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73A - 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73A
CN1097673A CN94100674A CN94100674A CN1097673A CN 1097673 A CN1097673 A CN 1097673A CN 94100674 A CN94100674 A CN 94100674A CN 94100674 A CN94100674 A CN 94100674A CN 1097673 A CN1097673 A CN 1097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bamboo trunk
trunk
described method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0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53C (zh
Inventor
亚历山大·施密德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JMECHANICAL WORKING OF CANE, CORK, OR SIMILAR MATERIALS
    • B27J1/00Mechanical working of cane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10T156/1067Continuous longitudinal sli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48Cellular material derived from plant or animal source [e.g., wood, cotton, wool, leather,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干燥竹管时防裂的方法,将竹管1沿纵向并 在纵向的全长上切开,将竹管1干燥下降到希望的残 余湿度上以及至干燥后,将存在的纵向隙缝2借助置 入一个适合的、多个部分组成的材料条3通过在全长 度上的粘接封闭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加工竹管时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由于竹子具有高的弹性和稳定性,所以特别在亚洲,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用作结构元件如从制成教堂尖塔的结构骨架,到用作座椅家具和餐器具的制造材料。
即使在欧洲,竹料尤其被用作制造座椅家具,床架和类似物品。
同时,存在的基本问题是,竹管的湿度,在其生长时,约55-110%(重量),而在竹管砍倒以后终止了从根部进行的毛细管输送水的作用竹管的湿度下降到周围空气的湿度。在亚洲的环境中,由于在很高的湿度,与欧洲的差别是,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会导致竹管裂开,但这些竹管在往欧洲,或者北美的运送过程中,并且特别在进行中心加热或者置于空调的空间时,几乎都发生裂开现象。
虽然,由于产生裂纹,竹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缺点,而是当该竹管被用作制造相当昂贵的家具结构材料时,这种裂纹则使视觉效果大大变坏。
因为,该竹管具有一个闭合的,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纵向被隔腔横壁分割成无规则的间隔,因而,这些公知的在将实心木加工成薄板时的防裂方法(以层叠方式将实心木-板平面按照纤维方向成夹角地相互胶粘一起)就不能用作防裂措施。这是由于,一方面就纯粹生物学观点看竹料不是一种木质类型,而是一种巨型草,除此之外就物理观点看,它们具有几乎相反的特性方式:
木质,特别在紧靠树皮的外部区域具有用于输送液体的导引细胞,由此,一个树干外部区域具有最高的湿度,而在树干的核心区具有最低的湿度,然而,竹管却完全相反:
在竹管的外部三分之一区,存在着确定竹管强度的支承细胞,然后向里是导引细胞和贮存细胞,其用于容纳含有生长物的水份。因此,这两种材料的特性是绝对不相同的,特别再加上,竹子的物理特性,由于空心结构,并在轴线方向存在有横壁,所以就更加完全不同了。
此外,竹管在切割时的湿度不仅已基本高于木材,而且,随着存放地点、暂时的气候,会发生非常明显的波动,还有,竹管的横截面以及在轴线长度方向的尺寸都有可见的变化。
由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造一个方法,借助它,在对具有两个和更多横壁的竹管处理以后,该竹管可避免发生裂开的现象。这一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和16的特征方案加以解决。
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描述的方法使得出现的机械应力可以减小。
这些应力,一方面是由于竹材为闭合的圆形横截面轮廓引起的,因此,即使在竹料按百分率均匀收缩情况下,在外层也肯定发生相对内层的拉应力。这个应力还由于竹料的内部结构而加强,因为这种结构是在外部1/3具有更多的支承细胞,在里部1/3具有更多的管形水输送细胞以及贮存细胞。
在竹料中另一个影响应力的难点是,存在无规律间隔的内部横壁,它们明显表现为一个在竹管外侧环绕的,加厚圆形隆起物。
另外,因为与生长程度有关的竹管相对直径的壁厚,竹管的锥度以及其内部结构和其原始湿度,几乎在每个单独情况下都是不同的,所以,影响因素的类型也肯定是各种各样的。
一个防止裂开的方法在于,通过至少一个沿竹管母线的纵向切割将闭合的横截面切开并因此可以说建立一个人工的裂缝。然而这个裂缝(尽管事先完成的钻通或者甚至完全将内部横壁去掉)不会在干燥过程的所有情况下都均匀变化的,亦即有敞开的,不变的或者甚至闭合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个纵向隙缝的开口是畸形的,因此,在干燥过程结束以后,在这个纵向隙缝中可以置入一个条料例如一个匹配的竹条或由类似外观材料制成的条料,并且粘接住,或者不用胶粘而用夹紧件,竹销,或类似物进行附加的固定。此处已经证明最好在粘接同时置有附加的约3mm粗的竹销,其沿纵向分别交替地倾斜穿过竹条两侧的粘接表面。
然而这个机械的处理必须通过特殊的、分阶段的干燥过程加以辅助,以便在欧洲的气候条件下也可获得不裂开的竹料产品。
预处理:
一个另外的减少竹管裂开发生的方案是,一方面,让长成竹管的下边50至200cm的部分留着不动,而只将竹管上边区域收割掉,因为,竹管的原始湿度随着高度的增长而明显下降。
通过在收割前几周将竹管的树叶和枝叉大部分去掉,因而通过竹管的附加水分输送就减小了,并由此使收割时的原始湿度也下降。
预干燥:
有利方式是,收割后切割的竹管为竖立存放的,并最好直接放在竹丛里,同时让还存在的树枝叶保留的方式,这样,就存在一种通过竹叶散发湿度的预干燥和通过切削表面的蒸发作用,另外通过重力也有助于竹管中的湿度下降。
主动干燥
对竹料的主动干燥是在多个阶段中实现的:
第1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该竹料最好在露天从原始湿度(50至100%)干燥下降至所谓的纤维饱和界限。这个界限,对于竹料言,位于14和21%之间(水/重),这与其值为23至35%木料相反。还有,竹管在这个第一干燥阶段中已经开始收缩,这与木材相反,其在低于纤维饱和值以后才开始收缩。只要不作另外说明,所有百分比都理解为重量百分比。
这个第一阶段是通过竖直放置在半阴凉的露天中2至10周进行的,特别是3至4周。同时,湿度减小到一个在范围13%至25%内的大约17%数值上。这个值与湿度平衡值相一致,正如在热带由于周围空气湿度并在足够长存放情况下自动达到的那样。
而且,竹材的直径收缩4至14%,因此,在这个第一干燥阶段之前就已经将横壁去掉时是很有利的。这个工序可以用冲击或者一个直径可调的钻头来完成。
因为,在该第一干燥阶段中,特别是自由的水分大多是从位于内圆周的水导管中散出的,所以这个去掉横壁工作是必要的,这样,在去掉横壁情况下,水分可以较快地向外散发。
如果在第一阶段中发生了裂开现象,那么,这种裂开主要发生在里边,因为,通过在竹管内壁附近区域中毛细管的水分自由蒸发,就出现强烈的收缩和导致形成应力。然而,借助于上面所述的措施,就可以相当大程度上避免在这一干燥阶段发生裂开现象。
因此,开头所描述的设置纵向隙缝工作是通过切削,锯削或铣削实现的,隙缝宽度约为4mm,并且约在第一干燥阶段的第4天进行。如果在开始第一干燥阶段时进行一个化学浸渍处理时,那么在浸渍后第4天进行隙缝加工。
在该第一干燥阶段期间,隙缝宽度的变化必须最迟每四天,最好每天进行检查,因为,隙缝一般是收缩的,在隙缝由于竹管的收缩,特别在里边区域的收缩,并因此直径减小而导致闭合之前,该隙缝必须通过机械加工重新扩宽,为的是避免由于切割表面相靠而产生机械应力。如果隙缝在两次再加工以后仍然缩小到0mm宽度时,该竹管就不适合用于另外的加工了。
第2阶段(干燥室/空调室)
在该第二阶段中并在理想情况下,要精确地在纤维饱和湿度基础上干燥下降到8%至10%的终端湿度上。在这个第二干燥阶段,最好使竹管在外部区域的水分散掉,因此,这个外边的层料就会收缩,然而,由于内部层料进行另外变化的原因,这外层也将导致另外的变化。由此,与一种双金属情况类似,该竹管直径会发生弯曲,以致于圆周变大并在管圆周的一个位置上产生一个纵向隙缝或者该隙缝扩大。
2.a,干燥室
在干燥室内期间,空气温度位于30°和60℃之间,而相对空气湿度为75%至33%,同时,竹管的起始湿度在这第二阶段中不允许大于24%。
此外,在室内干燥期间,一般用一个湿度测量仪检查干燥度,这种检查在该第二干燥阶段中要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而在前边的露天第一阶段中每两天进行一次。
在干燥室内的干燥工作开始时具有较冷的空气和高的空气湿度,同时,在干燥过程的运行期间,温度被提高并且空气湿度在干燥炉中得以降低。最好在多个分室(阶段)中进行干燥。典型情况是对于具有一般5年生长期的3m长竹管,取出中间主干部分和用化学预处理,采用如下数值:
第一阶段(Stufe):温度30℃;相对空气湿度为75%;
第二阶段:温度38℃;相对空气湿度为60%;
第三阶段:温度49℃;相对空气湿度为45%;
第四阶段:温度60℃;相对空气湿度为35%;
其中,最好在第一阶段中,竹管的外侧面,尤其在竹节区域,通常用水喷射,为的是特别避免那里产生裂纹。同时,干燥室中的总时间(例如,上面描述的1-4阶段(Phase)的总时间)应为3-7天,其中,总时间以及单个分室中的分时间按照所干燥竹管的壁厚而不同并约为如下数值:
停留时间(小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壁厚
10mm        20        22        24        22
12mm        20        22        33        27
14mm        20        22        43        31
16mm        22        26        49        35
18mm        22        26        55        42
20mm        22        26        62        50
在干燥室中的停留期间,纵向隙缝的宽度要有规律地,最好约每4个小时,用手工或借助应变计进行检测或者监督其变化,因为,尽管对于单个阶段有预定的数值从而不会引起过快的干燥,但是必定有一些会因相对过快而导致裂开发生。
空调室:
在干燥室中逗留约3-7天以后,要进行一个适应输出国家气候环境的预处理,也就是说,一个习惯新气候环境的工作,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在约40至50%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20至25℃的情况进行。
在空调室中的逗留时间计为2至4天,其中,相对于在干燥室中最后一个阶段而言,竹管的直径又要缩小5至12%,由于在空调室中相对于干燥室最后一阶段而言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这一点是按目的要求设置的,因为已经证明,这个在干燥室中的低干燥度可提高未来加工好的竹管抗裂强度,因为它们以后具有一个较低的膨胀倾向。这一点可能与单根毛细管的持续萎缩有关。
在空调室中的停留期间,还要对在纵向隙缝中置入的竹条进行锁闭,置销和粘接工作。同时,为此目的要经常白天对竹管进行加工,而且,在夜间将它们又要放置在空调室中进行气候适应性处理,并至少总有15小时。
在接着对竹管外表面进行精磨情况下,竹条的粘接缝具有磨得看不出来的好质量,仅仅是竹销可以辨认出来,这是由于它们是另外的结构和处于精确的排列的缘故。
因为,在竹管作为结构件应用时,大多数情况下竹管的一个侧面是很难看见的或者是完全不可见的,所以就可以将竹管有缝的侧面安置在大多数不可见的范围内,但是,在已干燥竹管没有附加处理情况下,裂纹可以发生在每个任意位置上,所以大多数也会在可见的区域内。
为使置入封闭用的竹条变得方便容易,大多数情况下,使所用的竹条具有一个预制的宽度和定位的粘接表面,并且预先通过相应的铣削处理在竹管上加工出与这些粘接表面相配合的隙缝,因此,该隙缝就可获得正确的宽度和其粘接表面的斜度。
最好是,不仅竹条的粘接表面,而且纵向隙缝都是从里向外相互以锥形倾斜延伸的,这样,纵向隙缝里边宽于外边,另外在竹条置入以后,预粘接缝也是里边宽于外边。
然而,纵向隙缝可能是铣成一个确定的宽度的,并且两个侧表面是平行的;但是这种预制的竹条仍然可以利用。
这样的工作方式是省时间的,即,在每个竹管情况下,对于通过干燥形成的、扩大的纵向隙缝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单独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准确地转移给竹条。
为使置入竹条更容易,有利方式是可以将竹条的粘接表面和竹管(隙缝)的粘接表面分别设置成相互角形啮合作用的结构型面,亦即在竹管上是凹形的,而在竹条上是突形时,或者相反,因此,仅仅通过这种粘接表面轮廓的啮合方式就可产生一个结构闭合的固定,其将竹条初步固定直到粘结剂固化住。
因为,通常竹条在其外侧面上由于横壁接头引起的隆起物具有和竹管不相同的间距,所以在竹管有多个横壁-隆起物情况下,不采用一根单独的连续竹条,而是在纵向上置有多个分竹条,它们总只含有一个横壁-隆起物,其置入时具有竹管的横壁-隆起物相同的高度,因此,竹条的连接分条要切割成与此相适应的长度。
不用将置入的竹条在两侧边与竹管的相邻侧壁进行连接,可以使这种连接只在一个侧边实施,以便留下一个小的并几乎看不见的接缝,为的是该竹管可以在未来使用时不会产生应力。同时,这种竹管在以后做结构应用件时,应该将留有的接缝置于不可见的位置区。
同样,不仅整个接缝,或者只有在置入竹条和原始竹管(隙缝)之间的余缝都可以用一种弹性的填充料如聚氨酯或硅树脂来填充,同时,该填料或者其表面应在颜色上是相适合的。
同样,可能的方案是,在竹管内部用一种轻填充料如大约一种闭环细胞的起泡材料进行发泡处理,因此,比重只有微小增加,但是由于在起泡料和竹管内侧之间整个表面的粘附作用,使得竹管在被加工状态时的收缩和延伸都明显困难了。为了发泡处理,最好将第一和最后一个横壁不是完全弄碎了去掉,而是锯后取出,然后(在发泡处理后)再置入固定,以用来作为发泡填充料的限界墙。
一个另外的可能方案是,对于竹管在干燥前不仅在一条母线上切割,而是在多条母线上切割,也就是说,在横截面上看进行一个分成两个或多个扇形部分的分割。在分成两个扇形部分的切割情况下,由此形成的半拉外壳通常会变形,这形状(横截面)大约和一个半拉椭圆相一致。
这些半拉惰圆当然又可以通过中间置入的竹条被此粘接起来,并因此补充成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同时,最好只中间置入一个竹条,而且在相反对置的拉缝上,使两个半拉竹管外壳相互直接粘接在一起。
又一个可能方案是,在这些半拉外壳处于只能有限制的弯曲情况下,可将这些半拉外壳直接地相互粘接起来,同时,事先应该通过铣削或研磨使得粘接表面获得一个尽可能精确的并朝着该半拉外壳-轮廓中心的径向定位结构。由此就可在管壁厚度的整个深度上形成一个均匀窄细、并几乎看不出的粘接缝,同时,这样制成的竹管具有一个椭圆的外部轮廓。通过在粘接的竹管圆周上具有最大直径的区域(亦即在接缝区域)进行粘磨,刮皮或者刨削就能以部分方式实现一个近似圆形的竹管外直径,同时,在这一区域中的管壁厚度也不会减少到低于所希望的竹管最小稳定性的程度。
此外,竹管在干燥时的收缩可以通过另外的措施进行影响并使之减小。
同时作为例子,在干燥前,并因此大多数已经在切开之前,将竹管的外皮剥去,因为,它们特别的收缩特性与竹管其余组分是非常不同的,而且在其去掉以后,则在竹管横截面内部的收缩特性的差别就大大减小了。
此外,出于大多数视觉的原因,竹管在填补和粘接以后在外面进行磨光,以便使竹条和竹管间不同的表面结构和表面颜色得到协调。
另外,值得推荐的是对竹管进行一个化学预处理,同时最好在干燥过程之前进行,并按不同的目的要求分成如下方式:
一方面可以试图,将竹管处于未加工状态时细胞中的水分部分地或完全地用难挥发的化学材料进行代替,这样,在以后的干燥过程中,一大部分这种化学材料就遗留在竹管的细胞中,并由此,使机械收缩变得很微小了。
对此,具有分子量为600,1000或1500的聚乙二醇以及尿素,或索氏体(Sorbitol)都可以考虑,而它们总要置于水的溶液中。
一个另外的可能方案在于,将含水-细胞内的水用化学材料进行补偿,而这些化学材料本身是吸湿的,并因此,使在竹材中自然存在的或通过空气湿度置入的水分保持住,而不是在于干燥时让其蒸发掉。对此可以考虑的化学材料是硼砂(Borax),碱(Soda),硼酸以及其混合物并总是作为水溶液使用。
无关紧要的是,竹管是用这种难蒸发的化学材料或者是用吸湿的化学材料进行浸泡,而其大多数是进行浸渍和在横壁去掉之后以及在切开后实施,所以,无论如何对竹管应该用1至2%的硼酸水溶液进行预处理以防病虫害,同时,最好这一溶液通过另外的碱添加剂使PH值达到约8,由此,另外的霉菌害的危险也减小了。这些(添加剂及预处理)材料,在应用难挥发及吸湿的化学材料情况下可以混加到这些化学材料中,所以,就只需要一个单独的浸渍,在浸渍中,竹管大多数要停留许多天例如5天。同时最好浸渍液温度约为45℃和在周围压力下进行,因为这样可用最小的花费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在浸渍池中压力的提高可减少停留时间。
又一个可能方案是,减小或甚至避免竹管不均匀的收缩,这由干燥过程的本身影响因素起作用。这一干燥过程使上面描述的竹管上已切开的隙缝结构变小,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可以这样精确地起作用,即,在竹管上沿外缘表面切开的工作是根本不再必要的。
相反还需的是,总要将竹管的内横壁钻通或者更好地是将其完全去掉。
该干燥过程最好是应该如此进行,即只应用至少五年长的竹管,而它们是在相对贫乏的土地上生长的并且尽可能是在干燥季节收割的。在这种竹管情况下,壁细胞份额相对于贮存的水分量已经是较高的,因此,在里边细胞和外边细胞结构间的收缩差也就较小了;该里边细胞具有大的内部自由空间;外边细胞结构则具有微小的贮存能力。
然而,如果将竹管切开时,则建议:在切开以前,使竹管通过慢慢的空气干燥来进行干燥,而不能直接用阳光暴晒,并使湿度从原始的约50至100%下降到约17%,纤维饱和度上;因为,这样,不仅使切割过程本身较容易实现,而且,首先在竹管内已经发生了一部分收缩;通过这一收缩,在以后继续干燥的情况下可降至期望的8至10%的残余湿度;虽然,制成的隙缝会变宽,但是,却具有一个沿隙缝长度上相对均匀的结构形状,因此,避免了隙缝的一种强烈变形,而这种变形对于以后的规整封闭工作是不利的。
另外,有利方式是使竹管的内部相对于外部表面有目的进行不同的干燥。在横壁钻通和去掉以后,可以在闭合的竹管横截面情况下,通过将干燥的热空气贯穿导入(管)内腔进行有目的地比外表面更强烈的干燥作用,由此,在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之间会存在的不同收缩速度就可以减小了或甚至完全补偿了。
因为,这一差别在每个竹管中是分别不同的,所以,只要用一个附加的传感器就可以使这种内部干燥在一个精确控制下运行,其中,例如,在竹管的内壁上以及在其外壁上分别置有传感器用于在干燥过程中持续的测量应力和/或测量湿度,依此,就可根据测量结构有目的地控制在竹管外部的空气相对竹管内部的空气的温度差及湿度差,以及尽可能控制其流动速度。
同时还可能的是,将竹管沿外缘表面切开与上述内部干燥组合应用,其中,为了内部干燥处理,通过一个在隙缝外边的或里边靠置的橡胶圆环物等等将这个隙缝封闭住;并且对于内部干燥起决定作用的上面所称的因素不是根据竹管中测量物应力进行控制,而是根据可测知的隙缝宽度变化来控制。
依此,该干燥过程就可以在最佳情况下如此运行,即,在干燥过程的终端,该隙缝是完全闭合的,或者至少闭合到不再需要置入一个竹条的程度。而且,将隙缝粘接一下就已经足够了。这样,加工耗费就明显减少了。
同时,代替将竹管切开的基本原则是,可以应用另一种形式的机械应力卸载措施,例如沿竹管的母线设置数个钻孔,它们在干燥过程结束以后要用相应的竹木制的栓塞再封闭上。
因为,在制作和安置这种栓塞时,外壁弯曲以及出现的横壁外隆起物的问题已不再存在了,所以这个封闭过程比起置入多个部分组成的竹条来说要快些了。
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它表明:
图1是干燥前一个切开的竹管截面图;
图2是干燥后一个竹管截面图;
图3是在隙缝中置入竹条的详图;
图4是一个加工完毕的竹管纵向图和
图5是一个加工有孔的竹管纵向图;
图1表示一个竹管1的横截面,其中,横壁5的大部分被去掉了,并且,该竹管1是沿一条母线被切开的,因此,产生一个纵向隙缝2。
同时,纵向隙缝2的侧壁是相互平行和基本上径向延伸的,这是由于切割过程的缘故,亦即,用圆锯或类似工具加工时造成的。
图2表示图1的竹管烘干后的情况,因此,竹管1沿着其圆周稍有收缩,并且导致该隙缝2明显变宽。同时,在一定情况下,竹管1的外径相对烘干前的状态甚至可以稍微变大。
纵向隙缝2的侧壁14,此时仍旧基本上径向指向竹管的纵轴线15。
关于该竹管均匀圆形的外圆周(至少如图1烘干前),是将竹管的外皮13剥掉的,为的是一方面实现一个更匀称的外观,另一方面是减小会在竹管自然外皮13和内皮12间存在的强烈收缩差。
图3表示在扩大的纵向隙缝2中置有竹条3的一个详图。
从中可以看出,纵向隙缝2不仅变宽了,而且其侧壁14的定向也通过铣削确定了,一般通过铣削不仅加宽,还可以就其角度位置作另外选择。该竹管1的侧壁14(如从图3左半拉看出的)已不再是径向延伸的,而是由里向外使得纵向隙缝2收缩倾斜设置的;同时,竹管1的相反对置的粘接表面4同样也在这个方向倾斜布置,但是具有一个更微小的斜度,所以,存在一个粘合缝6,该缝在里边比外边要宽,因此,在外边实际上看不出来。
在图3的右半拉中,竹条3的粘接表面4和竹管1的粘接表面4′以分别相互匹配的角度结构设置,同时,竹管1的粘接表面4′制成凹形的,并在竹管1的侧壁14中呈现一个横截面为角形的凹槽。在这个成角的槽中,卡置一个其上有相应突出的耦合结构的竹条3,并在此处,通过竹管1的夹紧作用保持结构闭合,直至粘接剂粘结住。
另外在图3中可以看出在两侧置有销件16,它们沿竹条3的纵向错位并交替安置。同时,该销件16是从竹管的表面并以约5至15mm的间距在侧壁14附近,斜着向里横穿粘合缝6地延伸布置,而且伸达竹条3的内侧表面的大约中间位置。
该销件本身由竹料制成,并具有约3至5mm的直径。
在图4和5中分别描述一个完整的带有多个横壁突起8的竹管立体图。
图4表示一个成品竹管1,其具有一个由多个分段7组成的置于纵向隙缝2中的竹条3,同时,该粘合缝虽在附图描述中是可见的,但是,在实际上表面经过很好研究以后是可以看不出来的。
图5表示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竹管1沿其母线置有多个钻孔9,它们同样可以在烘干时起到补偿应力的作用,而在烘干结束以后,通过相应的由竹料制成的栓塞10封闭住,当然,在封堵时应注意纤维方向与周围竹料相同。同时,在钻孔之间的中间区域应该约是钻孔直径的两倍大尺寸。
钻孔9的孔壁设置和结构轮廓,都类似地适用上述竹条3的结构设置,但是,用销件,夹紧件,针钉或螺钉之的机械固定措施都可以放弃。

Claims (16)

1、一种干燥竹管时防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竹管(1)沿纵向并在纵向的全长上切开;
--将竹管(1)干燥下降到希望的残余湿度上和
--在干燥以后,将存在的纵向隙缝(2),借助置入一个适合的,多个部分组成的材料条(3)通过在全长度上的粘接封闭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材料条被装入配合时,只有一个侧边固定在竹管(3)的一个切割表面上。
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该纵向隙缝(2)在干燥之后和置入竹条(3)之前进行铣削,以确定尺寸和成型。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粘接工作,借助横穿粘接表面(4)的夹紧件,螺栓,或销柱将竹条(3)与竹管(1)进行附加的机械连接。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该横壁(5)在干燥以前最大程度地去掉。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竹条(3)和竹管(1)的粘接表面是如此制成斜面的,即总产生轻微楔形的,朝里敞开的粘接缝(6)。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竹管(1)在干燥之前进行化学预处理。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竹条(3)沿纵向是由多个分条(7)组成的;竹条(3)的每个分条(7)最多具有一个横壁突起(8)。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竹管具有至少4年的生长期。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竹管(1)在打通横壁(5)之后和在切开之前,用一种1至2%的硼酸水溶液进行浸泡,该水溶液通过另外添加上碱(Soda)使PH值达到8。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竹管(1)在管内侧边上布置一个纵向槽作为规定切割位置(Sollbruchstelle)。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管内侧边上的加工一个纵向槽。
1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竹管的内部用一种加固用的泡沫料填充起来,该泡沫料具有尽可能小的重量。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干燥阶段中,该竹管垂直竖立在露天中数周,使之干燥下降至纤维饱和界限;
-在第二干燥阶段中,将竹管:
首先在一个干燥室中干燥数天,室内温度增加到60℃;而空气湿度下降到35%的相对湿度,其低于在以后的装配场所、竹管中平衡时存在的湿度值;
-接着,在上述装配场所的温度和空气湿度条件下,进行数天的新气候环境适应性处理。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竹管新气候环境适应性处理期间,通过将竹管纵向隙缝封闭住完成竹管的预制加工并将竹管加工成最终产品;在该新环境适应性处理中,该竹管每天至少有12小时的适应性处理。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干燥炉中的干燥期间,应监督纵向隙缝的宽度变化;在收缩到0的情况下,要用切割,锯削或铣削进行扩宽;并且,在两次的,附加的扩宽都为4mm情况下,该竹管就要退出加工程序了。
CN94100674A 1993-01-12 1994-01-12 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300557A DE4300557C2 (de) 1993-01-12 1993-01-12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rißfreier, getrockneter Bambusrohre
DEP4300557 1993-0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73A true CN1097673A (zh) 1995-01-25
CN1056553C CN1056553C (zh) 2000-09-20

Family

ID=647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0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53C (zh) 1993-01-12 1994-01-12 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433805A (zh)
EP (1) EP0607829B1 (zh)
JP (1) JP2634023B2 (zh)
CN (1) CN1056553C (zh)
AU (1) AU665476B2 (zh)
CA (1) CA2112963C (zh)
DE (2) DE4300557C2 (zh)
ES (1) ES2097554T3 (zh)
MY (1) MY110386A (zh)
PH (1) PH3017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7516A (zh) * 2010-03-26 2010-12-29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整竹防裂加工方法
CN10365997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安吉洁家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竹材开裂、虫蛀的处理方法
CN107398974A (zh) * 2016-12-21 2017-11-28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处理方法及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5609B2 (ja) * 1995-07-10 2004-12-02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エーマテリアル 補強用竹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補強用竹繊維を使用した無機質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38520B2 (ja) * 1995-07-10 1998-04-08 株式会社三葉 竹集成床材とそれを用いた床構造
US6391435B1 (en) 1996-07-10 2002-05-21 A & A Material Corporation Reinforcing bamboo fi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organic molded body using reinforcing bamboo fi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E59807570D1 (de) * 1998-12-08 2003-04-24 Alexander Schmidmeier Lösbare Bambusrohrverbindung
GB2363753B (en) * 1999-01-20 2003-05-14 Feng-Yuan Ch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bamboo slats for venetian blinds
US6957479B2 (en) * 2000-10-23 2005-10-25 Londono Jorge Bernardo Method for preparing a terminal assembly for bamboo
US6546980B2 (en) * 2001-06-26 2003-04-15 Feng-Yuan Ch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bamboo slats for bamboo blinds
DE102004033833B4 (de) * 2004-07-13 2006-06-29 Alexander Schmidmeier Bambusrohrabschnitt mit künstlichem Knoten sowie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00371150C (zh) * 2005-06-13 2008-02-27 浙江林学院 竹材整圆整直方法
US7785681B2 (en) * 2005-06-24 2010-08-31 Dick Liao Elongate laminated wooden handl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02006040755B4 (de) 2006-08-31 2010-09-02 Alexander Schmidmeier Verfahren zur Spannungsbeseitigung bei getrockneten Bambusrohren und umfänglich geschlossenes Bambusrohr
US20080313958A1 (en) * 2007-06-25 2008-12-25 Pachanoor Devanand S Method for drying cane
FR2967088B1 (fr) * 2010-11-04 2013-06-21 Lineaze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systemes constructifs integres multifonction et systemes constructifs associes a partir de bandes de bambou,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bandes de bambou.
RU2566058C1 (ru) * 2014-07-28 2015-10-20 Александр Витольдович Малицкий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бамбука и изделие из бамбука, полученное этим способом
CN107160506B (zh) * 2017-06-23 2022-12-0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整竹无裂纹展开装置
CN115042282B (zh) * 2022-07-01 2023-01-31 江西庄驰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竹子内外节去除一体机及硬化刀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52954A (en) * 1922-09-30 1925-09-08 Byrd C Rockwell Method of inlaying wood
US1688569A (en) * 1927-06-06 1928-10-23 Wensel Theodor Built-up shaft or rod and the lik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A991973A (en) * 1973-03-27 1976-06-29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Method for bonding wet woods
US4184404A (en) * 1976-12-29 1980-01-22 Michiaki Tomioka Neck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DE3131820A1 (de) * 1981-08-12 1983-02-24 Resopal-Werk H. Römmler GmbH, 6800 Mannheim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platte
US4443990A (en) * 1982-03-11 1984-04-24 Johnson Wilfred B Method of producing crack free logs
JPS58193148A (ja) * 1982-05-07 1983-11-10 伊藤 昌昇 竹材、グリセリン、又はエチレン、グルコ−ル、金属、又は合成樹脂、又は其の他材料から成る複合材料
JPS617923A (ja) * 1984-06-22 1986-01-14 Fujitsu Ltd 端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リント方式
DE3705826C1 (en) * 1987-02-24 1988-05-26 Ludwig Reim Fishing rod comprising bamboo-cane splinters
US4938820A (en) * 1987-06-11 1990-07-03 Raychem Corporation Joining of sheets
CN1034885A (zh) * 1988-01-30 1989-08-23 抚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落叶松成材纯碱、尿素液水热处理改性工艺及装置
JP2717713B2 (ja) * 1989-10-16 1998-02-25 宮城県 木材等の改質処理法
JPH03221405A (ja) * 1990-01-29 1991-09-30 Natl House Ind Co Ltd 木材の補修方法
JPH03239501A (ja) * 1990-02-15 1991-10-25 Yoshihisa Koyama 多角形中空シャフ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複層シャフト部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多角形シャフト並びにシャフトの握部並びに円形シャフト並びに中空シャフト用節部材及びシャフトの継手
DE4026348A1 (de) * 1990-03-17 1991-09-19 Linck Masch Gatterlinck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ehrschicht-laminaterzeugnissen aus holz und anlage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JP2516467B2 (ja) * 1990-10-12 1996-07-24 石井 拓司 木材乾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7516A (zh) * 2010-03-26 2010-12-29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整竹防裂加工方法
CN101927516B (zh) * 2010-03-26 2013-11-27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整竹防裂加工方法
CN10365997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安吉洁家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竹材开裂、虫蛀的处理方法
CN107398974A (zh) * 2016-12-21 2017-11-28 东阳市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木材处理方法及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097554T3 (es) 1997-04-01
AU5315394A (en) 1994-07-21
DE4300557A1 (de) 1994-07-14
MY110386A (en) 1998-04-30
DE59401215D1 (de) 1997-01-23
DE4300557C2 (de) 1995-11-30
US5433805A (en) 1995-07-18
JPH0740309A (ja) 1995-02-10
EP0607829B1 (de) 1996-12-11
CA2112963A1 (en) 1994-07-13
AU665476B2 (en) 1996-01-04
CA2112963C (en) 1998-06-09
CN1056553C (zh) 2000-09-20
PH30171A (en) 1997-01-21
JP2634023B2 (ja) 1997-07-23
EP0607829A1 (de) 1994-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53C (zh) 防止竹管裂开的方法
CN105666621A (zh) 一种能防腐防裂的竹根雕制作工艺
CN106426476B (zh) 一种竹根雕花盆的制作工艺
Lim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properties and uses of plantation timbers-rubberwood and Acacia mangium
CN105850567A (zh) 一种具有储水功能的花盆
CN107668028A (zh) 一种制作大型真菌标本的方法
CN106363757A (zh) 一种竹根雕茶具的制作工艺
CN105695265A (zh) 一种原生态竹酒的制备工艺
CN104663220A (zh) 一种天麻种植方法
CN104521655B (zh) 一种观赏树木组合栽培方法
CN106494147A (zh) 一种采用多重防腐工艺的竹根雕制作工艺
CN87107763A (zh) 用作保存植物的组合物及用其保存植物的方法
CN107471383B (zh) 一种木片的生产方法
CN205694527U (zh) 一种储水花盆
US6162273A (en) Floral foam for cut flowers
KR20090118130A (ko) 대나무 균열 방지 건조방법
KR20090063927A (ko) 밀랍칠 목기와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5320650U (zh) 方便补水的菌棒
CN109808014A (zh) 一种利用竹兜制造脚底按摩棒的加工方法
CN110549471A (zh) 一种水泥复合花瓶的生产方法
US20070169410A1 (en) Flower arrangement holder having hydroponic function
KR19980025215A (ko) 자연석을 이용한 화분과 그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05830789A (zh) 一种带浮标的花盆
CN104969888B (zh) 一种造型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035078C (zh) 由废材做的门楣亮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