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199B - 换气鼓风机 - Google Patents

换气鼓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199B
CN109690199B CN201680089196.3A CN201680089196A CN109690199B CN 109690199 B CN109690199 B CN 109690199B CN 201680089196 A CN201680089196 A CN 201680089196A CN 109690199 B CN109690199 B CN 109690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main body
capacitor case
body frame
surfa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9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199A (zh
Inventor
中谷馨
长田福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9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10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air supply, or exhaust, through perforated wall, floor or ce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换气鼓风机具备:设有吸气口及排气口的主体框体(2);设置在主体框体(2)的内部,形成从吸气口流入主体框体(2)中并从排气口向主体框体(2)外流出的气流的离心鼓风机;以及不燃材料制的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其为一面开放的有底箱状,并收纳电动机的控制用的电容器(63b、63a),第一电容器箱(62)外装于主体框体(2),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一平面部(64b),第二电容器箱(61)被埋入主体框体(2)地进行设置,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二平面部(64a),第一电容器箱(62)的开放面被第二平面部(64a)闭塞,且第二电容器箱(61)的开放面被第一平面部(64b)闭塞。

Description

换气鼓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与室内连通的管道及与屋外连通的管道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替换的换气鼓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设置于换气鼓风机的电动机的控制用的电容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为了防止短路时的起火引起的火势蔓延,使用收纳于树脂壳体内再通过金属罩保护树脂壳体的方法、或者通过使用金属制的壳体及金属制的罩覆盖电容器整周来进行保护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具有多台电动机的换气鼓风机或者通过电容器分压进行风量调整的换气鼓风机中,设置有多个电动机的控制用的电容器。在电动机的控制用的多个电容器分别安装保护用的壳体及罩是烦杂的,部件个数增多会导致生产性的恶化。因此,对同时实现电容器起火时的安全性和高生产性的换气鼓风机产生需求。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电动机的控制用的电容器起火时能够抑制火势蔓延且生产性高的换气鼓风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具备:主体框体,所述主体框体设有吸气口及排气口;离心鼓风机,所述离心鼓风机设置在主体框体的内部,并具备电动机和拆装自如地安装于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多翼离心叶片,且形成从吸气口流入主体框体中并从排气口向主体框体外流出的气流;以及不燃材料制的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为一面开放的有底箱状,收纳电动机的控制用的至少一个电容器。第一电容器箱被外装于主体框体,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一平面部。第二电容器箱被埋入主体框体地进行设置,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二平面部。第一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第二平面部闭塞,且第二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第一平面部闭塞。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换气鼓风机起到下述效果:在电动机的控制用的电容器起火时能够抑制火势蔓延,且生产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从电动机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的收纳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的收纳方法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换气鼓风机。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这些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从电动机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俯视图。图2透过主体框体2的顶面而可视化地示出内部。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1具有形成外包装并支承鼓风机整体的主体框体2。主体框体2为长方体状,并在沿长度方向相向的两个侧面的一方设有吸气口3,在另一方设有排气口4。在吸气口3设有管道连接口5a,在排气口4设有管道连接口5b。在管道连接口5a上连接有管道6a。在管道连接口5b上连接有管道6b。
另外,在主体框体2的侧面设有4个悬挂配件7。通过将悬挂配件7固定于未图示的锚定螺栓而将换气鼓风机1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背面这样的空间,通过经由管道6a吸入室内的空气并经由管道6b向屋外排气而进行换气。即,换气鼓风机1在室内侧的空气与屋外侧的空气之间形成空气的流动,经由与室内连通的管道6a及与屋外连通的管道6b来替换室内的空气。
在主体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离心式鼓风机20。离心式鼓风机20包括通过电动机安装腿21而安装在主体框体2内的电动机22和拆装自如地安装在电动机22的旋转轴上的双吸入型的多翼离心叶片23,在换气鼓风机1被固定的状态下,对室内侧的空气与屋外侧的空气进行换气。即,离心鼓风机20设置在主体框体2的内部,形成从吸气口3流入到主体框体2内并从排气口4向主体框体2外流出的气流。
离心鼓风机20以电动机22的旋转轴成为水平或铅垂的方式装配到主体框体2的比长度方向的中央接近排气口4的位置。
如图2所示,多翼离心叶片23由孔板(orifice)24和孔板25包围,孔板24位于电动机22的相反侧且具有吸入口30a,孔板25位于电动机22侧且具有吸入口30b。孔板24、25形成具备排出口31的涡形壳体。电动机22位于吸入口30b的内侧,吸入口30a与吸入口30b在电动机22的旋转轴的方向上相向。而且,涡形壳体将室内侧的空气向多翼离心叶片23引导。
在换气鼓风机1运转时,利用双吸入型的多翼离心叶片23的旋转通过管道6a从吸气口3取入到换气鼓风机1内的空气被暂时分成电动机22侧和电动机22的相反侧。分开的空气在形成于主体框体2内的风路40a、40b中通过,从吸入口30a、30b进入离心鼓风机20内并合流。合流后的空气从排出口31排出,通过排气口4从管道6b向屋外排出。换气鼓风机1的从吸气向排气的路径被直线性地布局。
图3及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的收纳方法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分解立体图。第二电容器箱61形成为了收纳电动机22的控制用的电容器63a而顶面开放的有底箱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作为第二平面部的平面部64a。第一电容器箱62形成为了收纳电动机22的控制用的电容器63b而顶面开放的有底箱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作为第一平面部的平面部64b。
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为不燃材料制。在不燃材料的例子中,可列举金属及陶瓷。第二电容器箱61被埋入主体框体2的侧面地进行设置。第一电容器箱62被外装于主体框体2的侧面。在组装于主体框体2时,为了防止电容器短路时的火势蔓延,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以覆盖开放面的方式使平面部64a、64b相互嵌合,形成电容器收纳部60。即,在电容器收纳部60中,第二电容器箱61的开放面被第一电容器箱62的平面部64b闭塞,且第一电容器箱62的开放面被第二电容器箱61的平面部64a闭塞。
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1不需要另行组装将电容器63a、63b的周围覆盖的不燃材料制的壳体或罩。因此,为在电动机22的控制用的电容器起火时能够抑制火势蔓延的构造,且生产性高。而且,实施方式1的换气鼓风机1通过部件个数的削减,能够简化组装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并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局部的剖视图。对电动机22的控制用的电容器63b进行收纳的第一电容器箱62为一面开放的有底箱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作为第一平面部的平面部64b。对电动机22的控制用的电容器63a进行收纳的第二电容器箱61为一面开放的有底箱状。第二电容器箱61为不燃材料制,被埋入主体框体2地进行设置。第一电容器箱62为不燃材料制,被外装于主体框体2。
第一电容器箱62的开放面被主体框体2闭塞,且第二电容器箱61的开放面被平面部64b闭塞。主体框体2形成不燃材料制罩的一部分并将第一电容器箱62的开放面闭塞,因此在被埋入主体框体2内地进行设置的第二电容器箱61不需要设置平面部64a。从而,在不燃材料应用金属板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由金属板材料的坯料面积的削减及模具的简化而产生的成本降低。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将电容器收纳部60设置于换气鼓风机1的主体框体2的侧面的结构,但是设置电容器收纳部60的位置没有限定为主体框体2的侧面,在主体框体2的顶面上设置电容器收纳部60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与在主体框体2的顶面设置电容器收纳部60的情况相比,在将电容器收纳部60设置于主体框体2的侧面的情况下,检修作业变得容易。
实施方式2.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在实施方式2中,主体框体2为不燃材料制。如图9所示,在被埋入主体框体2地进行设置的第二电容器箱61上设有从平面部64a的前端垂直地立起的作为第二立面部的立面部65a。在第一电容器箱62安装于主体框体2时,立面部65a插入到第一电容器箱62的内部,成为将第一电容器箱6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的隔壁。从而,当在第一电容器箱62内收纳两个电容器63c、63d时,电容器63c与电容器63d之间被由立面部65a形成的隔壁分隔。虽然在电容器63d与主体框体2之间不存在平面部64a,但是电容器63d被不燃材料制的第一电容器箱62和不燃材料制的主体框体2包围整周,因此在从电容器63c、63d发生火灾时,能防止火势蔓延。
实施方式2的换气鼓风机即便除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之外不使用其他部件,也能够确保对于电容器短路时的火势蔓延的安全性,能够实现由部件个数的削减及组装性的改善而产生的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3.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在安装于主体框体2的第一电容器箱62上设有从平面部64b的前端垂直地延伸的作为第一立面部的立面部65b。在第一电容器箱62安装于主体框体2时,立面部65b插入到第二电容器箱61的内部,形成将第二电容器箱6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的隔壁。从而,当在第二电容器箱61内收纳两个电容器63e、63f时,电容器63e与电容器63f之间被由立面部65b形成的隔壁分隔。由此,即便除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之外不使用其他部件,也能够确保对于电容器短路时的火势蔓延的安全性,能够实现由部件个数的削减及组装性的改善产生的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4.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换气鼓风机的电容器收纳部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被埋入主体框体2地进行设置的第二电容器箱61在底面设有凸部66,第二电容器箱61具备两个电容器的收纳空间。在第二电容器箱61的收纳空间的一方收纳有电容器63e,在另一方收纳有电容器63f。通过在第二电容器箱61的底面设置凸部66,能防止电容器63e、63f的位置在第二电容器箱61内偏离。
由于第二电容器箱61的开口被第一电容器箱62的平面部64b闭塞,因此电容器63e、63f的整周被覆盖。从而,即使在从电容器63e、63f的一方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在第二电容器箱61内也能防止火势蔓延,因此即便除第一电容器箱62及第二电容器箱61之外不使用其他部件,也能够确保对于电容器短路时的火势蔓延的安全性,能够实现由部件个数的削减及组装性的改善产生的成本降低。
在此,说明了在被埋入换气鼓风机1内地进行设置的第二电容器箱61的底面设置一个凸部66,并收纳有电容器63e、63f的结构,但是即使在外装于主体框体2的第一电容器箱62的底面设置凸部,当然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凸部的数量没有限定,即使凸部的数量增加,当然也同样能得到防止电容器的位置偏离的效果。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也可以与其他的公知技术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换气鼓风机,2主体框体,3吸气口,4排气口,5a、5b管道连接口,6a、6b管道,7悬挂配件,20离心鼓风机,21电动机安装腿,22电动机,23多翼离心叶片,24、25孔板,30a、30b吸入口,31排出口,40a、40b风路,60电容器收纳部,61第二电容器箱,62第一电容器箱,63a、63b、63c、63d、63e、63f电容器,64a、64b平面部,65a、65b立面部。

Claims (5)

1.一种换气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鼓风机具备:
主体框体,所述主体框体设有吸气口及排气口;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被埋入所述主体框体内进行设置,并具备电动机和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该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叶片,且形成从所述吸气口流入所述主体框体中并从所述排气口向所述主体框体外流出的气流;以及
不燃材料制的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为一面开放的箱状,收纳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用的至少一个电容器,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被外装于所述主体框体,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一平面部,
所述第二电容器箱被埋入所述主体框体内进行设置,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二平面部,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所述第二平面部闭塞,且所述第二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所述第一平面部闭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框体外装有两个所述第一电容器箱,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的至少一方具有从所述第一平面部的端部垂直延伸的第一立面部,
所述第一立面部形成将所述第二电容器箱的内部分隔成两个空间的隔壁,
所述第二电容器箱在由所述第一立面部分隔而成的两个空间各收纳一个所述电容器。
3.一种换气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鼓风机具备:
主体框体,所述主体框体设有吸气口及排气口;
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主体框体的内部,并具备电动机和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该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叶片,且形成从所述吸气口流入所述主体框体中并从所述排气口向所述主体框体外流出的气流;以及
不燃材料制的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及第二电容器箱为一面开放的箱状,收纳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用的至少一个电容器,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外装于所述主体框体,并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一平面部,
所述第二电容器箱被埋入所述主体框体内进行设置,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所述主体框体闭塞,且所述第二电容器箱的开放面被所述第一平面部闭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容器箱具备在开放面的周围突出的第二平面部和从所述第二平面部的端部立起的第二立面部,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的开放面的一部分被所述第二平面部闭塞,
所述第二立面部形成将所述第一电容器箱的内部分隔成两个空间的隔壁,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在由所述第二立面部分隔而成的两个空间各收纳一个所述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容器箱及所述第二电容器箱中的至少一方在底面具备凸部。
CN201680089196.3A 2016-09-20 2016-09-20 换气鼓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0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7672 WO2018055670A1 (ja) 2016-09-20 2016-09-20 換気送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199A CN109690199A (zh) 2019-04-26
CN109690199B true CN109690199B (zh) 2020-11-06

Family

ID=6169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1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90199B (zh) 2016-09-20 2016-09-20 换气鼓风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76179B2 (zh)
CN (1) CN109690199B (zh)
AU (1) AU2016423907B2 (zh)
NZ (1) NZ750394A (zh)
WO (1) WO201805567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0848A (ja) * 1994-12-17 1996-07-02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JPH08219521A (ja) * 1995-02-15 1996-08-30 Toshiba Corp 天井用換気扇
CN1609457A (zh) * 2003-10-22 2005-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鼓风装置及具有鼓风装置的空调装置
JP2010159910A (ja) * 2009-01-08 2010-07-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CN203010797U (zh) * 2012-12-10 2013-06-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防护盖
CN203912401U (zh) * 2014-05-09 2014-10-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电控盒防火结构
CN104258526A (zh) * 2014-10-21 2015-01-07 王利烨 家用充电防火防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0848A (ja) * 1994-12-17 1996-07-02 Daikin Ind Ltd 熱交換換気装置の電装品取付構造
JPH08219521A (ja) * 1995-02-15 1996-08-30 Toshiba Corp 天井用換気扇
CN1609457A (zh) * 2003-10-22 2005-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鼓风装置及具有鼓风装置的空调装置
JP2010159910A (ja) * 2009-01-08 2010-07-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CN203010797U (zh) * 2012-12-10 2013-06-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防护盖
CN203912401U (zh) * 2014-05-09 2014-10-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电控盒防火结构
CN104258526A (zh) * 2014-10-21 2015-01-07 王利烨 家用充电防火防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防火的空调器电控盒;林思轩;《家电科技》;20151015(第10期);第64-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750394A (en) 2020-01-31
JP6676179B2 (ja) 2020-04-08
AU2016423907B2 (en) 2019-12-05
WO2018055670A1 (ja) 2018-03-29
CN109690199A (zh) 2019-04-26
AU2016423907A1 (en) 2019-02-07
JPWO2018055670A1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8528B1 (ko) 바이패스 유로를 별도로 구비한 열회수 환기장치
ES2602132T3 (es) Unidad de interior de un aparato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aire
US9328938B2 (en) Indoor unit
US20100183425A1 (en) Blower
US20160195106A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fan equipped with sound-muffling box and using centrifugal fan
KR100837143B1 (ko) 패키지형 압축기
JP4661068B2 (ja) ダクトファン
CN109690199B (zh) 换气鼓风机
JP2020070953A (ja) 冷却システム
JP4724101B2 (ja) 送風装置
JP5251246B2 (ja) 消音ボックス付送風機
JP4203381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JP2007024358A (ja)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空調システムを備えた建物
US11761671B2 (en) Compact diffuser
JP4670273B2 (ja) ダクトファン
JP201904501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7187242A (ja) 送風装置
JP5217893B2 (ja) 消音ボックス付送風機
EP3614057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EP3633284A1 (en) Duct connection port and ventilation device
JP6482727B2 (ja) 熱交換換気扇
JPS6110113Y2 (zh)
KR102514548B1 (ko) 환풍기 및 환풍기 설치 방법
JP6529467B2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WO2021079646A1 (ja) 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11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