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3587A -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3587A
CN109703587A CN201910040542.4A CN201910040542A CN109703587A CN 109703587 A CN109703587 A CN 109703587A CN 201910040542 A CN201910040542 A CN 201910040542A CN 109703587 A CN109703587 A CN 109703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or
optoelectronic switch
baggage container
compartment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05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3587B (zh
Inventor
孟庆宇
张琨
张俊岭
张�浩
史明红
殷勤
邱绍峰
周明翔
刘辉
崔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05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3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3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3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3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包括车厢、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一节车厢外侧设有若干均匀车厢门,相邻两节车厢门之间的车厢底板上设有若干辊道输送机,包括横向设于车厢门处的第一辊道输送机、纵向设置的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第一辊道输送机的底部设有链式输送机,第一辊道输送机靠近车厢门一侧设有第四光电开关,其靠近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光电开关,第二辊道输送机靠近第三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光电开关,第三辊道输送机远离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三光电开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本发明实现行李自动装卸并能应对车厢门故障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值机行李集装箱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选择飞机作为中长途出行的工具,值机(check-in)环节由于值机流程相对较为复杂,每个环节耗费旅客很多时间,使得旅客在地面要花费大量时间,常常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到达航站楼,航空旅行快捷的优势被一定程度的削弱了。城市值机就是指旅客直接在市区内办理出发乘机手续的过程,它是机场和航空公司地面服务的延伸。目前,我国各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渐形成网络化运营,同时市内至机场的线路是一条必不可少的线路,昆明、武汉、北京等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正在逐步开始规划城市值机系统的建设,即在轨道交通系统内提供值机业务提前办理(不仅提前换领登机牌,同时为旅客办理行李交运手续),使乘客的舒适性、便捷性及轨道交通收益最大化,但目前除香港外,国内轨道交通行业还无设置城市值机点的先例。
机场线列车采用不同于线网运行的车辆形式,专设有行李车厢,为办理提前值机业务的乘客运送行李至机场,乘客到达机场后无需再办理行李交运手续,直接通过安检登机即可。对于现有列车传统车厢而言,只能采用人工方式将行李集装箱从站台运输至行李车厢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列车停靠站台的有限时间内采用人工的方式,运输量也有限。
专利CN207565599U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铁值机行李运输的列车车厢传输系统,该列车车厢具有多个车门;该列车车厢传输系统包括设置于列车车厢内的第一辊道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和第二辊道输送机;用于运载行李集装箱进出车门的第一辊道输送机装配在列车车门处的车厢内底面上,沿车厢纵向传输的第二辊道输送机设置在列车车厢内部与第一辊道输送机边沿接触处;用于转向的链式输送机设置在第一辊道输送机的下方,并可沿着竖直方向上下动作;其中,第一辊道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均可双向传输。该专利实现了自动化传输。
但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动化程度还存在不足,存在感应和调度不完善的地方;二是当某个车厢门出现故障无法打开时,此车门对应车厢便无法装卸行李集装箱,从而被空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通过在每个区域设置第一辊道输送机将行李箱从车门运至车厢内,再通过链式输送机将行李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上,结合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完成装卸,并通过设置在各处的光电开关实现对各辊道输送机动作的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装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包括车厢、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一节所述车厢外侧设有若干均匀车厢门,以在所述车厢上形成若干入口;
相邻两节车厢门之间的车厢底板上设有若干所述辊道输送机,包括设于所述车厢门处的沿车厢宽度方向第一辊道输送机、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所述第一辊道输送机的底部设有链式输送机,以将各车厢门处的行李箱运至车厢内;
所述第一辊道输送机靠近所述车厢门一侧设有第四光电开关,其靠近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靠近所述第三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三辊道输送机远离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三光电开关,用于对各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装卸。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门处均设有开关门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上设有中心控制器,所述开关门感应器均与所述中心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装箱,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装箱;
S2通过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故障无法开启,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各光电开关和辊道输送机的开关及起停状态;
S3通过若干区域的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对第一辊道输送机、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进行控制,并在链式输送机的作用下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
S4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卸车,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卸车;
S5通过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故障无法开启,若无故障,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的控制功能;
S6通过第四光电开关对各辊道输送机进行控制,将行李集装箱从车厢内运出;
S7卸车完毕,关闭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无故障处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第一光电开关闭合时,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断开时,第一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三光电开关闭合时,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断开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同时闭合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故障处的控制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光电开关闭合且此故障门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均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第三辊道输送机才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且另一组区域中的第二光电开关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二辊道输送机才停止运行,故障门处的链式输送机在行李集装箱到达其上的第一辊道输送机时即抬升并正向运行,将行李集装箱运至下一辊道输送机上时,下降并停止后复位,依次将行李箱通过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车厢门运至故障门对应的各辊道输送机上。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无故障处的控制操作实现的具体步骤为:
S31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直至第一光电开关的上方,第一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
S32链式输送机抬升并正向运行;
S33行李集装箱1被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后,第二光电开关闭合,第一光电开关断开,链式输送机下降并停止后复位到初始位置,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行李集装箱重复步骤S311和S312;
S314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三辊道输送机上,第三光电开关闭合,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上后,第二光电开关闭合,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均闭合后第二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断开,行李集装箱重复步骤S2,直至将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此时车厢内装满行李集装箱,关闭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无故障处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外:
S61第一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行李集装箱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行李集装箱和行李集装箱向第一辊道输送机方向运输;
S62链式输送机抬升并反向运行;
S63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第四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第二辊道运输机和第三辊道运输机停止运行,链式输送机下降并停止;
S64行李集装箱通过第一辊道输送机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重复步骤S62;
S65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第四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将行李集装箱运出车厢。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故障处执行以下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闭合,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链式输送机正常运行。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一节车厢上设置若干车厢门,将一节车厢均分为若干相同的区域,形成若干入口,提高装箱和卸箱的速度,同时通过在每个区域设置第一辊道输送机将行李箱从车门运至车厢内,再通过链式输送机将行李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上,结合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完成装卸,并通过设置在各处的光电开关实现对各辊道输送机动作的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装卸。
(2)本发明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通过设置在车厢门处的开关门感应器和车厢上的中心控制器连接,收集车厢门的故障信息,并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各光电开关的开启和断开,从而实现故障门处的装卸货,以应对故障情况。
(3)本发明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通过各光电开关、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实现对装箱和卸箱的自动化,并通过设置在车厢门上的开关门感应器反馈信息给中心控制器,从而针对故障门和非故障门处分组控制,实现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均能完成装卸箱,同时保证了装卸箱的效率。
(4)本发明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故障处的控制,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临近故障处区域中的光电开关的闭合和关闭,实现通过临近故障区域中的光电开关实现故障处的装卸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装箱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装箱换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箱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卸箱的流程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车厢、2-车厢门、3-行李集装箱、4-第一辊道输送机、5-第二辊道输送机、6-第三辊道输送机、7-链式输送机、8-第一光电开关、9-第二光电开关、10-第三光电开关、11-第四光电开关、12-中心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一节运输车厢1的一侧设有若干车厢门2,车厢门2为行李集装箱3的进出通道,车厢门2将车厢均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内的车厢的底面上均设有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7,辊到输送机包括第一辊道输送机4、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第一辊道输送机4、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从车厢门2处依次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辊道输送机4、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均与一个行李集装箱3的大小相匹配,用于安装放置一个行李集装箱3,并通过各辊道输送机控制行李集装箱3沿着车厢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移动。
其中,辊道输送机4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圆辊,通过圆辊朝同一个方向的转动实现行李集装箱正向移动和方向移动。
链式输送机7设于第一辊道输送机4的底部,链式输送机7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设于相邻两个圆辊的间隙中,支撑板抬升后通过圆辊的间隙与行李集装箱3的底部接触,并带动行李集装箱3移动。
行李集装箱3经过第一辊道输送机4运至车厢内,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后,链式输送机7启动将行李集装箱3朝第二辊道输送机5的方向运输,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5上后,第二辊道输送机5转动带动行李集装箱3移动至第三辊道输送机6上。
第一辊道输送机5上设有第一光电开关8和第四光电开关11,第一光电开关8和第四光电开关11分别设于链式输送机7的对角处,且第四光电开关11设于靠近车厢门2的一侧,第一光电开关8设于车厢内侧,当行李集装箱通过第一辊道输送机4运输到车厢内后,第一光电开关8被覆盖,从而闭合,当行李集装箱通过链式输送机7运输到第二辊道输送机5上后,第一光电开关8不再被覆盖,因此第一光电开关8断开;
第二辊道输送机5上靠近第三辊道输送机6的一侧设有第二光电开关9,行李集装箱3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5上时,第二光电开关9闭合;行李集装箱3运至第三辊道输送机6上时,第二光电开关9断开;
第三辊道输送机6上远离第二辊道输送机5的一侧设有第三光电开关10,行李集装箱3运至第三辊道输送机6上时,第三光电开关10闭合;
第一光电开关8闭合后,第一辊道输送机5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8断开后,第一辊道输送机5开始运行;第三光电开关10闭合后,第三辊道输送机6停止运行,第三光电开关10断开后,第三辊道输送机6开始运行;第三光电开关10和第二光电开关9均闭合后,第二辊道输送机5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9断开后,第二辊道输送机6开始运行。第四光电开关11断开后,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
所有车厢内的第一光电开关8、第二光电开关9、第三光电开关10和第四光电开关11均与中心控制器12连接,中心控制器12可独立控制各光电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没有车门故障的情况下,中心控制器12不对光电开关11进行调控,光电开关按照各自的设定断开和闭合。
优选地,车厢门2处设有开关门感应器,开关门感应器与中心控制器12信号连接,当车厢门2出现故障无法开门时,开关门感应器将车厢门2故障信息反馈到中心控制器12,中心控制器12控制与故障门临近的车厢门处的各光电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以将临近的车厢门作为入口将行李集装箱依次挪到故障门对应的辊道输送机上。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步骤如下:
S1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装箱,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装箱;
S2通过开关门感应器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2故障无法开启,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各光电开关和辊道输送机的开关机起停状态,无故障处执行无故障处的控制操作,故障处执行故障处的控制操作;
S3通过若干个第一光电开关8、第二光电开关9和第三光电开关10对第一辊道输送机4、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进行控制,并在链式输送机7的作用下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
无故障处的控制操作: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第一光电开关8闭合时,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8断开时,第一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三光电开关10闭合时,第三辊道输送机6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9断开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二光电开关9和第三光电开关10同时闭合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具体如下:
S31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4上直至第一光电开关8的上方,第一光电开关8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运行,
S32链式输送机7抬升并正向运行;
其中正向为第一辊道输送机4至第二辊道运输机5的方向;
S33行李集装箱1被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5的上方后,第二光电开关9闭合,第一光电开关8断开,链式输送机7下降并停止后复位到初始位置,第一辊道输送机4开始运行,行李集装箱2重复步骤S311和S312;
S34行李集装箱1运至第三辊道输送机6上,第三光电开关10闭合,第三辊道输送机6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9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5启动运行,行李集装箱2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5上后,第二光电开关9闭合,第二光电开关9和第三光电开关10均闭合后第二辊道输送机5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8断开,行李集装箱3重复步骤S2,直至将行李集装箱3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4上,此时车厢内装满行李集装箱,关闭系统。
故障处的控制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8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光电开关10闭合且此故障门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均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第三辊道输送机6才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辊道输送机6停止运行且另一组区域中的第二光电开关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二辊道输送机5才停止运行,故障门处的链式输送机7在行李集装箱到达其上的第一辊道输送机时即抬升并正向运行,将行李集装箱运至下一辊道输送机上时,下降并停止后复位,依次将行李箱通过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车厢门运至故障门对应的各辊道输送机上;
S4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卸车,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卸车;
S5通过开关门感应器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2故障无法开启,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的控制功能,无故障处执行无故障处的控制操作,故障处执行故障处的控制操作;
S6通过第四光电开关11对各辊道输送机4进行控制,将行李集装箱从车厢内运出,
无故障处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外:第四光电开关11断开时,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第四光电开关11闭合时,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停止;
S61第一辊道输送机4反向运行,行李集装箱3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4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行李集装箱1和行李集装箱2向第一辊道输送机4方向运输;
S62链式输送机7抬升并反向运行;
S63行李集装箱2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4上,第四光电开关11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4开始运行,第二辊道运输机5和第三辊道运输机6停止运行,链式输送机7下降并停止;
S64行李集装箱2通过第一辊道输送机4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11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重复步骤S62;
S65行李集装箱1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4上,第四光电开关11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4开始运行,将行李集装箱1运出车厢;
故障处执行一下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11闭合,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二辊道输送机5和第三辊道输送机6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4停止,链式输送机7正常运行;
S7卸车完毕,关闭系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包括车厢、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一节所述车厢外侧设有若干均匀车厢门,以在所述车厢上形成若干入口;
相邻两节车厢门之间的车厢底板上设有若干所述辊道输送机,包括设于所述车厢门处的沿车厢宽度方向第一辊道输送机、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所述第一辊道输送机的底部设有链式输送机,以将各车厢门处的行李箱运至车厢内;
所述第一辊道输送机靠近所述车厢门一侧设有第四光电开关,其靠近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靠近所述第三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三辊道输送机远离所述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一侧设有第三光电开关,用于对各辊道输送机和链式输送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装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门处均设有开关门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上设有中心控制器,所述开关门感应器均与所述中心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装箱,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装箱;
S2通过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故障无法开启,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各光电开关和辊道输送机的开关及起停状态;
S3通过若干区域的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对第一辊道输送机、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进行控制,并在链式输送机的作用下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
S4启动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系统进行卸车,车厢上若干车厢门同时打开,各车厢门处同时进行卸车;
S5通过开关门感应器检测是否有车厢门故障无法开启,若无故障,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的控制功能;
S6通过第四光电开关对各辊道输送机进行控制,将行李集装箱从车厢内运出;
S7卸车完毕,关闭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无故障处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内:第一光电开关闭合时,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断开时,第一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三光电开关闭合时,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断开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同时闭合时,第二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故障处的控制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光电开关闭合且此故障门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均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第三辊道输送机才停止运行;中心控制器控制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且另一组区域中的第二光电开关闭合后,临近故障门处区域中的第二辊道输送机才停止运行,故障门处的链式输送机在行李集装箱到达其上的第一辊道输送机时即抬升并正向运行,将行李集装箱运至下一辊道输送机上时,下降并停止后复位,依次将行李箱通过临近故障门处区域的车厢门运至故障门对应的各辊道输送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无故障处的控制操作实现的具体步骤为:
S31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直至第一光电开关的上方,第一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
S32链式输送机抬升并正向运行;
S33行李集装箱1被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的上方后,第二光电开关闭合,第一光电开关断开,链式输送机下降并停止后复位到初始位置,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行李集装箱重复步骤S311和S312;
S314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三辊道输送机上,第三光电开关闭合,第三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二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启动运行,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二辊道输送机上后,第二光电开关闭合,第二光电开关和第三光电开关均闭合后第二辊道输送机停止运行;第一光电开关断开,行李集装箱重复步骤S2,直至将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此时车厢内装满行李集装箱,关闭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无故障处执行以下动作将行李集装箱运至车厢外:
S61第一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行李集装箱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行李集装箱和行李集装箱向第一辊道输送机方向运输;
S62链式输送机抬升并反向运行;
S63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第四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第二辊道运输机和第三辊道运输机停止运行,链式输送机下降并停止;
S64行李集装箱通过第一辊道输送机运出车厢,第四光电开关断开,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重复步骤S62;
S65行李集装箱运至第一辊道输送机上,第四光电开关闭合,第一辊道输送机开始运行,将行李集装箱运出车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值机车厢自动化行李集装箱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故障处执行以下操作:中心控制器控制故障门处对应的第四光电开关闭合,故障门处对应的第二辊道输送机和第三辊道输送机反向运行,第一辊道输送机停止,链式输送机正常运行。
CN201910040542.4A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703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542.4A CN10970358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542.4A CN10970358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587A true CN109703587A (zh) 2019-05-03
CN109703587B CN109703587B (zh) 2023-06-20

Family

ID=6626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0542.4A Active CN109703587B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358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1886A (zh) * 2019-05-31 2019-08-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gv叉车的高铁物流站台货物装卸系统
CN11010440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CN110203224A (zh) * 2019-06-17 2019-09-06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铁物流的货运车厢
CN110239977A (zh) * 2019-05-10 2019-09-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装卸式高铁物流站台及装卸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8063Y (zh) * 2001-08-14 2002-04-24 清华大学 航空集装箱/托盘货物检查设备
CN204736868U (zh) * 2015-05-26 2015-11-04 张康迪 铁路物流快速装卸系统
CN105293103A (zh) * 2015-11-06 2016-02-03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车辆用行李集装箱自动化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CN207120684U (zh) * 2017-07-14 2018-03-20 道港自动化机场装备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卸行李车及相关行李转运系统
CN207226564U (zh) * 2017-09-25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CN108222746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舱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65599U (zh) * 2017-12-04 2018-07-0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值机行李运输的列车车厢传输系统
CN209795489U (zh) * 2019-01-16 2019-12-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8063Y (zh) * 2001-08-14 2002-04-24 清华大学 航空集装箱/托盘货物检查设备
CN204736868U (zh) * 2015-05-26 2015-11-04 张康迪 铁路物流快速装卸系统
CN105293103A (zh) * 2015-11-06 2016-02-03 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物流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车辆用行李集装箱自动化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CN207120684U (zh) * 2017-07-14 2018-03-20 道港自动化机场装备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装卸行李车及相关行李转运系统
CN207226564U (zh) * 2017-09-25 2018-04-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CN207565599U (zh) * 2017-12-04 2018-07-0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值机行李运输的列车车厢传输系统
CN108222746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舱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95489U (zh) * 2019-01-16 2019-12-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977A (zh) * 2019-05-10 2019-09-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装卸式高铁物流站台及装卸方法
CN110091886A (zh) * 2019-05-31 2019-08-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gv叉车的高铁物流站台货物装卸系统
CN110104404A (zh) * 2019-05-31 2019-08-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CN110203224A (zh) * 2019-06-17 2019-09-06 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铁物流的货运车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3587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3587A (zh)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US11521153B2 (en) Distribution station for serving unmanne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vehicles and distribution method
CN107601062B (zh) 一种基于agv小车的高铁物流智能装卸系统及方法
KR20140015300A (ko) 공항 내에서 수하물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022683A (zh) 自动物流系统
US20090241797A1 (en) Ecological Goods Logistics System
CN110852670A (zh) 一种与城市地下环路结合的末端智慧共同配送系统
CN209795489U (zh)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系统
WO2019100586A1 (zh) 一种管道运输车控制系统
CN109649410B (zh) 一种基于空轨的城市值机行李装运站台
WO2019192327A1 (zh) 集装箱检查系统、转运方法及港口设施
CN110116094B (zh) 一种高铁物流双层站台货运系统及方法
CN205971286U (zh) 一种轨道货运站台
CN205971290U (zh) 一种货运站台
CN205971287U (zh) 一种客运站台
CN109850179B (zh) 一种基于空轨的城市值机系统及方法
CN216835928U (zh) 行李运输系统及行李系统
CN107776581A (zh) 一种轨道货运装卸系统
CN210279860U (zh) 一种高铁站台地下式中转装置
WO2018041056A1 (zh) 一种轨道交通货运系统及轨道交通站台
CN205971288U (zh) 一种轨道货运装卸系统
KR20100004449A (ko) 물류 무인수송 시스템
CN206049662U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
KR101339395B1 (ko) 화물운송기능을 구비한 승강기, 이를 이용하는 화물운송 시스템 및 화물운송방법
CN209581458U (zh) 一种基于空轨的城市值机行李装运站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