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660A -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660A
CN109703660A CN201711016900.5A CN201711016900A CN109703660A CN 109703660 A CN109703660 A CN 109703660A CN 201711016900 A CN201711016900 A CN 201711016900A CN 109703660 A CN109703660 A CN 109703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flexible pad
fixed
connecting rod
fixe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6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chang Qin Yao Bicycl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chang Qin Yao Bicycl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chang Qin Yao Bicycl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chang Qin Yao Bicycl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6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固定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固定筒与车架装配在一起,固定筒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压缩杆,压缩杆的上侧位置装配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固定框装配在一起,固定框与坐垫装配在一起,压缩弹簧安装在连接杆与固定筒之间的位置,柔性垫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气囊,气囊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底板,添加压缩弹簧来实现对车架上传递过来的动能进行吸收,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坐垫内部的气囊通过气阀充入气体,继而实现对柔性垫与固定底板之间距离的调节,气囊配合压缩弹簧则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柔性垫上的通孔则起到了通风的效果,该设计通过气体的流通实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是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属于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车的作用已不仅限于一种交通工具,更衍生出很多以娱乐健身为目的的功能性自行车。由于这类自行车的消费人群更加追求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因此这类人群往往会选择一些远离城市的长途路线和特殊路况进行骑行,针对上述人群的消费需求,骑乘人员必然对骑乘过程中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使用的自行车鞍座结构一般包括安装板和鞍座,但是传统的设备存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包括坐垫、固定框、连接杆、压缩杆、压缩弹簧、固定筒、柔性垫、气囊以及固定底板,所述固定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固定筒与车架装配在一起,所述固定筒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上侧位置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框装配在一起,所述固定框与坐垫装配在一起,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连接杆与固定筒之间的位置,所述坐垫包括柔性垫、气囊以及固定底板,所述柔性垫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气囊之间等距进行排列,相邻气囊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气囊与气阀连接在一起,所述气阀穿过开设在固定底板上的通孔进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一种采用透气棉制作而成的构件,所述柔性垫上开设有通孔,分布在柔性垫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之间依次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的外侧端面上包裹有橡胶防护筒。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包裹固定框的外侧进行布置。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通过添加压缩弹簧来实现对车架上传递过来的动能进行吸收,进而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坐垫内部的气囊通过气阀充入气体,继而实现对柔性垫与固定底板之间距离的调节,气囊配合压缩弹簧则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柔性垫上的通孔则起到了通风的效果,该设计通过气体的流通实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本发明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中坐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垫、2-固定框、3-连接杆、4-压缩杆、5-压缩弹簧、6-固定筒、7-柔性垫、8-气囊、9-固定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包括坐垫1、固定框2、连接杆3、压缩杆4、压缩弹簧5、固定筒6、柔性垫7、气囊8以及固定底板9,固定筒6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固定筒6与车架装配在一起,固定筒6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压缩杆4,压缩杆4的上侧位置装配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固定框2装配在一起,固定框2与坐垫1装配在一起,压缩弹簧5安装在连接杆3与固定筒6之间的位置,坐垫1包括柔性垫7、气囊8以及固定底板9,柔性垫7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气囊8,气囊8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底板9,通过添加压缩弹簧5来实现对车架上传递过来的动能进行吸收,进而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坐垫1内部的气囊8通过气阀充入气体,继而实现对柔性垫7与固定底板9之间距离的调节。
气囊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气囊8之间等距进行排列,相邻气囊8之间连接在一起,气囊8与气阀连接在一起,气囊8配合压缩弹簧5则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柔性垫7上的通孔则起到了通风的效果,该设计通过气体的流通实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气阀穿过开设在固定底板9上的通孔进行布置,柔性垫7一种采用透气棉制作而成的构件,柔性垫7上开设有通孔,分布在柔性垫7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之间依次进行排列,压缩弹簧5的外侧端面上包裹有橡胶防护筒,坐垫1包裹固定框2的外侧进行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发明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首先将固定筒6与车架装配在一起,装配完成后即可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添加压缩弹簧5来实现对车架上传递过来的动能进行吸收,进而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坐垫1内部的气囊8通过气阀充入气体,进而气囊8开始膨胀,继而实现对柔性垫7与固定底板9之间距离的调节,气囊8配合压缩弹簧5则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创造使用的舒适性,另外柔性垫7上的通孔则起到了通风的效果,通过车体的移动带动空气流通进入到柔性垫7的内部,该设计通过气体的流通实现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包括坐垫(1)、固定框(2)、连接杆(3)、压缩杆(4)、压缩弹簧(5)、固定筒(6)、柔性垫(7)、气囊(8)以及固定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6)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固定筒(6)与车架装配在一起,所述固定筒(6)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压缩杆(4),所述压缩杆(4)的上侧位置装配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与固定框(2)装配在一起,所述固定框(2)与坐垫(1)装配在一起,所述压缩弹簧(5)安装在连接杆(3)与固定筒(6)之间的位置,所述坐垫(1)包括柔性垫(7)、气囊(8)以及固定底板(9),所述柔性垫(7)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气囊(8),所述气囊(8)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固定底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气囊(8)之间等距进行排列,相邻气囊(8)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气囊(8)与气阀连接在一起,所述气阀穿过开设在固定底板(9)上的通孔进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7)一种采用透气棉制作而成的构件,所述柔性垫(7)上开设有通孔,分布在柔性垫(7)上的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通孔之间依次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5)的外侧端面上包裹有橡胶防护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包裹固定框(2)的外侧进行布置。
CN201711016900.5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Pending CN109703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6900.5A CN109703660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6900.5A CN109703660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660A true CN109703660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6900.5A Pending CN109703660A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6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14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减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14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1637B (zh) 高速电动轮轮内减振装置及电动车轮
CN103738179B (zh) 一种车辆悬架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2320234B (zh) 电动汽车电池组的支承装置
CN105972136B (zh) 一种阻尼可调式1/2馈能悬架
CN109703660A (zh) 一种减少震动的鞍座系统
CN102364153B (zh) 一种双向减震器
CN104476996B (zh) 电动汽车后桥缓冲防撞结构
CN201739407U (zh) 悬置系统
CN102996696A (zh)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CN201818694U (zh) 自行车用的减震器
CN206107412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两级减震自行车坐垫
CN206175555U (zh) 一种液压减震器
CN202480870U (zh) 重型汽车油箱总成
CN206067888U (zh) 一种燃油型移动警务室底盘
CN109606090A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
CN203035835U (zh)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CN106704468A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装置
CN202251622U (zh) 双向减震器
CN201739421U (zh) 液压悬置系统
CN206885158U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08089841U (zh) 一种用于公共自行车的减震装置
CN202923370U (zh) 发动机悬置
CN203752816U (zh) 中型客车用两气囊后空气悬架
CN202783608U (zh) 电动三轮车的后减震装置
CN109501898A (zh) 一种智能自行车减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