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2784A -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2784A
CN109852784A CN201910119842.1A CN201910119842A CN109852784A CN 109852784 A CN109852784 A CN 109852784A CN 201910119842 A CN201910119842 A CN 201910119842A CN 109852784 A CN109852784 A CN 109852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work box
column
uncovered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98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2784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Sanyong electric furnace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昊 filed Critical 刘昊
Priority to CN2019101198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2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2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2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2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2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退火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包括工作台、炉体、炉盖、无盖工作箱、控制单元、旋转单元、推动单元、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固定板、一号柱、冷风机和控制器。本发明一方面,通过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固定板间相互配合,控制炉盖的关合,减少后续关闭炉盖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一号气缸带动无盖工作箱进行升降,不需要使用外部设备将无盖工作箱吊出炉体,一号气缸相较塔吊而言,价格便宜,节省成本;同时,避免塔吊无盖工作箱时,无盖工作箱发生晃动,导致无盖工作箱的脱落,既造成无盖工作箱的损坏,又威胁操作者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退火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炉被广泛应用于漆包线、裸铜线等线材的退火工序,以漆包线为例,漆包线涂漆前通常设有退火工序,退火工序可使漆包线达到必要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使漆包线有较好的直线度以利于涂漆。
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线材退火炉,大部分由罐体和炉体两部分组成,作业时,先将线材装入到罐内,盖上加封(砂封或水封),然后将罐体吊入到炉内,加热至工艺要求温度,保温后,吊出罐体,在炉外自然冷却,完成退火;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不足,一方面,罐体通过塔吊吊出炉体时,罐体受到自身重量和线材重量,在热态情况下,罐体由于受力过重被拉长或罐体落地不慎,罐体受到冲击而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罐体损坏;另一方面,现有的线材退火炉中,需要先将炉盖打开,然后再利用塔吊将罐体吊出炉体外,从而影响线材的退火效率;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无盖工作箱易损坏和线材退火效率慢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包括工作台、炉体、炉盖、无盖工作箱、控制单元、旋转单元、推动单元、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固定板、一号柱、冷风机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退火炉的工作;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凹槽和一号通道;所述炉体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凹槽中,且炉体外圈与凹槽侧壁接触,炉体内壁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炉体内设有加热机构,通过加热机构使得炉体内温度升高;所述炉盖一端与炉体铰接,另一端与炉体接触;所述控制单元一端与炉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且贯穿炉体并通过一号通道,一号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层,通过缓冲层避免控制单元的损坏;所述一号气缸的数量为二,二个一号气缸一端固连在炉体底部,另一端与固定板固连;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小与无盖工作箱的长度相等;所述无盖工作箱为正方体结构且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无盖工作箱放置在固定板上的凹槽中,无盖工作箱上开设有U形通道;所述U形通道的两侧壁上交错设有相同大小的一号孔和二号孔;所述旋转单元位于U形通道内;每个所述无盖工作箱内至少有两个一号柱;所述一号柱端部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的底部,一号柱用于放置线材,且一号柱内开设有二号通道,一号柱上均匀设有一组三号孔;所述U形通道与一号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二号气缸一端铰接在一号柱外壁上,另一端铰接在无盖工作箱的底部,通过二号气缸使得一号柱转动;所述推动单元的数量为二,其中一推动单元安装在炉体侧壁上的凹槽中,其推动单元用于将无盖工作箱推出炉体,另一个推动单元安装在固定板上,其推动单元用于将无盖工作箱顶起,推动单元包括三号气缸和推动板;所述推动板固连在三号气缸端部;所述三号气缸分别固连在炉体侧壁和固定板上;所述冷风机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凹槽中,冷风机用于向炉体内鼓入冷风;在使用本发明的退火炉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启动,一号气缸推动固定板向远离炉体底部一侧运动,使得无盖工作箱亦向远离炉体底部一侧运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一端与炉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向远离炉体一侧运动中,通过控制单元使得炉盖打开;在固定板运动到炉体与炉盖的结合处,且炉盖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控制器停止一号气缸工作,且一号气缸保持在运动后的位置处,此时将每卷线材放置在无盖工作箱中的一号柱上,待一号柱上的线材放满时,停止继续放入,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一号气缸带动固定板向靠近炉体底部一侧运动,同时,使得炉盖反向转动,当一号气缸收缩到最低点时,炉盖正好与炉体紧密贴合;此时,退火炉开始工作,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炉体内进行加热,而冷风机不工作,由于炉体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可以对热量进行均匀的反射,实现了定向,直接辐射加热,有效利用二次辐射能对无盖工作箱内的线材进行加热;由于无盖工作箱内的U形通道中的侧壁上交错设有一号孔和二号孔,一号柱上设有三号孔和二号通道,且二号通道和U形通道连通,通过旋转单元作用在U形通道转动中形成热风,一方面,将U形通道中的热风均匀的从二号孔处排出,对线材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热风从连通后的三号孔、U形通道和二号通道处直接作用于线材;同时,二号气缸带动一号柱转动,使得线材受热均匀;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对线材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线材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当退火工艺处于自由降温阶段时,启动冷风机,利用旋转单元将热风和冷风进行搅拌;此时,由于冷风的进入,使得线材快速降温,从而提高了退火效率;当线材完成冷却后,通过一号气缸推动无盖工作箱向远离炉体底部一侧运动,当固定板到达炉体与炉盖的结合处时,通过三号气缸和推动板作用,将无盖工作箱推离炉体。
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一号电机、软轴和螺旋叶;所述软轴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软轴一端转动安装在U形通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通过轴承与一号电机固连,一号电机固连在U形通道的内壁上;所述螺旋叶套设在软轴上。本发明通过将旋转单元设为一号电机、软轴和螺旋叶;通过一号电机、软轴和螺旋叶间的相互配合,在退火炉工作阶段,软轴带动螺旋叶在U形通道中转动形成热风,并使得形成的热封均匀的作用于线材,从而提高了线材的力学性能;在退火工艺处于自由阶段时,转动的螺旋叶将热封和冷风进行搅拌,加速线材的冷却速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伸缩杆和铁链;所述伸缩杆一端铰接在工作台上,另一端铰接在炉盖上;所述铁链一端固连在固定板底部,另一端固连在炉盖上,且铁链贯穿炉体并通过一号通道。本发明通过将控制单元设为伸缩杆和铁链;一方面,实现一源多用,避免增加额外的动力设备,从而降低了退火炉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单元和推动单元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无盖工作箱到达炉体和炉盖的结合处时,推动单元及时将无盖工作箱推离炉体,并将另一无盖工作箱送到固定板上,实现对线材的连续退火,提高退火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由一号板、二号板、旋转气缸和钢球组成;所述旋转气缸一端固连在一号板上,另一端与二号板固连,且一号板和二号板间通过钢球支撑;所述二号板位于一号板上方,二号板上放置有无盖工作箱。本发明通过将固定板设为一号板、二号板、旋转气缸和钢球,通过旋转气缸和二号气缸间的相互配合,旋转气缸带动无盖工作箱顺时针转动,二号气缸拉动一号柱逆时针转动,且无盖工作箱的转动速度小于一号柱的转动速度,由于速度差的作用,使得线材在一号柱上抖动,从而使得线材进行充分的受热或受冷。
优选的,所述一号柱为卡接式结构,一号柱包括二号柱和T形柱;所述二号柱一端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的底部,另一端与T形柱卡接;所述T形柱的数量至少为五,相邻T形柱间相互连通,且位于最上端的T形柱端部封闭。本发明通过采用卡接式结构,一方面,便于拆卸和更换,且在一号柱的部分位置损坏时,不用将一号柱进行整体的更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T形柱卡接,使得每卷线材在规定的位置,避免每卷线材彼此接触,影响线材的退火效率,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
优选的,所述炉体右侧设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转动轮、钢带和过渡块;所述转动轮的数量为二,转动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且靠近炉体一侧转动轮的转轴与电机固连;所述钢带套设在两转动轮上;所述过渡块固连在炉体外壁上,过渡块用于无盖工作箱过渡到钢带上。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单元,通过输送单元和推动单元间的相互配合,推动单元将无盖工作箱推向输送单元,并利用输送单元对无盖工作箱进行输送,减少等待塔吊吊取无盖工作箱的时间,实现线材的连续退火,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使用方便,一方面,通过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固定板间相互配合,控制炉盖的关合,减少后续关闭炉盖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一号气缸带动无盖工作箱进行升降,不需要使用外部设备将无盖工作箱吊出炉体,一号气缸相较塔吊而言,价格便宜,节省成本;同时,避免塔吊无盖工作箱时,无盖工作箱发生晃动,导致无盖工作箱的脱落,既造成无盖工作箱的损坏,又威胁操作者的安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通过采用卡接式结构的一号柱,一方面,便于拆卸和更换,且在一号柱的部分位置损坏时,不用将一号柱进行整体的更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T形柱卡接,使得每卷线材在规定的位置,避免每卷线材彼此接触,影响线材的退火效率,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工作台1、炉体2、炉盖21、无盖工作箱22、U形通道221、一号孔222、二号孔223、一号气缸23、二号气缸24、冷风机25、控制单元4、伸缩杆41、铁链42、旋转单元5、一号电机51、软轴52、螺旋叶53、推动单元6、三号气缸61、推动板62、固定板7、一号板71、二号板72、旋转气缸73、钢球74、一号柱8、二号通道81、三号孔82、二号柱83、T形柱84、输送单元9、转动轮91、钢带92、过渡块9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包括工作台1、炉体2、炉盖21、无盖工作箱22、控制单元4、旋转单元5、推动单元6、一号气缸23、二号气缸24、固定板7、一号柱8、冷风机25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退火炉的工作;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凹槽和一号通道;所述炉体2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凹槽中,且炉体2外圈与凹槽侧壁接触,炉体2内壁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炉体2内设有加热机构,通过加热机构使得炉体2内温度升高;所述炉盖21一端与炉体2铰接,另一端与炉体2接触;所述控制单元4一端与炉盖2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7连接,且贯穿炉体2并通过一号通道,一号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层,通过缓冲层避免控制单元4的损坏;所述一号气缸23的数量为二,二个一号气缸23一端固连在炉体2底部,另一端与固定板7固连;所述固定板7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小与无盖工作箱22的长度相等;所述无盖工作箱22为正方体结构且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无盖工作箱22放置在固定板7上的凹槽中,无盖工作箱22上开设有U形通道221;所述U形通道221的两侧壁上交错设有相同大小的一号孔222和二号孔223;所述旋转单元5位于U形通道221内;每个所述无盖工作箱22内至少有两个一号柱8;所述一号柱8端部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一号柱8用于放置线材,且一号柱8内开设有二号通道81,一号柱8上均匀设有一组三号孔82;所述U形通道221与一号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二号气缸24一端铰接在一号柱8外壁上,另一端铰接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通过二号气缸24使得一号柱8转动;所述推动单元6的数量为二,其中一推动单元6安装在炉体2侧壁上的凹槽中,其推动单元6用于将无盖工作箱22推出炉体2,另一个推动单元6安装在固定板7上,其推动单元6用于将无盖工作箱22顶起,推动单元6包括三号气缸61和推动板62;所述推动板62固连在三号气缸61端部;所述三号气缸61分别固连在炉体2侧壁和固定板7上;所述冷风机25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凹槽中,冷风机25用于向炉体2内鼓入冷风;在使用本发明的退火炉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23启动,一号气缸23推动固定板7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使得无盖工作箱22亦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4一端与炉盖2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7连接;在固定板7向远离炉体2一侧运动中,通过控制单元4使得炉盖21打开;在固定板7运动到炉体2与炉盖21的结合处,且炉盖21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控制器停止一号气缸23工作,且一号气缸23保持在运动后的位置处,此时将每卷线材放置在无盖工作箱22中的一号柱8上,待一号柱8上的线材放满时,停止继续放入,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23,一号气缸23带动固定板7向靠近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同时,使得炉盖21反向转动,当一号气缸23收缩到最低点时,炉盖21正好与炉体2紧密贴合;此时,退火炉开始工作,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炉体2内进行加热,而冷风机25不工作,由于炉体2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可以对热量进行均匀的反射,实现了定向,直接辐射加热,有效利用二次辐射能对无盖工作箱22内的线材进行加热;由于无盖工作箱22内的U形通道221中的侧壁上交错设有一号孔222和二号孔223,一号柱8上设有三号孔82和二号通道81,且二号通道81和U形通道221连通,通过旋转单元5作用在U形通道221转动中形成热风,一方面,将U形通道221中的热风均匀的从二号孔223处排出,对线材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热风从连通后的三号孔82、U形通道221和二号通道81处直接作用于线材;同时,二号气缸24带动一号柱8转动,使得线材受热均匀;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对线材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线材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当退火工艺处于自由降温阶段时,启动冷风机25,利用旋转单元5将热风和冷风进行搅拌;此时,由于冷风的进入,使得线材快速降温,从而提高了退火效率;当线材完成冷却后,通过一号气缸23推动无盖工作箱22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当固定板7到达炉体2与炉盖21的结合处时,通过三号气缸61和推动板62作用,将无盖工作箱22推离炉体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单元5包括一号电机51、软轴52和螺旋叶53;所述软轴5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软轴52一端转动安装在U形通道22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通过轴承与一号电机51固连,一号电机51固连在U形通道221的内壁上;所述螺旋叶53套设在软轴52上。本发明通过将旋转单元5设为一号电机51、软轴52和螺旋叶53;通过一号电机51、软轴52和螺旋叶53间的相互配合,在退火炉工作阶段,软轴52带动螺旋叶53在U形通道221中转动形成热风,并使得形成的热封均匀的作用于线材,从而提高了线材的力学性能;在退火工艺处于自由阶段时,转动的螺旋叶53将热封和冷风进行搅拌,加速线材的冷却速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伸缩杆41和铁链42;所述伸缩杆41一端铰接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铰接在炉盖21上;所述铁链42一端固连在固定板7底部,另一端固连在炉盖21上,且铁链42贯穿炉体2并通过一号通道。本发明通过将控制单元4设为伸缩杆41和铁链42;一方面,实现一源多用,避免增加额外的动力设备,从而降低了退火炉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单元4和推动单元6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无盖工作箱22到达炉体2和炉盖21的结合处时,推动单元6及时将无盖工作箱22推离炉体2,并将另一无盖工作箱22送到固定板7上,实现对线材的连续退火,提高退火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7由一号板71、二号板72、旋转气缸73和钢球74组成;所述旋转气缸73一端固连在一号板71上,另一端与二号板72固连,且一号板71和二号板72间通过钢球74支撑;所述二号板72位于一号板71上方,二号板72上放置有无盖工作箱22。本发明通过将固定板7设为一号板71、二号板72、旋转气缸73和钢球74,通过旋转气缸73和二号气缸24间的相互配合,旋转气缸73带动无盖工作箱22顺时针转动,二号气缸24拉动一号柱8逆时针转动,且无盖工作箱22的转动速度小于一号柱8的转动速度,由于速度差的作用,使得线材在一号柱8上抖动,从而使得线材进行充分的受热或受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柱8为卡接式结构,一号柱8包括二号柱83和T形柱84;所述二号柱83一端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另一端与T形柱84卡接;所述T形柱84的数量至少为五,相邻T形柱84间相互连通,且位于最上端的T形柱84端部封闭。本发明通过采用卡接式结构,一方面,便于拆卸和更换,且在一号柱8的部分位置损坏时,不用将一号柱8进行整体的更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通过T形柱84卡接,使得每卷线材在规定的位置,避免每卷线材彼此接触,影响线材的退火效率,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炉体2右侧设有输送单元9;所述输送单元9包括转动轮91、钢带92和过渡块93;所述转动轮91的数量为二,转动轮91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靠近炉体2一侧转动轮91的转轴与电机固连;所述钢带92套设在两转动轮91上;所述过渡块93固连在炉体2外壁上,过渡块93用于无盖工作箱22过渡到钢带92上。本发明通过设置输送单元9,通过输送单元9和推动单元6间的相互配合,推动单元6将无盖工作箱22推向输送单元9,并利用输送单元9对无盖工作箱22进行输送,减少等待塔吊吊取无盖工作箱22的时间,实现线材的连续退火,从而提高了线材的退火效率。
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23启动,一号气缸23推动固定板7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使得无盖工作箱22亦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同时由于控制单元4一端与炉盖2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7连接;在固定板7向远离炉体2一侧运动中,通过控制单元4使得炉盖21打开;在固定板7运动到炉体2与炉盖21的结合处,且炉盖21转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控制器停止一号气缸23工作,且一号气缸23保持在运动后的位置处,此时将每卷线材放置在无盖工作箱22中的一号柱8上,待一号柱8上的线材放满时,停止继续放入,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23,一号气缸23带动固定板7向靠近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同时,使得炉盖21反向转动,当一号气缸23收缩到最低点时,炉盖21正好与炉体2紧密贴合;此时,退火炉开始工作,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对炉体2内进行加热,而冷风机25不工作,由于炉体2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可以对热量进行均匀的反射,实现了定向,直接辐射加热,有效利用二次辐射能对无盖工作箱22内的线材进行加热;由于无盖工作箱22内的U形通道221中的侧壁上交错设有一号孔222和二号孔223,一号柱8上设有三号孔82和二号通道81,且二号通道81和U形通道221连通,一号电机51带动软轴52转动,通过软轴52和螺旋叶53间的相互配合,螺旋叶53在U形通道221转动中形成热风,一方面,将U形通道221中的热风均匀的从二号孔223处排出,对线材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热风从连通后的三号孔82、U形通道221和二号通道81处直接作用于线材;同时,二号气缸24带动一号柱8转动,使得线材受热均匀;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对线材进行均匀的加热,使得线材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当退火工艺处于自由降温阶段时,启动冷风机25,利用转动的螺旋叶53将热风和冷风进行搅拌;此时,由于冷风的进入,使得线材快速降温,从而提高了退火效率;当线材完成冷却后,通过一号气缸23推动无盖工作箱22向远离炉体2底部一侧运动,当固定板7到达炉体2与炉盖21的结合处时,通过三号气缸61和推动板62作用,将无盖工作箱22推向钢带92上,通过转动轮91和钢带92配合,将无盖工作箱22输送出去。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炉体(2)、炉盖(21)、无盖工作箱(22)、控制单元(4)、旋转单元(5)、推动单元(6)、一号气缸(23)、二号气缸(24)、固定板(7)、一号柱(8)、冷风机(25)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退火炉的工作;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凹槽和一号通道;所述炉体(2)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凹槽中,且炉体(2)外圈与凹槽侧壁接触,炉体(2)内壁通过不锈钢焊接形成的发射屏作为炉衬,炉体(2)内设有加热机构,通过加热机构使得炉体(2)内温度升高;所述炉盖(21)一端与炉体(2)铰接,另一端与炉体(2)接触;所述控制单元(4)一端与炉盖(2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7)连接,且贯穿炉体(2)并通过一号通道,一号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层;所述一号气缸(23)的数量为二,二个一号气缸(23)一端固连在炉体(2)底部,另一端与固定板(7)固连;所述固定板(7)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小与无盖工作箱(22)的长度相等;所述无盖工作箱(22)为正方体结构且采用轻质材料制成,无盖工作箱(22)放置在固定板(7)上的凹槽中,无盖工作箱(22)上开设有U形通道(221);所述U形通道(221)的两侧壁上交错设有相同大小的一号孔(222)和二号孔(223);所述旋转单元(5)位于U形通道(221)内;每个所述无盖工作箱(22)内至少有两个一号柱(8);所述一号柱(8)端部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一号柱(8)用于放置线材,且一号柱(8)内开设有二号通道(81),一号柱(8)上均匀设有一组三号孔(82);所述U形通道(221)与一号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二号气缸(24)一端铰接在一号柱(8)外壁上,另一端铰接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通过二号气缸(24)使得一号柱(8)转动;所述推动单元(6)的数量为二,其中一推动单元(6)安装在炉体(2)侧壁上的凹槽中,其推动单元(6)用于将无盖工作箱(22)推出炉体(2),另一个推动单元(6)安装在固定板(7)上,其推动单元(6)用于将无盖工作箱(22)顶起,推动单元(6)包括三号气缸(61)和推动板(62);所述推动板(62)固连在三号气缸(61)端部;所述三号气缸(61)分别固连在炉体(2)侧壁和固定板(7)上;所述冷风机(25)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凹槽中,冷风机(25)用于向炉体(2)内鼓入冷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5)包括一号电机(51)、软轴(52)和螺旋叶(53);所述软轴(5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软轴(52)一端转动安装在U形通道(22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通过轴承与一号电机(51)固连,一号电机(51)固连在U形通道(221)的内壁上;所述螺旋叶(53)套设在软轴(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伸缩杆(41)和铁链(42);所述伸缩杆(41)一端铰接在工作台(1)上,另一端铰接在炉盖(21)上;所述铁链(42)一端固连在固定板(7)底部,另一端固连在炉盖(21)上,且铁链(42)贯穿炉体(2)并通过一号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由一号板(71)、二号板(72)、旋转气缸(73)和钢球(74)组成;所述旋转气缸(73)一端固连在一号板(71)上,另一端与二号板(72)固连,且一号板(71)和二号板(72)间通过钢球(74)支撑;所述二号板(72)位于一号板(71)上方,二号板(72)上放置有无盖工作箱(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柱(8)为卡接式结构,一号柱(8)包括二号柱(83)和T形柱(84);所述二号柱(83)一端转动安装在无盖工作箱(22)的底部,另一端与T形柱(84)卡接;所述T形柱(84)的数量至少为五,相邻T形柱(84)间相互连通,且位于最上端的T形柱(84)端部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右侧设有输送单元(9);所述输送单元(9)包括转动轮(91)、钢带(92)和过渡块(93);所述转动轮(91)的数量为二,转动轮(91)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靠近炉体(2)一侧转动轮(91)的转轴与电机固连;所述钢带(92)套设在两转动轮(91)上;所述过渡块(93)固连在炉体(2)外壁上,过渡块(93)用于无盖工作箱(22)过渡到钢带(92)上。
CN201910119842.1A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Active CN109852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842.1A CN109852784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842.1A CN109852784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2784A true CN109852784A (zh) 2019-06-07
CN109852784B CN109852784B (zh) 2021-08-06

Family

ID=6689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9842.1A Active CN109852784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278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5750U (zh) * 1986-08-11 1987-11-18 孟凡谦 井式线材退火炉
US5393037A (en) * 1991-11-19 1995-02-28 Fuchs Technology Ag Smelting unit with furnace rocking cradle
JP2004179089A (ja) * 2002-11-28 2004-06-24 Sanei Denki Seisakusho:Kk リングヒータを用いた分離開放可能な反射型加熱装置
CN201459182U (zh) * 2009-03-30 2010-05-12 奥达科金属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热处理用线架
CN202734552U (zh) * 2012-07-10 2013-02-13 东莞市耀盛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炉自动开盖炉门
CN103496712A (zh) * 2013-09-10 2014-01-08 李建国 一种加温炉保温护盖自动升降机构
CN204678892U (zh) * 2015-04-01 2015-09-30 福建鼎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真空熔炼炉
CN204752809U (zh) * 2015-05-26 2015-11-11 江苏建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正火退火炉炉体的密封式舱门
CN105063289A (zh) * 2015-08-28 2015-11-18 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
CN206970652U (zh) * 2017-06-09 2018-02-06 杭州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线材退火料架
CN107723437A (zh) * 2017-09-27 2018-02-23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去应力专用炉
CN208165808U (zh) * 2018-04-04 2018-11-30 温州圆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医疗垃圾桶
CN208346217U (zh) * 2018-03-23 2019-01-08 山翁工业炉(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式的球化退火炉
CN109163318A (zh) * 2018-09-10 2019-01-08 葛成燕 一种提高led灯具使用寿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5750U (zh) * 1986-08-11 1987-11-18 孟凡谦 井式线材退火炉
US5393037A (en) * 1991-11-19 1995-02-28 Fuchs Technology Ag Smelting unit with furnace rocking cradle
JP2004179089A (ja) * 2002-11-28 2004-06-24 Sanei Denki Seisakusho:Kk リングヒータを用いた分離開放可能な反射型加熱装置
CN201459182U (zh) * 2009-03-30 2010-05-12 奥达科金属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热处理用线架
CN202734552U (zh) * 2012-07-10 2013-02-13 东莞市耀盛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炉自动开盖炉门
CN103496712A (zh) * 2013-09-10 2014-01-08 李建国 一种加温炉保温护盖自动升降机构
CN204678892U (zh) * 2015-04-01 2015-09-30 福建鼎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真空熔炼炉
CN204752809U (zh) * 2015-05-26 2015-11-11 江苏建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正火退火炉炉体的密封式舱门
CN105063289A (zh) * 2015-08-28 2015-11-18 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
CN206970652U (zh) * 2017-06-09 2018-02-06 杭州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线材退火料架
CN107723437A (zh) * 2017-09-27 2018-02-23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去应力专用炉
CN208346217U (zh) * 2018-03-23 2019-01-08 山翁工业炉(嘉善)有限公司 一种对流式的球化退火炉
CN208165808U (zh) * 2018-04-04 2018-11-30 温州圆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医疗垃圾桶
CN109163318A (zh) * 2018-09-10 2019-01-08 葛成燕 一种提高led灯具使用寿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2784B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71377B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锻造炉
CN104001912A (zh) 车载整体式铁水包加揭盖装置及其加揭盖方法
CN107414065A (zh) 烘包器及烘包方法
CN106012781B (zh) 一种既能现场炒料又能保温储料的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
CN209165948U (zh) 一种镀锌钢管烘干装置
CN109852784A (zh) 一种井式线材用退火炉
CN201783449U (zh) 浸塑烘烤炉
CN206222841U (zh) 一种钢管烘干装置
CN210801891U (zh) 一种恒温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7243961U (zh) 一种钕铁硼废料回收萃取后烘干灼烧装置
CN207379178U (zh) 一种轴承用升降型高效烘干设备
CN204963553U (zh) 一种带双门机构的隧道窑
CN107723442B (zh) 一种智能井式回火系统
CN109207701B (zh) 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
CN115922892B (zh) 一种养护窑
CN211471505U (zh) 一种退火炉
CN207395461U (zh) 一种动梁式高温烧结炉
CN219567246U (zh) 一种高温钢护环吊装设备
CN205361869U (zh) 一种工件连续涂漆生产线
CN209537601U (zh) 一种金属热处理用箱式气体渗碳炉
CN20528972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烘包器
CN219200037U (zh) 一种热风回转炉冷却装置处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20977081U (zh) 一种机械零件热处理用的台车炉
CN103757573B (zh) 推盘式铝合金固溶时效热处理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18155260U (zh) 一种陶瓷辊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314000 No.16 Jinyi Avenue, Weitang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shan Sanyong electric furnac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01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92 Xidazhi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Ha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