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3741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3741B
CN109923741B CN201780068565.5A CN201780068565A CN109923741B CN 109923741 B CN109923741 B CN 109923741B CN 201780068565 A CN201780068565 A CN 201780068565A CN 109923741 B CN109923741 B CN 109923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inner housing
housing
sliding surface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85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3741A (zh
Inventor
落合和之
藤平大辅
松田慎太郎
大石浩三
宫川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23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3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包括:内壳体(16);外壳体(17);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18)用于锁定在半配合期间推回内壳体的弹簧部件;和推回限制部(20a),该推回限制部(20a)限制推回位置。推回限制部包括:爪部(33);阶部(54),爪部抵接该阶部(54);和滑动负荷部(60a),该滑动负荷部(60a)使得抵接之前的预定时间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比预定时间之前的滑动摩擦力大。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为当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半配合(完全配合之前的状态)时通过弹簧部件的偏置力强制解除配合操作。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连接器,根据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包括:筒状的内壳体,该筒状的内壳体将多个连接端子保持在其中;筒状的外壳体,该筒状的外壳体围绕内壳体的外周,并且能够在配合方向上滑动;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内壳体与配对连接器锁定在配合位置处;弹簧部件,如果当内壳体处于半配合位置时配合操作被解除,则该弹簧部件将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的向后偏置,从而将内壳体相对于外壳体推回;和推回限制部,该推回限制部限制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被向后推回的位置。推回限制部包括:爪部,该爪部从内壳体的外周突出;和阶部,该阶部设置在外壳体中,并且当推回内壳体时爪部能够抵接该阶部。阶部由长孔的后端面构成,所述长孔被设置为在配合方向上使外壳体的一部分被切口。
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内壳体推入到配对连接器内使得配对连接器由外壳体覆盖时,推抵配对连接器的外壳体在压缩弹簧部件的同时朝着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移动。当内壳体通过锁定机构锁定于配合连接器时,将通过弹簧部件偏置的外壳体推出到配合方向上并且完成两个连接器的配合。
在完全配合之前的半配合状态下,当手从内壳体移开时,被压缩的弹簧部件在远离外壳体的方向上偏置内壳体。结果,在通过外壳体推回配对连接器的同时,将内壳体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从而强制解除配合操作,并且能够检测连接器的半配合。在该情况下,被弹簧部件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内壳体通过使得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外壳体的阶部而防止在配合方向上的向后脱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11-2247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是具有多个端子的多极连接器并且在与配对连接器的连接(配合)期间端子之间的滑动摩擦大,所以可以将弹簧部件的偏置力(弹簧常数)设定得大以检测半配合。然而,如果弹簧部件的偏置力太大,则在半配合期间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时,由于作用在推回限制部上的冲击而可能在推回限制部中发生故障。
对于包括在半配合期间利用弹簧部件的偏置力推回壳体的机构的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减小作用于该机构的冲击。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下面的特征(1),并且还优选地具有下面的特征(2)至(4)。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筒状的内壳体,该内壳体将连接端子保持在其中;筒状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围绕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并且能够在配合方向上滑动;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所述内壳体与配对连接器锁定在配合位置处;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当在所述内壳体位于半配合位置的状态下解除配合操作时将所述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朝向后方偏置,从而将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推回;以及推回限制部,该推回限制部限制所述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向后方被推回的位置;
其中,所述推回限制部包括:
爪部,该爪部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第一滑动面突出;阶部,该阶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的第二滑动面上,并且当推回所述内壳体时所述爪部能够抵接所述阶部;和滑动负荷部,该滑动负荷部使得在所述爪部与所述阶部互相抵接之前的预定时间的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比所述预定时间之前的所述滑动摩擦力大。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1)的连接器,当在半配合期间解除配合操作时,通过滑动负荷部的滑动摩擦力减小利用弹簧部件的偏置力将内壳体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因此,由于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上的冲击,所以虽然弹簧部件的偏置力增大,但是能够抑制在推回限制部中发生故障。
(2)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比所述爪部靠近所述阶部的位置处的倾斜面,并且包括倾斜为随着接近所述爪部而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面的倾斜面。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2)的连接器,在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之前,能够通过一个滑动面(第一滑动面)的倾斜面上的配对滑动面(第二滑动面)增大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能够减小在推回壳体期间的爪部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上的冲击。
(3)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包括:第一突部,该第一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比所述爪部靠近所述阶部的位置处;和第二突部,该第二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所述第一突部。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3)的连接器,在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之前,能够通过越过一个滑动面(第一滑动面)的第一突部的配对滑动面(第二滑动面)的第二突部增大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能够减小在推回壳体期间的爪部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上的冲击。
(4)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包括:臂部,该臂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一个滑动面朝着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弹性按压;和第三突部,该第三突部与所述臂部滑动接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上。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3)的连接器,在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之前,能够通过与配对滑动面的第三突部滑动接触的被构造为将第一滑动面和第二滑动面中的一个滑动面朝着另一个滑动面弹性按压的臂部(例如,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中的一个壳体上的臂部)增大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此,能够减小在推回壳体期间的爪部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的爪部抵接阶部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上的冲击。在该情况下,由于臂部和第三突部可以设置于在爪部抵接阶部之前臂部能够与第三突部滑动接触的位置处,所以能够更加自由地设计滑动负荷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包括在半配合期间利用弹簧部件的偏置力推回壳体的机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作用于机构的冲击的连接器。
上面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此外,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详情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和配对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上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下立体图。
图4是内壳体的外部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内壳体的侧视图。
图6是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7是示出由图6中的箭头A-A表示的方向上的一个形态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由图6中的箭头B-B表示的方向上的一个形态的截面图。
图9是对应于图7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由图6中的箭头C-C表示的方向上的一个形态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对应于由图6中的箭头A-A表示的方向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对应于由图6中的箭头B-B表示的方向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壳体的外部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15是内壳体的侧视图。
图16是外壳体的截面立体图。
参考标记列表
1 连接器
2 配对连接器
16 内壳体
17 外壳体
18 锁定机构
19 弹簧部件
20 推回限制部
22 罩部
26 基部
33 第一爪部
39 第二爪部
54 第一阶部
56 第二阶部
60 滑动负荷部
61 第一倾斜面
62 第二倾斜面
70 滑动负荷部
71 突部(第一突部)
72 突部(第二突部)
73 突部(第一突部)
74 突部(第二突部)
80 滑动负荷部
81 臂部
82 突部(第三突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10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是能够与配对阳连接器2配合的阴连接器,并且包括当在连接器1与配对连接器2未完全配合的半配合状态下解除配合操作时强制解除配合操作的机构。在下文中,将连接器1与2互相接近的方向定义为配合方向上的前方,将图1中的X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并且将Y方向定义为高度方向。
如图1所示,配对连接器2包括:树脂的配对壳体11,该配对壳体11形成为矩形筒状并且在前方开口;和多个阳配对端子12,该多个阳配对端子12的末端部容纳和保持在配对壳体11中。配对壳体11的外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突条部13,该两个第一突条部13在上表面上纵向延伸;第二突条部14,该第二突条部14分别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纵向延伸;和锁定突起15,该锁定突起15在宽度方向上从上表面的中心部突出。锁定突起15具有将连接器1与2锁定在其配合位置处的功能。
如图1至6所示,连接器1包括:树脂的内壳体16,该内壳体16形成为矩形筒状并且在前方开口;多个阴连接端子(未示出),该多个阴连接端子容纳和保持在内壳体16中并且在两个连接器1与2配合期间连接于配对端子12;树脂的外壳体17,该外壳体17围绕内壳体16的外周,并且在配合方向上滑动;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18将内壳体16与配对连接器2锁定在配合位置处;线圈状的弹簧部件19,在两个连接器1与2的半配合位置解除两个连接器1与2的配合操作时,该线圈状的弹簧部件19将内壳体16朝着配合方向上的后方偏置以将内壳体16相对于外壳体17推回,从而解锁锁定机构18;和推回限制部20,该推回限制部20限制将内壳体16朝着配合方向上的后方推回的位置。
内壳体16包括矩形筒状的壳体本体21和平板状的罩部22,该罩部22连接于壳体本体21的上部并且向前突出得超过壳体本体21的前端。多个端子容纳室23形成在壳体本体21中。在连接端子分别从后方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3内的同时,配对端子12分别从端子容纳室的前开口插入到端子容纳室23内。各个端子容纳室23设置有柔性矛杆24,该柔性矛杆24锁定连接端子以防止脱落(图7)。壳体本体21的后方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总共四个第一弹簧容纳部25,该四个第一弹簧容纳部25支承弹簧部件19的后部。
如图5所示,壳体本体21包括:矩形筒状的基部26,该基部26具有连接于其上部的罩部22;和矩形筒状的前部27,该前部27形成为比基部26向前地与配对壳体11的内周面对应。将前部27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设定为比基部26小。在壳体本体21的前部27与罩部22之间,确保配对壳体11进入到其内的配合空间28。在壳体本体21的比前部27向后的外周面上,安装环状的密封件29以密封当两个连接器互相配合时壳体本体21的外周面与配对壳体1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壳体本体21的前部27的开口处,从前方组装在对应于连接端子的位置处包括弹性接触片30的短端子31,并且配合用于锁定各个端子容纳室23的矛杆24的前保持器32。在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上,构成推回限制部20的第一爪部33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处突出。第一爪部33具有:前倾斜面34,该前倾斜面34朝着基部26的下表面向前倾斜;和后端面35,该后端面35与基部26的下表面基本正交。
如图4和7所示,罩部22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处设置有锁定机构18。锁定机构18被构造为包括:锁定臂36,该锁定臂36形成为能够通过将罩部22切口而上下弹性变形和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第一突起37,该第一突起37具有从锁定臂36的末端部从罩部向下突出的三角形截面;和第二突起38,该第二突起38具有分别从锁定臂36的末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从罩部向上突出三角形截面。第一突起37通过锁定进入壳体本体21的前部27与罩部22之间的间隙的配合空间28的配对壳体11的锁定突起15而将内壳体16与配对壳体11锁定。当在配合方向上将外壳体17推出时,第二突起38形成为能够接触外壳体17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图7中的倾斜面17a)。在罩部22的上表面上,构成推回限制部20的第二爪部39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位置处突出。第二爪部39具有:前倾斜面40,该前倾斜面40朝着罩部22的上表面向前倾斜;和后端面41,该后端面41与罩部22的上表面基本正交。罩部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设置有纵向向下悬垂的缘部42。各个缘部42的外侧面设置有与从外壳体17的内周突出的肋43(图2)锁定的槽44。罩部22的后端部设置有矩形肋45,该矩形肋45用于抵接外壳体17的后端面,以防止内壳体16在配合方向上脱离。如图3所示,引导配对壳体11的两个第一突条部13的一对引导肋46从罩部22的下表面突出。
如图3所示,外壳体17是形成为矩形筒状的框架体,并且内壳体16从其后方组装。通过将从外壳体17的内周面突出的肋43锁定在内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42的槽44中,外壳体1在配合方向上可滑动地保持外壳体16。外壳体17的内周面形成为与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和下表面滑动接触,并且具有引导配对壳体11的两个第二突条部14的引导槽47。
如图6所示,当将内壳体16配合于外壳体17时,外壳体17在外壳体17的内周面与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前部27的外周面之间确保用于配对壳体进入的环状的配合空间48。外壳体17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总共四个第二弹簧容纳部49,该四个第二弹簧容纳部49支承弹簧部件19的前部。如图2所示,外壳体17的上部的前端中央部设置有切口部50,从而允许内壳体16的锁定臂36的向上弹性变形。外壳体17的在切口部50最内侧的内周面设置有倾斜面17a,当两个连接器1与2互相配合时,锁定臂36的第二突起38抵接该倾斜面17a。
如图3和7所示,外壳体17的下部设置有:臂片51,该臂片51形成为能够通过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纵向切口而上下弹性变形和朝前方(配合方向)向内延伸;和突部52,该突部52比臂片51向后地从内表面突出。抵接配对壳体11的臂片51的前端面置于配合空间48中,并且臂片51设置有纵向为前后方向的矩形的第一孔部53。突部52形成为与组装于外壳体17的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并且是与内壳体16滑动接触的外壳体17的滑动面的一部分。当组装于外壳体17的内壳体16在配合方向上滑动时,第一孔部53形成为使得从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下表面突出的第一爪部33能够穿过孔移动,并且第一孔部53具有第一阶部54,当内壳体16朝着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移动时,第一爪部33的后端面35抵接该第一阶部54。第一阶部54设置在当内壳体16后退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设定位置时第一爪部33的后端面35能够抵接的位置处。如上所述,推回限制部20a包括第一爪部33和第一阶部54。
如图2和8所示,外壳体17的上部分别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矩形的第二孔部55,该一对矩形的第二孔部55的纵向是前后方向。当组装于外壳体17的内壳体16在配合方向上滑动时,一对第二孔部55形成为对应于内壳体16的第二爪部39能够穿过各个孔移动,并且第二孔部55具有第二阶部56,当内壳体16朝着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移动时,第二爪部39的后端面41抵接该第二阶部56。第二阶部56设置在当内壳体16后退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设定位置时第二爪部39的后端面41能够分别抵接的位置处。如上所述,推回限制部20b包括第二爪部39和第二阶部56。
因此,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包括:推回限制部20a,该推回限制部20a包括第一爪部33和第一阶部54;和推回限制部20b,该推回限制部20b包括第二爪部39和第二阶部56。因此,当在半配合状态下解除两个连接器的配合操作并且通过如将在稍后所述的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将内壳体16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时,第一爪部33抵接第一阶部54并且第二爪部39抵接第二阶部56,从而限制内壳体16在半配合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防止内壳体16相对于外壳体17的脱离。虽然第一阶部54和第二阶部56形成矩形孔部的侧壁,但是形成各个阶部的孔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
作为上述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将分别与电线连接的连接端子从后方插入到内壳体16的端子容纳室23内并且锁定于矛杆24,并且将密封件29和前保持器32从前方配合到内壳体16内。随后,在弹簧部件19的后端部安装于内壳体16的第一弹簧容纳部25并且弹簧部件19的前端部安装于外壳体17的第二弹簧容纳部49的状态下,在压缩弹簧部件19的同时将内壳体16从外壳体17的后方组装于外壳体17。当内壳体16的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分别与外壳体17的第一阶部54和第二阶部56锁定时,完成连接器1的组装。
接着,为了以这种方式将连接器1配合且连接于配对连接器2,首先,将连接器1的外壳体17放置在配对壳体11上,并且使内壳体16推抵配对连接器2。接着,将配对壳体11的前部配合到内壳体16与外壳体17之间的配合空间48内,并且外壳体17在压缩弹簧部件19的同时后退,其中在该外壳体17中臂片51的前端部推抵配对壳体11的前部。此时,通过推动锁定臂36的第一突起37并且使锁定臂36向上偏转,进入内壳体16的前部27与罩部22之间的配合空间28的配对壳体11的锁定突起15锁定于第一突起37,该第一突起37向下设置于用作内壳体16的锁定机构18的锁定臂36。因此,消除了锁定臂36的向上偏转,在配合方向上推动由弹簧部件19偏置的外壳体17,并且解除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从而实现两个连接器1与2的完全配合并且完成配合连接。当在配合方向上推动外壳体17时,外壳体17的切口部50的倾斜面17a与锁定臂36的向上的第二突起38产生接触,并且限制锁定臂36的向上偏转,从而维持两个连接器1与2的配合状态。
当在连接器1与2完全配合之前的半配合状态下,即在锁定机构18处于半配合位置的状态下手从内壳体16移开时,由弹簧部件19偏置的外壳体17推回配对连接器2,同时内壳体16被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因此,由于两个连接器1与2互相分离并且强制解除配合操作,所以能够检测连接器1的半配合。
在作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的容纳多个连接端子的多极连接器中,由于在与配对连接器2连接(配合)时的端子之间的滑动摩擦增大,所以可以将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弹簧常数)设定得大以检测半配合。然而,如果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过大,则在半配合期间推回限制部20的爪部33、39抵接相应的阶部54、56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20上的冲击也大,可能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
就此而言,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设置有滑动负荷部60,在爪部33、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56之前,该滑动负荷部60通过互相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和外壳体17的两个滑动面的协作而增大相对于滑动面的滑动摩擦。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滑动负荷部60分别在与内壳体16的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滑动负荷部60a和60b。
如图7所示,滑动负荷部60a是比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一个滑动面)的第一爪部33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一阶部54侧(配合方向上的后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61,并且随着接近第一爪部33远离基部26的下表面(一个滑动面)倾斜(距离基部26的下表面的高度变大)。作为外壳体17的相应的内周的滑动面的突部52能够与第一倾斜面61滑动接触。
如图8所示,滑动负荷部60b是比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一个滑动面)的第二爪部39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阶部56侧(配合方向上的后方)设置的第二倾斜面62,并且随着接近第二爪部39而远离罩部22的上表面(一个滑动面)倾斜(距离罩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变大)。外壳体17的相应内周的滑动面能够与第二倾斜面62滑动接触。
第一倾斜面61具有容纳在第一孔部53中的宽度尺寸(例如,与第一爪部33相同的宽度尺寸),并且倾斜面的上端形成为从第一爪部33的后端面35延伸。第二倾斜面62具有容纳在第二孔部55中的宽度尺寸(例如,与第二爪部39相同的宽度尺寸),并且倾斜面的上端形成为从第二爪部39的后端面41延伸。各个倾斜面61和62也能够与爪部33和39分离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外壳体17的内周的滑动面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的外周的滑动面上,用作滑动负荷部60a的倾斜面61设置为比第一爪部33的位置更靠近第一阶部54侧,并且用作滑动负荷部60b的倾斜面62设置为比各个第二爪部39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阶部56侧。因此,当诸如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56之前手从位于半配合位置的内壳体16移开并且内壳体16被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向配合方向上的后方推回时这样的中途解除配合操作时,外壳体17的相应的滑动面越过各个倾斜面61和62(图9和10)。因此,由于能够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增大两个壳体16与17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能够减小将内壳体16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结果,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20的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20上的冲击。因此,滑动负荷部60a和60b缓解作用在推回限制部20上的冲击。因此,即使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增大,也能够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损坏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爪部33与第一倾斜面61以及第二爪部39与第二倾斜面62分别一体地形成,所以内壳体16的形状简单。因此,能够简化成型内壳体16的模具的结构,并且能够将制造成本保持得低。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分别形成在内壳体16中,并且具有第一阶部54的第一孔部53和具有第二阶部56的第二孔部55分别形成在外壳体17中的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分别形成在外壳体17中,并且具有第一阶部54的第一孔部53和具有第二阶部56的第二孔部55分别形成在内壳体16中。在该情况下,滑动负荷部60a和60b分别设置有在配合方向上比外壳体17的爪部33和39更靠近阶部54和56的倾斜面61和倾斜面62。
对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倾斜面61和第二倾斜面62,通过适当地设定各个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最大高度等,能够将两个壳体16和17的互相滑动接触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调整为期望的大小。因此,通过根据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设定第一倾斜面61和第二倾斜面62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
在下文中,将描述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中滑动负荷部不同的滑动负荷部的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仅描述作为各个实施例的特征构造的滑动负荷部,并且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设置有滑动负荷部70a和70b,在爪部33和39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滑动负荷部70a和70b通过互相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和外壳体17的两个滑动面的协作而增大相对于滑动面的滑动摩擦。
如图11所示,滑动负荷部70a包括:突部71,该突部71设置为比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一个滑动面)的第一爪部33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一阶部54侧;和突部72,该突部72设置在外壳体17的相应内周的滑动面(配对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突部71。在越过突部71之后,突部72与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上的第一爪部33的后端面35与突部71之间的平面部滑动接触。虽然将突部71和突部72设定为具有基本相同尺寸的梯形形状截面,但是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例如圆弧。
如图12和13所示,滑动负荷部70b包括:突部73,该突部73设置为比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一个滑动面)的各个第二爪部39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阶部56侧;和突部74,该突部74设置在外壳体17的相应内周的滑动面(配对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突部71。在越过突部73之后,突部74与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上的第二爪部39的后端面41与突部73之间的平面部滑动接触。虽然将突部73和突部74设定为具有基本相同尺寸的梯形形状截面,但是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例如圆弧。
本实施例设置有:滑动负荷部70a,该滑动负荷部70a包括比内壳体16的滑动面的第一爪部33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一阶部54侧设置的突部71和设置在外壳体17的相应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突部71的突部72;以及滑动负荷部70b,该滑动负荷部70b包括比内壳体16的滑动面的各个第二爪部39形成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阶部56侧设置的突部73和设置在外壳体17的相应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突部73的突部74。因此,当诸如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手从位于半配合位置的内壳体16移开并且内壳体16被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侧时这样的中途解除配合操作时,突部72越过突部71并且突部74越过突部73。因此,由于能够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增大两个壳体16与17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能够减小将内壳体16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结果,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20的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20上的冲击。因此,即使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增大,也能够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损坏等)。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分别形成在内壳体16中,并且具有第一阶部54的第一孔部53和具有第二阶部56的第二孔部55分别形成在外壳体17的滑动面上的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爪部33和第二爪部39分别形成在外壳体17的滑动面上,并且具有第一阶部54的第一孔部53和具有第二阶部56的第二孔部55分别形成在内壳体16的滑动面上。在该情况下,滑动负荷部70a和70b分别设置有在配合方向比外壳体17的爪部33和39更靠近阶部54和56侧的突部71和73,并且在内壳体16的相应的滑动面上设置有能够越过突部71和73的突部72和74。
对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突部71、72、73和74,通过适当地设定截面形状和突出高度,能够将两个壳体16和17的互相滑动接触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调整为期望的大小。因此,通过根据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设定第一和第二突部71、72、73和74的截面形状和突出高度,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设置有滑动负荷部80,在一对第二爪部39抵接相应的阶部56之前,滑动负荷部80通过互相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和外壳体17的两个滑动面的协作而增大相对于滑动面的滑动摩擦。
如图14至16所示,滑动负荷部80包括一对臂部81,该一对臂部81通过将外壳体17的滑动面的一部分切口而突出,从而能够朝着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配对滑动面)弹性变形;和一对突部82,该一对突部82设置在与一对臂部81的末端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上。换句话说,一对臂部81被构造为朝着内壳体16的罩部22的上表面(另一个滑动面)弹性按压外壳体17的内壁面(一个滑动面),并且一对突部82设置在罩部22的上表面(另一个滑动面)上,从而与一对臂部81滑动接触。
如图15所示,一对突部82分别设置于在与配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爪部39偏移的位置(比一对第二爪部39向内)。一对突部82被设置为在配合方向上从第二爪部39偏移,并且设置于在一对第二爪部39抵接相应的第二阶部56之前与臂部81的末端滑动接触的位置处。虽然将各个突部82设定为具有基本相同尺寸的弧状截面,但是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例如梯形。
如图16所示,一对臂部在外壳体17的周围纵向切口,并且朝后方(半配合方向)向内延伸。各个臂部81的末端的下部设置有与突部82滑动接触的倾斜面81a。
本实施例设置有滑动负荷部80,该滑动负荷部80包括:臂部81,该臂部81突出从而能够从外壳体17的内周的滑动面朝着内壳体16的外周的滑动面弹性变形;和突部82,该突部82从与臂部81的末端滑动接触的内壳体16的滑动面突出。因此,当诸如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手从位于半配合位置的内壳体16移开并且内壳体16被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时这样的解除配合操作时,一对臂部81的末端的倾斜面81a分别与突部82滑动接触。因此,由于能够在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增大两个壳体16与17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所以能够减小将内壳体16推回到配合方向上的后方的速度。结果,能够减小当推回限制部20的爪部33和39分别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时作用在推回限制部20上的冲击。因此,即使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增大,也能够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损坏等)。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一对臂部81形成在外壳体17的滑动面上并且一对突部82形成在内壳体16的滑动面上的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一对臂部81可以形成在内壳体16的滑动面上,并且一对突部82可以形成在外壳体17的滑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描述了一对突部82比一对第二爪部39向内设置的实例,但是如果将一对突部82和一对臂部81设定为使得臂部81的末端在爪部33和39抵接相应的阶部54和56之前与突部82滑动接触,则设定位置和设定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实例。例如,除了本实施例的实例之外,另一个突部82也能够设置在内壳体16的壳体本体21的基部26的下表面上,并且另一个臂部81能够设置在外壳体17的相应的滑动面上。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滑动负荷部80设置在预定位置处而与推回限制部20的位置无关,所以能够相当自由地设计推回限制部80。
对于本实施例的突部82,通过适当地设定截面形状和突出高度,能够将两个壳体16和17的互相滑动接触的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调整为期望的大小。因此,通过根据弹簧部件19的偏置力设定突部82的截面形状和突出高度,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在推回限制部20中发生故障。
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中的外观和构造,并且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变形、增加和删除。
在下面的条目(1)至(4)中简要概括和列出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筒状的内壳体(16),该内壳体(16)将连接端子保持在其中;筒状的外壳体(17),该外壳体(17)围绕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并且能够在配合方向上滑动;锁定机构(18),该锁定机构将所述内壳体与配对连接器(2)锁定在配合位置处;弹簧部件(19),当在所述内壳体位于半配合位置的状态下解除配合操作时,弹簧部件将所述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向后方偏置,以将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推回;以及推回限制部(20),该推回限制部限制所述内壳体在配合方向上向后方被推回的位置;
其中,所述推回限制部(20)包括:
爪部(33、39),该爪部(33、39)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一个壳体(16)的第一滑动面(22的上表面、26的下表面)突出;阶部(54、56),该阶部(54、56)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17)的第二滑动面(16的上内壁面、下内壁面)上,并且当推回所述内壳体时抵接所述爪部;和滑动负荷部(60、70、80),该滑动负荷部(60、70、80)使得在所述爪部与所述阶部互相抵接之前的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比所述预定时间之前的滑动摩擦力大。
(2)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60)具有倾斜面(61、62),该倾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比所述爪部(33、39)靠近所述阶部(54、56)的位置处,并且该倾斜面倾斜为随着接近所述爪部而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面。
(3)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70)包括:第一突部(71、73),该第一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比所述爪部(33、39)靠近所述阶部的位置处;和第二突部(72、74),该第二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所述第一突部。
(4)根据(1)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80)包括:臂部(81),该臂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一个滑动面朝着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弹性按压;和第三突部(82),该第三突部与所述臂部滑动接触地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上。
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36633),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包括在半配合期间利用弹簧部件的偏置力推回壳体的机构,在该连接器中,能够减小作用在该机构上的冲击。具有该效果的本发明在连接器方面是有用的。

Claims (2)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筒状的内壳体,该内壳体被构造为将连接端子保持在该内壳体中;
筒状的外壳体,该外壳体被构造为包围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并且能够在配合方向上滑动;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将所述内壳体与配对连接器锁定在配合位置处;
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被构造为,当在所述内壳体位于半配合位置的状态下配合操作被解除时,所述弹簧部件使所述内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向后方偏置,从而将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推回;以及
推回限制部,该推回限制部限制所述内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被推回到所述后方的位置;
其中,所述推回限制部包括:
爪部,该爪部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第一滑动面突出;
阶部,该阶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的第二滑动面上,并且所述阶部被构造为当所述内壳体被推回时,所述阶部抵接所述爪部;和
滑动负荷部,该滑动负荷部使得在所述爪部与所述阶部互相抵接之前的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比所述预定时间之前的所述滑动摩擦力大,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包括:
第一突部,该第一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比所述爪部更靠近所述阶部的位置处;和
第二突部,该第二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面上,从而能够越过所述第一突部。
2.一种连接器,包括:
筒状的内壳体,该内壳体被构造为将连接端子保持在该内壳体中;
筒状的外壳体,该外壳体被构造为包围所述内壳体的外周,并且能够在配合方向上滑动;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被构造为将所述内壳体与配对连接器锁定在配合位置处;
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被构造为,当在所述内壳体位于半配合位置的状态下配合操作被解除时,所述弹簧部件使所述内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向后方偏置,从而将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推回;以及
推回限制部,该推回限制部限制所述内壳体在所述配合方向上被推回到所述后方的位置;
其中,所述推回限制部包括:
爪部,该爪部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第一滑动面突出;
阶部,该阶部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的第二滑动面上,并且所述阶部被构造为当所述内壳体被推回时,所述阶部抵接所述爪部;和
滑动负荷部,该滑动负荷部使得在所述爪部与所述阶部互相抵接之前的预定时间在所述第一滑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比所述预定时间之前的所述滑动摩擦力大,
其中,所述滑动负荷部包括:
臂部,该臂部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一个滑动面朝着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弹性按压;和
第三突部,该第三突部与所述臂部滑动接触地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滑动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面中的另一个滑动面上。
CN201780068565.5A 2016-12-06 2017-10-20 连接器 Active CN109923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6633 2016-12-06
JP2016236633A JP6550034B2 (ja) 2016-12-06 2016-12-06 コネクタ
PCT/JP2017/038050 WO2018105251A1 (ja) 2016-12-06 2017-10-20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3741A CN109923741A (zh) 2019-06-21
CN109923741B true CN109923741B (zh) 2020-08-07

Family

ID=6249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565.5A Active CN109923741B (zh) 2016-12-06 2017-10-2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9924B2 (zh)
EP (1) EP3553896B1 (zh)
JP (1) JP6550034B2 (zh)
CN (1) CN109923741B (zh)
WO (1) WO20181052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801457D0 (en) * 2018-01-30 2018-03-14 Pragmatic Printing Ltd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8596A (en) * 1995-11-09 1998-02-1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engaging structure
JPH10223311A (ja) * 1998-03-18 1998-08-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000357562A (ja) * 1999-06-11 2000-12-26 Yazaki Corp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US6171130B1 (en) * 1998-02-04 2001-01-09 Yazaki Corporatio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4966B2 (ja) * 1995-03-06 2003-05-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レール
DE10136862C1 (de) 2001-07-28 2003-06-26 Yazaki Europe Ltd Stecker zum Verbinden mit einer Steckbuch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8596A (en) * 1995-11-09 1998-02-1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engaging structure
US6171130B1 (en) * 1998-02-04 2001-01-09 Yazaki Corporatio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JPH10223311A (ja) * 1998-03-18 1998-08-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000357562A (ja) * 1999-06-11 2000-12-26 Yazaki Corp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5251A1 (ja) 2018-06-14
EP3553896A4 (en) 2019-12-11
JP2018092832A (ja) 2018-06-14
US20190260163A1 (en) 2019-08-22
EP3553896A1 (en) 2019-10-16
US10559924B2 (en) 2020-02-11
CN109923741A (zh) 2019-06-21
EP3553896B1 (en) 2021-02-17
JP6550034B2 (ja) 2019-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1814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EP1571734B1 (en) Connector apparatus with a mating detecting member called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KR101740170B1 (ko) 커넥터
JP2019046636A (ja) コネクタ
CN111066207B (zh) 部件锁定结构
CN111193138B (zh) 连接器
CN110088991B (zh) 弹簧式连接器
CN110622367B (zh) 连接器
JP4304474B2 (ja) コネクタ
JP4962787B2 (ja) コネクタ
EP1085617A1 (en) A connector
CN109923741B (zh) 连接器
JP2016091819A (ja) コネクタ
CN114175416B (zh) 连接器
KR20130127501A (ko) 커넥터
CN110770981A (zh) 连接器
CN111052516B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JP3674521B2 (ja) コネクタ
CN112152017B (zh) 连接器
JP3598990B2 (ja) コネクタ
JP2005197167A (ja) コネクタ
JP5397124B2 (ja) コネクタ
CN112821134A (zh) 连接器
JP2019008971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