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1763A -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1763A
CN109841763A CN201910244667.9A CN201910244667A CN109841763A CN 109841763 A CN109841763 A CN 109841763A CN 201910244667 A CN201910244667 A CN 201910244667A CN 109841763 A CN109841763 A CN 109841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rea
pixel
cathode
las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6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1763B (zh
Inventor
朱世楠
李诺
蒋中玉
向秋
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46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1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1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1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1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1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修复方法包括:对于显示面板中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将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中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至少覆盖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被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后,目标像素的发光层与整体的阴极层之间被熔融层阻隔,阴极层中的电子无法迁移到发光层,从而将目标像素由亮点切换为暗点。相比于阴阳极短路和阴极隔离的修复方式,本申请的修复方法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降低操作难度,缩短修复工作的周期,提高修复成功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技术领域OLED显示面板,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阴极层、阳极层和发光层,在预设电压的驱动下,阴极层的电子和阳极层的空穴迁移到发光层,在发光层中相遇产生发光现象。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亮点不良的品质问题。由于人眼对亮点敏感度高,而对暗点敏感度较低,通常不允许OLED显示面板存在亮点,但允许OLED显示面板存在少量的暗点,因此,在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亮点修复为暗点。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阴阳极短路或阴极隔离的方式将OLED显示面板上的亮点修复为暗点。然而,上述两种方式的易出现信赖性异常且修复成功率低,延长了生产周期,易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显示面板修复时易出现信赖性异常或修复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对于显示面板中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将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阴极层的所述第一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像素的发光层上设置有熔融层,熔融层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得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被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后,目标像素的发光层与显示面板的整体阴极层之间被熔融层阻隔,阴极层中的电子无法迁移到发光层,从而将目标像素由亮点切换为暗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阳极短路的修复方式,仅需要对属于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不会破坏过多的其他膜层,且熔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不易损坏封装层,可以避免外部的空气和水汽会侵入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进而减少了工艺修复信赖性验证次数,缩短了修复工作的周期,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极隔离的修复方式,是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进行熔融处理,由于第一区域的范围较大,这对熔融设备(如激光设备)本身的精度要求不高,也降低了修复工作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修复成功率。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子像素在熔融处理前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子像素在进行熔融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子像素在熔融处理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B向剖视图;
图中:
1-阴极层;2-发光层;3-熔融层;
4-阳极层;5-像素定义层;6-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阴阳极短路或阴极隔离的方式将OLED显示面板上的亮点修复为暗点。
采用阴阳极短路的方式将OLED显示面板上的亮点修复为暗点的过程包括:对于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使用一束固定形状的脉冲激光对目标子像素对应的修复区域内的阴极层、阳极层、以及该修复区域的阴极层与阳极层之间的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和碳化处理,在修复区域的边缘,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传输层和阻挡层等膜层的有机高分子导电材料互相熔融混合,使得阴极层与阳极层导通,该目标子像素由亮点变为暗点。
在修复过程中,发光材料受热碳化并产生高温气体,连续产生的高温气体在较小空间区域堆积,极易导致封装层损伤,外部的空气和水汽会侵入OLED显示面板,导致OLED显示面板出现信赖性异常。另外,由于阴阳极短路的方式会影响阴极层与阳极层之间全部的发光膜层,十余层的发光膜层中任何一膜层的材料种类和膜层厚度出现变更,都可能影响阴阳极短路的效果或者出现信赖性异常,因此在完成阴阳极短路后,还需要重新验证修复加工条件,进行相关的信赖性测试,该周期通常需要10天。而且,阳极与OLED显示面板的其他膜层短路也会导致出现亮点,因此,即使经过了阴阳极短路方式的修复,OLED显示面板也可能在修复后会仍然出现亮线等其他不良现象,导致修复成功率降低。
采用阴极隔离的方式将OLED显示面板上的亮点修复为暗点的过程包括:对于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使用一束固定形状的脉冲激光沿目标子像素四周的矩形路径来切割阴极层,使目标子像素正对的阴极层与OLED显示面板整体阴极层隔断,导致阴极层中的电子不能注入发光层,使得目标子像素由亮点变为暗点。
对于阴极隔离的方式,必须严格保证切割路径中不能存在阴极材料的残留,这大大增加了加工难度,降低了修复成功率。对于子像素中的非平坦阴极层,无法准确地确定该阴极层的四周各点与激光设备的距离,导致无法确定出准确的加工路径,提高了切割难度。另外,激光设备需要在伺服驱动设备的驱动下移动过一个矩形路径,对伺服驱动设备的控制精度的要求较高,一旦激光设备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路径重复,那么路径重复的部分由于接收到较多脉冲的激光照射,该路径重复的部分所对应的子像素的结构可能会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基于上述发现,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为了较大程度地避免信赖性异常,以及提高修复成功率,应当尽可能少地破坏子像素的结构,同时应该简化熔融处理的操作难度。
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如图1至5所示,包括:对于显示面板中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将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3。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至少覆盖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
应当说明的是,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层2、以及该发光层2对应的阴极层1和阳极层4。一个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的阴极层1属于显示面板的整体阴极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显示面板的整体阴极层覆盖至少一个子像素。各个子像素之间的阳极层4之间是独立的,阳极层4与子像素中的开关电路连接。目标子像素特指显示面板中需要被修复的子像素,第一区域是指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中的需要被熔融处理的预设区域。
以图1为例,图1示出了目标子像素在熔融处理前的主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属于该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阴极层1应当至少覆盖发光层2,但是为了展示目标子像素中被阴极层1覆盖的结构,图1省略了该阴极层1的下半部分。图1中的虚线框即表示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如图4和5所示,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被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3后,目标像素的发光层2与显示面板的整体阴极层之间被熔融层3阻隔,阴极层中的电子无法迁移到发光层2,从而将目标像素由亮点切换为暗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阳极短路的修复方式,仅需要对属于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不会破坏过多的其他膜层,且熔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不易损坏封装层,可以避免外部的空气和水汽会侵入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进而减少了工艺修复信赖性验证次数,缩短了修复工作的周期,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极隔离的修复方式,是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进行熔融处理,由于第一区域的范围较大,这对熔融设备(如激光设备)本身的精度要求不高,也降低了修复工作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修复成功率。
以图1至图5为例,在一个目标子像素中,第一区域(虚线框区域)完全覆盖发光层2(图1或图4中的六边形区域),此时,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被熔融后,可以保证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与剩余的阴极层之间完全隔离。当然,在保证第一区域能够覆盖发光层2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第一区域的面积,减少阴极层中需要进行熔融处理的区域面积,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
可选地,发光层2的长宽方向的尺寸分别为75微米和38微米,则第一区域可以是长宽分别为77微米和40微米的矩形区域。
应当说明的是,目标子像素还包括阳极层4、像素定义层5和基板6。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熔融处理前,目标子像素由下至上依次为基板6、阳极层4、发光层2、阴极层1,像素定义层5环绕在发光层2的四周,阴极层1的一部分覆盖在像素定义层5上,另一部分覆盖在发光层2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熔融处理后,目标子像素由下至上依次为基板6、阳极层4、发光层2、熔融层3,像素定义层5环绕在发光层2的四周,阴极层1的剩余的部分覆盖在像素定义层5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将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3,包括:利用激光束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靠近阴极层1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形成熔融层3。
当发光层2中靠近阴极层1的发光材料被熔融处理后,表明正对发光层2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层1已经被彻底熔融,避免了该阴极层1的残留,有助于提高修复成功率。
激光束由激光设备产生,在进行熔融处理之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激光设备的相关参数。在设置参数时,应当以工作周期短且修复效果优为目标。
对于非移动形式的激光束,工作周期和修复效果与激光束的脉冲频率和能量密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激光束的脉冲频率越高、能量密度越大,则工作周期越短、修复效果越好。
当然,激光束的能量密度需要设定上限值和下限值。当激光束的能量密度为下限值时,应当能够保证修复成功率达到90%,例如能量密度的下限值可以为5微瓦;当激光束的能量密度为上限值时,应当能够保证在目标像素周边的像素不受激光束的影响,且显示面板的结构不会被破坏至存在水氧侵入的风险,例如能量密度的上限值可以为20微瓦。
对于移动形式的激光束,工作周期和修复效果还与激光束的移动速度有关。在激光束的脉冲频率和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激光束的移动速度越快,工作周期越短;激光束的移动速度越慢,修复效果越好。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激光束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靠近阴极层1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包括:若激光束在阴极层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一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激光束照射在第一区域上,并沿预设路径扫描第一区域。
由于激光束在阴极层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一区域的面积,因此控制激光束沿预设路径扫描第一区域后,才能使激光束完成对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和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的照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激光束为移动形式的激光束。以图为3例,第一区域是长宽分别为77微米和40微米的矩形区域,激光束的投影为图3中的斜线阴影部分,激光束的投影是长宽分别为40微米和4微米的矩形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控制激光束照射在第一区域上,并沿预设的路径扫描第一区域,包括:
a1.控制激光束照射在第一区域上的起始位置。
如图3所示,激光束的投影的长边与第一区域的宽边相等,将第一区域的两个宽边分别设置为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控制激光束照射在第一区域,保持激光束的投影的第一长边与第一区域的被设置为起始位置的宽边重合,激光束的投影的两个短边分别与第一区域的两个长边重合。
a2.控制激光束以预设的运动速度和能量强度,沿预设的路径移动至第一区域上的终止位置;起始位置、移动路径和终止位置所占区域的总和为第一区域。
应当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激光束的运动速度和能量强度,其中,激光束的能量强度包括能量密度和脉冲频率。预设的路径即为激光束沿图3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走过预设长度。当激光束的投影的第一长边与第一区域的被设置为终止位置的宽边重合时,即表示激光束已经移动到第一区域上的终止位置。
图4中的斜线阴影区域即表示第一区域范围内的阴极材料和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被激光束照射后,所形成的熔融层3。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利用激光束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1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靠近阴极层1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包括:若激光束在阴极层上的投影的轮廓能够至少覆盖第一区域,则控制激光束照射并覆盖第一区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激光束为非移动形式的激光束。以图1为例,第一区域是长宽分别为77微米和40微米的矩形区域,激光束的投影可以与第一区域重合,即激光束的投影也是长宽分别为77微米和40微米的矩形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激光束照射并覆盖第一区域,包括:控制激光束照射第一区域,使得激光束在阴极层上的投影的轮廓与第一区域重合,并以预设的能量强度持续预设时间。
调整激光束的位置,将激光束的中心对准第一区域的中心,使得激光束在阴极层上的投影的轮廓与第一区域重合。应当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激光束的能量强度和照射所持续的时间,其中,激光束的能量强度包括能量密度和脉冲频率。
图4中的斜线阴影区域即表示第一区域范围内的阴极材料和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2中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发光材料被激光束照射后,所形成的熔融层3。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层2上设置有熔融层3,熔融层3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得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3或4所示,具有熔融层3的子像素还包括:阳极层4、像素定义层5、以及阴极层1中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
阳极层4,位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熔融层的一侧。像素定义层5,环绕在发光层2和熔融层3的四周。阴极层1中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覆盖像素定义层。子像素的阳极层4覆盖在显示面板的基板6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被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后,目标像素的发光层与显示面板的整体阴极层之间被熔融层阻隔,阴极层中的电子无法迁移到发光层,从而将目标像素由亮点切换为暗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阳极短路的修复方式,仅需要对属于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不会破坏过多的其他膜层,且熔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不易损坏封装层,可以避免外部的空气和水汽会侵入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信赖性,进而减少了工艺修复信赖性验证次数,缩短了修复工作的周期,提高了修复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相比于阴极隔离的修复方式,是对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进行熔融处理,由于第一区域的范围较大,这对熔融设备(如激光设备)本身的精度要求不高,也降低了修复工作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修复成功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及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所述显示面板中待修复的目标子像素,将所述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所述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
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阴极层的所述第一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子像素的阴极层的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所述目标子像素的发光层的部分发光材料,进行熔融处理,形成熔融层,包括:
利用激光束,对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阴极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中靠近所述阴极层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进行熔融处理,形成所述熔融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激光束对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阴极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中的靠近所述阴极层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包括:若所述激光束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则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并沿预设路径扫描所述第一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并沿预设的路径扫描所述第一区域,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起始位置;
控制所述激光束以预设的运动速度和能量强度,沿预设的路径移动至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终止位置;所述起始位置、移动路径和终止位置所占区域的总和为所述第一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激光束对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阴极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阴极材料、以及所述目标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层中靠近所述阴极层的发光材料进行照射,包括:若所述激光束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的轮廓能够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则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并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并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控制所述激光束照射所述第一区域,使得所述激光束在所述阴极层上的投影的轮廓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合,并以预设的能量强度持续预设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强度包括所述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和脉冲频率。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层上设置有熔融层,所述熔融层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熔融层的所述子像素还包括:阳极层、像素定义层、以及阴极层中位于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
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熔融层的一侧;
所述像素定义层,环绕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熔融层的四周;
所述阴极层中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部分,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244667.9A 2019-03-28 2019-03-28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841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667.9A CN109841763B (zh) 2019-03-28 2019-03-28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667.9A CN109841763B (zh) 2019-03-28 2019-03-28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1763A true CN109841763A (zh) 2019-06-04
CN109841763B CN109841763B (zh) 2022-02-08

Family

ID=6688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667.9A Active CN109841763B (zh) 2019-03-28 2019-03-28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176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8271A (zh) * 2020-08-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599713A (zh) * 2020-12-17 2021-04-02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微显示器缺陷修复方法
CN113140684A (zh) * 2021-04-16 2021-07-20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oled显示屏及其亮点缺陷激光修复方法
CN113690280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的修复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14203782A (zh) * 2021-12-07 2022-03-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WO202311565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激光修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0926A1 (en) * 2001-06-04 2002-12-05 Hitachi, Ltd. Flat panel display unit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defects in its line pattern
JP2003233329A (ja) * 2002-02-07 2003-08-22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のリペア方法
WO2012140736A1 (ja) * 2011-04-12 2012-10-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
JP2013197298A (ja) * 2012-03-19 2013-09-30 Panas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40091816A (ko) * 2013-01-11 2014-07-23 주식회사 코윈디에스티 픽셀재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픽셀재생방법
CN105974705A (zh) * 2016-07-25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0926A1 (en) * 2001-06-04 2002-12-05 Hitachi, Ltd. Flat panel display unit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defects in its line pattern
JP2003233329A (ja) * 2002-02-07 2003-08-22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のリペア方法
WO2012140736A1 (ja) * 2011-04-12 2012-10-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バイス
JP2013197298A (ja) * 2012-03-19 2013-09-30 Panas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40091816A (ko) * 2013-01-11 2014-07-23 주식회사 코윈디에스티 픽셀재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픽셀재생방법
CN105974705A (zh) * 2016-07-25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8271A (zh) * 2020-08-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018271B (zh) * 2020-08-14 2022-09-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599713A (zh) * 2020-12-17 2021-04-02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辨率微显示器缺陷修复方法
CN113140684A (zh) * 2021-04-16 2021-07-20 南京国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oled显示屏及其亮点缺陷激光修复方法
CN113690280A (zh) * 2021-08-11 202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的修复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13690280B (zh) * 2021-08-11 2023-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的修复方法和阵列基板
CN114203782A (zh) * 2021-12-07 2022-03-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WO202311565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激光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1763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1763A (zh) 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117732B1 (ko) 기판 밀봉에 사용되는 레이저 빔 조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0214167B1 (ko) 용기의 봉착방법 및 봉착장치
US8864543B2 (en) Sea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t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2210193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EP2745974B1 (en) Laser beam irradiation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sealing method
CN102845132B (zh) 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和激光焦点位置设定方法
JP5554694B2 (ja) 基板密封に使われるレーザビーム照射装置、基板密封方法、及び有機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14823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eposition mask
KR101309864B1 (ko) 마스크 어셈블리
KR100751281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의 결함 화소 수정 방법 및 결함 화소 수정장치
TW201814685A (zh) 顯示裝置
CN104377148A (zh) 密封设备及基底密封方法
TWI438049B (zh) 利用雷射形成金屬薄膜的裝置及方法
KR101134608B1 (ko) 레이저를 이용한 프릿 밀봉 시스템
KR20150142902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리페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리페어 방법
US20140217075A1 (en) Method of forming through hole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sulating substrate for interposer
KR101993337B1 (ko) 레이저 열전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물질 패턴 제조방법
WO2008156280A1 (en) Method of repairing flat pannel display
JP2010267420A (ja) 有機el素子検査リペ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497412A (zh) 一种amoled显示面板的亮点修复方法以及amoled显示面板
WO2008156284A1 (en) Method of repairing flat pannel display
JP2015049962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990532B (zh) 一种封装装置和封装方法
KR20130094976A (ko) 극초단 펄스 레이저를 이용한 능동형 유기 자체 발광 소자의 비열 리페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