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2875B -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62875B CN109762875B CN201910208663.5A CN201910208663A CN109762875B CN 109762875 B CN109762875 B CN 109762875B CN 201910208663 A CN201910208663 A CN 201910208663A CN 109762875 B CN109762875 B CN 1097628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be
- nucleic acid
- hcr
- sequence
- re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DNA分子探针,使体系中的靶核酸能够触发级联的DNA信号放大反应,形成超枝状的DNA纳米结构,进而有效的切割具有荧光基团修饰的信号链,并通过荧光检测仪检测荧光强度,最终实现靶核酸信息被显著放大的目的。本发明利用核酸之间竞争杂交作为能量来源实现信号放大,不需要变温和其他酶的辅助,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通用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快等特点,同时对仪器的要求大大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分子携带有遗传信息,是生物物种延续、进化的决定因素。核酸的检测涉及到基因筛查等诸多领域,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传统的核酸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操作复杂、耗时耗力。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往往需要对分子识别后的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尤其在一些低浓度的待测分子的检测中显得更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学者们发展了多种核酸扩增放大技术,常用的核酸扩增技术有聚合酶式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滚环扩增反应(Rolling CircleAmplification, RCA)等,但是PCR和RCA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当应用于复杂的实际样品中时,由于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和需要严格的实验条件,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且PCR和RCA反应还容易在扩增过程中出现假阳性。杂交链式反应利用引发链引发,形成有缺口的核酸长链,可作为信号放大的平台。中国专利申请(CN107574227A)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杂交链式反应的核酸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增强信号放大能力,提高成像效果,但是,该方法中只含有一个发光结构,仅是线性放大过程,检测灵敏度及检测时间仍有待提高。因此,研发一种检测灵敏度更高、检测时间短、方便快捷的分析方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本发明利用荧光-核苷酸探针,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可视化的核酸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探针的设计及反应启动阶段:设计直链型识别探针A和定位探针B,靶核酸(I)存在的条件下,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特异性的结合到靶核酸上,同时探针发生构象变化,各暴露出一段单链序列,作为启动后续放大阶段的触发链T1,T1能与序列a、b互补;
(2) 探针设计及级联信号放大阶段:设计发卡探针即HCR单体:H1、H2、H3、H4;H1包括f、a、b、c、b*、g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1茎部,c为H1发卡结构的环部,g为H1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a为H1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1的5’端延伸出一段f序列;H2包括d、b*、a*、b、c*、e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2茎部,a*为发卡结构的环部,d为H2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c*为H2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2的3’端延伸出一段e序列;启动阶段暴露出的触发链T1先与H1中的a、b杂交从而打开H1,H1被打开后释放出序列f、c、b*、g,其中c、b*可以与H2中的c*、b杂交,从而将H2打开,释放出a*、b*序列,因此被打开后的H2又可以与H1杂交,杂交过程中H1的3’端和5’端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g)和(f),H2的3’端和5’端也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e)和(d),最终一个靶核酸可以引发多个H1和H2之间进行茎环结构的交替打开,得到大量包含重复单元d-e序列和f-g序列的线性DNA长链,此过程记为HCR-1反应;
在没有靶核酸(I)时,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及HCR单体均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无法发生HCR-1反应;当有靶核酸(I)存在时,就可以引发HCR-1反应,HCR-1产物用I·A·B-(H1·H2) N 表示,形成的HCR-1产物后,f-g序列可以作为触发链T引发下游HCR-2反应;
下游HCR-2包含H3和H4两个发卡结构,其中g和g*互补成双链作为H3和H4的茎部,e为在H3发卡结构茎部延伸出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f*为H3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3的5’端延伸出一段d序列,d*为H3的发卡结构的环部;f为H4的发卡结构的环部,b*为H4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d为H4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4的3’端延伸出一段a*序列;HCR-1产物中的f-g序列即触发链T2,先和H3中的f*、g*杂交,从而打开H3,H3被打开后释放出d、d*、g、e,其中的d*、g可以与H4中的d、g*杂交,从而打开H4,H4释放出的f、g序列与触发链T序列一样,因此被打开后的H4又可以与H3杂交,杂交过程中H3的3’端和5’端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e)和(d),H4的3’端和5’端也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a*)和(b*),最终一个触发链T2可以引发多个H3和H4之间进行茎环结构的交替打开,得到大量包含重复单元d-e序列和a*-b*序列的线性DNA长链(I·A·B-(H1·H2) N ·(H3·H4) N ),此过程记为HCR-2反应;
HCR-2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序列a*-b*与启动阶段暴露出来序列一样,可作为触发链打开H1的结构,从而引发HCR-1反应,HCR-1反应中产生的f-g序列又引发HCR-2反应,最终引起多路径HCR-1与HCR-2反应的循环交替发生,产生大量的d-e序列,经多次HCR反应之后,形成的产物可以用I·A·B-[(H1·H2) N ·(H3·H4) N ]N表示;
(3) 探针的设计及荧光-核苷酸探针可视化检测阶段:设计荧光信号链探针Sub1i-FB,其中,探针Sub1i-FB包含e*、d*两部分序列,其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因(FAM),3’端标记淬灭基因(BHQ);没有靶核酸存在时,探针稳定的存在体系中,当靶核酸存在时,引发HCR-1和HCR-2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中包含大量的d-e序列,与探针Sub1i-FB特异性互补,导致探针Sub1i-FB断裂,荧光基因与淬灭与基因远离,荧光基因发出荧光,被荧光检测仪检测到并记录荧光强度;相反,当反应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时,则无级联信号放大反应,荧光检测仪检测到的荧光值为一定值,从而说明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
进一步的,所述靶核酸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 pmol/L。
进一步的,所述HCR反应的过程中,HCR单体的浓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核酸检测的反应体系包括50 mM MgCl2,50 mM Tris-HCl(pH9.0),1×SSC,0.8% PLL-g-Dex,50 nmol/L HCR单体(H1,H2和H3,H4),50 nmol/L 探针(A和B),400 nmol/L探针(Sub1i-FB)和靶核酸(I)。
上述检测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为37-50℃,反应时间为30-40 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核酸检测方法制备的DNA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卡探针H1、H2、H3、H4、A、B;其中A和B分别是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在靶核酸存在的情况下,启动级联放大反应;H1和H2是一对可杂交互补并带有粘性末端的发卡型探针,H1包括f、a、b、c、b*、g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1茎部,c为H1发卡结构的环部,g为H1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a为H1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1的5’端延伸出一段f序列;H2包括d、b*、a*、b、c*、e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2茎部,a*为发卡结构的环部,d为H2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c*为H2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2的3’端延伸出一段e序列;
下游HCR-2包含H3和H4两个发卡结构,其中g和g*互补成双链作为H3和H4的茎部,e为在H3发卡结构茎部延伸出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f*为H3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3的5’端延伸出一段d序列,d*为H3的发卡结构的环部;f为H4的发卡结构的环部,b*为H4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d为H3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4的3’端延伸出一段a*序列;
探针Sub1i-FB包含e*、d*两部分序列,其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因(FAM),3’端标记淬灭基因(BHQ)。没有靶核酸存在时,探针稳定的存在体系中,当靶核酸存在时,靶核酸与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结合且发生构象变化,引起多路径HCR-1与HCR-2反应的循环交替发生,最终生成的产物中包含大量的d-e序列,与探针Sub1i-FB特异性互补,导致探针Sub1i-FB断裂,荧光基因与淬灭基因远离,荧光基因发出荧光,被荧光检测仪检测到并记录荧光强度;相反,当反应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时,则无法启动级联信号放大反应,荧光检测仪检测到的荧光值为一定值,从而说明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核酸检测方法及试剂盒的应用,所述检测方法可应用于药物基因组学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核酸检测方法,采用的是一步法操作,多路径多级信号级联放大,具有较高的效率,无需扩增,可缩短反应时间至30-40 min,通用性好;具有超高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不存在交叉污染,不需要单独设置专门的PCR实验室,经试验验证证实可以很好的区分各种错配序列。
2.本发明提供的核酸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信号级联放大的设计,可以提高灵敏度到1pM;在本发明整个核酸信号级联信号放大过程中,只有一条直链探针上带有荧光基因和淬灭基因,其他发卡结构没有进行修饰,成本低。
3.本发明提供的核酸检测方法,放大产物与靶核酸序列无关,不会造成放大产物的交叉污染,与实时定量PCR相比,由于采用的是恒温非酶反应,无需使用昂贵的热循环仪,简单的控温设备既可完成反应,应用范围更广泛。
4.本发明构建的级联HCR的产物是超枝状的DNA纳米结构,该结构中较单个HCR相比能切断更多的探针,荧光强度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探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反应流程原理示意图;图中每个字母代表一段核酸序列,标有*的字母与相应的没有标记*的是互补的。
图3是本发明的核酸探针方法检测靶核酸时,随时间变化荧光强度变化及强度增加的比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下述实施例仅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1探针的设计:运用Primer3软件设计相关探针,并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相关核酸序列。在没有靶核酸时,保证每个发卡探针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是存在靶核酸时能够引发级联杂交链式反应,具有荧光基团修饰的信号链被切割,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荧光基团发出荧光,信号被仪器收集到,从而进行定性实验的测定。
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通过药物基因位点的检测,评估患者在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的遗传特异性,针对患者实现可预知的、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治疗费用。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设计针对测定CYP2C19基因的识别探针A和定位探针B,能特异性的与CYP2C19结合,具体序列如下表所示。
表1.经Primer3软件设计的DNA探针
图2为级联杂交链式反应应用于DNA检测的原理图。在50mM Tris-HCl,1×SSC,0.8% PLL-g-Dex,50mM MgCl2组成的缓冲液中,H1、H2、H3、H4、A和B的浓度均为50nM,Sub1i-FB的浓度为400nM,在反应温度为42℃的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仪对HCR体系进行分析,是否存在靶核酸(I)构成了本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如图3所示,纵坐标表示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荧光值的变化情况;插图的纵坐标为随时间变化荧光强度增加的比率,横坐标为反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荧光值显著增强,即靶核酸的信号被显著放大。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以CYP2C19*2为例,其SNP号为rs4244285,CYP2C19*2为A基因型的患者:氯吡格雷代谢不良,活性代谢物形成减少,导致反应降低;用氯吡格雷治疗后继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此检测结果对后续医学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实施例2
硝酸酯类药物是抗心肌缺血的常用药,硝酸甘油是前体药物,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等的作用下脱去硝基,转化为一氧化氮(NO)而发挥舒血管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设计针对ALDH2基因的识别探针A和定位探针B,其他探针(H1、H2、H3、H4和Sub1i-FB)的序列保持不变(同实施例1),如下表所示。
表2.经Primer3软件设计的DNA探针
实验结果见图3所示,纵坐标表示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荧光值的变化情况;插图的纵坐标为随时间变化荧光强度增加的比率,横坐标为反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荧光值显著增强,即靶核酸的信号被显著放大。ALDH2的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24区2带(12q24.2),ALDH2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采用此方法能判断出ALDH2基因突变与否,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发生在1510 G>A的突变,这一突变使得ALDH2酶活性性降低,能够显著影响硝酸甘油的生物转化进而影响硝酸甘油的疗效。
<110>济南广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20>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160>11
<210>1
<211>76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1
GAGTG GAGGC TGGTG CGGCT TAGGA TCTGA GGTTG AGTCT CAGAT CCTAA G CCGCACTGA CTGTG ACAGA GTGTA G 76
<210>2
<211>83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2
CATCT CTTCT CCGAG CTCAA CCTCA GATCC TAAGC CGCAC ACAGT CAGTG C GGCTTAGGA TCTGA GCGGT CGAAA TAGTG AGT 83
<210>3
<211>81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3
TGAGT GATAA AGCTG GCAGC AGACT CACCT CCGAC CTGTC TGATG TGAGA C AGGTCGGAG GTGAG CGAGC CTCTT CTCTA C 81
<210>4
<211>76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4
GTGCG GCTTA GGCTC TACAC TCTGT CCAGC CTCCA CTCTC GTCTG AGTGG A GGCTGGACA GAAGA TCTGA GGTTG A 76
<210>5
<211>25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5
GTGCG GCTTA GGCCA GGAAC CCATA 25
<210>6
<211>60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6
ATAAT TTTCC CACTA TCATT GATTA TATGC AATAA TTTTC CCACT ATCAT TGATTATTTC 60
<210>7
<211>20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7
ACTCA CTATA GGAAG AGATG 20
<210>8
<211>43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8
ACTAT CATTG ATTAT TTCCC AGGAA CCCAT AACAA ATTAC TTA 43
<210>9
<211>24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9
GTGCG GCTTA GGAAA GTGAA AACT 24
<210>10
<211>64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10
GGTGG CTACA AGATG TCGGG GAGTG GCCGG GAGTT GGGCG AGTAC GGGCT G CAGGCATA CACT 64
<210>11
<211>39
<212>DNA
<213>人工合成
<220>
<223>
<400>11
CGGGC TGCAG GCATA CACTA AAGTG AAAAC TGTGA GTGT 39
Claims (1)
1.一种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制备的DNA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发卡探针H1、H2、H3、H4、A、B;其中A和B分别是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在靶核酸存在的情况下,启动级联放大反应;H1和H2是一对可杂交互补并带有粘性末端的发卡型探针,H1包括f、a、b、c、b*、g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1茎部,c为H1发卡结构的环部,g为H1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a为H1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1的5’端延伸出一段f序列;H2包括d、b*、a*、b、c*、e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2茎部,a*为发卡结构的环部,d为H2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c*为H2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2的3’端延伸出一段e序列;
下游HCR-2包含H3和H4两个发卡结构,其中g和g*互补成双链作为H3和H4的茎部,e为在H3发卡结构茎部延伸出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f*为H3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3的5’端延伸出一段d序列,d*为H3的发卡结构的环部;f为H4的发卡结构的环部,b*为H4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d为H3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4的3’端延伸出一段a*序列;
探针Sub1i-FB包含e*、d*两部分序列,其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因FAM,3’端标记淬灭基因BHQ;没有靶核酸存在时,探针稳定的存在体系中,当靶核酸存在时,靶核酸与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结合且发生构象变化,引起多路径HCR-1与HCR-2反应的循环交替发生,最终生成的产物中包含大量的d-e序列,与探针Sub1i-FB特异性互补,导致探针Sub1i-FB断裂,荧光基因与淬灭基因远离,荧光基因发出荧光,被荧光检测仪检测到并记录荧光强度;相反,当反应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时,则无法启动级联信号放大反应,荧光检测仪检测到的荧光值为一定值,从而说明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
所述H1、H2、H3、H4及Sub1i-FB的序列为:
具体设计如下:
(1) 探针的设计及反应启动阶段:设计直链型识别探针A和定位探针B,靶核酸I存在的条件下,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特异性的结合到靶核酸上,同时探针发生构象变化,各暴露出一段单链序列,作为启动后续放大阶段的触发链T1,T1能与序列a、b互补;
(2) 探针设计及级联信号放大阶段:设计发卡探针即HCR单体:H1、H2、H3、H4;H1包括f、a、b、c、b*、g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1茎部,c为H1发卡结构的环部,g为H1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a为H1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1的5’端延伸出一段f序列;H2包括d、b*、a*、b、c*、e六个部分,其中b与b*互补成双链作为H2茎部,a*为发卡结构的环部,d为H2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c*为H2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2的3’端延伸出一段e序列;启动阶段暴露出的序列T1先与H1中的a、b杂交从而打开H1,H1被打开后释放出序列f、c、b*、g,其中c、b*可以与H2中的c*、b杂交,从而将H2打开,释放出a*、b*序列,因此被打开后的H2又可以与H1杂交,杂交过程中H1的3’端和5’端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g和f,H2的3’端和5’端也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e和d,最终一个靶核酸可以引发多个H1和H2之间进行茎环结构的交替打开,得到大量包含重复单元d-e序列和f-g序列的线性DNA长链,此过程记为HCR-1反应;
在没有靶核酸I时,识别探针和定位探针及HCR单体均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无法发生HCR-1反应;当有靶核酸I存在时,就可以引发HCR-1反应,HCR-1产物用I·A·B-(H1·H2) N 表示,形成的HCR-1产物后,f-g序列可以作为触发链T引发下游HCR-2反应;
下游HCR-2包含H3和H4两个发卡结构,其中g和g*互补成双链作为H3和H4的茎部,e为在H3发卡结构茎部延伸出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f*为H3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H3的5’端延伸出一段d序列,d*为H3的发卡结构的环部;f为H4的发卡结构的环部,b*为H4的5’端单链粘性末端,d为H4的3’端单链粘性末端,H4的3’端延伸出一段a*序列;HCR-1产物中的f-g序列即触发链T2,先和H3中的f*、g*杂交,从而打开H3,H3被打开后释放出d、d*、g、e,其中的d*、g可以与H4中的d、g*杂交,从而打开H4,H4释放出的f、g序列与触发链T2序列一样,因此被打开后的H4又可以与H3杂交,杂交过程中H3的3’端和5’端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e和d,H4的3’端和5’端也分别有一段翘起片段a*和b*,最终一个触发链T2可以引发多个H3和H4之间进行茎环结构的交替打开,得到大量包含重复单元d-e序列和a*-b*序列的线性DNA长链I·A·B-(H1·H2) N ·(H3·H4) N ,此过程记为HCR-2反应;
HCR-2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序列a*-b*与启动阶段暴露出来序列一样,可作为触发链打开H1的结构,从而引发HCR-1反应,HCR-1反应中产生的f-g序列又引发HCR-2反应,最终引起多路径HCR-1与HCR-2反应的循环交替发生,产生大量的d-e序列,经多次HCR反应之后,形成的产物可以用I·A·B-[(H1·H2) N ·(H3·H4) N ]N表示;
(3) 探针的设计及荧光-核苷酸探针可视化检测阶段:设计荧光信号链探针Sub1i-FB,其中,探针Sub1i-FB包含e*、d*两部分序列,其5’端标记荧光报告基因FAM,3’端标记淬灭基因BHQ;没有靶核酸存在时,探针稳定的存在体系中,当靶核酸存在时,引发HCR-1和HCR-2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中包含大量的d-e序列,与探针Sub1i-FB特异性互补,导致探针Sub1i-FB断裂,荧光基因与淬灭与基因远离,荧光基因发出荧光,被荧光检测仪检测到并记录荧光强度;相反,当反应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时,则无级联信号放大反应,荧光检测仪检测到的荧光值为一定值,从而说明体系中不存在靶核酸;
所述靶核酸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 pmol/L;
所述HCR反应的过程中,HCR单体的浓度相同;
所述的核酸检测的反应体系包括50 mM MgCl2,pH 9.0、50 mM Tris-HCl,1×SSC,0.8%PLL-g-Dex,50 nmol/L HCR单体H1,H2和H3,H4,50 nmol/L 探针A和B,400 nmol/L探针Sub1i-FB和靶核酸I;
所述检测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为37-50℃,反应时间为30-40 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8663.5A CN109762875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8663.5A CN109762875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62875A CN109762875A (zh) | 2019-05-17 |
CN109762875B true CN109762875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66459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8663.5A Active CN109762875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628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242226A1 (ko) * | 2019-05-28 | 2020-12-03 | 프로지니어 주식회사 | 핵산 검출용 다가 핵산 나노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감도 핵산 탐침 |
CN110452963B (zh) * | 2019-07-25 | 2022-12-09 | 天津大学 | 基于枝状dna的靶标触发信号级联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CN110964785B (zh) * | 2019-12-16 | 2022-04-01 | 武汉大学 | 一种基于恒温交叉催化核酸酶反应的核酸分析方法 |
CN111690722B (zh) * | 2020-06-29 | 2022-09-13 | 闽江学院 | 基于熵驱动和杂交链反应的atp检测核酸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GB202100760D0 (en) * | 2021-01-20 | 2021-03-03 | Qbiotix Ltd | Target-dependent polymerisation of oligonucleotides |
CN113481285B (zh) * | 2021-07-08 | 2023-12-29 | 纽奥维特(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等温扩增的核酸检测实验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0920A (zh) * | 2014-12-11 | 2015-03-25 | 华南师范大学 | 基于指数级非酶扩增及电化学发光原理的microRNA痕量检测方法 |
CN107574227A (zh) * | 2017-10-10 | 2018-01-12 | 武汉大学 | 一种基于级联杂交链式反应的核酸分析方法 |
CA3062708A1 (en) * | 2017-05-23 | 2018-11-29 |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Target mediated in situ signal amplification with dual interacting hairpin prob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7291727B2 (en) * | 2016-07-05 | 2021-07-08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Fractional initiator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10208663.5A patent/CN1097628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0920A (zh) * | 2014-12-11 | 2015-03-25 | 华南师范大学 | 基于指数级非酶扩增及电化学发光原理的microRNA痕量检测方法 |
CA3062708A1 (en) * | 2017-05-23 | 2018-11-29 |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Target mediated in situ signal amplification with dual interacting hairpin probes |
CN107574227A (zh) * | 2017-10-10 | 2018-01-12 | 武汉大学 | 一种基于级联杂交链式反应的核酸分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62875A (zh) | 2019-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2875B (zh) | 基于dna分子恒温非酶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 | |
AU2021200461B2 (en) | Nucleic acid prob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genomic fragments | |
CN105934523B (zh) | 核酸的多重检测 | |
US20070128654A1 (en) | Universal-tagged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and methods of use | |
JP2009513105A (ja) | 放出されたピロリン酸を検出することによる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連結アッセイ | |
JP3672036B2 (ja) | 無機リン酸、ピロリン酸及び核酸の検出方法並びにdnaのsnp配列をタイピングする方法 | |
CN110938673A (zh) | 一种链置换引物介导不对称pcr生成单链dna的方法 | |
JP2008136451A (ja) | 核酸増幅法 | |
CN114381500A (zh) | 一种基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和链置换反应的点突变检测方法 | |
EP3730613A1 (en) | Hooked probe, method for ligating nucleic acid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sequencing library | |
CN110295218B (zh) | 量化靶基因的突变型等位基因负担的方法 | |
CN111575352A (zh) | 一种基于CRISPR-Cas9点特异性切割可视化检测ssRNA或ssDNA的方法 | |
CN108753944B (zh) | 检测叶酸代谢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的引物和探针及试剂盒 | |
JP2005065688A (ja) | 塩基種判別方法、塩基種判別用プライマー及びキット | |
CN115418392A (zh) | 一种基于点击化学末端转移酶及CRISPRCas12a对miRNA的检测方法 | |
US20030138824A1 (en) | Method and kit for analyzing target nucleic acid fragment | |
CN111118223A (zh) | 通过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样品中核酸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 |
KR20100012319A (ko) | 패혈증유발 미생물의 분류 및 동정 방법 | |
EA008742B1 (ru) | Абсолютное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е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нуклеиновых кислот от-пцр | |
JP4022522B2 (ja) | 塩基置換の検出方法 | |
Faltin | Mediator Probe PCR: A novel assay principle for universal real-time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 |
CN117402945A (zh) | 一种基于量子点平台快速筛选特异性snp探针的方法 | |
CN112301113A (zh) | 用于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探针、引物及试剂盒 | |
CN112301096A (zh) | 一种新型核酸探针标记方法 | |
CN112301121A (zh) | 用于检测cyp2c9基因和vkorc1基因多态性的探针、引物、试剂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