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5975A - 水上套装 - Google Patents

水上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5975A
CN109895975A CN201811472572.4A CN201811472572A CN109895975A CN 109895975 A CN109895975 A CN 109895975A CN 201811472572 A CN201811472572 A CN 201811472572A CN 109895975 A CN109895975 A CN 109895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borne
suit
service
us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2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永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380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7699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5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5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5/00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 A63B35/08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with propeller propulsion
    • A63B35/12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with propeller propulsion operated by a m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35/00Swimming framework with driving mechanisms operated by the swimmer or by a m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02Garments adapted to accommod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6Trousers
    • A41D1/08Trou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ing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1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for aquatic activities, e.g. with buoyancy aids
    • A41D13/01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for aquatic activities, e.g. with buoyancy aids with buoyancy 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7/00Bathing gowns; Swim-suits, drawers, or trunks; Beach suits
    • A41D7/001Non-sinkable swim-suits, drawers or trunks
    • A41D7/003Non-sinkable swim-suits, drawers or trunks provided with inflatabl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04Resilient s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04Resilient suits
    • B63C11/08Control of air pressure within suit, e.g. for controlling buoyancy ; Buoyancy compensator ves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46Divers' sleds or like craft, i.e. craft on which man in diving-suit r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087Body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vering the user's body ; Immersion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mpletely covering the user
    • B63C9/105Body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vering the user's body ; Immersion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mpletely covering the user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 B63C9/1055Body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vering the user's body ; Immersion suits, i.e. substantially completely covering the user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infla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600/00Uses of gar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A41D2600/10Uses of gar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sport activ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ceanography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上套装,其包括:水上套装上衣(100),穿在使用人员的上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水位感应传感器的感应结果利用无线电池自动地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内部空气;水上套装下衣(200),穿在所述使用人员的下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所述水位感应传感器的感应结果利用无线电池自动地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内部空气;以及推动力发生部(300),可拆装地穿在使用人员的腰上,根据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所述水位感应传感器的感应结果利用无线电池产生推动力来向使用人员脚底的后尾方向推水。

Description

水上套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套装,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被溺水的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其他的救生设备,也能在水中浮预定时间或者自发地产生推动力来自动移动至目的地的水上套装。
背景技术
如今,以冲浪俱乐部和潜水俱乐部为中心享受海洋休闲运动的人口正在迅速增加。这种趋势反映在当前的生活中寻找轻松宽裕的时代潮流,不同于过去为了未来的稳定的生活而奉献今天。
在三面环海的韩国,海洋休闲运动最近才以休闲的概念定位。今年初,“游轮法”和“码头法”通过了国会全体会议,预计政府将正式培育海洋休闲产业,并期望韩国国内海洋产业振兴。
水上运动包括如在河流或海洋进行的所有水上运动,包括传统的游泳、赛艇、独木舟、皮艇、游艇及橡皮艇,最近水上运动的种类也日益增加如风帆冲浪,冲浪及结合滑翔伞的风筝滑板或风筝冲浪、喷气式滑艇、滑水、水上滑板、飞鱼空中滑翔(Fly Fish)和香蕉船等水上运动。
这些水上运动的项目每年增多,不仅喜欢这些水上运动的人不断增加,而且水上运动的地方也多样化到河流、江河、海洋以及海底,对水上运动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但它仍依赖于救生衣或潜水服。
作为一例,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1995-0000511号公报(1995年1月3日)公开了潜水服的浮力调整器,所述潜水服的浮力调整器是根据潜水口的深度能始终保持中性浮力而研发的,其特征在于,在压力形成部10插入橡胶板20并对其结合支撑部之后,以与橡胶板20相接触的方式插入弹簧40和紧急按钮50而结合压力调整部60时,在压力调整部60形成流入口61及浮力调整刻度位置部62、62`、62``,在支撑部30形成体重显示部31。
并且,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1022974号公报(2011年3月9日)公开了飞机驾驶员用防水服以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飞机驾驶员用防水服的特征在于水等液体不能渗透至内部,而将身上的水蒸气(汗)排放至外部,其耐火性、穿着性、保温性、防水性能出色,具备可容易穿脱的可拆装的防水拉链和小便用防水拉链。
并且,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1182957号公报(2012年9月7日)公开了具备膨胀管及浮力材料的救生衣,通过救生衣所具有的浮力材料吸收并缓解施加于使用人员的胸部尤其施加于心脏的冲击或压迫等,在冷天气时提供保温性,并在使用人员入水时一次性地作用浮力来防止浸水,同时,通过救生衣内部的空气膨胀型气管的高浮力使入水者的心脏部位充分浮到水面上,防止溺亡事故,从而,平常或入水时可以复合性地确保安全性。
并且,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10-2014-0120790号公报(2014年10月14日)公开了具备发热装置的潜水服下衣,在所述潜水服下衣的内部具备温热垫,在所述潜水服下衣的内部具备用于传电的电缆,沿着腰围设置电缆来在进行水中活动时提供方便,在所述潜水服下衣的外部具备附着部,并使具有尼龙粘扣带的按钮部选择性地进行拆装,每个结构元件构成为可结合及分离的结构。
但是,上述现有的水上运动用潜水服或救生衣的主要目的是在使用人员被溺水的状态下得到救援之前利用浮力浮在水中预定时间,在到达使用人员能生存的黄金时段(约1小时)之前若判断需要移动时,需要以穿潜水服的状态下通过游泳或潜水移动到所需的目的地,但是,对于一般人或儿童或老人,即使穿着救生衣或潜水服,也可能不足以漂浮在水中长时间或游泳或潜水一定距离。
在先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1995-0000511号公报(1995年1月3日)
专利文件2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1022974号公报(2011年3月9日)
专利文件3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1182957号公报(2012年9月7日)
专利文件4大韩民国专利公开第10-2014-0120790号公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套装,在使用人员穿着具有预定浮力的水上套装上衣及水上套装下衣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使用人员手动或自动向水上套装上衣及水上套装下衣附加注入空气,从而能够持续产生浮力。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套装,在使用人员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通过自发地产生推动力而能够在水中以直立姿势浮起来。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套装,在使用人员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通过自发地产生推动力使胸部浮到水面,并能以趴着的姿势移动到目的地。
本发明的附加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部能够设置各种方式的无线动力发生装置的水上套装。
为达成所述目的的水上套装,包括:水上套装上衣100,穿在使用人员的上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的动作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空气;水上套装下衣200,穿在使用人员的下身;推动力发生部300,可拆装地穿在使用人员的腰上,通过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的动作自发地产生推动力,并产生推动力来将水推至使用人员的脚底的后尾方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水上套装,所述水上套装在使用人员穿着具有预定浮力的水上套装上衣及水上套装下衣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使用人员手动或自动向水上套装上衣及水上套装下衣附加注入空气,从而能够持续产生浮力,无需穿着在游玩水上运动时妨碍活动的救生衣,只简单地穿着水上套装就能提高水上运动的乐趣。
并且,在使用人员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可以自发地产生推动力而在水中能以直立姿势浮预定时间(约1小时),从而,在被溺水的状态下能使心脏部位浮在水面上预定时间,从而,能够延长使用人员的救援时间。
并且,在使用人员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时,可以自发地产生推动力,能使胸部充分浮在水上面的状态下以趴着的姿势自动移动到目的地,从而,即便是使用人员为儿童或老弱者或不会游泳的初学者,能在黄金时段容易移动到所需的避难所。
并且,通过在内部能够设置各种方式的无线动力发生装置,从而,水上套装能够长时间自发地产生推动力,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使用人员穿着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状态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第一排风扇或第二排风扇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a至图3d是用于说明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无线动力产生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驱动马达为止转磁轭马达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穿着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状态下即便在水中不游泳也直立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穿着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状态下使胸部充分浮到水上面,以趴着的姿势移动至目的地的动作的图。
100:水上套装上衣,110:上衣本体,112:第一空气注入口,114:第一空气排放口,120:第一排风扇,121:第一无线充电用电池,122:第一排风扇用电源开关,123:第一排风扇用把手部,124:第一排风扇用电动机,125:第一排风扇用筒体部,126:第一排风扇用叶片,127:第一排风扇用叶片保护网,128:第一排风扇用叶片部,130、140:提升叶片,150、160:气泡发生器,170:第一防水口袋,200:水上套装下衣,210:下衣本体,212:第二空气注入口,214:第二空气排放口,220:第二排风扇,221:第二无线充电用电池,222:第二排风扇用电源开关,223:第二排风扇用把手部,224:第二排风扇用电动机,225:第二排风扇用筒体部,226:第二排风扇用叶片,227:第二排风扇用叶片保护网,228:第二排风扇用叶片部,230、240:关节弹簧,250,260:膝盖护套,252、262:固定带,270:第二防水口袋,300:推动力发生部,310:皮带本体,320:320a、320b:支架,330:330a、330b:动力发生部,331:331a、331b:本体,332:332a、332b:电源开关,333:333a、333b:电动机,334:334a、334b:电池,335:335a、335b:控制部,336:336a、336b:尾部,337a、337b:水位感应传感器,338:338a、338b:连杆,340:340a、340b:驱动马达,342:342a、342b:气缸,343:343a、343b:磁轭,344:344a、344b:外壳,345:345a、345b:活塞,346:346a、346b:板簧,347:347a、347b:气缸开闭器,400: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10:第一旋转部,411:第一基板,413:第一轴棒,415:第一旋转圆盘,417:水上叶片,418:电动机,420:第二旋转部,421:第二基板,423:第二轴棒,424:突出棒,425:第二旋转圆盘,430:第一皮带,440:第一自发电部,441:圆筒形箱子,442:碳纳米管,443:第一捻丝,444、445: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447:第一电缆,500:第二无线充电装置,510:氦气球,520:第二自发电部,521:圆筒形箱子,522:碳纳米管,523:第二捻丝,524、525:第二电极,527:第二电缆,1000:水上套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结构及动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立体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1000,包括:水上套装上衣,穿在使用人员的上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动作(例如,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利用第一无线充电用电池121自动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内部空气;推动力发生部300,可拆装地穿在使用人员的腰上,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或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的感应结果自发地产生推动力向后尾方向推动水来产生推动力。
此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1000可进一步包括水上套装下衣200,所述水上套装下衣穿在使用人员的下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动作(例如,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利用第二无线充电用电池221自动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内部空气,如此,具备水上套装下衣200时可以更加提高使用人员的浮力。
此处,如图1所示,水上套装上衣100,包括:上衣本体110,在下端部形成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一空气注入口112,内部为被密封的双重结构,能够存储所注入空气,在上衣本体的上端部形成第一空气排放口114用于排放存储在内部的空气;第一排风扇120,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空气注入口11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形成于在上衣本体部110的下端部形成的第一防水口袋170的内部,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的感应结果利用第一无线充电用电池121在水中自动产生风,从而向上衣本体110的内部注入空气,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包括:一对提升叶片130、140,固定于上衣本体110的上端部,在使用人员趴在水里的姿势移动时,在肩膀部位产生升力;一对气泡产生器150、160,固定于上衣本体110的上端部,用于产生通过往后尾方向推水的推动力进行旋转而产生浮力的气泡。
此处,上衣本体110可从湿式、干式、半干式形式中选择,其材料选自具有SKINZEE的防水性及细毛绒的耐久性、柔软且穿着感舒适的USRD、其中面料为与普通的细毛绒相比在四个方向上具有500%的伸缩率的超弹力细毛绒,里料是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持超弹性的伸缩率,并通过与皮肤的频繁的摩擦提高保温性的BGX布料的New Megoflex、作为耐磨性比莱卡更出色的材料从BCD保护肩膀部位而使用的TX、色感出色、有光泽、几乎没有脱色、利用各种颜色可自如设计的LY、将防水性出色的聚酯和加强保温性并加强柔性的形成有空气层的尼绒线编制而成的NP、通过吸湿发热功能改善套装内部环境,吸附汗水等水分将水分子的动能变换为热能进行发热的AB、作为最普遍且最长时间使用于潜水服的面料,比蜘蛛丝细、强于摩擦、拉伸强度比其他纤维显著高的NY、对柔性高的氯丁橡胶用特殊方法涂布钛和铝的微细粉末来发挥隔热效果及抑制发生细菌的抗菌效果的Glitron。
此处,如图2所示,第一排风扇120,包括:具备:第一排风扇用把手123,在内部插入安装第一无线充电用电池121,在外表面设置第一排风扇用电源开关122;第一排风扇用本体部125,固定于第一排风扇用把手123的上端部,在内部具备与第一无线充电用电池121电连接的第一排风扇用电动机124;第一排风扇用叶片部128,具备:第一排风扇用叶片126,以与第一排风扇用本体部125的第一排风扇用电动机124相联动可旋转地固定于轴;以及第一排风扇叶片保护网127,设置于第一排风扇用叶片126的外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排风扇120插入设置于形成在上衣本体110的内侧下端部的第一防水口袋170的内部,在必要时,可供使用人员插入手或者从外部远隔操作第一排风扇用电源开关122。
并且,一对提升叶片130、140是在使用人员趴在水中的状态下进行快速移动时用于减小因水而产生的摩擦而设置的,相对于水流在水面形成外侧部为圆弧性地曲线梁(arccurved beam),在水面上部分产生比下部分低的压力,从而,可以获得使用人员浮上水上面的效果。
并且,如图1所示,水上套装下衣200,包括:下衣本体210,在上端部形成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二空气注入口212,内部为被密封的双重结构,能够存储所注入空气,在下端部形成第二空气排放口214,用于排放存储在内部的空气;第二排风扇220,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空气注入口212的前端部,所述第二空气注入口形成于在下衣本体210的下端部的第二防水口袋270的内部,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的感应结果利用第二无线充电用电池221在水中自动产生风,从而向下衣本体210的内部注入空气;一对关节弹簧230、240,分别设置于下衣本体210的膝盖部位以便在使用人员穿着水上套装下衣200的状态下能使使用人员的膝盖关节的旋转动作变柔和;一对膝盖护套250、260,设置于下衣本体210的膝盖部位用于固定设置于推动力发生部300的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以及一对固定带252、262,分别固定设置于一对膝盖护套250、260。
此处,下衣本体210由与上衣本体110相同的材料而制成,第二排风扇220固定设置于形成在下衣本体210的内侧下端部的第二防水口袋270,必要时,可供使用人员插入手或者从外部远隔操作第二排风扇用电源开关222。
此处,第二排风扇220的结构与第一排风扇120的构成要素相同,包括:具备:第二排风扇用把手223,在内部插入设置第二无线充电用电池221,在外表面设置第二排风扇用电源开关222;第二排风扇用本体部225,固定于第二排风扇用把手223的上端部,在内部具备与第二无线充电用电池221电连接的第二排风扇用电动机224,根据需要,还可包括第二排风扇用叶片部228,其具备:第二排风扇用叶片226,以与第二排风扇用本体部225的第二排风扇用电动机224相联动可旋转地固定于轴;以及第二排风扇用叶片保护网227,设置于第二排风扇用叶片226的外侧。
而且,如图1所示,推动力发生部300,包括:皮带本体310,以固定的方式穿在使用人员的腰部;第一支架320a及第二支架320b,分别固定于皮带本体310的两侧面,分别向地面方向延长预定长度;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320a及第二支架320b,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的感应在水中反复执行旋转动作及反向旋转运动;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分别连接于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后端,利用所述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旋转动作(正向旋转运动或反向旋转运动)产生推动力以便反复向使用人员脚底的后尾方向推水。
而且,如图3a所示,每个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包括:本体331(331a、331b),具备电源开关332a、332b;电动机333(333a、333b),设置于所述本体331(331a、331b)的内部,用于产生驱动力;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设置于所述本体331(331a、331b)的内部,用于向电动机333(333a、333b)供电;控制部335(335a、335b),用于控制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的充放电动作或电动机333(333a、333b)的动作;尾部336(336a、336b),通过所述控制部335(335a、335b)的控制朝左右或上下方向进行旋转动作;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感应周围的水的水平并传递至控制部335(335a、335b);连杆338(338a、338b),分别连接于尾部336(336a、336b),向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传递由所述尾部336(336a、336b)的旋转动作而产生的旋转驱动力。此处,连杆338做对活塞345和曲柄轴相互连接的连接棒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根据水位检测水的水平,区分感应水单纯地溅到使用人员的身上的情况和使用人员被溺水的情况,并将感应结果传递至控制部335(335a、335b)。
而且,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为了在水中运行预定距离,尽量使用轻量、小型且耗电量少的电动机333(330a、330b),用于向所述电动机333(330a、330b)供电的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优选使用轻量、薄型、且大容量的锂聚合物(Li-Po)电池。
此处,如图3b及图3c所示,选择性地适用利用捻丝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00至第二无线充电装置500来代替无线充电用电池334,从而,无需另外使用电生产装置也可以向电动机333自行地供应电源。
即,如图3b至图3c所示,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00,具备:第一旋转部410,具备:第一旋转圆盘415,可转动地插入于垂直设置于第一基板411的上部的第一轴棒413;水上叶片417或者电动机418,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棒413的上端部;第二旋转部420,可旋转地设置于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421的上部的第二轴棒423的上端部,并具备第二旋转圆盘425,第二旋转圆盘在上端面具备朝垂直方向突出的突出棒424;第一皮带430,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410的第一旋转圆盘415和第二旋转部420的第二轴棒423之间;以及第一自我发电部440,具备:圆筒形箱子441,以密封的方式填充电解质;第一捻丝443,以预定长度朝长度方向设置于圆筒形箱子441的内部,由碳纳米管结构442形成;第一电极444及第二电极445,分别设置于第一捻丝443的两侧端;第一电缆447,一端固定于第一捻丝443的上侧端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旋转圆盘425的突出棒424。
此处,图3c所示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与图3b所示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相比,其区别在于,不使用水上叶片417而只使用电动机418。
如图3d所示,第三无线充电装置500,包括:氦气球510,根据波涛海流的流向自由漂流;以及第二自我发电部520,具备:圆筒形箱子521,以密封的方式填充电解质;第二捻丝523,朝长度方向以预定长度设置于圆筒形箱子521的内部,由碳纳米管522而形成;第一电极524及第二电极525,分别设置于第二捻丝523的两侧端;第二电缆527,一端固定于第二捻丝523的上侧末端部,另一端固定于氦气球510。
在如图3b至图3d所示构成的无线充电装置上,圆筒形箱子441、521优选使用圆筒形玻璃瓶,电解质是如水溶解在极性溶剂以形成离子来通电的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电解质被分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并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分布。该状态下的溶液是带电的中性。
此外,第一捻丝443及第二捻丝523是由在一个方向上过度扭曲头发厚度的1/10000的薄碳纳米管制成橡皮筋一样的线圈形状,当材料收缩或移动时,捻丝利用体积发生变化的同时产生电能的原理自行发电的线。这种捻丝通过由六个碳素而成的六边形彼此相连接具有管形状的圆筒(管)形状的弹簧状结构,很容易达到收缩松弛(约30%)。首先,将碳纳米管加捻形成高强度、轻量的线形状,并进一步加捻形成线圈形态,以提供高弹性。在电解质中拉第一捻丝443及第二加捻纱线523时,捻丝的缠度增加的同时其密度增加,相反内表面积减小,而导致电容减小(在电容器中存储电荷的能力)。对应于电容的变化量电势能(势能位置能量,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产生电能。
而且,第一电极444、445及第二电极524、525在分别设置于圆筒形箱子441、521的状态下,若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正离子朝向发射电子的电极(阴极)侧聚集,负离子朝向接收电子的电极(阳极)侧移动,从而,溶液中的离子做电荷载体作用使电流流通。
因此,当连接到捻丝的水上叶片417或连接到电动机418的旋转圆盘通过风力或电力的动力下在电解质中每秒收缩和放松30次时,1kg可以产生250w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优选使用如图4a及图4b所示的止转棒轭(scotch yoke)马达。
一方面,如图4a及图4b所示,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优选由止转棒轭马达构成,其结构,包括:磁轭343(343a、343b),第一尾部336a及第二尾部336b插入设置于外壳344(344a、344b)的内部,将90°正旋转及逆旋转运动变换为往返直线运动;活塞345(345a、345b),一侧连接于与第一动力发生部33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尾部336(336a、336b)连接的连杆338(338a、338b),另一侧以与所述外壳344(344a、344b)的磁轭343(343a、343b)相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气缸342(342a、342b)的内部,通过90°正旋转及逆旋转运动将水从气缸的内部推至后尾方向。
此时,使用电池334(334a、334b)的尾部336(336a、336b)通过连杆338(338a、338b)与磁轭343(343a、343b)直线连接。此处,磁轭343(343a、343b)在刮水器马达形成磁路而将90°正旋转及逆旋转运动变换为往返直线运动。
在此情况下,如图4b所示,活塞345(345a、345b)向气缸342(342a、342b)的后尾方向推动的同时,气缸342(342a、342b)内部的水向从后尾方向流出时,气缸开闭器342(342a、342b)通过水压被打开,如图4a所示,设置于气缸342(342a、342b)内部的第一活塞345a及第二活塞345b被向前拉动而关闭开闭器347(347a、347b),从而,防止水通过被拉的活塞345(345a、345b)流入气缸342(342a、342b)的内部。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气缸开闭器347(347a、347b)的一侧端固定于第一活塞345a及第二活塞345b的一侧底面,另一侧端因构成气缸开闭器342(342a、342b)的板簧346(346a、346b)的形状可拆装地固定于活塞345(345a、345b)的另一侧底面,活塞345(345a、345b)被往后推时,构成气缸开闭器342(342a、342b)的板簧346(346a、346b)通过水压往后尾方向展开的同时,通过水压打开气缸开闭器342(342a、342b)。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上套装的动作。
如图1所示,使用人员在穿着水上套装上衣100、水上套装下衣200及推动力发生部300的状态下可以享受自己想做的水上运动,此时,由于利用在水上套装上衣100、水上套装下衣200的内部有预定空气而产生的预定浮力,因此,即便使用人员享受任何水上运动,都不会妨碍动作。
一方面,在游玩水上运动的使用人员因预料不到的情况而被溺水时,使用人员在预设时间(例如,3秒)内用手操作直接开启第一排风扇120的电源开关122及第二排风扇220的电源开关222以及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的电源开关332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电源开关332b,或者经过预设时间(例如,3秒)后,控制部335(335a、335b)根据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的感应值利用无线控制技术自动开启第一排风扇120的电源开关122及第二排风扇220的电源开关222及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的电源开关332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电源开关332b。
由此,第一排风扇120可通过在水中产生风来向上衣本体110的内部注入空气,第二排风扇220也可通过在水中产生风来向下衣本体210的内部注入空气,通过在上衣本体110和下衣本体210的内部分别附加产生的浮力,即便使用人员沉入水中也会浮上水面上。此时,第一排风扇120及第二排风扇220处于不与水接触的水上面。
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的电源开关332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电源开关332b被开启的情况下,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的控制部335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控制部335b驱动各自的电动机333(333a、333b),使尾部336(336a、336b)向预定方向正反旋转运动,通过使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正反旋转运动的连接运动,如图4a及图4b所示,可以使活塞345(345a、345b)进行往返直线运动。因此,通过第一活塞345a及第二活塞345b通过磁轭343(343a、343b)的90°正反旋转运动被变换为往返直线运动的活塞反复执行将水从气缸往后尾推的动作可以产生推动力。
因此,在使用人员被溺水的状态下采取直立姿势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通过在上衣本体110和下衣本体210的内部分别产生的浮力和第一活塞345a及第二活塞345b的推动力,使用人员不会沉没到水下面而能浮预定时间(1小时以上)。这样的直立姿势动作应在使用人员享受水上运动的途中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下,在可视距离内救护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救护时采取的姿势。
但是,在救援人员不在可视距离内时,被溺水的使用人员优选移动到能得到救援的位置或者构造物或陆地,当使用人员边朝向目的地的同时采取趴在水面的姿势,则如图6所示,通过在上衣本体110和下衣本体210的内部分别产生的浮力和第一活塞345a及第二活塞345b的往返运动而产生的推动力,即便不游泳也可以将使用人员移动至目的地。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是在水中为了启动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向电动机333(333a、333b)供电而使用,但是,如图3b至图3c所示,可以选用利用捻丝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00至第二无线充电装置500来代替无线充电用电池334,即便不使用其他的发电装置也能自行
供应在电动机333使用的电力。
以上,虽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所请求的本发明的要旨内可以多样地变形实施,应理解这些变形实施不得从本发明的急速思想或前景独立地理解。

Claims (11)

1.一种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上套装上衣(100),穿在使用人员的上身,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动作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内部空气;
水上套装下衣(200),穿在所述使用人员的下身;以及
推动力发生部(300),可拆装地穿在使用人员的腰上,根据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动作自发地产生推动力来向使用人员脚底的后尾方向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套装上衣(100),包括:
上衣本体(110),在下端部形成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一空气注入口(112),内部形成为能够存储所注入空气的结构,在上端部形成用于排放存储于内部的空气的第一空气排放口(114):以及
第一排风扇(120),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11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形成于在所述上衣本体(110)的下端部形成的第一防水口袋(170)的内部,通过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的动作在水中产生风,从而向所述上衣本体(110)的内部注入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套装上衣(100),进一步包括:
一对提升叶片(130、140),固定于所述上衣本体(110)的上端部,在所述使用人员趴在水里的姿势移动时,在肩膀部位产生升力;以及
一对气泡产生器(150、160),固定于所述上衣本体(110)的上端部,产生通过往后尾方向推水的推动力进行旋转而产生浮力的气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套装的下衣(200)根据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地动作自动地向内部注入空气或排放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套装下衣(200),包括:
下衣本体(210),在上端部形成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二空气注入口(212),内部形成为能够存储所注入空气的结构,在下端部形成用于排放存储于内部的空气的第二空气排放口(214):以及
第二排风扇(220),以固定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注入口(212)的前端部,所述第二空气注入口形成于在所述下衣本体(210)的下端部形成的第二防水口袋(270)的内部,通过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以预设的动作在水中产生风,从而向所述下衣本体(210)的内部注入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套装下一(200),包括:
一对关节弹簧(230、240),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衣本体(210)的膝盖部位以便在所述使用人员穿上水上套装下衣(200)的状态下使所述使用人员的膝盖关节的旋转动作变柔和;以及
一对固定带(252、262),分别固定设置于膝盖部位用于固定在所述推动力发生部(300)上设置的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力发生部(300),包括:
皮带本体(310),以固定的方式穿在所述使用人员的腰部;
第一支架(320a)及第二支架(320b),分别固定于所述皮带本体(310)的两侧面,分别向地面方向延长预定长度;
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320a)及所述第二支架(320b),通过所述使用人员的操作或预设的动作在水中向一个方向反复执行正反旋转运动;以及
第一驱动马达(34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所述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利用所述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所述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正反旋转动作产生推动力,反复向使用人员脚底的后尾方向推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所述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包括:
本体(331:331a、331b),具备电源开关(332a、332b);
电动机(333:333a、333b),设置于所述本体(331:331a、331b)的内部,用于产生驱动力;
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设置于所述本体(331:331a、331b)的内部,用于向所述电动机(333:333a、333b)供电;
控制部(335:335a、335b),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的充放电动作或所述电动机(333:333a、333b)的动作;
尾部(336:336a、336b),通过所述控制部(335:335a、335b)的控制朝左右或上下方向进行旋转动作;
一对水位感应传感器(337a、337b),感应所述周围的水的水平并传递至所述控制部(335:335a、335b);以及
连杆(338:338a、338b),分别连接于所述尾部(336:336a、336b),将通过所述尾部(336:336a、336b)的旋转动作而产生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00)来代替所述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400),具备:
第一旋转部(410),具备:第一旋转圆盘(415),可旋转地插入于垂直设置于第一基板(411)的上部的第一轴棒(413)的状态进行转动;水上叶片(417)或者电动机(418),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棒(413)的上端部;
第二旋转部(420),可旋转地设置于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421)的上部的第二轴棒(423)的上端部,并具备第二旋转圆盘(425),第二旋转圆盘在上端面具备朝垂直方向突出的突出棒(424);
第一皮带(430),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410)的第一旋转圆盘(415)和第二旋转部(420)的第二轴棒(423)之间;以及
第一自我发电部(440),具备:圆筒形箱子(441),以密封的方式填充电解质;第一捻丝(443),以预定长度朝长度方向设置于圆筒形箱子(441)的内部,由碳纳米管结构(442)形成;第一电极(444)及第二电极(44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捻丝(443)的两侧端;第一电缆(447),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捻丝(443)的上侧端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圆盘(425)的突出棒(42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二无线充电装置(500)来代替所述无线充电用电池(334:334a、334b),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500),包括:
至少一个氦气球(510);以及
第二自我发电部(520),具备:圆筒形箱子(521),以密封的方式填充电解质;第二捻丝(523),朝长度方向以预定长度设置于圆筒形箱子(521)的内部,由碳纳米管(522)而形成;第二电极(524、52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捻丝(523)的两侧端;以及第二电缆(527),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捻丝(523)的上侧端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氦气球(5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上套装(1000),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马达(340a)及第二驱动马达(340b),包括:
磁轭(343:343a、343b),在所述第一尾部(336a)及所述第二尾部(336b)的内部插入设置外壳(344:344a、344b),将90°正旋转及逆旋转运动变换为往返直线运动;
活塞(345:345a、345b),一侧与连接于第一动力发生部(330a)及第二动力发生部(330b)的尾部(336:336a、336b)的连杆(338:338a、338b)相连接,另一侧以与所述外壳(344:344a、344b)的所述磁轭(343:343a、343b)相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气缸(342:342a、342b)的内部,通过所述磁轭(343:343a、343b)的90°正旋转及逆旋转运动将水推至后尾方向。
CN201811472572.4A 2017-12-07 2018-12-04 水上套装 Pending CN1098959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70167199 2017-12-07
KR10-2017-0167199 2017-12-07
KR1020180138056A KR102076999B1 (ko) 2017-12-07 2018-11-12 수상 슈트
KR10-2018-0138056 2018-1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5975A true CN109895975A (zh) 2019-06-18

Family

ID=6465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2572.4A Pending CN109895975A (zh) 2017-12-07 2018-12-04 水上套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2746B2 (zh)
EP (1) EP3495025A1 (zh)
JP (1) JP6717920B2 (zh)
CN (1) CN109895975A (zh)
AU (1) AU201827496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532A (zh) * 2019-08-22 2019-10-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救生衣
CN110588911A (zh) * 2019-11-01 2019-12-20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可穿戴式水上运动装置
CN111516829A (zh) * 2020-05-14 2020-08-11 张羽 一种浮甲及动力控制系统
CN112278199A (zh) * 2020-10-23 2021-01-29 张天宇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救生衣
CN113715997A (zh) * 2021-08-11 2021-11-30 万舟救生装备(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CN117734908A (zh) * 2023-09-19 2024-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水上水下双用潜水防护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5975A (zh) * 2017-12-07 2019-06-18 朴永赞 水上套装
US20220069738A1 (en) * 2018-12-31 2022-03-03 Iucf-Hyu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Hanyang University) Electricity generating module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ng method
US20220408855A9 (en) * 2019-07-01 2022-12-29 Naipaul Bassoo Utility training flotation vest
RU194803U1 (ru) * 2019-08-30 2019-12-2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казен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енный учебно-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Военно-мор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 Адмирала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Н.Г. Кузнецова" Гидротермокостюм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JP7323924B2 (ja) * 2019-10-28 2023-08-09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液体圧送装置
USD921561S1 (en) * 2019-11-14 2021-06-08 Shenzhen Lefeet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ingle cylinder single handle underwater propeller
US11787517B2 (en) * 2020-04-03 2023-10-17 Keith Maximilian Rudofsky Man overboard (MOB)—compact powered rescue apparatus (CPRA)
CN112169274A (zh) * 2020-09-16 2021-01-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穿戴式水下推进器及其操控装置
KR102590929B1 (ko) * 2021-09-16 2023-10-19 에버웰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발열 잠수복
USD1001713S1 (en) * 2022-04-15 2023-10-17 Extrem Vision Perpignan Underwater scoot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5599U (zh) * 1978-11-20 1980-05-24
FR2620416A1 (fr) * 1987-09-15 1989-03-17 Lepee Roger Vetement de plongee sous-marine servant aussi de bouee d'equilibrage et de remontee
JPH11207045A (ja) * 1998-01-23 1999-08-03 Nippon Koso Yakuhin Kk 遊 具
WO2002072382A1 (en) * 2001-03-08 2002-09-19 Mazin Benjamin A Leg-mounted propulsion device for swimmers and divers
US6524145B1 (en) * 2001-07-12 2003-02-25 Jesse Gallegos Arzate Swimmer propulsion device
US20110151733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Nicholas Noel Gadler Body surfing suit
US20130008045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Jnt Link, Llc Individual Gear Dryer System
US8567336B1 (en) * 2010-11-22 2013-10-29 Jetboots Holdings, LLC Diver propulsion assembly and method
US20140134902A1 (en) * 2009-12-21 2014-05-15 Wavewrecker, Llc Body surfing suit
CN205707246U (zh) * 2015-02-26 2016-11-23 林振信 潜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5188A (en) * 1969-08-08 1972-01-18 Joseph Rutkowski Underwater propulsion device
JPH0318317Y2 (zh) * 1984-11-22 1991-04-17
US4867720A (en) * 1987-07-13 1989-09-19 Harrington Products, Inc. Swimmer's propulsion enhancer and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JP2832607B2 (ja) * 1989-01-12 1998-12-09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気泡発生装置
US4979465A (en) 1989-04-03 1990-12-25 Daidousanso Co., Lt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s
US5346419A (en) * 1993-05-14 1994-09-13 International Divers Inc. Buoyancy compensator device with backpack and adjustable harness
KR950000511A (ko) 1993-06-02 1995-01-03 조경호 잠수복의 부력자동조절기
JPH07187071A (ja) * 1993-12-24 1995-07-25 Tadashi Matsunaga 潜水時に用いるバッテリ−
JP2000335487A (ja) * 1999-05-26 2000-12-05 Apollo Sports:Kk 潜水用ドライスーツ
JP2007016335A (ja) * 2005-07-06 2007-01-25 Seft Dev Lab Co Ltd 空調ズボン
KR101022974B1 (ko) 2010-03-29 2011-03-22 주식회사인스타 구명조끼가 구비된 항공 조종사용 방수복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182957B1 (ko) 2011-03-16 2012-09-13 김재홍 팽창튜브와 부력재를 복합시킨 구명조끼
KR20140120790A (ko) 2013-04-03 2014-10-14 윤삼걸 발열장치가 구성된 잠수복하의
JP6273696B2 (ja) * 2013-06-18 2018-02-07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7133121A (ja) * 2016-01-27 2017-08-03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付作業用衣服
DE102016105070A1 (de) * 2016-03-18 2017-09-21 Maraneo Gmbh Vortriebsvorrichtung für Taucher und Schwimmer
US9878211B1 (en) * 2016-11-29 2018-01-30 Rig Llc Propulsion system
CN109895975A (zh) * 2017-12-07 2019-06-18 朴永赞 水上套装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5599U (zh) * 1978-11-20 1980-05-24
FR2620416A1 (fr) * 1987-09-15 1989-03-17 Lepee Roger Vetement de plongee sous-marine servant aussi de bouee d'equilibrage et de remontee
JPH11207045A (ja) * 1998-01-23 1999-08-03 Nippon Koso Yakuhin Kk 遊 具
WO2002072382A1 (en) * 2001-03-08 2002-09-19 Mazin Benjamin A Leg-mounted propulsion device for swimmers and divers
US6524145B1 (en) * 2001-07-12 2003-02-25 Jesse Gallegos Arzate Swimmer propulsion device
US20110151733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Nicholas Noel Gadler Body surfing suit
US20140134902A1 (en) * 2009-12-21 2014-05-15 Wavewrecker, Llc Body surfing suit
US8567336B1 (en) * 2010-11-22 2013-10-29 Jetboots Holdings, LLC Diver propulsion assembly and method
US20130008045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Jnt Link, Llc Individual Gear Dryer System
CN205707246U (zh) * 2015-02-26 2016-11-23 林振信 潜水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 HYEONG KIM等: "Harvesting electrical energy from carbon nanotube yarn twist", 《SCIENCE》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6532A (zh) * 2019-08-22 2019-10-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救生衣
CN110356532B (zh) * 2019-08-22 2024-03-2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救生衣
CN110588911A (zh) * 2019-11-01 2019-12-20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可穿戴式水上运动装置
CN111516829A (zh) * 2020-05-14 2020-08-11 张羽 一种浮甲及动力控制系统
CN112278199A (zh) * 2020-10-23 2021-01-29 张天宇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救生衣
CN112278199B (zh) * 2020-10-23 2022-08-02 张天宇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救生衣
CN113715997A (zh) * 2021-08-11 2021-11-30 万舟救生装备(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CN113715997B (zh) * 2021-08-11 2022-09-20 万舟救生装备(东台)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CN117734908A (zh) * 2023-09-19 2024-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水上水下双用潜水防护衣
CN117734908B (zh) * 2023-09-19 2024-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水上水下双用潜水防护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02746B2 (en) 2020-07-07
US20190175992A1 (en) 2019-06-13
AU2018274962A1 (en) 2019-06-27
JP6717920B2 (ja) 2020-07-08
EP3495025A1 (en) 2019-06-12
JP2019099150A (ja) 201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5975A (zh) 水上套装
US9061747B2 (en) Clean energy powered surfboards
CN107487425A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US8851006B2 (en) Hydro-aerodynamic surfing bib affixable to a wetsuit comprising retractable removable folding revolving motorizedly steerable pectoral flippers and keels, and with built-in rechargeable battery-propelled engine and solar energy capturer/collector
CN208007250U (zh) 一种自带动力可遥控的救生圈
CN207595219U (zh) 一种可遥控救生圈
KR102076999B1 (ko) 수상 슈트
Fish Function of the compressed tail of surface swimming muskrats (Ondatra zibethicus)
CN219330933U (zh) 冬季户外用背包
CN207346061U (zh)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CN207550459U (zh) 一种可穿戴的潜水推进装置
CN106741731A (zh) 一种保护全面且带助力的高生存率气胀式救生衣
KR101320877B1 (ko) 장착형 워터젯 추진장치
CN208426633U (zh) 一种智能水上运动装置
GRAY Aspects of the locomotion of whales
CN101229845A (zh) 游泳练习越野渡逾浮力背心带
Pijper Bacterial flagella and motility
CN207129113U (zh) 一种近岸水上可移动动力景观浮台
US3505970A (en) Swimmer's aid
CN206691341U (zh) 一种水上行走装置
CN209378391U (zh) 一种游泳用助力装置
Meinhard Drowning by Accident: Why So Many People Drown
CN219382756U (zh) 一种双气室冲浪板
CN202842466U (zh) 一种面料及泳衣、潜水服
CN207122856U (zh) 一种消防用水枪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