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1620A -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1620A
CN109761620A CN201910163436.5A CN201910163436A CN109761620A CN 109761620 A CN109761620 A CN 109761620A CN 201910163436 A CN201910163436 A CN 201910163436A CN 109761620 A CN109761620 A CN 109761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tering
silicon nitride
discharge plasma
heating
ball m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成
郑永光
张金咏
张帆
傅正义
王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910163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16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1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1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预定比例称取α‑Si3N4、CeO2、Y2O3粉末,进行球磨混合;2)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并过筛;3)将筛选好的粉料进行预压;4)在真空或氩气保护气氛下,采用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温度为1600‑1700℃,保温0‑5min,即得到所述致密氮化硅。本发明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可大幅降低烧结温度,并且增加辐射发热体,并安装了保温层,通过调节辅加热功率和主加热功率匹配参数,提高了模具内部温度场的均匀性,从而为烧结均匀致密的大尺寸氮化硅陶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硅陶瓷由于抗氧化,耐磨损,抗腐蚀性能好,断裂韧性高,比重小,热导率高等优点在新型陶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理想的高速切削工具陶瓷材料。与其它陶瓷相比,氮化硅陶瓷由于其热膨胀系数小,抗热冲击性能好,断裂韧性高,比重小,热导率高,高温下的硬度及强度高,蠕变小等优点也常常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
现阶段氮化硅陶瓷的烧结主要是通过无压、热压、气压、热等静压、反应烧结等传统烧结方式为主,但因传统烧结方式能耗高、烧结时间长、效率低等弊端大大限制了Si3N4陶瓷的大规模生产。放电等离子烧结可在快速烧结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机械力,容易获得致密的块体材料,是一种快速、低温、节能、环保的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具有烧结快速、烧结温度低、烧结机理特殊、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并使得最终的产品具有组织细小均匀、能保持原材料的自然状态、致密度高等特点,但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发现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块体材料直径大于30mm时,样品中通常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内部结构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烧结出材料内部均匀密实的氮化硅陶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预定比例称取α-Si3N4、CeO2、Y2O3粉末,进行球磨混合;
2)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并过筛;
3)将筛选好的粉料进行预压;
4)在真空或氩气保护气氛下,采用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温度为1600-1700℃,保温0-5min,即得到所述致密氮化硅。
上述方案中,辐射加热的功率为30-80kW·h,电流加热的功率为40-100kW·h。
上述方案中,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先开辐射加热系统,待样品加热到300-800℃时同时打开电流加热系统。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各组分以质量百分数计如下:α-Si3N4 95-98%、CeO2 1-4%、Y2O3 1-4%。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混合是将称取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罐为聚四氟乙烯球磨罐,磨球选用玛瑙球,球料比为3:1。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球磨混合时间为12-24h。
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将筛选好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预压时间1-2min,预压在10MPa的压力下进行。
上述方案中,步骤4)样品烧结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为30-50MPa。
本发明所采取的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中,所使用的设备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样品1、烧结石墨模具2、辐射加热部件3﹑烧结炉炉体4和高温隔热体5。烧结样品1放在烧结石墨模具里面,电流通过石墨模具2或样品1内部(当样品电导率较高时,电流同时流经石墨模具和样品内部;当烧结非导电材料时,电流主要流过模具)对样品进行电流加热。辐射加热部件3为辐射加热发热体,5为高温隔热层,辐射烧结部件3对样品进行辐射加热。辐射加热发热体形态可以为圆筒形﹑方筒形﹑分散安装形等,且辐射加热发热体使用材质为石墨。隔热层材质为碳纤维毡。隔热层可以减少模具表面向外的热量耗散。本发明就是采取电流加热结合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快速烧结方法,其于传统的放电等离子烧结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套辐射加热装置。采用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两种加热模式同时工作的复合加热模式,它继承了放电等离子烧结的优点(升温速率快),同时改变了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实现了制备结构均匀的较大尺寸的密实样品,并且烧结时间短﹑节能。采用两套加热模式有明确目的:电流加热可实现快速升温,辐射加热则可实现均温,改善烧结样品及模具中的径向温度分布,特别是在样品内部的径向温度分布,获得均匀的温度场,从而为制备结构均匀的块体材料提供有效地保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升温速率较快,烧结时间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易于规模生产;
(2)可以显著降低氮化硅陶瓷的烧结温度;
(3)通过调节主的电流加热功率与辅助的辐射加热功率匹配参数,可以使模具表面温度与辐射发热体之间的温差控制15%以内,保证样品内部温度的一致性,从而为制备均匀致密的大尺寸氮化硅陶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带辐射发热装置的电流烧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样品,2-模具,3-辐射加热发热体,4-烧结炉炉体,5-高温隔热层。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的断口表面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的断口表面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6制得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的断口表面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5%、CeO2 1%、Y2O3 4%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24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2min;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炉腔内真空度为6Pa以下;施加压力5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30kW·h加热,温度达到3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80kW·h,将试样加热至1600℃,保温5min,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8.72%。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2)分析,材料内部均匀密实,采用这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出了结构均匀的密实块体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5%、CeO2 4%、Y2O3 1%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24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min;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炉腔内真空度为6Pa以下;施加压力3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70kW·h加热,温度达到4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40kW·h,将试样加热至1600℃,保温5min,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7.93%
实施例3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5%、CeO2 4%、Y2O3 1%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12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分钟;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将炉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施加压力7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70kW·h加热,温度达到6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80kW·h,将试样加热至1700℃,保温5min,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8.32%。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3)分析,材料内部均匀密实,助烧结剂以玻璃体形式包裹在氮化硅晶粒表面,采用这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出了结构均匀的密实块体材料。
实施例4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5%、CeO2 2%、Y2O3 3%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16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分钟;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将炉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施加压力5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50kW·h加热,温度达到8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60kW·h,将试样加热至1600℃,保温3min,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9.94%。
实施例5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8%、CeO2 1%、Y2O3 1%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24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分钟;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将炉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施加压力5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60kW·h加热,温度达到7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50kW·h,将试样加热至1650℃,不进行保温,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6.50%。
实施例6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6%、CeO2 2%、Y2O3 2%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18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分钟;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将炉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施加压力6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30kW·h加热,温度达到4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70kW·h,将试样加热至1620℃,不进行保温,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8.74%。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4)分析,材料内部均匀密实,采用这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出了结构均匀的密实块体材料。
实施例7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具体为:按质量百分数称取α-Si3N4 95%、CeO2 1%、Y2O3 4%进行配料,将配得的混合粉料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玛瑙球为磨球,放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磨24h,球料比为3:1;球磨后烘干,并过2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进行预压,压力为10MPa,保压1分钟;将石墨模具放入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的腔室中,将炉腔内抽成真空状态;施加压力40MPa,开启烧结按钮进行加热,以辅加热功率40kW·h加热,温度达到600℃时,打开主加热系统,主加热功率为70kW·h,将试样加热至1600℃,不进行保温,然后随炉冷却。经测试得,材料的致密度为97.36%。

Claims (9)

1.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预定比例称取α-Si3N4、CeO2、Y2O3粉末,进行球磨混合;
2)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料进行干燥,并过筛;
3)将筛选好的粉料进行预压;
4)在真空或氩气保护气氛下,采用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温度为1600-1700℃,保温0-5min,即得到所述致密氮化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辐射加热的功率为30-80kW·h,电流加热的功率为40-100kW·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加热和辐射加热结合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中,先开辐射加热系统,待样品加热到300-800℃时同时打开电流加热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组分以质量百分数计如下:α-Si3N4 95-98%、CeO2 1-4%、Y2O3 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混合是将称取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罐为聚四氟乙烯球磨罐,磨球选用玛瑙球,球料比为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球磨混合时间为12-24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筛选好的粉料放在内径为50mm的圆形石墨模具中,预压时间1-2min,预压在10MPa的压力下进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样品烧结过程中施加的压力为30-50MPa。
CN201910163436.5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Pending CN1097616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436.5A CN109761620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436.5A CN109761620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1620A true CN109761620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3436.5A Pending CN109761620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162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7614A (zh) * 2004-05-17 2005-03-23 清华大学 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制造方法
CN1793042A (zh) * 2006-01-06 2006-06-28 清华大学 一种原位增韧氮化硅基陶瓷及其超快速烧结方法
CN101050121A (zh) * 2007-03-30 2007-10-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流加热结合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快速烧结方法
JP5120857B2 (ja) * 2008-05-16 2013-01-16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高熱伝導・低誘電損失の高周波用緻密質誘電体材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部材
JP6015143B2 (ja) * 2012-06-04 2016-10-26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照射加熱装置用のコリメータノズルの耐熱部材
CN106747474A (zh) * 2017-02-28 2017-05-31 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高热导率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866154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8455990A (zh) * 2018-04-17 2018-08-2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及其sps制备工艺
CN108503370A (zh) * 2018-04-17 2018-09-0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单相氮化硅陶瓷及其sps制备工艺
JP2019006673A (ja) * 2017-06-26 2019-01-17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窒化ケイ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窒化ケイ素焼結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熱基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7614A (zh) * 2004-05-17 2005-03-23 清华大学 高热导率、高强度氮化硅陶瓷制造方法
CN1793042A (zh) * 2006-01-06 2006-06-28 清华大学 一种原位增韧氮化硅基陶瓷及其超快速烧结方法
CN101050121A (zh) * 2007-03-30 2007-10-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流加热结合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快速烧结方法
JP5120857B2 (ja) * 2008-05-16 2013-01-16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高熱伝導・低誘電損失の高周波用緻密質誘電体材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部材
JP6015143B2 (ja) * 2012-06-04 2016-10-26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照射加熱装置用のコリメータノズルの耐熱部材
CN106747474A (zh) * 2017-02-28 2017-05-31 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高热导率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866154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JP2019006673A (ja) * 2017-06-26 2019-01-17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窒化ケイ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窒化ケイ素焼結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放熱基板
CN108455990A (zh) * 2018-04-17 2018-08-2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氮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及其sps制备工艺
CN108503370A (zh) * 2018-04-17 2018-09-0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单相氮化硅陶瓷及其sps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7542B (zh) 陶瓷粉末原料直接闪烧成型制备方法
CN106478105B (zh) 一种多步反应烧结法制备低残硅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
US7799715B2 (en) Boron carbide cerami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236982B (zh) 氮化铝增强的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制备工艺
CN104150940B (zh) 氮化硅与碳化硅复相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8203A (zh) 高熵二硅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229B (zh) 含烧绿石相锆酸钆粉体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8918A (zh) 高纯硼化锆/硼化铪粉体及其超高温陶瓷靶材的制备方法
CN100469917C (zh) 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对称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57592A (zh) 一种高致密度超高温Ta4HfC5陶瓷块材的制备方法
CN112723891B (zh) 一种镧钙复合六硼化物多晶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1767B (zh) 一种抗高温氧化损伤ZrB2‑SiC‑ZrC‑W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9811177A (zh) 一种高导电高强度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u et al. A novel in-situ β-Sialon/Si3N4 ceramic used for solar heat absorber
CN101734925A (zh) 可控气孔率的氮化硅多孔陶瓷及制备方法
CN109987954A (zh) 一种碳化钨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164803A (zh) 一种简单控制相变制备β‑氮化硅晶须的方法
CN102653470A (zh) 铬二铝碳陶瓷靶材及其真空热压制备方法
CN104162661B (zh) 一种微波烧结Al2O3-TiC-TiN微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方法
Cao et a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B4C-TiB2-SiC composites prepared by reactive hot-pressing
CN112209722A (zh) 氮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热体
CN109761620A (zh) 一种双加热模式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致密氮化硅的方法
CN100516000C (zh) 一种电流加热结合辐射加热的双加热模式快速烧结方法
CN109942297A (zh)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增强高取向石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503370A (zh) 一种单相氮化硅陶瓷及其sps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