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1616A -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1616A
CN109761616A CN201910124875.5A CN201910124875A CN109761616A CN 109761616 A CN109761616 A CN 109761616A CN 201910124875 A CN201910124875 A CN 201910124875A CN 109761616 A CN109761616 A CN 10976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site nitride
aluminium
type composit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48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otan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otan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otan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otan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48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1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161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超声浸渍,得混合浸渍液;将混合浸渍液加热超声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负载填充气凝胶用水合肼还原,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随后将其于氮气保护状态下,逐步升温反应,制得复合氮化铝粉体;再将复合氮化铝粉体和氧化钙、氧化镁、聚乙烯醇缩丁醛以及溶剂混合后,注模成型,再经高温烧结,冷却,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本发明所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铝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陶瓷材料,对其研究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当时仅将其作为一种固氮剂用作化肥。氮化铝是共价化合物,自扩散系数小,熔点高,导致其难以烧结,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首次成功制得氮化铝陶瓷,作为耐火材料应用于纯铁、铝及铝合金等的熔炼。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氮化铝的制备工艺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器件朝着微型化、轻型化、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大功率输出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器件对基片和封装材料的散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树脂基板和氧化铝陶瓷基板,最高热导率均仅为30W/(m·K)左右,远不能满足当今器件的散热要求。氧化铍陶瓷材料虽然热导率可达到350W/(m·K),但其价格昂贵且在制备过程中具有毒性。而氮化铝的理论热导率可达320W/(m·K),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与硅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化学性能稳定和无毒等优良特点。因此,氮化铝陶瓷成为现今最理想的基板材料和电子器件封装材料。
提高氮化铝陶瓷的烧结性能、降低其烧结温度,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氮化铝粉体中添加适量烧结助剂,以液相烧结的形式促进氮化铝陶瓷的致密烧结。稀土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氟化物等是研究比较多的助剂体系,如Y2O3、CaO、Sm2O3、CaF和YF等。其中,Y2O3是最常用的烧结助剂。Y2O3与氮化铝粉体表面的Al2O3反应生成的AlYO3、Al2Y4O9和Al5Y3O12等钇铝酸盐相,能在较低温度下形成液相,润湿氮化铝晶粒,从而有效促进氮化铝陶瓷的致密烧结。如Yu等以3.9%的Y2O3作为烧结助剂,在1830℃保温2h即获得了达到理论致密度99.6%的氮化铝陶瓷;而Hirno等报道通过添加4%Y2O3,氮化铝陶瓷致密烧结温度可以降低至1780℃。另一种是选用粒径细小的亚微米或纳米级氮化铝粉体,利用细小粉体的高比表面能促进氮化铝陶瓷的烧结。Matin等以纳米氮化铝粉体为原料,在28kPa热压烧结下,在1700℃即能获得理论致密度95%的氮化铝陶瓷。Kuramoto等以粒径约为0.11μm,比表面积为16.6m2/g和粒径为80~100nm,比表面积为40~50m2/g的氮化铝粉体为原料,在1700℃就基本达到了氮化铝陶瓷理论密度的98%。但是,由于粒径细小的氮化铝粉体大都采用湿化学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其制备过程较复杂、周期较长,致使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粉体粒径过小使其整体流动性减弱、素胚成型比较困难,从而使氮化铝陶瓷在常压下难以烧结致密。用热压烧结或等离子烧结才能获得致密结构的陶瓷,使烧结工艺复杂,提高生产成本。
针对目前传统的氮化铝陶瓷在采用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铝粉体过程中,易导致产品结块,且需要加入过量的碳,反应结束后还需进行脱碳处理,而结块导致脱碳困难,且由于脱碳导致粉体孔隙率上升,是粉体难以实现致密化烧结,影响产品的导热效率和力学性能,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氮化铝陶瓷在采用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铝粉体过程中,易导致产品结块,且需要加入过量的碳,反应结束后还需进行脱碳处理,而结块导致脱碳困难,且由于脱碳导致粉体孔隙率上升,是粉体难以实现致密化烧结,影响产品导热效率和力学性能的弊端,提供了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20份醇铝盐,30~50份硅酸酯,80~100份脂肪酸,60~80份醇类溶剂,10~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2~0.3份纳米铁粉,0.1~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超声浸渍,得混合浸渍液;
(2)将混合浸渍液加热超声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负载填充气凝胶用水合肼还原,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
(3)将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缓慢升温至600℃,保温反应2~3h后,继续快速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3~5h后,进一步升温至1560~1580℃,保温反应6~8h后,出料,粉碎,得复合氮化铝粉体;
(4)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3~5份氧化钙,2~4份氧化镁,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15份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后,注模压制成型,随后于氮气保护状态下,于温度为1800~1850℃条件下,烧结2~3h,冷却,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
步骤(1)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乙醇铝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油酸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制备过程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5份氧化石墨烯,3~5份碳纤维,200~300份水,0.6~0.8份三聚氰胺,调节pH至6.0~6.2后,搅拌反应,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步骤(4)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0~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步骤(4)所述溶剂为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戊醇、苯甲醇、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3)所述缓慢升温至600℃为:采用不同升温速率进行阶段性升温,先以3~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5~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
步骤(3)所述快速升温至1500℃为:采用不同升温速率进行阶段性升温,先以15~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8~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首先以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构建气凝胶,并以此气凝胶作为基体,再以脂肪酸和醇类溶剂的脱水缩合反应提供水源,促使体系中醇铝盐和硅酸酯的水解,从而在气凝胶基体孔隙结构中吸附沉积水解产物,且一旦有水解产物晶体产生即可被气凝胶孔隙结构吸附,有效避免了水解产物晶体的进一步长大和团聚,使其尺寸保持在纳米级且可良好分散,再利用水合肼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使气凝胶结构中的缺陷被部分修复,氧化官能团被还原,从而引起分子间的斥力降低,通过π-共轭,使气凝胶部分进行自组装,使内部未沉积水解产物的孔隙结局进一步缩小,气凝胶体积得以收缩,致密度增加,内部各组分之间有效接触,传质距离缩短,有利于在后续升温过程中的充分反应,而气凝胶网络结构的存在,可提供空间位阻,避免局部结块团聚,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凝胶中碳纤维发挥碳热还原作用,使碳纤维逐渐被侵蚀,而在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催化作用下,使碳纤维和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碳化硅,该过程的发生在体系内部形成气体扩散通道,有利于后续氮气的进入,部分残留碳纤维则在进一步升温过程中,使氧化铝在氮气气氛下转变为氮化铝,最终生成了以纤维状碳化硅和片状结构的石墨烯作为骨架,氮化铝作为填充成分的复合粉体,使内部碳纤维转变为对陶瓷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有益的组分,且后续无须脱碳;
(2)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以氧化钙和氧化镁复合作为陶瓷助烧剂,两者在陶瓷冷却过程中,由于其与陶瓷基体之间的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产生的残余应力可导致氧化钙和氧化镁颗粒周围微裂纹发生偏转,从而有效避免在后续冷却过程中产生裂纹和孔隙而使产品力学性能和致密度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5份氧化石墨烯,3~5份碳纤维,200~300份水,0.6~0.8份三聚氰胺,加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55~65℃,转速为300~400r/min条件下,边恒温搅拌边用盐酸调节烧杯中物料pH至6.0~6.2后,停止搅拌,保温静置2~3h后,冷却,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20份醇铝盐,30~50份硅酸酯,80~100份脂肪酸,60~80份醇类溶剂,10~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2~0.3份纳米铁粉,0.1~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600~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45~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于超声频率为55~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30~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0~85℃,超声频率为55~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2~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3~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0~95℃,压力为60~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所得负载填充气凝胶浸没于质量分数为40~50%的水合肼溶液中,于温度为65~75℃条件下,保温还原反应3~5h后,将负载填充气凝胶分离取出,并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0~95℃,压力为60~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还原填充负载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600~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先以3~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5~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2~3h后,继续先以15~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8~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3~5h后,继续以3~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60~1580℃,保温反应6~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3~5份氧化钙,2~4份氧化镁,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400~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1~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0~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00~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2~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乙醇铝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油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0~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戊醇、苯甲醇、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实例1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份氧化石墨烯,5份碳纤维,300份水,0.8份三聚氰胺,加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边恒温搅拌边用盐酸调节烧杯中物料pH至6.2后,停止搅拌,保温静置3h后,冷却,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20份醇铝盐,50份硅酸酯,100份脂肪酸,80份醇类溶剂,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3份纳米铁粉,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于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5℃,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所得负载填充气凝胶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0%的水合肼溶液中,于温度为75℃条件下,保温还原反应5h后,将负载填充气凝胶分离取出,并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还原填充负载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先以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3h后,继续先以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5h后,继续以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80℃,保温反应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5份氧化钙,4份氧化镁,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
实例2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份氧化石墨烯,5份碳纤维,300份水,0.8份三聚氰胺,加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边恒温搅拌边用盐酸调节烧杯中物料pH至6.2后,停止搅拌,保温静置3h后,冷却,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20份醇铝盐,50份硅酸酯,100份脂肪酸,80份醇类溶剂,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3份纳米铁粉,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于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5℃,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所得负载填充气凝胶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0%的水合肼溶液中,于温度为75℃条件下,保温还原反应5h后,将负载填充气凝胶分离取出,并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还原填充负载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先以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3h后,继续先以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5h后,继续以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80℃,保温反应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5份氧化钇,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
实例3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份氧化石墨烯,5份碳纤维,300份水,0.8份三聚氰胺,加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边恒温搅拌边用盐酸调节烧杯中物料pH至6.2后,停止搅拌,保温静置3h后,冷却,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20份醇铝盐,100份脂肪酸,80份醇类溶剂,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3份纳米铁粉,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于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5℃,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所得负载填充气凝胶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0%的水合肼溶液中,于温度为75℃条件下,保温还原反应5h后,将负载填充气凝胶分离取出,并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还原填充负载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3h后,继续以1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5h后,继续以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80℃,保温反应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5份氧化钙,4份氧化镁,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
实例4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20份醇铝盐,50份硅酸酯,100份脂肪酸,80份醇类溶剂,15份炭黑粉末,0.3份纳米铁粉,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炭黑粉末,于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5℃,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混合粉体,再将所得混合粉体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0%的水合肼溶液中,于温度为75℃条件下,保温还原反应5h后,将负载填充气凝胶分离取出,并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还原填充负载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先以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3h后,继续先以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5h后,继续以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80℃,保温反应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5份氧化钙,4份氧化镁,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
实例5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份氧化石墨烯,5份碳纤维,300份水,0.8份三聚氰胺,加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5℃,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边恒温搅拌边用盐酸调节烧杯中物料pH至6.2后,停止搅拌,保温静置3h后,冷却,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20份醇铝盐,50份硅酸酯,100份脂肪酸,80份醇类溶剂,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3份纳米铁粉,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倒入反应釜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于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超声浸渍40min,得混合浸渍液;再将反应釜密闭,于温度为85℃,超声频率为65kHz条件下,加热超声反应4h后,过滤,得滤饼,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8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将所得负载填充气凝胶转入炭化炉中,并以800mL/min速率向炉内通入氮气,于氮气保护状态下,先以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反应3h后,继续先以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5h后,继续以5℃/min速率进一步程序升温至1580℃,保温反应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得高温炭化料,再将所得高温炭化料粉碎后过5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得复合氮化铝粉体;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5份氧化钙,4份氧化镁,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份溶剂,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r/min转速搅拌混合3h后,出料,注模后,于压力为25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得陶瓷坯体,再将所得陶瓷坯体转入烧结炉中,于氮气气氛中,于温度为1850℃条件下,保温烧结3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所述溶剂为甲醇。
将实例1至5所得复合氮化铝陶瓷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检测上述复合氮化铝陶瓷的极限密度和热导率,极限密度越大,力学性能越好。
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检测表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效率。

Claims (10)

1.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20份醇铝盐,30~50份硅酸酯,80~100份脂肪酸,60~80份醇类溶剂,10~15份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0.2~0.3份纳米铁粉,0.1~0.2份氟化钠,先将醇铝盐、硅酸酯、脂肪酸、醇类溶剂纳米铁粉和氟化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超声浸渍,得混合浸渍液;
(2)将混合浸渍液加热超声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负载填充气凝胶,再将负载填充气凝胶用水合肼还原,得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
(3)将还原负载填充气凝胶于氮气保护状态下,缓慢升温至600℃,保温反应2~3h后,继续快速升温至1500℃,保温反应3~5h后,进一步升温至1560~1580℃,保温反应6~8h后,出料,粉碎,得复合氮化铝粉体;
(4)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0~100份复合氮化铝粉体,3~5份氧化钙,2~4份氧化镁,10~2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0~15份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后,注模压制成型,随后于氮气保护状态下,于温度为1800~1850℃条件下,烧结2~3h,冷却,出料,即得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醇铝盐为异丙醇铝、乙醇铝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硅酸酯为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脂肪酸为蓖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亚麻油酸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制备过程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5份氧化石墨烯,3~5份碳纤维,200~300份水,0.6~0.8份三聚氰胺,调节pH至6.0~6.2后,搅拌反应,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碳纤维/氧化石墨烯气凝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缩醛度为70~75%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溶剂为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戊醇、苯甲醇、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缓慢升温至600℃为:采用不同升温速率进行阶段性升温,先以3~5℃/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再以0.5~0.6℃/min速率程序升温至6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快速升温至1500℃为:采用不同升温速率进行阶段性升温,先以15~2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200℃,再以8~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500℃。
CN201910124875.5A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761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875.5A CN109761616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4875.5A CN109761616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1616A true CN109761616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4875.5A Withdrawn CN109761616A (zh) 2019-02-20 2019-02-20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161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165A (zh) * 2019-05-20 2019-09-10 龙云峰 一种复合氧化铝涂层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225244A (zh) * 2020-10-13 2021-01-15 江曙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单分散纳米铜锌锡硫的制备方法
CN112225456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林玉婷 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4491A (zh) * 2020-10-27 2021-02-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碳氮双缺陷优化的三维蜂窝型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11619A (zh) * 2022-10-26 2023-01-17 娄底市海天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4735A (zh) * 2023-03-18 2023-06-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AlN改性C/C-SiC摩擦材料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252A (zh) * 2014-08-20 2014-12-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以碳纤维为模板制备氮化铝纤维的方法
CN104387074A (zh) * 2011-04-21 2015-03-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陶瓷烧结体和制造陶瓷烧结体的方法
CN107673773A (zh) * 2017-11-02 2018-02-09 重庆交通大学 石墨烯改性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06980A (zh) * 2018-06-27 2018-10-26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静电卡盘和应用
CN108947498A (zh) * 2018-08-17 2018-12-07 佛山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碳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7074A (zh) * 2011-04-21 2015-03-0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陶瓷烧结体和制造陶瓷烧结体的方法
CN104213252A (zh) * 2014-08-20 2014-12-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以碳纤维为模板制备氮化铝纤维的方法
CN107673773A (zh) * 2017-11-02 2018-02-09 重庆交通大学 石墨烯改性炭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06980A (zh) * 2018-06-27 2018-10-26 深圳市商德先进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静电卡盘和应用
CN108947498A (zh) * 2018-08-17 2018-12-07 佛山朝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碳化硅多孔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玉春等: ""无压烧结SiC-AlN复相陶瓷导热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电子元件与材料》 *
靳坤峰: ""碳纤维/石墨烯气凝胶改性Zr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165A (zh) * 2019-05-20 2019-09-10 龙云峰 一种复合氧化铝涂层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225244A (zh) * 2020-10-13 2021-01-15 江曙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单分散纳米铜锌锡硫的制备方法
CN112225456A (zh) * 2020-10-22 2021-01-15 林玉婷 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4491A (zh) * 2020-10-27 2021-02-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碳氮双缺陷优化的三维蜂窝型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4491B (zh) * 2020-10-27 2022-04-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碳氮双缺陷优化的三维蜂窝型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11619A (zh) * 2022-10-26 2023-01-17 娄底市海天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54735A (zh) * 2023-03-18 2023-06-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AlN改性C/C-SiC摩擦材料的方法
CN116354735B (zh) * 2023-03-18 2024-02-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快速制备AlN改性C/C-SiC摩擦材料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1616A (zh) 一种致密烧结型复合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037345B (zh) 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方法
CN112225565B (zh) 一种钨硅靶坯的制备方法
CN102030556B (zh) 一种金刚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09833B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5152B (zh) 一种AlON透明陶瓷的低温快速制备方法
CN111499387A (zh) 高强度氮化硅复合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83227B (zh) 一种Li2MoO4-Mg2SiO4基复合陶瓷微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38290B (zh) 一种无压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0779B (zh) 一种焊接晶须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的方法
CN110976889A (zh) 一种高W量W-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20476A (zh) 金刚石-碳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7337453A (zh) 一种结合气固反应法制备重结晶碳化硅多孔陶瓷的方法
CN115677364A (zh) 一种多层次碳化锆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34920B (zh) 一种氮化钛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9820B (zh) 一种降低锆酸钙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温度的方法
CN109133986A (zh) 一种基于发泡法的AlN-SiC多孔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209B (zh) 一种定向多孔氮化硅蜂窝陶瓷及其快速制备方法
CN110759733B (zh) 一种Y0.5Dy0.5Ta0.5Nb0.5O4钽系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6773A (zh) 反应烧结及微氧化处理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11056846A (zh) 一种采用冷冻干燥和燃烧合成法快速制备的定向多孔氮化铝蜂窝陶瓷及其方法
CN114349516B (zh) 一种低温合成高致密SiC陶瓷的方法
CN103298983B (zh) 坩埚
JP2012524706A (ja) セラミック成形部品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15010499A (zh) 一种稀土氟化物与氧化钪双掺制备高性能氮化铝陶瓷基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