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0280A - 织物 - Google Patents

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0280A
CN109930280A CN201811538783.3A CN201811538783A CN109930280A CN 109930280 A CN109930280 A CN 109930280A CN 201811538783 A CN201811538783 A CN 201811538783A CN 109930280 A CN109930280 A CN 109930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region
fabric
layer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8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0280B (zh
Inventor
山本岳由
池田顺治
山田孝政
酒向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xultation Corp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127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644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xultation Corp,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Exult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0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0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0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4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88Fabrics having an electronic fun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11/02Fabrics formed with pockets, tubes, loops, folds, tucks or flap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4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optical functions other than colour, e.g. comprising light-emitting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9/00Gauze or leno-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05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 G02B6/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of the fibre type the light being emitted alo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fib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20Physical properties optic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8Upholstery, mattr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12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具体提供光纤织物及其制造方法,能从光纤织物容易取出光纤,将多种、多色的光源以指定的种类和配色在指定的区域自由组合,能进行多种、多色且复杂的发光表现。使用如下的织物,即,包含:编织了作为光纤的第1纤维和非光纤的第2纤维的第1区域;与上述第1区域相邻且上述第1纤维未被编织的第2区域;以及与上述2区域相邻且连接上述第1纤维和光源的第3区域。

Description

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特别涉及在织物的一部分加入光纤的织物。
背景技术
过去,考虑了在织物的一部分加进光纤的织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织物的一部分加进了光纤的织物。将光纤与光源连接,从光纤放出光。结果,该织物成了鲜艳的织物。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267573号公报
但在专利文献1的织物中没有公开光纤与光源的连接方法。如何从织物取出光纤使其与光源连接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光纤织物及其制造方法,能从光纤织物容易地取出光纤,将多种、多色的光源以指定的种类和/或配色在指定的区域自由组合,能做出多种、多色且复杂的发光表现。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使用织物,上述织物包含:第1区域,编织了光纤的第1纤维和非光纤的第2纤维;第2区域,与上述第1区域相邻,上述第1纤维未被编织;和第3区域,与上述2区域相邻,连接上述第1纤维和光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在织物中固定光纤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实施方式1的织物100的俯视图,(b)是与织物100的第1纤维11平行的方向上的剖视图,(c)是织物100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2的织物200的俯视图。
图3中,(a)是实施方式3的织物300的俯视图,(b)是与织物300的第1纤维11平行的方向上的剖视图,(c)是织物300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中,(a)是实施方式4的织物400的俯视图,(b)是与织物400的第1纤维11平行的方向上的剖视图,(c)是织物400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5的织物500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6的织物600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6的织物600的俯视图。
图8中,(a)是实施方式6的袋区域52a的侧视立体图,(b)是实施方式6的袋区域52a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中,(a)是实施方式6的三色放出区域52i的侧视立体图,(b)是实施方式6的三色放出区域52i的侧视示意图,(c)是实施方式6的织物600的三色放出区域52i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中,(a)是实施方式6的黄蓝色放出区域52h的侧视立体图,(b)是实施方式6的黄蓝色放出区域52h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中,(a)是实施方式6的第9区域59b的俯视图,(b)是实施方式6的第9区域59b的侧视示意图,(c)是实施方式6的第9区域59b的侧视立体图。
图12中,(a)~(b)是实施方式7的织物700的俯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7的织物700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a 红色纤维
10b 黄色纤维
10c 蓝色纤维
11 第1纤维
12、12a、12b 第2纤维
13a~13d 第3纤维
14 第4纤维
15 第5纤维
20 光源
31 第1交叉点
32 第2交叉点
33 第3交叉点
34 第4交叉点
51 第1区域
52 第2区域
52a 袋区域
52c 红色放出区域
52d 黄色放出区域
52e 蓝色放出区域
52f 红黄色放出区域
52g 红蓝色放出区域
52h 黄蓝色放出区域
52i 三色放出区域
53 第3区域
54 第4区域
55 第5区域
56 第6区域
57 第7区域
58 第8区域
59 第9区域
60 第10区域
60a 织物
61 第1层
62 第2层
63 第3层
64 第4层
65 障碍物
66 增强部
100、200、300、400、500、600、700 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本申请发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一个例示,并不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限定本申请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a)是实施方式1的织物100的俯视图。图1(b)是实施方式1的织物100的第1纤维11为表面部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b)是实施方式1的织物100的第4纤维14为背面部的部分的剖视图。
织物100具有第1区域51~第6区域56。
第1区域51将第1纤维11、第4纤维14和第2纤维12作为纬丝(横丝)、经丝(纵丝)来编制。
第2区域52是第1纤维11单独存在的区域。第1纤维11优选不被固定。将第2区域52的部分被折回,织物100能安装在汽车等。另外,为了保护第4纤维14等而优选在第1纤维11的上层存在其他纤维。
第3区域53是第1纤维11和光源20被连接的区域。第1纤维11在第2区域52部分有游隙(自由度)。
第4区域54、第5区域55、第6区域56是按每个光源20区分的区域。
第7区域57是织物100的表面层。
第8区域58是织物100的背面层或内部层。
在此,第1纤维11是光纤。作为光纤,从编织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是树脂制。具体地,能利用(1)组合了设为不全反射的折射率的相关的纤芯和包层的光纤、(2)在芯材中配合了光散射物质的光纤等。
即,上述(1)是在纤芯内导光的光不在与包层之间全反射、利用了漏光的现象的侧面发光型的光纤。另一方面,上述(2)通过散射物质的配合而成为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光不会全反射、散射光从光纤的侧面漏出的结构的侧面发光型的光纤。
在这样的光纤中,能通过调整与芯材配合的光散射物质的浓度来控制侧面发光亮度。进而,可以是这些以外的结构的侧面发光型的光纤。这些侧面发光型的光纤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光纤的直径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从适于获得编织性的观点出发,例如能设为0.01mm以上且2.0mm以下,优选0.05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0.1mm以上且1.0mm以下。
另外,不需要第1纤维11的全部都是光纤,并不限定其比例,通常为10%以上,优选10%以上且90%以下,更优选20%以上且80%以下,进一步优选30%以上且70%以下。
第1纤维11可以一部分是以下的非导光丝。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光纤也与上述同样。
第2纤维12、第4纤维14是非导电性纤维、非导光丝。是没有光纤那样的导光特性的丝。构成第2纤维12、第4纤维14的材料并没有限定,可以是天然纤维,也可以是合成纤维。是合成纤维的情况下,作为其构成树脂,可列举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等。它们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第2纤维12、第4纤维14的纤度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设为10dtex以上且5000dtex以下,优选20dtex以上且4000dtex以下,更优选30dtex以上且3000dtex以下。
但第1纤维11的光纤的纤度(直径)优选小于第4纤维14。
第2纤维12、第4纤维14可以不含透光阻碍成分,但也可以包含透光阻碍成分。在第2纤维12、第4纤维14包含透光阻碍成分的情况下,能提升对光纤的遮光性。
透光阻碍成分只要是能阻碍透光的成分即可,例如可以通过反射、分散来阻碍透光,也可以通过吸光来阻碍透光,还可以通过其他作用来阻碍透光。具体可列举着色剂(颜料、染料等)、吸光剂、增量剂(各种填料类等)等。这些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这当中,例如作为颜料而可列举偶氮系、酞菁系、芘酮系、苝系、蒽醌系等有机颜料、以及碳黑、群青、印度红、氧化钛、氧化铁等无机颜料。它们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另外,作为染料而可列举蒽醌系、芘酮系、苝系、偶氮系、次甲基系、喹啉系等染料。在它们当中优选更深色的染料,特别优选黑色系染料。它们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以下的实施方式的非光纤的纤维与上述的非光纤的纤维相同。
光源20是LED等光源。在此,在图1(a)中能使用三个LED。若将三个LED设为红色、绿色、蓝色这3原色,则第4区域54、第5区域55、第6区域56的每个区域成为不同颜色,成为有色彩的织物100。
另外,光源20分别与电源、控制部(半导体元件)连接,被单独控制。
(实施方式2)
图2是说明织物100的变形例的织物200的俯视图。
图2是相当于图1(a)的图。与图1(a)的不同点在于,在第2区域52中与第1纤维11(光纤)的连接关系。不进行说明的事项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织物200中,作为第1纤维11的光纤与光源20的连接不同于实施方式1。在织物200中,第1纤维11的配置的顺序和所连接的光源20的组合不同于织物100。在该情况下,三种类的光源20和第1纤维11在排列的顺序上交替地与其他光源20连接。
结果,能比实施方式1更进一步表现细致的色彩。
(实施方式3)
图3(a)~图3(c)是说明织物100的变形例的织物300的俯视图。
图3(a)是织物300的放大俯视图。图3(b)是织物300的剖视图。图3(c)是织物300的放大剖视图。
实施方式3的织物30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1区域51。其他都与实施方式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1纤维11是纬丝(横丝),是光纤。第2纤维12a、12b是经丝(纵丝),是光纤以外的纤维。
第1纤维11和第2纤维12a、12b交叉。第2纤维12a在第1交叉点31处通过第1纤维11的表面部后在接下来的第2交叉点32处通过第1纤维11的背面部。第2纤维12b在各交叉点处与第2纤维12a相反地通过第1纤维11的背面部、表面部。在第2纤维12a和第2纤维12b中,各交叉点处的上述表面部、背面部的通过是相反的。
第1纤维11的光纤通过第2纤维12a、12b而在垂直方向上从上下受到相反的力,从而被固定。能在织物300中固定光纤的位置。
(实施方式4)
图4(a)~图4(c)是说明织物100的变形例的织物400的俯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4的织物400的俯视图。织物400包含第1纤维11和第2纤维12a、12b。不进行说明的事项都与实施方式1~3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51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第1纤维11是光纤,第2纤维12a、12b是光纤以外的纤维。另外,第1纤维11和第2纤维12a、12b可以是经丝(纵丝)与纬丝(横丝)的关系。
第1纤维11和第2纤维12a、12b交叉。第2纤维12a、12b在第1交叉点31处分别通过第1纤维11的背面部和表面部。之后,在直到接下来的第2交叉点32之间,两者的位置左右替换。之后,第2纤维12a、12b分别通过第2交叉点32的背面部、表面部。
图4(b)是与织物400的第1纤维11平行的方向上的剖视图。图4(c)是织物400的放大剖视图。
第1纤维11的光纤通过第2纤维12a、12b而在斜向上从上下受到力。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方向。结果,与图3(a)~图3(c)比较时,光纤的弯折更小。光纤由于没有大的弯折,因此导光性良好,均匀地放出光。
另外,图4(a)~图4(c)的织法是纱罗织。
(实施方式5)
图5是实施方式5的织物500的俯视图。图5是图1(a)的织物100的变形例的织物500的俯视图。未记载的事项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5与图1(a)不同,第2纤维12也使用光纤。未记载的事项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虽未图示,但在下方也有第2区域52、第3区域53。同样地,虽未图示,但在左右方向上也有第4区域54、第5区域55、第6区域56。
在织物500中,能在纵横方向发出光。能表现多种多样的色彩的光的图像。
(实施方式6)
图6是实施方式6的织物600的俯视图。图6是织物600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6中,以1单元格为单位(正方形的单位块)来显示从上方看到的纤维。
图7是织物600的俯视图。在图7中,立体地显示了从上方看到的纤维。未记载的事项都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具有第1区域51和第2区域52、第9区域59。虽未示出第3区域53,但优选是设置的。
第1区域51是光纤向表面放出光的区域。
第2区域52具有袋区域52a。是第1纤维11不与其他纤维编织、单独存在的区域。第1纤维11优选不被其他纤维固定。该区域还是通过与该区域相连的第3区域53(未图示、图1)将光纤与LED等光源20连接的区域。
第9区域59是以从表面几乎看不到光纤的状态进行固定的区域。在织物600中保持光纤的位置。
织物600具有第2区域52的袋区域52a、第9区域59和第1区域51的红色放出区域52c、黄色放出区域52d、蓝色放出区域52e、红黄色放出区域52f、红蓝色放出区域52g、黄蓝色放出区域52h、三色放出区域52i。另外,省略实施方式1的第3区域53(光源20与纤维连接的区域)。不需要具有全部区域。具有第2区域52的袋区域52a、第9区域59和第1区域51的任意一个以上的区域即可。
袋区域52a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第2区域52,是将光纤的纤维与其他纤维分离的区域。是连接光源20和光纤的区域。
红色放出区域52c~三色放出区域52i是放出光的区域。是分别放出红色、黄色、蓝色、红黄色、红蓝色、黄蓝色、三色的光的区域。
第9区域59是用于将光纤以从表面几乎看不到的状态进行固定的固定区域。也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的织物设置第9区域59(固定区域)。
<袋区域52a>
图8(a)是袋区域52a的侧视立体图。图8(b)是袋区域52a的示意侧视图。
由经丝(纵丝)的第2纤维12a和纬丝(横丝)的第3纤维13a形成第1层61,由经丝(纵丝)的第2纤维12a和纬丝(横丝)的第3纤维13b形成第2层62,由经丝(纵丝)的第2纤维12a和纬丝(横丝)的第3纤维13c形成第3层63,由经丝(纵丝)的第2纤维12a和纬丝(横丝)的第3纤维13d形成第4层64,在第1、2层间配置蓝色纤维10c,在第2、3层间配置黄色纤维10b,在第3、4层间配置红色纤维10a。
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是发出各自颜色的光的光纤。这以外的纤维是非光纤的纤维。另外,光的颜色包含红、绿、蓝等三色即可。能以三色的合成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在袋区域52a中,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由于不与其他纤维编织,因此容易连接到光源20。将三种纤维分在各自不同的层。
<三色放出区域52i>
图9(a)是三色放出区域52i的侧视立体图。图9(b)是三色放出区域52i的示意侧视图。图的左侧是表面。图9(c)是三色放出区域52i的示意俯视图。
具有第3纤维13d和第2纤维12a所构成的下层的第2层62。在其上具有第2纤维12a所构成的第1层61。其中,第1层61和第2层62通过第3纤维13a、第3纤维13b、第3纤维13c连结。
进而,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位于第1层61上。分别通过第2纤维12a与第1层61连结。
通过该结构,由于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位于表面且仅被第2纤维12a固定,因此能放出大量的光。
进而,第1层61和第2层62通过第3纤维13a~13c连结,有强度。另外,第2层62通过第2纤维12a和第3纤维13d形成了结实的基台。
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如从图9(c)获知的那样,第2纤维12a的一根位于表面部,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分别有12根或13根位于表面部。重复该周期。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众多部分位于比第2纤维12a更靠表面侧的位置处,放出光。
通过该第2纤维12a的一根保持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各纤维。该表面部的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周期的根数是12根或13根。若减少根数,则光的放出比例降低,且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纤维的弯折增加,光的导光性变差,发光效率不良。若增加该表面部的根数,则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向织物的固定就会变得不稳定。结果,光纤的露出部分变长,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损伤。
第2纤维12a的位于上方的1根的场所在各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中慢慢错开,从而提升了设计性。
另外,在红色放出区域52c、黄色放出区域52d、蓝色放出区域52e、红黄色放出区域52f、红蓝色放出区域52g、黄蓝色放出区域52h中,放出光的光纤以较多露出于表面的方式位于第1层61的表面,通过第2纤维12a覆盖其表面。另一方面,不放出光也可以的光纤位于比第2层62更靠表面的位置处,位于第1层61的背面。
<黄蓝色放出区域52h>
图10(a)是黄蓝色放出区域52h的侧视图。图10(b)是黄蓝色放出区域52h的示意侧视图。图的左侧是表面。
具有第3纤维13d和第2纤维12a所构成的背面层的第2层62。在其上具有第2纤维12a所构成的第1层61。其中,第1层61和第2层62通过第3纤维13a、第3纤维13b、第3纤维13c连结。
进而,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位于第1层61上。分别通过第2纤维12a与第1层61连结。另外,红色纤维10a位于第1层61与第2层62之间。
通过该结构,由于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位于表面且仅被第2纤维12a固定,因此能放出大量的光。红色纤维10a在表面几乎看不到,在第1层61与第2层62之间减轻了弯折或压迫,维持了导光性并被妥善保护。
进而,第1层61和第2层62通过第3纤维13a~13c连结,有强度。另外,第2层62通过第2纤维12a和第3纤维13d形成结实的基台。
<第9区域59(固定区域)>
图11(a)是第9区域59(固定区域)的俯视图。图11(b)是第9区域59(固定区域)的示意侧视图。图11(c)是第9区域59的侧面的立体图。
在第3纤维13a~13d的四根间配置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作为经丝具有第2纤维12a。
在第9区域59(固定区域)中,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是相同周期,在第2纤维12a的表面部露出一根,三根位于背面部。若少于三根,则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弯折增加,发光效率变差。若多于三根,则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的固定性变差。三根~五根为好。
<实施方式6的整体>
在第3纤维13a~13d的四根间配置光纤的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通过分别在厚度方向上改变位置,能形成第2区域52(图8(b))、第9区域59b(图11(b))、第1区域51(图9(b)、图10(b))。优选第3纤维13a~13d中的一个纤维比其他纤维直径更大。由此还能确保纤维600的强度、柔软性。
通过设为光放出区域是两层、袋区域52a是四层、固定区域是一层的结构,能紧固地保持红色纤维10a、黄色纤维10b、蓝色纤维10c,且能充分放出光,成为还有整体强度的织物。
<效果>
织物600能以三色发出多种多样的色彩。在第9区域59(固定区域)减轻了光纤的弯折或压迫,能维持导光性地进行固定。
(实施方式7)
图12(a)~图12(b)是说明织物100的变形例的织物700的俯视图。未说明的事项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12(a)中,在织物700,第10区域60位于第1区域51内。第10区域60与第2区域52相同,作为光纤的第1纤维11位于由表面层的第4纤维14、第2纤维12和背面层的第4纤维14、第2纤维12编织成的袋状之间,不与其他纤维编织,是单独存在的区域。第1纤维11优选不被固定。另外,优选为了进行保护而在第1纤维11的表面层、背面层存在其他纤维、第4纤维14等。
图12(b)是将图12(a)的织物700配置于具有用于安装、连接各类别的部件等的障碍物65的面的俯视图。这时,将第1纤维11以外的纤维即表面层的织物700的第4纤维14、第2纤维12剪下。即,将第10区域的第1纤维11以外的表面层的织物60a去除。由于第1纤维11不与表面层、背面层的织物700的第4纤维14和第2纤维12进行编织,因此能简单地去除。其结果,在第10区域60中,作为光纤的第1纤维11由于没有其他纤维而上下移动,能回避障碍物65。若没有该第10区域60,则作为光纤的第1纤维11就会被切断,或受到压迫,从而难以传递光。
另外,可以留下第10区域60的第1纤维11以外的纤维、即第4纤维14、第2纤维12的一部分。
第10区域60能位于第1区域51的任意的场所,可以位于第1区域51的周边或外周部分,可以存在多个。在此,所谓外周部分是指包含第1区域51的外周的边的一部分的区域。在该情况下,第10区域60的外周的至少1边不被第1区域51包围。另外,第10区域60优选与障碍物65的形状对应,设计成相似形状。
图13是在图12(b)进一步设置了增强部66的织物700的俯视图。在图12(b)中,由于障碍物65,第1纤维11将该位置弯曲。因此,在第10区域60的周围,存在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在障碍物65的周围或第10区域60的内侧的外周设置增强部66。
增强部66是胶带、粘接剂、固定器具等。或者,作为增强部66,可以在增强部66的部分额外设置其他纤维。即,增强部66的区域比起其他区域纤维密度更高即可。
(作为整体)
能将实施方式组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发明可作为织物而被广泛利用。可用在汽车内的车门、顶板的布、电车、飞机等的墙壁、天花板、座椅的布等中。此外,还可作为建筑物、住宅、设施、大楼的墙壁用的布而加以利用。

Claims (12)

1.一种织物,包含:
第1区域,编织作为光纤的第1纤维和非光纤的第2纤维,放出光;
第2区域,与所述第1区域相邻,未编织所述第1纤维;和
第3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相邻,连接所述第1纤维和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光源有多个,是发光色不同的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第2纤维也是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其中,
多个第1纤维被排列,按照所述排列的顺序与不同的所述光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在所述第1区域,两根所述第2纤维是在与所述第1纤维交叉后将两者的位置交换的纱罗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和所述第3区域是两层结构,
表面部的层是包含所述第1纤维和所述第2纤维的层,
背面部的层是不含所述第1纤维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织物包含:
编织了所述第2纤维和第3纤维的第1层;
编织了所述第2纤维和所述第3纤维的第2层;和
位于所述第1层与所述第2层间的所述第1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织物还具有:固定所述第1纤维的固定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固定区域是所述第1纤维重复位于所述第2纤维的三根的背面部、位于一根的表面部的周期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在所述第1区域中,所述第1纤维位于所述第2纤维的12根或13根的表面部,位于一根的背面部,并对此进行重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所述第2区域是所述第1纤维被所述第1层和所述第2层夹持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中,
未编织所述第1纤维的第10区域位于所述第1区域内或外周部分。
CN201811538783.3A 2017-12-19 2018-12-14 织物 Active CN109930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3312 2017-12-19
JP2017-243312 2017-12-19
JP2018212743A JP7264424B2 (ja) 2017-12-19 2018-11-13 織物
JP2018-212743 2018-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0280A true CN109930280A (zh) 2019-06-25
CN109930280B CN109930280B (zh) 2022-04-29

Family

ID=6474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8783.3A Active CN109930280B (zh) 2017-12-19 2018-12-14 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8218B2 (zh)
EP (1) EP3502329B1 (zh)
CN (1) CN1099302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7591A (zh) * 2021-09-23 2022-01-21 佛山市南海区源志诚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
WO2023184691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织物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0868B2 (en) * 2018-07-13 2020-10-20 American Boronite Corporation Infrared textile transmitter
DE102020112574B3 (de) * 2020-05-08 2021-05-27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Leuchtvorrichtung, Leuchtsystem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Leucht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297A (zh) * 2000-08-07 2003-10-01 卢米尼克斯股份公司 具有照明纤维的纺织产品、由该纺织产品制成的物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707004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冠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主动发光效果与反光效果的织物
CN1948578A (zh) * 2006-10-17 2007-04-1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控发光织物
CN101962849A (zh) * 2010-08-05 2011-02-02 浙江理工大学 具有动态变换图案的发光织物的加工方法
CN10379261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苏州创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导光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JP2016037688A (ja) * 2014-08-11 2016-03-22 株式会社Shindo 光ファイバー織物
JP2017193799A (ja) * 2016-04-20 2017-10-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前駆織物、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37405B1 (ko) * 2017-05-02 2018-03-12 국방과학연구소 광섬유 직물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한 능동형 시각 위장용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4907A (en) * 1979-01-29 1980-11-18 Maurice Daniel Light emitting fabric
US4907132A (en) * 1988-03-22 1990-03-06 Lumitex, Inc. Light emitting panel assembli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885663A (en) * 1988-03-22 1989-12-05 Lumitex, Inc. Fiber optic light emitting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GB9908259D0 (en) * 1999-04-13 1999-06-02 Wilkie Mark I Fibre-optics
US6480649B2 (en) * 1999-08-18 2002-11-12 Jean Hway Lee Light-emitting device for emitting starry light
US7466896B2 (en) * 2005-10-26 2008-12-16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hotonic fabric display with controlled pattern, color, luminescence intensity, scattering intensity and light self-amplification
JP2007169807A (ja) * 2005-12-20 2007-07-0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ファイバ織物、リード付光ファイバ織物、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0267573A (ja) 2009-05-18 2010-11-25 Nissan Motor Co Ltd 光ファイバー照明装置
WO2011082420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John Stephan Illumina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6710568B2 (ja) 2016-04-18 2020-06-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内装用表皮材
JP6771951B2 (ja) 2016-05-26 2020-10-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織物、意匠織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US10228515B2 (en) 2016-05-27 2019-03-12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Woven fabric
US10132014B2 (en) 2016-05-27 2018-11-20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Woven fabric
JP6853529B2 (ja) 2016-12-13 2021-03-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内装用表皮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297A (zh) * 2000-08-07 2003-10-01 卢米尼克斯股份公司 具有照明纤维的纺织产品、由该纺织产品制成的物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707004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冠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主动发光效果与反光效果的织物
CN1948578A (zh) * 2006-10-17 2007-04-18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控发光织物
CN101962849A (zh) * 2010-08-05 2011-02-02 浙江理工大学 具有动态变换图案的发光织物的加工方法
CN10379261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苏州创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导光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JP2016037688A (ja) * 2014-08-11 2016-03-22 株式会社Shindo 光ファイバー織物
JP2017193799A (ja) * 2016-04-20 2017-10-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前駆織物、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37405B1 (ko) * 2017-05-02 2018-03-12 국방과학연구소 광섬유 직물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한 능동형 시각 위장용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7591A (zh) * 2021-09-23 2022-01-21 佛山市南海区源志诚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随音乐律动发生色彩变化的光纤织物制造方法
WO2023184691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织物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86059A1 (en) 2019-06-20
US11268218B2 (en) 2022-03-08
CN109930280B (zh) 2022-04-29
EP3502329B1 (en) 2021-08-25
EP3502329A1 (en)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0280A (zh) 织物
US7528082B2 (en) Fabric
CN101984890B (zh) 基于光纤的可控发光图案的窗帘及其制备方法
EP2917391B1 (en) Actively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omprising a textile sheath and a side-emitting optical fibre
TW202039977A (zh) 具有編織材料的建築覆蓋物
CN113249807A (zh) 具反光及夜光功能的纤维及具此种纤维的纺织品
KR20100084224A (ko) 구분된 색상으로 된 다면형 브레이드 및 그 편조장치
JP4917694B2 (ja) 再帰反射織物及び当該織物を用いた再帰反射衣服
JP2011042922A (ja) 織物
KR20030041818A (ko) 패스너
KR20120071870A (ko) 광섬유 합연사 및 상기 합연사를 포함하는 직물
CN110027277A (zh) 织物
EP4043628A1 (en) Fiber optic woven fabric
WO2018123532A1 (ja) 繊維構造体
JP2019108648A (ja) 織物
CN211390462U (zh) 一种防撕裂七彩三层网布
CN217459725U (zh) 一种随视觉角度和距离变化而变色的提花织带
JPH0949178A (ja) ぼかし調の意匠布帛
CN213295658U (zh) 一种新型商标布
JP7289181B2 (ja) 織物、及び、インテリア部材
CN215800224U (zh) 一种新型反光针织布
CN215360334U (zh) 一种条纹反光织带
CN219427660U (zh)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CN217777969U (zh) 一种荧光反光织带
JP2018131112A (ja) 車両用内装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8

Address after: Japan's Fukui Prefecture

Applicant after: DAIKI CO.,LTD.

Address before: Fukui Prefecture of Japan

Applicant before: DAIKI CO.,LTD.

Applicant before: Toyota boshoku compan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