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0523A - 充气子午线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子午线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0523A
CN109910523A CN201811423263.8A CN201811423263A CN109910523A CN 109910523 A CN109910523 A CN 109910523A CN 201811423263 A CN201811423263 A CN 201811423263A CN 109910523 A CN109910523 A CN 109910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tire
cloth
infantees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232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尾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10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0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1),其具有胎圈芯(10);钢丝胎体帘布层(4),其设置于一对胎圈部(1)彼此之间,端部以在胎圈芯(10)卷起的状态卡止,且具有钢帘线;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其以胎圈芯(10)为基准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内侧,并在胎圈芯(10)卷起;以及楔形部件(8),其在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由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和钢丝胎体帘布层(4)所夹持,并形成朝向卷入侧(DD2)而顶端变细的形状。

Description

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荷用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在用于卡车、公交车等的重载荷用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要求与普通的轿车用轮胎相比更高的内压及更高的载荷,因此要求提高耐久性。
作为表示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的一例的文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轮胎,其具有:一对胎圈部;钢丝胎体帘布层,其设置于一对胎圈部彼此之间,端部以在胎圈芯卷起的状态卡止;以及外侧钢丝胎圈包布,其以胎圈芯为基准相对于钢丝胎体帘布层配置于外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7-164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对轮胎施加内压时,会对钢丝胎体帘布层向拉脱的方向作用力。在钢丝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会显现因对抗拉脱而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的径直形变(日文:直歪)。径直形变会成为导致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分离的原因,因此优选减小径直形变。
如果使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向轮胎径向外侧较高地配置,则所述径直形变会减小。但是,会使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接近变形多的胎侧部。若是如此,则会导致变形所造成的剪切应变作用于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并发生分离。
另一方面,如果使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向轮胎径向内侧较低地配置,则能够使作用于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的由变形造成的剪切应变减小。但是,会使胎体帘布层的卷起部分的长度变短,因此当施加内压时对抗胎体帘布层的脱落的力会变弱,所述径直形变变大,会导致胎圈部的故障。
根据上述情况,以往的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的位置是考虑因上述变形所造成的剪切应变及径直形变的平衡而设计的。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胎圈部的耐久性提高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
一对胎圈部,其具有胎圈芯;
钢丝胎体帘布层,其设置于所述一对胎圈部彼此之间,端部以在所述胎圈芯卷起的状态卡止,且具有钢帘线;
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其以所述胎圈芯为基准相对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配置于内侧,并在所述胎圈芯卷起;以及
楔形部件,其在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由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和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所夹持,并形成朝向卷入侧而顶端变细的形状。
(三)有益效果
这样,由于在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通过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和钢丝胎体帘布层夹持楔形部件,因此即使对钢丝胎体帘布层作用向卷入侧牵拉的力,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和楔形部件也会作为阻止脱落的止动件发挥功能,能够减小径直形变。
而且,由于钢丝胎体帘布层对拉脱的抵抗力增加,因此能够使胎体帘布层的卷起端的位置向轮胎径向内侧降低,能够减小因变形而造成的剪切应变向卷起端的作用。
因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2是将胎圈部放大表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3是将变形例的胎圈部放大表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4是将变形例的胎圈部放大表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图5是将变形例的胎圈部放大表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胎圈部;10-胎圈芯;10b-胎圈芯的底面;10c-胎圈芯的重心;10d-胎圈芯的底面的卷入侧端;11-胎边芯;12-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a-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起端;12b-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入端;13-外侧钢丝胎圈包布;4-钢丝胎体帘布层;8-楔形部件;8a-楔形部件的轮胎径向内侧端;RD1-轮胎径向外侧;RD2-轮胎径向内侧;WD1-轮胎宽度方向外侧;θ-开口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子午线轮胎进行说明。图1是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图2是将胎圈部放大表示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图3是表示变形例的与图2对应的图。图4是表示变形例的与图2对应的图。
如图1所示,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1、从各胎圈部1向轮胎径向外侧RD1延伸的胎侧部2、以及与两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外侧RD1端连接的胎面部3。在胎圈部1配设有对钢丝等聚束体进行橡胶包覆而成的环状的胎圈芯10、以及由硬质橡胶构成的胎边芯11。胎圈芯10形成为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呈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六边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例示四边形。
另外,该轮胎具备从胎面部3经由胎侧部2到达胎圈部1的环状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钢丝胎体帘布层4设置于一对胎圈部彼此1之间,其端部以经由胎圈芯10而卷起的状态卡止。钢丝胎体帘布层4是用粘贴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PD大致垂直地延伸的钢帘线而形成的。在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内侧配置有用于保持气压的内衬层橡胶5。
而且,在胎侧部2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设置有胎侧橡胶6。另外,在胎圈部1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设置有当进行轮辋安装时与轮辋(未图示)连接的衬带橡胶7。
在胎面部3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从内侧向外侧按顺序设置有带束层(未图示)、带束层加强件(未图示)、母胶(未图示)、罩盖橡胶(未图示)。带束层及带束层加强件为了加固钢丝胎体帘布层4而设置。带束层由多张钢帘线层构成。带束层加强件是用粘贴橡胶包覆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帘线而构成的。带束层加强件根据需要也可以省略。
如图2所示,胎圈部1具有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楔形部件8。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也可以如图4所示那样省略。
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以胎圈芯10为基准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内侧。一部分向胎圈芯10卷起。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是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PD倾斜的钢帘线的部件。
如图2所示,以胎圈芯10的轮胎径向外侧端10a(上端)为基准,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的轮胎剖面高度Ha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卷起端4a的轮胎剖面高度hb的关系优选为0<Ha/Hb<0.5。如果满足该关系,则能够抑制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的部件分离。这是由于如果Ha/Hb>0.5,则作用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的剪切力会提高,有可能会导致分离。
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以胎圈芯10为基准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一起向胎圈芯10卷起。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是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PD倾斜的钢帘线而成的部件。
在这里,“卷起”表示将部件从胎圈芯10的轮胎径向内侧RD2通过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朝向轮胎径向外侧RD1配置。“卷起侧DD1”表示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沿着钢丝胎体帘布层4朝向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的端4a(卷起端4a)的方向。“卷入侧DD2”表示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沿着钢丝胎体帘布层4朝向胎面部3的方向。
楔形部件8在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由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和钢丝胎体帘布层4所夹持,并形成朝向卷入侧DD2而顶端变细的形状。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部件8是三角形状,但不限于此。楔形部件8可以仅由橡胶形成,也可以是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PD倾斜的帘线而成的部件。如果在楔形部件8中包含橡胶,则位于周围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及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被橡胶包覆,因此亲和性好,能够抑制部件分离。
在楔形部件8是用橡胶包覆的帘线部件的情况下,作为帘线,可例示钢帘线。另外,在楔形部件8是用橡胶包覆的帘线部件的情况下,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PD优选倾斜20度~50度,更优选倾斜25度~45度。
无论楔形部件8仅为橡胶还是帘布层材料,包含于楔形部件8的橡胶的硬度都是任意的,但是优选硬度比位于周围的胎边芯11的橡胶硬度高。橡胶硬度是JISK6253-1-20123.2硬度计硬度(durometer hardness)。使得容易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
这样,如果在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通过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和钢丝胎体帘布层4夹持楔形部件8,则当对钢丝胎体帘布层4作用向卷入侧DD2牵拉的力时,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及楔形部件8会作为阻止脱落的止动件发挥功能。
如图2所示,优选楔形部件8的轮胎径向内侧端8a相对于胎圈芯10的重心10c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RD2。根据本结构,楔形部件8以胎圈芯10作为立足点,因此容易显现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当然,只要是楔形部件8配置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之间,则也可以是楔形部件8的轮胎径向内侧端8a相对于胎圈芯10的重心10c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RD1。这是由于可发挥作为止动件的功能。
如图2所示,利用楔形部件8打开的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开口角度θ优选为10度以上,更优选为15度以上。这是由于如果确保该开口角度θ,则能够更强地发挥楔形部件作为止动件的功能。
为了使楔形部件8切实地发挥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如图2及图3所示,优选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胎圈芯10的底面10b的卷入侧端10d配置于卷入侧DD2。胎圈芯10的底面10b是与从胎圈芯10的重心10c起的垂线交叉的边。根据本结构,使得钢丝胎体帘布层4被牵拉的动作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移动容易联动。
如图2所示,在轮胎以胎圈芯10为基准将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的情况下,优选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卷起端12a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RD2。由于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因此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发挥抑制胎体帘布层4的倒塌的功能。能够相应地降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入端。如果能够降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则能够抑制作用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的剪切应变,并能够确保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与朝向胎面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之间的距离,因此具有更大地获取楔子的倾斜度的优点。
图4是省略了外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变形例。即,以胎圈芯10为基准在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没有配置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以外的钢丝胎圈包布。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卷起端12a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RD1。这是由于在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没有配置钢丝胎圈包布,故提高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以确保耐久性。
图5是可以适用于图2~图4的例子的变形例。如图5所示,在楔形部件8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之间设置有第二内侧钢丝胎圈包布9。根据本结构,由于针对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脱落的抵抗力提高,因此能够使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变得更强。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但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也可以省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具备:
一对胎圈部1,其具有胎圈芯10;
钢丝胎体帘布层4,其设置于一对胎圈部1彼此之间,端部以在胎圈芯10卷起的状态卡止,且具有钢帘线;
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其以胎圈芯10为基准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内侧,并在胎圈芯10卷起;以及
楔形部件8,其在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由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和钢丝胎体帘布层4所夹持,并形成朝向卷入侧DD2而顶端变细的形状。
这样,由于在胎圈芯1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WD1通过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和钢丝胎体帘布层4夹持楔形部件8,因此即使对钢丝胎体帘布层4作用向卷入侧DD2牵拉的力,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及楔形部件8也会作为阻止脱落的止动件发挥功能,能够减小径直形变。
而且,由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对拉脱的抵抗力增加,因此能够使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卷起端4a的位置向轮胎径向内侧RD2降低,能够减小因变形而造成的剪切应变向卷起端4a的作用。
因而,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楔形部件8的轮胎径向内侧端8a相对于胎圈芯10的重心10c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RD2。
根据本结构,由于楔形部件8将胎圈芯10作为立足点,因此能够较强地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并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楔形部件8打开的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开口角度θ为10度以上。
根据本结构,能够更强地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并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圈芯10形成为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呈多边形,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胎圈芯10的底面10b的卷入侧端10d进一步地配置于卷入侧DD2。
根据本结构,使得钢丝胎体帘布层4被牵拉的动作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移动容易联动,因此容易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并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楔形部件8中包含橡胶。
根据本结构,由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及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被橡胶包覆,因此亲和性好,能够抑制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圈部1具有胎边芯11,包含于楔形部件8的橡胶的硬度比胎边芯11的橡胶硬度高。
根据本结构,容易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并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楔形部件8是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PD倾斜的钢帘线而成的部件。
根据本结构,由于利用帘线提高刚性,因此容易发挥楔形部件8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并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楔形部件8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之间设置有第二内侧钢丝胎圈包布9。
根据本结构,由于针对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脱落的抵抗力提高,因此能够使作为止动件的功能变得更强。
在图2的例子中,具备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其以胎圈芯10为基准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并与钢丝胎体帘布层4一起在胎圈芯10卷起,而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卷起端12a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RD2。
根据本结构,由于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配置于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因此外侧钢丝胎圈包布13发挥抑制胎体帘布层4的倒塌的功能。能够相应地降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如果能够降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则能够抑制作用于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的剪切应变,并能够确保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起端12a与朝向胎面的钢丝胎体帘布层4之间的距离,因此具有更大地获取楔子的倾斜度的优点。
在图4的例子中,以胎圈芯10为基准在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没有配置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以外的钢丝胎圈包布,且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12b相对于卷起端12a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RD1。
根据本结构,由于在钢丝胎体帘布层4的外侧没有配置钢丝胎圈包布,因此提高了内侧钢丝胎圈包布12的卷入端而确保耐久性。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仅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而且在权利要求书中示出,进而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可以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用于其它任意的实施方式。各部的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具备:
一对胎圈部,其具有胎圈芯;
钢丝胎体帘布层,其设置于所述一对胎圈部彼此之间,端部以在所述胎圈芯卷起的状态卡止,且具有钢帘线;
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其以所述胎圈芯为基准配置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的内侧,并在所述胎圈芯卷起;以及
楔形部件,其在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由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和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所夹持,并形成朝向卷入侧而顶端变细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部件的轮胎径向内侧端相对于所述胎圈芯的重心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楔形部件打开的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的开口角度为10度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芯形成为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中呈多边形,
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入端相对于所述胎圈芯的底面的卷入侧端进一步地配置于卷入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楔形部件中包含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部具有胎边芯,
包含于所述楔形部件的橡胶的硬度比所述胎边芯的橡胶硬度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部件是用橡胶包覆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钢帘线而成的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楔形部件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内侧钢丝胎圈包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具备外侧钢丝胎圈包布,其以所述胎圈芯为基准配置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的外侧,并与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一起在所述胎圈芯卷起,
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入端相对于卷起端配置于轮胎径向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胎圈芯为基准在所述钢丝胎体帘布层的外侧没有配置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以外的钢丝胎圈包布,
所述内侧钢丝胎圈包布的卷入端相对于卷起端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
CN201811423263.8A 2017-12-12 2018-11-27 充气子午线轮胎 Pending CN1099105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7472A JP6989370B2 (ja) 2017-12-12 2017-12-12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7-237472 2017-1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0523A true CN109910523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5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23263.8A Pending CN109910523A (zh) 2017-12-12 2018-11-27 充气子午线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89370B2 (zh)
CN (1) CN10991052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636A (zh) * 2020-07-14 2020-10-16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型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
CN112477524A (zh) * 2019-09-11 2021-03-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用充气轮胎
CN113966283A (zh) * 2019-06-24 2022-01-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998A1 (en) * 2002-08-09 2004-02-12 Roland Close Tire wall gauges to optimize runflat tire ride comfort
CN201472075U (zh) * 2009-08-14 2010-05-19 山东恒宇橡胶有限公司 改进型轮胎胎圈结构
CN105564161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三维组件的充气轮胎
CN104395112B (zh) * 2012-06-18 2016-11-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重型车辆的轮胎
CN206568820U (zh) * 2017-03-16 2017-10-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纤维帘布子午线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9127B2 (ja) * 1990-03-14 1999-06-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4317806A (ja) * 1991-04-18 1992-11-0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215567B2 (ja) * 2003-05-26 2009-01-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573458B2 (ja) * 2010-06-22 2014-08-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38088B2 (ja) * 2011-12-20 2014-03-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580366B1 (ko) * 2013-11-14 2015-12-24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개선된 채퍼 스트립 구조를 갖는 공기입 타이어
JP6342277B2 (ja) * 2014-09-24 2018-06-1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5998A1 (en) * 2002-08-09 2004-02-12 Roland Close Tire wall gauges to optimize runflat tire ride comfort
CN201472075U (zh) * 2009-08-14 2010-05-19 山东恒宇橡胶有限公司 改进型轮胎胎圈结构
CN104395112B (zh) * 2012-06-18 2016-11-2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重型车辆的轮胎
CN105564161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三维组件的充气轮胎
CN206568820U (zh) * 2017-03-16 2017-10-20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纤维帘布子午线轮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6283A (zh) * 2019-06-24 2022-01-2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2477524A (zh) * 2019-09-11 2021-03-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用充气轮胎
CN111775636A (zh) * 2020-07-14 2020-10-16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型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9370B2 (ja) 2022-01-05
JP2019104341A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0523A (zh) 充气子午线轮胎
EP1676729A1 (en) Pneumatic tire with high turnup, locked bead construction
CN100572111C (zh) 重载轮胎
JP550611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7438102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specified bead portion profile
JP4944458B2 (ja)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2006137252A (ja) 乗用四輪自動車用高性能偏平タイヤ及びその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JP51040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807011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15404B2 (ja) タイヤ・リム組立体
JP4904020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37750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210801A1 (en) Vehicle tyre with enhanced bead contour
JP4603154B2 (ja) 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24803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155855A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200418910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01603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001306A (zh) 充气子午线轮胎
EP2228237A2 (en) Bicycle tire
JP2013520355A (ja) 高い耐離座性を備えたタイヤ
JP393461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67940A5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35201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15653B2 (ja) ビード部耐久性に優れ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