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4450A - 一种新型分流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分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4450A
CN109724450A CN201910018136.8A CN201910018136A CN109724450A CN 109724450 A CN109724450 A CN 109724450A CN 201910018136 A CN201910018136 A CN 201910018136A CN 109724450 A CN109724450 A CN 109724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le
wall
tube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81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广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nduo Air Conditioners & Refrigera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nduo Air Conditioners & Refrigera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nduo Air Conditioners & Refrigera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nduo Air Conditioners & Refrigera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81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4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4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分流头,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开有进液口(10),内置一个喷嘴(9),喷嘴(9)与分流头混合腔(8)连通,本体(1)另外一端面(2)的边缘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6),与混合腔(8)连通,端面(2)中间部分开有一个通孔(3),与分流头同轴线,并与混合腔(8)连通;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机构(4),流量调节机构(4)穿过通孔(3),可沿通孔(3)上下移动,调节喷嘴(9)进液口(9b)的流通面积大小。本发明通过流量调节机构(4)在通孔(3)的上下移动,调节喷嘴(9)喷液口(9b)的流通面积大小从而达到根据需要调节流量大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分流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分流头。
背景技术
现在空调领域中使用的分流头,制冷剂进入分流头后,通过分流头的分流孔流出的流量都是不可调节的。
后出现一种流量可调节的分流头,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与分流头连接的分流管处,这种调节方式记载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042896.5,专利名称为:分流头及空调器、空调器的调节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这种调节方式在每根分流管上都单独设置流量调节装置,存在由于调节装置数量较多而造成容易泄露,且不容易调节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分流头,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开有进液口10,进液口10内置一个喷嘴9,喷嘴9与分流头混合腔8连通,本体1另外一端面2的边缘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6,分流孔6与混合腔8连通,端面2中间部分开有一个通孔3,通孔3与所述分流头同轴线,且与混合腔8连通;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机构4,流量调节机构4穿过所述通孔3,可沿所述通孔3上下移动,调节喷嘴9喷液口9b的流通面积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4h,调节杆本体包括第一杆体4d、第二杆体4b和调节旋钮4a,第一杆体4d下部和分流锥4h上部活动连接,且连接后轴线一致,第一杆体4d上部与第二杆体4b下部在台阶面4e处连接,第二杆体4b上部设置有调节旋钮4a,第一杆体4d外表面为光滑外壁,第二杆体4b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4c,流量调节机构4与通孔3同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锥4h的上表面4f中心部位向下开有一个螺纹槽,第一杆体4d最下部还伸出一段连接杆4g,连接杆4g设置有与分流锥4h上表面所设置的螺纹槽匹配的螺纹,且长度与所述螺纹槽的深度一致,分流锥4g通过螺纹槽旋入连接杆4g,与第一杆体4d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4a为十字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3包括最下端的第一内壁3e,内径与第一杆体4d外径相同,第一内壁3e在端面3d扩大,形成第二内壁3c,第二内壁3c设置有与第二杆体4b配套的内螺纹,第二内壁3c在端面3b处与上端第三内壁3a隔开,第二内壁3c与上端第三内壁3a同内径,内径和第二杆体4b外径相同,第一内壁3e和第三内壁3a为光滑内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壁3e处沿混合腔8方向开有1~2道密封槽,密封镶嵌有密封环5。
设置密封环是防止分流头里面流动制冷剂通过调节机构4和通孔3之间的缝隙向外泄露,达到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9与混合腔8连通的喷液口9b为喇叭形状,喇叭大口面向混合腔8,且与混合腔8同轴线,喇叭口锥度与流量调节机构4的分流锥4g相同。
使用该新型分流头,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流量调节机构4在通孔3中相对于喷嘴9的喷液口9a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进入分流头的制冷剂流量,达到调节分流头流量的效果,同时由于采取一个流量调节机构调节流量,数量减少到最少,能获得最大限度避免泄露的效果,且通过调节流量调节机构相对于喷嘴之间距离,也能达到均匀控制分流头所分流的制冷剂流量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前述新型分流头的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制冷剂进出管104、换热管107、换热管U型弯头108、圆形壳体106,载冷剂进液管102、载冷剂出液管109、左密封端盖101、右密封端盖110、分流毛细管103、射流板105和射流板固定螺杆111;所述射流板105为圆形,外直径和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壁直径相同,上面均匀开有射流通孔、换热管固定通孔和射流板固定通孔;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包括进和出两根互相连通管,作为一组,分别穿过与所述圆形壳体106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所述左密封端盖101,插入内置在所述圆形壳体106的新型分流头100进液口10并密封固定,所述分流毛细管103一端插入所述分流孔6并焊接固定,另外一端和所述换热管107一端管口连通并焊接固定,所述换热管107穿过所述射流板105的换热管固定通孔,在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延申,延申的另外一端面的管口通过所述换热管U型弯头108连通,形成U型换热管回路,所述圆形壳体106的另外一个端面通过所述右密封端盖110密封,所述射流板固定螺杆111穿过所述射流板105上的射流板固定通孔,两端通过螺母连接固定,所述载冷剂进液管102、载冷剂出液管109分别设置在所述圆形壳体106上部左右两端边缘位置,并和所述圆形壳体106连通。
进一步地,可通过多个所述换热管U型弯头108把所述换热管107前后串联连通,在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延长所述换热管107。
进一步地,分别穿过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的所述左密封端盖101和所述圆形壳体106的可拆卸密封连接为法兰连接,所述右密封端盖110和所述圆形壳体106为焊接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射流板固定通孔设置于所述射流板105的边缘。
进一步地,可设置1~6组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
在圆形壳体内部设置多组和制冷剂进出管相连接的分流头以及配套的分流毛细管和换热管,是适应大能力的机组使用,达到减少体积的,显得更紧凑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为内螺纹铜管。
把新型分流头使用于壳管式换热器,可以根据壳管式换热器配置不同能力大小,通过调节分流头的流量调节机构相对于喷嘴之间距离达到调节所需要最佳流量目的效果,即通过调节连接进出制冷剂管104的一组分流头流量,或者其中之一分流头流量,达到均匀控制进入换热管所需最佳流量的效果。
同时,采用圆形射流板,使得流动在圆形壳体内换热管外的载冷剂,只能通过和圆形壳体内壁边缘密封的射流板上射流孔泄压、喷射到换热管上,和换热管强制换热,相对于目前壳管式换热器采取的折流板,通过低速曲线流过换热管的载冷剂,能达到换热效率明显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处于最下位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处于最上位置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去除调节机构和喷嘴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喷嘴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处于最下位置的俯视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的俯视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新型分流头调节机构的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预分离示意图。
图9为使用本发明新型分流头的壳管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图。
图10为射流板结构原理图。
图11为使用本发明新型分流头壳管式换热器内部整体换热部件安装原理图。
图12为使用本发明新型分流头的壳管式换热器预安装工作原理图。
图13为使用本发明新型分流头,通过换热管U型弯头延长换热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分流头,如图1和 2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开有进液口10,进液口10内置一个喷嘴9,喷嘴9与分流头混合腔8连通,本体1另外一端面2的边缘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6,分流孔6与分流头里面的混合腔8连通,端面2中间部分开有一个通孔3,通孔3与分流头相同轴线,与混合腔8连通。
分流头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机构4,流量调节机构4穿过通孔3,可沿通孔3上下移动,调节喷嘴9喷液口9b的流通面积大小。
通孔3内壁结构见图3,包括最下端的第一内壁3e,内径与第一杆体4d外径相同,第一内壁3e在端面3d扩大,形成第二内壁3c,第二内壁3c设置有与第二杆体4b配套的内螺纹,第二内壁3c在端面3b处与上端第三内壁3a隔开,第二内壁3c与上端第三内壁3a同内径,内径和第二杆体4b外径相同,第一内壁3e和第三内壁3a为光滑内壁。
为防止制冷剂通过通孔3和调节机构4缝隙泄露,如图3所示,还在第一内壁3e处沿混合腔8方向开有2道密封槽,密封镶嵌有密封环5,密封环5采用能预防和制冷剂老化腐蚀的弹性材料制造而成,比如橡胶材料。
如果分流头流量较少,分流孔6不太多,比如进液口10直径不大于8毫米,且不超过3个分流孔,也可以采取1道密封槽结构。
图4为喷嘴9的结构原理图,喷嘴9包括喷嘴本体9a和喷液口9b,喷夜口9b为喇叭形状,大口部分面向分流锥4h锥部,喷液口9b锥度与分流锥4h相同,轴线同进液口10轴线。
喷嘴9内置于分流头进液口10,喷嘴本体9a端面紧紧贴合在分液头进液口10内壁台阶10a处,内置方式可采取活动或者固定方式,固定方式可以采取目前常规方式,比如缝隙粘贴固定,或者螺纹固定等方式。
实际使用时,把铜管同轴向插入分流头进液孔10,铜管插入端面紧紧顶住喷嘴9的喷嘴本体9a开有小口的端面,使得喷嘴本体9a开有大口的端面紧紧贴合在分液头进液口10内壁台阶10a处,此时焊接固定铜管和分流头,使得内置的喷嘴9紧紧固定,如果碰嘴9内置方式是活动的,最佳的连接方式是分流头进液孔10垂直向上,铜管向下垂直同轴向插入焊接固定。
图5为型分流头调节机构处于最下位置的俯视原理图,分流头分流孔6均匀布置在分流头端面2的四周边缘,分流头显圆形,通孔3开在圆形中心位置处。
流量调节机构4原理见图6,流量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4h,调节杆本体包括第一杆体4d、第二杆体4b和调节旋钮4a,第一杆体4d最下部活动连接分流锥4h,且连接后轴线一致,第一杆体4d上部与第二杆体4b下部在台阶面4e处连接,第二杆体4b上部设置有调节旋钮4a,调节旋钮4a为十字槽结构。
第一杆体4d外表面为光滑外壁,第二杆体4b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4c,流量调节机构4与通孔3同轴线。
图7为分流头调节机构的俯视原理图,调节机构4为一个圆形形状,调节旋钮4a为十字槽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调节旋钮4a除去十字槽结构外,也可以采取其它方便于调节杆本体调节的常用结构,如螺母结构,或者螺母以及螺母中间带十字槽的结构等。
图8为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预分离示意图,可以看出,分流锥4h的上表面4f中心部位向下开有一个螺纹槽,第一杆体4d最下部还伸出一段连接杆4g,连接杆4g设置有与分流锥4h上表面所设置的螺纹槽匹配的螺纹,且长度与螺纹槽的深度一致,分流锥4g通过螺纹槽旋入连接杆4g,与第一杆体4d实现螺纹活动连接。
实际结构中,也可以把分流锥4h和第一杆体4d做成一个整体,而在第一杆体4d的顶部上外壁开有一段外螺纹,在第二杆体4b 下部中心位置开有一个内螺纹槽,通过内螺纹槽旋入开有外螺纹的第一杆体4d的顶部一段杆体,完成螺纹活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常规方便连接的方式,比如快速接头连接等。
分流锥4h锥部面向喷嘴9的喷液口,喷嘴9与混合腔8连通的喷液口为喇叭形状,喇叭大口面向混合腔8,且与混合腔8同轴线,喇叭口锥度与流量调节机构4的分流锥4g相同,且与分流锥4g轴线一致。
实际装配调节机构4时,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步,清洗分流头通孔3、调节机构4的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4h,保证干净无尘,把通孔3的第一内壁3e处开有的2道密封槽,用2条密封环5嵌入;
第二步,将调节机构4的调节杆本体插入分流头通孔3中,第一杆体4d最下部伸出一段连接杆4g位于最下部,安装时保证调节杆本体与分流头通孔3同轴线,且能顺利地通过调节旋钮4a的调节上下移动,把调节杆本体旋转到最下部位置;
第三步,将分流锥4h锥部向外,通过进液口10向混合腔8空间移动,直到分流锥4h平面上开有的螺纹槽伸进第一杆体4d最下部伸出一段连接杆4g,并旋转固定,安装过程中注意保证分流锥4h轴向同调节杆本体轴线,且能顺利地通过调节旋钮4a的调节上下移动,把调节机构4旋转到最上部位置;
第四步,将喷嘴9内置于分流头进液口10,并固定在分流头进液口10处,在喷嘴9的喇叭状喷液口的大口面对分流锥4h的锥部,注意保持喷嘴9的喇叭状喷液口轴线同进液口10以及分流锥4h的轴线一致,安装好喷嘴9后,旋转调节杆本体到最下部位置,检查并确认喷液口内壁面与分流锥4h的锥部外表面贴合紧密,密封。
安装好调节机构4的分流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调节流量:
先用工具,比如十字螺丝刀,插入调节旋钮4a端部的十字槽中,通过旋转调节旋钮4a调流量调节机构4上下运动,调节流量大小,具体为:
如果想减少或者关闭流量,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4a,流量调节机构4向下运动, 分流锥4g逐步靠近所述喷嘴9的喇叭形喷液口,不断减小喷液口流通面积,减少流量,最终分流锥4g外表面贴合在所述喷嘴9喷液口喇叭形内壁上,流量为零,该状态见图1;
如果想增大流量,则在上述基础上逆时针旋转,逐步使得分流锥4g远离所述喷嘴9的喇叭形喷液口,使得喷液口流通面积不断增大,当流量调节机构4的台阶面4f顶到混合腔8与分流孔6连通面7时,此时不能再继续升高,流量最大,该状态见图2。
为了便于调节安置于密封容器内的分流头流量,可在调节旋钮4a上设置一个线控或者遥控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控制调节旋钮4a的顺逆时针旋转以及旋转度的大小,从而控制流量调节机构4上下运动的距离,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另外,该分流头用于壳管式换热器的实施例,见图9,包括制冷剂进出管104、换热管107、换热管U弯头108、圆形壳体106,载冷剂进液管102、载冷剂出液管109,左密封端盖101、右密封端盖110、分流毛细管103、射流板105和射流板固定螺杆111,射流板105为圆形,射流板结构原理图见图10,外直径和圆形壳体106内壁直径相同,射流板105的板面105d上均匀开有射流通孔105a、换热管固定通孔105b和射流板固定通孔105c;制冷剂进出管104分别穿过与圆形壳体106的一端能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左密封端盖101,穿过的缝隙密封,分别插入内置在左密封端盖101内的分流头100的进液口10并密封固定,分流毛细管103一端插入分流孔6并焊接固定,另外一端和换热管107一端管口连接并焊接固定,换热管107穿过射流板105的换热管固定通孔105b,在圆形壳体106内延伸,延伸的另外一端面的管口通过换热管U型弯头108连接,形成U型换热管回路,圆形壳体106的另外一个端面通过另一个右密封端盖110密封,射流板固定螺杆111穿过射流板105上的射流板固定通孔105c,两端通过螺母连接固定,载冷剂进液管102和载冷剂出液管109分别设置在圆形壳体106上部左右两端边缘位置,并和圆形壳体106连通。
分别穿过制冷剂进出管104的左密封端盖101和圆形壳体106的可拆卸密封连接为法兰连接,也可以采取其它连接,如螺纹连接,另外一个右密封端盖110和圆形壳体106之间的密封为焊接密封连接,当然, 也可以采取法兰或者螺纹等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载冷剂进液管102或者载冷剂出液管109可以设置在密封端盖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圆形壳体106上。
制冷剂进出管104和分流头100的进液口10密封固定,可以采取螺纹密封固定,或者焊接等常规方式。
制冷剂进出管104和分流头100之间的连接,应分别一一对应,即制冷剂进入管部分对应流进的分流头,制冷剂出管部分对应出流出的分流头,构成一组,互相之间连通,形成一组进出回路;实际使用中,制冷剂进入管部分所连接的分流头为本发明的分流头,制冷剂出管部分所连接的分流头可以为本发明的分流头,或者为常规的分流头。
换热管U型弯头108,可以是整根换热管107弯成U型换热管回路中U型弯的一部分,也可以是U型弯头108两头分别同两根换热管107端面焊接构成一条U型换热管回路。
射流板105的板面105d上,边缘分别均匀开有4个射流板固定通孔105c,以射流板105圆心为中心对称布置,实际使用,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布置,能保证稳定固定射流板105即可。
在装入圆形壳体106前,先把进出制冷剂管104分别插入独立的分流头100的进液口10中,然后通过分流毛细管103一端焊接固定在穿过射流板105换热管固定通孔105b的换热管107的一端管口,另外一端和分流头100的分流孔6焊接固定,穿过射流板105换热管固定通孔105b的换热管107的一端管口通过换热管U型弯头108的连通,构成U型换热管回路,从而完成制冷剂进出管104、分流头100、分流毛细管103、换热管107和换热管U型弯头108之间连接,射流板105通过穿过射流板105上固定通孔105c的射流板固定螺杆111,两端用螺母固定,构成一个整体部件,该整体部件工作原图见图11。
使用本发明分流头的壳管式换热器预安装工作原理图见图12,实际安装时,可以把圆形壳体106水平放置,右密封端盖110和圆形壳体106之间的焊接密封,然后用单独开有制冷剂进出管104同管径通孔的左密封端盖101分别插入制冷剂进出管104上,密封固定后,再把上述整体结构水平放入圆形壳体106内部,最后把左密封端盖101和圆形壳体106之间断面紧密贴合,采用法兰连接,用螺栓穿过法兰孔固定。
实际使用需要调节分流头100流量时,可以先拆卸固定在法兰上的螺栓,然后反方向拖出上述整体部件,用螺丝刀等工具旋转调节旋钮4a,调节流量,当完成流量调节后,再按照上述方法装入圆形壳体106中。也可以采取上述在调节旋钮4a上设置线控或者遥控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调节流量,此时就不再需要抽出上述整体部件。
如果需要增加换热管107的长度,可以通过过多个换热管U型弯头108把换热管107前后串联连通,在圆形壳体106内部加长换热管107,具体见图13。
另外,可在圆形壳体106内部,设置多组和制冷剂进出管104相连接的分流头100以及配套的分流毛细管103、换热管107和换热管U型弯头108。如可以在圆形壳体106内部设置4组结构,其中制冷剂进出管104分别为4组,四进四出,对应的制冷剂进入管和制冷剂出管分别为4根,合计8根,互相对应一一构成一组,相互连通,上面配置有对应的分流头100、以及配套的分流毛细管103换热管107和换热管U型弯头108;同理,也可以设置为2组、3组、5组或者6组等。
上面所述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107,均为内螺纹铜管。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新型分流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一端开有进液口(10),所述进液口(10)内置一个喷嘴(9),所述喷嘴(9)与所述分流头混合腔(8)连通,所述本体(1)另外一端(2)的边缘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6),所述分流孔(6)与所述混合腔(8)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2)中间部分开有一个通孔(3),所述通孔(3)与所述分流头同轴线,且与所述混合腔(8)连通;还设置有流量调节机构(4),所述流量调节机构(4)穿过所述通孔(3),可沿所述通孔(3)上下移动,调节所述喷嘴(9)喷液口(9b)的流通面积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杆本体和分流锥(4h),所述调节杆本体包括第一杆体(4d)、第二杆体(4b)和调节旋钮(4a),所述第一杆体(4d)下部和所述分流锥(4h)上部活动连接,且连接后轴线一致,所述第一杆体(4d)上部与第二杆体(4b)下部在台阶面(4e)处连接,所述第二杆体(4b)上部设置有调节旋钮(4a),所述第一杆体(4d)外表面为光滑外壁,所述第二杆体(4b)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4c),所述流量调节机构(4)与所述通孔(3)同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4h)的上表面(4f)中心部位向下开有一个螺纹槽,所述第一杆体(4d)最下部还伸出一段连接杆(4g),所述连接杆(4g)设置有与所述分流锥(4h)上表面所设置的螺纹槽匹配的螺纹,且长度与所述螺纹槽的深度一致,所述分流锥(4g)通过螺纹槽旋入所述连接杆(4g),与所述第一杆体(4d)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4a)为十字槽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包括最下端的第一内壁(3e),内径与所述第一杆体(4d)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内壁(3e)在端面(3d)扩大,形成第二内壁(3c),所述第二内壁(3c)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杆体(4b)配套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内壁(3c)在端面(3b)处与上端第三内壁(3a)隔开,所述第二内壁(3c)与上端第三内壁(3a)同内径,内径和所述第二杆体(4b)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内壁(3e)和第三内壁(3a)为光滑内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壁(3e)处沿所述混合腔(8)方向开有1~2道密封槽,所述密封镶嵌有密封环(5)。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分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9)与所述混合腔(8)连通的喷液口(9b)为喇叭形状,喇叭大口面向所述混合腔(8),且与所述混合腔(8)同轴线,所述喇叭口锥度与所述流量调节机构(4)的分流锥(4g)相同。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新型分流头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进出管(104)、换热管(107)、换热管U型弯头(108)、圆形壳体(106),载冷剂进液管(102)、载冷剂出液管(109)、左密封端盖(101)、右密封端盖(110)、分流毛细管(103)、射流板(105)和射流板固定螺杆(111);所述射流板(105)为圆形,外直径和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壁直径相同,上面均匀开有射流通孔、换热管固定通孔和射流板固定通孔;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包括进和出两根互相连通管,作为一组,分别穿过与所述圆形壳体(106)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所述左密封端盖(101),插入内置在所述圆形壳体(106)的新型分流头(100)进液口(10)并密封固定,所述分流毛细管(103)一端插入所述分流孔(6)并焊接固定,另外一端和所述换热管(107)一端管口连通并焊接固定,所述换热管(107)穿过所述射流板(105)的换热管固定通孔,在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延申,延申的另外一端面的管口通过所述换热管U型弯头(108)连通,形成U型换热管回路,所述圆形壳体(106)的另外一个端面通过所述右密封端盖(110)密封,所述射流板固定螺杆(111)穿过所述射流板(105)上的射流板固定通孔,两端通过螺母连接固定,所述载冷剂进液管(102)、载冷剂出液管(109)分别设置在所述圆形壳体(106)上部左右两端边缘位置,并和所述圆形壳体(106)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可通过多个所述换热管U型弯头(108)把所述换热管(107)前后串联连通,在所述圆形壳体(106)内延长所述换热管(107)。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分别穿过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的所述左密封端盖(101)和所述圆形壳体(106)的可拆卸密封连接为法兰连接,所述右密封端盖(110)和所述圆形壳体(106)为焊接密封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板固定通孔设置于所述射流板(105)的边缘。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可设置1~6组所述制冷剂进出管(104)。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7)为内螺纹铜管。
CN201910018136.8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新型分流头 Pending CN109724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136.8A CN109724450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新型分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8136.8A CN109724450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新型分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4450A true CN109724450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29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8136.8A Pending CN109724450A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新型分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4450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9602A (en) * 1957-12-30 1962-02-21 Gustav Adolf Hessmer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prayer heads
CN202328952U (zh) * 2011-12-05 2012-07-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冷媒分配器
CN202823691U (zh) * 2012-07-31 2013-03-27 王稳来 一种粘稠液体用喷头组件及具有该喷头组件的喷枪
CN202928223U (zh) * 2012-11-21 2013-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剂分配器及空调器
CN204254940U (zh) * 2014-11-21 2015-04-08 新昌县丰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流量分配器
CN104596164A (zh) * 2013-11-01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液装置及空调器
CN104913678A (zh) * 2015-06-24 2015-09-16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壳式干式蒸发器的均液装置
CN104958817A (zh) * 2015-07-15 2015-10-07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的空氧混合装置及方法
CN106546036A (zh) * 2016-11-21 2017-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流头及空调器、空调器的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9602A (en) * 1957-12-30 1962-02-21 Gustav Adolf Hessmer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prayer heads
CN202328952U (zh) * 2011-12-05 2012-07-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冷媒分配器
CN202823691U (zh) * 2012-07-31 2013-03-27 王稳来 一种粘稠液体用喷头组件及具有该喷头组件的喷枪
CN202928223U (zh) * 2012-11-21 2013-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剂分配器及空调器
CN104596164A (zh) * 2013-11-01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液装置及空调器
CN204254940U (zh) * 2014-11-21 2015-04-08 新昌县丰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流量分配器
CN104913678A (zh) * 2015-06-24 2015-09-16 台州龙江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壳式干式蒸发器的均液装置
CN104958817A (zh) * 2015-07-15 2015-10-07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的空氧混合装置及方法
CN106546036A (zh) * 2016-11-21 2017-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流头及空调器、空调器的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5457U (zh) 一种多功能气液分离器
CN109210966A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110081181A (zh) 一种可调流量分流头
CN109724450A (zh) 一种新型分流头
CN102353187B (zh) 一种反射式制冷剂分流器
CN109253261A (zh) 节流截止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41108A (zh) 分液器及空调器
CN209214416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107940833A (zh) 空调用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CN204438614U (zh) 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
CN207688475U (zh) 分液器及空调器
CN106705513A (zh) 空调及其分液器
CN207981092U (zh) 新型喷雾干燥塔
CN207922641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空调器
CN103673404B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CN212640634U (zh) 冷却塔喷淋管
CN209622127U (zh) 一种分流效果好的膨胀阀
CN107224759B (zh) 一种深锥沉降槽中心下料筒
CN206918355U (zh) 一种可连接多组侧管的三通阀体
CN111621811A (zh) 冷却塔喷淋管
CN211177535U (zh) 一种可快速置换的节流短管装置及空调器
CN209101617U (zh) 蒸发器以及包含该蒸发器的换热系统
CN104654678B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的制冷剂分流装置
CN208952478U (zh) 新型冷媒分配器
CN208567209U (zh) 带旋流引气分液头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