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6337B -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6337B
CN109696337B CN201711002077.2A CN201711002077A CN109696337B CN 109696337 B CN109696337 B CN 109696337B CN 201711002077 A CN201711002077 A CN 201711002077A CN 109696337 B CN109696337 B CN 109696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oxidant
oxide
carbon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20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6337A (zh
Inventor
高昂
范彦如
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7110020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6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96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6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6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6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14C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固体氧化剂的总重量计,该固体氧化剂包括如下组分: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20‑40wt%,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20‑60wt%,吸附剂20‑40wt%,无碳研磨助剂1‑10wt%,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不超过100wt%。本发明的氧化剂与传统氧化剂相比具有氧化效果好,对后续制备样品无污染,使用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4C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固体氧化剂在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4C是碳元素的一种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环境样品和高分子及其他有机产品中。对14C的测量在考古、地质、气象、医药、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可用于测定14C含量的方法有比例闪烁法(PSM)、β电离(BI)或加速质谱(AMS)法。其中比例闪烁法需要将样品中的C转化为苯系物再进行检测,所需样品量大,转化后的苯系物形成二次污染,且灵敏度低,耗时长,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测试到衰变数值。β电离法则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测量。上述方法中,加速器质谱AMS法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并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测量样品速度非常快,是各相关国际标准中首先推荐的方法。
由于大多数AMS仪器要求使用石墨碳作为加速器的离子源,因此在使用AMS进行14C测定前,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石墨化前处理。经处理,将样品中的碳元素转化为石墨的形式后,方可将其压入AMS的铝制阴极靶中进行测试。一般含碳(碳酸盐除外)样品石墨化的步骤包括抽真空、氧化、催化还原等步骤。可简要概括为:首先将样品容器中的空气全部抽出,样品在真空环境下,其中的碳元素与预先和样品混合好的氧化剂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完成后,全部二氧化碳气体被抽至另一个预先装有还原剂的容器中,并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被还原为石墨粉末。该过程可以通过人工分步操作完成,亦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石墨粉末的产量正相关于原始样品中碳元素含量,同时还受到氧化剂性能的影响。由于材料本征属性、样品珍稀程度等原因所限,实际制备样品中往往会遇到样品碳元素含量过低,或样品总量很少等问题,而一种在石墨化前处理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彻底地将样品中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氧化剂,可以极大地缓解或根本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用于AMS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的氧化剂主要有氧化铜、磷酸、高纯氧气等。使用氧气等氧化性气体作为氧化剂时,体系需要增加氧气气路,抽气和换气操作比较繁琐;磷酸等液体氧化剂往往产生一定量的蒸汽,对样品造成污染;以氧化铜为代表的固体氧化剂具有不污染样品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然而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各类固体氧化剂将样品中碳元素氧化为二氧化碳的效率均不甚理想,不适用于处理少量样品,或碳元素含量低的材料。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的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用于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的氧化剂的缺陷,提供一种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高,且不会产生污染样品的蒸汽,兼具无需增加样品处理装置气路,操作简便的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AMS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选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氧化剂,以固体氧化剂的总重量计,该固体氧化剂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1443613950000021
Figure BDA0001443613950000031
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不超过100wt%。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固体氧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吸附剂在水中分散,得到吸附剂分散液;
(2)将所述吸附剂分散液与第四周期副族元素可溶性盐的溶液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混合体系;
(3)调整所述混合体系的pH值为碱性,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蒸干所述混合悬浊体系,收集剩余固体,将所述固体进行煅烧,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将所述处理后的固体、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和无碳研磨助剂共研磨,得到所述固体氧化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固体氧化剂在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氧化剂对样品中碳元素的氧化效果好,能够高效地处理含碳量很低的,或样品总量较少的样品;
2)本发明的氧化剂本身不含有任何形式的碳元素,不会对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物造成污染;
3)本发明的氧化剂为固态氧化剂,处理方便,设备简单,不需要在样品处理设备中另外加入气路,整个样品处理过程中也不产生挥发性蒸气;
4)本发明的氧化剂使用方便,只需与样品共研磨后即可封装抽真空进行氧化处理;
5)本发明的氧化剂常态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长时间储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固体氧化剂,以固体氧化剂的总重量计,该固体氧化剂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1443613950000041
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之和不超过100wt%。
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适宜对样品中较难氧化的含碳组分,例如高度石墨化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氧化;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与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深度氧化处理生物基材料和石油基材料中的各种常见形态碳元素。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为PbO2、SnO2和GeO2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PbO2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为Fe2O3、Fe3O4、CoO、Co2O3、Co3O4、NiO、Ni2O3、Cu2O、CuO和ZnO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Fe2O3、Fe3O4和CuO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吸附剂为硅铝酸盐类吸附剂和/或活性氧化铝。所述硅铝酸盐类吸附剂优选为硅藻土;所述活性氧化铝优选为γ-氧化铝。吸附剂的加入主要是用来改善本发明中各组分之间、以及各组分与待氧化试样之间接触的程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无碳研磨助剂为水滑石、氮化硼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无碳研磨助剂可在不引入碳污染的前提下,提高本发明氧化剂的制备效率和各组分间的混合程度,同时,在将本发明的氧化剂与待氧化试样共研磨的过程中,无碳研磨助剂同样可以提升研磨混合的均匀程度,降低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促进试样与氧化剂之间的接触,从而优化氧化剂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固体氧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吸附剂在水中分散,得到吸附剂分散液;
(2)将所述吸附剂分散液与第四周期副族元素可溶性盐的溶液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混合体系;
(3)调整所述混合体系的pH值为碱性,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蒸干所述混合悬浊体系,收集剩余固体,将所述固体进行煅烧,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将所述处理后的固体、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和无碳研磨助剂共研磨,得到所述固体氧化剂。
在第四周期副族元素可溶盐与碱作用转化为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氢氧化物的过程中,吸附剂的存在可以通过增大制备过程中氢氧化物可沉积的面积,从而改善其分布情况,增大比表面积。在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氢氧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后,由于其沉积于吸附剂表面,故可充分与其他组分及待氧化试样进行接触,提高其氧化能力和效率。
根据本发明,步骤(3)优选缓慢的进行,具体优选地,步骤(3)包括:将碱溶液逐滴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逐步调整体系pH值至碱性。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调节混合体系的PH值至8-10。
步骤(4)中蒸干也优选缓慢的进行,收集蒸干后的剩余固体,然后进行煅烧,优选地,所述煅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0-600℃,优选为400-500℃,时间为2h以上,优选为2-6h。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4)中,煅烧后还包括冷却、洗涤和干燥工序,例如,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于80-120℃干燥。
本发明的固体催化剂适合用作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中的应用。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氧化实验方法及所用仪器:
a、氧化实验方法:将待氧化试样与本发明的氧化剂混合后充分研磨,装入石英反应器中,样品总量不超过石英反应器容积的1/10;将反应器内部抽真空后,密封反应器,将反应器装入马弗炉中,在指定温度和加热时间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
b、实验所用仪器为:
马弗炉,天津中环电炉SX-G07123型节能箱式电炉;
密闭石英反应器,内部可抽真空,在600-800℃条件下有良好的密封性。
2、氧化效果评价方法及所用仪器:
a、氧化效果评价方法:氧化处理完成后,收集固体残渣,使用元素分析仪分析该残渣中剩余碳元素含量;同时测量未经氧化处理之前的试样中碳元素含量,确定经氧化处理后,初始碳含量中碳元素被氧化的质量分数,以评价氧化效果。
b、测试所用仪器为: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 Analysensysteme GmbH公司vario EL型元素分析仪。
实施例1
1)称取10g硅藻土加入足量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使其形成分散体系;
2)称取15.7g CuSO4·5H2O(分析纯),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与步骤1)中得到的硅藻土分散体系充分混合,保持搅拌状态,得到混合体系;
3)在剧烈搅拌状态下,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提前以分析纯NaOH与去离子水配制的0.05M NaOH溶液,同时监测体系pH值,直至调节体系pH值至9-10,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缓慢蒸干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悬浊体系,收集蒸干后剩余的固体混合物,将固体转移至瓷坩埚中,在空气气氛中置于500℃下处理4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体产物,80℃下干燥2h,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称取PbO2(分析纯)7.5g及粉末状水滑石2.5g,与步骤4)中得到的处理后的固体混合,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呈均匀灰黑色细粉状,即得到固体氧化剂。
实施例2
1)称取10g活性γ-氧化铝加入足量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使其形成分散体系;
2)称取26g Fe2(SO4)3·xH2O(分析纯,Fe含量为21~23wt%),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与步骤1)中得到的活性γ-氧化铝分散体系充分混合,保持搅拌状态,得到混合体系;
3)在剧烈搅拌状态下,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提前以分析纯NaOH与去离子水配制的0.05M NaOH溶液,同时监测体系pH值,直至调节体系pH值至8,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缓慢蒸干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悬浊体系,收集蒸干后剩余的固体混合物,将固体转移至瓷坩埚中,在空气气氛中置于500℃下处理4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体产物,80℃下干燥2h,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称取PbO2(分析纯)8g及粉体氮化硅2g,与步骤4)中得到的处理后的固体混合,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呈均匀灰黑色细粉状,即得到固体氧化剂。
实施例3
1)称取5g活性γ-氧化铝加入足量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使其形成分散体系;
2)称取7.5g FeSO4·7H2O(分析纯)和31.5g CuSO4·5H2O(分析纯),混合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与步骤1)中得到的活性γ-氧化铝分散体系充分混合,保持搅拌状态,得到混合体系;
3)在剧烈搅拌状态下,向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中逐滴加入提前以分析纯NaOH与去离子水配制的0.05M NaOH溶液,同时监测体系pH值,直至调节体系pH值至9-10,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缓慢蒸干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悬浊体系,收集蒸干后剩余的固体混合物,将固体转移至瓷坩埚中,在空气气氛中置于500℃下处理3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体产物,80℃下干燥2h,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称取SnO2(分析纯)5g及粉末状水滑石2.5g,与步骤4)中得到的处理后的固体混合,在玛瑙研钵中研磨至呈均匀灰黑色细粉状,即得到固体氧化剂。
测试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固体催化剂和对比例(分析纯氧化铜)进行氧化实验,评价氧化效果。
其中,分别称取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氧化剂5g,另称取干燥过的环境淤泥样品(有机碳元素含量约3%)1g,混合并研磨均匀,装入石英反应器进行氧化实验及氧化效果评价;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对比例及实施例氧化效果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1443613950000081
Figure BDA0001443613950000091
从上面实施例的氧化效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固体氧化剂用于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能够使得测试试样中的碳元素被氧化,且氧化效果优于常见于文献报道的氧化铜氧化剂。
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可用于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的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传统氧化剂相比具有氧化效果好,对后续制备样品无污染,使用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4)

1.一种固体氧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固体氧化剂的总重量计,该固体氧化剂包括如下组分:
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 20-40wt%,
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 20-60wt%,
吸附剂 20-40wt%,
无碳研磨助剂 1-10wt%,
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之和等于1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为PbO2、SnO2和GeO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为PbO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为Fe2O3、Fe3O4、CoO、Co2O3、Co3O4、NiO、Ni2O3、Cu2O、CuO和ZnO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第四周期副族元素氧化物为Fe2O3、Fe3O4和CuO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硅铝酸盐类吸附剂和/或活性氧化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剂,其中,所述无碳研磨助剂为水滑石、氮化硼和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吸附剂在水中分散,得到吸附剂分散液;
(2)将所述吸附剂分散液与第四周期副族元素可溶性盐的溶液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混合体系;
(3)调整所述混合体系的pH值为碱性,得到混合悬浊体系;
(4)蒸干所述混合悬浊体系,收集剩余固体,将所述固体进行煅烧,得到处理后的固体;
(5)将所述处理后的固体、第IV主族金属正四价氧化物和无碳研磨助剂共研磨,得到所述固体氧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将碱溶液逐滴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调节混合体系的pH值至8-10。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煅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0-600℃,时间为2h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温度为400-50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时间为2-6h。
14.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氧化剂用作加速器质谱仪14C测量中样品石墨化前处理中的应用。
CN201711002077.2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9696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077.2A CN1096963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077.2A CN1096963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6337A CN109696337A (zh) 2019-04-30
CN109696337B true CN10969633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622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2077.2A Active CN109696337B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63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8033B (zh) * 2019-10-29 202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品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155A (en) * 1973-11-01 1975-05-20 Stanford Research Inst Mass spect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14
CN101446527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北京大学 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制样装置
CN103728653A (zh) * 2013-07-02 2014-04-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固体样品中碳-14制样系统
CN203981459U (zh) * 2013-11-15 2014-12-03 西北大学 有机分子碳十四定年制样系统
CN104390820A (zh) * 2013-11-15 2015-03-0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多功能碳十四制样系统及气路控制方法
US20160011101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Spectroscopic quantification of extremely rare molecular speci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ing optical absorp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155A (en) * 1973-11-01 1975-05-20 Stanford Research Inst Mass spect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14
CN101446527A (zh) * 2007-11-27 2009-06-03 北京大学 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制样装置
CN103728653A (zh) * 2013-07-02 2014-04-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固体样品中碳-14制样系统
CN203981459U (zh) * 2013-11-15 2014-12-03 西北大学 有机分子碳十四定年制样系统
CN104390820A (zh) * 2013-11-15 2015-03-0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多功能碳十四制样系统及气路控制方法
US20160011101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Spectroscopic quantification of extremely rare molecular speci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ing optical absorp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用于AMS测量的14C样品制备方法";杨旭冉 等;《同位素》;20150531;第28卷(第2期);第65-6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6337A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2743A (zh) 一种四氧化三钴/碳@二硫化钼核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1054308A (zh) 一种磁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3796A (zh) 一种工业化制备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的方法
CN110217759B (zh) 应用于低温下对低浓度no2气体检测的氧空位修饰的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5123B (zh) 一种碳量子点材料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CN109696337B (zh) 一种固体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69164B (zh) 钴-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用
CN114242998A (zh) 一种提升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CN107824797B (zh) 一种多孔高比表面积的铋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碳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90012516A (ko) 리튬 이차 전지의 양극재 내 자성 이물질의 정량 분석방법
CN109742431B (zh) 一种氧化铈基体掺杂氧化镝复合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51588A (zh) 一种NiO和三氧化二铁改性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803688A (zh) 一种氧改性碳化氮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505213A (zh) 一种以昆虫翅膀制备石墨烯基电催化剂的方法
CN111097473B (zh) 一种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10315B (zh) 一种稀土铒改性花粉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CN111099593B (zh) 一种固体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B2617006A (en) Expanded graph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4486407A (zh) 一种用于样品石墨化前处理的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46684A (zh) 一种改性赤泥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14275754A (zh) 一种基于废旧磷酸铁锂材料制备碳包覆磷酸铁锂的方法
Pi et al. The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a core–shell SnO 2-based chemiresistive MEMS sensor for H 2 S detection under vacuum
CN112138643A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焦油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
CN109019647B (zh) 一种浸渍扩散阴极用铝酸盐的制备方法
Gerbig Defect chemistry in alkali peroxides and superoxi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