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3129A -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3129A
CN109823129A CN201910127780.9A CN201910127780A CN109823129A CN 109823129 A CN109823129 A CN 109823129A CN 201910127780 A CN201910127780 A CN 201910127780A CN 109823129 A CN109823129 A CN 109823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bar
headstock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77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jie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jie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jie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jie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77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31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3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312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属于汽车对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车头的边缘垂直于固定板设置有对接板,车身靠近车头的边缘垂直于车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垂直于连接板设置有连接杆,对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穿过的开口,连接杆的四个侧壁上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槽体,槽体内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抵接杆,抵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槽体内,连接杆内设置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带动多个抵接杆于铰接点转动,使得抵接杆移出至槽体外并带动抵接杆抵接至对接板远离连接板的面上,从而完成车头和车身的安装,提高了车头和车身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对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牵引车顾名思义,就是提供拉力或拖力,用于牵引整体前进的车。再简单来说,牵引车就是车头和车箱之间是用工具牵引的一般大型货车。挂车与牵引车关系紧密,是指由其他汽车牵引、本身无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前面有驱动能力的车头叫牵引车,后面没有牵引驱动能力的车叫挂车,挂车是被牵引车拖着走的。按照与牵引车的连接方式不同,挂车可以分为全挂和半挂两种。
授权公告号为CN2075652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牵引车与挂车辅助对接装置,包括车头、对接箱、挂车床,所述车头下端设置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两端分别设置动力轮,所述车头后侧设置车头对接板,所述车头对接板上端设置所述对接箱,所述车头靠近所述对接箱的一端设置车头对接件,所述车头对接件末端设置销子,所述销子侧面位于所述车头对接件两侧设置挂车对接件,所述对接箱上表面设置电磁铁,所述车头对接板下表面远离所述车头的位置设置车头从动轴。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销子将挂车对接件和车头对接件串联起来的方式,当汽车在运行时,因销子滑动连接于车头连接件上并且挂车对接件滑动连接在销子上,当汽车产生上下较大幅度的振动时将会导致销子于挂车对接件和车头对接件内脱离,降低了对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连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牵引车和挂车连接强度较高的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头和车身,所述车头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车头的边缘垂直于固定板设置有对接板,所述车身靠近车头的边缘垂直于车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车头和车身下均设置有动力轮,所述连接板上垂直于连接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穿过的开口,所述连接杆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四个侧壁上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槽体,所述槽体内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槽体内,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用于同时驱动多个抵接杆于铰接点移出至槽体外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车身连接至车头上时,通过带动车身移动使得车上带动对接板上的开口朝向连接杆移动,带动连接杆穿过开口,此时通过驱动件带动多个抵接杆于铰接点转动,使得抵接杆移出至槽体外并带动抵接杆抵接至对接板远离连接板的面上,从而完成车头和车身的安装,在汽车运行时,车身上下颠簸不会导致连接杆于开口内移出,提高了车头和车身的连接强度,并且将连接杆移入至开口,通过驱动件带动多个抵接杆于铰接点移动即可完成车头和车身的安装,安装方式方便简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整体呈“十”字设置的多个连动杆,多个所述连动杆远离其交叉位置的端部分别连接至四侧抵接杆上,所述连动杆铰接至抵接杆远离与槽体铰接位置的端部,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驱动端连接至多个连动杆的中心位置处,每个所述连动杆远离抵接杆的端部均铰接至第一液压缸的驱动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多个抵接杆同时于铰接点转动,使得抵接杆移出至槽体外时,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连动杆移动,使得连动杆位于与连接杆垂直的状态,此时抵接杆的端部被连动杆移出至槽体外,从而带动抵接杆抵接至对接板上,采用多个呈“十”字交叉的连动杆,可完成多个抵接杆的同时驱动,提高了对抵接杆驱动的驱动效果,并且带动抵接杆移出至槽体外时,可使得抵接杆固定至移出至槽体外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车头和车身的固定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抵接杆与“T”形的槽体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槽体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可防止连动杆带动抵接杆移动至连接杆内,提高了抵接杆与槽体之间的抵接效果;连动杆可带动抵接杆直接移入至槽体内,提高了抵接杆和槽体的连接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杆与槽体铰接的位置设置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可抵抗扭簧的扭力自动抵接至槽体内,进一步提高了抵接杆移动至槽体内的移动效果,防止抵接杆与槽体之间的位置产生偏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板背离连接板的面上沿开口的周向位置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抵接杆的端部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杆抵接至对接板背离连接板的面上时,可带动每个抵接杆卡接至凹槽内,车身带动多个抵接杆于对接板上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抵接杆对车头和车身之间的连接效果;将凹槽与开口连通设置,当需要将抵接杆与对接板脱离抵接关系时,方便带动抵接杆朝向槽体内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连接杆靠近连接板的位置设置有板体,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板体且位于板体的中心,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套设于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抵接至对接板上的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接板带动开口供连接杆穿过时,对接板可压缩弹簧,此时框体可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对接板上,从而防止抵接杆与对接板之间脱离,防止对接板带动开口于连接杆上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板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车头和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套设且滑动连接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板体于连接杆上移动的第二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二液压缸带动板体于连接杆上移动,可调整框体与对接板之间的抵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车头和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当需要将车头和车身分离时,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框体远离对接板,将连接杆于开口内取出即可,方便对车头和车身进行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于连接板上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杆一一对应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杆和开口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车头和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汽车在移动时带动车头和车身之间脱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带动汽车移动,使得汽车带动对接板上的开口朝向连接杆移动,使得连接杆穿过开口,此时对接板可挤压框体,使得框体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对接板上,此时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连动杆朝向连接板的方向移动,此时连动杆可带动抵接杆于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抵接杆移出至槽体外,带动抵接杆的端部抵接至凹槽内,从而使得对接板和连接板连接至一起,使得车头和车身连接至一起,提高了车头和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车身在晃动时带动对接板和连接板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对接板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板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对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头;11、固定板;12、对接板;121、开口;122、凹槽;2、车身;21、连接板;22、连接杆;221、槽体;222、抵接杆;223、连动杆;224、第一液压缸;225、扭簧;23、板体;231、弹簧;232、框体;233、第二液压缸;3、动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头1和车身2,车头1上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远离车头1的边缘垂直于固定板11设置有对接板12,车身2靠近车头1的边缘垂直于车身2设置有连接板21,车头1和车身2下均设置有动力轮3。
结合图2和图5,连接板21上垂直于连接板21设置有连接杆22,对接板12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22穿过的开口121,连接杆22于连接板21上沿连接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对接板12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杆22一一对应的开口121。
结合图2和图3,连接杆22为中空设置,连接杆22的四个侧壁上沿连接杆22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槽体221,槽体221内沿槽体2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抵接杆222,抵接杆222的一端铰接于槽体221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抵接杆222于铰接点转动带动抵接杆222移动至中空的连接杆22内,将槽体221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抵接杆222与“T”形的槽体221配合设置
结合图2和图3,当连接杆22穿过开口121后,为了同时驱动多个抵接杆222于铰接点转动,使得抵接杆222于槽体221内移出,带动抵接杆222抵接至对接板12远离连接板21的面上,在连接杆22内设置有整体呈“十”字设置的多个连动杆223,多个连动杆223远离其交叉位置的端部分别连接至四侧抵接杆222上,连动杆223铰接至抵接杆222远离与槽体221铰接位置的端部,连接杆22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24,第一液压缸224的驱动端连接至多个连动杆223的中心位置处,每个连动杆223远离抵接杆222的端部均铰接至第一液压缸224的驱动端上。
结合图3和图4,为了防止抵接杆222于铰接点转动,在抵接杆222与槽体221铰接的位置设置有扭簧225。
当需要驱动多个铰接杆同时于铰接点转动,使得多个铰接杆移出至槽体221外时,通过第一液压缸224带动多个连动杆223朝向连接板21所在的位置移动,使得连动杆223挤压抵接杆222移动,使得抵接杆222朝向槽体221外移动,从而使得抵接杆222移出至槽体221外并抵接至对接板12背离连接板21的面上,使得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连接至一起,防止车头1和车身2之间脱离。
结合图2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抵接杆222与对接板12之间的抵接效果,在对接板12背离连接板21的面上沿开口121的周向位置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抵接杆222的端部卡接的凹槽122,凹槽122与开口121连通设置;通过带动抵接板抵接至凹槽122内,防止车身2在晃动时带动抵接杆222于对接板12上移动,提高了车头1和车身2之间的连接强度。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防止汽车在移动时带动连接杆22于对接板12上移动,在连接杆22上且位于连接杆22靠近连接板21的位置设置有板体23,连接杆22垂直于板体23且位于板体23的中心,板体23上设置有套设于连接杆22上的弹簧231,弹簧231远离连接杆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抵接至对接板12上的框体232。
当对接板12带动开口121供连接杆22穿过时,可带动对接板12挤压框体232,使得框体232抵抗弹簧231的弹力抵接至对接板12上,从而防止车身2带动连接杆22于对接板12上移动,使得抵接杆222可抵抗弹簧231的弹力进一步抵接至对接板12上,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之间的连接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车头1和车身2的连接强度,防止车头1和车身2之间脱离。
结合图2和图3,板体23套设且滑动连接于连接杆22上,连接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板体23于连接杆22上移动的第二液压缸233;当需要将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之间脱离时,通过第二液压缸233带动板体23朝向连接板21移动,使得弹簧231带动框体232远离对接板12,从而方便带动对接板12进一步朝向连接板21移动,使得抵接杆222有于铰接点转动的转动孔隙,从而使得抵接杆222移动至槽体221内,方便带动连接杆22脱离对接板12,从而使得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脱离;并且可通过带动板体23朝向对接板12移动,从而提高了框体232与对接板12的抵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车头1和车身2连接至一起时,通过启动车头1带动车头1上的对接板12朝向连接板21移动,使得连接板21上的连接杆22穿过开口121,此时对接板12挤压框体232,使得框体232抵抗弹簧231的弹力抵接至对接板12上,当连接杆22穿过开口121后,通过第一液压缸224带动多个连动杆223朝向连接板21移动,使得连动杆223带动铰接杆于槽体221内移出,带动抵接杆222抵接至对接板12背离连接板21的面上,且带动每个抵接杆222移动至凹槽122内,使得对接板12和连接板21连接至一起,汽车在运行中可防止连接板21带动连接杆22于对接板12上脱离,提高了车头1和车身2的连接效果;当需要将车头1和车身2分离时,通过第二液压缸233带动板体23于连接杆22上朝向连接板21移动,使得框体232脱离对接板12,此时通过第一液压缸224带动连动杆223朝向远离连接板21的方向移动,防止因框体232抵接至对接板12上时,无法带动抵接杆222朝向槽体221内移动,使得连动杆223带动抵接杆222移动至槽体221内,此时带动车头1移动,使得连接板21上的连接杆22与对接板12脱离,即可完成车头1和车身2的脱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包括车头(1)和车身(2),所述车头(1)上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远离车头(1)的边缘垂直于固定板(11)设置有对接板(12),所述车身(2)靠近车头(1)的边缘垂直于车身(2)设置有连接板(21),所述车头(1)和车身(2)下均设置有动力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上垂直于连接板(21)设置有连接杆(22),所述对接板(12)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杆(22)穿过的开口(121),所述连接杆(22)为中空设置,所述连接杆(22)的四个侧壁上沿连接杆(22)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槽体(221),所述槽体(221)内沿槽体(2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抵接杆(222),所述抵接杆(222)的一端铰接于槽体(221)内,所述连接杆(22)内设置有用于同时驱动多个抵接杆(222)于铰接点移出至槽体(221)外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内设置有整体呈“十”字设置的多个连动杆(223),多个所述连动杆(223)远离其交叉位置的端部分别连接至四侧抵接杆(222)上,所述连动杆(223)铰接至抵接杆(222)远离与槽体(221)铰接位置的端部,所述连接杆(22)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224),所述第一液压缸(224)的驱动端连接至多个连动杆(223)的中心位置处,每个所述连动杆(223)远离抵接杆(222)的端部均铰接至第一液压缸(224)的驱动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21)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抵接杆(222)与“T”形的槽体(221)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222)与槽体(221)铰接的位置设置有扭簧(2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12)背离连接板(21)的面上沿开口(121)的周向位置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抵接杆(222)的端部卡接的凹槽(122),所述凹槽(122)与所述开口(121)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上且位于连接杆(22)靠近连接板(21)的位置设置有板体(23),所述连接杆(22)垂直于板体(23)且位于板体(23)的中心,所述板体(23)上设置有套设于连接杆(22)上的弹簧(231),所述弹簧(231)远离连接杆(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抵接至对接板(12)上的框体(2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3)套设且滑动连接于连接杆(22)上,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板体(23)于连接杆(22)上移动的第二液压缸(2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于连接板(21)上沿连接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对接板(12)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杆(22)一一对应的开口(121)。
CN201910127780.9A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Withdrawn CN1098231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780.9A CN109823129A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7780.9A CN109823129A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3129A true CN109823129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64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7780.9A Withdrawn CN109823129A (zh) 2019-02-19 2019-02-19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31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7103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一感知数据的多拖车行驶轨迹计算方法
CN115675689A (zh) * 2022-12-26 2023-02-03 江苏大学扬州(江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所 一种防脱牵引型agv小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7103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一感知数据的多拖车行驶轨迹计算方法
CN114707103B (zh) * 2022-06-06 2022-10-18 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一感知数据的多拖车行驶轨迹计算方法
CN115675689A (zh) * 2022-12-26 2023-02-03 江苏大学扬州(江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所 一种防脱牵引型agv小车
CN115675689B (zh) * 2022-12-26 2023-12-01 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脱牵引型agv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9470B1 (de) Steckerkonsole eines aufliegers
DE102006025722B4 (de) Reinigungsvorrichtung mit Düsenabdeckung für eine Fahrzeugleuchte
CN109823129A (zh) 一种卡车用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结构
EP2529994A1 (de) Rangierkupplung für spurgeführte Fahrzeuge, insbesondere Schienenfahrzeuge
US6565108B1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trailer-pulling assemblies
CA2908167C (en) Coupling part
EP3590784A1 (de) Zugstange für eine kupplung sowie entsprechende kupplung
DE102011012089A1 (de) Rangiersystem für einen mehrachsigen Anhänger
CN109760746B (zh) 打包机液压折叠牵引机构
CN206733980U (zh) 一种路试拖车装置
CH719053A2 (de) Kupplungseinrichtung für Versorgungsleitungen insbesondere zum Fördern von Medien von einer Sattelzugmaschine zu einem Sattelanhänger.
DE1530233B2 (de) Kupplungs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zum rangieren dienenden antriebsfahrzeugs mit einem eisenbahnwagen
EP4121333A1 (de) Kupplungsanordnung
CN210000036U (zh) 自行走车的牵引机构及自行走车
DE102019118836B4 (de) Adapteranordnung für eine Sattelzuganordnung
CN2070150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牵引器
CN208247878U (zh) 一种公铁两用维修车上的转向装置
AT514962B1 (de)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s Arbeitsgerätes mit einer Zugmaschine
JP2001295273A (ja) ピン式連結装置
CN110303834B (zh) 移动式检测设备
CN219205177U (zh) 一种农机用牵引装置
CN105970861A (zh) 万向油缸式连接装置
CN208297109U (zh) 一种汽车门耐久测试装置
CN203864359U (zh) 可自动复位的牵引销装置
CN110758556A (zh) 一种轮式农机前后轮同辙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