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656B -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656B
CN109843656B CN201780061269.2A CN201780061269A CN109843656B CN 109843656 B CN109843656 B CN 109843656B CN 201780061269 A CN201780061269 A CN 201780061269A CN 109843656 B CN109843656 B CN 109843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webbing
actuation
seat belt
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12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656A (zh
Inventor
斯科特·M·弗朗兹
蔡·S·西耶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843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38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belt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41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comprising energy-absorbing means
    • B60R22/3413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comprising energy-absorbing means operating between belt reel and retracto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5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to belt movement and vehic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2/4633Linear actuators, e.g. comprising a piston moving along reel axis and rotating along its ow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60R2022/286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using deformation of material
    • B60R2022/287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using deformation of material of torsion rods o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38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belt movement
    • B60R2022/385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belt movement with adjustable sensi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 B60R2022/4642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 B60R2022/4647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the gas directly propelling a flexible driving means, e.g. a plurality of successive masses, in a tubular chamber the driving means being a belt, a chain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安全带收回器(10),其包括缠绕有座椅安全带织带(42)的可旋转卷轴(14)。卷轴(14)可在织带抽出方向(44)和相反的织带收回方向(46)旋转。座椅安全带收回器(10)还包括:预紧器(20),其能够致动以使卷轴(1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及载荷限制系统,用以限制由座椅安全带织带(42)施加给车辆乘员的载荷。载荷限制系统包括扭杆(150),其安装成使得当超过预设载荷的载荷通过座椅安全带织带(42)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施加至卷轴(14)时,扭杆(150)扭转。载荷限制系统还包括止动组件(152),其能够致动以将卷轴(14)在扭杆(150)扭转时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限制为预定数量的旋转。止动组件(152)在预紧器致动时致动。

Description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预紧能力和载荷限制能力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预紧器并具有载荷限制能力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该载荷限制能力随着预紧器的致动而开始并在预紧器的致动后收回器卷轴旋转预定数量之后结束。
背景技术
座椅安全带收回器通常具有卷轴,座椅安全带织带缠绕在该卷轴上,并且例如当车辆乘员围绕该乘员的身体延伸座椅安全带织带时,织带可以从该卷轴上展开。响应于车辆碰撞的情况,卷轴被锁定以阻止展开,使得座椅安全带织带将车辆乘员约束在车辆座椅中。为了提高座椅安全带收回器针对一系列的乘员尺寸或重量以及一系列的车辆碰撞情况的性能,预紧器已被添加到安全带收回器中。同样地,扭杆已被添加到座椅安全带收回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紧能力和载荷限制能力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预紧器以及具有载荷限制能力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该载荷限制能力随着预紧器的致动而开始并在收回器卷轴紧随预紧器的致动的预定数量的旋转之后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包括可旋转的卷轴,在其上缠绕有座椅安全带织带。卷轴可在织带抽出方向和相反的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座椅安全带收回器还包括:预紧器,其能够致动以使卷轴在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以及载荷限制系统,用以限制由座椅安全带织带施加给车辆成员的载荷。载荷限制系统包括扭杆,该扭杆安装成使得当超过预设载荷的载荷通过座椅安全带织带在织带抽出方向上施加至卷轴时,扭杆扭转。载荷限制系统还包括止动组件,该止动组件能够致动以在扭杆扭转时将卷轴在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限制为预定数量的旋转。止动组件在预紧器致动之时致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在车辆碰撞情况下由座椅安全带织带施加给车辆乘员的载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座椅安全带织带缠绕在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可旋转卷轴上;以及(b)响应于涉及其中装有所述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车辆的实际或预期碰撞事件致动预紧器以使卷轴在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c)扭转扭杆;以及(d)在预紧器致动时致动止动组件以将卷轴在扭杆扭转时在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限制为预定数量的旋转。
附图说明
考虑以下本发明的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一侧的分解图;
图4是穿过图3所示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侧的剖面图;
图5是图1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的相对侧的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某些部件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某些部件处于第一相对方位的视图;
图8是图7的部件处于第二相对方位的视图;并且
图9是穿过图5所示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10。座椅安全带收回器10包括:框架12、卷轴14(图5)、回卷弹簧16(图5)、惯性锁定系统18(图3)、预紧器20、以及载荷限制系统22(图5)。如在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的,惯性锁定系统18和预紧器20通过扭杆150(其为载荷限制系统22的部件)连接至卷轴14。
框架12由金属或其它坚实且相对刚性的材料形成。框架12包括两个侧壁24和26,它们彼此侧向地间隔分开。侧壁24和26通过基部壁28连结以形成U形结构。附加框架构件32在侧壁26的呈现为远离侧壁24的表面30上固定至侧壁26,该附加框架构件32也由金属或其它坚实且相对刚性的材料形成。附加框架构件32的外周缘部分33接触侧壁26。附加框架构件32的与外周缘部分33一体地形成的碗形主要部分34与侧壁26间隔开并容纳座椅安全带收回器10的其它部件,如将变得明显的。为了帮助确保在其中配备或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的碰撞情况期间框架12维持其预定形状,两个横向支持件或支持构件36在与基部壁28相对的位置处从一个侧壁24延伸至另一侧壁26,并牢固地附接至两个侧壁。
卷轴14安装在框架12中,以相对于框架旋转。如图2中可见,卷轴14从框架12的一个侧壁24延伸至另一侧壁26,并且与基部壁28间隔分开。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可旋转地支撑在侧壁24中或侧壁24上。卷轴14的沿着卷轴的长度与第一端部部分38间隔开的第二端部部分40可旋转地支撑在侧壁26中或侧壁26上。卷轴14在框架12中的可旋转支撑或安装允许一定长度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缠绕在卷轴上和从卷轴展开。更具体地,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和相反的织带收回方向46上是可旋转的。回卷弹簧16附接至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以便使卷轴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偏转。具体地,回卷弹簧16的径向内端部部分48附接至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回卷弹簧16的相反的径向外端部部分50附接至壳体52,壳体52通过紧固件54固定至框架12的侧壁24。
惯性锁定系统18邻近框架12的侧壁26和附加框架构件32设置,并且邻近卷轴14的第二端部部分40设置。惯性锁定系统18包括:惯性传感器60、锁定杆62、惯性盘64、锁定爪66和卷轴盘68。
惯性传感器60(图3)包括固定至附加框架构件32的传感器壳体70,传感器壳体70可以由塑料形成。配重支撑件72安装在传感器壳体70上,该配重支撑件也可以由塑料形成并且其形状大致与杯子或碗类似。配重支撑件72容纳惯性配重件74,惯性配重件74由钢形成并且是球形形状的。可以由塑料形成的传感器杆76在一端部处可枢转地安装在配重支撑件72上。传感器杆76坐置在惯性配重件74上。如图3所示,肋78从传感器杆76的呈现为远离惯性配重件74的表面上向上突出。锁定杆62在邻近一个端部80处可枢转地安装在销82上,该销82从传感器壳体70上突出。锁定杆62的相反端部84坐置在传感器杆76的直立的肋78上。惯性配重件74在配重支撑件72中相对于配重支撑件72的运动将导致传感器杆76围绕其安装在配重支撑件上的端部枢转。传感器杆76的这种枢转将导致肋78向上运动,并且因此导致锁定杆62围绕销82的向上枢转。惯性配重件74在配重支撑件72中相对于配重支撑件72的运动可以由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的减速度引起。
惯性盘64通过卷轴盘68和载荷限制系统22(包括扭杆150)连接至卷轴14。在正常状况下,惯性盘64随着卷轴14旋转。然而,惯性盘64可以在车辆碰撞情况下相对于卷轴14旋转,如将在下面解释的。棘轮齿88从惯性盘64的外周缘径向向外突出。棘轮齿88通常与锁定杆62的端部84间隔开或分开。然而,当锁定杆62的端部84充分向上枢转时,端部84将与棘轮齿88接触并接合。棘轮齿88具有倾斜的面,使得如果惯性盘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则棘轮齿可以经过锁定杆62的端部84。然而,锁定杆62的端部84与棘轮齿88的接合将防止惯性盘6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
如在图2中可以看到的,惯性盘64安装在卷轴盘68上,并且更具体地是安装在卷轴盘的轴部分90(其在轴向地远离卷轴盘68的其余部分的方向上突出)上。卷轴盘68安装在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上。如图4中可见,花键165从扭杆150径向向外突出并接合形成在卷轴盘68的径向内表面中的凹槽94。因此,卷轴盘68将始终与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共同旋转。
锁定爪66在一个端部处可枢转地安装在卷轴盘68上。在锁定爪66的另一个端部处有多个锁定齿96。锁定齿96邻近卷轴盘68的径向外周缘定位。锁定爪弹簧98使锁定爪66偏转以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枢转离开卷轴盘68的径向外周缘。
卷轴盘68和惯性盘64相应地具有相互配合的部分100和102,它们的轮廓和尺寸使得当惯性盘安装在卷轴盘的轴部分90上时,卷轴盘68的相互配合部分100配装到惯性盘的相互配合部分102中。惯性盘64的相互配合部分102大致类似于圆的扇形段。卷轴盘68的相互配合部分100也大致类似于圆的扇形段,但具有比相互配合部分102小的中心角和比相互配合部分102短的弧。因此,相互配合部分100能够通过相对于相互配合部分102的有限范围的旋转运动而运动。
在收回器10的正常操作中,卷轴盘68的相互配合部分100相对于惯性盘64的相互配合部分102定位在图3所示的方位。在卷轴盘68和惯性盘64与卷轴14的正常旋转期间,相互配合部分100和102的这种相对定位被维持。然而,如果惯性盘64的旋转受到例如锁定杆62的约束,或者如果通过例如迅速抽出座椅安全带织带42并因此使卷轴14加速而使卷轴盘68相对于惯性盘加速,则卷轴盘的相互配合部分100将趋向于相对于惯性盘64的相互配合部分102在逆时针方向上运动,如在图3所看到的。由于这种相对运动,锁定爪66将压靠惯性盘弹簧104的一个端部,该惯性盘弹簧104为由惯性盘64承载的螺旋弹簧。惯性盘弹簧104在受到锁定爪66的压力时将趋向于被压缩并且将用弹簧力抵抗这种压缩,该弹簧力将促使锁定爪相对于卷轴盘68枢转,使得锁定爪的锁定齿96移动到卷轴盘的径向外周缘外部。
在运动的足够向外时,锁定齿96将接合框架齿106,该框架齿106围绕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中央开口108径向向内突出。几乎就在锁定齿96接合框架齿106之后,卷轴盘68的相互配合部分100将到达其在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惯性盘64的相互配合部分102的可能的运动或行进的尽头,如图3所示,并且卷轴盘68和惯性盘6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将被阻挡。此外,由于卷轴盘68中的凹槽94与扭杆150上的花键165之间的相互接合,扭杆150的端部部分180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也将被阻挡。
如果惯性盘64、卷轴盘68、以及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由于惯性锁定系统18的运行而被阻挡,则对卷轴14的影响将依赖于导致前述旋转运动被阻挡的事件。例如,如果其中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遭遇了引起车辆乘员向前移动并因此使座椅安全带织带42加载的低速撞击,或者如果车辆乘员只是移动过快并因此在座椅安全带织带上施加载荷,则预紧器20和载荷限制系统22都不会被致动。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将由于在扭杆150和卷轴之间的连接(在下文进行描述)而被阻挡。另一方面,如果其中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遭遇了其中车辆乘员和/或车辆上的载荷超过一个或更多个预定阈值的较高速度的撞击,则如下所述的,预紧器20和/或载荷限制系统22将被致动,并且卷轴14的旋转运动将受到影响。
如果车辆乘员和/或车辆上的载荷超过或预期超过一个或更多个预定阈值,则预紧器20将被致动。预紧器20运行以从缠绕在卷轴14上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上解除松弛,并且还拉动座椅安全带织带靠近并抵靠车辆乘员(未示出)。预紧器20的致动可以响应于:来自安装在车辆(未示出)的前部部分上的碰撞传感器(比如加速度计,未示出)的指示车辆碰撞情况的信号;来自安装在车辆中的前视雷达单元或摄像头(未示出)的指示即将发生且可能无法避免的车辆碰撞情况的信号;由车辆乘员的身体施加到座椅安全带织带上的载荷;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实际或预期的车辆碰撞情况的指示器。
预紧器20可以具有商业上可获得的许多不同设计和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然而,如图4所示,预紧器20是包括叶片式涡轮叶轮110、管112、微型气体发生器114和容纳在管中的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的组件。涡轮叶轮110由金属(比如钢)或其它坚实的相对刚性的材料形成。涡轮叶轮110固定地或不可移动地连接至卷轴盘68或者与其一体地形成,使得涡轮叶轮和卷轴盘一起旋转。如图4所示,涡轮叶轮110包括多个径向向外突出的涡轮桨叶或叶片120,其围绕涡轮叶轮的轮毂部分122的径向外周缘布置。具有比叶片更大的径向程度的径向向外突出轮缘124沿着并邻近每个叶片120的一侧。凹槽126形成在涡轮叶轮110的轮毂部分122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容纳形成在卷轴盘68的径向外表面上的花键128。因此,涡轮叶轮110将始终随着卷轴盘68共同旋转,该卷轴盘继而始终随着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共同旋转。
管112由金属(比如钢)或能够承受高气压的其它材料形成。管112具有第一端部部分130,该第一端部部分130位于邻近涡轮叶轮110的叶片120和附加框架构件32处,并且与框架12的基部壁28间隔开。管112具有相反的第二端部部分132,该第二端部部分132位于邻近框架12的基部壁28和附加框架构件32处,并且跨过涡轮叶轮110的直径与第一端部部分130间隔开。微型气体发生器114安装在管112的第二端部部分132中。
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具有位于管112的第一端部部分130中的一个端部134和位于管112的第二端部部分132和微型气体发生器114附近但与其间隔开的相反的第二端部部分136。蛇状件116由柔性的、抗压缩的、并且能够被涡轮叶轮110的浆叶或叶片120陷入的材料形成。尼龙6就是一种这样的材料。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可以是以端部对端部邻接关系布置的若干单独的零件或材料的一个连续件。蛇状件116具有如下的外直径:其尺寸定成紧密地配装在管112内以帮助减小由微型气体发生器114产生的气体沿着管在管的内表面与蛇状件之间穿过的可能性。可选的附加塞子或密封元件138可以在微型气体发生器114与蛇状件之间定位蛇状件116的第二端部136处,以帮助进一步防止气体沿着管112在管的内表面与蛇状件之间穿过。在微型气体发生器114和涡轮叶轮110之间,根据可能的需求,例如,以便于将收回器10封装在特定的车辆(未示出)中,管112可以具有任何外部形状或构造,条件是细长柔性构件或者蛇状件116可以遵循该形状或构造以从邻近第二端部部分132运动穿过管到达第一端部部分130。
当预紧器20被致动时,电信号被发送到微型气体发生器114。该信号致使微型气体发生器114点火并产生或生成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来自微型气体发生器114的气体直接或通过附加塞子或密封元件138推动在邻近的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的第二端部136上。响应于气体压力,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沿管112纵长地行进并离开管的第一端部部分130,其中,蛇状件接触涡轮叶轮110的一个叶片120。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推动涡轮叶轮110上的叶片120,这使得涡轮叶轮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随着涡轮叶轮110的旋转,涡轮叶轮上的下一个叶片120接触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陷入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的外表面,并被蛇状件向前推动,这导致涡轮叶轮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的进一步旋转。涡轮叶轮110的旋转经由卷轴盘68、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以及载荷限制系统22的其余部分传递到卷轴14,并从而导致卷轴1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以将座椅安全带织带缠绕在卷轴上。卷轴14的缠绕旋转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缠绕在卷轴上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的松弛,并且还将座椅安全带织带紧密且紧紧地拉靠车辆乘员(未示出)。
当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与涡轮叶轮110一起运动时,蛇状件不再受到管112的约束,但是仍由涡轮叶轮110的轮缘124和附加框架构件32的碗形主要部分34包容。在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围绕涡轮叶轮110运动大约180°之后,蛇状件的相邻部分和端部134与叶片120脱离接触并被推入形成在塑料保持器142(其配装在附加框架构件32的碗形主要部分34内)中的弯曲凹陷140中。
如将在下面描述的,预紧器20的致动致动了载荷限制系统22。载荷限制系统22包括扭杆150和止动组件152,该止动组件限制扭杆的扭转并因此限制在扭杆扭转时卷轴14的旋转。止动组件152包括:轮毂构件154、可释放地连接至轮毂构件的惯性构件156、枢转地安装在轮毂构件上的致动爪158a和158b、使致动爪158a和158b相对于轮毂构件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弹性偏转的板弹簧160a和160b、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计数致动构件164、以及锁定机构166。
如在图2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的,扭杆150与卷轴14同轴并且在轴向延伸的孔170中纵长地延伸,该孔170沿着卷轴的中心线或中心纵向轴线172形成于卷轴中。更具体地,孔170在卷轴14内纵向地延伸并且完全穿过卷轴14的第二端部部分40,并在卷轴的端部表面处以开口端部174终止。然而,孔170不完全延伸穿过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而是邻近卷轴的第一端部部分38并且大致在卷轴穿过框架12的侧壁24的点处以闭合端部176终止。扭杆150是细长的大致圆柱形的构件,其具有扩大的第一端部部分178和扩大的第二端部部分180。第一端部部分178包括向外延伸的花键182,花键182接合邻近孔170的封闭端176形成在卷轴14的限定孔的表面184中的凹槽(未示出)。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突出超过孔170的开口端部174和框架12的侧壁26。
如前文所述,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包括向外延伸的花键165,该花键165接合形成在卷轴盘68的径向内表面中的凹槽94。由于扭杆150的花键182与卷轴14的表面184中的凹槽(未示出)之间的接合以及由于扭杆的花键165与卷轴盘68的凹槽94的接合,除非扭杆扭转,否则卷轴盘将随着卷轴旋转。涡轮叶轮110和惯性盘64(两者都安装在卷轴盘68上并与卷轴盘68连接)同样将随着卷轴14旋转。
扭杆150由在施加到扭杆的扭矩载荷的整个预定范围内维持非挠曲(unflexed)状态的材料形成。然而,如果超过预定扭矩阈值的扭矩载荷施加到扭杆150,扭杆将开始扭转。例如,如果惯性盘64、卷轴盘68和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由于惯性锁定系统18的运行而被阻挡,并且如果其中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遭遇到较高速度的碰撞(其中车辆乘员和/或车辆上的载荷超过一个或更多个预定阈值),座椅安全带织带42可能通过卷轴14和扭杆的第一端部部分178向扭杆施加超过预定扭矩阈值的扭矩载荷。在超过预定扭矩阈值的扭矩载荷施加到扭杆150时,扭杆将开始扭转,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第二端部部分180旋转,从而允许卷轴14与第一端部部分180一起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并且还允许座椅安全带织带42从卷轴上展开或放出。
在用于任何给定车辆的座椅安全带系统的设计中,可能希望限制在碰撞情况下由安全带系统施加到车辆乘员上的载荷和在碰撞情况下的织带放出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并且还可能希望避免使扭杆(例如扭杆150)扭转至其断裂或失效。载荷限制系统22的止动组件152的部件被构造成并且定尺寸成允许通过限制扭杆150能够扭转的程度来实现前述目的。止动组件152在致动时允许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和第二端部部分180之间的预定量的相对旋转。更具体地,当惯性盘64、卷轴盘68以及扭杆150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由于惯性锁定系统18的锁定爪66上的锁定齿96接合附加框架构件32的框架齿160而被阻挡时,止动组件152将允许卷轴14(连同扭杆150的连接至该卷轴的第一端部部分178)与框架12之间的预定量的相对旋转。止动组件152通过连接至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和连接至框架12的侧壁24来限制前述相对旋转。
如前文所述,卷轴14在框架12的侧壁24和26之间延伸。卷轴14通常是柱形形状的并且通常围绕其中心纵向轴线172对称。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通过卷轴的柱形安全带容纳部分190(座椅安全带织带42缠绕于其上)而与卷轴的第二端部部分40间隔开。卷轴14的第二端部部分40具有比安全带容纳部分190更大的外径,以帮助将安全带织带42保持在安全带容纳部分上。卷轴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凸缘部分192在卷轴14的安全带容纳部分190与卷轴的第一端部部分38之间,它也帮助将座椅安全带织带42保持在安全带容纳部分上。因此,座椅安全带织带42在凸缘部分192与卷轴的第二端部部分40之间缠绕在卷轴14的安全带容纳部分190上。卷轴14的凸缘部分192位于框架12的侧壁24和26之间,但是紧邻侧壁24。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延伸穿过框架12的侧壁24。
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具有邻近卷轴14的凸缘部分192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和与凸缘部分192以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的长度间隔分开的较小直径外圆周表面196。槽197形成在较小直径外圆周表面196中,其容纳回卷弹簧16的径向内端部部分48。止动组件152围绕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安装。更具体地,具有中央开口167的环形锁定机构166邻近卷轴的侧壁24环绕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形状为环形或类环形的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围绕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设置在部分地与锁定机构166重叠且部分地相比于锁定机构166轴向地更加远离侧壁24的位置处。形状为环形或类环形的计数致动构件164围绕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设置在比第二计数环163轴向地更加远离侧壁24且径向地位于第一计数环162内的位置处。形状也为环形或类环形的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的直径小于计数致动构件164并且它们径向地配装在计数致动构件内。
四个均等地间隔开的矩形凹口198邻近小直径外圆周表面196形成在卷轴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中,以将止动组件152连接至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凹口198中的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的两个凹口容纳两个矩形凸耳2(图6),这两个矩形凸耳2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从轮毂构件154的内圆周表面202径向向内突出并紧密地配装在凹口内。剩余的两个也在直径上彼此相对的凹口198形成有径向向外的突出凸耳199。这两个凹口198容纳两个弹性弹簧指状件201(图6只示出了其中之一),该弹性弹簧指状件201也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从轮毂构件154的内圆周表面202径向向内突出。因为弹簧指状件201是弹性的,所以它们可以挠曲以移动经过突出凸耳199并且然后扣合回到凸耳199下方。因此,轮毂构件154固定或附接至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以便与第一端部部分一起旋转,并且也以便被保持以防止沿中心纵向轴线172相对于卷轴的第一端部部分移动或轴向移动。
轮毂构件154的内圆周表面202是壁206的内圆周表面,其轴向地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轮缘204在轮毂构件154和壁206的外圆周上,该轮缘204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地或向外突出。如将在下文描述的,轮毂构件154的向外突出的轮缘204和轴向延伸的壁206共同形成允许致动爪158a和158b以及板弹簧160a和160b被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的特征。轮缘204和壁206还形成接合惯性构件156上的特征以将轮毂构件154连接至惯性构件156或使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接合的特征,如在下文还将描述的。
在轮缘204中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安装孔208a、208b(图6中只示出了其中之一),以帮助在轮毂构件154上安装致动爪158a和158b。插口210a、210b和扇形凸耳槽212a、212b邻近每个安装孔208a、208b形成在轴向延伸的壁206中。致动爪158a和158b中的每一个都在一个端部处具有扩大的柱形肩部214a、214b,并且在其相对端部处具有一定轮廓的末端216a、216b。立柱218a、218b在大致垂直于每个致动爪158a、158b的长度的方向上从每个肩部214a、214b突出。扇形凸耳219a、219b(图6中只示出其中之一)在径向方向上从每个肩部214a、214b突出。为了在轮毂构件154上安装每个致动爪158a、158b,致动爪相对于轮毂构件定位,使得肩部214a、214b与其相应的插口210a、210b对准,立柱218a、218b与其相应的安装孔208a、208b对准,并且扇形凸耳219a、219b与相应的扇形凸耳槽212a、212b对准。将每个肩部214a、214b移动到其相应的插口210a、210b中,将每个立柱218a、218b移动到其相应的安装孔208a、208b中,并且将每个扇形凸耳219a、219b移动到其相应的扇形凸耳槽212a、212b中,由此将每个致动爪158a、158b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随后使每个致动爪158a、158b相对于轮毂构件154枢转,这导致扇形凸耳219a、219b移动到轮毂构件中的槽(未示出)中,使得致动爪在轮毂构件上被保持就位,从而不会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运动。
在轴向延伸的壁206中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中形成有两个U形弹簧插口226a、226b,用以将两个板弹簧160a和160b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板弹簧160a和160b中的每个都在一个端部处具有U形钩220a、220b,并且在其相对端部处具有一定轮廓的末端222a、222b。短的柔性的安装指状件224a、224b邻近每个U形钩220a、220b,其与每个板弹簧160a、160b的其余部分轴向间隔并以小角度从每个板弹簧的所述其余部分径向向外突出。板弹簧相对于轮毂构件定位,使得U形钩220a、220b与其相应的弹簧插口226a、226b对齐,以将每个板弹簧160a、160b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将每个U形钩220a、220b移动到其相应的弹簧插口226a、226b中,从而将每个板弹簧160a、160b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同时,每个安装指状件224a、224b移动到相应的从轮缘204轴向突出的卡凸部228a、228b下面,使得板弹簧在轮毂构件154上被保持就位,不会轴向运动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运动。当板弹簧160a、160b安装在轮毂构件154上时,板弹簧的一定轮廓的末端222a、222b接合并弹性地压靠致动爪158a、158b,使得它们各自的一定轮廓的末端216a、216b在向外的方向上或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地偏转。
接合惯性构件156上的特征以将轮毂构件154连接至惯性构件156或使轮毂构件154接合惯性构件156的特征一方面在插口210a与弹簧插口226a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插口210b与弹簧插口226b之间定位在纵向延伸的壁206上。具体地,在壁206中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槽式导向件230a、230b。类似地,两个闩构件232a、232b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轴向地从轮缘204突出。在每个槽式导向件230a、230b与其相应的栓构件232a、232b之间的是斜坡部(ramp)234a、234b,其从壁206向外突出或者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突出。每个斜坡部234a、234b具有:平缓倾斜表面236a、236b;相对的陡峭倾斜表面238a、238b;以及径向最内部的平坦表面237a、237b,其介于平缓倾斜表面和陡峭倾斜表面之间。
惯性构件156包括轴向延伸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的壁240。壁240具有两个不同的高度或轴向延伸程度。径向外部的第一较大高度或轴向延伸程度终止于端部表面242。径向内部的第二较小高度或轴向延伸程度终止于端部表面244,其有效地提供了邻近壁240的内圆周的台阶或平台。两个空隙或窗口246a、246b围绕惯性构件156的圆周形成在壁240中的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两个钩248a、248b在窗口246a、246b之间在向内的方向上或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向内地从壁240的径向向内的圆周表面250突出。两个凸耳252a、252b和254a、254b邻近钩248a、248b中的每个,并且还在向内的方向上或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从壁240的径向向内的圆周表面250突出。每个凸耳252a、252b位于其相应的钩248a、248b与其相应的凸耳254a、254b之间。每个凸耳252a、252b还围绕径向向内的圆周表面250与其相应的凸耳254a、254b间隔开。每个凸耳254a、254b具有轴向延伸的楔形构件258a、258b。
惯性构件156的壁250具有大于轮毂构件154的壁206和轮缘204的外径的内径。因此惯性构件156可以被定位成环绕轮毂构件154。然而,径向向内突出的钩248a、248b以及凸耳252a、252b和254a、254b应当定位成与槽式导向件230a、230b和斜坡部234a、234b互相适配,以使惯性构件156相对于轮毂构件154这样地定位。具体地,凸耳252a、252b和254a、254b应当定位在槽式导向件230a、230b的相对侧上,使得槽式导向件230a布置在凸耳252a和254a之间,并且槽式导向件230b布置在凸耳252b和254b之间。在正常情况或座位安全带收回器10的正常操作下,如图7所示,钩248a定位在槽式导向件230a与斜坡部234a之间,并且钩248b定位在槽式导向件230b与斜坡部234b之间。在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的这种相对位置中,惯性构件的壁240还相对于致动爪158a、158b定位,使得壁阻挡或防止致动爪在板弹簧160a、160b的偏转下在径向向外方向上枢转。闩构件232a、232b在壁240的径向内部的较小高度或轴向延伸程度处扣合在壁240上以便接合端部表面244,以保持惯性构件156轴向地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就位。
虽然惯性构件156通常与轮毂构件154一起(并且因此与滚轴14一起)运动或旋转,但是惯性构件可以相对于轮毂构件运动或旋转。例如,如果预紧器20致动,卷轴14将突然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运动或旋转或者加速。如果卷轴14突然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运动或旋转或者加速,惯性构件156将趋向于使轮毂构件154的旋转运动滞后,并且因此将相对于轮毂构件旋转。通过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之间的这种相对旋转运动,惯性构件的每个钩248a、248b将沿着轮毂构件的相应斜坡部234a、234b的平缓倾斜表面236a、236b行进,越过斜坡部的径向最内部的平坦表面237a、237b,并且在斜坡部的相对的陡峭倾斜表面238a、238b上下移。同时,惯性构件156的每个凸耳254a、254b将运动到相应的槽式导向件230a、230b的槽231a、231b中并沿着槽行进,直到凸耳254a、254b的楔形构件258a、258b楔入槽式导向件或与其摩擦接合。当钩248a、248b与斜坡部234a、234b的陡峭倾斜表面238a、238b接合、并且楔形构件258a、258b与槽式导向件230a、230b接合时,防止了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在织带抽出方向44和织带收回方向46二者上的进一步相对旋转运动,并且轮毂构件和惯性构件可以再次共同旋转。
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之间被允许的有限量的相对旋转足以致使惯性构件的壁240中的窗口246a、246b旋转到与安装在轮毂构件上的致动爪158a、158b的末端216a、216b对齐,如图8中可看到的。由此,板弹簧160a、160b能够将致动爪158a、158b的末端216a、216b径向向外偏转穿过窗口246a、246b与计数致动构件164接合。与轮毂构件154类似,计数致动构件164包括轴向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的壁260、以及向外或相对于壁260和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突出的轮缘262。在计数致动构件164和壁260的径向内圆周表面264上具有多个齿266,这些齿266以围绕内圆周表面264的整个圆周布置的阵列径向向内突出。每个齿266包括平缓倾斜表面268、相对的陡峭倾斜表面270以及径向最内的平坦表面272,该平坦表面272介于平缓倾斜表面和陡峭倾斜表面之间。
如可以在图8中看出,当致动爪158a、158b的末端216a、216b向外突出穿过惯性构件156的窗口246a、246b时,其末端接合计数致动构件164上的两个齿266的陡峭倾斜表面270。由于这种接合,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不能相对于计数致动构件16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因此,如果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则致动爪158a、158b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接合导致计数致动构件在织带抽出方向上与卷轴共同旋转,如将解释的,并且导致关于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扭杆的第二端部部分180的旋转的计数过程的启动。同时,致动爪158a、158b的末端216a、216b能够沿着计数致动构件164的齿266的平缓倾斜表面268运动,并且还沿着该齿的径向最内的平坦表面272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运动,使得卷轴14和轮毂构件154相对于计数致动构件16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自由旋转。从前述描述中可以看出,轮毂构件154、惯性构件156、致动爪158a、158b以及板弹簧160a、160b包括用于致动计数过程的致动机构和计数机构,该计数机构包括计数致动构件164、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以及锁定机构166。
因为计数致动构件164不以将使计数致动构件相对于轮毂构件和惯性构件轴向保持原位的方式接合轮毂构件154或惯性构件156,所以向外突出的轮缘262接触或接合壳体52的内部上的相应环形表面(未示出)。因为壳体52通过紧固件54固定至框架12的侧壁24,所以轮缘262与壳体52的环形表面(未示出)之间的接触或接合将保持计数致动构件164防止轴向运动或沿中心纵向轴线172在远离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计数致动构件164通过与收回器10的其它元件接合而被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朝向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如将在下文解释的。可选的凸耳274可以邻近轮缘262形成在壁260的外圆周上,以接合壳体52中的相应的槽或凹口(未示出),从而帮助将计数致动构件164以希望的旋转方位定位。凸耳274是易碎的(frangible),使得当计数致动构件开始旋转时它们将从计数致动构件164上脱离。
计数致动凸耳276在轮缘的呈现为远离壳体52的一侧上邻近轮缘262从壁260的外圆周上突出,该计数致动凸耳276在图6中被示出为不在其相对于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的正常旋转位置上,特别地,仅出于图示的目的。计数致动凸耳276定位成接合第一计数环162。更具体地,第一计数环162包括:壁280,其轴向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以及轮缘282,其向外或相对于壁和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突出。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向外突出的轮缘262类似,轮缘282接触或结合壳体52的内部上的相应的环形表面(未示出)。因为壳体52通过紧固件54固定到框架12的侧壁24上,所以轮缘282与壳体52的环形表面(未示出)之间的接触或接合将使第一计数环162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远离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第一计数环162通过与收回器10的其它元件的接合被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朝向框架12的方向上运动,如将在下文解释的。
第一计数环162的壁280具有径向的内圆周表面284。第一计数凸耳286从径向内圆周表面284径向向内突出。第一计数凸耳286径向向内突出至足以确保计数致动构件164的计数致动凸耳276将接合第一计数凸耳286的程度。在它们的初始旋转方位中,计数致动凸耳276在第一计数凸耳的侧部上邻近第一计数凸耳286定位,使得计数致动凸耳276在计数致动凸耳将要接触、冲击或接合第一计数凸耳286之前,相对于第一计数凸耳286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自由旋转过大约320°的弧。当计数致动凸耳276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时接触、冲击或接合第一致动凸耳286时,计数致动凸耳276将开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第一计数凸耳286以及因而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第一计数环162。
第一计数环162的第一计数凸耳286定位成接合第二计数环163。具体地,第二计数环163包括:壁288,其轴向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外周缘290,其向外或相对于壁288和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地突出;以及内轮缘292,其向内或相对于壁288和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地突出。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向外突出的轮缘262类似,第二计数环163的外轮缘290接触或接合壳体52的内部上的相应环形表面(未示出)。因为壳体52通过紧固件54固定至框架12的侧壁24,所以外轮缘290与壳体52的环形表面(未示出)之间的接触或接合将使第二计数环163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远离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可选的凸耳293可以邻近外轮缘290形成在壁288的径向外圆周表面294上,以接合壳体52中的相应的槽或凹口(未示出),从而帮助将第二计数环163定位在所需的旋转方位。凸耳293是易碎的,使得当第二计数环开始旋转时,它们将从第二计数环163上脱离。
外轮缘290也与第一计数环162的壁280的轴向最内端部接触,并且因此使第一计数环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朝向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计数环163的内轮缘292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壁260的轴向最内端部接触,并且因此使计数致动构件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朝向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第二计数环163通过与收回器10的其它元件的接合被保持防止轴向运动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在朝向框架12的方向上的运动,如将在下文解释的。
第二计数凸耳296从壁288的径向外圆周表面294向外突出或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地突出。第二计数凸耳296径向向外突出至足以确保第一计数环162的第一计数凸耳286将接合第二计数凸耳296的程度。在它们的初始相对旋转方位上,第一计数凸耳286在第二计数凸耳的侧部上邻近第二计数凸耳296定位,使得第一计数凸耳286在第一计数凸耳286将要接触、冲击或接合第二计数凸耳296之前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相对于第二计数凸耳296自由旋转过大约320°的弧形。当第一计数凸耳286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时接触、冲击或接合第二计数凸耳296时,第一计数凸耳286将开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第二计数凸耳296以及因而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第二计数环163。
第二计数环163的壁288还具有径向内圆周表面298。第三计数凸耳300从径向内圆周表面298径向向外突出。第三计数凸耳300径向向内突出至足以确保第三计数凸耳将接合锁定机构166的程度。特别地,锁定机构166包括保持架302、锁定轮毂304、三个滚子306、以及三个锚钉308。环形或环状形状的保持架302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保持架302接合滚子306和锁定轮毂304,如将在下文解释的,并且可以导致滚子相对于锁定轮毂运动。锚钉308将锁定轮毂304固定至框架12的侧壁24。
保持架302包括:短壁310,其轴向或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延伸;以及轮缘312,其相对于壁310和中心纵向轴线172径向或向外突出。保持架302的轮缘312与第二计数环163的壁288的轴向最内端部接触,并且因此保持第二计数环以防止在朝向框架12方向上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的运动或轴向运动。以类似的方式,保持架302的轮缘312与锁定轮缘304接触,该锁定轮缘继而与框架12的侧壁24接触,并因此保持计数致动构件以防止在朝向框架的方向上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的运动或轴向运动。
保持架302的壁310具有径向外圆周表面314。锁定致动凸耳316从径向外圆周表面314上径向向外突出。锁定致动凸耳316径向向外突出至足以确保第二计数环163的第三计数凸耳300将接合锁定致动凸耳316的程度。在它们的初始相对旋转方位中,第三计数凸耳300在锁定致动凸耳的一侧上邻近锁定致动凸耳316定位,使得第三计数凸耳300在第三计数凸耳300将要接触、冲击或接合锁定致动凸耳316之前在织带抽出的方向44上相对于锁定致动凸耳316自由旋转过大约260°的弧形。当第三计数凸耳300在织带抽出方向44的方向上旋转时接触、冲击或接合锁定致动凸耳316时,第三计数凸耳300将开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锁定致动凸耳316以及因而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保持架302。
保持架302的壁310还具有径向内圆周表面318。三个周向间隔开的推动支柱320和三个周向间隔开的定位支柱322(图5和图9中只示出了其中的两个)从壁310轴向地突出为径向内圆周表面328的延伸部。推动支柱320和定位支柱322在朝向框架12的侧壁24的方向上突出。每个定位支柱322位于邻近相应的推动支柱320处,并且与相应的推动支柱320圆周地间隔开大约等于每个滚子306的直径的距离。每个滚子306被捕获在推动支柱320与其相应的定位支柱322之间。在每个推动支柱320的远侧端部处具有小钩或卡凸部324,图5和图9只示出了其中的一个。三个卡凸部324扣合在锁定轮毂304的边缘上,以沿着中心纵向轴线172或在轴向方向上将保持架302固定或附接在锁定轮毂上。三个卡凸部324还允许保持架302相对于锁定轮毂304旋转或圆周地运动。当三个计数凸耳300开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锁定致动凸耳316以及因而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保持架302时,推动支柱320将在织带抽出方向上推动每个滚子306经过短的距离或弧形。
所述三个滚子306是柱形形状的,并且具有形成有轴向延伸的花键或肋328的外圆周表面。除了被捕获在保持架302的推动支柱320和定位支柱322之间,滚子306被保持在锁定轮毂304内。锁定轮毂304由坚实且相对刚性的材料形成,比如钢,并且具有中央开口167。锁定轮毂304可以形成为材料的单一零件或者(如所示出的)可以形成为多个零件,比如彼此叠置的多个压制金属板。锁定轮毂304的限定中央开口167的表面包括三个卷轴接合表面部分330和围绕中央开口与卷轴接合表面部分交替的三个斜坡部表面部分332。三个卷轴接合表面部分330是弧形形状的,并且紧密地围绕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圆周表面194配装。三个斜坡部表面部分33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和邻近的滚子锁定表面部分336。滚子306可以定位成与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接触,而且不接触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
在收回器10的正常运行中,保持架302相对于锁定轮毂304定位,使得滚子306定位并维持抵靠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并且不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接触。因此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或织带收回方向44上相对于锁定机构自由旋转。然而,当第三计数凸耳300开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驱动或旋转锁定致动凸耳316以及因而推动、驱动或旋转保持架302时,推动支柱320将沿着邻近的滚子锁定表面部分336推动每个滚子306远离其相应的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每个滚子锁定表面部分336在径向方向上偏斜,以便随着距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的距离增加而更靠近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因此,当滚子306沿着滚子锁定表面336远离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运动时,滚子将被迫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接触,并且滚子上的花键328将陷入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中。当滚子306上的花键328陷入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中时,卷轴14相对于锁定机构166以及因而相对于框架12的旋转运动将被阻止,并且收回器10将被锁定。
在使用中,当收回器10安装在车辆(未示出)中时,车辆乘员(未示出)将抓住附接至缠绕在收回器的卷轴14上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的带扣舌片(未示出),并且将拉动带扣舌片和织带远离收回器,以便通过拉动座椅安全带织带跨过乘员的身体并将带扣舌片连接在带扣上(未示出)来佩戴座椅安全带。当座椅安全带织带42被拉动远离收回器10时,织带从卷轴14上展开,并且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卷轴。因为卷轴14连接至扭杆150,并且扭杆连接至卷轴盘68,所以卷轴的旋转使卷轴盘68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由于在座椅安全带织带42被车辆乘员从卷轴14上展开时卷轴盘68的速度的低加速度或低变化速率,卷轴盘68的旋转继而使惯性盘64相应旋转。因为在卷轴盘68与惯性盘64之间没有相对旋转,所以锁定爪66将保持不与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框架齿106接触。
在车辆成员(未示出)已经佩戴座椅安全带之后,随后座椅安全带织带42在车辆的非碰击情况下(如,例如当车辆乘员调整他或她在车辆座椅(未示出)中的位置时)的低加速度、低速抽出和收回运动将产生卷轴14的低加速度的旋转运动以及随之的卷轴盘68和惯性盘64的联合旋转运动。再次地,因为卷轴盘68与惯性盘64之间不存在相对旋转,所以锁定爪66将保持不与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框架齿106接触。
然而,如果车辆成员更加快速地运动,比如可能在低速撞击中发生的那样,通过乘员的身体施加在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上的载荷可能产生座椅安全带织带42的更高速度和更高加速度的抽出运动,以及卷轴14的更高加速度的旋转运动。如果卷轴14的这种更高加速度的运动超过了预设的低卷轴加速度阈值,那么卷轴运动将导致卷轴盘68相对于惯性盘64加速,因此引起惯性盘的旋转使卷轴盘的旋转变慢,并有效地引起卷轴盘与惯性盘之间的相对旋转。然后,锁定爪66的锁定齿96将枢转成与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框架齿106接触,并且防止卷轴盘68和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进一步旋转。假如卷轴14的这种更高加速度的运动未超过预设的高卷轴加速度阈值,并且还假如其它情况没有引起预紧器20和载荷限制系统22的致动,那么卷轴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将如上文所述的那样被阻挡。
以类似的方式,如果其中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迅速减速,比如可能在低速撞击中发生的那样,惯性配重件74可能在配重支撑件72中相对于配重支撑件72运动,因而导致传感器杆76枢转并产生锁定杆62向上枢转成与惯性盘64的棘轮齿88接合。锁定杆62与惯性盘64的棘轮齿88之间的接合将防止惯性盘64与卷轴盘68一起旋转,并且因而导致如果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存在任何的旋转,则惯性盘与卷轴盘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然后,锁定爪66的锁定齿96将枢转成与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框架齿106接触,并且阻止卷轴盘68和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进一步旋转。如果车辆减速度超过了预设的低车辆减速度阈值,将发生惯性配重件74在配重支撑件72中相对于配重支撑件72的这种运动。假如这种车辆减速度没有超过预设的高车辆减速度阈值,并且还假如其它情况没引起预紧器20和载荷限制系统22的致动,那么如上文所述的,卷轴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运动将被阻挡。
在经历或预期更加严重的车辆(未示出)碰撞情况的情形下,预紧器20和载荷限制系统22可以被致动。预紧器20可以响应于车辆传感器(未示出)而被致动,比如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位置的加速度计,其检测车辆的快速减速,比如超过预设的高车辆减速度阈值的减速度,其表明实际发生了严重的车辆碰撞情况。替代地或额外地,预紧器20可以响应于检测预期或潜在的不可避免的严重车辆撞击情况的车辆传感器(未示出)而致动,比如前视雷达单元或前视摄像头。替代地或额外地,预紧器20可以响应于检测车辆乘员的表明实际发生严重车辆撞击情况的运动的车辆传感器(未示出)而致动,比如朝向车辆乘员而定向或位于邻近车辆乘员处的摄像头或电容传感器。如果预期预紧器足以及时致动以辅助或帮助保护车辆乘员,那么可以使用任何所需的系统或机构来确定是否以及何时致动预紧器20。
当致动时,预紧器20运行以从缠绕在卷轴14上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上去除松弛,而且还拉动座椅安全带织带靠近并抵靠车辆乘员(未示出)。预紧器20的致动以微型气体发生器114的致动开始。微型气体发生器114可以通过从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或通过从由传感器完善的电路产生的电信号来致动。尽管微型气体发生器114被示出为电致动,但是微型气体发生器可以机械地致动。当致动时,微型气体发生器产生或生成气体,该气体推动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抵靠涡轮叶轮110的叶片,从而使涡轮叶轮110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涡轮叶轮110的旋转通过卷轴盘68、扭杆150的端部部分180、和载荷限制系统22的剩余部分传递至卷轴14,并且因此导致卷轴1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旋转以将座椅安全带织带42缠绕在卷轴上。卷轴14的这种缠绕旋转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了缠绕在卷轴上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中的松弛,而且还拉动座椅安全带织带紧密地且紧紧地抵靠车辆乘员(未示出)。
预紧器20的致动通过产生卷轴1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的突然并且高的加速度来致动载荷限制系统22。卷轴14在织带收回方向46上的高加速度导致了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之间的这种相对旋转运动,惯性构件的壁240中的窗口246a、246b旋转成与安装在轮毂构件上的致动爪158a、158b的末端216a、216b对准。然后板弹簧160a、160b使致动爪158a、158b径向向外偏转穿过窗口246a、246b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齿266接合。由于这种接合,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不能相对于计数致动构件16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因此,如果在车辆碰撞情况期间卷轴14之后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则致动爪158a、158b与计数致动构件164的接合导致计数致动构件与卷轴在织带抽出方向上一起旋转并且启动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扭杆的第二端部部分180的旋转数的“计数”过程。
如果安装有收回器10的车辆(未示出)在预紧器20的致动期间或之后经受严重碰撞情况,则车辆乘员(未示出)将抵靠延伸跨过车辆乘员的身体的座椅安全带织带42运动。在预紧器的运行完成之后,车辆乘员的身体的这种运动将在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上强加载荷并导致预紧器10的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加速度。卷轴的这种加速度将确保锁定爪66的锁定齿96接合附加框架构件32中的框架齿106以防止卷轴盘68和扭杆的在上面安装有卷轴盘的第二端部部分180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进一步旋转。然而,因为车辆(未示出)正经受严重的车辆碰撞情况,所以座椅安全带织带42上的载荷可能足以通过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第二端部部分180的旋转和随后的扭杆的扭转而导致卷轴1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
随着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第二端部部分180的这种旋转以及随着致动爪158a、158b由于预紧器20的致动而接合计数致动构件164,止动组件152将对扭杆150的第一端部部分178相对于扭杆的第二端部部分180的旋转的次数进行“计数”和限制,并且因此限制扭杆的扭转。具体地,卷轴14在前述情况下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的旋转将导致轮毂构件154、惯性构件156、和计数致动构件164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旋转。计数致动构件164的旋转将产生计数致动凸耳276运动经过320°的弧形并与第一计数环162上的第一计数凸耳286接触。当计数致动构件164响应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旋转继续旋转时,计数致动凸耳276将推动第一计数凸耳286和第一计数环162经过额外的320°的弧形而与第二计数环163上的第二计数凸耳296接触。当计数致动构件164响应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旋转进一步继续旋转时,计数致动凸耳276将推动第一计数凸耳286、第一计数环162、第二计数凸耳296和第二计数环163经过额外的260°的弧形直至第二计数环163上的第三计数凸耳300接触、冲击或接合锁定机构166的保持架302上的锁定致动凸耳316。
计数致动构件164响应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旋转的进一步旋转将导致计数致动凸耳276在织带抽出方向44上推动第一计数凸耳286、第一计数环163、第二计数凸耳296、第二计数环163、第三计数凸耳300、锁定致动凸耳316、以及保持架302。当保持架302在织带抽出方向上旋转时,推动支柱302将沿着邻近的滚子锁定表面部分336推动每个滚子306远离其相应的滚子坐置表面部分334并将其推动至与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接触。当滚子306上的花键328陷入卷轴14的第一端部部分38的大直径外圆周表面194中时,将止动和防止卷轴14相对于锁定机构166以及因而相对于框架12的旋转运动,并且收回器10将被锁定。
尽管收回器10被描述成包括两个计数环162和163,但是收回器可以包括更大或更小数量的计数环。收回器10还可以根本不包括计数环。类似地,虽然计数致动构件164和第一计数环162被描述成可旋转经过320°的弧形,并且虽然第二计数环163被描述成可旋转经过260°的弧形,但是致动构件164以及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可以是可旋转经过较小的弧形的或者,可能地,稍微更大的弧形。调节致动构件164以及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可旋转经过的弧形可以通过改变计数致动凸耳276和/或第一计数凸耳286、第二计数凸耳296和/或第三计数凸耳300的弧形长度(或者,换句话说,计数致动凸耳276和/或第一计数凸耳286、第二计数凸耳296和/或第三计数凸耳300围绕致动构件164以及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的圆周的长度)来完成。调节致动构件164以及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可旋转经过的弧形还可以或替代地通过调整致动构件164、第一计数环162、第二计数环163和/或保持架302以及因而计数致动凸耳276、第一计数凸耳286、第二计数凸耳296、第三计数凸耳300、和/或锁定致动316相对于彼此的开始位置来完成。
载荷限制系统22的致动并且更具体地计数致动构件164、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以及锁定机构166的相对旋转运动的致动在上文被描述成以下的两者:(a)在发生预紧器的致动或在预紧器致动的情况或时机之时发生或启动;以及(b)由于预紧器20的致动或受到预紧器20的致动的影响或者因预紧器20的致动导致而发生。更具体地,载荷限制系统22的致动并且具体地计数致动构件164、第一计数环162和第二计数环163、以及锁定机构166的相对旋转运动的致动在上文被描述为由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之间的相对旋转(由卷轴14经由预紧器的加速度引起)导致。尽管如此,载荷限制系统22可以在预紧器20的致动的情况下被致动,而不是也通过预紧器的致动而被致动。例如,致动微型气体发生器114的电信号也可以用来致动机电连杆以在轮毂构件154和惯性构件156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载荷限制系统通过与预紧器相同的输入来致动,而不是也由于预紧器的致动而被致动。
替代地,可以使用其它机构和方法来导致载荷限制系统22由于预紧器20的致动而被致动。例如,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预紧器的细长柔性构件或蛇状件116的运动来变换轮毂构件154和/或惯性构件156的位置并且从而允许致动爪158a、b接合计数致动构件164以便致动载荷限制系统22,而不是使预紧器20通过卷轴14的高加速度的旋转来导致轮毂构件154与惯性构件156之间的相对旋转。
从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改进、变化和修改。本技术领域范围内的这些改进,变化和/或修改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6)

1.一种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包括:
(a)可旋转的卷轴,在所述卷轴上缠绕有座椅安全带织带,所述卷轴能够在织带抽出方向上和相反的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
(b)预紧器,其能够致动以使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以及
(c)载荷限制系统,用以限制由所述座椅安全带织带施加至车辆乘员的载荷,所述载荷限制系统包括:
(i)扭杆,其安装成使得当超过预定载荷的载荷通过所述座椅安全带织带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施加到所述卷轴上时,所述扭杆扭转,以及
(ⅱ)止动组件,其能够致动以将所述卷轴在所述扭转杆扭转时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限制为预定数量的旋转,所述止动组件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被致动,
其中,所述止动组件包括:
(A)致动机构,其能够随着所述卷轴旋转,所述致动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能够相对于所述卷轴旋转;以及
(B)计数机构,其能够致动以对所述预定数量的旋转进行计数,所述计数机构通过所述致动机构的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卷轴的旋转来致动,
其中,所述致动机构包括:
(I)轮毂构件,其附接至所述卷轴,以用于随着所述卷轴旋转;
(II)惯性构件,其在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第一方位可释放地连接至所述轮毂构件,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所述惯性构件能够从所述轮毂构件释放以有限地旋转运动至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第二方位,所述惯性构件是所述致动机构的能够相对于所述卷轴旋转的所述部分;
(III)至少一个致动爪,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轮毂构件上;以及
(IV)至少一个弹簧,其使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爪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在径向向外的方向弹性地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其中,所述惯性构件包括壁,在所述惯性构件置于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所述第一方位时,所述壁阻挡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爪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枢转运动,所述壁包括至少一个窗口,当所述惯性构件置于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所述第二方位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爪能够穿过所述窗口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其中,所述计数机构包括:
(I)计数致动构件,其能够在织带抽出方向上与卷轴一起旋转,以至少部分地计数预定数量的旋转,以及
(II)锁定机构,其在所述预定数量的旋转之后阻挡所述计数致动构件随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所述锁定机构还阻挡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从而停止所述扭杆的扭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其中,当所述惯性构件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从所述轮毂构件释放并旋转至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的所述第二方位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爪相对于所述轮毂构件枢转以接合所述计数致动构件,当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旋转时,所述至少一个致动爪与所述计数致动构件的接合启动所述预定数量的旋转的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其中,所述止动组件通过所述预紧器的致动而致动。
6.一种座椅安全带收回器,包括:
(a)可旋转的卷轴,在所述卷轴上缠绕有座椅安全带织带,所述卷轴能够在织带抽出方向上和相反的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
(b)预紧器,其能够致动以使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收回方向上旋转;以及
(c)载荷限制系统,用以限制由所述座椅安全带织带施加至车辆乘员的载荷,所述载荷限制系统包括:
(i)扭杆,其安装成使得当超过预定载荷的载荷通过所述座椅安全带织带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施加到所述卷轴上时,所述扭杆扭转,以及
(ⅱ)止动组件,其能够致动以将所述卷轴在所述扭转杆扭转时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限制为预定数量的旋转,所述止动组件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被致动,
其中,所述止动组件包括:
(A)致动机构,其能够随着所述卷轴旋转,所述致动机构的一部分在所述预紧器致动时能够相对于所述卷轴旋转;以及
(B)计数机构,其能够致动以对所述预定数量的旋转进行计数,所述计数机构通过所述致动机构的所述部分相对于所述卷轴的旋转来致动,
其中,所述计数机构包括:
(I)计数致动构件,其能够在织带抽出方向上与卷轴一起旋转,以至少部分地计数预定数量的旋转,以及
(II)锁定机构,其在所述预定数量的旋转之后阻挡所述计数致动构件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所述锁定机构还阻挡所述卷轴在所述织带抽出方向上的旋转,从而停止所述扭杆的扭转,
其中,所述止动组件通过所述预紧器的致动而致动。
CN201780061269.2A 2016-08-04 2017-08-01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Active CN109843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28,056 2016-08-04
US15/228,056 US10315617B2 (en) 2016-08-04 2016-08-04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load limiting stop mechanism
PCT/IB2017/000893 WO2018025075A1 (en) 2016-08-04 2017-08-01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load limiting stop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656A CN109843656A (zh) 2019-06-04
CN109843656B true CN109843656B (zh) 2021-12-10

Family

ID=5967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1269.2A Active CN109843656B (zh) 2016-08-04 2017-08-01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5617B2 (zh)
EP (1) EP3494013B1 (zh)
JP (1) JP6968149B2 (zh)
CN (1) CN109843656B (zh)
WO (1) WO20180250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1364B2 (ja) 2018-10-17 2022-10-12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US10836347B2 (en) * 2018-12-21 2020-11-17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Seat belt retractor
WO2020144616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Grifols Diagnostic Solutions Inc. Device for breaking cells
US11407380B2 (en) * 2019-10-31 2022-08-09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Seat belt retractor
US11214227B2 (en) 2020-01-10 2022-01-04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Airbag with deployment or movement controlling tensioner
CN113291252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离合装置
CN114655157B (zh) * 2020-12-23 2024-04-12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和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止动装置
CN113119905A (zh) * 2021-05-31 2021-07-16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
WO2024101010A1 (ja) * 2022-11-08 2024-05-1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WO2024101057A1 (ja) * 2022-11-08 2024-05-1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6800A (ja) * 1995-09-04 1997-03-11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US5954287A (en) * 1997-05-09 1999-09-21 Nsk Ltd. Retractor for a seat belt
CN1622888A (zh) * 2002-04-16 2005-06-01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安全带收缩装置
CN101400554A (zh) * 2006-02-03 2009-04-01 Tk控股公司 用于安全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31160A (zh) * 2013-09-13 2016-04-27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085Y2 (zh) 1979-10-16 1986-04-08
JPH09164911A (ja) * 1995-12-14 1997-06-24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DE19706108C2 (de) 1996-02-16 2002-01-10 Nsk Ltd Sicherheitsgurtaufroller
US5967441A (en) 1997-07-22 1999-10-19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torsion bar and rotation limit
US5904371A (en) 1998-02-19 1999-05-18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Energy management safety belt retractor with mode shifting mechanism
JP3645445B2 (ja) * 1999-04-09 2005-05-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KR100299273B1 (ko) 1999-06-18 2001-09-22 이승복 안전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의 스키드 장치
US6863235B2 (en) 2002-01-17 2005-03-08 Key Safety Systems, Inc. Mechanical shifting of multi-load retractor
DE10358561A1 (de) 2003-12-15 2005-08-04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Gurtaufro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cherheitsgurt
JP4544931B2 (ja) * 2004-03-26 2010-09-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437963B2 (ja) * 2004-09-07 2010-03-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モータリトラクタ
JP4476126B2 (ja) * 2005-01-06 2010-06-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6213102A (ja) 2005-02-01 2006-08-17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KR101333282B1 (ko) 2005-12-19 2013-11-27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벨트의 철회에 의해 제어되는 힘 한계 장치를 구비하는좌석 벨트 수축기
DE102006031369A1 (de) 2006-04-03 2007-10-04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traffer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JP4907249B2 (ja) * 2006-07-19 2012-03-2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8213526A (ja) * 2007-02-28 2008-09-18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08213600A (ja) * 2007-03-01 2008-09-18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4922967B2 (ja) * 2008-03-05 2012-04-2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2013244885A (ja) * 2012-05-28 2013-12-09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2015150902A (ja) * 2014-02-10 2015-08-24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6433696B2 (ja) 2014-06-27 2018-12-05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381370B2 (ja) * 2014-08-27 2018-08-29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6800A (ja) * 1995-09-04 1997-03-11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US5954287A (en) * 1997-05-09 1999-09-21 Nsk Ltd. Retractor for a seat belt
CN1622888A (zh) * 2002-04-16 2005-06-01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安全带收缩装置
CN101400554A (zh) * 2006-02-03 2009-04-01 Tk控股公司 用于安全带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31160A (zh) * 2013-09-13 2016-04-27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8149B2 (ja) 2021-11-17
EP3494013B1 (en) 2021-03-03
CN109843656A (zh) 2019-06-04
WO2018025075A1 (en) 2018-02-08
EP3494013A1 (en) 2019-06-12
US20180037191A1 (en) 2018-02-08
US10315617B2 (en) 2019-06-11
JP2019527648A (ja)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656B (zh) 具有载荷限制止动机构的座椅安全带收回器
US6443382B1 (en) Vehicular seatbelt retractor
US9132301B2 (en) Speed responsive engagement device
JPH08207707A (ja) ベルト引込器
US6405959B1 (en) Safety belt with belt tautener
US20200298793A1 (en) Pretensioner,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US5029769A (en) Safety belt retractor having webbing clamping means
JP6509634B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CN109661332B (zh) 用于安全带装置的带卷收器
EP0883530B1 (en) Retractor locking mechanism
JP6542276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H02502810A (ja) デュアルモード慣性リールシステム
CN111201164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1344196B (zh) 带实心体驱动装置的安全带张紧器
US5842658A (en)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deflection alarm
US11014529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KR101755908B1 (ko) 시트벨트 리트랙터의 프리텐셔너 초기하중 제어 장치
US11059451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auxiliary spool locking system
KR101305771B1 (ko) 리트랙터 프리텐셔너
WO2017014906A1 (en) Prelock preven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a web retractor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