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9872A -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9872A
CN109699872A CN201811630477.2A CN201811630477A CN109699872A CN 109699872 A CN109699872 A CN 109699872A CN 201811630477 A CN201811630477 A CN 201811630477A CN 109699872 A CN109699872 A CN 109699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plant
grade
derived compound
compound preserv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04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世贵
张晖
刘俊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tural Journey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atural Journey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atural Journey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atural Journey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304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9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98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它涉及一种天然抑菌防腐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化学防腐剂的保质期短,且过多摄入化学防腐剂会存在副作用的问题。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用于制备调味品,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添加量为0.04%~0.06%;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包括肉桂醛和丁香酚,还包括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本发明有益效果: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成分源自天然,成分安全性更高,且与食物原味有更好的适配性,长时间服用、使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二、添加量不超过0.06%,即可实现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本发明应用于调味品抑菌剂领域。

Description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菌防腐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防腐剂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而产生腐败或者不稳定的现象。要使食品、化妆品有一定的保藏期,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的感染和繁殖。
实践证明,采用防腐剂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简捷的办法之一。我国现行的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但是随着现代人们对养生和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加,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植物天然防腐剂的概念。
与此相适应,植物天然防腐剂也成为防腐剂领域的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人们发现植物源的一些成分或植物具备阻止多种细菌、霉菌的生长的特性,如香辛料、中草药、茶多酚、果胶酶解物等,是理想的天然抑菌防腐材料。
例如中国专利ZL201810361279.4公开了一种含复合肉桂提取物的防腐剂,主要成分为肉桂40-70份、迷迭香10-30份、丹参5-30份,该防腐剂对化妆品中常见的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均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广谱高效,尤其是应用到膏霜类产品中能达到1-2年的保质货架期,抑菌防腐效果好。但是我们发现该专利公开的复合肉桂提取物的防腐剂,保留了植物源的气味,当加入到气味较淡的化妆品时,会影响化妆品成品的气味,极大的限制了该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
在众多植物天然防腐剂中,香辛料和中草药能够大规模种植、提取相对工艺相对成熟、提取成本比较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因此香辛料和中草药来源的植物天然防腐剂成为植物天然防腐剂中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香辛料、中草药提取物中能够抑菌防腐的主要活性物质存在于这些植物的精油成分。2012年邓亚成和宁蕾公开的《4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应用》中,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桔精油、飞蓬精油和胜红蓟精油都具备抗菌活性,但是山苍子精油具有新鲜柠檬果香味,其他植物精油也有特殊气味,添加到食品或化妆品中可能会引起食品风味或化妆品的气味发生改变,因此直接添加到食品或化妆品种会受限。
如果需要扩大植物精油制备的防腐剂在食品或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解决植物精油制备的防腐剂气味性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或因空气中氧的作用,引起调味品中成分的氧化变质;因调味品内部所含氧化酶、过氧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进食品代谢作用的进行,产生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变质。
在食品腐败的诸因素中,微生物的污染是最活跃、最普遍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只要温度适宜,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要。这时食物中的蛋白质就被破坏了,食物会发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坚韧性和弹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现有化学防腐剂会给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官,如苦味、涩味等,从而需要加入糖、胶质、植物脂肪等来掩盖、遮蔽不良感官;现有植物源抑菌剂的气味残留会影响原料的风味,使得植物源抑菌剂无法用于调味品。目前,在调味品中普遍使用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等化学合成防腐剂,防腐剂虽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但其成分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虽严格规定了防腐剂的种类、质量标准和添加剂量,但是过多摄入化学防腐剂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紊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化学防腐剂的保质期短,化学防腐剂给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官,且过多摄入化学防腐剂会存在副作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用于制备调味品,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添加量为0.04%~0.06%;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包括肉桂醛、丁香酚和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包括15~85份肉桂醛、3~60份丁香酚和3~15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包括食用醋、固体汤料、蚝油、鸡精调味粉、料酒、酱油、香辛料油和鱼露,还包括其它调味品。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食用醋,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食用醋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加热煮沸工序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醋汁总质量的0.05%。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固体汤料,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固体汤料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混料时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汤料总质量的0.06%。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蚝油,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蚝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与蚝油产品混合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蚝油总质量的0.05%。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鸡精调味粉,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鸡精调味粉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作为最后的辅料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调味鸡粉总质量的0.06%。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料酒,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料酒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加入酒曲发酵、压榨后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料酒总质量的0.04%。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酱油,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酱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配工序中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生酱油总质量的0.05%。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香辛料油,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香辛料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香辛味油复配工序中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复配后香辛味油总质量的0.04%。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品为鱼露,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鱼露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配制工序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鱼露总质量的0.05%。
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优化了调味品的生产方法,在调味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了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代替了传统的化学防腐剂,使食品的安全性更高。且与食物原味有更好的适配性,长时间食用、使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
二、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包含有香辛料、中草药、茶多酚、果胶酶解物、竹叶提取物等,它们属于天然植物的直接提取物,能阻止多种细菌、霉菌的生长,是理想的天然抑菌防腐材料,在其基础上本发明采用药食同源的植物进行提取肉桂醛和丁香酚,并加入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产生协同作用,制备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
三、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有淡淡的香气,体系均一稳定,杂气很淡,感官性能良好,通过优化成分配比,使抑菌效能和原食品风味上保持平衡。
四、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采用药食同源的植物进行提取,有很好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抑菌谱广,从而达到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与化学合成防腐剂相比,在保证食品货架期的时间范围内、防腐效果相近的条件下,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添加量不超过0.06%,即可实现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
五、本发明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生产成本低廉,其使用量与传统化学防腐剂相当,甚至更少,适用于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植物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抗氧化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制备方法:
(1)、制备含肉桂醛的植物提取物:水蒸气蒸馏法取60kg研细的肉桂树皮粉,放入烧瓶中,加水160L,装上冷凝管,加热回流10min。冷却后倒入蒸馏瓶中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80~100L;
将馏出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每份40L乙醚萃取两次。弃去水层,乙醚层移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0min后,倒出萃取液,在通风橱内用水浴加热蒸去乙醚,即得含肉桂醛的植物提取物;
(2)、制备含丁香酚的植物提取物:称取丁香花蕾15kg,加水90L在蒸馏瓶浸泡后,直接加热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馏液约30L;
将所得的馏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每次20L),合并上层乙酸乙酯萃取液(上层乙酸乙酯萃取液含丁香酚),之后进行乙酸乙酯去除,即得含丁香酚的植物提取物。
(3)、将搅拌锅预加热至60℃,预热5分钟,将转速调至15r/min,打开搅拌锅,加入含肉桂醛的植物提取物、含丁香酚的植物提取物、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购自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计100kg,将搅拌锅转速调至100r/min,搅拌50分钟,搅拌后分装,即得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中肉桂醛的质量份数为55份,丁香酚的质量份数为12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的质量份数为7份。
对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如下:
(一)对迷迭香油、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进行感官评价比较:
感官评价描述数据参照表1。
表1
迷迭香油、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通过表2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有淡淡的香气,体系均一稳定,杂气很淡,气味协调。
(二)对迷迭香油、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进行抗氧化性能检测: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组合物按照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抗氧化实验方法,检测其抗氧化性能,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表示迷迭香油,表示BHT,——表示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
DPPH广泛用于定量测定生物试样和食品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有单电子,在517nm处有一强吸收,其醇溶液呈紫色的特性。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由于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消失,其褪色程度与其接受的电子数量成定量关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快速的定量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迷迭香油、BHT都具有一定清除自由基能力,而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对自由基清除能力要远优于BHT和迷迭香油,说明其可以替代两者成为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中。
(三)抑菌效能实验方案
供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黑曲霉。
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具体方法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营养肉汤培养基;
(2)菌悬液的制备:取活化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化后的大肠杆菌和活化后的铜绿假单胞杆菌于灭菌蒸馏水中分别制成1×108cfu/mL的菌悬液;取活化后的白假丝酵母菌和活化后的黑曲霉于灭菌蒸馏水中分别制成1×107cfu/mL的菌悬液;分别取上述细菌和真菌的菌悬液1mL于灭菌试管中混合均匀待用,得到混合菌悬液;
(3)含防腐剂组合物试管的制备: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和营养肉汤培养基配置浓度分别为0.025%、0.05%、0.10%、0.20%、0.40%和0.80%的含抑菌剂的营养肉汤培养基;
(4)最低抑菌浓度检测:取混合菌悬液0.1ml分别加入10mL不同浓度含抑菌剂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并混合均匀;设置三组平行试验组,其中细菌的观察置于37℃培养24h,真菌的观察置于28℃培养48h;培养结束后分别在不同浓度含抑菌剂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吸取1ml于平板中,倒入适量培养基,细菌观察置于37℃培养24h,真菌的观察置于28℃培养48h;获取平板菌落总数,取平均值。
抑菌效能结果数据(MIC)如表3所示:
表3
注:“-”表示没有菌生长,“+”表示有极少菌,“++”表示有少数菌“++”表示有大量菌。
从表格3上可以看出,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最小抑菌浓度为0.05%,当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添加量不低于0.05%时,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假丝酵母和黑曲霉5种菌类都能同时起到抑制作用。
(四)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效能实验方案
以不同pH条件下按照(三)抑菌效能实验方案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效能,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注:“-”表示没有菌生长,“+”表示有极少菌,“++”表示有少数菌“+++”表示有大量菌。
通过表4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pH为4-10之间的酸碱范围内,都有良好的抑菌效能。
(五)高温稳定性实验
在高温条件下按照(三)抑菌效能实验方案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其在不同高温条件下浓度为0.05%的含抑菌剂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的抑菌效能,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注:“-”表示没有菌生长,“+”表示有极少菌,“++”表示有少数菌“+++”表示有大量菌。
通过表5知,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对不同的温度条件有不同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00℃以下,实施例1得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仍可以保持优良的抑菌效果。
实施例2: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食用醋的具体方法为:
用小曲制醋:以10Kg糯米和10Kg大米为原料,先利用小曲中的根霉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米饭粒上进行固态培菌,边糖化边发酵;再加20Kg水及麦曲,继续糖化和酒精发酵;然后酒醪中拌入10Kg麸皮成固态入缸,添加0.02Kg优质醋醅作种子,采用固态分层发酵,逐步扩大醋酸菌繁殖;经陈醋酿后,采用套淋法淋出醋汁,加入炒米色及白糖配制,澄清后,加热煮沸而得香醋。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3份丁香酚和12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曲粉的用量为0.5Kg,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加热煮沸工序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醋汁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且山梨酸钾的添加量为醋汁总质量的0.1%。
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检测结果表6所示,表中国标为GB 2719。
表6
通过表6知,当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醋汁总质量的0.05%时,保质期可达12个月,与常用的化学防腐剂达到相同的防腐效果。
实施例3: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固体汤料的具体方法为:
将28Kg鸡肉提取物、25Kg小麦粉、23Kg脂肪奶粉、18Kg鸡油、3.5Kg食盐、1.1Kg味精、0.5Kg洋葱粉末、0.3Kg白糖、0.04Kg白胡椒粉充分混匀后,蒸煮灭菌处理过,揉合成团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感官性能检查通过后,压切块成型,真空包装得到固体汤料成品。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6份丁香酚和9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混料时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混合汤料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7所示,表中地标为DB41T 420。
表7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混合汤料总质量的0.06%时,保质期可达12个月,比常见的化学防腐剂可多存放6个月。
实施例4: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蚝油的具体方法为:
将新鲜的蛎肉5Kg去除内脏后(含泥沙)放入容器中,加入清水,可加少量盐搓洗;将清洗干净的鲜蛎肉放入粉碎机中磨碎,加水5升稀释打浆,磨得越细越好呈糊状,以增加酶与蛎肉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加速酶解;将调整好pH值的肉糊放入不锈钢釜中,加入蛎肉重0.6%的中性蛋白酶,搅拌均匀;盖好盖子,升温至50℃,保温水解2小时;水解液用200目筛网进行精滤;将滤液放入不锈钢釜中加热进行浓缩至5Kg;浓缩液中再加入水、1.3Kg生抽、4Kg蔗糖、0.1Kg黄原胶、7.2Kg盐、0.35Kg淀粉、0.25Kg味精混匀后煮沸5分钟后趁热装瓶,并巴氏灭菌(95℃,10分钟)即得成品。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19份丁香酚和6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混料时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蚝油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8所示,表中行标为GB/T 21999。
表8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蚝油总质量的0.05%时,保质期可达12个月,比常见的化学防腐剂可多存放3个月。
实施例5: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鸡精调味粉的具体方法为:
先将3Kg食盐、3Kg鸡油、2Kg鸡膏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逐个加入5Kg淀粉、鸡肉粉香精、1Kg酱油粉、0.04Kg白胡椒粉、0.5Kg洋葱粉、10Kg鸡肉粉、0.3Kg糖投入搅拌器中充分搅匀后即可打包装出成品(注:注意室内相对湿度、防止吸潮)。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2份丁香酚和7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作为最后一个辅料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鸡精调味粉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9所示,表中行标为SBT10415。
表9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混合调味鸡粉总质量的0.06%,保质期可达12个月,比常见的化学防腐剂可多存放5个月。
实施例6: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料酒的具体方法为:
60KG糯米洗干净后加入到经过严格消毒的容器中,拌入甜黄酒曲或黄酒曲,再加入300KG清水(干净);夏天温度高时消毒工作要严格,尽量控制30KG米下一缸,避光阴凉环境下发酵,控制好发酵房的温度在38度以下;冬天温度低时,酒曲活力下降,120斤米下10包酒曲,发酵容器最好用陶瓷缸,把容器放置木屑保温槽内后加温水把综合温度调至38摄氏度时再加入酒曲,尽量保持发酵缸内的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发酵好后压榨澄清,调入0.5Kg香辛料(亦可不加),过滤机过滤酒液去除杂质,灭菌(把酒液加温至75摄氏度时保持10分钟),冷却,包装出售。操作过程中注意消毒工作,避免酸缸。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5份丁香酚和10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与香辛料一起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料酒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双乙酸钠对照组中采用双乙酸钠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10所示,表中行标为SBT10416。
表10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料酒总质量的0.04%,保质期可达12个月,可与常见的化学防腐剂达到相同的防腐效果。
实施例7: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酱油的具体方法为:
酱油酿造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第一个阶段是制曲,主要微生物是曲霉;第二个阶段是发酵,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和乳酸菌;100Kg大豆和10Kg麸皮先经润水再高温蒸煮,冷却后进行0.5Kg菌种(曲霉)接种,保持通风制曲,制曲完成后拌入盐水入池自然发酵(酵母菌和乳酸菌)90天,然后从成熟的酱醅中浸提出生酱油来,收集到的生酱油再经加热、调配、静置澄清得到酱油产品。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8份丁香酚和7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配工序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酱油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11所示,表中国标为GB2718。
表11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生酱油总质量的0.05%,保质期可达12个月,可与常见的化学防腐剂达到相同的防腐效果。
实施例8: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香辛料油的具体方法为:
以大豆色拉油为油质载体,采用油脂萃取工艺(油温调至130℃,按相同比例1∶4,加入单一香辛料,浸提30min,自然降温24h)先单个萃取各个植物香辛料得到单一香辛味油,再按配方将各香辛味油复配调和得到香辛料油产品。
本实施例原料的加入量如下表所示。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复配工序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香辛味油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5份肉桂醛、21份丁香酚和11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检测结果表12所示,表中地标为DBS50024。
表12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复配后香辛味油总质量的0.04%,保质期可达12个月。
实施例9:
使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鱼露的具体方法为:
50Kg小鱼、小虾趁鲜用30Kg盐腌渍,将盐腌后的鱼虾加盐腌渍2~3年,在此期间要进行多次翻拌使鱼逐渐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咸汁和渣;成熟:分解完毕后,移入大缸中进行露晒,每天翻拌1~2次,日晒1个月左右,逐渐产生香气而趋于成熟;抽滤:将竹编长筒插入晒缸中,抽出清液,即得原油。滤渣一般再浸泡过滤二次,;配制:取不同比例原油、中油、一油混合,即为各级鱼露。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由60份肉桂醛、26份丁香酚和4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组成。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配制工序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香辛味油总质量的0.08%、0.07%、0.06%、0.05%和0.04%;上述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山梨酸钾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0,山梨酸钾对照组中采用山梨酸钾代替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检测结果表13所示,表中行标为SBT10324。
表13
本实施例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加入量为鱼露总质量的0.05%,保质期可达12个月,比常见的化学防腐剂可多存放5个月。

Claims (10)

1.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添加量为0.04%~0.06%;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包括肉桂醛、丁香酚和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按重量份数包括15~85份肉桂醛、3~60份丁香酚和3~15份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品包括食用醋、固体汤料、蚝油、鸡精调味粉、料酒、酱油、香辛料油或鱼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食用醋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加热煮沸工序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醋汁总质量的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固体汤料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混料时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汤料总质量的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蚝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与蚝油产品混合均匀,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耗油总质量的0.0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料酒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加入酒曲发酵、压榨后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料酒总质量的0.0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酱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配工序中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生酱油总质量的0.0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香辛料油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香辛味油复配工序中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复配后香辛味油总质量的0.0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制备鱼露过程中,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配制工序加入,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的添加量为鱼露总质量的0.05%。
CN201811630477.2A 2018-12-29 2018-12-29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Withdrawn CN109699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0477.2A CN109699872A (zh) 2018-12-29 2018-12-29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0477.2A CN109699872A (zh) 2018-12-29 2018-12-29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9872A true CN109699872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0477.2A Withdrawn CN109699872A (zh) 2018-12-29 2018-12-29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987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633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珠海市自然之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防腐抑菌功能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26862A (zh) * 2021-10-08 2021-12-24 四川朝天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鸡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36243A (zh) * 2022-11-22 2023-03-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食用菌调味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6235A (zh) * 2023-01-17 2023-04-04 广东嘉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贮运的蔬菜汁-酱油复合调味品风味保持方法
CN115886235B (zh) * 2023-01-17 2024-06-04 广东嘉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贮运的蔬菜汁-酱油复合调味品风味保持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633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珠海市自然之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防腐抑菌功能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26862A (zh) * 2021-10-08 2021-12-24 四川朝天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鸡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36243A (zh) * 2022-11-22 2023-03-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食用菌调味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86235A (zh) * 2023-01-17 2023-04-04 广东嘉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贮运的蔬菜汁-酱油复合调味品风味保持方法
CN115886235B (zh) * 2023-01-17 2024-06-04 广东嘉豪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贮运的蔬菜汁-酱油复合调味品风味保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2634A (zh) 一种冷鲜猪肉天然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3029A (zh) 一种无防腐剂添加低盐豆瓣酱及其生产工艺流程
CN103436425B (zh) 一种大蒜醋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9924A (zh) 一种香辣藠头黑咸菜的制备方法
CN109699872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CN105166899A (zh) 香味浓郁的果蔬酵素粉的制备方法
KR101456647B1 (ko) 울금 된장 및 간장의 제조방법
CN109730064A (zh) 一种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组合物
CN108142889A (zh) 一种酸菜鱼调料
CN107625108B (zh) 一种含抗菌肽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017378B2 (ja) 貯蔵性及び機能性が向上した缶キムチ
CN107495275A (zh) 一种有效防止油脂氧化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9873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速食食品中的应用
CN109699877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酱料类食品中的应用
CN101507485A (zh) 一种甘薯茎叶泡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KR101190166B1 (ko) 울금을 이용한 탁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699874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饮品中的应用
CN109699876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食用油脂中的应用
CN1689439A (zh) 糙米糟及其生产工艺
CN107950981A (zh) 一种养生酸菜鱼调料
CN109699879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CN109699881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豆制品中的应用
CN112772894A (zh) 一种用于预制菜肴的天然保鲜调味剂
CN109699875A (zh) 食品级植物源性复合抑菌剂在水果蔬菜食用菌类食品中的应用
CN108618004A (zh) 酒粕鲐鱼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