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0424B -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0424B
CN109910424B CN201910211422.6A CN201910211422A CN109910424B CN 109910424 B CN109910424 B CN 109910424B CN 201910211422 A CN201910211422 A CN 201910211422A CN 109910424 B CN109910424 B CN 109910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bank
pattern
bank portion
pri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14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0424A (zh
Inventor
金山吉广
幸川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10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0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0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0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3/00Preparing for use and conserving printing surfaces
    • B41N3/003Preparing for use and conserving printing surfaces of intaglio formes, e.g. application of a wear-resistant coating, such as chrome, on the already-engraved plate or cylinder; Preparing for reuse, e.g. removing of the Ballard shell; Correction of the engra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04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metallic
    • B41N1/06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metallic for relief printing or intaglio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8Curved printing formes or printing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3/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G4/00 - H01G11/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08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G4/0085Fri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3Thin- or thick-film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7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other printing techniques, e.g. letterpress printing, intaglio print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offs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16Curved printing plates, especially cylin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2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 H05K3/4629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laminating inorganic sheets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s, e.g. green ceramic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在形成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方向尺寸较小的图形图案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在版材(51)的表面,形成多个要印刷的图形图案对应的印刷图案(P),印刷图案具备从沿着印刷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的一侧缘部(12a)向与一侧缘部(12a)相对的另一侧缘部(12b)突出并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一侧堤岸部(21)以及从另一侧缘部向一侧缘部突出并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且除了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所占区域外的区域设为作为填充印刷糊料的区域的凹坑部(23)。

Description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1日、申请号201611192616.9 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版印刷版等印刷版、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详细地说,例如涉及在电子元件的制造工序中将导电性糊料、陶瓷糊料等印刷糊料印刷到陶瓷生片等印刷对象物所采用的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制造具备电容形成用的内部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具备布线电路的陶瓷多层基板等时,作为形成内部电极、布线电路的方法,例如已知有,用凹版印刷用的印刷版在陶瓷生片上印刷导电性糊料的凹版印刷法等方法。
另外,在通过电子元件的制造工序形成绝缘膜、电阻膜等时,作为印刷陶瓷糊料、电阻糊料的方法,通过上述凹版印刷用的印刷版来进行印刷的方法被广泛使用。
但是,作为电子元件的电极形成用的导电性糊料,例如采用具有1~ 40Pa·s左右的粘度的糊料。
此外,由于导电糊料通过匹配产品即电子元件的特性来适宜选用,因此也根据电子元件的种类来改变导电性糊料的粘度。实际情况是,在印刷具有较大粘度范围的导电性糊料时一律采用具有相同印刷图案的印刷版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期望的图形图案(印刷涂膜)。
即,为了印刷粘度不同的导电性糊料以获得期望的图形图案,需要具备与导电性糊料的粘度匹配的印刷图案的印刷版,但是,存在导电性糊料和印刷图案不易匹配的问题。
另外,近年,印刷中采用的导电性糊料的粘度的区域也扩展到0.01~ 80Pa·s这一更宽范围,发生印刷涂膜的平滑性、平坦性变差的现象。
作为这样的凹版印刷相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凸版印刷用版,其在圆筒状的凹版辊的外周面形成多个要印刷的图形图案所对应的印刷图案,印刷图案具有弯曲部,通过将大致沿印刷方向延伸的多个印刷方向堤岸部(bank)相互大致平行地配设而形成。
如图17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构成印刷图案P1的印刷方向堤岸部 113的弯曲部112的角度θ设为图17所示锐角,或者如图18所示将印刷图案 P1的弯曲部112设为弯曲形状。另外,图17及图18的印刷图案P1中,箭头A 所示方向成为印刷方向。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凹版印刷版的情况下,弯曲部(折返部分)112上的导电性糊料的转印、溅墨(misting)的效果根据导电性糊料的粘度而变化,存在印刷厚度、涂膜的平滑性等产生偏差的问题。
另外,为了防止通过印刷导电性糊料而形成的图形图案的周缘部拱起即所谓马鞍现象(saddle phenomenon)的发生,如图17、图18所示,在印刷图案P1的周边区域,增大印刷方向堤岸部113的宽度(即,设置宽幅部 113a),但是,专利文献1中,印刷图案P1设为如上述那样的弯曲图案,因此,存在所印刷出的图形图案的外周的直线性变差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凹版印刷版的情况下,在形成与印刷方向(箭头A 所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方向尺寸例如为200μm以下的细图形图案的情况下,存在与印刷方向平行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趋于变差。
另外,作为现有的印刷图案,例如图19所示,考虑印刷图案P2,该印刷图案P2构成为连续配置多个矩形单元121并由凹坑部121间的堤岸部122 分隔相邻的凹坑部。但是,在如此构成印刷图案P2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平滑形成高粘度的导电性糊料的印刷膜的问题。
因而,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如图20所示,考虑印刷图案P3,该印刷图案P3在将印刷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相邻的凹坑部131间分隔的堤岸部 132上,沿着印刷方向在交互的位置形成切口133,该印刷图案P3得以实际运用。在该印刷图案P3的情况下,在凹坑部131填充的导电性糊料被印刷(转印)到陶瓷生片等印刷对象物时,在堤岸部132上稳定地从凹坑部131溅墨到印刷对象物的同时进行转印,因此,能够确保所印刷的图形图案的平滑性。
但是,在该印刷图案P3的情况下,若通过印刷印刷糊料而形成的图形图案(印刷图形)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变小,则无法实现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配设多个上述凹坑部的结构,因此存在无法应对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细图形图案的问题。
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专利文献2也提出了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端部形成端部堤岸部,并且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区域也配设多个堤岸部的印刷图案。但是,在该印刷图案的情况下,也存在无法应对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的细长图形图案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10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71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该印刷版例如在印刷导电性糊料来形成内部电极图案等图形图案时,特别是形成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尺寸)较小的图形图案时,能够形成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侧边)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印刷版是一种凹版印刷用的印刷版,用于将印刷糊料印刷到印刷对象物上,成为规定的图形图案,其特征在于,在版材的表面形成多个与要印刷的图形图案对应的印刷图案,上述印刷图案具备:从沿着进行印刷的方向即印刷方向的一侧缘部向与上述一侧缘部相对的另一侧缘部突出并在上述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一侧堤岸部;从上述另一侧缘部向上述一侧缘部突出并在上述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且除了上述一侧堤岸部及上述另一侧堤岸部所占区域外的区域设为作为填充上述印刷糊料的区域的凹坑部。
本发明的印刷版中,优选的是,上述一侧堤岸部朝向上述另一侧缘部,沿着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上述另一侧堤岸部朝向上述一侧缘部,沿着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朝向所相对的另一侧堤岸部或一侧缘部,沿着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时,能够在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的基端部连续稳定地发生印刷糊料的溅墨,能够可靠地形成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印刷图形)。
另外,优选的是,多个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与多个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配设在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正对的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稳定地发生印刷糊料的溅墨,更有效地实现本发明。
另外,优选的是,多个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与多个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配设在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不正对的位置。
本发明的印刷版中,一侧堤岸部的各个和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也能够配设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不正对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确保进行良好的印刷所必要的堤岸部彼此的间隔即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的间隔、一侧堤岸部彼此的间隔以及另一侧堤岸部彼此的间隔,同时能够减小印刷图案的宽度。其结果是,对于在一侧堤岸部与另一侧堤岸部正对时难以印刷的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为100μm以下尤其是30μm左右的细图形图案(印刷图形),也能够在确保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及厚度的均一性的同时将其形成。
另外,作为配设两者不正对的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的实施方式,例示了配设为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位于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另一侧堤岸部的中间位置,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位于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一侧堤岸部的中间位置,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配设在从中间偏移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构成为从沿着上述印刷方向的方向观察上述印刷图案时,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区域与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不重合。
构成为从沿着印刷方向的方向观察印刷图案时,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与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不重合的情况下,在凹坑部的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沿印刷方向形成有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均不存在的凹坑部,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在凹坑部填充的印刷糊料的量,形成具有必要厚度的图形图案。
另外,优选的是,构成为从沿着上述印刷方向的方向观察上述印刷图案时,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与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重合。
构成为从沿着印刷方向的方向观察时,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与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重合的情况下,能够构成适于形成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较小的图形图案(印刷图形)的印刷图案。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和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在上述印刷方向上游侧弯曲。
通过在印刷方向上游侧弯曲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和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能够使转印时的印刷糊料的溅墨圆滑,使通过印刷印刷糊料而形成的图形图案的形状稳定,并能够提高平坦性(厚度的均匀性)。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上述一侧堤岸部的朝向上述另一侧缘部的基端部的尺寸不同,且相邻的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朝向上述一侧缘部的基端部的尺寸不同。
通过使相邻的一侧堤岸部的朝向另一侧缘部的基端部的尺寸不同,且相邻的另一侧堤岸部的朝向一侧缘部突出的突出尺寸不同,从而也能够与印刷糊料的性状、印刷条件等无关地使印刷糊料的溅墨状态稳定,进行可靠性高的印刷。
另外,优选的是,构成为上述一侧堤岸部的间隔一定,且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间隔一定。
将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分别在印刷方向等间隔配设时,能够与印刷图案内的位置无关地使印刷糊料的溅墨状态稳定,进行可靠性高的印刷。
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凹坑部的底部的部分区域形成深度比其他区域要深的凹部。
通过在凹坑部的底部的部分区域设置深度比其他区域深的凹部,能够增加凹坑部填充的印刷糊料的量,能够形成涂膜厚度较厚的图形图案。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印刷版。
另外,本发明的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印刷版,在陶瓷生片或载体薄膜上作为印刷糊料印刷导电性糊料,形成内部电极形成用的图形图案的工序。
本发明的印刷版中,印刷图案具备:从沿着印刷方向的一侧缘部向与一侧缘部相对的另一侧缘部突出并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一侧堤岸部;以及从另一侧缘部向一侧缘部突出并在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并且,除了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所占区域外的区域设为作为填充印刷糊料的区域的凹坑部,因此,通过用本发明的印刷版来印刷印刷糊料,能够在将印刷糊料从凹坑部转印(印刷)到陶瓷生片等印刷对象物时,能够稳定发生连续的溅墨。其结果是,能够形成通过印刷印刷糊料而形成的图形图案(印刷图形)的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厚度均匀的图形图案。
即,为了获得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和平坦性较优的图形图案,在来自印刷图案的印刷糊料的转印时,利用各凹坑稳定产生溅墨是重要的,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印刷版,通过构成印刷图案的上述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的基端部、即印刷图案的一侧缘部及另一侧缘部连续发生印刷糊料转印时的溅墨,以整个印刷图案从一个凹坑一并地将印刷糊料转印到印刷对象物,因此,与采用未设置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的印刷版的情况相比,能够连续稳定地发生溅墨。
通过稳定发生这样的连续溅墨,能够获得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印刷图形)。
另外,具备一侧堤岸部和另一侧堤岸部,除了一侧堤岸部及另一侧堤岸部所占区域外的区域设为作为填充印刷糊料的凹坑部,因此,本发明的印刷版能够特别适用于形成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宽度)为例如 200μm左右的细图形图案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形成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上述印刷版,因此,通过采用该印刷装置来印刷印刷糊料,能够高效形成形状精度较优、厚度均匀的图形图案。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采用上述印刷版在陶瓷生片或载体薄膜上作为印刷糊料印刷导电性糊料,以形成内部电极形成用的图形图案的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制造具备厚度均匀、形状精度较高的内部电极的可靠性较高的层叠陶瓷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印刷装置中采用的凹版辊的图。
图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图。
图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其他例的图。
图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7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8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变形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构成现有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图。
图18是表示构成现有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其他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构成现有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构成现有的印刷版的印刷图案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另外,该实施例中,以在凹版印刷中采用的凹版辊的表面设置的凹版印刷用的印刷版(凹版印刷版)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凹版印刷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构成图1的凹版印刷装置的凹版辊的立体图。
凹版印刷装置50是在具有宽度较细的内部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等电子元件的制造工序中,用于对陶瓷生片55印刷内部电极形成用的导电性糊料 (印刷糊料)52来形成内部电极图案(图形图案)56的印刷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印刷装置50具备:表面具有多个印刷图案P的凹版辊51;收容导电性糊料52的糊料槽57;刮削附着于凹版辊51的剩余的导电性糊料52的刮削单元53;背辊(压印圆筒)54;以及沿着箭头B的方向传送陶瓷生片(印刷对象物)55的传送辊等传送单元(未图示)。
然后,使陶瓷生片55在凹版辊51和背辊54之间通过,使凹版辊51的表面的印刷图案P保持的导电性糊料52转印到陶瓷生片55的表面,从而,能够在陶瓷生片55上印刷内部电极图案56。
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印刷版10通过以圆筒状的凹版辊51为版材,在该凹版辊51的外周面配设多个印刷图案P而形成。
另外,印刷糊料56的印刷方向成为与陶瓷生片55的传送方向(图1中为箭头B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图3等中为箭头A所示方向)。
如图3所示,印刷图案P具备:从沿着印刷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的一对侧缘部中的一侧缘部12a向与一侧缘部12a相对的另一侧缘部12b突出的多个一侧堤岸部21;以及从另一侧缘部12b向一侧缘部12a突出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所占区域以外的区域构成为填充有印刷糊料52(参照图1)的区域即凹坑部23。
在印刷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宽度)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而印刷方向的尺寸(长度)为500μm以上的长方形的图形图案56以作为要在陶瓷生片等印刷对象物上形成的图形图案56的情况下,适用该印刷版10。
然后,构成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为了与上述图形图案56的宽度对应,优选为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W1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印刷方向的尺寸即长度L1为500μm以上。
另外,印刷图案P的凹坑部23的深度优选为5μm以上、50μm以下。
另外,构成该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一侧堤岸部21沿着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向另一侧缘部12b突出,另一侧堤岸部22沿着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向一侧缘部12a突出,并且,多个一侧堤岸部21的各个和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的各个配设在相互正对的位置。
另外,从上述一侧缘部12a向另一侧缘部12b突出的多个一侧堤岸部21 和从另一侧缘部12b向一侧缘部12a突出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沿着印刷方向隔开一定的间隔(规定的间距)配设。
另外,一侧堤岸部21的长度(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优选为一侧堤岸部21的配设间距的30%以上、200%以下,另一侧堤岸部22的长度优选为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的30%以上、200%以下。
另外,具体而言,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宽度优选为例如 3~30μm,长度最短设为10μm,最长设为从图形图案56的宽度的1/2减去 15μm的值。
另外,在印刷方向相邻的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优选设为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宽度加上30μm的值即最小值和100μm即最大值之间的范围内。
另外,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相互相对的前端部21a、22a间的距离(前端部21a、22a的间隔)优选为30μm以上。
另外,印刷图案P的印刷开始侧端部(图3中左侧端部)与一侧堤岸部21 和另一侧堤岸部22中最靠近印刷开始侧端部的堤岸部之间的距离优选为与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相同或者小于配设间距。
另外,印刷图案P的印刷结束侧端部(图3中右侧端部)与一侧堤岸部21 和另一侧堤岸部22中最靠近印刷结束侧端部的堤岸部之间的距离优选设为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的一半(1/2)以下。
通过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1的印刷版10,能够形成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宽度)为50μm~200μm,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侧边)的直线性较优且平坦性良好的图形图案56(图1)。
另外,以采用具备上述结构的印刷版10在陶瓷生片55印刷印刷糊料(导电性糊料)52时(参照图1)为契机,上述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将印刷糊料52印刷(转印)到陶瓷生片55,凹坑23(图3)内的印刷糊料52经由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而浸湿扩散到陶瓷生片55,同时从凹坑部23 吸取印刷糊料52。
在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传递转印的印刷糊料52在印刷版10 与陶瓷生片55分离时,在印刷图案P的一侧缘部12a、另一侧缘部12b的边缘发生印刷方向的溅墨。从而,利用印刷图案P的一侧缘部12a、另一侧缘部 12b呈直线地转印更多的印刷糊料52。
而且,印刷(转印)到陶瓷生片55后,通过进行平整,提高图形图案56 的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
另外,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以一定的配设间距等间隔配置,因此,印刷糊料52的转印量稳定,图形图案56的平滑性提高。
另外,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间隔、一侧堤岸部21之间的间隔及另一侧堤岸部22之间的间隔优选为30μm以上。若该间隔不足30μm,则转印时的印刷糊料52的溅墨变得不稳定,印刷性变差。
另外,转印量、平整性因印刷糊料52的物理特性而变化,但是该实施例1的印刷版中,通过根据印刷糊料52的物理特性来调节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长度、配设间距等,能够获得更平滑的图形图案56。
另外,通过印刷印刷糊料52而形成的图形图案56的上表面平坦是重要的,并且,周缘部(边缘部)的上升陡峭也是重要的,而利用实施例1的印刷版10,控制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图案,使边缘部分的涂膜厚度比图形图案56的中央要厚,从而能够获得平坦且周缘部(边缘部)的上升陡峭的图形图案。
另外,在图形图案的周缘部(边缘部)平缓不陡峭的情况下,图形图案的一定厚度以下的区域有可能无法发挥期望的功能,因此不优选于此。
[实施例2]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实施例2)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如图4所示,构成该实施例2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具备前端部21a、 22b构成为向印刷方向上游侧(印刷开始侧)弯曲的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
另外,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1a、22a的弯曲角度相对于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优选在0°以上、90°以下的范围。
在该图4的印刷图案P的情况下,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间隔、一侧堤岸部21彼此的间隔以及另一侧堤岸部22彼此的间隔也优选在30 μm以上。若该间隔不足30μm,则转印时的印刷糊料的溅墨不稳定,印刷性变差。
如该实施例2所示,通过将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堤岸部 22的前端部22a向印刷方向上游侧(印刷开始侧)弯曲,从而将凹坑部23填充的印刷糊料转印到陶瓷生片55时,能够加长转印机会的长度,增多转印量。
另外,能够使印刷糊料的溅墨在从弯曲的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到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基端部、即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与侧缘部连接的部分平滑移动,能够使图形图案的边缘部(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转印稳定,提高直线性。
[实施例3]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实施例3)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该实施例3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在构成上述实施例1的印刷图案P的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之间,沿着印刷方向,配设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一条凹部(沟)24。另外,凹部(沟)24的深度优选为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的深度的1.5倍以上、3 倍以下。
在上述实施例1的印刷图案的情况下,若图形图案的宽度为100μm以下,则凹坑部23的体积趋于变小,印刷糊料的转印量趋于变少,印刷图案(印刷图形)的膜厚趋于变薄,另外,若图形图案的宽度超过100μm,则与边缘部的膜厚比,中央部的涂膜厚度趋于不足,而如本实施例3所示,通过在凹坑部23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凹部 (沟)24,能够增加来自凹坑部23的印刷糊料的转印量,在图形图案的宽度为100μ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印刷图案的膜厚变薄,在图形图案的宽度超过100μm的情况下,能够消除图形图案中央处的膜厚不足的问题。
[实施例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实施例4)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该实施例4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在构成上述实施例2的印刷图案P的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之间,沿印刷方向,配设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一条凹部(沟)24。另外,凹部(沟)24的深度优选在凹坑部23的1.5倍以上、3倍以下。
在上述实施例2的印刷图案的情况下,若图形图案的宽度为100μm以下,则凹坑部23的体积趋于变小,印刷糊料的转印量趋于变少,印刷图案的膜厚趋于变薄,另外,若图形图案的宽度超过100μm,则与边缘部的膜厚比,中央部的涂膜厚度趋于不足,而如本实施例4所示,通过在凹坑部23 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凹部(沟)24,能够增加来自凹坑部23的印刷糊料的转印量,在图形图案的宽度为100μ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印刷图案的膜厚变薄,在图形图案的宽度超过100μ m的情况下,能够消除图形图案中央处的膜厚不足的问题。
[实施例5]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实施例5)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该实施例5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在构成上述实施例1的印刷图案P的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之间,分别形成多个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凹部25。另外,各凹部25的深度优选在凹坑部23的1.5倍以上、3倍以下。
该实施例5的印刷版10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3同样的效果。
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也可以采用在构成上述实施例2的印刷图案P 的一侧堤岸部21的弯曲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弯曲的前端部22a 之间分别形成多个深度比凹坑部23的其他区域要深的凹部25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4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该实施例6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一侧堤岸部21朝向另一侧缘部12b,沿着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另一侧堤岸部22朝向一侧缘部 12a,沿着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但是,多个一侧堤岸部21的各个和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的各个配设在相互不正对的位置。
即,该实施例6中,多个一侧堤岸部21的各个的配设间距和多个另一侧堤岸部22的各个的配设间距虽然相同,但是,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配设在分别错开1/2间距的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6的印刷版10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配设在分别错开1/2间距的位置,从而配设在相互不正对的位置,因此,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间隔能够确保在30μm以上,且一侧堤岸部21 的前端部21a和另一侧缘部12b的间隔以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和一侧缘部12a的间隔能够确保在30μm以上,并且能够将印刷图案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减小到例如60μm左右,能够提供印刷宽度较窄的图形图案时应对性较优的印刷版。
另外,通过用该实施例6的印刷版10进行印刷,从而能够形成在采用实施例1的印刷版时未必能容易形成的例如宽度30μm的左右的细图形图案,即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的图形图案。
[实施例7]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该实施例7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构成为,从印刷方向观察时,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21a与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重合。即,该实施例7的印刷版10中,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长度(与印刷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超过印刷图案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1/2,与各个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的连线相比,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更加伸入到接近另一侧缘部12b的位置,与各个一侧堤岸部21的前端部21a的连线相比,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2a更加伸入到接近一侧缘部12a的位置。
另外,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例如构成为比实施例6大。其结果是,即使在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长度形成得比印刷图案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1/2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各堤岸部间的距离(间隔)。在实施例7的印刷版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应对形成宽度为50μm左右的细图形图案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7的印刷版10的情况下,印刷图案P中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较大,相对于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所占比例,凹坑部23所占比例变大,因此,能够获得平坦性较优的图形图案。
[实施例8]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实施例8)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构成该实施例8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将上述实施例7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减小到确保各堤岸部间的间隔(例如,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部21a、22a间的距离)为30μm以上的范围。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印刷糊料的转印时,能够利用互异配置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连续地发生溅墨。其结果是,例如,形成宽度为 60μm左右的细图形图案时,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较优,能够稳定地形成平滑的图形图案,并且能够实现图形图案所需的厚度。
另外,如上述实施例7,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较大时,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趋于变差,但是如本实施例8的印刷版10所示,通过减小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能够使沿着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良好。
[实施例9]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他实施例(实施例9)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构成本实施例9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长度较长的一侧堤岸部21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短的另一侧堤岸部 22,并且在与长度较短的各个一侧堤岸部21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长的另一侧堤岸部22。换言之,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长度较长的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短的一侧堤岸部21,在与长度较短的各个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长的一侧堤岸部21。
在该实施例9的印刷版10中,各堤岸部间的间隔构成为确保在30μm以上。
在本实施例9的印刷版10的情况下,印刷图案P中,凹坑部23相对于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所占比例不会大幅减少,能够减少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配设间距,能够使沿着印刷图案的印刷方向的侧缘部的直线性良好。
另外,图12~图15是表示上述各实施例的印刷版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印刷版的图。
图12的印刷版10在构成印刷图案P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 之间,沿着印刷方向,形成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一条印刷方向堤岸部26。该印刷图案P适用于印刷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在10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尺寸比较大的图形图案的情况。
即,在宽度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比较宽的印刷图案中,由于只配设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话,仅仅在图形周缘部进行转印,印刷图案的中央部的厚度(涂膜厚度)趋于不足,而通过在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之间配置印刷方向堤岸部26,能够增加中央部的转印机会,消除印刷图案中央部的厚度不足。
另外,图12的印刷图案P中,印刷方向堤岸部26与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最短距离优选为30μm以上,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 的前端间的距离优选为70μm以上。
另外,图13的印刷版10在前端部21a向印刷方向上游侧弯曲的一侧堤岸部21与前端部22b向印刷方向上游侧弯曲的另一侧堤岸部22之间,沿着印刷方向,形成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一条印刷方向堤岸部26。该印刷图案P适用于印刷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宽度在100μm以上、 300μm以下的尺寸比较大的图形图案的情况。
即,宽度为100~300μm的比较宽的印刷图案中,由于只配设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话,仅仅在图形周缘部进行转印,印刷图案的中央部的厚度(涂膜厚度)趋于不足,而通过在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 22之间配置印刷方向堤岸部26,能够增加中央部的转印机会,消除印刷图案的中央部的厚度(涂膜厚度)不足。
另外,图13的印刷图案P中,印刷方向堤岸部和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的最短距离也优选在30μm以上,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 的前端间的距离优选在70μm以上。
另外,图14的印刷版10在图12的印刷图案P中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一条印刷方向堤岸部26,沿着印刷方向每隔规定间隔形成切口(狭缝)27。
通过构成该图14的印刷图案P,能够增大印刷图案P中凹坑部23所占比例,确保印刷糊料的转印量,防止涂膜中央处的涂布厚度降低。即,在设置无切口的一条印刷方向堤岸部26的情况下,凹坑部23所占比例变小,印刷到印刷图案中央处的印刷糊料的转印量不足,而构成图14的印刷图案P 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图15的印刷版10适用于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间的距离为100μm以上的情况。构成该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在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长度较长的一侧堤岸部21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短的另一侧堤岸部22,在与长度较短的一侧堤岸部21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长的另一侧堤岸部22(即,在长度较长的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短的一侧堤岸部21,在长度较短的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长度较长的一侧堤岸部21),并且在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之间,形成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堤岸部(印刷方向堤岸部)26。然后,在印刷方向堤岸部26的与长度较短的一侧堤岸部21或长度较短的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区域,配设向较短的一侧堤岸部21或长度较短的另一侧堤岸部22突出的突出堤岸部(单侧突出堤岸部)26a。
另外,该印刷图案P中,各堤岸部间的间隔也优选为确保在30μm以上。
如该图15的印刷版10所示,形成300μm左右为止的宽度较宽的图形图案的情况下,通过配置具有包含上述突出堤岸部(单侧突出堤岸部)26a的结构的印刷方向堤岸部26,从而由突出堤岸部26a增加印刷糊料的转印机会,转印量增加,消除印刷图案的厚度不足。
另外,构成图16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与构成图15的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的情况同样,适用于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的前端间的距离为100μm以上的情况。构成该印刷版10的印刷图案P中,构成印刷图案P的与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即长度相同的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 22被配设在正对的位置,并且在一侧堤岸部21和另一侧堤岸部22之间形成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一条堤岸部(印刷方向堤岸部)26。然后,在印刷方向堤岸部26的与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相对的区域,配设向一侧堤岸部21及另一侧堤岸部22突出的突出堤岸部(两侧突出堤岸部)26b。
另外,该印刷图案中,各堤岸部间的间隔也优选确保在30μm以上。
如该图16的印刷版10所示,在形成宽度为300μm左右为止的较宽的图形图案的情况下,通过配置具有包含上述突出堤岸部(两侧突出堤岸部)26b 的结构的印刷方向堤岸部26,从而由突出堤岸部26b增加印刷糊料的转印机会,转印量增加,消除印刷图案(涂膜)的厚度不足。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版中,也能够采用将多个上述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组合的构成。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以印刷层叠陶瓷电容用的内部电极图案形成用的导电性糊料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在制造层叠陶瓷电容以外的各种电子元件时,也能够广泛应用于形成电极图案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版不限于导电性糊料,也适用于印刷陶瓷糊料、电介质糊料、电阻糊料等各种糊料(印刷糊料)的情况。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采用凹版辊作为印刷版的示例,但是,也能够采用在平板状的版材形成有印刷图案的平版的印刷版。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版可以用于包含胶印法等在内的所有凹版印刷。
例如,在实施胶印法时,也可以构成为配设与印刷版及被印刷物均抵接的中间转印体(例如橡胶步辊),将印刷版的印刷图案内填充的印刷糊料经由中间转印体转印到被印刷物。
本发明在其他方面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增加各种应用、变形。
【标号说明】
10 印刷版
12a 一侧缘部
12b 另一侧缘部
21 一侧堤岸部
21a 一侧堤岸部的前端部
21b 一侧堤岸部的基端部
22 另一侧堤岸部
22a 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部
22b 另一侧堤岸部的基端部
23 凹坑部
24 一条沟状的凹部(沟)
25 配设多个的凹部
26 印刷方向堤岸部
26a 突出堤岸部(单侧突出堤岸部)
26b 突出堤岸部(两侧突出堤岸部)
27 切口(狭缝)
50 凹版印刷装置
51 凹版辊
52 导电性糊料(印刷糊料)
53 刮削单元
54 背辊
55 陶瓷生片(印刷对象物)
56 图形图案(印刷图形)
57 糊料槽
A 印刷方向
B 陶瓷生片的传送方向
P 印刷图案

Claims (16)

1.一种印刷版,是用于将印刷糊料印刷到印刷对象物上成为规定的图形图案的凹版印刷用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在版材的表面形成多个与要印刷的图形图案对应的印刷图案,
上述印刷图案具备:从沿着进行印刷的方向即印刷方向的一侧缘部向与上述一侧缘部相对的另一侧缘部突出并在上述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一侧堤岸部;从上述另一侧缘部向上述一侧缘部突出并在上述印刷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配设的多个另一侧堤岸部;以及配设在上述一侧堤岸部和上述另一侧堤岸部之间,向沿着上述印刷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印刷方向堤岸部,
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仅配设有一个。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是从印刷开始侧连通到印刷结束侧的堤岸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在上述印刷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切口。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配设有突出堤岸部,该突出堤岸部从上述印刷方向中规定的位置朝向上述一侧堤岸部或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突出。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配设有突出堤岸部,该突出堤岸部从上述印刷方向中规定的位置朝向上述一侧堤岸部和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突出。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图案的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侧堤岸部朝向上述另一侧缘部,并沿着相对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上述另一侧堤岸部朝向上述一侧缘部,并沿着相对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与多个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配设在相对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正对的位置。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各个与多个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各个配设在相对于上述印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不正对的位置。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从沿着上述印刷方向的方向观察上述印刷图案的情况下,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区域与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不重合。
11.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和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前端在上述印刷方向上游侧弯曲。
12.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互为相邻的上述一侧堤岸部的、距离朝向上述另一侧缘部的基端部的尺寸不同,且互为相邻的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距离朝向上述一侧缘部的基端部的尺寸不同。
1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上述一侧堤岸部的间隔恒定,且上述另一侧堤岸部的间隔恒定。
1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版,其特征在于,
在除去上述一侧堤岸部、上述另一侧堤岸部以及上述印刷方向堤岸部占领的区域的区域中,填充了上述印刷糊料的区域即凹坑部的底部的一部分区域中,形成深度比其它区域要深的凹部。
15.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版。
16.一种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采用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版,在陶瓷生片或载体薄膜上作为印刷糊料印刷导电性糊料,形成内部电极形成用的图形图案的工序。
CN201910211422.6A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910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8743 2015-12-21
JP2015248743A JP6418148B2 (ja) 2015-12-21 2015-12-21 印刷版、該印刷版を備えた印刷装置、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01611192616.9A CN106904016B (zh)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616.9A Division CN106904016B (zh)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0424A CN109910424A (zh) 2019-06-21
CN109910424B true CN109910424B (zh) 2020-10-23

Family

ID=5906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1422.6A Active CN109910424B (zh)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CN201611192616.9A Active CN106904016B (zh)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616.9A Active CN106904016B (zh) 2015-12-21 2016-12-21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层叠陶瓷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4190B2 (zh)
JP (1) JP6418148B2 (zh)
KR (3) KR20170074180A (zh)
CN (2) CN1099104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6367A (en) * 1934-12-06 1939-07-18 Edward O Norris In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tallic screens
US3086879A (en) * 1958-03-05 1963-04-23 Frederic H Lassiter Metallized products and foils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JPH0795194B2 (ja) * 1989-05-19 1995-10-11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印刷版
WO1997014157A1 (en) * 1995-10-07 1997-04-17 Img Group Limited An electrical circuit component formed of a conductive liquid printed directly onto a substrate
JP2001203123A (ja) * 2000-01-20 2001-07-27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3297667A (ja) * 2002-03-29 2003-10-17 Tdk Corp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及び積層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22024B2 (ja) 2002-12-26 2009-02-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007335B2 (ja) 2003-04-17 2007-11-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ロール、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20040209197A1 (en) * 2003-04-17 2004-10-2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hotogravure pr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TWI309203B (en) * 2004-07-08 2009-05-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hoto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photogravure printing machine and gravure roll
JP4225260B2 (ja) * 2004-09-22 2009-02-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ロール、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012991B2 (ja) * 2004-09-29 2007-1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ロール、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29044B2 (ja) * 2004-10-15 2009-02-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JP4229043B2 (ja) 2004-10-15 2009-02-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KR20080047422A (ko) * 2005-10-14 2008-05-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씽크. 라보라토리 그라비아제판 롤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332475B2 (ja) * 2008-10-03 2013-11-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107497A2 (en) * 2009-03-18 2010-09-2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oneycomb shrink wells for stem cell culture
JP2010260176A (ja) 2009-04-30 2010-11-18 Bridgestone Corp 印刷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導電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629409B2 (ja) * 2010-09-07 2014-11-19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グラビア印刷版
JP5454440B2 (ja) * 2010-09-29 2014-03-26 Tdk株式会社 印刷用凹版及び積層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KR101328319B1 (ko) * 2010-12-21 2013-11-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전자부품 제조를 위한 그라비아 인쇄장치 및 그라비아 인쇄장치를 사용한 적층형 전자부품
JP2012142451A (ja) * 2010-12-29 2012-07-26 Murata Mfg Co Ltd グラビア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4060259A (ja) * 2012-09-18 2014-04-03 Murata Mfg Co Ltd セラミック積層体のカット方法、セラミック積層体のカット装置、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149813B2 (ja) * 2013-10-28 2017-06-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グラビア版の製造方法、グラビア印刷方法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22581A (ko) 2018-11-13
KR20170074180A (ko) 2017-06-29
CN106904016B (zh) 2019-04-23
CN106904016A (zh) 2017-06-30
KR20200133700A (ko) 2020-11-30
KR102278864B1 (ko) 2021-07-19
JP2017113896A (ja) 2017-06-29
US10414190B2 (en) 2019-09-17
KR102184298B1 (ko) 2020-11-30
JP6418148B2 (ja) 2018-11-07
CN109910424A (zh) 2019-06-21
US20170173989A1 (en)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056143A (ja) グラビア印刷版
US7063014B2 (en) Photogravure pr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0449795B2 (en) Printing plate, laminat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producing method, and printer
CN109910424B (zh) 印刷版、具备该印刷版的印刷装置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JP4229043B2 (ja)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JP2009172949A (ja) グラビア印刷版および積層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683232B2 (ja) 印刷版、該印刷版を備えた印刷装置、および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29044B2 (ja) グラビア印刷用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グラビア印刷装置
JP2019006126A5 (zh)
CN104411502B (zh) 凹版胶印印刷用凹版和印刷线路板
JP3252763B2 (ja) 電子部品の製造装置
CN217197337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JP6390558B2 (ja) 印刷版、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CN217226970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JP2016072442A (ja) 印刷回路、配線基板及び印刷版
CN217455297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CN217197336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CN217455295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CN217197340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CN217197338U (zh) 凹版及凹版印刷机
JP2011148190A (ja) インキング方法
CN114845882A (zh) 凹版印刷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