部60相连的开口部51。发光构件50以第二面50b堵塞开口部51的方式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
发光构件50主要包括发光板1、反射层5和金属层6。发光板1是将接受发光层激发光并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荧光体混合在陶瓷、玻璃等无机材料中固化而成的。该发光板1包括作为第一面的表面和位于与该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在发光板1的背面设置有反射光的反射层5、保护反射层5的层(未图示)。反射层5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层,只要该材料层是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层即可。例如,作为反射层5,能够使用粘接于发光板1的反射率高的白色金属箔、或者将银或铝等蒸镀在发光板1的背面而成的蒸镀层。
此外,在反射层5上形成有构成第二面50b的金属层6,第二面50b是发光构件50的背面。金属层6是为了使冷却液封入部2与发光构件50的接合容易而设置的。发光构件50利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接合构件7而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例如,通过硬钎焊或软钎焊将发光构件50与冷却液封入部2接合。即,接合构件7将发光构件50的金属层6的一部分与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包围开口部51的区域接合。金属层6和反射层5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此外,接合构件7也可以是树脂制的粘接剂。
冷却液4能够使用水、乙醇、乙二醇、氟类液体或它们的混合物。冷却液4被封入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冷却液4以在保持部60中覆盖开口部51并且到达位于比开口部51靠铅垂方向上的上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保持部60内部。在作为该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部空间的保持部60中,为了调节压力而设置有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氮气等惰性气体。即,保持部60的内部由充满冷却液4的部分和封入有惰性气体的部分构成。在发光构件50中,作为发光板1的发光面的第一面位于发光装置100的外侧。此外,作为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第二面侧即金属层6的表面被配置成经由开口部51而与冷却液4直接接触。即,发光构件50以堵塞冷却液封入部2的开口部51的方式安装。
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冷却液封入部2。温度传感器3配置在与开口部51邻接的位置。另外,从不同的观点来说,温度传感器3以与开口部51在重力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
<发光装置的动作>
在发光装置100中,通过对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50a照射激光等激发光,从而射出通过荧光发光而产生的光。另外,此时发光构件50的温度由于光的照射而上升。这样的发光构件50的热被传递到冷却液4。从冷却液4经由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面向外部放出热。其结果是,可以抑制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
<电子设备中的发光装置的搭载部的结构及动作>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搭载于车辆用前照灯、投影仪、照明装置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的结构例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发光装置的控制的框图。
图3和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主要具备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上述发光装置100。在电子设备中,在具有多个发光点的激光光源8的附近,配置有将来自该发光点的光改变为直线的透镜9a。从透镜9a观察,在与激光光源8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分色镜10。分色镜10是选择性地仅反射作为激发光的激光的波段的反射镜。在发光装置100的附近配置有透镜9b。透镜9b具有将在分色镜10被反射的作为激发光的激光聚集到发光构件50的功能。此外,透镜9b具有将通过发光构件50处的荧光发光而产生的光引导至射出方向的功能。另外,从分色镜10观察,在与透镜9b相反的一侧配置有透镜9c。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如由图3中的实线表示的光的路径11所示,从激光光源8产生的激光利用透镜9a而成为同一方向的光,并被分色镜10反射。作为反射后的规定波段的激光的激发光,利用透镜9b而聚集于发光构件50的表面。在发光构件50的表面上,产生利用在发光板1(参照图2)中含有的荧光体而荧光发光的、波长比激发光长的光(以下,也称为射出光)。如由图3中的虚线表示的荧光发光的光的路径12所示,该射出光通过透镜9b而再次返回到分色镜10。在此,射出光由于与激发光波长不同,因此射出光通过分色镜10而直线前进。之后,该射出光射入到透镜9c。
这样,由激光光源8产生的激发光利用发光构件50转换波长,并作为射出光向外部照射。能够调整在发光构件50的发光板1(参照图3)中含有的荧光体的种类、成份来改变射出光的波长。这样,可以产生在LED、半导体激光光源中难以高效率化的绿色光,或者产生具有接近自然光的光谱的光。
当激发光照射到发光构件50的荧光体上时,由于因激发光和荧光的能量差产生的损失所导致的发热、或者材料本身的光吸收,而使被照射激发光的部分的温度上升。照射部分的发热传导至发光构件50的背面,与该背面直接接触的冷却液4的温度上升。由于该温度上升,在保持部60内部的冷却液4中产生对流,新的冷却液4与该背面接触。热从发光构件50的背面进一步传递到该新的冷却液4。通过重复这种现象,能够降低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温度。另外,当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进展而达到一定温度以上时,与发光构件50的背面接触的冷却液4的温度达到该冷却液4的沸点,在背面附近产生气泡。由于产生的气泡沿着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促进了冷却液4的对流。气体聚集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的上部的空间,该气体经由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部与外部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其结果是,气化了的冷却液液化。这样,在保持部60的上部被冷却而液化了的冷却液4再次作为冷却发光构件50的制冷剂发挥作用。
通过如上所述的动作,发光构件50的背面维持在接近冷却液4的沸点的温度。随着照射到发光构件50的激发光的光量增加,冷却液4沸腾的速度也增大,但同时冷却液4的对流也被促进,因此能够抑制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在冷却液4通过该对流被供给到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期间,冷却液4的温度不会超过沸点。因此,在使激发光的光量增大的情况下,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被保持在冷却液4的沸点附近的一定范围内。例如,冷却液4使用水,预先对作为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部的保持部60进行减压。在该情况下,加热时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的内压达到0.1Mpa的情况下的水的沸点为100℃。因此,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为(发热量)×(发光构件50与冷却液4之间的热阻),只要背面存在冷却液4,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表面温度就可保持在100℃附近。通过调节该减压时的压力,能够设计出达到不损伤发光板1的温度的发光装置。
此外,在激发光的光量进一步增大,冷却液4的沸腾现象从核沸腾状态转变为膜沸腾状态的情况下,与作为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第二面50b(参照图2)直接接触的冷却液4消失,发光构件50的温度急剧上升。因此,在上述发光装置100中,安装温度传感器3,可以测定冷却液封入部2的温度。在该情况下,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温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刻,通过降低激发光的光量或停止光照射,能够抑制如上所述的发光构件50的温度的急剧上升。
这样的控制例如如图4所示,能够通过具备与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传感器3和激光光源8连接的控制部40的电子设备来实现。具体而言,向控制部40输入来自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测定数据(测定工序)。而且,由控制部40进行在该测定工序中输入的温度测定数据是否超过基准值的判别(判断工序)。在该判断工序中,在判断为温度测定数据未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再次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上述测定工序及判断工序。另一方面,在判断工序中,在判断为温度测定数据超过了基准值的情况下,实施降低来自激光光源8的光的光量、或者停止来自激光光源8的激光的振荡这样的控制。
<发光装置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发光装置100中,作为制冷剂的冷却液4与作为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背面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冷却该发光构件50。具体地说,能够将发光构件50的温度保持在例如冷却液4的沸点附近,能够抑制发光构件50的过加热,因此能够确保发光装置100的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发光装置100中,如图2所示,发光构件50包括构成第二面50b的金属层6。发光装置100还具备接合构件7。接合构件7将发光构件50的金属层6的一部分与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包围开口部51的区域接合。在该情况下,由于利用接合构件7将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一部分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包围开口部51的区域接合,因此能够抑制发光构件50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接合部中的冷却液4的泄漏。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如图2所示,冷却液4以在保持部60中覆盖开口部51并且到达位于比开口部51靠重力方向上的上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保持部60的内部。即,冷却液4的液面位于充分高于开口部51的位置。因此,即使作为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背面的温度上升,冷却液在该第二面50b附近沸腾、挥发,也能够充分地向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供给新的冷却液4。因此,从发光构件50的被照射激光等的照射部(也称为集光部)产生的热能够经由第二面50b可靠地传递到冷却液4。即,当利用冷却液4沸腾冷却发光构件50时,抑制与第二面50b接触的冷却液4消失,能够稳定地冷却发光构件50。
如图1所示,上述发光装置100具备设置于冷却液封入部2的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配置在与开口部51邻接的位置。另外,从不同的观点来说,温度传感器3以与开口部51在重力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即,温度传感器3安装在发光构件50附近。在该情况下,能够检测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内部的冷却液4的沸腾状态。因此,当利用冷却液4沸腾冷却发光构件50时,抑制与作为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背面接触的冷却液4消失,能够稳定地冷却发光构件50。
<发光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外部具备作为散热构件的一例的散热用翅片13。另外,也可以代替散热用翅片13,而将其他结构的散热构件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外周面连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也能够得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将由散热用翅片13例示的散热构件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外周连接,能够将冷却液4的热经由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部及该散热用翅片13高效地向外部放出。因此,能够抑制冷却液4的温度上升,能够提高冷却发光构件50的能力。
<发光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的内壁面连接的作为热传递构件的一例的翅片33。另外,也可以代替翅片33,而将其他结构的热传递构件与保持部60的内壁面连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也能够得到与图5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将由翅片33例示的热传递构件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保持部60的内壁面连接,能够增加冷却液4或保持部60的内部的气体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将冷却液4的热经由翅片33、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部和散热用翅片13高效地向外部放出。因此,能够抑制冷却液4的温度上升,能够提高冷却发光构件50的能力。
另外,在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发光构件50。例如,也可以准备多个发光构件50,在冷却液封入部2形成多个开口部51,以堵塞该开口部51的方式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此时,也可以在发光装置中设置含有不同种类的荧光体的发光构件50。这样,可以从多个发光构件50分别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即,能够实现可射出多种发光色的发光装置。
另外,在发光构件50的发光板1中,也可以将荧光体以描绘圆形或四边形等图形的方式配置在第一面50a。通过这样调整荧光体的配置,能够调整发光部的形状。
实施方式2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的线段VIII-V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7和图8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第一散热构件14。第一散热构件14与作为发光构件50的背面的第二面50b连接,并且经由开口部51突出到保持部60的内部而与作为制冷剂的冷却液4接触。第一散热构件14包括位于保持部60的内部的作为第一凹凸构造部的翅片构造。构成翅片构造的多个翅片被配置成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的主面在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冷却液4以始终与第一散热构件14的翅片构造接触的方式填充于保持部60内。
第一散热构件14可以由任意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铜、铝等金属或者氮化硅等陶瓷材料形成。第一散热构件14例如通过使用粘合剂而安装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作为粘接剂,优选使用具有热传导性的粘接剂。另外,作为将第一散热构件14固定于发光构件50的方法,能够使用其他任意的方法来代替如上所述的使用粘接剂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在发光构件50和第一散热构件14的任意一方形成螺纹槽部,在任意另一方形成螺纹部,将该螺纹部拧入螺纹槽部,形成基于螺纹构造的连接部。
此外,可以如上所述作为与发光构件50分离的构件来准备第一散热构件14,也可以对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侧进行加工而形成凹凸构造,并将该凹凸构造作为第一散热构件14。此外,在图7和图8中,作为第一凹凸构造部示出了翅片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任意其他构造作为第一凹凸构造。例如,可以在第一散热构件14形成圆柱、棱柱等柱状的构造、或者圆锥、棱锥等凸构造作为第一凹凸构造部,来代替翅片。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图7和图8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起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另外,在图7和图8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在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了的情况下,热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向第一散热构件14传导,该第一散热构件14的温度上升。在此,通过形成第一散热构件14,从而与未形成第一散热构件14的情况相比,由光照射产生的热从发光构件50传递到冷却液4的传热路径的面积增大。因此,发光板1与冷却液4之间的热阻变小。从不同的观点来说,第一散热构件14具有作为第一凹凸构造部的翅片构造,从而增大了第一散热构件14与冷却液4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经由第一散热构件14能够提高从发光构件50向冷却液4的热传递效率。因此,在发光构件50被冷却液4冷却时,能够减小发光构件50与冷却液4之间的温度差,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发光构件50的温度。
<发光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一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9与图8对应,表示在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平面(水平面)上的发光装置的剖面。
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7和图8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7和图8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构成第一散热构件14的翅片构造的多个翅片的配置。在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中,以使翅片的主面在沿着重力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翅片。这样,当冷却液4在第一散热构件14的表面沸腾而形成的气泡朝向重力方向的上方移动时,该翅片不易阻碍气泡的移动。即,该气泡能够迅速朝向上方移动,因此冷却液4向第一散热构件14的表面的供给不会停滞。
另外,在图9中,以翅片的主面沿着重力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该翅片,但翅片的主面的方向也可以相对于重力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例如,该规定的角度可以大于0°且在45°以下。该角度的上限可以是40°,也可以是30°,还可以是20°。该角度的下限可以是2°,也可以是5°,还可以是10°。
<发光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与图7对应。
图10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第二散热构件24。第二散热构件24与保持部60的内壁面连接。第二散热构件24包括作为第二凹凸构造部的翅片构造。如图10所示,第二散热构件24配置于冷却液4的液面之下。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得到与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将从发光构件50传递到冷却液封入部2的热经由第二散热构件24高效地向冷却液4传递。
另外,在此,上述第一凹凸构造部和第二凹凸构造部是指在表面形成有凸部或凹部的构造。凸部包括以翅片等为代表的板状的凸部、柱状的凸部等任意形状的凸部。另外,凹部包括平面形状为圆形形状、多边形形状的凹部及线状的槽。
<发光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第三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与图9对应。
图11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0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是第二散热构件的配置不同。即,在图10中,第二散热构件24被配置成与第一散热构件14相向,但在图11所示的发光装置中,第二散热构件以与第一散热构件14排列的方式形成在形成有开口部51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的内侧。另外,其他第二散热构件26形成在与形成有开口部51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壁交叉的其他的壁。第二散热构件25、26具有作为第二凹凸构造部的翅片构造,并且基本上具备与图10所示的第二散热构件24相同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图10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将从发光构件50传递到冷却液封入部2的热经由第二散热构件25、26高效地向冷却液4传递。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实施方式1的图5或图6所示的散热用的翅片13或翅片33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同样地,可以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也可以调整荧光体的形状、配置。
实施方式3.
<发光装置的基本结构>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与图2对应,保持部60构成循环流路,图12示意性地表示该循环流路中的冷却液4的流动。
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持部60构成循环流路。即,在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中,保持部60包括可使冷却液4流通的循环流路。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在保持部60中,冷却液4的流路形成为环形。开口部51以与流路的一部分相连的方式设置。即,保持部60形成为环状的流路,并且发光构件50安装在该流路中的始终与冷却液4接触的位置处。开口部51形成为与该流路中处于始终蓄积有冷却液4的状态的位置连接。此外,也可以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散热构件14形成为与第二面50b接触。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通过形成为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得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并且在冷却液4在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沸腾的情况下,该冷却液4能够在循环流路中循环。
具体地,当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激发光照射到发光构件50时,由于因激发光和荧光的能量差产生的损失所导致的发热、或者材料本身的光吸收而使发光构件50的温度上升。发光构件50的发热传导至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与背面直接接触的冷却液4的温度上升。由于该温度上升,在保持部60的流路内产生冷却液4的对流。因此,新的冷却液4依次供给到第二面50b,由此能够降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温度。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通过沸腾现象促进冷却液4的移动。此时,保持部60形成为环状的流路,因此对流的冷却液4以环绕该流路的方式流动。冷却液4在流路中流动的期间被冷却,在返回到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接触的位置时,冷却液4的温度下降。因此,可以将发光构件50的温度保持得较低。
在此,在实施方式1的构造中,在扩大了冷却液封入部2的情况下,在距发光构件50的距离远的部位,冷却液4的对流少。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中,即使在增大冷却液封入部2而增大保持部60的容积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冷却液4在保持部60整体中高效地对流。因此,能够应对发光构件50的更大的发热量。
<发光装置的第一结构例及作用效果>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一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3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持部60中所包含的循环流路的形状。在图13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循环流路包括直线部和蜿蜒部,所述直线部沿着重力方向延伸,所述蜿蜒部与该直线部的两端连接并且包括多个拐角部而以蜿蜒的方式延伸。发光构件50以面向直线部的重力方向上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冷却液4的循环流路在包括重力方向和水平方向在内的平面方向上在沿着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参照图12)的面内扩大。温度传感器3配置在面向循环流路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图1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而且,由于循环流路的流路长度通过形成蜿蜒部而延长,因此能够在流路内保持足够量的冷却液4(参照图12)。
<发光装置的第二结构例及作用效果>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二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4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3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3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持部60中所包含的循环流路的形状及发光构件50的数量。在图14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循环流路的直线部以并联排列的方式配置有多条,并且分别与蜿蜒部连接。而且发光构件50配置在多个直线部中的每一个的下部。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发光装置除了一个发光构件50之外,还具备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具备与图12所示的发光构件50相同的结构。以下,参照图12说明其他发光构件50的结构。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包括第三面50a和与第三面50a不同的第四面50b,所述第三面50a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形成有与保持部60相连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此外,在图14中,该其他开口部被配置在与其他发光构件50重叠的位置。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以第四面50b堵塞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的方式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循环流路以将开口部51和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并联地连接的方式形成。
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与多个发光构件50的背面接触的冷却液4(参照图12)的量稳定。
<发光装置的第三结构例及作用效果>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第三结构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5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4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4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构件50的配置及循环流路的形状。多个发光构件50以沿着循环流路的直线部排列的方式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以沿着重力方向纵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循环流路的形状与图13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循环流路的形状相同。
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发光装置除了一个发光构件50之外,还具有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具备与图12所示的发光构件50相同的结构。以下,与图14所示的发光装置同样地,参照图12说明其他发光构件50的结构。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包括第三面50a和与第三面50a不同的第四面50b,第三面50a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形成有与保持部60相连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另外,在图15中,也与图14同样地,该其他开口部配置在与其他发光构件50重叠的位置。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以第四面50b堵塞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的方式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循环流路以将开口部51及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串联连接的方式形成。
在该情况下,在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的结构中,该多个发光构件50能够被冷却液4(参照图12)高效地冷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实施方式1的图5或图6所示的散热用的翅片13或翅片33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同样地,也可以调整荧光体的形状和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中,可以将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散热构件14连接至每一个发光构件50,也可以配置第二散热构件24~26。
另外,在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50也可以包括构成第四面50b的其他金属层6。发光装置还可以具备接合构件7,该接合构件7将上述其他金属层6的一部分与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包围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的区域接合。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冷却液4可以以到达保持部60中位于比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51靠重力方向上的上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保持部60的内部。
实施方式4.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6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保持部60的内部具备作为使冷却液4朝向开口部51流动的驱动构件的泵15。如图16所示,在冷却液封入部2设置有冷却液4的排出部16和吸入部17。发光构件50安装在从排出部16排出的冷却液4所碰撞的部位。在将排出部16、吸入部17和保持部60的内部相连的环状路径上安装有泵15。即,泵15与排出部16和吸入部17连接。从泵15排出的冷却液4经由排出部16并经由开口部51与发光构件50的背面碰撞。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在图16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当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激发光照射到发光构件50时,由于因激发光和荧光的能量差产生的损失所导致的发热、或者发光构件50的材料的光吸收,而使被照射激发光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此时,冷却液4从泵15经由排出部16以与发光构件50的背面接触的方式流动。因此,促进了与发光构件50的背面接触的冷却液4的流动,并且与实施方式1的构造相比,发光构件50和冷却液4之间的热阻小。即,由于能够将冷却液4经由开口部51强制地向发光构件50供给,因此能够促进从发光构件50向冷却液4的热传递。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发光构件50的温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实施方式1的图5或图6所示的散热用的翅片13或翅片33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同样地,也可以调整荧光体的形状和配置,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也可以在保持部60形成循环流路,也可以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发光构件50如图14或图15所示并联或串联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中,还可以配置如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散热构件14和第二散热构件24~26。
实施方式5.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线段XVIII-XVIII处的剖面示意图。图17和图18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却液封入部2的结构、发光构件50的配置、以及追加有轴流风扇18和散热用翅片13。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冷却液封入部2形成为在轴流风扇18的旋转轴的延长上具有轴的圆筒形。冷却液封入部2包括用箭头30表示的重力方向上的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与该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相连的侧面。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上表面2a设置有轴流风扇18。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表面2b形成有开口部51,以堵塞该开口部51的方式配置有发光构件50。发光构件50的结构及连接部的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所述连接部以堵塞开口部51的方式利用接合构件7而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散热用翅片13以在从轴流风扇18流出的风的流动方向上形成槽的方式形成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侧面。
从不同的观点来说上述发光装置的特征性结构,在发光装置中,冷却液封入部2具有用箭头30表示的重力方向上的上表面2a和位于与该上表面2a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2b。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表面2b形成有开口部51。发光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上表面2a上的作为送风风扇的轴流风扇18。冷却液封入部2是在重力方向上具有长轴的圆筒形状。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向发光构件50的荧光体照射激发光,产生的热向冷却液4传递。此时,若使轴流风扇18动作,则促进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特别是散热用翅片13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传递。因此,保持部60内部的冷却液4被冷却。若将圆筒状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轴的方向设为重力方向,则产生由冷却液4中的温度差引起的对流,进一步促进发光构件50的冷却。此外,由于冷却液4滞留在保持部60的底面,因此即使在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的冷却液4的沸腾状态持续,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接触的冷却液4消失的可能性也低。另外,只要是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配置在冷却液4的液面之下的形状,则圆筒状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轴也可以水平设置。
这样,通过沿着轴流风扇18的旋转轴配置冷却液封入部2,能够使用由轴流风扇18产生的气流来降低冷却液4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阻。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相比,能够增加发光的光量。即,即使在发光构件50的发热量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外侧产生气流而高效地冷却冷却液4。即,能够实现小型且高效率的发光装置。
另外,通过挤出成形等形成冷却液封入部2,由此能够同时形成作为用于封入冷却液4的保持部60的圆筒状空间和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散热用翅片13。因此,能够成本低廉地制作冷却液封入部2。另外,也可以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壁侧也设置在沿着圆筒轴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形状,来促进冷却液4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热传递。这样的凹凸形状也能够通过上述挤出成形等容易地形成。
此外,也可以使圆筒形的冷却液封入部2绕旋转轴旋转。这样,能够搅拌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部的冷却液4。另外,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冷却液封入部2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50a包括不与旋转轴重叠的部分。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聚集于发光构件50的激发光的照射位置远离旋转轴,能够分散发光构件50上的发热的部位。从不同的观点来说,能够将激光等光照射到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50a中不与旋转轴重叠的部分来使其发光。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在第一面50a中不与旋转轴重叠的部分作为发光点。该发光点通过冷却液封入部2旋转而在第一面50a上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照射光而发热的部位即发光点集中于一点。并且,通过冷却液封入部2的旋转,能够搅拌保持部60的内部的作为制冷剂的冷却液4,因此能够利用冷却液4而高效地冷却发光构件50。因此,能够降低发光构件50的温度。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将冷却液封入部2构成为能够绕旋转轴旋转。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50a可以包括不与旋转轴重叠的部分。
实施方式6.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0是用于说明搭载了图19所示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中的发光装置的控制的框图。图19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及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与冷却液封入部2连接的热电元件19。热电元件19在冷却液封入部2中可以配置在冷却液4的液面之上,也可以配置在冷却液4的液面之下。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在图19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向发光构件50照射激发光,并且通过发光构件50中产生的热来加热冷却液4。被加热的冷却液4通过沸腾现象而气化。热电元件19通过通电对冷却液封入部2的一端进行冷却。通过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被冷却的壁面接触,气化了的冷却液4被冷却而再次液化。这样,冷却液4在发光构件50附近气化,并在热电元件19附近液化,从而冷却液4在保持部60内部沿上下方向循环。也可以在热电元件19的外侧安装对由热电元件19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1~5中,利用周边的空气来冷却冷却液4,但在本实施方式6中,通过将热电元件19配置于冷却液封入部2来冷却冷却液4,能够将冷却液4冷却成比周围温度低的温度。其结果是,发光构件50能够被冷却液4充分地冷却。
另外,为了促进热传递,热电元件19接触的部位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壁也可以为槽形状或翅片构造等凹凸构造。
另外,在搭载有上述发光装置和如图3所示的激光光源8的电子设备中,如图20所示,控制部40也可以与激光光源8、发光装置的温度传感器3、热电元件19连接。在该情况下,基于例如来自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测定数据,能够由控制部40控制激光光源8的输出和热电元件19的接通/断开等运转状态,以使发光构件50的温度维持得足够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实施方式1的图5或图6所示的散热用的翅片13或翅片33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同样地,也可以调整荧光体的形状和配置,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也可以在保持部60形成循环流路,也可以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发光构件50如图14或图15所示并联或串联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中,还可以配置如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散热构件14和第二散热构件24~26。
实施方式7.
<发光装置的结构>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1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构件50的配置和开口部51的形状。在图21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发光构件50配置在冷却液4滞留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部,冷却液封入部2的开口部51以冷却液4与发光构件50的背面即第二面50b接触的方式设置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最下部。另外,冷却液封入部2中的开口部51的内周侧面51a朝向发光构件50并相对于箭头30所示的方向倾斜而形成。因此形成为:即使对发光装置施加加速度,或者发光构件50的发光面即第一面50a以相对于用箭头30表示的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式改变姿势,冷却液4也始终滞留在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冷却液封入部2具有在重力方向上的上表面2a和位于与所述上表面2a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2b。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表面2b形成有开口部51。开口部51的内周侧面51a以开口部51的宽度随着接近上表面2a而变宽的方式相对于箭头30所示的重力方向倾斜。
<发光装置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向发光构件50照射激发光,并且通过产生的热来加热冷却液4。被加热的冷却液4通过沸腾现象而气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冷却液4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外部进行热交换,气化了的冷却液4液化。发光构件50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与冷却液封入部2接合。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以直接接触冷却液4的方式安装在发光装置的下部。因此,恢复为液体的冷却液4由于重力而返回发光构件50的周边。
根据该构造,即使在发光装置的姿势变化、因发光构件50的加热的促进而在冷却液4中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向发光构件的第二面50b供给冷却液4。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发光构件50配置在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表面2b,与开口部51的内周侧面51a对应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一部分的壁面朝向开口部51的外部倾斜而形成。因此,即使发光装置的姿势变化,冷却液封入部2的下表面2b从水平方向倾斜某种程度,冷却液4也始终滞留在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上。
在该情况下,当利用冷却液4冷却发光构件50时,能够抑制与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接触的冷却液4的消失。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中,也可以设置实施方式1的图5或图6所示的散热用的翅片13或翅片33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置同样地,也可以调整荧光体的形状和配置,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也可以在保持部60形成循环流路,也可以配置多个发光构件50。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发光构件50如图14或图15所示并联或串联配置。此外,在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中,还可以配置如实施方式2所示的第一散热构件14和第二散热构件24~26。
实施方式8.
<电子设备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图22所示的电子设备200例如是投影仪,主要具备控制部40、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100、显示输出部110、电源120、输入输出部130。作为发光装置100,能够使用上述实施方式1~7中的任意一个发光装置。控制部40与上述发光装置100、显示输出部110、电源120、输入输出部130连接。发光装置100例如与图3所示的激光光源等一起构成光源。显示输出部110使用来自光源的光将规定的图像等投影到外部。电源120向控制部40、上述激光光源等供给电力。输入输出部130与外部进行数据等的输入输出。从不同的观点来说,电子设备200具备上述发光装置100和作为光源的激光光源8。如图3所示,激光光源8向发光装置100中的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50a照射光。
这样,通过使用高效率且高可靠性的发光装置100,能够得到高效率、高可靠性而寿命长的电子设备200。
实施方式9.
<电子设备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3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在金属层6的冷却液4侧的表面上配置的保护层27。从不同的观点来说,在发光构件50的第二面50b上形成有保护层27。保护层27在金属层6的冷却液4侧的表面(第二面50b)形成为覆盖由与接合构件7连接的外周部包围的区域。作为保护层27的材料,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氮化硅等无机材料、聚酰亚胺或有机硅等树脂材料等有机材料。在使用有机材料作为保护层27的材料的情况下,该有机材料优选具有耐热性。具有耐热性的有机材料是指连续使用温度为140℃以上的有机物。考虑到从金属层6向冷却液4的散热性,该保护层27的膜厚优选尽可能薄。例如,保护层27的膜厚也可以为1nm以上且1μm以下。在该情况下,保护层27可以是蒸镀膜。另外,保护层27的膜厚可以是1μm以上且200μm以下。在该情况下,保护层27可以是涂布膜。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基本上能够得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效果。此外,例如在接合构件7由焊料等金属制成并且冷却液4存在于接合构件7与金属层6的接合部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金属层6与接合构件7之间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差异而发生电化学反应。然而,通过利用保护层27覆盖金属层6的表面,能够防止冷却液4与上述接合部接触。其结果是,抑制由上述电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层6的损伤。此外,在制造工序中使接合构件7熔融而与金属层6接合的情况下,通过预先将保护层27设置成覆盖金属层6的表面的中央部,从而接合构件7以框状配置在保护层27的周围。其结果是,能够形成接合构件7不进入冷却液4与发光板1的温度上升最大的中央部的背面侧之间的构造。
图24、图26和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一、第三、第四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第二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23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23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层6a形成于发光板1的表面侧,并且接合构件7从金属层6的表面经由发光构件50的端面延伸到发光板1的表面上。在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中,以覆盖发光板1的表面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有金属层6a。接合构件7形成为延伸到金属层6a上的区域。这样的接合构件7的结构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形成。即,使用焊料等金属作为接合构件7的材料,加热该接合构件7,并使其流动以覆盖发光构件50的端面上。其结果是,接合构件7在发光构件50的端面上润湿扩散,并到达金属层6a上,从而能够得到图24所示的接合构件7的构造。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基本上能够得到与图23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够利用接合构件7将发光板1的周围牢固地固定。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发光板1和冷却液封入部2的接合的可靠性。
图25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结构,但与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合构件7的外周部的形状。另外,在图25中,由于反射层5、金属层6、6a的厚度与发光板1的厚度相比相对较薄,所以反射层5及金属层6、6a未图示。在图25所示的发光装置中,接合构件7的外周部7a的厚度随着远离发光板1而变薄。从不同的观点来说,接合构件7的外周部7a的表面相对于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倾斜。接合构件7的外周部的表面成为向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侧凹陷的局面状。另外,在图25所示的发光装置中,保护层27的外周端部与接合构件7接触且延伸到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重叠的位置。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基本上能够得到与图24所示的发光装置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够利用接合构件7将发光板1的周围更牢固地固定。
图26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金属层6的形状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不同。在图26所示的发光装置中,金属层6仅形成在反射层5的外周部上。从不同的观点来说,金属层6形成为包围反射层5的表面的中央部的框状。即,发光构件50包括金属层6,该金属层6构成第二面50b并且仅位于第二面50b的周缘部。接合构件7将发光构件50的金属层6与作为框体的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包围开口部51的区域接合。在反射层5中,形成有金属层6的表面的中央部向冷却液封入部2的内周侧露出而与冷却液4接触。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基本上能够得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图26所示的发光装置中,金属层6仅形成在反射层5的表面的外周部上。因此,当接合构件7与该金属层6接合时,能够抑制该接合构件7扩展到反射层5的表面的中央部。这是因为接合构件7对反射层5的表面的润湿性比接合构件7对金属层6的润湿性差。
图27所示的发光装置基本上具备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结构,但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形成有覆盖发光构件50的端面的作为保护构件的保护树脂28。在图27所示的发光装置中,形成有覆盖发光构件50的端面且与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连接的保护树脂28。保护树脂28的表面相对于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倾斜。沿着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的方向上的保护树脂28的宽度,随着从发光构件50的发光板1侧接近冷却液封入部2的表面而变宽。另外,作为保护树脂28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装置中,基本上能够得到与图1和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00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图27所示的发光装置中,能够利用保护树脂28增强接合构件7。
另外,图23~图2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发光构件50的周围的构造,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8中任意一个发光装置的发光构件50的周围的构造。
实施方式10.
<车辆用前照灯的结构>
图2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剖面示意图。图28所示的车辆用前照灯300主要具备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上述发光装置100、照明装置框体31及透明罩32。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上述发光装置100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结构相同。在车辆用前照灯300中,上述各构件设置于照明装置框体31。具体而言,发光装置100和激光光源8固定在照明装置框体31的同一壁面上。透镜9b、9c和分色镜10经由未图示的支承构件而安装于照明装置框体31。透明罩32以覆盖固定于照明装置框体31的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发光装置100的方式与照明装置框体31连接。从不同的观点来说,车辆用前照灯300具备发光装置100和激光光源8,该激光光源8作为将光照射到发光装置100中的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的光源。
另外,在图28中,照明装置框体31的剖面形状为L字状,但照明装置框体3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对于发光装置100,可以应用实施方式1~9中的任意一个发光装置。在由照明装置框体31和透明罩32包围的空间配置有上述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发光装置100。来自激光光源8的光最终从透镜9c投下透明罩32而向外部照射。
照明装置框体31的材料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在使用热传导性高的材料例如金属作为照明装置框体31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使照明装置框体31作为使热从发光装置100向外部散热的散热构件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仅将照明装置框体31中连接有发光装置100的部分由金属等热传导性好的材料构成,将其他部分由树脂等热传导性相对差的材料构成。
<车辆用前照灯的作用效果>
在图28所示的车辆用前照灯300中,由于利用冷却液4冷却发光板1,所以能够减小在发光板1中激光聚集的面积。例如,可以使激光聚集的面积为1mm2以下。因此,与同等光量的LED光源相比,能够形成发光面积小的光源。因此,能够使从车辆用前照灯300向前方射出的光的角度范围变窄。其结果是,可以得到与具有同等光量的LED光源相比光所到达的位置远的车辆用前照灯300。
此外,在图28所示的结构中,为了调整来自车辆用前照灯300的光的照射方向,例如调整照明装置框体31相对于车辆的安装角度即可。但是,也可以根据用途,在车辆用前照灯300,安装调整透镜9c和分色镜10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照明装置框体31的角度的机构。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透镜9c和分色镜10中的至少一个的角度,可以调整光的照射方向。
实施方式11.
<聚光灯的结构及作用效果>
图29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照明装置的一例的聚光灯的剖面示意图。图29所示的聚光灯400主要具备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上述发光装置100及照明装置框体41。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上述发光装置100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结构相同。上述各构件设置于照明装置框体41。具体而言,发光装置100和激光光源8固定在照明装置框体41的同一壁面上。透镜9b、9c和分色镜10经由未图示的支承构件而安装于照明装置框体41。照明装置框体41具有杯状形状,该杯状形状具有开口部。在开口部固定有透镜9c。从不同的观点来说,聚光灯400具备发光装置100及激光光源8,该激光光源8作为将光照射到发光装置100中的发光构件50的第一面的光源。
另外,在图29中,照明装置框体41的外形可以是圆柱状、棱柱状等任意的形状。对于发光装置100,能够应用实施方式1~9中的任意一个发光装置。如图29所示,在由照明装置框体41和透镜9c包围的空间配置有上述激光光源8、透镜9a、9b、分色镜10及发光装置100。来自激光光源8的光最终从透镜9c向外部照射。
在图29中,在照明装置框体41的开口部固定有透镜9c,但也可以利用透明构件覆盖该开口部。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由该透明构件和照明装置框体41包围的区域配置激光光源8、透镜9a~9c、分色镜10及发光装置100。
照明装置框体41的材料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在例如使用金属作为照明装置框体41的材料的情况下,能够使照明装置框体41作为使热从发光装置100向外部散热的散热构件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仅将照明装置框体41中连接有发光装置100的部分由金属等热传导性好的材料构成,将其他部分由树脂等热传导性相对差的材料构成。
在图29所示的聚光灯400中,由于利用冷却液4冷却发光板1,因此与图28所示的车辆用前照灯300同样地,能够减小在发光板1中激光聚集的面积。因此,与同等光量的LED光源相比,能够形成发光面积小的光源。因此,能够使从聚光灯400射出的光的角度范围变窄。其结果是,可以得到与具有同等光量的LED光源相比光所到达的位置远的聚光灯400。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光板;2 冷却液封入部;2a 上表面;2b 下表面;3 温度传感器;4 冷却液;5反射层;6、6a 金属层;7 接合构件;7a 外周部;8 激光光源;9a、9b、9c 透镜;10 分色镜;11、12 路径;13 散热用翅片;33 翅片;14 第一散热构件;15 泵;16 排出部;17 吸入部;18轴流风扇;19 热电元件;24、25、26 第二散热构件;27 保护层;28 保护树脂;30 箭头;31、41 照明装置框体;32 透明罩;40 控制部;50 发光构件;50a 第一面、第三面;50b 第二面、第四面;51 开口部;51a 内周侧面;60 保持部;100 发光装置;110 显示输出部;120 电源;130 输入输出部;200 电子设备;300 车辆用前照灯;400 聚光灯。

Claims (19)

1.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具备:
发光构件,所述发光构件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
制冷剂,所述制冷剂冷却所述发光构件;及
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保持所述制冷剂的保持部,
在所述框体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保持部相连的开口部,
所述发光构件以所述第二面堵塞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构件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面,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将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金属层的一部分与所述框体的所述表面的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区域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构件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面并且仅位于所述第二面的周缘部,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将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框体的所述表面的包围所述开口部的区域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剂以在所述保持部中覆盖所述开口部并且到达位于比所述开口部靠重力方向上的上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框体的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第一散热构件,所述第一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二面连接,并且经由所述开口部突出到所述保持部的内部而与所述制冷剂接触,
所述第一散热构件包括第一凹凸构造部,所述第一凹凸构造部位于所述保持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与所述保持部的内壁面连接的第二散热构件,
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包括第二凹凸构造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包括能够使所述制冷剂流通的循环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包括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不同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
在所述框体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保持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
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以所述第四面堵塞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框体连接,
所述循环流路以将所述开口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串联连接的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包括第三面和与所述第三面不同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含有被照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
在所述框体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保持部相连的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
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发光构件以所述第四面堵塞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框体连接,
所述循环流路以将所述开口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开口部并联连接的方式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保持部的内部还具备使所述制冷剂朝向所述开口部流动的驱动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具有重力方向上的上表面和位于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下表面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所述发光装置还具备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上表面上的送风风扇。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具有重力方向上的上表面和位于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下表面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的内周侧面以所述开口部的宽度随着靠近所述上表面而扩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重力方向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包括与所述旋转轴不重叠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与所述框体连接的热电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在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的保护层。
17.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及
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发光装置中的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照射光。
18.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及
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发光装置中的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照射光。
19.一种照明装置,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及
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发光装置中的所述发光构件的所述第一面照射光。
CN201780069558.7A 2016-11-17 2017-11-16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Withdrawn CN1099373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4212 2016-11-17
JP2016224212 2016-11-17
PCT/JP2017/041276 WO2018092846A1 (ja) 2016-11-17 2017-11-16 発光装置、電子機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326A true CN109937326A (zh) 2019-06-25

Family

ID=6214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9558.7A Withdrawn CN109937326A (zh) 2016-11-17 2017-11-16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7442B2 (zh)
JP (1) JP6727326B2 (zh)
CN (1) CN109937326A (zh)
DE (1) DE112017005809T5 (zh)
WO (1) WO20180928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548A (zh) * 2020-12-24 2021-04-1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激光照明装置
WO202307106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8205B2 (ja) * 2018-05-24 2020-10-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CN209707901U (zh) * 2019-05-24 2019-11-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波长转换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DE102019123063A1 (de) * 2019-08-28 2021-03-04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Verbund aus einem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 und einem Kühlmittelkreislauf eines Kraftfahrzeugs
WO2022033818A1 (en) * 2020-08-11 2022-02-17 Signify Holding B.V. System comprising 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two-phase cooling device
TWI785584B (zh) * 2021-04-28 2022-12-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
TWI805113B (zh) * 2021-12-06 2023-06-1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熱功能之光源裝置及其投影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319A (ja) * 2002-04-04 2003-10-15 Nitto Kogaku Kk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652017A (zh) * 2004-01-13 2005-08-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TW200809381A (en) * 2006-08-02 2008-02-16 Coretronic Corp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1581410A (zh) * 2008-05-15 2009-11-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CN201522221U (zh) * 2009-07-21 2010-07-07 史杰 高导热均温箱回路热管散热装置
JP2010182583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075657A (ja) * 2009-09-29 2011-04-14 Casio Computer Co Ltd 光変換装置、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1186350A (ja) * 2010-03-11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3423630A (zh) * 2012-05-18 2013-12-04 乐利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6133598A (zh) * 2014-04-08 2016-11-16 索尼公司 光源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3129B2 (ja) * 2003-09-02 2009-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5136637B2 (ja) 2010-12-28 2013-0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WO2012121343A1 (ja) * 2011-03-08 2012-09-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車両用前照灯、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405048A (zh) * 2012-07-19 2014-02-01 瓦維安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投影顯示器之基於磷光體的燈具
JP2015032599A (ja) 2013-07-31 2015-02-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半導体光源を備えた発光装置
JP2015184434A (ja) 2014-03-24 2015-10-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発光デバイス
US9494849B2 (en) * 2014-07-28 2016-11-15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Rotationally static light emitting material with rotating optics
US9897795B2 (en) * 2014-12-08 2018-02-20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lor wheel device
WO2016185851A1 (ja) * 2015-05-15 2016-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変換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なら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JP6737265B2 (ja) * 2015-05-15 2020-08-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変換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なら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US10809604B2 (en) * 2017-11-14 2020-10-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hosphor wheel and light convers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319A (ja) * 2002-04-04 2003-10-15 Nitto Kogaku Kk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652017A (zh) * 2004-01-13 2005-08-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TW200809381A (en) * 2006-08-02 2008-02-16 Coretronic Corp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1581410A (zh) * 2008-05-15 2009-11-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JP2010182583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1522221U (zh) * 2009-07-21 2010-07-07 史杰 高导热均温箱回路热管散热装置
JP2011075657A (ja) * 2009-09-29 2011-04-14 Casio Computer Co Ltd 光変換装置、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1186350A (ja) * 2010-03-11 2011-09-22 Panasonic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3423630A (zh) * 2012-05-18 2013-12-04 乐利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6133598A (zh) * 2014-04-08 2016-11-16 索尼公司 光源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548A (zh) * 2020-12-24 2021-04-13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激光照明装置
CN112648548B (zh) * 2020-12-24 2023-12-15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激光照明装置
WO202307106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77486A1 (en) 2019-09-12
US10677442B2 (en) 2020-06-09
JPWO2018092846A1 (ja) 2019-10-17
DE112017005809T5 (de) 2019-08-08
JP6727326B2 (ja) 2020-07-22
WO2018092846A1 (ja)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7326A (zh)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车辆用前照灯
CN105972535B (zh) 一种led汽车头灯
US9459000B2 (en)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phase transi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including optical element to be cooled by heat transfer of the mechanism
CN105927914B (zh) 一种led汽车头灯
TWI529341B (zh) 照明總成及系統
TW518775B (en) Immersion cooling typ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its packaging method
US8723205B2 (en) Phosphor incorporated in a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phase transitio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US9068701B2 (en) Lamp structure with remote LED light source
RU2578198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лампа, имеющая рефлектор для переноса тепла от источника света
CN208750635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5480466B2 (ja) 発光装置
JP2009147175A (ja) 発光装置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JP2008227042A (ja) 光源装置
CN110513665A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散热方法
CN110486632A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US9255673B2 (en) LED bulb having an adjustable light-distribution profile
TWM508645U (zh) 光照射模組
CN205824843U (zh) 一种led汽车头灯
CN102297356A (zh) Led集成组合的单颗大功率光源筒灯
CN205227130U (zh) 一种led-cob车灯
EP2893254A1 (en) Lamp with remote led light source and heat dissipating elements
CN103234182B (zh) 光耦合剂辅助散热包组合高出光效率led灯方法及灯具
CN102913792A (zh) 照明led灯
CN105702845A (zh) 一种led照明器件及灯具
CN206055440U (zh) 一种汽车头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