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5354A -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5354A
CN109895354A CN201910163798.4A CN201910163798A CN109895354A CN 109895354 A CN109895354 A CN 109895354A CN 201910163798 A CN201910163798 A CN 201910163798A CN 109895354 A CN109895354 A CN 109895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ottom plate
die cavity
die body
cooling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7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华
陈增宝
韩双能
陈连科
杨登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ingguo Zhongding Mould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ingguo Zhongding Mould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ingguo Zhongding Mould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ingguo Zhongding Mould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637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53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5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5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其中:第一模体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第一模体具有第一模腔,第一模体内部设有第一顶料通道;第一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一顶出块,第一顶出块与第一底板弹性连接;第二模体固定在第二底板上,第二模体具有第二模腔,第二模体内部设有第二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二顶出块,第二顶出块与第二底板弹性连接;合模状态下,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相互配合以形成型腔,第一顶出块的一端与第二模体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第二顶出块的一端与第一模体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本发明在开模时可以自动将工件推出型腔,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脱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设计吹塑防尘罩模具结构时,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顶出方式采用上中下三处顶出,模体结构采用镶块式结构,因顶出位置多,每块模体需要五块板镶拼而成,顶出结构加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其中:
第一模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上,第一模体远离第一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一模腔,第一模体内部设有由第一底板向第一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料通道;第一顶料通道靠近第一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一模腔并贯通第一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一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一顶出块,且该第一顶出块与第一底板弹性连接;
第二模体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上,第二模体远离第二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二模腔,第二模体内部设有由第二底板向第二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二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靠近第二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二模腔并贯通第二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二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二顶出块,第二顶出块与第二底板弹性连接;
合模状态下,第一模体与第二模体相互抵靠,第一模体中的第一模腔与第二模体中第二模腔相互配合并导通以形成型腔,第一顶出块位于第一顶料通道内,且第一顶出块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二模体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第二顶出块位于第二顶料通道内,且其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一模体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
优选地,第一模体靠近第一底板的一侧设有向第一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活动块,第一活动块与第一底板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所述第一顶出块靠近第一底板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活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活动块靠近第一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第一底板靠近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弹性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优选地,第二模体靠近第二底板的一侧设有向第二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与第二底板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所述第二顶出块靠近第二底板的一端伸入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活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二活动块靠近第一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第一底板靠近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弹性件为弹簧,且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优选地,第一模体内部由第一模腔的一侧向其另一侧蛇形布置第一冷却通道。
优选地,第一模体包括主模体和位于主模体两端并与主模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第二端头镶件,所述主模体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向第二端头镶件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一冷却通道。
优选地,第二模体内部由第二模腔的一侧向其另一侧蛇形布置第二冷却通道。
优选地,第二模体包括主模体和位于主模体两端并与主模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第二端头镶件,所述主模体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向第二端头镶件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二冷却通道。
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一模体、第二模体内分别设置第一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并在第一顶料通道内设置第一顶出块,在第二顶料通道内设置第二顶出块,并使合模时第一顶出块和第二顶出块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开模时,二者可以自动弹出以将工件推出,从而实现快速脱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W-W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W-W向剖视图。
参照图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模体3和第二模体4,其中:第一模体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上,第一模体3远离第一底板1的一侧具有第一模腔,第一模体3内部设有由第一底板1向第一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料通道;第一顶料通道靠近第一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一模腔并贯通第一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一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一顶出块5,且该第一顶出块5与第一底板1弹性连接。第二模体4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2上,第二模体4远离第二底板2的一侧具有第二模腔,第二模体4内部设有由第二底板2向第二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二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靠近第二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二模腔并贯通第二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二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二顶出块6,第二顶出块6与第二底板2弹性连接。
合模状态下,第一模体3与第二模体4相互抵靠,第一模体3中的第一模腔与第二模体4中第二模腔相互配合并导通以形成型腔,第一顶出块5位于第一顶料通道内,且第一顶出块5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二模体4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以使开模时,第一顶出块5之间弹出以将推动工件脱离第一模体3。第二顶出块6位于第二顶料通道内,且其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一模体3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以使开模时,第二顶出块6之间弹出以将推动工件脱离第二模体4。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模体3、第二模体4内分别设置第一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并在第一顶料通道内设置第一顶出块5,在第二顶料通道内设置第二顶出块6,并使合模时第一顶出块5和第二顶出块6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开模时,二者可以自动弹出以将工件推出,从而实现快速脱模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3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侧设有向第一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活动块7,第一活动块7与第一底板1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所述第一顶出块5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活动块7固定连接,以利用第一活动块7与弹性件8配合实现第一顶出块5与第一底板1之间的弹性连接。且为了确保弹性件8弹变路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第一活动块7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侧设置了第一孔槽,在第一底板1靠近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设置了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使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体4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侧设有向第二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活动块9,第二活动块9与第二底板2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8,弹性件8为弹簧;所述第二顶出块6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端伸入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活动块9固定连接。以利用第二活动块9与弹性件8配合实现第二顶出块6与第二底板2之间的弹性连接。且为了确保弹性件8弹变路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第二活动块9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侧设置了第一孔槽,在第二底板2靠近第二活动块9的一侧设置了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并使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3包括主模体301和位于主模体301两端并与主模体301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302、第二端头镶件303,所述主模体301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302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303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301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302向第二端头镶件303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302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一冷却通道10。第二模体4包括主模体401和位于主模体401两端并与主模体401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402、第二端头镶件403,所述主模体401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402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403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401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402向第二端头镶件403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402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二冷却通道11。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型腔都处于冷却通道的包覆面内,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对工件的冷却效果和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一模体(3)和第二模体(4),其中:
第一模体(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板(1)上,第一模体(3)远离第一底板(1)的一侧具有第一模腔,第一模体(3)内部设有由第一底板(1)向第一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一顶料通道;第一顶料通道靠近第一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一模腔并贯通第一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一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一顶出块(5),且该第一顶出块(5)与第一底板(1)弹性连接;
第二模体(4)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板(2)上,第二模体(4)远离第二底板(2)的一侧具有第二模腔,第二模体(4)内部设有由第二底板(2)向第二模腔方向延伸的第二顶料通道;第二顶料通道靠近第二模腔的一端横跨第二模腔并贯通第二模腔两侧的分型面,第二顶料通道内设有第二顶出块(6),第二顶出块(6)与第二底板(2)弹性连接;
合模状态下,第一模体(3)与第二模体(4)相互抵靠,第一模体(3)中的第一模腔与第二模体(4)中第二模腔相互配合并导通以形成型腔,第一顶出块(5)位于第一顶料通道内,且第一顶出块(5)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二模体(4)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第二顶出块(6)位于第二顶料通道内,且其靠近型腔的一端与第一模体(3)的分型面抵靠并进入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体(3)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侧设有向第一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一活动块(7),第一活动块(7)与第一底板(1)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8);所述第一顶出块(5)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活动块(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块(7)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第一底板(1)靠近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弹性件(8)为弹簧,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模体(4)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侧设有向第二模腔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可沿其深度方向来回滑动的第二活动块(9),第二活动块(9)与第二底板(2)之间设有与二者抵靠的弹性件(8);所述第二顶出块(6)靠近第二底板(2)的一端伸入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活动块(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块(9)靠近第一底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第一底板(1)靠近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第一孔槽同轴的第二孔槽;弹性件(8)为弹簧,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槽、第二孔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体(3)内部由第一模腔的一侧向其另一侧蛇形布置第一冷却通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体(3)包括主模体(301)和位于主模体(301)两端并与主模体(301)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302)、第二端头镶件(303),所述主模体(301)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302)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303)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301)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302)向第二端头镶件(303)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302)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一冷却通道(10)。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模体(4)内部由第二模腔的一侧向其另一侧蛇形布置第二冷却通道(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模体(4)包括主模体(401)和位于主模体(401)两端并与主模体(401)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头镶件(402)、第二端头镶件(403),所述主模体(401)具有主模腔,第一端头镶件(402)具有第一副模腔,第二端头镶件(403)内设有第二副模腔,且第一副模腔、第二副模腔与主模腔配合以形成第一模腔;所述主模体(401)内部且位于主模腔的下方设有由第一端头镶件(402)向第二端头镶件(403)方向蛇形布置的主冷却通道,第一端头镶件(402)内部且位于第一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副冷却通道,第二端镶件内部且位于第二副模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副冷却通道,第一副冷却通道与第二副冷却通道均分别与主冷却通道连通以形成可循环的第二冷却通道(11)。
CN201910163798.4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Pending CN109895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798.4A CN109895354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798.4A CN109895354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5354A true CN109895354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4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3798.4A Pending CN109895354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535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8A (zh) * 1993-10-22 1995-08-02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在注塑拉坯吹塑中模塑预制品的方法
CN201385420Y (zh) * 2009-02-23 2010-01-20 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新型冷却通道的吹塑防尘罩模具
CN204196221U (zh) * 2014-08-29 2015-03-11 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伸缩管制造装置
CN209903897U (zh) * 2019-03-05 2020-01-07 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28A (zh) * 1993-10-22 1995-08-02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在注塑拉坯吹塑中模塑预制品的方法
CN201385420Y (zh) * 2009-02-23 2010-01-20 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新型冷却通道的吹塑防尘罩模具
CN204196221U (zh) * 2014-08-29 2015-03-11 张家港市天江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伸缩管制造装置
CN209903897U (zh) * 2019-03-05 2020-01-07 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7804B (zh) 组合式碳粉盒主构件的精密模具
CN103737857A (zh) 复合抽芯式精密模具
CN105034285A (zh)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CN208645923U (zh) 具有倒扣滑块内脱机构的汽车前大灯面罩注塑模具
CN109895354A (zh)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CN213860529U (zh) 一种侧斜弹块滑动脱模机构
CN105328878B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剪水口方法
CN212072835U (zh) 一种大倒扣的软胶产品吹气顶出模具
CN209903897U (zh) 一种新型结构注拉吹模具
CN210047006U (zh) 一种具有行位内倒扣联动出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01235596Y (zh) 发光二极管的成型模具
CN208827004U (zh) 一种先退位后回位的双角度滑块机构
CN210308870U (zh) 自动断料注塑模具
CN220562110U (zh) 一种直顶抽芯装置及模具
CN205969829U (zh) 一种滑块顶出结构模具
CN104960158A (zh) 一种易保证塑件同轴度的哈夫块模具结构
CN205661002U (zh) 一种三处分型面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05346015B (zh) 一种强行脱模特征的模具回位结构
CN203680683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的下壳体注塑模具
CN211807624U (zh) 模具
CN219968567U (zh) 一种斜顶复合拨弹运动结构
CN103317657B (zh) 一种制作鞋底的发泡鞋模
CN210047013U (zh) 一种三级分型的模具结构
CN214188264U (zh) 一种四滑块异形顶针顶出模具
CN212888752U (zh) 模具用延时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