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7458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7458B
CN109887458B CN201910231320.0A CN201910231320A CN109887458B CN 109887458 B CN109887458 B CN 109887458B CN 201910231320 A CN201910231320 A CN 201910231320A CN 109887458 B CN109887458 B CN 109887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sub
are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13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7458A (zh
Inventor
朱绎桦
许喜爱
刘冰萍
陈国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13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7458B/zh
Priority to US16/437,419 priority patent/US10732752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88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7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7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7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多路分配电路,多路分配电路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多路分配器包括: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N个第一开关元件;多条连接线;输入端通过连接线和导电焊盘电连接,输出端和数据线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极和输出端电连接;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显示区中;其中,N为正整数,且N≥2。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在当今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用方便以及出于美观的需要,现在的显示装置均趋向于全面屏和窄边框化,即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只占有很小的面积,显示装置的边框很窄,显示界面几乎被屏幕完全覆盖。现有的全面屏设备并没有做到100%的覆盖。常见的全面屏手机也仅仅是采用无边框设计,减少屏幕边框占手机正面的比例,以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主要由柔性印刷电路板、集成芯片、扇出区域以及多路分配电路堆叠而成。集成芯片一般为固定大小,并且现有设计中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数据输出端已经很难再缩小。
因此,如何缩小显示面板中非显示区、实现窄边框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提出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排列;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多路分配电路,多路分配电路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多路分配器包括: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N个第一开关元件;多条连接线;输入端通过连接线和导电焊盘电连接,输出端和数据线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极和输出端电连接;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显示区中;其中,N为正整数,且N≥2。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为了减少导电焊盘的数量,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路分配电路,显示区中的数据线通过多路分配电路电连接至导电焊盘。多路分配电路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显示区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非显示区中的多路分配器的数量,有利于减小绑定区一侧的非显示区的面积。并且,可以在原本设置第一多路分配器的位置中设置其他的电路或者电子元件,有利于非显示区的高度集成化设计,进一步有利于绑定区一侧的非显示区的窄边框化。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显示区AA包括多条数据线DL;数据线DL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条数据线DL沿第二方向Y排列;
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D,绑定区BD包括多个导电焊盘PD;
多路分配电路DC,多路分配电路DC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DE;
多路分配器DE包括:一个输入端IN、N个输出端O、N个第一开关元件T1;
多条连接线10;
输入端IN通过连接线10和导电焊盘PD电连接,输出端O和数据线DL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T1的第一极和输入端IN电连接、第二极和输出端O电连接;
多路分配器DE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设置在显示区AA中;
其中,N为正整数,且N≥2。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其中,显示区AA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例如,显示区AA中可以设置多个像素(图中未示意出);非显示区NA不具有显示功能,用于设置电路、电子元件等结构。
显示区AA中设置有多条数据线DL,数据线DL可以为显示区AA中的像素传输电信号,使像素显示对应的图像。
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D,绑定区BD可以绑定电子元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柔性线路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绑定区BD包括多个导电焊盘PD,导电焊盘PD和电子元件电连接,用于和电子元件传输电信号。
为了减少导电焊盘PD的数量,显示区AA中的数据线DL通过多路分配电路DC电连接至导电焊盘PD。具体的,多路分配电路DC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DE,其中,一个多路分配器DE包括:一个输入端IN、N个输出端O、N个第一开关元件T1,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连接线10用于将导电焊盘PD的电信号传输至多路分配器DE的输入端IN,多路分配器DE的N个输出端O分别和数据线DL一一对应电连接。导电焊盘PD的电信号经由连接线10传输至多路分配器DE的输入端IN,在多路分配器DE的数据选择作用下,可以从N个输出端O中的任一者输出。
具体的,多路分配器DE中,第一开关元件T1的第一极和输入端IN电连接、第二极和输出端O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T1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通过控制多路分配器DE中的N个第一开关元件T1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可以将输入端IN的电信号分时传输至N个输出端O,从而实现多路分配器DE的数据选择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N=3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N可以为2、4或者其他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通常的,N不宜过大,N小于等于8。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多路分配器DE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设置在显示区AA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非显示区NA中的多路分配器的数量,有利于减小绑定区BD一侧的非显示区NA的面积。并且,可以在原本设置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位置中设置其他的电路或者电子元件,有利于非显示区NA的高度集成化设计,进一步有利于绑定区BD一侧的非显示区NA的窄边框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T1可以为N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为P型薄膜晶体管。可选的,多路分配电路DC可以均选用N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均选用P型薄膜晶体管,或者还可以混合选用N型薄膜晶体管和P型薄膜晶体管,本发明各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均以第一开关元件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多路分配器DE均为第一多路分配器DE1。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多路分配电路DC中的多路分配器DE均设置在显示区AA中,非显示区NA中不设置多路分配器DE。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非显区NA的面积,进一步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多路分配器DE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多路分配器DE2,第二多路分配器DE2位于绑定区BD和显示区AA之间。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3,和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输入端IN电连接的连接线10为第一连接线101;
第二多路分配器DE2所在的区域为第二电路区C2;
非显示区NA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焊盘20;
在非显示区NA,第二电路区C2和信号焊盘20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线101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中还设置了信号焊盘20,信号焊盘20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用于为显示面板中的结构传输电信号。例如,信号焊盘20可以为VT测试焊盘,用于在VT测试阶段向显示面板传输电信号。信号焊盘2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测试焊盘、或者接地焊盘等等,本实施例对于信号焊盘20的具体功能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以信号焊盘20的数量为4个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信号焊盘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或者更多个。信号焊盘20的具体数量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非显示区中,信号焊盘20位于第一连接线101沿第二方向Y的一侧,第二多路分配器DE2集中设置在第二电路区C2,第二电路区C2位于第一连接线101沿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
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受限于非显示区的面积,信号焊盘的面积压缩,通常较小,在进行检测只能使用假压,导致成本及检测不良率提高。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设置在显示区AA中,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另一方面,在保证显示面板窄边框化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增加信号焊盘的面积,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检测的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多路分配器在显示区中的具体位置可以有多种。下面,本发明在此示例性的对于第一多路分配器在显示区中的具体位置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显示区AA包括第一子区A1,第一子区A1包括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集中设置在第一子区A1中,有利于降低布线的难度,简化显示面板的排版难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区A1在显示区AA中的相对位置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仅以第一子区A1位于显示区AA的中间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并且,第一子区A1的大小需要根据第一开关元件T1的实际数量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区A1位于显示区AA内靠近绑定区BD的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集中设置在第一子区A1中,并且第一子区A1位于显示区AA内靠近绑定区BD的一侧,因此有利于减小第一连接线101的走线长度,从而可以减小第一连接线101在显示区AA中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简化显示区AA的布线设计,并且有利于提高显示区AA的开口率,从而提升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第二子区A2,第二子区A2包括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AA中设置了多个第二子区A2,每个第二子区A2中均设置了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示意了一个第二子区A2中设置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3个第一开关元件T1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第二子区A2中,可以设置两个或者更多个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N个第一开关元件T1,本发明不再一一附图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第一开关元件T1分散设置在多个第二子区A2中,可以根据显示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第二子区的具体位置,使显示面板的排版较为灵活多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区A2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长条形状,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区A2沿第一方向X具有间距。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子区A2为长条形状。可选的,第二子区A2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和显示区AA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致相同。
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区A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可选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区A2之间的间距可以使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显示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第二子区之间的间距,使显示面板的排版较为灵活多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区A2沿第一方向X的间距相同。换言之,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子区A2是等间距分部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区A2之间的间距均为d。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有利于使第二子区A2在显示区AA中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显示区显示效果的均一性,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7所示的实施例,仅示例性的对于第一多路分配器在显示区中的具体位置进行说明。可选的,第一多路分配器在显示区中的具体位置还可以有多种,本发明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7所示的实施例,仅以多路分配器均设置在显示区中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可以仅部分多路分配器设置在显示区中,非显示区中保留一部分多路分配器,其中显示区中的第一多路分配器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图5-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图8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区AA中,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连接线10在显示区AA中的部分走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和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是相同。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相同,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排版设计。
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中,本实施例中,仅以连接线10设置在数据线DL远离衬底基板00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连接线10也可以设置在数据线DL靠近衬底基板00的一侧。
由于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中,有利于减小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平行于衬底基板00所在平面)的间距,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的工艺难度,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在垂直于衬底基板00所在的方向上可以互相交叠,从而进一步压缩连接线10在显示区中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升显示区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线和数据线也可以同层设置,请参考图7和图9,图9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在显示区AA中,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设置在同一导电层。连接线10和数据线DL同层设置,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8和图9仅仅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而非沿着具体的某一条剖面线切割显示面板所得到的剖面图。同理,本发明其他附图中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也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而非沿着具体的某一条剖面线切割显示面板所得到的剖面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和图1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触控电极TP和触控线TPL,触控电极TP和触控线TPL电连接;
连接线10和触控线TPL同层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触控功能,触控电极TP和触控线TPL用于实现触控功能。本实施例中,复用触控线TPL所在的膜层设置连接线10,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同一道工艺中同时形成连接线10和触控线TPL,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的工序,降低成本。
可选的,触控电极TP可以复用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仅以触控电极TP为块状,且多个触控电极TP阵列排布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于触控电极TP的形状、大小均不作具体限制。并且,触控电极TP可以为自电容式触控电极,也可以为互电容式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可以设置在同一膜层,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膜层,本实施例对此均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图12是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的像素P;
像素P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沿第一方向X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连接线10位于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的区域,且其中一列子像素为白色子像素W。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包括像素P,像素P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白色子像素W。白色子像素W的亮度通常较高,因而可以适当的减小白色子像素W的面积。
在显示区AA中,将连接线10设置在白色子像素W相邻的位置处,可以将白色子像素W沿第二方向Y的宽度设置的较其他颜色子像素小一些,从而节省出空间用于设置连接线10。可以避免连接线10占用其他颜色子像素的区域,避免造成色偏现象,影响显示品质,并且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排版设计。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开关元件T1包括有源层a,有源层a和数据线DL部分交叠。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T1的有源层a和数据线DL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结构中,将有源层a和数据线DL部分交叠设置,可以减少有源层a在显示区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升显示区的开口率,提升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2中,数据线DLa没有设置填充图案。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2和图13,图13是图12所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的像素P;像素P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SP,子像素SP包括第二开关元件T2和像素电极PI,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一极和数据线DL电连接、第二极和像素电极PI电连接;
第一开关元件T1和第二开关元件T2设置在相同的膜层。
本实施例中,像素P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SP,图12仅以像素P包括四种颜色的子像素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像素P可以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本实施例不再一一附图说明。
子像素SP包括第二开关元件T2和像素电极PI,第二开关元件T2的栅极和栅极线GL电连接,栅极线GL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元件T2的导通或者截止状态。数据线DL和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一极电连接,数据线DL通过第二开关元件T2向像素电极PI传输数据信号,以使得对应的子像素SP显示不同的亮度。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控制线CL,控制线CL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T1的导通或者截止状态。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开关元件T1和第二开关元件T2设置在相同的膜层,即为,第一开关元件T1和第二开关元件T2可以在相同的工艺中制作完成,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多路分配器DE包括N条控制线CL;
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控制线CL的部分走线位于显示区AA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仅以N=3为例进行说明,一个多路分配器DE包括3个第一开关元件T1,3条控制线CL分别用于控制3个第一开关元件T1。具体的,控制线CL和第一开关元件T1的栅极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T1的导通或者截止。由于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位于显示区中,相应的,第一多路分配器DE1的控制线CL的部分走线也设置在显示区AA中。可选的,两个或者多个第一多路分配器DE1可以共用N条控制线CL,从而减少控制线的数量,有利于提高显示区的开口率,提升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5,图15是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还包括多条栅极线GL;
显示区AA中,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设置在同一导电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排版设计。
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设置在相同的导电层,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另一方面,在制作栅极线GL的工艺中,可以同步形成控制线CL,从而节省制作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6,图16是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还包括多条栅极线GL;
显示区AA中,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排版设计。
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例如,控制线CL可以设置在栅极线GL靠近衬底基板00的一侧。有利于减小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平行于衬底基板00所在平面)的间距,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的工艺难度,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线CL和栅极线GL在垂直于衬底基板00所在的方向上可以互相交叠,从而进一步压缩控制线CL在显示区中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升显示区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第一开关元件T1包括X个并联的第一子开关ST1;
同一第一多路分配器DE1中,X个第一子开关ST1的第一极互相电连接,X个第一子开关ST1的第二极互相电连接;
其中,X为正整数,且X≥2。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开关元件T1设置在显示区中,因此,第一开关元件的平面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显示区的开口率。由于第一开关元件T1的驱动能力要求较高,相应的需要将第一开关元件设置的较大一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实施例中,将X个第一子开关ST1并联以形成第一开关元件T1。多个第一子开关ST1并联后驱动能力较单个第一子开关ST1有较大的提升,满足第一开关元件T1对于驱动能力的要求,可以根据第一开关元件T1的实际情况选择第一子开关ST1的具体数量。并且,多个第一子开关ST1可以分散设置在显示区中的不同位置处,从而避免单个开关元件过大而影响显示区的开口率或者影响显示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请参考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1。图18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为了减少导电焊盘的数量,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路分配电路,显示区中的数据线通过多路分配电路电连接至导电焊盘。多路分配电路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第一多路分配器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显示区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非显示区中的多路分配器的数量,有利于减小绑定区一侧的非显示区的面积。并且,可以在原本设置第一多路分配器的位置中设置其他的电路或者电子元件,有利于非显示区的高度集成化设计,进一步有利于绑定区一侧的非显示区的窄边框化。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像素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导电焊盘;
多路分配电路,所述多路分配电路包括多个多路分配器;
所述多路分配器包括:一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N个第一开关元件;
多条连接线;
所述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线和所述导电焊盘电连接,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和所述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多路分配器,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其中,N为正整数,且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分配器均为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多路分配器,所述第二多路分配器位于所述绑定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和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的连接线为第一连接线;
所述第二多路分配器所在的区域为第二电路区;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焊盘;
在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电路区和所述信号焊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子区,所述第一子区包括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内靠近所述绑定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包括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的所述第一开关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区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控电极和触控线,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线电连接;
所述连接线和所述触控线同层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连接线和所述数据线设置在同一导电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像素;
所述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所述连接线位于相邻的两列子像素之间的区域,且其中一列子像素为白色子像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分配器包括N条控制线;
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的所述控制线的部分走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栅极线;
所述显示区中,所述控制线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设置在同一导电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多条栅极线;
所述显示区中,所述控制线和所述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设置在不同的导电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X个并联的第一子开关;
同一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中,X个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一极互相电连接,X个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二极互相电连接;
其中,X为正整数,且X≥2。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的像素;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极和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第二极和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设置在相同的膜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数据线部分交叠。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231320.0A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887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1320.0A CN10988745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437,419 US10732752B1 (en) 2019-03-26 2019-06-11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1320.0A CN10988745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7458A CN109887458A (zh) 2019-06-14
CN109887458B true CN109887458B (zh) 2022-04-12

Family

ID=6693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1320.0A Active CN109887458B (zh) 2019-03-26 2019-03-26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2752B1 (zh)
CN (1) CN1098874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3562A (zh) * 2019-11-14 2020-02-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40059A (zh) * 2020-02-28 2020-06-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54963B (zh) * 2020-06-16 2022-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WO2022000240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70908B (zh) * 2020-11-27 2023-07-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母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51091B (zh) * 2021-02-09 2022-1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672119B (zh) * 2021-08-05 2024-03-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999412A (zh) * 2021-09-23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020179A (zh) * 2021-10-25 2022-02-0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电磁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14115606B (zh) * 2021-11-30 2023-07-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85460B (zh) * 2021-12-12 2023-11-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5311975A (zh) * 2022-08-09 2022-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547194A (zh) * 2022-09-21 2022-12-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0881A (ja) * 2015-08-21 2017-02-23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N206618931U (zh) * 2017-03-28 2017-11-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9246B2 (ja) * 2002-11-21 2005-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JP4074533B2 (ja) * 2003-03-06 2008-04-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578913B1 (ko) * 2003-11-27 2006-05-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역다중화기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029406B1 (ko) * 2003-12-17 2011-04-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디멀티플렉서와 그 구동방법
JP2009276547A (ja) * 2008-05-14 2009-11-26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機器
TWI480847B (zh) * 2008-05-22 2015-04-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KR101420443B1 (ko) * 2008-12-23 2014-07-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8362996B2 (en) * 2010-02-12 2013-01-2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with CLK phase auto-adjus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driving same
WO2012081530A1 (ja) * 2010-12-17 2012-06-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9230496B2 (en) * 2011-01-24 2016-01-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150161927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Innolux Corporation Driving apparatus with 1:2 mux for 2-column inversion scheme
KR102118096B1 (ko) * 2013-12-09 2020-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10483293B2 (en) * 2014-02-27 2019-11-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and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537993B (zh) * 2014-12-29 2018-09-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4751766B (zh) * 2015-04-08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7115713A1 (ja) * 2015-12-29 2017-07-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素回路ならびに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205336415U (zh) * 2016-02-06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分配器电路、信号线电路及相应的输出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7039467B (zh) * 2017-05-15 2020-03-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34745B (zh) * 2017-05-16 2018-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7065336B (zh) * 2017-06-13 2020-05-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54218B (zh) * 2017-06-29 2019-12-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2270B (zh) * 2017-08-28 2021-02-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24820B (zh) * 2017-09-20 2018-05-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KR102521356B1 (ko) * 2017-12-19 2023-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681177B (zh) * 2018-06-21 2023-09-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显示装置
JP6801693B2 (ja) * 2018-07-06 2020-1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ドライバー、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9031828B (zh) * 2018-08-23 2021-04-3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66457A (zh) * 2018-09-30 2019-0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0881A (ja) * 2015-08-21 2017-02-23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CN206618931U (zh) * 2017-03-28 2017-11-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2752B1 (en) 2020-08-04
CN109887458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745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01094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945738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338351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4788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13931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3136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90941B (zh)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751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6325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972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031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323840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55465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928696B2 (en) Wir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444626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505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42720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719188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387310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US2024007425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3119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8519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3827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550580A (ja)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