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7660U -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7660U
CN219427660U CN202320208362.4U CN202320208362U CN219427660U CN 219427660 U CN219427660 U CN 219427660U CN 202320208362 U CN202320208362 U CN 202320208362U CN 219427660 U CN219427660 U CN 219427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arning
light
reflecting layer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83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小明
向永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Xinchuan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Xinchua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Xinchuan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Xinchuan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83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7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7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7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用警示织带,旨在解决难以判断织带磨损程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织带本体,织带本体依次包括上反光层、基层、下反光层,上反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与下反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上均通过热压形成有若干凹槽,上反光层内部与下反光层内部均穿设有警示纱线。本实用新型当光线照射到上反光层与下反光层时,上反光层与下反光层可对光线进行反射,则可使整个织带的使用状态更加明显,此时若是织带上某处磨损严重而出现开口时,织带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线便会出现变化,以提醒使用者织带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而织带磨损更为严重导致上反光层或下反光层断裂后,便可使警示纱线裸露在外界,则警示纱线可发出更为明显的提示。

Description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
如今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更是常作为起重物品的连接带与束缚带。
但织带所能拉伸的长度是有限的,若是实际拉伸的长度超过了织带的极限拉伸长度,则织带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严重磨损甚至断裂,同时织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但现有织带少有用于提示磨损程度的设计,则使用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织带的磨损长度及极限拉伸长度,如此若是判断失误则容易导致织带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造成物品损坏甚至人员受伤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包括织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依次包括上反光层、基层、下反光层,所述上反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与下反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上均通过热压形成有若干凹槽,所述上反光层内部与下反光层内部均穿设有警示纱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纱线包括透光纱与反光纱,所述透光纱表面形成有与上反光层、下反光层差异明显的色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反光层与下反光层均采用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制成,所述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交织形成平纹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玻璃微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采用第三纱线与第四纱线制成,所述第三纱线与第四纱线交织形成集圈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纱线采用涤纶纤维制成,所述第四纱线采用丙纶纤维制成,所述透光纱及反光纱均采用涤纶纤维与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纱线采用维纶纤维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光线照射到上反光层与下反光层时,上反光层与下反光层可对光线进行反射,则可使整个织带的使用状态更加明显,此时若是织带上某处磨损严重而出现开口时,织带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线便会出现变化,以提醒使用者织带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而织带磨损更为严重导致上反光层或下反光层断裂后,便可使警示纱线裸露在外界,则警示纱线可发出更为明显的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耐用警示织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耐用警示织带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反光层及下反光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2、上反光层;3、下反光层;4、警示纱线;41、透光纱;42、反光纱;5、第一纱线;6、第二纱线;7、玻璃微珠;8、第三纱线;9、第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如图1、图2所示,包括织带本体,织带本体依次包括上反光层2、基层1、下反光层3,平时使用织带时,当光线照射到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时,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可对光线进行反射,则可使整个织带的使用状态更加明显,此时若是织带上某处磨损严重而出现开口时,织带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线便会出现变化,以提醒使用者织带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上反光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与下反光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上均通过热压形成有若干凹槽,凹槽可使织带便面凹凸不平而增加其的整体摩擦力,以使织带能更加稳定的将物品束缚,上反光层2内部与下反光层3内部均穿设有警示纱线4,当织带磨损更为严重导致上反光层2或下反光层3断裂后,便可使警示纱线4裸露在外界,则警示纱线4可发出更为明显的提示。
如图2所示,警示纱线4包括透光纱41与反光纱42,透光纱41表面形成有与上反光层2、下反光层3差异明显的色彩,当织带严重磨损后出现断裂处时,光线可透过透光纱41照射到反光纱42上,再由反光纱42将光线反射出去,且此时光线反射的过程中会受到透光层上色彩的渲染,则此时反射出的光线是带有色彩的,并且此色彩与上反光层2、下反光层3所反射出的光线颜色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以提高织带磨损程度的警示程度。
如图3所示,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均采用第一纱线5、第二纱线6制成,第一纱线5与第二纱线6交织形成平纹组织,平纹组织是经纬组织点以1:1比例交替出现的一种基本组织,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而由于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点多,使平纹组织所织成的织物挺括坚牢,比同规格的其它组织织物耐磨性好、强度高,因此能够赋予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更好的抗拉性能,第一纱线5与第二纱线6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玻璃微珠7,玻璃微珠7是由硼硅酸盐原料经高科技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可进一步对光线进行反射,则可提高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的整体亮度,使得织带出现磨损后所产生的差异更加明显,第一纱线5采用氨纶纤维制成,第二纱线6采用维纶纤维制成,氨纶纤维可赋予第一纱线5弹性好、伸阔性大的特点,且耐酸、耐碱、耐磨,而维纶纤维可赋予第二纱线6强度好、结实的特点,且不怕霉蛀,因此能够使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具有更强的耐用性。
如图4所示,基层1采用第三纱线8与第四纱线9制成,所述第三纱线8与第四纱线9交织形成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是在某些线圈上除套有封闭的“线圈”之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具有悬弧的旧线圈形成拉长线圈,根据“集圈”悬弧跨过针数的多少,可分为单针集圈和多针集圈,而根据某一针上连续集圈的次数,又可分为单列集圈和多列集圈,集圈组织可在舌针机上用“不完全脱圈法”或“不完全退圈法”形成,也可在钩针机上由不闭口针形成,集圈悬弧可使织物横向延伸性小,脱散性小,则可使基层1的内部连接更为紧密,第三纱线8采用涤纶纤维制成,第四纱线9采用丙纶纤维制成,透光纱41及反光纱42均采用涤纶纤维与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挺括、强力好、耐磨、不虫蛀、不霉烂的特点,丙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尺寸稳定的特点,基层1、透光纱41、反光纱42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可使其的强度大致相等,且由于透光纱41与反光纱42为纱线加捻而成,故其的强度还会较高,因此若是在使用过程中透光纱41与反光纱42产生断裂,则表示织带已经无法再进行使用,需要更换新的织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包括织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本体依次包括上反光层(2)、基层(1)、下反光层(3),所述上反光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与下反光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上均通过热压形成有若干凹槽,所述上反光层(2)内部与下反光层(3)内部均穿设有警示纱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纱线(4)包括透光纱(41)与反光纱(42),所述透光纱(41)表面形成有与上反光层(2)、下反光层(3)差异明显的色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光层(2)与下反光层(3)均采用第一纱线(5)、第二纱线(6)制成,所述第一纱线(5)与第二纱线(6)交织形成平纹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5)与第二纱线(6)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玻璃微珠(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采用第三纱线(8)与第四纱线(9)制成,所述第三纱线(8)与第四纱线(9)交织形成集圈组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纱线(8)采用涤纶纤维制成,所述第四纱线(9)采用丙纶纤维制成,所述透光纱(41)及反光纱(42)均采用涤纶纤维与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用警示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5)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纱线(6)采用维纶纤维制成。
CN202320208362.4U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Active CN219427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8362.4U CN219427660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8362.4U CN219427660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7660U true CN219427660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8362.4U Active CN219427660U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7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71898A1 (en) Textile sheath containing side-emitting optical fibre
JP4917694B2 (ja) 再帰反射織物及び当該織物を用いた再帰反射衣服
CN104278397B (zh) 一种清凉感织物
CN219427660U (zh) 一种耐用警示织带
CN102191703A (zh) 逆反光绳
KR20120071870A (ko) 광섬유 합연사 및 상기 합연사를 포함하는 직물
JP3989701B2 (ja) 再帰反射糸条、再帰反射布帛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衣服
JP3158587U (ja) 再帰反射織物及び当該織物を用いた再帰反射衣服
CN207904477U (zh) 一种多轴向耐切割芳纶织物
JP7278923B2 (ja) 常圧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扁平繊維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布帛
CN210481590U (zh) 一种增强断裂性能的涤纶短纤维
CN203077762U (zh) 一种耐磨织带
CN114892334B (zh) 一种带反光纱的经编间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17834951U (zh) 透气反光警示织带
CN218140418U (zh) 长反光寿命织带
CN219360516U (zh) 一种紫外线光感变色织带
CN210436748U (zh) 一种立体金属幻彩面料
CN213291628U (zh) 一种新型织带
CN215051017U (zh) 一种新型光变复合反光提花面料
CN213518949U (zh) 一种反光织唛标签
CN213295658U (zh) 一种新型商标布
CN220703924U (zh) 一种有增强强度效果的编织带
CN215360334U (zh) 一种条纹反光织带
CN213593840U (zh) 一种耐磨弹性色织布
CN215792166U (zh) 一种新型反光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