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6214A - 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16214A CN109716214A CN201680089037.3A CN201680089037A CN109716214A CN 109716214 A CN109716214 A CN 109716214A CN 201680089037 A CN201680089037 A CN 201680089037A CN 109716214 A CN109716214 A CN 109716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lenses
- lower die
- mold
- upper mold
- forming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038—Production of contact lenses
- B29D11/00125—Auxiliary operations, e.g. removing oxygen from the mould, conveying moulds from a storage to the production line in an inert atmosphere
- B29D11/00192—Demoulding, e.g. separating lenses from mould halves
- B29D11/00221—Demoulding, e.g. separating lenses from mould halves using pry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038—Production of contact lenses
- B29D11/00125—Auxiliary operations, e.g. removing oxygen from the mould, conveying moulds from a storage to the production line in an inert atmosphe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0011—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thin-walled 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40—Plastics, e.g. foam or rub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B29C33/44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destructi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8—Moulds fo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3/00—Assembling; Repairing; Clean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36—Removing moulded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83/00—Use of polymers hav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in the main chain, as mould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058—Liquid or visquous
- B29K2105/0061—Gel or s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 B29L2011/0041—Contact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该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来制造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所述方法包括:(A)第一剥离工序,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B)分离工序,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D)第三剥离工序,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模具中取出通过浇铸成型方法制造的隐形眼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5所示,通过浇铸成型方法制造的隐形眼镜如下地得到:通过注射成型机制作的凹模(以下,也称为“下模”。)和凸模(以下,也称为“上模”。)之间的空洞中注入含有隐形眼镜基材的单体混合液,利用光或热等进行聚合,聚合后进行脱模、检查及水合。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在通过组装上模和下模而得到的一对模具中夹入单体(聚合后为隐形眼镜)的状态的部件称为工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2264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12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58-52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55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50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取出聚合后的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使超低温物质的液氮与工件接触,由此利用与被包封的隐形眼镜的温差将隐形眼镜从工件上剥离。但是,需要用于使超低温物质与工件接触的特殊的房间或装置,在考虑装置的结构和作业者的安全性的情况下不优选。
另外,作为以润湿状态取出聚合后的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将附着有隐形眼镜的工件浸入甲醇液中并放置5~10分钟,使隐形眼镜自然地从工件上剥离。但是,考虑到作业时的安全性会产生问题和需要有机溶液的供给、废弃的庞杂的设备,不优选应用于工业的生产线。另外,在脱模工序后想要在干燥的状态下检查隐形眼镜的情况下,需要追加干燥工序,在制造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
并且,作为以干燥状态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有以下的方法:使保有隐形眼镜的凹模的镜片成形面朝下,在作为与镜片成形面对置的一侧(即相反侧、背面侧)的非镜片成形面的中心由加压头从上方按压,由此使隐形眼镜自然落下而取出。但是,由于对凹模非镜片成形面施加应力,隐形眼镜从凹模剥离,但不能否定隐形眼镜产生变形的可能性,取出隐形眼镜的概率还有改善的余地。
并且,作为不使隐形眼镜缺损地取出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有如下方法:通过使取出用手指用突出部分为多个速度移动,由此在分离凹模和凸模时不对隐形眼镜造成损伤。然而,由于在分离凹模和凸模时需要特殊的装置、机构,因此在制造成本上存在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在不使用庞杂的方法的情况下以高概率取出干燥的隐形眼镜的方法和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在干燥的状态下(优选不使其缺损)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贴附在用浇铸成型方法制作的工件上的隐形眼镜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了以下方法。
即,发现了通过对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施加压力,在隐形眼镜和上模之间产生新的空间的倾向。具体而言,当按压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时,上模的镜片成形面的曲率向缩小的方向变形。与此相对,下模的镜片成型面不变形。即,当应力传递到嵌合部(上模和下模接合的部位)时,支承下模的凸缘的第一保持件承受该应力,下模的凸缘根据应力而变形,但从上模传递的应力在该下模的凸缘减弱,下模的镜片成型面不会达到变形。另外,由于隐形眼镜是弹性体,所以来自上模的应力被缓和。其结果,在与上模相接的基弧面侧产生新的空间,但在与下模相接的前弧面侧不产生新的空间。即,隐形眼镜和上模部分地剥离,另一方面隐形眼镜无间隙地贴附在下模上(后述的第一剥离工序)。
本发明人还发现通过使用楔形状的爪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的可靠性提高的倾向。具体而言,通过边缘的向上的锥形部,作用有将下模向上推起的力。与此同时,通过边缘的向下的锥形部,作用有将上模向下推压的力。即,将位于上方的下模向上推起的力和将位于下方的上模向下推压的力一起作用。另外,镜像对称的爪从左右同时拉开工件。由此,能够可靠地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后述的分离工序)。
总之,通过在分离工件之前对上模的镜片非成形面施加压力,隐形眼镜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局部剥离的部位成为起点,当分离工件时,隐形眼镜从上模上剥离并保持附着在下模上。这样,不需要对附着在上模上的隐形眼镜进行脱模的工序,能够将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交接到后面的第二剥离工序中。
本发明人还发现,剥离隐形眼镜的周边附近所需的力与剥离隐形眼镜的中心附近所需的力不同的倾向。
即,首先使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后述的第二剥离工序后),然后使附着的剩余部位剥离(后述的第三剥离工序)。在剥离隐形眼镜的周边部时,施加使折痕进入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的负荷。由此,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在被按压时容易变形(下模的镜片非成形面的一部分反转至相反的曲率),使附着的剩余部位剥离时所需的力能够将按压力减弱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变形的程度。
总之,首先从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开始剥离,且将用于使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从下模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和用于使隐形眼镜整体从下模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的性质分开。由此,使得隐形眼镜能够容易地脱模(优选不使其缺损)。
这样,能够在干燥的状态下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被夹入到工件中的隐形眼镜(优选不使其缺损)。
基于以上见解而创造出的本发明的方式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制造方法包括:
(A)第一剥离工序,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
(B)分离工序,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
(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
(D)第三剥离工序,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一剥离工序包括直径为5.0~10.0mm的圆柱或棱柱的第一压头,第一压头按压上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剥离工序中,使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第一压头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分离工序中,使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将爪插入在设于下模的凸缘与设于上模的凸缘之间。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一至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二剥离工序包括第二压头,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凹面的曲率大于等于下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的曲率,第二压头按压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五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剥离工序中,使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第二压头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三剥离工序包括第三压头,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或圆筒,第三压头按压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七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剥离工序中,使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第三压头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第一至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隐形眼镜的材料是水凝胶或硅酮水凝胶。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用于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制造装置包括:(A)第一剥离单元,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B)分离单元,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C)第二剥离单元,剥离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D)第三剥离单元,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第十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一剥离单元包括直径为5.0~10.0mm的圆柱或棱柱的第一压头。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在第十或第十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二剥离单元包括第二压头,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凹面的曲率大于等于下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的曲率。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在第十至第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三剥离单元包括第三压头,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或圆筒。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在第十至第十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隐形眼镜的材料是水凝胶或硅酮水凝胶。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取出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取出方法包括:(A)第一剥离工序,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B)分离工序,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D)第三剥离工序,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剥离工序,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装置包括第一剥离单元,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提供一种分离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夹具是用于将隐形眼镜从一对模具中与下模和上模分离的夹具,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夹具包括:边缘,作为楔而插入到上模的凸缘和下模的凸缘之间;半圆弧的切口部,在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正上方的第一锥形部;以及端部,在边缘中除了切口部以外的部位形成有朝向正下方的第二锥形部。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剥离工序,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以及分离工序,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
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装置包括:第一剥离单元,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以及分离单元,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方法包括:下模临时剥离工序,将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剥离;以及下模正式剥离工序,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式提供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制造装置包括:下模临时剥离单元,将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剥离;以及下模正式剥离单元,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上模和上述下模的至少任一方为树脂制造的。
另外,将上述各方式相互适当组合的方式也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干燥的隐形眼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隐形眼镜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上模的图、是上模的侧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下模的图、是下模的侧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工件的图、是表示组装上模和下模的中途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工件的图、是表示组装上模和下模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剥离工序的侧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爪的图、是爪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分离工序的侧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剥离工序的图、是表示进行第二剥离工序前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剥离工序的图、是表示用第二压头按压下模时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三剥离工序的图、是表示进行第三剥离工序前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三剥离工序的图、是表示进行第三剥离工序后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隐形眼镜的制造工序的一例表示清洁室内的制造设备的布置例的概略图。
图14是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更加明确。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是指规定值以上且规定值以下。
1.隐形眼镜的制造工序
2.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3.实施例和比较例
4.其他优选例
<1.隐形眼镜的制造工序>
根据图1的工序流程,对应用浇铸成型方法的隐形眼镜1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如图所示,在隐形眼镜10的制造工序中,依次进行成形工序S1、注入工序S2、聚合工序S3、脱模工序S4、检查工序S5及水合工序S6。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说明。这些工序均在清洁且干燥的环境(清洁室内)中进行。
(成形工序:S1)
在成形工序S1中,使用于隐形眼镜10的成形的上模12(以下,也称为“基弧模”)和下模14(以下,也称为“前弧模”。)分别用注射成型机制作。
图2所示的基弧模12具有用于成形隐形眼镜10的基弧的第一镜片成形面16(以下,也称为“BC成形面”),在该BC成形面16的背面侧(也称为“背面”)具有第一非镜片成形面18(以下,也称为“上模按压面”。),第一非镜片成形面18是具有规定曲率的球面形状。另外,上模12的周壁20围绕BC成形面16,在与该周壁20邻接的位置设有凸缘状的凸缘22。
图3所示的前弧模14具有用于成形隐形眼镜10的前弧的第二镜片成形面24(以下也称为“FC成形面”。),在该FC成形面24的背面侧具有第二非镜片成形面26(以下,也称为“下模按压面”。),第二非镜片成形面26是具有规定曲率的球面形状。另外,下模14的周壁28围绕FC成形面24,在与该周壁28邻接的位置设有凸缘状的凸缘30。
另外,上模12和下模14的材质例如只要是对单体32(后述)的耐溶剂性和机械特性优异的材质,则可以是任意材质。除此之外,为了在后述的脱模工序S4中使上模12、下模14局部变形,只要是能够进行该变形的材质,则可以是任意材质。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树脂作为该材质。作为该树脂,例如优选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戊烯、聚砜、聚苯硫醚、环状烯烃共聚物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特别优选聚丙烯。
(注入工序:S2)
在注入工序S2中,向在成形工序S1中制作的下模14中注入含有隐形眼镜基材的单体混合液32(以下,也称为“单体”),从下模14的正上方组合上模12。具体而言,从图4的状态向图5的状态转移。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5所示,将单体32包含在上模12和下模14的空间中、上模12和下模14组合的状态称为工件34。另外,所谓正上方是指在清洁室内的顶棚(即,天空和上方)方向,所谓正下方是指在清洁室内的地板(即,地面和下方)方向。以下,关于上下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设为上述的状态。
隐形眼镜基材在聚合后保持隐形眼镜形状,含有可形成水凝胶的聚合物,优选含有硅酮,只要是能够形成水凝胶的共聚物即可,可以直接使用以往作为软质隐形眼镜基材而公知的物质。作为隐形眼镜基材,优选含有(a)至少1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酮单体、(b)至少1种具有乙烯基的亲水性单体、(c)至少1种交联性单体及(d)至少1种聚合引发剂,优选(a)硅酮单体是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硅酮单体,硅酮单体(a)是在1分子中含有1个~4个硅原子且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羟基或聚乙二醇基的硅酮单体。
例如如专利5,452,756号说明书所示,这样的硅酮单体可以是在1分子中含有至少1个羟基和1个~4个硅原子的硅酮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以下,称为“(a1)”。)或者在1分子中含有至少1个聚乙二醇基和1个~4个硅原子的硅酮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以下,称为“(a2)”。)的硅酮单体。当例示硅酮单体(a1)时,可以列举出下述通式(a1-1)或(a1-2)。
【化1】
式中,R1、R2、R3及R4为甲基,R5为氢原子或甲基,a表示1~3的整数。
另外,当例示硅酮单体(a2)时,可以列举出下述通式(a2-1)。
【化2】
式中,R1、R2、R3及R4为甲基,a表示1~3的整数,m为4~8。式中的X为选自由下述式(Y1)或(Y2)表示的取代基中的1个(式中,R5为氢原子或甲基。)。
【化3】
另外,(a1)或(a2)的硅酮单体例如也可以用下述通式(I)表示。
【化4】
式中,R1、R2、R3及R4为甲基,a表示1~3的整数,n表示0或1,m表示0或4~8。其中,当n为1时m为0,当n为0时m为4~8(作为重复平均值的值)。式中的X为选自由式(Y1)~(Y2)表示的取代基中的1个。
(聚合工序:S3)
在聚合步骤S3中,如上所述,使填充在工件34中的单体32聚合。具体而言,通过对工件34内的单体32施加热或照射光(紫外线和/或可见光线),使单体32发生聚合反应。因此,通过单体32的聚合,在工件中生成隐形眼镜1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聚合炉使填充在工件34中的单体32聚合(热聚合),使单体32固化。
(脱模工序:S4)
在脱模工序S4中,在聚合工序S3中单体32的聚合结束后,将工件34与上模12和下模14分离,取出隐形眼镜10。关于脱模工序S4,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检查工序:S5)
在检查工序S5中,回收在脱模工序S4中取出的隐形眼镜10,通过使用检查装置的自动检查和/或半自动检查进行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的判别。
(水合工序:S6)
在水合工序S6中,使在检查工序S5中被判别为合格品的隐形眼镜10膨润。此后,在灭菌后进行包装并出厂。
<2.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脱模工序S4由第一剥离工序s1、分离工序s2、第二剥离工序s3和第三剥离工序s4构成。
(第一剥离工序s1)
第一剥离步骤s1的目的是将隐形眼镜10部分地从上模12上剥离(优选不使其缺损)。在该第一剥离工序s1中,使用第一压头36(也称为第一剥离单元、上模剥离单元、上模压头。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剥离”称为“上模剥离”。)按压上模按压面18。图6示出了这种情况。
第一压头36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其能够在隐形眼镜10和上模12之间产生新空间即可。换言之,只要将隐形眼镜10(优选不使其缺损)从上模12上部分地剥离,则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优选第一压头36的按压面(即,图6所示的第一压头36与上模按压面18相接的面。以后省略。)为平坦状。另外,优选第一压头36的侧面(即,图6中第一压头36的侧面在正面可见。以后省略。)为圆柱或多边形的棱柱。另外,关于多边形中的例如八边形的直径,相当于连接某个角和某个角的对角线上的直线(即八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以下,关于多边形,设为同样的定义。
第一压头36的直径优选为5.0~10.0mm(更优选为7.0~10.0mm,进一步优选为7.0~9.0mm)的范围。
第一压头36的材质只要刚性和耐磨损性优良,则可以是任何材质。例如为黄铜、不锈钢、硬质合金或增强塑料,优选为不锈钢。另外,后述的爪40、42、第二压头66及第三压头72的材质也与第一压头36相同。
第一压头36的按压力只要是将隐形眼镜10(优选不使其缺损)从上模12部分地剥离的程度即可。优选为180~220kgf/cm2的范围,更优选为200kgf/cm2。
第一压头36的压入量只要是将隐形眼镜10(优选不使其缺损)从上模12部分地剥离的程度即可。优选为0.3~0.4mm的范围,更优选为0.35mm。当压入量低于0.3mm时,在分离工序s2时隐形眼镜10附着于上模12的比例变高,当压入量超过0.4mm时,工件34容易破损。换言之,在压入量为0.35mm时,使工件34不破损和在隐形眼镜10及上模12之间产生新的空间的二律背反的状态并存的平衡最佳。
另外,第一压头36的压入量表示第一压头36与上模按压面18接触后第一压头36压入工件34的移动距离。另外,对于后述的第二压头66的压入量及第三压头72的压入量,也采用与该第一压头的压入量相同的定义。
工件34由第一保持件38固定。该第一保持件38只要是在保持工件34的姿势的同时具有考虑了作业性的间隙的保持件,则可以是任何方式的。例如,以上模按压面18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即,BC成形面16为正下方。参照图6。)的姿势固定工件34,或者也可以上模按压面18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即,BC成形面16为正上方。未示出。)的姿势固定工件34。
第一保持件38例如可以列举出台座、吸引管、轨道等,优选为圆或多边形的筒即平坦的台座,更优选为圆筒的平坦的台座。另外,如果第一保持件38的间隙过大,则无法得到工件34的定心,如果第一保持件38的间隙过小,则损害放置或取出工件34等的作业性。
如图6的空心箭头所示,第一压头36从固定在第一保持件38上的工件34的铅垂方向的正上方将上模按压面18向正下方按压。在按压时,优选使上模按压面18的俯视(即,当将图6设为侧视图时,表示从侧视图的垂线方向观察的状态(俯视图))。以后省略。)下的中心位置与第一压头36的按压面的中心位置一致(对中)。在本工序中,如此地按压上模按压面18的中心。以下,关于按压部位,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设为上述的状态。
当上模按压面18被按压时,在BC成形面16上施加应力,BC成形面16的曲率向缩小的方向变形。与此相对,FC成形面24不变形。即,当对嵌合部(上模12与下模14相接的部位)施加应力时,支承凸缘30的第一保持件38承受传递到下模14的应力,凸缘30响应于该应力而变形,但该应力在凸缘30处减弱,镜片FC面24不会变形。另外,由于隐形眼镜10是弹性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从上模12传递的应力。
其结果是,虽然在与上模12接触的隐形眼镜10的基弧侧产生新的空间,但在与下模14接触的隐形眼镜10的前弧侧不产生新的空间。即,隐形眼镜10和BC成形面16部分地剥离,另一方面,隐形眼镜10无间隙地贴附在FC成形面24上。
(分离工序s2)
分离工序s2的目的在于将工件34与上模12和下模14分离。在该分离工序s2中,使用爪40和42(分离单元)进行分离。图7表示爪40和42,图8表示分离工序s2的状态。
爪40具有由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构成的部分、即作为楔插入的部分(即,边缘46)。在该边缘46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半圆形状(半圆弧)的切口48,在边缘46中除切口48以外的部位设有端部50。
切口48具有可插入上模12的凸缘22和下模14的凸缘30之间的形状。因此,切口48的形状也可以配合工件34的俯视形状而适当设定。优选地,切口48还朝向正上方形成第一锥形部52。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工件34从上模12和下模14分离。端部50优选形成朝向正下方的第二锥形部54。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工件34从上模12和下模14分离。另外,也可以使第一锥形部52朝下,使第二锥形部54朝上。
爪42具有与爪40相同的形状,具有切口58、端部60、第一锥形部62和第二锥形部64。即,爪42的形状是与爪40镜面对称(爪40的边缘46和爪42的边缘56相对的形式的镜面对称)的形状。
在此,通过组合第一锥形部52和第二锥形部54而起到协同效果。详细地说,如果将爪40插入工件34(凸缘22与凸缘30之间),则通过第一锥形部52作用将位于工件34的上方的下模14向上推起的力。与此同时,通过第二锥形部54作用将位于工件34的下方的上模12向下方推压的力。即,通过同时作用将位于上方的下模14向上推起的力和将位于下方的上模12向下推压的力,能够容易地将工件34与上模12和下模14分离,下模保有率(后述)提高。
第二保持件44沿图8的点划线所示的箭头方向吸入。在该第二保持件44中保持上模按压面18朝向正下方的姿势(即,下模14配置在正上方,上模12配置在正下方。),只要是具有考虑了作业性的间隙的范围,则可以是任意的方式。例如,可以列举出吸引管或轨道等,优选为圆筒或多边形的筒状的吸引管,更优选为圆筒的吸引管。另外,如果第二保持件44的间隙过大,则无法得到工件34的定心,如果第二保持件44的间隙过小,则会损害嵌入或取出工件34等的作业性。
工件34通过第二保持件44的吸入,在上方为下模14、下方为上模12的状态下保持工件34的姿势。在平行地相对的凸缘22与凸缘30的间隙中,爪40从右方向相对于凸缘30平行地插入,爪42从左方向相对于凸缘30平行地插入。在这种情况下,端部50和60彼此靠近,切口48和58也彼此靠近。通过爪40及42从左右同时插入各半周,爪40及42同时进入凸缘22及30之间,由于解除工件34的上模12和下模14的组装所施加的力左右均等地分散,因此工件34不倾斜。当插入完成时,对爪40和42施加在相对于凸缘22和30垂直方向上拉开的力,隐形眼镜10从上模12剥离而残留在下模14上,上模12向下方自然下落。另外,分离时,爪40及42优选平行且同时插入凸缘22及30的间隙。
这样,镜像对象的爪40和42平行且同时插入到凸缘22和30的间隙中。另外,由第一锥形部52和62向上推起的力作用在凸缘30上,由第二锥形部54和64向下推压的力作用在凸缘22上。此外,爪40和42在垂直于凸缘22和30的方向上拉开工件34。由此,能够可靠地从工件34分离上模12和下模14。
另外,通过在分离工件34之前对上模按压面18施加压力,隐形眼镜10和BC成形面16局部剥离的部位成为起点,当分离工件34时,隐形眼镜10从上模12上剥离,并附着在下模14上。其结果,不需要对附着在上模12上的隐形眼镜10进行脱模的工序,能够将附着有隐形眼镜10的下模交接到后面的第二剥离工序s3中。
(第二剥离工序s3)
第二剥离工序s3的目的在于,在将上模12分离后,剥离将贴附在下模14上的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在该第二剥离工序s3中,使用第二压头66(也称为第二剥离单元、下模临时剥离单元、下模第一压头。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剥离”称为“下模临时剥离”。)按压下模按压面26。图9(按压前)和图10(按压时)表示其状态。
第二压头66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FC成形面24和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被剥离即可。换言之,优选不使隐形眼镜10缺损,只要能够施加负荷以使折痕68进入下模按压面26的周边部,则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优选将第二压头66的按压面(即图9所示的第二压头66与下模按压面26相接的面。以后省略。)设为下模按压面26的曲率以上的凹面或随着第二压头66的按压面接近中心附近而以阶段性地减小曲率的多个曲率形成的多阶段的凹面。另外,第二压头66的侧面(即,在图9中第二压头66的侧面在正面可见。以后省略。)优选为圆柱。
第二压头66的曲率优选为9.0~9.5mm,更优选为9.0mm。第二压头66的直径优选为9.0~14.0mm,更优选为9.7~13.3mm。
第二压头66的按压力被设定为剥离FC成形面24与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优选不使隐形眼镜10缺损,只要是能够施加使弯折线进入下模按压面26的周边部的负荷的程度即可。优选为180~220kgf/cm2的范围,更优选为200kgf/cm2。
第二压头66的压入量被设定为剥离FC成形面24与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优选不使隐形眼镜10缺损,只要是施加使弯折线进入下模按压面26的周边部的负荷的程度即可。优选为1.5~2.0mm的范围,更优选为1.7mm。当压入量低于1.5mm时,在利用第二压头66进行按压时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剥离的比例降低,当压入量超过2.0mm时,下模14容易破损。换言之,在压入量为1.7mm时,使不使下模14破损和使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从下模14剥离的二律背反的状态并存的平衡最佳。
折痕68是指成为在后述的第三剥离工序s4中按压而使凸状的下模按压面26变形时的起点的线(折弯线),具体而言,形成环状压痕。另外,该压痕也可以不是环状。
下模14由第三保持件70固定。该第三保持件70只要是在保持下模14的姿势的同时具有考虑了作业性的间隙的范围,则可以是任何方式。例如,以下模按压面26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即FC成形面24为正下方。参照图9。)的姿势使下模14固定,或也可以下模按压面26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即FC成形面24为正上方。未示出。)的姿势使下模14固定。
第三保持件70例如可以列举出台座、吸引管及轨道等,优选是周壁为圆形或多边形或为嵌入凸缘30那样的槽的平坦的台座,更优选是平坦的圆筒的台座(即,下模14的设置面是平坦的,周壁为圆形)。另外,如果第三保持件70的间隙过大,则无法得到下模14的定心,如果第三保持件70的间隙过小,则会损害放置或取出下模14等的作业性。
从图9转移到图10时,第二压头66从固定在第三保持件70上的下模14的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朝向正下方按压下模按压面26。此时,在下模14的周边部施加使折痕68进入的负荷。当伴随着对下模按压面26的按压而对FC成形面24施加应力时,FC成形面24的曲率向扩大的方向变形,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从FC成形面24剥离。在按压时,优选使下模按压面26的俯视(即,当将图9设为侧视图时,表示从侧视图的垂线方向观察的状态(俯视图))。以后省略。)的中心位置与第二压头66的按压面的中心位置一致(对中)。在本工序中,这样按压下模按压面26的中心。以下,关于按压部位,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设为上述的状态。
(第三剥离工序s4)
第三剥离工序s4的目的是将附着在下模14的FC成形面24上的隐形眼镜10全部从FC成形面24上剥离。在该第三剥离工序s4中,使用第三压头72(也称为第三剥离单元、下模正式剥离单元、下模第二压头。另外,也可以将“第三剥离”称为“下模正式剥离”。)按压下模按压面26。图11(工序前)和图12(工序后)表示其状态。
第三压头72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是能够将隐形眼镜10从下模14上全部剥离(优选不使其缺损)即可。例如,第三压头72的按压面(即图11所示的第三压头72与下模按压面26相接的面。以后省略。)可以采用圆筒或凹面。在凹面的情况下,优选直径为9.0~9.5mm(更优选为9.0mm)的范围,曲率为9.0~11.0mm(更优选为10.0mm)的范围。在圆筒的情况下,优选外径为7.6~8.2mm(更优选为7.8~8.0mm)的范围,内径为6.5~7.2mm(更优选为6.7~7.0mm)的范围。另外,优选第三压头72的侧面(即,在图11中,第三压头72的侧面在正面可见。以后省略。)为圆柱。
第三压头72的按压力只要是能够将隐形眼镜10从下模14上全部剥离(优选不使其缺损)的程度即可。优选为180~220kgf/cm2的范围,更优选为200kgf/cm2。
第三压头72的压入量只要是能够将隐形眼镜10从下模14上全部剥离(优选不使其缺损)的程度即可。优选为4.2~4.6mm的范围,更优选为4.4mm。当压入量低于4.2mm时,在利用第三压头72进行按压时暂时变形至相反方向的下模按压面26再次复原而使隐形眼镜10难以从下模14剥离,当压入量超过4.6mm时,下模14容易破损。换言之,当压入量为4.4mm时,使不使下模14破损和使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从下模14剥离的二律背反的状态并存的平衡最佳。
下模14通过第四保持件74保持姿势。该第四保持件74只要是在保持下模14的姿势的同时具有考虑了作业性的间隙的范围,则可以是任何方式。例如,以下模按压面26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即FC成形面24为正上方。参照图11。)的姿势使下模14固定,或也可以下模按压面26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即FC成形面24为正下方。未示出。)的姿势使下模14固定。
第四保持件74例如可以列举出轨道、吸引管及台座等,优选为轨道。另外,如果第四保持件74的间隙过大,则无法得到下模14的定心,如果第四保持件74的间隙过小,则会损害放置或取出下模14等的作业性。
在从图11转移到图12的状态时,第三压头72从由第四保持件74固定了姿势的下模14的铅垂方向的正下方朝向正上方按压下模按压面26。当对下模按压面26再次施加应力时,凸状的下模按压面26的中心部局部变形为凹状。此时,一部分FC成形面24的曲率变形至相反方向(凹状的FC成形面24局部反转至成为凸状)。另外,在按压时,优选预先使下模按压面26的俯视的中心位置和第三压头72的按压面的中心位置对中。在本工序中,这样按压下模按压面26的中心。以下,关于按压部位,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设为上述的状态。
在此,通过使FC成形面24的曲率局部向相反方向变形,隐形眼镜10的中心附近与FC成形面24相接的面积变窄,能够容易地取出隐形眼镜10。另外,在用第三压头72按压时,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已经剥离。因此,在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不会施加由第三压头72产生的应力。由此,隐形眼镜10不会变形,并且也不会产生缺损。
这样,首先使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从FC成形面24剥离,然后使周边部以外的部分从FC成形面24剥离。在使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剥离时,施加负荷以使折痕68进入下模按压面26。由此,能够以较弱的力使下模按压面26(进而FC成形面24)变形。
另外,首先从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剥离,且将用于使隐形眼镜10的周边部从下模14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和用于使隐形眼镜整体从下模14剥离的力的施加方法的性质分开。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隐形眼镜10(优选不缺损)脱模。
这样,能够在干燥的状态下(优选不使其缺损)不使用庞杂的方法而以高概率取出贴附在工件上的隐形眼镜。
以下,对将脱模工序S4与前后工序连结的自动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本发明,作为构成的一例进行列举,也可以单独使用上述脱模工序S4的各工序。
图13是表示作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隐形眼镜10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脱模工序S4前后的布置例的概略图。如图所示,在聚合工序S3和检查工序S5之间设置脱模工序S4(用点划线表示),各工序之间用带式输送机76连接。另外,各工序间只要能够不对工件34施加冲击地进行输送,则可以采用任何方式,例如可以列举出工件34在传送带或辊等上移动而通过装载机或卸载机停止或进行工件34的移动的输送方法。
载置有多个聚合工序S3结束后的工件34的托盘78(用虚线表示)在带式输送机76上移动,投入脱模工序S4的分离机80。在脱模工序S4中,利用分离机80将下模14从工件34上分离,利用剥离机82将隐形眼镜10从下模14上剥离。
通过上述分离机80进行第一剥离工序s1和分离工序s2。分离机80具有第一压头36、第一保持件38、爪40及42、第二保持件44、第一臂、上模回收库以及第二臂(均未图示)。
在分离机80中,当从聚合工序S3运送来的工件34被投入到分离机80时,工件34被固定在第一保持件38上,通过第一压头36按压上模按压面18。第一臂从第一保持件38取出被按压的工件34,使工件34反转,将工件34配置在第二保持件44上。当爪40和42插入到工件34中时,隐形眼镜10从上模12上剥离下来并残留在下模14中,上模12自然落入上模回收库中。由第二保持件44、爪40和42保持的下模14通过第二臂被转移到在带式输送机76上待机的托盘78。
然后,利用上述剥离机82进行第二剥离工序s3和第三剥离工序s4。剥离机82具有第二压头66、第三保持件70、第三压头72、第四保持件74、第三臂和吸附器(均未示出)。
在剥离机82中,当从分离机80运送的下模14投入到剥离机82时,下模14被固定在第三保持件70上,通过第二压头66按压下模按压面26。第三臂将被第二压头66按压的下模14从第三保持件70中取出,将下模14反转,并配置在第四保持件74上。此时,如上述图11所示,下模14通过第四保持件74支承凸缘30,成为使FC成形面24朝向正上方、下模按压面26朝向正下方的姿势。当利用第三压头72按压下模按压面26时,如图12所示,下模按压面26的中心形状发生变形,隐形眼镜10完全从下模14上剥离,容易用吸附器取出。
这样从下模14上剥离下来的隐形眼镜10由吸附器取出,并转移到在带式输送机76上待机的托盘78上。
实施例
<3.实施例和比较例>
以下,对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符号。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8及比较例1~5的图。另外,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项目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符号。
在此,图中所示的下模保有率是指在脱模工序中投入的数量(也称为样品数。)中经过第一剥离工序而在分离工序后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比例,成为以下的式1。
【数1】
另外,图中所示的脱模率表示样品数中经过第二剥离工序而在第三剥离工序后隐形眼镜从下模剥离的比例,成为以下的式2。
【数2】
并且,图中所示的合格品率表示样品数中从下模剥离的隐形眼镜在检查工序中判定为不是由脱模工序产生的不合格的合格品的比例,成为以下的式3。
【数3】
(实施例1)
第一压头使用直径7.0mm的圆柱,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使用直径12.9mm及曲率9.5mm的凹面,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使用直径9.0mm及曲率10.0mm的凹面。
当将具有在聚合工序中聚合的含有硅酮的隐形眼镜的工件投入到脱模工序中时,分离机将聚合后的工件固定在第一保持件上,对第一压头上施加约200kgf/cm2的载荷,将上模按压面压入0.35mm。分离机还在使按压后的工件上下翻转之后将工件固定在第二保持件上,插入爪而将上模和下模分离。其结果,下模保有率为100%。
另外,剥离机将分离的下模固定在第三保持件上,对第二压头施加约200kgf/cm2的载荷,将下模按压面压入1.7mm。此时,仅将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从下模剥离。剥离机还在使按压后的下模上下翻转之后将下模固定在第四保持件上,对第三压头施加约200kgf/cm2的载荷,将下模按压面压入4.4mm。此时,FC成形面的一部分的曲率变形至相反方向,隐形眼镜整体从下模剥离。剥离机还取出变形了的FC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其结果是,脱模率和合格品率为100%。
(实施例2)
第一压头使用圆柱(直径8.0mm),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脱模率及合格品率均为100%。
(实施例3)
第一压头使用圆柱(直径9.0mm),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脱模率及合格品率为100%。
(实施例4)
第一压头使用圆柱(直径8.0mm),第二压头使用凹面(直径13.3mm、曲率11.5mm),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使用圆筒(外径(直径)7.8mm、内径6.7mm),其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脱模率及合格品率为100%。
(实施例5)
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使用圆筒(外径8.0mm、内径7.0mm),其他进行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脱模率及合格品率为100%。
但是,通过第三剥离工序,FC成形面从凹状部分变形为凸状,但是该部分变形的面积比其他实施例大,FC成形面的中心附近中未变形为凸状的凹状的面积也扩大,因此FC成形面的中央附近和隐形眼镜的中央附近贴附的面积也变大。
(实施例6)
第一压头使用圆柱(直径5.0mm),其他进行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其结果可以确认,下模保有率和脱模率为100%,在本实施例中也发挥了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数个隐形眼镜的中央附近确认了在第一剥离工序中第一压头按压上模按压面时可能附着的圆环状的伤痕(压痕)。其结果是,合格品率为30%。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压头的直径设为5.0mm,该直径为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优选的范围(直径7.0~10.0mm)偏离几mm。尽管如此,本实施例和实施例4中在合格品率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异。总之,通过本实施例示出了关于第一压头的上述优选的范围具有较大的临界意义。
(实施例7)
第一压头使用八棱柱(即,八边形的棱柱,按压面是平坦的。另外,外接圆的直径为7.8mm。),其他进行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为93%,脱模率及合格品率由于下模保有率而均为93%。
(实施例8)
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使用圆筒(外径7.6mm、内径6.5mm),其他进行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和脱模率为100%,可以确认在本实施例中也发挥了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第三剥离工序中,当第三压头按压下模按压面时,隐形眼镜从下模飞出,几个隐形眼镜无法回收。其结果是,合格品率为40%。
在本实施例中,圆筒外径为7.6mm、内径为6.5mm,该直径从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优选范围(外径为7.8~8.0mm,内径为6.7~7.0mm)偏离零点几mm。尽管如此,在本实施例和实施例4中,在合格品率上产生较大的差别。总之,通过本实施例示出了关于第三压头的上述优选的范围具有较大的临界意义。
(比较例1)
不实施第一剥离工序,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分离工序,结果下模保有率为40%。投入到剥离机中的隐形眼镜全部被取出,在之后的检查工序中全部被判定为合格品,但脱模率和合格品率受未实施第一剥离工序的影响而停留在40%。
(比较例2)
不实施第二剥离工序,其他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为100%,但由于产生了以下的不良情况,所以脱模率为0%。即,无法承受第三压头的按压,下模破损。即使经得住按压,在第三剥离工序中使FC成形面变形时,隐形眼镜也追随该变形,隐形眼镜保持贴附在下模上的状态,显示出隐形眼镜的粘贴强,即使用吸引器吸引,也不能取出隐形眼镜的倾向。
(比较例3)
第一剥离工序和分离工序进行与实施例7同样的操作的结果,下模保有率为90%。接着,不实施第二剥离工序,第三剥离工序进行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的结果,在第三剥离工序中,隐形眼镜追随FC成形面而发生了变形,因此不能用吸附器取出。另一方面,也有少量不追随FC成形面的隐形眼镜。其结果是,脱模率和合格品率为10%。
(比较例4)
第一压头使用八棱柱(外接圆的直径7.8mm),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使用凹面(直径13.1mm、曲率11.5mm),然后将第二脱模工序和第三脱模工序的顺序颠倒。即,在第三剥离工序之后实施第二剥离工序。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4相同的操作。
实施了第一剥离工序和分离工序的结果,下模保有率为90%。接着,实施了第三脱模工序的结果,有时隐形眼镜追随下模的变形,另一方面,有时不追随下模的变形而从下模剥离。最后,实施了第二脱模工序的结果,隐形眼镜追随下模的变形而未从下模剥离。其结果是,脱模率和合格品率为10%。
(比较例5)
不实施第三剥离工序,其他进行与实施例7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是,下模保有率为97%,但由于隐形眼镜和下模保持贴附状态,因此无法用吸引器从下模取出隐形眼镜,脱模率和合格品率为3%。
<4.其他优选例>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导出通过发明的构成要件或其组合而得到的特定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包括进行各种变更和改良的方式。
(第一剥离工序)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剥离工序是不使隐形眼镜缺损而从上模部分地剥离的工序,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工序。另一方面,第一剥离工序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
详细地说,在本发明人创造本实施方式之前,在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的瞬间,夹在中间的隐形眼镜是附着在上模上还是附着在下模上,随机因素很大。如果该附着是随机的,则必须对某一工件进行从上模剥离隐形眼镜的作业,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工件,必须切换到从下模剥离隐形眼镜的作业,产生多余的工时。
但是,如果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剥离工序,则可以使隐形眼镜可靠地附着在下模的FC成形面上。换言之,能够可靠地使隐形眼镜从上模剥离。
鉴于上述的点,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剥离工序能够以其单独作为发明。表示这一点的是以下的结构。
“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来制造隐形眼镜的方法(或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第一剥离工序(或第一剥离单元),在第一剥离工序(或第一剥离单元)中,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进行了第一剥离工序之后,进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各工序,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公知的方法制造隐形眼镜。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对下模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将隐形眼镜从下模上剥离来获得隐形眼镜。
(爪和分离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工序中,用于分离工件的上模和下模的爪自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
详细地说,在本发明人创造出本实施方式之前,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是不稳定的。例如,如果工件倾斜,则爪从斜向插入而不能很好地分离,或者工件的嵌合较紧而插入爪也不能很好地分离。但是,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爪,则能够可靠地从工件分离上模和下模。
鉴于上述的点,本实施方式中的爪即分离单元(夹具)能够以其单独作为发明。表示这一点的是以下的结构。
“一种工件分离用夹具,用于从工件分离下模和上模,所述工件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形成的,
夹具具有插入下模和上模之间的边缘,该边缘具有相对置的两个面,
在边缘中,包括在两个面中的一个面侧具有锥形部的部分(优选为边缘的中央部且半圆弧状的切口的部分)以及在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侧具有锥形部的部分(优选为边缘的端部)。”
上述的结构仅仅是关于工件分离用夹具的结构,对上模及下模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使用该夹具的分离工序s2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该分离工序s2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
(第一剥离工序+分离工序)
在不使隐形眼镜缺损地从上模部分地剥离这一点上,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剥离工序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而且,由于之后进行分离工序,所以能够在使隐形眼镜可靠地附着在FC成形面上的状态下将上模和下模分离。因此,组合第一剥离工序和分离工序的结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表示这一点的是以下的结构。
“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来制造隐形眼镜的方法(或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第一剥离工序(或第一剥离单元),在使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上的状态下,从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隐形眼镜;和分离工序(或分离单元),将上模和附着有隐形眼镜的下模分离。”
(第二剥离工序+第三剥离工序)
在使隐形眼镜可靠地附着在FC成形面上的状态下将上模和下模分离这一点上,在组合了第一剥离工序和分离工序的结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剥离附着在下模的FC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也存在如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栏中所述的问题。
即,通过组合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剥离工序和第三剥离工序,能够解决与附着在下模的FC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剥离有关的上述问题。因此,组合第二剥离工序和第三剥离工序的结构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表示这一点的是以下的结构。
“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剥离方法或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来制造隐形眼镜的方法(或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临时剥离工序(或临时剥离单元),将附着在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剥离;和正式剥离工序(或正式剥离单元),将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从隐形眼镜附着在下模的FC成形面上的状态开始各工序(即,已经进行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剥离工序s1之后),因此可以将第二剥离称为第一剥离,将第三剥离称为第二剥离。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将第二剥离称为下模临时剥离,将第三剥离称为下模正式剥离。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只要准备在下模的FC成形面上附着有隐形眼镜的模具(即,将上模分离后的模具)即可。因此,对上模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模也可以使用石英等作为树脂以外的材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或公知的方法将上模和下模分离,在选择隐形眼镜附在下模上的隐形眼镜的基础上应用上述结构即可。
符号说明
10…隐形眼镜
12…上模(基弧型)
14…下模(前弧型)
16…第一镜片成形面(BC成形面)
18…第一非镜片成形面(上模按压面)
22、30…凸缘
24…第二镜片成形面(FC成形面)
26…第二非镜片成形面(下模按压面)
32…含有隐形眼镜基材的单体混合液(单体)
34…工件
36…第一压头
40、42…爪
66…第二压头
72…第三压头
80…分离机
82…剥离机
Claims (22)
1.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所述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A)第一剥离工序,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
(B)分离工序,将所述上模和附着有所述隐形眼镜的所述下模分离;
(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
(D)第三剥离工序,将所述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剥离工序包括直径为5.0~10.0mm的圆柱或棱柱的第一压头,
所述第一压头按压所述上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剥离工序中,使所述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所述第一压头进行按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离工序中,使所述上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将爪插入在设于所述下模的凸缘与设于所述上模的凸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剥离工序包括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所述凹面的曲率大于等于所述下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的曲率,
所述第二压头按压所述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剥离工序中,使所述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所述第二压头进行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剥离工序包括第三压头,所述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或圆筒,
所述第三压头按压所述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剥离工序中,使所述下模的非镜片成形面成为朝向铅垂方向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姿势之后,利用所述第三压头进行按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形眼镜的材料是水凝胶或硅酮水凝胶。
10.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用于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所述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装置包括:
(A)第一剥离单元,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
(B)分离单元,将所述上模和附着有所述隐形眼镜的所述下模分离;
(C)第二剥离单元,剥离附着在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
(D)第三剥离单元,将所述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剥离单元包括直径为5.0~10.0mm的圆柱或棱柱的第一压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剥离单元包括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所述凹面的曲率大于等于所述下模的作为镜片成形面的背面的非镜片成形面的曲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剥离单元包括第三压头,所述第三压头的按压面为凹面或圆筒。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形眼镜的材料是水凝胶或硅酮水凝胶。
15.一种隐形眼镜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取出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所述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取出方法包括:
(A)第一剥离工序,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
(B)分离工序,将所述上模和附着有所述隐形眼镜的所述下模分离;
(C)第二剥离工序,剥离附着在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以及
(D)第三剥离工序,将所述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16.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剥离工序,在使所述隐形眼镜附着在所述下模上的状态下,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
17.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装置包括第一剥离工序,在使所述隐形眼镜附着在所述下模上的状态下,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
18.一种分离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夹具是用于将隐形眼镜从一对模具中与下模和上模分离的夹具,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所述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所述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夹具包括:
边缘,作为楔而插入到所述上模的凸缘和所述下模的凸缘之间;
半圆弧的切口部,在所述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正上方的第一锥形部;以及
端部,在所述边缘中除了所述切口部以外的部位形成有朝向正下方的第二锥形部。
19.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剥离工序,在使所述隐形眼镜附着在所述下模上的状态下,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以及
分离工序,将所述上模和附着有所述隐形眼镜的所述下模分离。
20.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装置包括:
第一剥离单元,在使所述隐形眼镜附着在所述下模上的状态下,从所述上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所述隐形眼镜;以及
分离单元,将所述上模和附着有所述隐形眼镜的所述下模分离。
21.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方法,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下模临时剥离工序,将附着在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剥离;以及
下模正式剥离工序,将所述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22.一种隐形眼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造装置是从一对模具中取出隐形眼镜的装置,所述隐形眼镜是通过将在一对模具中包含的单体聚合而生成的,所述一对模具是通过组装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前弧的下模和用于成形所述隐形眼镜的基弧的上模而得到的,
所述制造装置包括:
下模临时剥离单元,将附着在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上的隐形眼镜的周边部剥离;以及
下模正式剥离单元,将所述周边部被剥离了的隐形眼镜从所述下模的镜片成形面剥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43585.8A CN111319201B (zh) | 2016-09-30 | 2016-11-25 | 分离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2854A JP6738708B2 (ja) | 2016-09-30 | 2016-09-30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取り出し方法 |
JP2016-192854 | 2016-09-30 | ||
PCT/JP2016/084988 WO2018061224A1 (ja) | 2016-09-30 | 2016-11-25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43585.8A Division CN111319201B (zh) | 2016-09-30 | 2016-11-25 | 分离夹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16214A true CN109716214A (zh) | 2019-05-03 |
CN109716214B CN109716214B (zh) | 2021-01-15 |
Family
ID=6176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9037.3A Active CN109716214B (zh) | 2016-09-30 | 2016-11-25 | 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取出方法 |
CN202010143585.8A Active CN111319201B (zh) | 2016-09-30 | 2016-11-25 | 分离夹具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43585.8A Active CN111319201B (zh) | 2016-09-30 | 2016-11-25 | 分离夹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28639B2 (zh) |
EP (3) | EP3521905A4 (zh) |
JP (1) | JP6738708B2 (zh) |
KR (1) | KR102513058B1 (zh) |
CN (2) | CN109716214B (zh) |
WO (1) | WO201806122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2733A (zh) * | 2019-11-12 | 2020-01-24 | 甘肃天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隐形眼镜脱模取镜装置 |
TWI753723B (zh) * | 2020-12-25 | 2022-01-21 | 京旭企業有限公司 | 反轉撓性透鏡凹向之方法及其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68630B (zh) | 2018-06-20 | 2023-01-03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眼佩戴用透镜的制造方法和眼佩戴用透镜 |
US11426959B2 (en) | 2019-11-06 | 2022-08-30 | Innovega,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ultistage molding of lenses |
CN113510886A (zh) * | 2021-05-12 | 2021-10-19 | 苏州天群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隐形眼镜的成型方法及模具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3A (zh) * | 1990-04-17 | 1992-01-22 | 庄臣及庄臣视力产品有限公司 | 隐形眼镜片水合腔 |
JP2002515837A (ja) * | 1996-11-06 | 2002-05-28 | ボシュ アンド ロ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金型部分からの分離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20040061246A1 (en) * | 2002-09-30 | 2004-04-01 | John Cardiff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 releasing lenses from an anterior mold half |
US20070138670A1 (en) * | 2005-12-20 | 2007-06-21 | Bausch And Lomb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ry Release of a Compliant Opthalmic Article from a Mold Surface |
WO2013191148A1 (ja) * | 2012-06-19 | 2013-12-27 |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 多層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4008695A (ja) * | 2012-06-29 | 2014-01-20 | Hoya Corp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
US20140035176A1 (en) * | 2010-11-26 | 2014-02-06 | Daysoft Limited | Contact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
JP5428005B2 (ja) * | 2009-11-12 | 2014-02-26 |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 眼用レンズ成形型を分離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
CN103660122A (zh) * | 2012-08-28 | 2014-03-26 | 罗登斯套克有限公司 | 从塑料透镜去除铸模的方法 |
WO2016097739A1 (en) * | 2014-12-19 | 2016-06-23 |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contact le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93200A (en) | 1974-11-04 | 1975-07-08 | Raymond Lee Organization Inc | Wrecking bar |
JPS5852813B2 (ja) | 1976-08-27 | 1983-11-25 | 日本コンタクトレンズ製造株式会社 | 成形型より成形物を剥離する方法 |
JPS5852813A (ja) | 1981-09-24 | 1983-03-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連のエ−ジング方法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電子部品連 |
JPS5876597U (ja) | 1981-11-17 | 1983-05-24 | 協和醗酵工業株式会社 | 蓋の取外し工具 |
US5079791A (en) * | 1989-06-26 | 1992-01-14 | Grech George J | Tool for snap fasteners |
US4909969A (en) * | 1989-08-23 | 1990-03-20 | Wood Kenneth 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 contact lens from a plastic mold |
DE59100649D1 (de) | 1990-04-24 | 1994-01-13 | Ciba Geigy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ontaklinsen. |
US5457834A (en) * | 1994-03-14 | 1995-10-17 | Allen, Sr.; Richard D. | Snap fastener opener |
JP3009278U (ja) | 1994-09-21 | 1995-04-04 | 有限会社ユーテック | 缶開け器 |
JP3050039U (ja) | 1997-12-19 | 1998-06-3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プラン | プルトップオープナー |
US6149562A (en) | 1999-10-27 | 2000-11-21 | Hurco Companies, Inc. | Manual tool changing apparatus |
ATE300418T1 (de) | 1999-10-27 | 2005-08-15 | Novartis Pharma Gmbh | Entformung von kontakt-linsen |
US20060202367A1 (en) | 2005-03-11 | 2006-09-14 | Knutzen Josef V | Multi stage ophthalmic lens demold |
AU2005225127A1 (en) | 2004-11-22 | 2006-06-08 |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 Multistage ophthalmic lens demold |
US9102110B2 (en) * | 2005-08-09 | 2015-08-11 |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lenses from lens molds |
US7799249B2 (en) * | 2005-08-09 | 2010-09-21 |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ilicone hydrogel contact lenses |
JP2007196428A (ja) * | 2006-01-24 | 2007-08-09 | Fujifilm Corp |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
JP2008049480A (ja) | 2006-08-22 | 2008-03-06 | Asahi Kasei Aimii Kk | 樹脂鋳型からの剥離方法 |
US20080127473A1 (en) * | 2006-12-01 | 2008-06-05 | Min-Chi Yu | Tool kit for removing decorative plates and trims of vehicles |
JP4869054B2 (ja) * | 2006-12-25 | 2012-02-01 | Hoya株式会社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を樹脂型から取り出す方法 |
JP5584860B2 (ja) * | 2009-11-04 | 2014-09-10 |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 眼用レンズを成形型から剥離する方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
US8673186B2 (en) * | 2010-03-02 | 2014-03-1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abrication of an optical wedge |
US20160176093A1 (en) * | 2014-12-19 | 2016-06-23 |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Contact Lens |
-
2016
- 2016-09-30 JP JP2016192854A patent/JP6738708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1-25 KR KR1020187036067A patent/KR10251305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1-25 EP EP16917773.0A patent/EP3521905A4/en active Pending
- 2016-11-25 WO PCT/JP2016/084988 patent/WO2018061224A1/ja unknown
- 2016-11-25 CN CN201680089037.3A patent/CN109716214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25 US US16/338,634 patent/US1162863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1-25 EP EP22153600.6A patent/EP4020064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11-25 CN CN202010143585.8A patent/CN111319201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25 EP EP22153598.2A patent/EP4016171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03A (zh) * | 1990-04-17 | 1992-01-22 | 庄臣及庄臣视力产品有限公司 | 隐形眼镜片水合腔 |
JP2002515837A (ja) * | 1996-11-06 | 2002-05-28 | ボシュ アンド ロ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金型部分からの分離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20040061246A1 (en) * | 2002-09-30 | 2004-04-01 | John Cardiff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 releasing lenses from an anterior mold half |
US20070138670A1 (en) * | 2005-12-20 | 2007-06-21 | Bausch And Lomb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ry Release of a Compliant Opthalmic Article from a Mold Surface |
JP5428005B2 (ja) * | 2009-11-12 | 2014-02-26 |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 眼用レンズ成形型を分離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
US20140035176A1 (en) * | 2010-11-26 | 2014-02-06 | Daysoft Limited | Contact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
WO2013191148A1 (ja) * | 2012-06-19 | 2013-12-27 |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ネクト | 多層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4008695A (ja) * | 2012-06-29 | 2014-01-20 | Hoya Corp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
CN103660122A (zh) * | 2012-08-28 | 2014-03-26 | 罗登斯套克有限公司 | 从塑料透镜去除铸模的方法 |
WO2016097739A1 (en) * | 2014-12-19 | 2016-06-23 | Coopervision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lding contact len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2733A (zh) * | 2019-11-12 | 2020-01-24 | 甘肃天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隐形眼镜脱模取镜装置 |
TWI753723B (zh) * | 2020-12-25 | 2022-01-21 | 京旭企業有限公司 | 反轉撓性透鏡凹向之方法及其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21905A1 (en) | 2019-08-07 |
WO2018061224A1 (ja) | 2018-04-05 |
EP4020064A1 (en) | 2022-06-29 |
EP3521905A4 (en) | 2020-11-18 |
EP4016171A1 (en) | 2022-06-22 |
CN111319201B (zh) | 2022-05-31 |
CN111319201A (zh) | 2020-06-23 |
KR20190062324A (ko) | 2019-06-05 |
JP2018054970A (ja) | 2018-04-05 |
KR102513058B1 (ko) | 2023-03-22 |
US11628639B2 (en) | 2023-04-18 |
CN109716214B (zh) | 2021-01-15 |
JP6738708B2 (ja) | 2020-08-12 |
US20190217561A1 (en) | 2019-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16214A (zh) | 隐形眼镜的制造方法 | |
JP4124239B2 (ja) |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 | |
CN101135737A (zh) |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装置 | |
US20090256273A1 (en) | Method for making lenses | |
CN101149455A (zh) | 镜头模组 | |
CN101105570A (zh) | 镜头模块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8285375A (ja) | 接合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481750B2 (ja) | ホルダ付き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 |
US10137612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ophthalmic lenses | |
EP1116578B1 (en) | Mold assembly for forming ophthalmic lens or lens blank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ing the mold assembly | |
JP7321591B2 (ja) | マイクロアレイレンズを製造するための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アレイ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US6872334B2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mpound aspheric lens | |
JP2008285374A (ja) | 接合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777265B2 (ja) | 熱成形により光学部品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4318681B2 (ja) | 精密プレス成形用プリフォ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 |
JP6916932B2 (ja) |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 |
US20090261487A1 (en) | Method for making optical articles | |
KR100623241B1 (ko) | 초소형 로드타입 유리렌즈의 성형용 금형과 성형방법 | |
US7341442B2 (en) | Mold for molding lenses | |
CN216609848U (zh) | 树脂眼镜镜片生产过程中的分模装置 | |
KR102216307B1 (ko) | 콘택트렌즈 성형장치 및 그 성형방법 | |
CN102445716A (zh) | 镜片、该镜片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 |
EP3233445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ophthalmic lenses | |
US2006023118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workpieces | |
JP2003103532A (ja) | 眼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