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1856B -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1856B
CN109691856B CN201711001399.5A CN201711001399A CN109691856B CN 109691856 B CN109691856 B CN 109691856B CN 201711001399 A CN201711001399 A CN 201711001399A CN 109691856 B CN109691856 B CN 109691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food
appliance
leftovers
applian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3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1856A (zh
Inventor
刘金明
吴宗林
李信合
钟石刚
何毅东
马娅
杜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3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9185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1804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623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04997A priority patent/KR102297081B1/ko
Priority to JP2020510513A priority patent/JP6889329B2/ja
Publication of CN109691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1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1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1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所述烹饪器具内设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用于对器具本体进行称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以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饭煲功能多样,基本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场景是多样的,因此总是有需要解决的痛点。例如,在用户使用电饭煲煮饭时,经常会多煮一些用于保温或其他用途,也就是经常会有剩饭,而剩饭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变质或口感变差,给用户带来不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饭,并在存在剩饭时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内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对器具本体进行称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所述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包括: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根据所述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还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烹饪器具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所述烹饪器具烹饪时向所述烹饪器具发送所述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饭,并在存在剩饭时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所述烹饪器具内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对器具本体进行称重,所述装置包括:重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所述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并通过判断模块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控制模块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并根据所述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所述剩饭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所述烹饪器具烹饪时向所述烹饪器具发送所述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上述的剩饭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饭,并在存在剩饭时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称重装置设置在器具本体上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称重装置设置在烹饪器具上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可为分体式烹饪器具,该分体式烹饪器具可为分体式电饭煲或分体式电压力锅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可包括底座10、器具本体20和称重装置30,称重装置30用于对器具本体20进行称重,以获取放入器具本体20中的待烹饪食物重量信息。
其中,器具本体20适于搁置在底座10上且相对底座10可分离。底座10可直接连接到市电电源,而器具本体20不直接连接到市电电源。当器具本体20被搁置在底座10上时,底座10可为该器具本体20提供烹饪电源或烹饪热源。具体地,底座10上的加热装置可通过无线供电或端子供电等方式为搁置在底座10上的器具本体20提供烹饪电源,也可通过加热盘加热、微波辐射加热或电磁辐射加热等方式为搁置在底座10上的器具本体20提供烹饪热源。
另外,底座10上可适于分别搁置多个不同类型的器具本体20,通过同一底座10与不同类型的器具本体20配合工作,可组成不同的烹饪器具。其中,不同类型的器具本体20对应不同的烹饪功能。举例而言,具有压力装置的器具本体20与底座10可以组成分体式电压力锅;具有煮饭装置的器具本体20与底座10可以组成分体式电饭煲等。这样可利用一个底座实现多种不同的烹饪功能,从而能够减少对厨房空间的占用。
为了获取器具本体20的重量信息,且不占用底座的空间,可在器具本体20上设置称重装置30,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称重装置30可包括重量传感器31,例如,可以是光电式重量传感器、电磁力式重量传感器、电容式重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重量传感器等,具体类别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重量传感器31可为多个,且重量传感器31可对应器具本体20的底部设置。
如图3所示,当器具本体20与底座10构成完整烹饪器具时(即当用户将器具本体20对应放置在底座10上时),称重装置30可通过重量传感器31对器具本体20进行称重,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对底座进行称重,能够使得称重装置的称重量程减少,从而能够提高称重的精确度。
如图3所示,器具本体20的底部可设有支撑位,重量传感器31对应支撑位设置。其中,支撑位可为四个,四个支撑位分别对应器具本体20的底部四个角设置,重量传感器31可为四个,四个重量传感器31一一对应四个支撑位设置,这样能够使得每个重量传感器31所获得的器具本体20的重量信息基本一致,由此,能够提高称重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对器具本体20的称重,具体这里不在赘述。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
具体地,以用户煮米饭为例。在烹饪器具上电后,烹饪器具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煮米饭功能,在用户选择后,可以提醒用户需要加的米量,并按照提示加入相应的米量和水,然后在用户选择开始按键后,烹饪器具进入开始煮饭。
在煮饭完成后,一般会进入保温阶段或直接结束,此时获取并记录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根据该称重数据获取煮饭完成时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以作为初始重量值。然后,继续获取并记录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变化情况。
S2,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
S3,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包括: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根据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具体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和预设重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12h,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1h,预设重量可以为100g。
具体而言,在实时获取到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变化情况后,可根据该重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例如,在煮饭完成后,用户没多久就会开始用餐,在用餐的过程中,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会不断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后,如用户用餐结束后,器具本体内的米饭将不再发生变化,而此时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器具本体内已经无米饭,此时获得的重量值接近0g;另一种情况是器具本体内还剩余有米饭,此时获得的重量值将大于0g。所以,可通过判断一段时间内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是否发生变化,且重量值是否大于一定值来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
举例而言,假设煮米饭完成时获得的初始重量值为1000g,用户用餐时食用了800g,那么在用户用餐后的一段时间内,器具本体内米饭的重量都将维持在200g(大于预设重量100g)不变,此时可以判断器具本体内存在剩饭。然后在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有剩饭后开始计时,或者在当前时间的基础上继续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一定值(如12h)时,说明器具本体内的剩饭保留时间比较长,此时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例如,通过蜂鸣器、语音或指示灯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便用户能够及时对剩饭进行处理,防止因用户长时间忘记而未进行处理等,导致剩饭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称重数据清零,选择煮饭功能和米种。
S102,提示用户需要添加的米量,用户按照提示加入相应的米量和水。
S103,开始煮饭。
S104,完成煮饭。
S105,保温或结束煮饭。
S106,煮饭完成后,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并计算出初始饭量S1。
S107,在用户食用一定饭量S2后,最后剩余的饭量S3=S1-S2。
S108,判断出S3≥100g且持续一段时间未变化。
S109,判断是否满足剩饭保留时间t≥设定的剩饭保留时间t2。如果是,执行步骤S110;如果否,返回步骤S109。
S110,提醒用户,以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剩饭保留时间设置的一般都比较长,如上述示例中的12h,而在此期间用户有可能出现用餐的情况,一种是重新煮饭,另一种是食用剩饭。其中,对于前一种情况,直接清除当前记录状态,重新开始即可。而对于后一种情况,由于在食用剩饭时会存在用户在剩饭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烹饪,所以用户很可能重新选择煮饭,但是利用剩饭进行烹饪的保质期远没有重新烹饪的保质期长,所以此时不对当前记录状态进行清除,而是继续在此基础上进行计时。例如,可以增加一个相应的剩饭再烹饪按键,在用户开始煮饭之前,先按下该按键,以保留当前计时时间,然后开始烹饪,并按照上述方式判断用户用餐后是否仍然有剩饭存在,如果有,则继续在之前的计时时间的基础上进行计时,以防止因使用剩饭进行烹饪而导致的剩饭提醒不可靠的问题,防止剩饭对用户健康造成影响。
而且,由于剩饭保留时间设置的比较长,可以在烹饪器具内部设置一块电池,通过该电池对剩饭提醒模块进行供电,以防止市电断电导致无法对用户进行提醒,从而进一步提高剩饭提醒的可靠性。此外,也可以增加相应的设置按键来对第一预设时间和预设重量进行设置,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用户以及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例如,有些用户对于6小时后的剩饭就无法容忍;又如,高温潮湿地区的剩饭保留时间远没有低温干燥地区的保留时间长,所以可以通过相应按键来进行设置,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还通过移动终端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具体而言,如果烹饪器具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了联网,并且当前处于联网状态,那么此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对用户进行实时提醒。例如,对于上班族来说,早上烹饪的食物过多未食用完,而经过了一天的繁忙工作,早已忘记家里还存有米饭,很可能买菜并重新烹饪,但是回家后发现烹饪器具还存有米饭,导致用户不知道该丢弃还是重新烹饪,或者用户已经在外就餐,而忘记家中还有米饭,所以未进行及时处理,当第二天早上想煮米饭时,发现烹饪器具内还存有米饭,此时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清理发霉发臭的食物,导致用户心情极度不好,大大降低用户体验。所以,通过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实时提醒,不管用户在家中还是外面,都可以实时了解到剩饭情况,这样用户根据剩饭情况就可以自由选择,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其中,当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烹饪器具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烹饪器具烹饪时向烹饪器具发送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具体而言,虽然在用户选择烹饪功能时会对用户所添加的米量和水进行提示,但是这些提示只是给出了米量添加的上限和下限,以及米量和水的比例关系,并非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食用量来确定的,而且用户自身也无法准确把握实际所需米量,导致每次烹饪之后都有好多剩饭,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困扰。
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即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时,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对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例如,当连续三次的剩饭重量超过一定值(如200g),则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如“剩饭量过多,请注意节约”等,并且在用户重新烹饪时,向烹饪器具发送该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如果不是必须保留(如做蛋炒饭,剩饭会更好),最好适当减少烹饪食物量,避免浪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均是以煮米饭为例,而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煮粥、炖排骨、煲汤、制作蛋糕和酸奶等,具体这里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饭,并在存在剩饭时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可包括:重量获取模块100、判断模块200和控制模块300。
其中,重量获取模块100用于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30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20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模块200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20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控制模块300用于器具本体20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模块200进一步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器具本体20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并根据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器具本体20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器具本体20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控制模块300与移动终端400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器具本体20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模块300还将剩饭提示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400,以通过移动终端400进行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控制模块300还与云服务器500进行通信,其中,当器具本体20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模块300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500,云服务器500对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烹饪器具烹饪时向烹饪器具发送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在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并通过判断模块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如果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控制模块则控制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上述的剩饭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判断出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饭,并在存在剩饭时能够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防止因剩饭保留时间过长导致口感变差,甚至是变质发臭,影响用户身体健康。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内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对器具本体进行称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所述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
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
如果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包括:
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
根据所述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还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烹饪器具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所述烹饪器具烹饪时向所述烹饪器具发送所述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方法。
5.一种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内设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对器具本体进行称重,所述装置包括:
重量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烹饪器具完成烹饪后,通过采集所述称重装置的称重数据以实时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是否存在剩余食物;
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发出剩饭提示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烹饪食物重量值获取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并根据所述烹饪食物重量变化情况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的烹饪食物重量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维持不变且大于等于预设重量时,判断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将所述剩饭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提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其中,当所述器具本体内存在剩余食物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将剩余食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剩余食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以及在所述烹饪器具烹饪时向所述烹饪器具发送所述烹饪食物量提醒信息。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剩饭检测装置。
CN201711001399.5A 2017-10-24 2017-10-24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Active CN109691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399.5A CN109691856B (zh) 2017-10-24 2017-10-24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PCT/CN2018/101804 WO2019080623A1 (zh) 2017-10-24 2018-08-22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性能自动调节方法、装置
KR1020207004997A KR102297081B1 (ko) 2017-10-24 2018-08-22 조리기구 및 조리기구의 보온 성능 자동 조절 방법, 장치
JP2020510513A JP6889329B2 (ja) 2017-10-24 2018-08-22 調理器具およびその保温性能の自動調節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399.5A CN109691856B (zh) 2017-10-24 2017-10-24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1856A CN109691856A (zh) 2019-04-30
CN109691856B true CN109691856B (zh) 2021-01-15

Family

ID=6622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399.5A Active CN109691856B (zh) 2017-10-24 2017-10-24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91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0132A (zh) * 2020-04-18 2021-10-2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86972B (zh) * 2021-01-13 2021-11-02 德清县德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盛饭量记录和清除功能的电饭煲
CN114831495B (zh) * 2021-01-31 2024-01-09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保食曲线获取方法及其智能烹饪保食器材
CN113498979A (zh) * 2021-08-30 2021-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86886A (zh) * 2022-01-07 2022-05-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食物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6897A (ja) * 2003-02-07 2004-08-26 Hitachi Hometec Ltd ジャー炊飯器
JP2006136368A (ja) * 2004-11-10 2006-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ジャー炊飯器
CN202335755U (zh) * 2011-10-27 2012-07-1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醒用户盛饭洗锅的电饭锅
JP6335091B2 (ja) * 2014-10-07 2018-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調理器、コントローラ、調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425643A (zh) * 2015-12-17 2016-03-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444451B (zh) * 2016-10-13 2020-0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电饭锅中的食物取放提示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1856A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1856B (zh)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CN109697268B (zh) 烹饪器具及其在保温状态下的卡路里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9696841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426856B2 (ja) 調理容器識別システムを装備した調理管理器具
CN108415299B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的预约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
CN109691863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8338654B (zh) 养生壶的加热控制方法、加热控制装置及养生壶
JP424171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841529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91896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91868B (zh) 烹饪器具及其煮饭性能自动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9892964B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泄压控制方法
CN109691885B (zh) 烹饪器具及其防溢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96858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装置
CN109691866A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具识别方法、装置
CN110604465B (zh)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装置和方法
JP6889329B2 (ja) 調理器具およびその保温性能の自動調節方法、装置
CN109691895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9691859B (zh)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性能自动调节方法、装置
CN108392069B (zh) 一种电煮水装置及其启动煮水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14145654A (zh) 电火锅的烹煮控制方法、电火锅、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6859B (zh) 烹饪器具称重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09696843B (zh) 烹饪器具的倒计时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0393446B (zh) 烹饪器具及其称重时的防干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52179B (zh) 一种电饭煲饭量的控制方法与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