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7816B -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7816B
CN109727816B CN201910040134.9A CN201910040134A CN109727816B CN 109727816 B CN109727816 B CN 109727816B CN 201910040134 A CN201910040134 A CN 201910040134A CN 109727816 B CN109727816 B CN 109727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plate part
electromagnet
armature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01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7816A (zh
Inventor
杜欣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01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7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7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电磁铁、衔铁及触点组件,衔铁转动设置于绝缘本体,电磁铁用于驱动衔铁相对绝缘本体转动,转动的衔铁驱动触点组件导通或断开;本发明的继电器经由将电磁铁设置在绝缘本体的顶部上方、将电磁铁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设置相同、并将触点组件的焊接脚、电磁铁的接线焊脚均经由绝缘本体的底面突伸出,大大降低继电器的宽度,节省继电器在电路板上的横向安装空间,使得电路板可以集成更多不同功能电子元器件,辅助提升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配件之一,在电气控制电路的使用过程中,继电器作为一种自动开关使用,实际使用时,需要将继电器的焊脚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随着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在电路板上安装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而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主要占用的是电路板上的横向空间,现有技术中由于继电器的构造设计不合理,继电器的宽度都相对较宽,即现有技术中宽度较宽的继电器会占用电路板的横向空间,不利于电路板集成化程度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经由将电磁铁设置在绝缘本体的顶部上方、将电磁铁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设置相同、并将触点组件焊接脚、电磁铁的接线焊脚均经由绝缘本体的底面突伸出,大大降低继电器的宽度,节省继电器在电路板上的横向安装空间,使得电路板可以集成更多不同功能电子元器件,辅助提升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电磁铁、衔铁及触点组件,衔铁转动设置于绝缘本体,电磁铁设置于绝缘本体并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电磁铁用于驱动衔铁相对绝缘本体转动,转动的衔铁驱动触点组件导通或断开,电磁铁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相同,触点组件的焊接脚、电磁铁的接线焊脚均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
较佳地,所述电磁铁包括绝缘骨架、线圈单元及轭铁,绝缘骨架具有基部、分别设置于基部两端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基部的一侧设有容置槽及突伸入容置槽内的多个扣头,轭铁采用同一导磁料片弯折而成,轭铁具有基板部及分别自基板部的两端弯折而成的折板部,基板部容设于容置槽内,多个扣头分别位于基板部的两侧,扣头用于将基板部封装在容置槽内,线圈单元绕设于基部及基板部的外侧,线圈单元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
较佳地,所述基板部设有多个扣槽,多个扣头分别突伸入多个扣槽内,扣头抵触扣槽的底壁进而将基板部固定在容置槽内。
较佳地,所述折板部呈L型,折板部固定于绝缘本体,折板部具有与基板部平行设置的驱动片,驱动片位于两个折板部彼此靠近的一侧,一个驱动片用于吸引衔铁,另一个驱动片用于排斥衔铁。
较佳地,所述衔铁包括绝缘块、永磁铁及导磁片,绝缘块转动设置于绝缘本体,永磁铁及导磁片均装设于绝缘块,导磁片吸附于永磁铁,导磁片的两端分别突伸出绝缘块的两端,导磁片两端的磁性极性相同,导磁片位于两个折板部的驱动片的同一侧。
较佳地,所述触点组件包括设置于绝缘本体的静端子及动端子,绝缘块设有突柱,突柱的自由端为半圆柱弧面,半圆柱弧面用于抵触动端子以使得动端子接触导通静端子。
较佳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隔离板,隔离板设有贯穿隔离板的穿孔,隔离板用于隔离电磁铁及触点组件,动端子位于静端子与隔离板之间,突柱经由穿孔抵触动端子。
较佳地,所述隔离板设有凸包,凸包用于抵触动端子的自由端以防止动端子复位过度。
较佳地,所述结构改良式继电器设有塑胶壳,塑胶壳设有用于容设电磁铁及绝缘本体的容置盲腔,塑胶壳设有突伸入容置盲腔内的多个突扣,多个突扣分别位于绝缘本体的两侧,突扣扣持绝缘本体远离电磁铁的一端以防止绝缘本体从容置盲腔内退出。
较佳地,所述塑胶壳设有与容置盲腔连通并贯穿塑胶壳的排气孔,绝缘骨架设有盲孔,盲孔与排气孔连通并位于排气孔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继电器经由将电磁铁设置在绝缘本体的顶部上方、将电磁铁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设置相同、并将触点组件的焊接脚、电磁铁的接线焊脚均经由绝缘本体的底面突伸出,大大降低继电器的宽度,节省继电器在电路板上的横向安装空间,使得电路板可以集成更多不同功能电子元器件,辅助提升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塑胶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本体 2—电磁铁 3—衔铁
4—触点组件 5—绝缘骨架 6—线圈单元
7—轭铁 8—基部 9—第一挡板
11—第二挡板 12—容置槽 13—扣头
14—扣槽 15—基板部 16—折板部
17—驱动片 18—绝缘块 19—导磁片
21—静端子 22—动端子 23—突柱
24—半圆柱弧面 25—隔离板 26—穿孔
27—塑胶壳 28—容置盲腔 29—排气孔
31—盲孔 32—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包括绝缘本体1、电磁铁2、衔铁3及触点组件4,衔铁3转动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例如,衔铁3经由轴体转动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电磁铁2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并位于绝缘本体1的顶部上方,电磁铁2用于驱动衔铁3相对绝缘本体1转动,转动的衔铁3驱动触点组件4导通或断开,电磁铁2的宽度与绝缘本体1的宽度相同,也就是说电磁铁2安装在绝缘本体1的正上方,触点组件4的焊接脚、电磁铁2的接线焊脚均突伸出绝缘本体1的底面以用于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
本发明的继电器经由将电磁铁2设置在绝缘本体1的顶部上方、将电磁铁2的宽度与绝缘本体1的宽度设置相同、并将触点组件4的焊接脚及电磁铁2的接线焊脚均经由绝缘本体1的底面突伸出,大大降低继电器的宽度,节省继电器在电路板上的横向安装空间,使得电路板可以集成更多不同功能电子元器件,辅助提升电路板的集成化程度。
所述电磁铁2包括绝缘骨架5、线圈单元6及轭铁7,绝缘骨架5具有基部8、分别设置在基部8左右两端的第一挡板9及第二挡板11,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1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基部8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2及突伸入容置槽12内的多个扣头13,轭铁7采用同一导磁料片冲压弯折而成,确保轭铁7性能的一致性,轭铁7具有基板部15及分别自基板部15的两端弯折而成的折板部16,基板部15容设在容置槽12内,多个扣头13分别位于基板部15的上下两侧,扣头13用于将基板部15封装在容置槽12内以防止轭铁7与绝缘骨架5彼此脱开,相较于基板部15贯穿基部8,进一步辅助降低电磁铁2的宽度,线圈单元6绕设在基部8及基板部15的外侧,线圈单元6位于第一挡板9与第二挡板11之间。
所述基板部15上设置有多个扣槽14,扣槽14自基板部15远离基部8的一侧凹设而成,多个扣头13分别突伸入多个扣槽14内,扣头13抵触扣槽14的底壁进而将基板部15固定在容置槽12内。相较于扣头13抵触在基板部15的外表面上,进一步辅助降低电磁铁2的厚度。
所述折板部16呈L型,折板部16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折板部16具有与基板部15平行设置的驱动片17,驱动片17位于两个折板部16彼此靠近的一侧,一个驱动片17用于吸引衔铁3,另一个驱动片17用于排斥衔铁3。绝缘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设折板部16的L型卡槽,利用L型卡槽的侧壁抵触折板部16,防止折板部16沿绝缘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从绝缘本体1上脱出,确保电磁铁2稳固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
所述衔铁3包括绝缘块18、永磁铁(图中未示出)及导磁片19,绝缘块18转动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永磁铁及导磁片19均装设在绝缘块18上,导磁片19吸附在永磁铁上,导磁片19的两端分别突伸出绝缘块18的两端,导磁片19两端的磁性极性相同,即永磁铁的磁性N极吸住导磁片19或者永磁铁的磁性S极吸住导磁片19,导磁片19位于两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的同一侧。实际使用时,轭铁7的两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分别为不同的极性,即一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为磁性N极,另一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的驱动片17为磁性S极,如此,当一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吸引导磁片19的一端时,另一个折板部16的驱动片17的排斥导磁片19的另一端,确保导磁片19快速准确地转动,以实现触点组件4使用状态的切换。
所述触点组件4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的静端子21及动端子22,绝缘块18上设有突柱23,突柱23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半圆柱弧面24,半圆柱弧面24用于抵触动端子22以使得动端子22接触导通静端子21。当电磁铁2驱动衔铁3转动时,半圆柱弧面24与动端子22之间发生相对滚动,降低两者之间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降低两者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噪音,减缓两者的磨损,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隔离板25,隔离板25设有贯穿隔离板25的穿孔26,隔离板25用于隔离电磁铁2及触点组件4,避免电磁铁2干扰动端子22与静端子21的使用(主要是避免轭铁7与动端子22或静端子21接触而干扰触点组件4的使用),动端子22位于静端子21与隔离板25之间,动端子22、驱动片17分别位于隔离板25的两侧,突柱23经由穿孔26抵触动端子22。
所述隔离板25设有凸包(图中未示出),凸包自隔离板25的表面突设而成,凸包用于抵触动端子22的自由端以防止动端子22复位过度而无法正常使用。
所述结构改良式继电器设有塑胶壳27,塑胶壳27设有用于容设电磁铁2及绝缘本体1的容置盲腔28,塑胶壳27设有突伸入容置盲腔28内的多个突扣32,多个突扣3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的左右两侧,突扣32扣持绝缘本体1远离电磁铁2的一端以防止绝缘本体1从容置盲腔28内退出。
所述塑胶壳27设有与容置盲腔28连通并贯穿塑胶壳27的排气孔29,当容置盲腔28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可以经由排气孔29排出,避免塑胶壳27爆裂;绝缘骨架5设有盲孔31,盲孔31与排气孔29连通并位于排气孔29的下方,当外界的液体经由排气孔29进入继电器内时,外界的液体进入盲孔31内,避免外界的液体直接接触电磁铁2或触点组件4而导致继电器损坏。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电磁铁、衔铁及触点组件,衔铁转动设置于绝缘本体,电磁铁设置于绝缘本体并位于绝缘本体上方,电磁铁用于驱动衔铁相对绝缘本体转动,转动的衔铁驱动触点组件导通或断开,电磁铁的宽度与绝缘本体的宽度相同,触点组件的焊接脚、电磁铁的接线焊脚均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绝缘骨架、线圈单元及轭铁,绝缘骨架具有基部、分别设置于基部两端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基部的一侧设有容置槽及突伸入容置槽内的多个扣头,轭铁采用同一导磁料片弯折而成,轭铁具有基板部及分别自基板部的两端弯折而成的折板部,基板部容设于容置槽内,多个扣头分别位于基板部的两侧,扣头用于将基板部封装在容置槽内,线圈单元绕设于基部及基板部的外侧,线圈单元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部设有多个扣槽,多个扣头分别突伸入多个扣槽内,扣头抵触扣槽的底壁进而将基板部固定在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部呈L型,折板部固定于绝缘本体,折板部具有与基板部平行设置的驱动片,驱动片位于两个折板部彼此靠近的一侧,一个驱动片用于吸引衔铁,另一个驱动片用于排斥衔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包括绝缘块、永磁铁及导磁片,绝缘块转动设置于绝缘本体,永磁铁及导磁片均装设于绝缘块,导磁片吸附于永磁铁,导磁片的两端分别突伸出绝缘块的两端,导磁片两端的磁性极性相同,导磁片位于两个折板部的驱动片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组件包括设置于绝缘本体的静端子及动端子,绝缘块设有突柱,突柱的自由端为半圆柱弧面,半圆柱弧面用于抵触动端子以使得动端子接触导通静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隔离板,隔离板设有贯穿隔离板的穿孔,隔离板用于隔离电磁铁及触点组件,动端子位于静端子与隔离板之间,突柱经由穿孔抵触动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设有凸包,凸包用于抵触动端子的自由端以防止动端子复位过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改良式继电器设有塑胶壳,塑胶壳设有用于容设电磁铁及绝缘本体的容置盲腔,塑胶壳设有突伸入容置盲腔内的多个突扣,多个突扣分别位于绝缘本体的两侧,突扣扣持绝缘本体远离电磁铁的一端以防止绝缘本体从容置盲腔内退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壳设有与容置盲腔连通并贯穿塑胶壳的排气孔,绝缘骨架设有盲孔,盲孔与排气孔连通并位于排气孔的下方。
CN201910040134.9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Active CN109727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134.9A CN109727816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134.9A CN109727816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7816A CN109727816A (zh) 2019-05-07
CN109727816B true CN109727816B (zh) 2023-12-12

Family

ID=6629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0134.9A Active CN109727816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7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8305B (zh) * 2021-02-07 2022-09-02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附加开关式继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3204A (ja) * 2001-02-07 2002-10-25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電磁継電器
CN201773773U (zh) * 2010-08-05 2011-03-23 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多线圈继电器
CN103311053A (zh) * 2012-03-15 2013-09-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07381329U (zh) * 2017-10-12 2018-05-18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继电器
CN108511272A (zh) * 2018-04-09 2018-09-07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3204A (ja) * 2001-02-07 2002-10-25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電磁継電器
CN201773773U (zh) * 2010-08-05 2011-03-23 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多线圈继电器
CN103311053A (zh) * 2012-03-15 2013-09-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207381329U (zh) * 2017-10-12 2018-05-18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继电器
CN108511272A (zh) * 2018-04-09 2018-09-07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7816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4345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037730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16528650U (zh) 抗短路电流触头结构
JP4116022B2 (ja) 電磁リレー
JP2006294459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5093118A (ja)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CN109727816B (zh) 一种结构改良式继电器
CN219979462U (zh) 一种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1446128A (zh) 一种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CN215869245U (zh) 分励脱扣器
CN213242410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0325647U (zh) 一种降低吸合碰撞噪音的继电器
GB2137813A (en) Polaris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0136828U (zh) 衔铁可稳定复位的继电器
CN112509873A (zh) 一种低阻抗高可靠性的继电器
CN112151311A (zh) 一种继电器
CN219321257U (zh) 一种交直流继电器结构
KR200446415Y1 (ko) 전자 접촉기의 가동 코어 어셈블리
CN219163282U (zh) 一种耐用继电器
JPS63292535A (ja) 電気開閉装置
CN218887076U (zh) 一种高抗短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106374U (zh) 交流接触器的接触系统
CN214226833U (zh) 一种板式吸附式多触头电磁继电器
CN219017541U (zh) 小型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