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7184A -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7184A
CN109897184A CN201910187593.XA CN201910187593A CN109897184A CN 109897184 A CN109897184 A CN 109897184A CN 201910187593 A CN201910187593 A CN 201910187593A CN 109897184 A CN109897184 A CN 109897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group
linear polysiloxane
degradation
hydroxyl
preparation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75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江
孙长江
刘彬
赵磊
赵洁
曹鹤
李献起
刘秋艳
曲雪丽
任海涛
周健
张鹏硕
严锦河
王红娜
王健
江华
郑颖
郭文涛
胡质云
李双玲
倪志远
胡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SILIC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SIL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SILIC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SIL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75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71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7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涉及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将DMC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达到200000~400000cs粘度后向反应釜中加入占DMC质量的0.03~0.5%水份进行封端降解;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环氧封端降解;封端降解完成后升温使催化剂分解,真空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即得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

Description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主要应用于织物整理,涉及一种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织物整理剂的广泛应用,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织物整理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黄变,不亲水和破乳粘辊等三大缺点,经分析,这些问题主要出现的端环氧基硅油的制备工艺上,目前国内两种主要合成路线:1、由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接枝而成;2、由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氧烷基环氧基醚接枝而成,这两种方法均采用硅氢加成方法制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开发出来一种两端基为环氧基封端的端环氧基硅油,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黄变、不亲水和破乳粘辊的问题,但是用于棉布处理时出现半亲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改进了催化聚合工艺,开发出一种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通过调整水和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加入量,制备出不同羟基含量的环氧基封端线性聚硅氧烷,赋予棉布不同的处理风格,同时通过调整分子链节的长短也可以赋予织物优异的软滑性。
与国内主要端环氧基硅油主要合成路线相比,本发明不需要添加溶剂,催化剂清除方便。与专利(201810007597.0)相比,本发明前期DMC不用脱水,在聚合完成后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进行羟基封端赋予织物一定的亲水性;本发明通过先聚合后降解工艺,可以控制DMC聚合度进一步控制产品链节的长度,可以生产链节比较长的产品,提高织物软滑性;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步降解时水的加入量和第二步降解时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加入量,可以制备羟基含量为0.5%-4%,环氧基含量为3.5-30%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同时提高织物的亲水性和软滑性。因此,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的开发对织物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端环氧基硅油黄变、不亲水和破乳粘辊的问题,也解决了专利(201810007597.0)中端环氧基硅油半亲水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将DMC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步骤2,待聚合反应达到200000-400000cs粘度后向反应釜中加入占DMC质量的0.03~0.5%水份进行第一步封端降解;
步骤3,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环氧第二步封端降解;
步骤4,第二步封端降解完成后升温使催化剂分解,然后真空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即得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相比,本发明前期DMC不用脱水,在聚合完成后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进行羟基封端赋予织物一定的亲水性;本发明通过先聚合后降解工艺,能够控制DMC聚合度进一步控制产品链节的长度,能够生产链节比较长的产品,提高织物软滑性;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步降解时水的加入量和第二步降解时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加入量,制备羟基含量为0.5%~4%,环氧基含量为3.5~30%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同时提高织物的亲水性和软滑性,加快织物的吸水速度,将吸水时间由原来的4秒降至0.3秒。因此,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的开发对织物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发明所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步骤1中DMC前期不用脱水,催化聚合时间为5~30min,聚合完成后粘度为200000~400000cs,催化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固体或四甲基氢氧化铵碱胶,催化剂用量为DMC质量的0.05‰-0.2‰。
步骤2中水分的用量为DMC质量的0.03%~0.5%,降解时间为1~2h,降解完成后粘度为5000~100000cs。
步骤3中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用量为DMC质量的1.8~6%,降解时间为2~4h,降解完成后粘度为:100cs~2000cs。
步骤2和步骤3中降解反应温度分别控制在105~115℃。
步骤4中催化剂分解及脱低温度为140-145℃,脱低时间为1~2h。
步骤4中最终得到的产品羟基含量为0.5%~4%,环氧基含量为3.5~30%。
步骤4中最终得到的产品可以加快织物吸水速度,将吸水时间由原来的4秒将至0.3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DMC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固体催化剂,催化聚合10min,釜内物料粘度为300000cs;升温至11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加入量为DMC质量的0.03%进行第一次降解,平衡反应1h,粘度降至80000cs;然后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第二次降解,加入量为DMC质量的1.8%,平衡反应4h,粘度降至1800cs;升温至140℃使催化剂分解,检测反应釜排气口排出气体为中性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095-0.01MPa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得到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产品羟基含量为0.65%,环氧基含量为3.65%,处理后的织物吸水速度为2.8秒。
实施例2
将DMC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固体催化剂,催化聚合30min,釜内物料粘度为380000cs;升温至11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加入量为DMC质量的0.15%进行第一次降解,平衡反应1h,粘度降至40000cs;然后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第二次降解,加入量为DMC质量的2.5%,平衡反应4h,粘度降至970cs;升温至140℃使催化剂分解,检测反应釜排气口排出气体为中性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095-0.01MPa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得到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产品羟基含量为1.5‰,环氧基含量为6.5%,处理后的织物吸水速度为1.6s。
实施例3
将DMC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碱胶催化剂,催化聚合10min,釜内物料粘度为350000cs;升温至11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加入量为DMC质量的0.03%进行第一次降解,平衡反应1h,粘度降至91000cs;然后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第二次降解,加入量为DMC质量的1.8%,平衡反应4h,粘度降至1560cs;升温至140℃使催化剂分解,检测反应釜排气口排出气体为中性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095-0.01MPa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得到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产品羟基含量为0.51‰,环氧基含量为4.7%,处理后的织物吸水速度为3.8秒。
实施例4
将DMC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固体催化剂,催化聚合5min,釜内物料粘度为250000cs;升温至11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加入量为DMC质量的0.5%进行第一次降解,平衡反应2h,粘度降至6000cs;然后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第二次降解,加入量为DMC质量的5.7%,平衡反应4h,粘度降至125cs;升温至140℃使催化剂分解,检测反应釜排气口排出气体为中性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095-0.01MPa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得到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产品羟基含量为3.2%,环氧基含量为10.8%,处理后的织物吸水速度为0.47秒。
实施例5
将DMC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碱胶,催化聚合30min,釜内物料粘度为400000cs;升温至11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加入量为DMC质量的0.5%,平衡反应2h,粘度降至20000cs;然后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第二次降解,加入量为DMC质量的2.5%,平衡反应4h,粘度降至268cs;升温至140℃使催化剂分解,检测反应釜排气口排出气体为中性后,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095-0.01MPa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得到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产品羟基含量为3.4‰,环氧基含量为7.96%,处理后的织物吸水速度为0.39秒。
表1 实例1~5制备样品的指标

Claims (8)

1.一种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DMC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80~8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反应;
步骤2,待聚合反应达到200000-400000cs粘度后向反应釜中加入占DMC质量的0.03~0.5%水份进行第一步封端降解;
步骤3,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环氧第二步封端降解;
步骤4,第二步封端降解完成后升温使催化剂分解,然后真空脱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即得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DMC前期不用脱水,催化聚合时间为5~30min,聚合完成后粘度为200000~400000cs,催化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固体或四甲基氢氧化铵碱胶,催化剂用量为DMC质量的0.0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分的用量为DMC质量的0.03%~0.5%,降解时间为1~2h,降解完成后粘度为5000~100000c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1,3-双(3-缩水甘油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用量为DMC质量的1.8~6%,降解时间为2~4h,降解完成后粘度为:100cs~2000c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降解反应温度分别控制在105~115℃,反应时间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催化剂分解及脱低温度为140~145℃,脱低时间为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最终得到的产品羟基含量为0.5%~4%,环氧基含量为3.5~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最终得到的产品可以加快织物吸水速度,将吸水时间由原来的4秒将至0.3秒。
CN201910187593.XA 2019-03-13 2019-03-13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98971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7593.XA CN109897184A (zh) 2019-03-13 2019-03-13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7593.XA CN109897184A (zh) 2019-03-13 2019-03-13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7184A true CN109897184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5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7593.XA Pending CN109897184A (zh) 2019-03-13 2019-03-13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71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387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广州盛泰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硅油高效连续化生产工艺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7834A (ja) * 1996-09-10 1998-04-07 Showa Denko Kk ポリオルガノ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
CN10122517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聚醚-聚硅氧烷多元醇
CN102504260A (zh) * 2011-11-07 2012-06-20 邬元娟 双端含双羟烃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CN105061768A (zh) * 2015-08-19 2015-11-18 嘉兴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封端侧链乙烯基甲基苯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5801863A (zh) * 2016-05-10 2016-07-27 山东大学 一种羟基封端聚甲基乙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8219144A (zh) * 2018-01-04 2018-06-29 佛山市三水古闰纺织印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环氧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7834A (ja) * 1996-09-10 1998-04-07 Showa Denko Kk ポリオルガノ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樹脂組成物
CN10122517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拜尔材料科学有限公司 聚醚-聚硅氧烷多元醇
CN102504260A (zh) * 2011-11-07 2012-06-20 邬元娟 双端含双羟烃基聚硅氧烷的合成方法
CN105061768A (zh) * 2015-08-19 2015-11-18 嘉兴联合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封端侧链乙烯基甲基苯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5801863A (zh) * 2016-05-10 2016-07-27 山东大学 一种羟基封端聚甲基乙基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CN108219144A (zh) * 2018-01-04 2018-06-29 佛山市三水古闰纺织印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环氧基硅油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忠传等: "《纺织染整助剂》", 30 September 1998,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387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广州盛泰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硅油高效连续化生产工艺及装置
CN114247387B (zh) * 2021-12-20 2022-08-23 广州盛泰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硅油高效连续化生产工艺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1285B1 (ko) 백금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CN103351469B (zh) 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KR880000854B1 (ko) Si-결합수소 및 SiC-결합에폭시기를 가진 유기 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585251B (zh) 一种双氨基型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5384937B (zh) 一种羟丙基含氟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JP7145967B2 (ja) ブロック変性ポリシロキサンおよびそれから構成される組成物
CN102250358B (zh) 一种嵌段型氨基聚醚改性硅油及制备方法
JP6234933B2 (ja) 親水性オルガノシラン
CN107129578A (zh) 网状结构氨基改性硅油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43435A (zh) 一种超柔软亲水嵌段硅油化合物和制备方法
CN105061750B (zh) 高双键含量烯丙基聚醚的一种生产方法
CN109897184A (zh) 羟基与环氧基共封端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工艺
CN103724609A (zh) 一种改性单体及由其制备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
WO2013074912A1 (en) Block aba silicone polyalkylene oxide copolymers,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for employing the same
CN109824900A (zh) 一种氨基改性增深硅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5496A (zh) 一种氨基硅油耐久性亲水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151554B (zh) 一种三端环氧改性硅油合成方法
CN109880107A (zh) 聚醚与季铵阳离子改性的聚硅氧烷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Wei et al. Synthesis of multiblock linear polyether functional amino silicone softener and its modification of surface properties on cotton fabrics
CN110156997A (zh) 一种可潮气固化的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8065A (zh) 一种三元复合驱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5484046A (zh) 一种织物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EP0399706A2 (en) Method of treating fibrous materials
CN109316782A (zh) 一种改性聚硅氧烷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07551608B (zh) 一种疏水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