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9088A -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9088A
CN109769088A CN201811323464.0A CN201811323464A CN109769088A CN 109769088 A CN109769088 A CN 109769088A CN 201811323464 A CN201811323464 A CN 201811323464A CN 109769088 A CN109769088 A CN 109769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 circle
optical system
imag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34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9088B (zh
Inventor
杉田茂宣
西津健二
小平正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165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8793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058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5495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769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9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adapted to interchang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18Focusing aids
    • G03B13/20Rangefinders coupled with focusing arrangements, e.g. adjustment of rangefinder automatically focusing camera
    • G03B13/22Rangefinders coupled with focusing arrangements, e.g. adjustment of rangefinder automatically focusing camera coupling providing for compensation upon change of camera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15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可更换镜头装置能够附装到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包括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将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摄像装置。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下文中称为“可更换镜头”)。
背景技术
一些摄像装置(例如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通过使用于拍摄被摄体图像的图像传感器相对于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轴偏移,来进行图像稳定化(下文中有时称为“IS”)以减少图像模糊。然而,在可更换镜头型照相机中,安装的可更换镜头的像圈(image circle)直径可能不足以满足图像传感器的尺寸,或者像圈的中心可能由于可更换镜头的制造误差等原因而从图像传感器的中心偏移。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获得足够的偏移量以实现良好的图像稳定化。
日本特开(“JP”)2016-167801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将关于可更换镜头中的像圈的中心位置的信息传送给照相机,并且在照相机中使周边光量的校正中心偏移。即使当图像传感器在与像圈的中心位置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移时,该方法也可以使图像传感器在偏移方向侧的部分的光量下降不明显。
JP 2009-139877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拍摄由可更换镜头利用图像传感器而形成的图表图像,并且基于图表图像确定图像传感器的偏移原点位置。
如JP 2016-16780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使周边光量的校正中心偏移的方法仅在图像传感器在像圈内偏移时才有效。因此,在与像圈的中心位置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不能充分确保图像传感器的足够的偏移量。为了图像传感器的足够偏移量,需要充分地使可更换镜头的像圈变大或者扩大可更换镜头。另一方面,当在拍摄图表图像之后确定图像传感器的偏移原点位置时,如JP 2009-13987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每当使用新的可更换镜头时都需要拍摄图表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中的各个即使在摄像光学系统(可更换镜头装置)的像圈的位置偏移时,也可以在图像稳定化中确保图像传感器的移动范围而无需扩大可更换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可更换镜头装置能够附装到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包括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将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摄像装置。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当可更换镜头的像圈的中心没有从图像传感器的中心偏移时图像传感器的可偏移量。
图2例示了当可更换镜头的像圈的中心从图像传感器的中心偏移时图像传感器的可偏移量。
图3例示了在图2的情况下的图像传感器的允许的可偏移范围。
图4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当可更换镜头的像圈的中心从图像传感器的中心偏移时设置的图像传感器的可偏移范围。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的构造的框图。
图6A和图6B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存储关于像圈的信息的方法。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第五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说明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变焦中心偏移。
图13A和图13B例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变焦中心偏移量的数据表。
图14是根据第六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第七实施例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5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构造,该照相机系统包括摄像装置(下文中称为“照相机”)100和可附装到照相机100并可从照相机100拆卸的可更换镜头装置(下文中称为“可更换镜头”)200。照相机100可以是静态照相机或摄像机。
在照相机100中,图像传感器101拍摄(光电转换)由可更换镜头200中的摄像光学系统210形成的被摄体图像。来自图像传感器101的输出信号(图像信号)被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08。图像处理单元108对图像信号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显示在未例示的监视器上或记录在未例示的记录介质上。
图像传感器101可以通过未例示的偏移机构,在与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光轴210a相交的平面内的方向上移动。例如,图像传感器101可以在与光轴210a正交的平面内移动,或者在与光轴210a正交的平面中以光轴210a为旋转中心旋转。以下描述主要讨论使图像传感器101偏移。
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检测由用户的手抖等引起的照相机100的振动(下文中称为“照相机振动”)。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并将指示照相机100的振动量的检测信号输出到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用作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图像传感器101的移动。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基于来自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的检测信号计算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量,以减少(校正)由照相机抖动引起的图像模糊,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包括偏移量的图像稳定化指令输出到传感器IS控制单元103。通过根据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图像稳定化指令控制包括在偏移机构中的致动器,传感器IS控制单元103使图像传感器101偏移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计算的偏移量。由此,进行图像稳定化(图像模糊校正)。
照相机微计算机(控制单元)102可以经由照相机通信单元106和可更换镜头200中的透镜通信单元229与透镜微计算机226通信。
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照相机100的朝向(下文中称为“照相机朝向”),并将指示照相机朝向的检测信号输出到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照相机朝向包括正常位置、把手在上垂直位置、把手在下垂直位置、向上朝向等。可更换镜头200中的摄像光学系统210包括变倍透镜(变焦透镜)201、光圈(孔径光阑)202、聚焦透镜203和图像稳定化透镜(光学元件)204。变焦控制单元221可以检测变焦透镜201的位置(下文中称为“变焦位置”),并且通过根据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变焦驱动命令驱动变焦透镜201来进行变焦。聚焦控制单元223可以检测聚焦透镜203的位置(下文中称为“聚焦位置”),并通过根据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聚焦驱动命令驱动聚焦透镜203来进行聚焦。变倍透镜201是在变焦中移动的透镜中的一个代表性透镜,聚焦透镜203是在聚焦中移动的透镜中的一个代表性透镜。
光圈控制单元222可以检测光圈202的孔径直径(下文中称为“光圈位置”),并且通过根据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光圈驱动命令驱动光圈202来调节光量。光圈控制单元222可以连续地检测和控制光圈位置,或者不连续地检测和控制光圈位置,例如打开状态、二级(中间)和一级(最小)。可以通过使用驱动光圈202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量来检测光圈位置。
由变焦控制单元221、光圈控制单元222和聚焦控制单元223检测到的变焦位置、光圈位置和聚焦位置被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由变焦控制单元221发送至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变焦位置可以是关于变倍透镜201的位置或者与变焦位置相对应的焦距的信息。
在图像稳定化中,通过未例示的偏移机构,可以使图像稳定化透镜204在包括与光轴210a正交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偏移。换句话说,该构造可以在与光轴210a正交的平面内偏移,或者绕光轴210a上的作为旋转中心的点旋转。以下描述主要讨论在与光轴210a正交的平面中偏移的图像稳定化透镜204。
透镜振动检测单元228检测由用户的手抖动引起的可更换镜头200的振动(下文中称为“透镜振动”),并将表示透镜振动的检测信号输出到透镜微计算机226。
使用来自透镜振动检测单元228的检测信号,透镜微计算机226计算用于减少(校正)由透镜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的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偏移量,并将包含该偏移量的图像稳定化指令输出到透镜IS控制单元(控制单元)224。透镜IS控制单元(透镜IS单元)224控制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移动。更具体地,通过根据来自透镜微计算机226的图像稳定化指令控制包括在偏移机构中的致动器,按计算的偏移量驱动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由此,进行透镜IS。在以下描述中,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可偏移范围被称为透镜可偏移范围。
透镜微计算机226用作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读取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存储单元)227中的诸如像圈信息的信息,并将像圈信息等发送给摄像装置100。
数据存储单元227存储光学信息,诸如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变焦范围(焦距的可变范围)、焦距范围(可聚焦距离范围)和F数的可变范围。另外,数据存储单元227存储关于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像圈的信息(下文中称为“像圈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像圈信息包含像圈的位置信息和关于像圈的尺寸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像圈的位置信息包含关于像圈的中心位置的像圈中心信息。
变焦环201a、光圈环202a和聚焦环203a中的各个是可以由用户操作的环形操作构件。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变焦环201a、光圈环202a和聚焦环203a中的各个的操作量来确定变焦驱动命令、聚焦驱动命令和光圈驱动命令。图5例示了包括变焦环201a、光圈环202a和聚焦环203a的可更换镜头200,但是照相机100可以包括这些操作构件。
图1例示了在从光轴210a的延伸方向观察(从光轴方向观察)时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像圈1的中心3与图像传感器2(101)的中心8重合的理想情况下的图像传感器2的可偏移量4。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图像传感器2在任何对角线方向上偏移,可偏移量4也变为最大。换句话说,图像传感器2可以移动的传感器可偏移范围被最大化。
图2例示了:由于可更换镜头的制造误差,像圈5(的中心3')相对于图1所示的理想像圈1从图像传感器2(的中心8)向右下侧偏移。在这种状态下,在使图像传感器2向左上方向或左下方向偏移时,与图1中的状态相比,减小了可偏移量6。在图2的状态下,当使图像传感器2在左上方向或左下方向上偏移了与图1所示的可偏移量4相同的偏移量时,图像传感器2的左上或左下部分变成位于像圈的外侧。因此,由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中的左上或左下角变为黑色,并且图像质量下降。
可更换镜头的制造误差是由于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光学元件从光轴210a的偏心而产生的,因此制造误差可以根据各个可更换镜头的偏心方向在任何方向上发生。因此,为了无论安装哪个可更换镜头都防止图像传感器2偏离像圈,如图3所示,需要定义有效像圈7,该有效像圈7不会从由于原始像圈1中的制造误差而偏移的像圈5突出。换句话说,需要将有效像圈7的内部范围设置为传感器可偏移范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图像传感器2的可偏移量在任何方向上减小,从而不能进行足够的传感器IS。
在设计阶段增加像圈1以便扩大有效像圈7,会不期望地使可更换镜头整体变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可更换镜头预先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存储、记住或准备像圈信息。例如,在制造可更换镜头时通过对可更换镜头的各个个体的测量来获得像圈信息。例如,用各个可更换镜头测量实际像圈5的中心位置(3')从图2所示的原始像圈1的中心位置(3)的偏移量和偏移方向。然后,表示通过测量获得的偏移量和偏移方向的矢量信息被存储或记住(准备)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作为关于实际像圈5的中心位置的像圈中心信息。透镜微计算机226将像圈信息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使用从透镜微计算机226接收的像圈信息来设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换句话说,如图4所示,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使用所接收的像圈中心信息来设置图像传感器2的初始偏移位置(下文中称为“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9作为图像稳定化中的移动原点。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设置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9,使得当从光轴210a的方向观察时,图像传感器2的中心8'可以是(或接近)实际像圈5的中心3'。通过使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9与中心3'重合并且通过使图像传感器2从设置的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9偏移,可以在图像稳定化控制中确保可偏移量10,如图1中所示的理想状态。
透镜微计算机226还将关于像圈的尺寸(直径)的像圈尺寸信息作为像圈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并且还将像圈尺寸信息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还使用像圈尺寸信息来设置可以将图像传感器2从设置的初始位置9偏移到最大值的可偏移量。
图6A和图6B例示了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的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本实施例将像圈中心信息作为矢量信息或二维坐标(shift_x,shift_y)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并且将像圈尺寸信息存储作为标量(圆圈)。
在本实施例中,像圈5的中心8'和尺寸根据作为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光学状态的变焦位置、聚焦位置和光圈位置(打开,二级(中间),一级(最小))而改变。像圈5的中心8'和尺寸根据照相机朝向(正常位置,把手在上垂直位置,把手在下垂直位置和向上朝向)而改变。因此,数据存储单元227根据诸如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光学状态和照相机朝向的摄像条件,存储不同的信息作为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
因此,本实施例向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发送根据摄像光学系统210的光学状态和照相机朝向而不同的像圈信息。然后,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使用与实际光学状态和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来设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因此,可以根据照相机系统的使用状态来设置最大传感器可偏移范围。
现在参考图7,将给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进行的处理的描述。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将控制程序读取为计算机程序,并根据控制程序执行该处理。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的控制程序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图5中例示),并且由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的控制程序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这也适用于稍后描述的其他实施例。
在图7中,步骤S501至S506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并且步骤S601至S602由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
在步骤S5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要求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像圈信息(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以及包含关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的信息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步骤S601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响应于该发送请求,将从数据存储单元227读出的所有像圈信息一次性(批量)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随后,在步骤S602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向微计算机102发送包含由变焦控制单元221、聚焦控制单元223和光圈控制单元222检测到的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步骤S5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收从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的所有像圈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在步骤S5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收从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的当前位置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5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当前的照相机朝向。
在步骤S5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从数据存储单元102a读取所有像圈信息中的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当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未保存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时,可以使用存储的像圈信息,通过插值来获取所需的像圈信息。在该步骤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使用读取的像圈信息(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确定(设置)如图4所示的传感器可偏移范围。换句话说,基于像圈中心信息设置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并且基于像圈尺寸信息设置图像传感器101的可偏移量。
可以基于指示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当前照相机朝向和像圈的中心位置中的各个之间的关系的预定近似函数,来计算上述插值。可选地,可以基于预定的近似函数(例如线性函数)来计算插值,该近似函数指示各种旋转环的旋转角度和像圈的中心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的旋转环是本实施例中的变焦环201a、光圈环202a和聚焦环203a中的至少一者。本实施例讨论了对作为像圈信息的像圈的中心位置进行插值,但是可以类似地对像圈的直径进行插值。
在步骤S5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图像传感器101移动到在步骤S504中确定的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因此,当从光轴方向观察时,图像传感器101的中心位置与像圈的中心位置重叠。
在步骤S506和S507中,基于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指令进行传感器IS控制。换句话说,当在步骤S506中通过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检测到照相机振动时,图像传感器101在步骤S507中偏移并通过传感器IS控制单元103驱动,以减少由检测到的照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
如上所述,透镜微计算机226存储摄像条件(例如,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变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聚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光圈位置,以及照相机100的朝向)和像圈的中心位置之间的关系。图像传感器101移动到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基于该信息而确定的图像传感器101的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9。因此,即使当可更换镜头200的像圈中心偏移时,本实施例也可以在不增加可更换镜头200的尺寸的情况下确保图像稳定化中的图像传感器101的可偏移量。
例如,在当可更换镜头附装到照相机100时进行的初始通信中,发送和接收步骤S501到S502和步骤S601到S602。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通过设置在可更换镜头200中的朝向检测单元代替设置在照相机100中的朝向检测单元104来检测透镜朝向。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在步骤S601之前进行步骤S602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8的流程图,将给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进行的处理的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20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在第一实施例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从透镜微计算机226一次性接收所有像圈信息,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获得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从透镜微计算机226获取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
图8例示了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的步骤S701至S708,以及由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的步骤S801至S803。
在步骤S7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请求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像圈信息(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7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照相机朝向。在步骤S7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关于检测到的照相机朝向的信息发送给透镜微计算机226。
在步骤S801中,透镜微计算机226接收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像圈信息的发送请求和关于照相机朝向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802中,透镜微计算机226获取分别由变焦控制单元221、聚焦控制单元223和光圈控制单元222检测到的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
接下来,在步骤S803中,透镜微计算机226从数据存储单元227读取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并且将它们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当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当前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未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时,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使用存储的像圈信息通过插值等获得所需的像圈信息。插值计算方法与上述的相同。
在步骤S7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收与从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的当前变焦位置、聚焦位置、光圈位置和检测到的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
此后,在步骤S705至S7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进行传感器IS控制以确定与第一实施例(图7)的步骤S504至S507类似的传感器可偏移范围,确定传感器可移动范围,并减少由照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
根据本实施例,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来自透镜微计算机226的最新摄像条件仅接收用于传感器IS控制的像圈信息。除了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之外,本实施例还可以使数据存储单元102a的所需容量小于,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接收和存储所有像圈信息的情况下的所需容量。
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通过设置在可更换镜头200中的朝向检测单元代替照相机100中设置的朝向检测单元104来检测透镜朝向。然后,与当前变焦位置、聚焦位置、光圈位置和检测到的透镜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可以被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可以与步骤S702和S703并行地进行步骤S701,或者在步骤S702和S703之后且在步骤S801之前进行步骤S701。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在步骤S801之前进行步骤S802。
当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根据垂直同步信号周期性地彼此通信时,透镜微计算机226针对各个垂直同步信号,生成与摄像条件(例如最新的变焦位置)相对应的像圈信息。
第三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9,将给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进行的处理的描述。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20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在图9中,在步骤S7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关于所有像圈信息(像圈中心信息和像圈尺寸信息)的信息和关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的信息发送给透镜微计算机226。
在步骤S1001中,透镜微计算机226根据发送请求将从数据存储单元227读取的所有像圈信息一次性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下来,在步骤S1002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向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发送关于由变焦控制单元221、聚焦控制单元223和光圈控制单元222中的各个检测到的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的信息。
在步骤S9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收所有像圈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还接收关于从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的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和当前光圈位置的信息。
在步骤S9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照相机朝向。另外,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从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读出先前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的关于图像传感器101的尺寸的信息(例如,对角线尺寸)。
在步骤S9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从数据存储单元102a读取所有像圈信息中的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检测到的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可以通过插值等获得与当前变焦位置、当前聚焦位置、当前光圈位置和检测到的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插值计算方法如上所述。此外,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使用所读取的像圈信息和关于图像传感器101的尺寸的信息,确定(选择)是否需要根据像圈的偏移来设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和透镜可偏移范围。如果根据确定结果需要设置,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使用像圈信息和在步骤S902中获取的关于变焦位置(焦距)的信息来确定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和透镜可偏移范围。
更具体地,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量ΔY与通过偏移量ΔY获得的IS角度(通过图像稳定化可校正的照相机振动角度)Δθ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ΔY=f·tanΔθ
换句话说,IS灵敏度根据焦距而改变。因此,当摄像光学系统210是望远型(或焦距f长)时,即使当图像传感器101偏移时,IS角Δθ也不会增加太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偏移图像稳定化透镜204来执行主IS,并且确定透镜可偏移范围和传感器可偏移范围,以便通过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来校正像圈的偏移。另一方面,当摄像光学系统210是广角系统(焦距f较短)时,可以通过偏移图像传感器101获得大的IS角度Δ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偏移图像传感器101来进行主IS,确定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和透镜可偏移范围,以便通过偏移图像稳定化透镜204来校正像圈的偏移。即,图像传感器101和图像稳定化透镜204之一执行主IS并且另一个校正像圈的偏移,以便整体上执行良好的图像稳定化,从而分配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和透镜可偏移范围。校正偏移的像圈意味着减小像圈的原点位置和图像传感器101的原点位置之间的偏移量。
因此,在将图像传感器101上的图像的位置校正预定量(或在IS控制中)时,根据摄像光学系统210的焦距,使图像稳定化透镜204和图像传感器101之间的移动分配比不同以校正像圈偏移。更具体地,当摄像光学系统210具有第一长度的焦距时,使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的偏移量(图像传感器101的分配比)长于焦距为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偏移量。相反,当摄像光学系统210具有第一长度的焦距时,使透镜偏移初始位置的偏移量(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分配比)小于焦距为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偏移量(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分配比)。
类似地,在将图像传感器101上的图像的位置校正基于摄像光学系统210的焦距的预定量(IS校正角度)时,使图像稳定化透镜204与图像传感器101之间的IS角度θ的分配比(IS校正角度)不同。更具体地,当摄像光学系统210具有第一长度的焦距时,使得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量小于焦距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偏移量(或者使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IS校正角度的分配比变大)。相反,当摄像光学系统210具有第一长度的焦距时,使得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偏移量大于焦距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偏移量(或者使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IS校正角度的分配比变大)。
取决于焦距,图像传感器101和图像稳定化透镜204中的一个可以仅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而另一个可以用于IS控制。
当摄像光学系统210是变焦透镜时,可以根据焦距的变化连续地改变像圈偏移的校正的分配比和IS校正角度的分配比。该构造可以防止图像传感器101上的图像位置不连续地改变。本实施例协同控制图像传感器101和图像稳定化透镜204。透镜微计算机226和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中的一个可以确定像圈偏移的校正的分配比和IS校正角度的分配比,并且可以将确定内容发送给另一个。透镜微计算机226和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都可以基于相同的程序来确定它们。
因此,已经确定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和透镜可偏移范围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步骤S905中通过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检测照相机振动。
在步骤S9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检测到的照相机振动在所设置的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内通过传感器IS控制单元103偏移图像传感器101。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检测到的照相机振动计算设置的透镜可偏移范围内的透镜偏移量,并将结果和透镜IS指令发送给透镜微计算机226。在接收到该透镜IS指令时,透镜微计算机226在步骤S1003中将图像稳定化透镜204偏移透镜IS指令中包括的透镜偏移量。
即使当可更换镜头200的像圈的中心通过使用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和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偏移而偏移设计值时,本实施例也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像稳定化。
如果可更换镜头200不是变焦镜头,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可以请求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关于摄像光学系统210的焦距而不是当前变焦位置的信息,并获取该信息。可以在步骤S904之前获取焦距信息。另外,表示焦距的信息不一定是关于焦距的信息,而且可以是能够指定可更换镜头200的个体信息(ID信息)。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将个体号码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可以从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02a中的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获取的个体信息相对应的焦距。
本实施例已经描述了包括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可更换镜头200。如果不知道可更换镜头200是否包括图像稳定化透镜204或者可更换镜头200是否具有透镜IS功能,则照相机100可以通过通信向可更换镜头200询问可更换镜头200是否具有透镜IS功能。通信是例如当可更换镜头200附装到照相机100时执行的初始通信。当作为询问可更换镜头200是否具有透镜IS功能的结果通知它具有透镜IS功能时,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图9的流程图执行处理。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来自可更换镜头200的响应或者当作为询问可更换镜头200是否具有透镜IS功能的结果从可更换镜头200通知它没有透镜IS功能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仅使用图像传感器101来控制图像稳定化。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是第四实施例的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20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第一至第三实施例通过使用像圈信息来设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然而,图像传感器101的传感器可偏移量受到机械约束,由于用于偏移图像传感器101的电力的约束,由偏移图像传感器101产生的磁噪声的影响引起的约束,等等。因此,可能无法仅仅通过仅使用像圈信息来设置传感器可偏移范围。然后,可以通过偏移可更换镜头200的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初始偏移位置(在下文中的本实施例中称为“透镜偏移中心”)来校正像圈的中心位置的偏移。该构造可以优化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200中的各个的IS控制,同时整体上改善照相机系统的光学性能。
图10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的处理。这里,将描述处理直到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分别确定透镜偏移中心和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在下文中的本实施例中称为“传感器偏移中心”)。
在步骤S1101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基于可更换镜头200的透镜个体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的像圈中心信息)来设置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
接下来,在步骤S1102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将在步骤S1101中计算出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接下来,在步骤S12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从透镜微计算机226接收到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是否是允许偏移量。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允许偏移量是可以在传感器可偏移范围内提供足够的传感器IS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此时的传感器可偏移范围由机械约束、由于用于偏移图像传感器101的电力引起的约束、由偏移图像传感器101产生的磁噪声的影响引起的约束等确定。
接下来,在步骤S12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传感器偏移中心的不允许偏移量(与允许偏移量的差)作为透镜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发送给微计算机226。如果允许传感器偏移中心的量,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透镜偏移中心的偏移量作为0发送给透镜微计算机226,或者不发送透镜偏移中心的偏移量。
在步骤S1103中,已经接收到透镜偏移中心的偏移量的透镜微计算机226确定从原点位置偏移的透镜偏移中心作为附装到可更换镜头200的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还基于没有像圈偏移的原始传感器偏移中心来确定传感器偏移中心偏移了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允许偏移量。然后,由于用可更换镜头200分配照相机100不允许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作为透镜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因此照相机100可以使传感器偏移中心,偏移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允许偏移量。
第五实施例
现在参考图11的流程图,将给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由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的处理和由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的处理的描述。更具体地,本实施例讨论用于确定传感器偏移中心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处理(图11中的右侧)和用于确定透镜偏移中心和传感器偏移中心的透镜微计算机226的处理(图11中的左侧)。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20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在步骤S13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计算可以偏移传感器偏移中心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并将其发送给透镜微计算机226。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基于机械约束、由于用于偏移图像传感器101的电力引起的约束、由偏移图像传感器101产生的磁噪声的影响引起的约束等确定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
接下来,在步骤S1401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基于透镜个体信息计算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此外,透镜微计算机226将计算出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与从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接收到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进行比较。当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等于或小于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时,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被设置为所确定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另一方面,当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大于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时,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被设置为所确定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
接下来,在步骤S1402中,透镜微计算机226将在步骤S1401中确定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然后,在步骤S1403中,透镜微计算机226根据在步骤S1401中确定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来确定透镜偏移中心。更具体地,如果在步骤S1401中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等于或小于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则保持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原始位置。另一方面,当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大于步骤S1401中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可偏移量时,确定从图像稳定化透镜204的原点位置偏移该差值的透镜偏移中心。
在步骤S1302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从没有像圈偏移的原始传感器偏移中心偏移了从透镜微计算机226接收到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由于透镜微计算机226基于步骤S1403中的传感器中心的可偏移量确定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因此照相机100不允许的传感器偏移中心的偏移量从不被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第六实施例
虽然第一实施例描述了根据变焦位置(焦距)改变的像圈的中心位置以及针对它的对策(处理),但是第六实施例描述了变型例。
当摄像光学系统是倍率可变的并且图像传感器的中心位置由于制造误差等而从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轴210a偏移时,如图12所示,发生称为“变焦中心偏移”的现象,其中要在图像传感器101上的中心13处形成的被摄体图像14和15随着倍率变化而移动。换句话说,像圈的中心位置在变焦中移动。被摄体图像14是广角端的被摄体图像,并且被摄体图像15是望远端的被摄体图像。然后,由于变焦中心偏移(像圈的中心位置的移动),图像传感器101的四个角处的光量波动,并且四个角中的一个从像圈突出。
本实施例将变焦中心偏移的大小(下文中称为“变焦中心偏移量”)表示为xy坐标系中的从图像传感器101的中心的偏移量。由于变焦中心偏移量根据焦距而变化,因此与焦距相对应的变焦中心偏移量被存储在可更换镜头200中的数据存储单元227中。此外,由于变焦中心偏移量根据照相机(或透镜)朝向而变化,所以对应于焦距和照相机朝向的变焦中心偏移量可以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
尽管未例示,但是当在物侧或像侧将附装透镜附装到可更换镜头200时,期望根据附装透镜的倍率(光学特性)改变变焦中心偏移量。例如,在β是附装透镜的倍率的情况下,变焦中心偏移量乘以β。
图13A例示了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的变焦中心偏移量的数据表。如上所述,由于变焦中心偏移量根据变焦位置和照相机朝向而变化,因此图13A所示的数据表描述了各个照相机朝向(角度[0]至[m])和各个变焦位置(变焦[0]至[xx])的变焦中心偏移量(x[1]至[n],y[1]至[n])。
可以通过使用由下式(1)表达的三次多项式来计算变焦位置x处的变焦中心偏移量Y。
Y=Ax3+Bx2+Cx+D (1)
式(1)中的A、B、C和D是系数,并且可以作为如图13B所示的数据表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为x和y坐标中的各个准备各个系数。此外,为各个照相机朝向准备各个系数。式(1)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可以由诸如四次或五次的多项式表达。
图14的流程图例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和透镜微计算机226执行的处理。
当在步骤S1501中对照相机100通电时,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步骤S1502中通过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照相机朝向。
接下来,在步骤S15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要求透镜微计算机226从数据存储单元227读取根据当前变焦位置(在上次断电时)的变焦中心偏移量(或像圈中心信息)并发送它。透镜微计算机226将所请求的变焦中心偏移量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在步骤S1504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基于从透镜微计算机226接收到的变焦中心偏移量来设置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量。接下来,在步骤S1505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将图像传感器101偏移在步骤S1504中设置的偏移量。由此,校正变焦中心偏移。
接下来,在步骤S1506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拍摄根据来自用户的摄像指令校正变焦中心偏移的图像。接下来,在步骤S1507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用户是否已发出摄像停止(OFF)指令,如果不是,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进入步骤S1508。
在步骤S1508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用户是否已经执行了变焦操作或焦距是否已经改变。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没有执行变焦操作,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506,并且如果确定已经执行了变焦操作,则流程进入步骤S1509。
在步骤S1509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通过朝向检测单元104检测照相机朝向,并确定是否存在与在步骤S1502中检测到的照相机朝向的改变。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照相机朝向没有变化,则流程返回到步骤S1506。如果确定照相机朝向已改变,则流程进入步骤S1510。
在步骤S1510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请求透镜微计算机226发送与新的变焦位置和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变焦中心偏移量。根据该请求,透镜微计算机226从数据存储单元227读取变焦中心偏移量并将其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接收到变焦中心偏移量时,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返回到步骤S1504并基于在步骤S1510中接收到的变焦中心偏移量设置图像传感器101的偏移量。
如果用户在步骤S1507中发出摄像停止指令,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进入步骤S1511并停止摄像,然后终止该处理。
第七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根据像圈直径校正像圈偏移。换句话说,设置图像传感器101的初始位置,使得校正残留量可以在控制中改变,以根据像圈的直径使像圈的中心位置靠近图像传感器101的中心位置。
在像圈直径小(第一直径)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101在校正图像模糊时的可偏移量变得小于像圈直径大(第二直径)的可偏移量。因此,当像圈直径小时,通过校正像圈偏移可以使可偏移量更大。另一方面,像圈的直径大于预定值使得图像传感器101的可偏移量变大,并且不总是需要校正像圈的偏移。
因此,本实施例不校正像圈大于预定值的像圈偏移,并且移动图像传感器101以校正像圈小于预定值的像圈偏移。
例如,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图15的流程图中所示的程序。假设当该流程图开始时,在照相机100和可更换镜头装置200之间的初始通信已经结束。
在步骤S1601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摄像光学系统210的焦距和照相机朝向中的至少一者是否已经改变,并且重复步骤S1601的处理直到确定改变为止。当摄像光学系统210的焦距和照相机朝向中的至少一者改变时,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步骤S1602中获取与当前变焦位置和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信息。获取方法如第一实施例等中所述。
在步骤S1603中,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确定包括在像圈信息中的像圈直径是否大于预定值。
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步骤S1603中确定像圈直径大于预定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604,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不改变图像传感器101的初始位置。
如果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在步骤S1603中确定像圈直径小于预定值,则流程进入步骤S1605,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改变图像传感器101的初始位置以校正像圈偏移。换句话说,照相机微计算机102执行控制以使与当前变焦位置和照相机朝向相对应的像圈的中心位置接近图像传感器101的中心位置。此后,照相机微计算机102返回到步骤S1601。
如果需要,校正像圈的偏移可以快速地提供图像传感器101的初始传感器偏移位置。
可以使用于中心位置校正的校正残留量在像圈直径大于预定值时和当像圈直径小于预定值时不同。例如,当像圈直径大于预定值时的校正残留量可以大于当像圈直径小于预定值时的校正残留量。
当通过基于来自透镜微计算机226的指令移动图像稳定化透镜204来校正像圈偏移时,可以应用与图像传感器101相同的控制方法。
在各个上述实施例中,透镜微计算机226根据来自照相机微计算机102的发送请求发送关于像圈的信息。然而,当可更换镜头200附装到照相机100时,透镜微计算机226可以自发地将关于像圈的信息发送给照相机微计算机102。
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的像圈信息不一定包含像圈的尺寸信息。在摄像系统中的可更换镜头200具有不小波动的像圈的尺寸并且照相机微计算机102可以从可更换镜头200的个体数量获取像圈的尺寸信息的情况下,可更换镜头200可以仅发送像圈的中心信息作为关于像圈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都讨论了存储在可更换镜头200中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作为像圈的中心信息,但是像圈的位置信息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当像圈是椭圆形时,它可以是关于椭圆的两个聚焦位置的信息,或者它可以是关于像圈的外圆周上的多个代表性位置的信息。
像圈尺寸信息可以是像圈的尺寸信息。例如,如果像圈是圆形,则像圈形尺寸信息可以包含半径、直径、圆周长度等。当像圈是椭圆形时,它可以包含长轴的长度和短轴的长度、长轴或短轴的长度、长轴与短轴的比率等等。
尽管本实施例讨论了根据摄像光学系统210中的变焦位置、聚焦位置和光圈位置以及照相机100的朝向而不同的像圈的位置信息和像圈的尺寸信息,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该示例。数据存储单元227可以至少存储关于摄像条件的至少一者参数与根据参数而不同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例如,当像圈的位置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焦位置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227中的信息可以是在相同变焦位置处的恒定值的像圈的位置信息,并且可以是仅当变焦位置改变时像圈的波动的位置信息。
可以仅基于来自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的检测信号或来自透镜振动检测单元228的新检测信号和来自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图像稳定化控制中的图像稳定化透镜204。可以仅基于来自透镜振动检测单元228的检测信号或来自透镜振动检测单元228的新检测信号和来自照相机振动检测单元105的检测信号来控制IS控制中的图像传感器101。
本说明书中的图像稳定化(也称为“图像模糊校正”)意味着减小由照相机100的振动引起的图像传感器中的图像位置的偏移。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如下实现:一种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该系统或装置读出并执行在存储介质(其也可被更充分地称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记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该系统或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由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例如,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如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装置,存储卡,等等。
虽然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30)

1.一种可更换镜头装置,其能够附装到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的摄像装置,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
摄像光学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存储包括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构造为将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摄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的位置信息根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聚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圈位置以及可更换镜头装置或摄像装置的朝向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信息包括第一像圈信息,并且存储单元存储关于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尺寸信息之间的关系的第二像圈信息,
其中,发送单元将第二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摄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的尺寸信息根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聚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圈位置以及可更换镜头装置或摄像装置的朝向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将像圈信息一次性发送给摄像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向摄像装置发送像圈信息中的与当前摄像条件相对应的像圈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在包括与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轴正交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其中,可更换镜头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光学元件的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并且
其中,控制单元移动光学元件以校正像圈的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移动光学元件以校正像圈的偏移,使得当从光轴方向观察时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能够与图像传感器的初始位置一致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光学系统是具有可变焦距的光学系统,
其中,根据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控制单元使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的光学元件的移动分配比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使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第一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的光学元件的移动分配比,大于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比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移动分配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光学系统具有可变焦距并且包括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在包括与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轴正交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其中,根据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控制单元使光学元件的图像稳定化校正角度的分配比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使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第一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光学元件的图像稳定化校正角度的移动分配比,小于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比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移动分配比。
13.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的可更换镜头装置能够附装到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图像传感器,其能够在与图像传感器中的光轴相交的平面中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控制图像传感器的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关于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用接收到的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稳定化的初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的位置信息根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聚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圈位置以及可更换镜头装置或摄像装置的朝向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信息是第一像圈信息,
其中,控制单元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关于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尺寸信息之间的关系的第二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使用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到的第二像圈信息,设置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稳定化的可移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像圈的尺寸信息根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聚焦位置、摄像光学系统中的光圈位置以及可更换镜头装置或摄像装置的朝向中的至少一者而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从可更换镜头装置一次性接收像圈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到的像圈信息中不包括与当前摄像条件相对应的像圈的位置信息时,控制单元通过利用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到的像圈信息的插值计算,来获取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到的像圈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像圈信息中的与当前摄像条件相对应的像圈的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光轴方向观察时,控制单元将用于图像稳定化的图像传感器的初始位置设置为接近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在包括与光轴正交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其中,根据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控制单元使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的图像传感器的移动分配比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使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第一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的图像传感器的移动分配比,小于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比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移动分配比。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摄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能够在包括与光轴正交的方向分量的方向上移动以进行图像稳定化,
其中,根据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控制单元使图像传感器的图像稳定化校正角度的分配比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使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第一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稳定化校正角度的分配比,大于在摄像光学系统具有比第一距离短的第二距离的焦距的情况下的分配比。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尺寸,控制单元使用于校正像圈的偏移的图像传感器的移动分配比不同。
2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更换镜头装置与图像传感器之间布置有附装透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基于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到的像圈信息和附装透镜的光学特性,来设置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稳定化的初始位置。
27.一种可更换镜头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并能够附装到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包括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以及
将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给摄像装置。
28.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装置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的可更换镜头装置能够附装到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可更换镜头装置接收关于摄像条件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像圈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使用接收到的像圈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来设置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稳定化的初始位置。
29.一种存储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所述控制程序使得可更换镜头装置中的计算机能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并且能够附装到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构造为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
30.一种存储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所述控制程序使得摄像装置中的计算机能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装置能够在图像稳定化中移动图像传感器,可更换镜头装置包括摄像光学系统并且能够附装到所述摄像装置。
CN201811323464.0A 2017-11-09 2018-11-08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69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6501A JP2019087937A (ja) 2017-11-09 2017-11-09 撮像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装置
JP2017-216501 2017-11-09
JP2018205872A JP7154950B2 (ja) 2018-10-31 2018-10-31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18-205872 2018-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9088A true CN109769088A (zh) 2019-05-17
CN109769088B CN109769088B (zh) 2021-09-28

Family

ID=6427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3464.0A Active CN109769088B (zh) 2017-11-09 2018-11-08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336827B2 (zh)
EP (1) EP3483651B1 (zh)
CN (1) CN1097690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794A (zh) * 2019-12-18 202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透镜装置、摄像装置及摄像系统
WO2021179217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可移动平台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4422676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的参数记录方法、暗角调整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1930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像ぶれ補正方法、及び像ぶれ補正プログラム
JP7043265B2 (ja) 2018-01-11 2022-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7475329B2 (ja) 2018-08-24 2024-04-26 ゾエティス・サービシーズ・エルエルシー マイクロ流体回転子デバイスを検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MX2021002156A (es) 2018-08-24 2021-04-28 Zoetis Services Llc Metodos para la fabricacion de un dispositivo de rotor microfluidico.
BR112021003285A2 (pt) 2018-08-24 2021-05-18 Zoetis Services Llc dispositivo de rotor microfluídico
BR112021003345A2 (pt) 2018-08-24 2021-05-11 Zoetis Services Llc dispositivo de rotor microfluídico
AU2019326534B2 (en) 2018-08-24 2024-10-17 Zoetis Services Llc Microfluidic rotor device
JP7305455B2 (ja) * 2019-06-24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及び防振制御方法
US11445115B2 (en) * 2019-10-30 2022-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nd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performing image stabilization control by moving an image sensor
US11102412B1 (en) * 2020-02-13 2021-08-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JP7532046B2 (ja) 2020-03-03 2024-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システム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531A1 (en) * 2000-12-21 2002-08-01 Naoya Kaneda Optical apparatus
CN1713067A (zh) * 2004-06-24 2005-12-28 宾得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
US20060257128A1 (en) * 2005-05-16 2006-11-1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CN1892294A (zh) * 2005-07-01 2007-01-1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带相机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系统
US20070097219A1 (en) * 2005-10-18 2007-05-03 Pentax Corporation Image stabilizer, and image shake correction method for imaging device
US20110216227A1 (en) * 2008-11-12 2011-09-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JP2015118131A (ja) * 2013-12-16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4919367A (zh) * 2013-02-01 2015-09-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更换镜头、照相机系统、摄像装置、照相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407265A (zh) * 2014-09-05 2016-03-16 佳能株式会社 可互换透镜装置、图像捕获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474623A (zh) * 2013-08-27 2016-04-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353949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相机系统、抖动校正方法、照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CN106537248A (zh) * 2014-07-29 2017-03-22 索尼公司 投影型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0298A (ja) * 2002-07-01 2004-02-05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影レンズ
JP3829773B2 (ja) 2002-07-22 2006-10-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センタリング情報取得方法
JP2006019942A (ja) 2004-06-30 2006-01-19 Olympus Corp 撮像装置
JP2007034141A (ja) 2005-07-29 2007-02-08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804166B2 (ja) 2006-02-17 201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00611B2 (ja) 2006-10-26 2010-01-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ブレ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39877A (ja) 2007-12-11 2009-06-25 Nikon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この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197126B2 (ja) * 2008-04-22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5230564B2 (ja) * 2009-08-14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242563A (ja) * 2011-05-18 2012-12-10 Pentax Ricoh Imaging Co Ltd 手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EP2910998B1 (en) * 2014-02-20 2016-1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dapter and camera system
JP6398081B2 (ja) 2014-03-12 2018-10-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カメラ本体、カメラシステム、そのブレ補正制御方法、及びカメラ本体のブレ補正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602727B2 (en) 2015-03-06 2017-03-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JP6500238B2 (ja) 2015-03-06 2019-04-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US20170042408A1 (en) * 2015-08-11 2017-02-16 Trice Medical, Inc. Fully integrated, disposable tissue visualization device
US10171739B2 (en) * 2016-03-02 2019-01-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e pickup device
EP3564747B1 (en) * 2016-12-27 2021-10-27 Hitachi Astemo, Ltd.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1531A1 (en) * 2000-12-21 2002-08-01 Naoya Kaneda Optical apparatus
US20060176389A1 (en) * 2000-12-21 2006-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Apparatus
CN1713067A (zh) * 2004-06-24 2005-12-28 宾得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
US20060257128A1 (en) * 2005-05-16 2006-11-1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CN1892294A (zh) * 2005-07-01 2007-01-10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带相机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系统
US20070097219A1 (en) * 2005-10-18 2007-05-03 Pentax Corporation Image stabilizer, and image shake correction method for imaging device
US20110216227A1 (en) * 2008-11-12 2011-09-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CN104919367A (zh) * 2013-02-01 2015-09-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更换镜头、照相机系统、摄像装置、照相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474623A (zh) * 2013-08-27 2016-04-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15118131A (ja) * 2013-12-16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6537248A (zh) * 2014-07-29 2017-03-22 索尼公司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5407265A (zh) * 2014-09-05 2016-03-16 佳能株式会社 可互换透镜装置、图像捕获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6353949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相机系统、抖动校正方法、照相机机身以及更换镜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4794A (zh) * 2019-12-18 202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透镜装置、摄像装置及摄像系统
CN113014794B (zh) * 2019-12-18 2023-02-24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透镜装置、摄像装置及摄像系统
WO2021179217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系统、可移动平台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4422676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的参数记录方法、暗角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16393B2 (en) 2022-11-29
US20190141246A1 (en) 2019-05-09
US11336827B2 (en) 2022-05-17
EP3483651A1 (en) 2019-05-15
US20210243372A1 (en) 2021-08-05
CN109769088B (zh) 2021-09-28
EP3483651B1 (en)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9088A (zh) 摄像装置和可更换镜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5328384B2 (ja) レンズ制御装置、光学機器及びレンズ制御方法
JP509406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5232330B2 (ja) 立体撮像装置及び立体撮像装置の自動焦点調節方法
JP2019087937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装置
US10187564B2 (en)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focus adjustment program thereon
WO2021189403A1 (zh) 对焦点的确定方法、装置、镜头、成像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CN103491287A (zh) 图像捕获装置
JP2012137674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6082358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JP5571179B2 (ja) 立体撮像装置及び立体撮像装置の自動焦点調節方法
JP2016001853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21615A (ja) 撮像装置
JP2015072444A (ja) 立体によるピント調整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6628678B2 (ja) 距離測定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距離測定方法
US11092774B2 (en)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lens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7154950B2 (ja) 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US8159563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JP20170115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943693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3140195A (ja) 制御装置、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76765A (ja) 姿勢検知を有した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影光学系
JP2020184028A (ja) 防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2021071708A (ja) 防振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530094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