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8809A -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8809A
CN109688809A CN201780054478.4A CN201780054478A CN109688809A CN 109688809 A CN109688809 A CN 109688809A CN 201780054478 A CN201780054478 A CN 201780054478A CN 109688809 A CN109688809 A CN 10968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ping crate
shelf
crate
shipping
recep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8809B (zh
Inventor
亨里克·奥文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ish Bader Food System Co
Original Assignee
Linco Food Systems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co Food Systems AS filed Critical Linco Food Systems AS
Publication of CN10968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45/00Other aviculture appliances, e.g.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bird is about to lay
    • A01K45/005Harvesting or transport of poul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1/00Housing birds
    • A01K31/002Poultry cages, e.g. transport box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1/00Housing birds
    • A01K31/06Cages, e.g. for singing birds
    • A01K31/07Transportable cages ; Travelling cages for pigeons; Opening or closing of cag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和构造成用于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系统(10),所述运输单元(12)构造成用于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11)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13)和至少一个装备在其中以用于接收所述活禽类(11)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其中所述架子(13)包括用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限制件(15),而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14)具有板条箱底部(16)和周向侧壁(17),每个装备在所述架子(13)中的运输板条箱(14)的顶部由距所述侧壁(17)的上边缘K一段距离布置的盖子(18)覆盖,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站(19),至少一个的运输单元(12),用于将每个处于排出位置的运输板条箱(14)从所述架子(13)在推动方向S上排出的推动装置(20),以及用于接收和传送从所述架子(13)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装置(21),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每个位于排出位置中的运输板条箱(14)相对于所述盖子(18)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所述运输板条箱(14)在所述架子(13)中的各自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对应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载系统,其构造和设计成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所述运输单元构造成用以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和装备在其中以用于接收所述禽类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其中所述架子包括用于每个运输板条箱的运输限制件,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具有板条箱底部和周向侧壁,装备在架子中的每个运输板条箱由盖子覆盖在其顶部,所述盖子布置在距侧壁的上边缘一段距离处,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至少一个运输单元的卸载站,至少一个的运输单元,用于将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从所述架子向推动方向S排出的推动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和传送从所述架子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的接收装置。
本发明涉及进一步涉及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的卸载方法,所述运输单元构造成用以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和装备在其中用于接收所述禽类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其中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具有板条箱底部和周向侧壁,装备在架子中的每个运输板条箱由盖子覆盖在其顶部,所述盖子布置在距侧壁的上边缘一段距离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个运输单元引入至卸载站,通过推动装置来将位于排出位置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从架子向推动方向S排出,以及通过接收装置来接收和传送从架子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
背景技术
这样的卸载系统和方法用于禽类加工业。活禽类被保持在运输板条箱,特别是用于运输和中间储存。各个运输板条箱或以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形成堆垛的多个运输板条箱装备在架子中。这些由架子和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构成的单元形成运输单元。具有活禽类的运输单元例如从禽类农场而经由卡车运输到用于加工禽类的工厂或存储到用于加工禽类的工厂的区域中。对于加工活禽类的实际过程,必须将各个运输板条箱从架子上移除,为此目的使用卸载系统。通过推动装置将运输板条箱从架子推向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接收运输板条箱。通过接收装置来传送运输板条箱以进行进一步加工。
运输板条箱具有板条箱底部和周向侧壁,以形成顶部开口的接收空间。在架子内侧,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由盖子覆盖,使得活禽类能被保持在各自的运输板条箱中。该盖子可以是与架子相关联的简单的盖子元件。然而,传统上,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多个这样的运输板条箱位于架子中,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的盖子由位于其上方的运输板条箱的板条箱底部形成。盖子元件仅用作装备在架子中最顶部位置的运输板条箱的盖子。
盖子位于布置在其下方的运输板条箱的侧壁的上边缘的(基本)距离AB处。出于效率的原因(例如为了节省空间,避免空容积)并防止活禽类从运输板条箱中逃逸,该距离应尽可能小。在实践中,该距离约为30mm,从而在侧壁的上边缘和位于它们上方的盖子之间形成间隙。间隙是必要的,以便运输板条箱可以通过推动装置尽可能容易地从架子上排出。活禽类在运输板条箱内,特别是在排出过程中具有直立和/或移动的趋势。这经常导致活禽类的肢体(例如,翼或头部)被在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间隙卡住。这对活禽类造成很大的应力,导致活禽类受伤/受损。当输送板条箱的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距离改变时,特别是通过由排出过程引起的输送板条箱和盖子之间的距离的减小而减小时,这种效果加剧,从而使禽类的肢体被困在运输板条箱和盖子之间。当运输板条箱最终从架子中排出时,剪切力施加在肢体上,使得它们受损或在最坏的情况下被完全切断。
在排出过程期间,通过推过至少布置在架子出口区域中的运输限制件来将运输板条箱的前端升高,从而使得运输板条箱在排出运行期间在架子中被倾斜地引导。只要活禽类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移动并且运输板条箱的后端的侧壁上边缘与位于其上的盖子之间保持最大(基本)距离AB,运输板条箱在架子中的倾斜位置不会对活禽类造成影响。最后,当运输板条箱的侧壁的上边缘,尤其是运输板条箱的后端侧壁的上边缘与盖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例如,由于运输板条箱的前端已经从架子突出,运输板条箱向下倾斜,由于所述距离会因此而减小,导致肢体会被困住。当运输板条箱的后端然后到达架子的出口区域时,由于架子的构造使得没有更多的空间可供活禽类移动,因此活禽类不再能够移动,而其肢体被困在后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且其肢体被切断。
在已知的卸载系统中,各个部件,特别是从运输站到接收装置的过渡被刚性地连接在一起或相对于彼此不灵活地布置,使得运输板条箱在架子中的位置仅由排出过程确定。对侧壁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距离造成影响的运输板条箱的可能的移动无法被补偿,从而发生不可控的排出,导致无法保证活禽类的健康状态。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其是简单的并由其保护活禽类。所述目的进一步在于提出了相应方法。
该目的是由具有以下特征的卸载系统实现,所述特征在于,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的相对于盖子的位置进行如此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运输板条箱在所述架子中的各自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最大距离是由运输板条箱和架子的结构给出的(基本)距离AB。在运输板条箱在架子中的原始运输或存储位置中,即在排出运行开始之前,运输板条箱的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距离是距离AB。因为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进行控制,即相对于盖子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运输板条箱,所以在排出运行期间尽可能长的时间地保持后侧板的上边缘的距离AB的恒定。由此可以在排出运行期间补偿可能的距离变化,特别是补偿输送板条箱的后端相对于盖子的距离减小的变化。在运输板条箱的后端区域中的活禽类因此在整个排出过程期间具有可用的最大的“头部空间”(向上面向盖子的距离)。换句话说,在后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最大间隙在每个位置得以保持,从而减小活禽类肢体被困住或切断的风险。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减小了活禽类受伤的风险,并因此能够优化运输板条箱从架子的排出过程期间的活禽类的健康状况。
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每个运输单元是四方体形式,其中每个架子形成并构造成用以接收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至少两个运输板条箱,使得一个运输板条箱的板条箱底部形成用于装备在其下的运输板条箱的盖子,并且在架子中装备在最上方位置中的运输板条箱被与架子关联的用作为盖子的盖子元件覆盖,所述架子具有面对所述推动装置的第一架子侧和位于所述第一架子侧对面并面对所述接收装置的第二架子侧,并在两个架子侧包括横向于所述运输板条箱的推动方向S定向的横梁以用作每个运输板条箱的运输限制件,所述横梁与在每个运输板条箱的板条箱底部的相应的模件相配合,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还包括平行于运输板条箱的推动方向S的、横向布置在所述架子上以在所述架子中引导所述运输板条箱的引导轨,其中,至少在面向所述接收装置的第二架子侧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横梁之间的竖直距离A以及所述架子的盖子元件和最上方的横梁之间的竖直距离A均大于运输板条箱的总高度。通过这种结构,一方面确保了所述运输板条箱或每个运输板条箱牢固地装备在架子内。另一方面,这种结构也实现了简单且快速的卸载。在原始运输或存储位置中,每个运输板条箱的底壁在两侧位于引导轨上。在架子的两侧,每个运输板条箱以底壁位于所述横梁上并以这样的方式定位横梁,即所述底壁的下侧搁置在所述横梁的上边缘的下方。换句话说,运输板条箱以模件位于横梁上而定位于架子两侧横梁,使得横梁形成阻碍物。通过这种结构,尤其是底壁和横梁的“配合”,防止了运输板条箱的在推动方向S上和与推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纯水平运动。这种结构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的前端在排出过程中克服横梁的阻碍被升高,或从固定的原始运输或存储位置中升高,从而使得所述运输板条箱以其底壁沿着与面向所述接收装置的第二架子侧相关的横梁来滑动。作为结果,所述运输板条箱最初处于其前端高于后端的倾斜位置。一旦大约一半的运输板条箱从架子中排出(即所谓的(倾翻)临界点),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前端会向下落并使得所述后端向上移动,这相当于减小了后侧壁的上边缘的距离。根据本发明,这样的临界效应被如此抵消,即一旦所述运输板条箱到达所述临界点,所述运输板条箱的前端是可控的,即被主动升高。运输板条箱的前端的升高导致运输板条箱的后端处的底壁恒定地保持与引导轨的接触,使得后端区域中的距离AB在整个排出过程期间得以保持恒定。通过已经提到的优点,由此减少了困住肢体的风险。
尤其优选地,接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接收装置相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的排出位置的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高度位置描述了接收装置的接收运输板条箱的整个部分的上下移动。改变高度位置因此会影响整个部分。作为结果,可以将接收装置的限定接收平面EA2的上侧定位成高于或低于排出平面EA1,所述排出平面EA1由用于处于排出位置的运输板条箱的引导轨的支承平面限定。角度位置的改变描述了接收运输板条箱的整个部分的一侧的上下运动,使得接收平面EA2与排出平面EA1呈(可变的)角度α并与所述排出平面EA1相交。因为高度位置和角度位置各自/分开地调整或组合/叠加地调整,因此能够在卸载站处进行接收装置的位置的各自调整并因此在处于排出过程的运输板条箱处对接收装置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调整。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运输板条箱可以从架子“扭曲”,同时保持与盖子的最佳距离(对应于最大可能的距离)。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允许运输板条箱直接受到影响,从而可以补偿运输板条箱由排出过程引起的相对于架子内的盖子的位置变化/距离变化,由此活禽类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
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有面向卸载站的第一入口侧和远离卸载站的第二出口侧,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具有相关的调节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接收装置的至少远离卸载站的第二出口侧形成并配置成可上下移动。因此,可以改变所述接收机构的高度/水平和角度位置以在排出运行期间改变运输板条箱的位置。这种调节的可能性允许在排出运行期间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在垂直方向上控制运输板条箱相对于盖的位置。通过升高和降低接收装置的出口侧,即改变平面EA1和EA2之间的角度α,可以改变接收平面EA2相对于排出平面EA1的定向,以在运输板条箱已被部分地从架子排出时拾取运输板条箱并将其带入这样的位置,即在该位置中运输板条箱的后端尽可能长地保持在离盖子最大距离的位置中。可以使用纯机械的技术方案作为调节机构,例如凸轮控制,或电子,液压或气动的技术方案,以及组合的技术方案。
接收装置有利地形成和构造成通过调节机构而在两侧上下移动。通过改进或增加接收装置可能的调节的数量,可以实现在排出运行期间运输板条箱的各个运动顺序。尤其是,能够在运输板条箱完全从架子转移出来时紧接着进一步将所述接收装置下移以实现最大头部空间并使得运输板条箱的后端从架子到接收装置的转移尽可能短。
尤其优选的另一改进的特征在于,卸载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形成并构造成用于根据排出运行期间每个运输板条箱在架子中的位置来控制调节机构。控制装置可以是机械的,电子的,液压的或气动的或其组合。换句话说,提供了一种装置作为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排出运行期间根据架子内的运输板条箱的位置控制/运行调节机构。这些装置可以由例如偏心驱动的枢轴臂,定时器,转速计或传感器形成。通过该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在排出运行期间对运输板条箱的移动路径进行精确适配,以便保持后侧壁的上边缘和盖子之间的最大可能距离,从而改善对活禽类的保护。
有利地,接收装置包括用于在排出运行期间接收运输板条箱的接收台,所述接收台形成并构造成由调节机构来调节其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接收台描述了支承件的同义词,接收台可以由例如闭合的带,单链驱动器,双链驱动器,并排布置并且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多个传送辊等等来形成。从而,能够以尤其简单而精确的方式从架子转移运输板条箱。
另一个优选的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台是由多个运输辊形成,所述运输辊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且通过驱动机构而被驱动旋转。这些运输辊以其旋转轴横向于推动方向S或在推动方向S上而定向。多个这样的运输辊形成接收装置的可调节以改变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的部分。为此,运输辊可以例如布置在共同的可移动框架上。运输辊可以是各自可调节的。通过合适的控制机构,可以同时移动各个运输辊。已经从架子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可以通过驱动装置传送以进行进一步加工。
尤其优选地,接收台由至少两个链驱动形成,所述链驱动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布置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这些链驱动在推动方向S上具有传送方向。这提供了一种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技术方案,以用于接收运输板条箱并在单独的移动路径上将它们引导出架子。尤其有利的是,在推动方向S上被驱动的链驱动能够通过将运输板条箱“拉”出架子来有助于推动装置从而有助于排出运输板条箱。由此可以在功能和时间方面优化排出过程。
另一有利的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台具有相关的传送台以用于将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传送走,所述传送台和接收台通过至少一个驱动机构而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具有不同的传送方向。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允许运输板条箱在推动方向S或在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上传送。
传送台有利地由多个运输辊形成,所述运输辊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且通过驱动机构而被驱动旋转。因此,横向于推动方向传送的功能与进给台相关联,而接收台则与从架子接收运输板条箱和沿推动方向S传送运输板条箱相关联。由此提供结构上简单的技术方案,以结合从架子接收运输板条箱的功能以及以不同的方向传送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运输板条箱的功能。下面将描述其它有利的选择。
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卸载站具有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将架子移动至运输板条箱的各个排出位置的相关的升降单元。在运输单元包括具有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装备的至少两个运输板条箱的架子的情况下,这样的升降单元是尤其重要的。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被移动至排出位置,在所述排出位置中运输板条箱被推动装置移出架子。从而能够保证从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开始,从下到上地卸载架子。该构造还可选地允许同时卸载堆垛中的所有运输板条箱。堆垛中的卸载也可以以延时/交错的方式进行。为此,将以从一个堆垛平面到另一堆垛平面的推动顺序分阶段地从最下方的堆垛平面开始进行运输板条箱的排出。作为结果,运输单元的运输板条箱以直接堆垛在彼此之上的方式被放置在接收装置上。
有利地,推动装置包括用于将单个或多个运输板条箱排出的至少一个的推动器。所述推动器可以具有推动臂,通过所述推动臂,将位于排出位置的运输板条箱,优选地将位于最下堆垛平面的运输板条箱排出。推动器还可以具有对应于堆垛平面的数量的多个推动臂,以同时对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运输板条箱进行排出。此外,推动器还具有多个彼此独立受控的推动臂,通过所述推动臂,保证对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运输板条箱进行分阶段排出。
所述目的还由具有以下步骤的方法实现,其中可以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的相对于盖子的位置进行如此主动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运输板条箱在架子中的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的上边缘K和盖子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因此,本发明允许从架子上受控地排出运输板条箱,以保护禽类避免其受伤。
优选地,首先通过沿推动方向S来将运输板条箱推靠架子的横梁的形式的运输限制件来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在推动方向S上的前端升高,从而使得最迟在所述运输板条箱的至少一半从所述架子排出时,其以板条箱底部被接收装置接收并由被向上引导的所述接收装置向上压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运输板条箱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的上边缘K与盖子保持最大距离AB,直到所述运输板条箱到达供其滑动的横梁。
另一优选改进的特征在于,一旦运输板条箱从架子完全排出并且所述运输板条箱的板条箱底部经过并离开供其滑动的横梁,通过被向下引导的接收装置,所述运输板条箱向下移动以增加所述运输板条箱的后侧壁的上边缘和架子的位于其上的横梁之间的距离。
完全位于接收装置上的运输板条箱有利地沿推动方向S或横向于推动方向S进一步传送。
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排出运行期间通过控制装置根据架子内每个运输板条箱的位置自动控制接收装置。
有利地,接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在面向卸载站的一侧和/或在远离卸载站的一侧向上和/或向下移动,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在排出运行期间沿着各自的移动路径而被引导,同时保持运输板条箱的后侧壁的上边缘K与盖子之间的最大距离AB
另一尤其优选的改进的特征在于,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布置在架子中的多个运输板条箱通过推动装置同时地或彼此交错地从架子中如此排出,使得运输单元的运输板条箱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堆垛的形式直接位于接收装置。因此,运输板条箱可以从底部到顶部连续卸载,或者以相反的顺序卸载,或者以堆垛的方式卸载,而以堆垛的方式卸载的情况下,所有运输板条箱同时或交错连续地和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被排出。
已经结合根据本发明的卸载系统详细解释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产生的其他优点,因此可以参考相应的信息以避免重复。
附图说明
进一步适宜的和/或有利的特征和其它改进方案以及优选的方法步骤由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体现。尤其是将以参考示意图的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卸载站和方法,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卸载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图1的卸载系统的主视图,其中,在排出运行之前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处于排出位置;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卸载系统,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处于排出运行期间;
图4示出了根据图2的卸载系统,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的排出运行将要完成;
图5是具有接收装置的卸载站的放大视图,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在排出运行之前处于排出位置;
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具有接收装置的卸载站,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处于排出运行将要完成的状态;
图7示出了卸载站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处于排出运行状态;
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卸载站,其中示出了在排出运行将要完成时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
图9是卸载站的出口区域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弹处于排出运行将要完成的状态;
图10示出了根据图9的出口区域,其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几乎已经完成排出运行;
图11是接收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12是根据图11的接收装置的另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的卸载系统用于从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开始卸载多个运输板条箱,所述运输板条箱填充有活禽类,并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装备在架子上。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卸载系统也同样地适用并形成用于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交错卸载一个或多个以堆垛的方式的运输单元的多个运输板条箱。
在附图中,尤其是图1至4中,示出了形成并构造成用于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系统10,所述运输单元12构造成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11。每个运输单元12具有至少一个架子13和装备在其间以用于接收禽类11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所述架子13包括用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限制件15。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14具有板条箱底部16和周向侧壁17。每个装备在架子13中的运输板条箱14在顶部被盖子18覆盖,所述盖子布置成距侧壁17的上边缘K一定距离处。卸载系统10包括用于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站19,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用于将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从架子13向推动方向S排出的推动装置20,以及用于接收并传送从架子13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装置21。
如上所述,运输单元12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的运输板条箱14。在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中,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装备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是运输单元12的一部分,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14均位于排出位置。不同于已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变化排出位置。尤其是,运输单元12的所有运输板条箱14,或多个相邻的运输单元12的所有运输板条箱14可以同时位于排出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卸载站10的特征在于,可以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相对于盖子18的位置进行如此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运输板条箱14在架子13中的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换句话说,卸载系统10具有一种机构,利用该机构,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除由推动装置20移动之外,所述机构则形成并构造成用于竖直移动,而所述推动装置20形成并构造成基本上用于水平移动。所述机构允许由于排出运行而发生的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盖子18之间的距离的改变通过在排出运行期间对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路径进行影响来补偿。所述机构可以与推动装置20、卸载站19以及尤其是接收装置21(参见下文)相关联。
最大距离AB是侧壁17的上边缘K和位于其上方的盖子18之间的(基本)距离。在图2中,可选地,五个运输板条箱14以堆垛的形式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装备在架子13中,即在架子13中的运输板条箱14的原始运输或存储位置中,也就是说在排出运行的开始之前,在侧壁17的上边缘K和位于其上方的相应盖子18之间形成距离AB的间隙。
以下描述的特征和进一步改进以及方法步骤代表优选实施例,它们单独或彼此组合。明确指出,在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组合的或在共同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和方法步骤也可以在功能上独立地进一步发展上述卸载站和下面描述的方法。
每个运输单元12优选地是四方体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它节省运输和存储的空间的几何形式。每个架子13形成并构造成用以接收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的至少两个的运输板条箱14。运输板条箱优选地是四方体的形式。如上所述,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五个运输板条箱14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的运输板条箱14的数量可以变化。还可以设置形成和构造成用于接收两个或更多相邻堆垛的两个或多个运输板条箱14的架子13。在由运输板条箱14形成的堆垛中,一个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形成装备在其下的运输板条箱14的盖子18,而装备在架子13的最上方位置中的运输板条箱14则被与架子13相关联的、作为盖子18的盖子元件22覆盖。
架子13包括面向推动装置20的第一架子侧,和与第一架子侧相对的、面向接收装置21的第二架子侧。在架子的两侧,架子13进一步包括横向于运输板条箱14的推动方向S定向的横梁23以作为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限制件15,所述横梁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中的相应的模件24相配合。架子13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架子13中引导运输板条箱14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引导轨25,所述引导轨横向地布置在架子13中以平行于运输板条箱14的推动方向S。至少在面对接收装置21的第二架子侧上,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的横梁23之间的竖直距离A,以及横梁23和架子13的盖子元件22之间的竖直距离A,均大于运输板条箱14的总高度。这种结构配置一方面允许安全运输,另一方面允许简单排出。
在板条箱底部16中的模件24优选地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运输板条箱14的整个宽度上横向于推动方向S延伸并从板条箱底部16的下底面开始斜向上延伸。运输板条箱14因此在两个架子侧上具有斜坡状模件24。运输板条箱14以倾斜面而靠在横梁23上。在排出运行之前的原始运输或存储位置中(例如参见图2),运输板条箱14横向地靠在引导轨25上,并在架子两侧靠在横梁23上。如果有负载施加在运输板条箱14上(优选地来自于推动装置20),运输板条箱14以其前端在倾斜面上向上滑动到横梁23上,使得运输板条箱14以其板条箱底部16沿着横梁23滑动,并且运输板条箱14的前端比后端高(例如参见图3)。后侧壁17的上边缘K继续与盖子18(在所述的实施例中以位于其上方的板条箱底部16示出)保持最大距离AB
尤其优选地,接收装置21的至少一部分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接收装置相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运输板条箱14的机构与接收装置21相关联,或者接收装置21本身即为用于控制运输板条箱14的机构。如上所述,接收装置21可以具有可调节部分。接收装置21可选地能够整体移动,但优选地接收装置21至少其支承表面能够移动。可调节部分优选地横向于推动方向S在运输板条箱14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使得运输板条箱14能够从架子13中安全地转移。接收装置21具有面向卸载站19的第一入口侧SE和远离卸载站19的第二出口侧SA,所述接收装置21具有相关的调节机构26,通过该调节机构26,至少接收装置21的远离卸载站19的第二出口侧SA形成并配置成可上下移动。
为了调节高度位置,接收装置21或至少可调节部分可以在入口侧SE和出口侧SA同时被调节。因此可以改变接收装置21的高度/水平面。为了调节角度位置,接收装置21或至少可调节部分可以在入口侧SE和出口侧SA均被调节。因此可以改变接收装置21的倾斜度。设置用于调节高度位置和角度位置的叠加移动。调节移动相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排出位置,或相对于运输板条箱14自身而发生,使得调节运动可以传递到处于排出过程中的运输板条箱14。换句话说,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的支承表面可以相对于排出平面EA1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朝向或远离处于排出运行状态的运输板条箱14,并且还能相对于运输板条箱14来调节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的支承表面的倾斜度。
如上所述,调节机构26形成并构造成用以(在一侧,特别是在接收装置的出口侧SA)调节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以尤其改变排出平面EA1和接收平面EA2之间的倾斜度或倾角度α。然而,优选地,调节机构26形成为用以在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的两侧上下移动,即在两侧上同时移动或在两侧上彼此独立地移动,以改变倾斜/角度位置和高度位置。换句话说,调节机构26用于将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从上部位置移动至下部位置,反之亦然,并将接收装置21或可调节部分从水平位置移动至在推动方向S上倾斜向上的位置,反之亦然。为此,调节机构26可以包括驱动机构27或多个彼此同时或独立运行的驱动机构27。
例如将可枢转地布置在枢转轴29.1上并且用作偏心机构的至少一个杆或枢转臂28.1用作为调节机构26。在图11中,枢转轴29.1与接收装置21的入口侧SE相关联。具有相应杠杆或枢转臂28.2的枢转轴29.2可以相似地设置在接收装置21的出口侧SA。杆或枢转臂28.1,28.2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传动距/节距(transmission/pitch)R(从枢转轴线的旋转轴线D的中心点到偏心点EP的距离)形成。可以分开地布置和运行枢转轴29.1,29.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11),枢转轴29.1,29.2通过至少一个的、优选为两个的连杆30或类似物来连接到一起。所述或每个连杆30的长度可以取决于所需的升降行程来变化。机械,液压,气动和电子类型的其它结构解决方案及其组合解决方案当然也可以用作调节机构26,例如以受控气动或液压缸,步进电动机等的形式。
为了控制调节机构26,卸载系统10包括控制机构31,所述控制机构形成和构成用以根据排出运行过程中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架子13中的位置来控制调节机构26。控制装置31可以以不同方式生产,或形成和配置。例如,能够设置调节机构26与推动装置20的机械连接,使得接收装置21的调节能够通过或经由推动装置20来实现。接收装置21或调节机构26的电子连接或控制也是可能的。为此,控制装置31包括例如定时器,转速计,传感器或其它检测装置,运输板条箱14在排出运行期间的每个位置通过所述的检测装置可以确定,并且例如通过控制单元32进行评估,使得调节机构26可以根据运输板条箱14的位置而运行。除了将控制装置31与推动装置20相关联之外,控制装置31还可以与卸载站19和/或与接收装置21本身相关联。传感器例如可以布置在卸载站19的区域中,通过所述传感器可以在排出过程中确定和评价运输板条箱14的位置以用于控制目的。还可以在接收装置21的区域中布置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例如能够监控运输板条箱14的水平位置和/或排出运行的过程。同样可以使用其它监控或检测系统,并且它们在卸载系统10中的定位可以是可变的。
优选地,接收装置21包括用于在排出运行中接收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台33,所述接收台形成并构造成能够被调节机构26调节其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接收台33形成接收装置21的可移动部分。
接收台33的第一个简单实施例(未明确示出)由平坦的带状传送机或运输链形成。接收台33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是由多个运输辊34形成,所述运输辊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且能够通过驱动机构35而被驱动旋转。运输辊34能够各自地被调节。运输辊34优选地布置在可调节的框架36上。运输辊34可以例如根据图1来定向,即将它们的旋转轴RT定向于推动方向S(用于在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上传送运输板条箱14),或将它们的旋转轴RT定向于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用于在推动方向S上传送运板条箱14)。用于在排出过程期间支承和控制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台33同时也是用于传送位于运输辊34上的完全被排出的运输板条箱14的传送台。
接收台33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此设置,即接收台由至少一个链驱动37形成,但优选地由至少两个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布置的链驱动37形成,链驱动37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驱动机构38驱动。优选地,通过调节机构26来同时地调节两个链驱动37。链驱动37的偏转或驱动轮的旋转轴RU优选地横向于推动方向S定向,使得链驱动37的驱动和传送方向在推动方向S上定向。由接收台33接收的运输板条箱14随后能够在推动方向S上被进一步传送。用于在排出过程期间支承和控制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台33同时也是用于传送处于链驱动37上的被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14的传送台。
接收台33尤其优选地具有相关的分开的传送台39以用于将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14送走,所述传送台39和接收台33能够通过至少一个驱动机构40而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具有不同的传送方向。对于所有的实施例,接收台33能够形成为传送台39,而传送台39也能够形成为接收台33。换句话说,链驱动37能够用作为接收台33以用于在排出过程期间支承和控制运输板条箱14,而运输辊34用作为传送台以用于传送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14,反之亦然。然而,接收台33和传送台39的功能可以根据应用互换或变化。
在附图中示出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台33由两个链驱动37形成,链驱动的偏转或驱动轮的旋转轴RU横向于推动方向S定向。该接收台33可以以上述方式调节,以便在排出过程中支承、控制和完全接收运输板条箱14或运输板条箱14的堆垛。在排出过程期间,接收台33用以在竖直方向上控制运输板条箱或多个板条箱14,以在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盖子18(即板条箱底部16或盖子元件22之间)保持最大距离。传送台39由多个运输辊34形成,所述运输辊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在固定位置上,并且能够通过驱动机构35而被驱动旋转。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运输辊34是永久定向的并且布置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并且形成和构造成仅用于传送已经从架子13中完全排出的输送板条箱14。旋转轴RT的水平朝向在推动方向S上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调节的接收台33可以由运输辊14形成,而传送台39则可以由链驱动37形成,它们随后被固定至合适的位置。升降装置能够由所述或每个驱动机构40运行,使得接收台33的表面能够处于传送台39的表面之上或之下。接收台33和传送台39还可以具有与它们自身相关的升降装置和分开的驱动机构40。所有接收台33和/或传送台39,无论其配置和分配的功能如何,都具有相关的盖子43,用于覆盖位于顶部的运输板条箱14。
尤其是在架子13形成和构造成用以接收两个或更多的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运输板条箱14的情况下,卸载站19具有相关的升降单元41,用于将架子13竖直移动到用于运输板条箱14的排出位置。通过升降装置41,能够将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运输板条箱14依次运送到它们的排出位置。接收装置21可以额外可选地形成为高度可调节的,从而以这样的方式上下移动接收台33/传送台39,即接收装置21从顶部或底部开始可逐渐移动到堆垛的运输板条箱14的各个平面中以便接收它们。
为了排出单个运输板条箱14或多个运输板条箱14,推动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推动器42。推动器可以具有用于排出单个运输板条箱14的单推动臂。推动器42可选地可以装配有多个推动臂,例如对应堆垛平面的数量。在所有推动臂都被固定布置在推动器42的情况下,通过共同推动器驱动器来产生运行。或者,推动臂可以单独地形成,使得每个推动臂具有与其自身相关的推动驱动,推动器驱动器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彼此协调地操作。
架子13也可以形成和构造成用以接收和存储多个相邻堆垛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也可以将多个相邻的架子13布置在卸载站19,所述架子可以被依次或同时地卸载。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对本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方法,所述运输单元构造成用于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13和装备在所述架子中用于接收活禽类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其中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14具有板条箱底部16和周向侧壁17,并且装备在所述架子13中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由盖子18覆盖在其顶部,所述盖子布置在距侧壁17的上边缘K一段距离处。为了卸载这样的运输单元12,首先必须要将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引入卸载站19。位于排出位置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随后被推动装置20沿着推动方向S从架子13中排出。最后,从架子13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被接收装置21接收和传送。堆垛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被例如从下到上地连续地完全排出,使得单个的运输板条箱14位于接收装置21上并能够沿着推动方向S或沿着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而被传送以进行进一步加工。堆垛的所有运输板条箱14可选地被同时排出或在一段时间内交替排出,使得最后运输板条箱14的堆垛位于接收装置21上并能够沿着推动方向S或沿着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而被传送以进行进一步加工。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相对于盖子18的位置进行如此主动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运输板条箱14在架子13中的各自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更具体地,每个运输板条箱14如此在移动路径上被控制,即其后端尽可能长时间地在架子13的引导轨25上滑动,以保持距离AB
首先,运输板条箱14,或如图2示出的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处于架子中。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运输板条箱14形成堆垛,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14处于排出位置。在它们的排出运行之前,所有的运输板条箱14位于它们在架子内的原始运输和存储位置(参见图2)。在排出运行中,通过将运输板条箱14沿推动方向S推靠横梁23形式的架子13的运输限制器15而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推动方向S的前端首先被升高(参见图3)。在排出过程中的运输板条箱14以后端和板条箱底部16在引导轨25上滑动,使得至少后侧壁17的上边缘K位于距离位于其上方的运输板条箱14的最大距离AB。在排出过程中,运输板条箱14以其板条箱底部16在横梁23上滑动。一旦大约一半的运输板条箱14从架子13中排出,运输板条箱14就到达临界点(倾翻临界点)。最迟在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至少一半从所述架子13排出时,运输板条箱14以其板条箱底部16由接收装置21接收(参见图4)并被向上引导的接收装置21向上压到如此程度,以使得运输板条箱14的沿着推动方向S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保持在距盖子的最大距离AB处,直到所述运输板条箱14到达供其滑动的横梁23。接收装置21的控制包括改变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简单来说,运输板条箱14在排出过程中被斜坡抬起,使得运输板条箱14的后端永久地位于最低点,即与引导轨25接触,直到板条箱被完全排出。
一旦运输板条箱14被从架子13完全排出,特别是在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的底表面已经经过并且离开供其滑动的横梁23(运输板条箱14的模件24,即运输板条箱24的后端的斜面,搁置在横梁23上),通过将接收装置21至少在面向架子13的一侧向下引导而使得接收装置21向下移动,以将增加运输板条箱14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在架子13中位于其上的横梁23之间的距离。在排出运行完成之时,运输板条箱14或由运输板条箱14形成的堆垛完全位于接收装置21上并能够在推动方向S上或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上被进一步传送。
整个排出运行是全自动控制的。在排出运行期间,除了对推动装置20进行控制之外,通过控制装置31,根据架子13内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位置自动控制接收装置21。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移动或移动路径因此不仅被排出过程影响也被接收装置21主动地影响。因为接收装置21通过控制装置31在面对卸载站19的一侧和/或在远离卸载站19的一侧向上和/或向下移动,使得在排出运行中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沿着各自移动路径而被引导的同时保持运输板条箱14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卸载能够以保护禽类11的方式发生。
特别是参考图7至10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原理。示出了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的两个运输板条箱14。在图7中为上运输板条箱14的一个运输板条箱14位于其原始运输和存储位置并搁置在引导轨25和横梁23上。架子13的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横梁23之间形成距离A,所述距离A大于运输板条箱14的高度,使得运输板条箱能够从架子13中沿推动方向S排出。在图7中,最下方的运输板条箱14处于排出运行的中间。运输板条箱14在推动方向S上向上倾斜。因为运输板条箱14的前端被接收装置21向上压,运输板条箱14的后端则搁置在引导轨25上。由此,后侧壁17的上边缘K与位于其上方的运输板条箱14的作为盖子18的板条箱底部16之间的距离AB是最大的。由结构给出的侧壁17的上边缘K与横梁23之间的距离AA1小于AB
在图8中,排出运行将要完成。运输板条箱14以其后端,更精确地说运输板条箱14以其板条箱底部16中的模件24放置于横梁23上。这个时刻是非常短暂的,其中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由位于上方的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形成的盖子18或横梁23之间的距离AA1是最小的。这个时刻在图9中以放大的比例再次显示。然而,运输板条箱14在其倾斜的模件24上在横梁23上向下滑动,使得距离AA1增加至距离AA2(参照图10)。此外,接收装置21在运输板条箱14完全位于接收装置21之上时立即向下移动。因为接收装置21在排出运行期间收集/接收运输板条箱14时位于更高的位置并可能发生倾斜,而在运输板条箱14完全离开架子13时处于更低的位置并可能处于水平姿态,所以在排出运行的时刻,侧壁17的上边缘K与盖18或横梁23之间的最大距离得以保持。
位于接收装置21上的运输板条箱14随后能够在推动方向S上或在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上传送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当接收装置21的接收台33同时为传送台39时,所述传送依赖于运输辊34或链驱动37的定向而发生。在接收台33与传送台39分开形成的情况下,在两侧上可以自由地选择输送方向,即能够选择推动方向S或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在根据附图的优选实施例中,链驱动37用作为接收台33。在排出运行期间,接收台33以上述方式支承和控制运输板条箱14。当排出运行完成的时候,能够通过链驱动37将运输板条箱14在推动方向S上进一步地传送。然而,链驱动37可选地相对于由运输辊34形成的传送台39降低到这样的程度,以使得运输板条箱14仅以其板条箱底部16搁置在运输辊34上,从而运输板条箱14能够在横向于推动方向S的方向上传送,即运输板条箱能被传送到两侧。替代降低接收台33,可以升高传送台39。当接收台33由运输辊34形成并且传送台39由链驱动37形成时,该方法的原理类似地适用。
首先参考单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排出和传送描述了该方法。然而,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布置在架子13中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能够通过推动装置20同时地或彼此交错地从架子13中以这样的方式排出,使得运输单元12的运输板条箱14在接收装置21上以堆垛方式直接定位成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对于由运输板条箱14形成的堆垛,以相应的方式进行排出运行和传送。

Claims (20)

1.设计和构造成用于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系统(10),所述运输单元(12)构造成用于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11)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13)和至少一个装备在其中以用于接收所述活禽类(11)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其中所述架子(13)包括用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限制件(15),而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14)具有板条箱底部(16)和周向侧壁(17),每个装备在所述架子(13)中的运输板条箱(14)的顶部由距所述侧壁(17)的上边缘K一段距离布置的盖子(18)覆盖,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卸载站(19),至少一个的运输单元(12),用于将每个处于排出位置的运输板条箱(14)从所述架子(13)在推动方向S上排出的推动装置(20),以及用于接收和传送从所述架子(13)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装置(21),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每个位于排出位置中的运输板条箱(14)相对于所述盖子(18)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所述运输板条箱(14)在所述架子(13)中的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运输单元(12)是四方体形式,其中每个架子(13)形成并构造成用以接收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至少两个运输板条箱(14),使得一个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形成用于位于其下的运输板条箱(14)的盖子(18),并且装备在所述架子(13)最上方位置中的运输板条箱(14)被用作为盖子(18)的与所述架子(13)有关的盖子元件(22)覆盖,所述架子(13)具有面对所述推动装置(20)的第一架子侧和位于所述第一架子侧对面并面对所述接收装置(21)的第二架子侧,并在两个架子侧包括横向于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推动方向S定向的横梁(23)以用作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运输限制件(15),所述横梁与在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的相应的模件(24)相配合,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推动方向S的、横向布置在所述架子(13)上以在所述架子(13)中引导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引导轨(25),其中,至少在面向所述接收装置(21)的第二架子侧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横梁(23)之间的竖直距离A以及所述架子(13)的盖子元件(22)和最上方的横梁(23)之间的竖直距离A均大于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总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21)设计成至少一部分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所述接收装置(21)相对于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排出位置的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21)具有面向所述卸载站(19)的第一入口侧SE和远离所述卸载站(19)的第二出口侧SA,其中所述接收装置(21)具有相关的调节机构(26),通过所述调节机构(26),至少所述接收装置(21)的远离所述卸载站(19)的第二出口侧SA形成并配置成可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21)形成和构造成通过所述调节机构(26)而在两侧可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系统(10)还包括控制机构(31),所述控制机构(31)形成和构造成用以根据排出运行过程中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所述架子(13)中的位置来控制所述调节机构(26)。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21)包括用于在排出运行中接收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接收台(33),所述接收台(33)设计并构造成由所述调节机构(26)来调节其高度位置和/或角度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台(33)由多个运输辊(34)形成,所述运输辊(34)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且通过驱动机构(35)而被驱动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台(33)由至少两个链驱动(37)形成,所述链驱动(37)彼此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且通过驱动机构(38)而被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台(33)具有相关的传送台(39)以用于将完全排出的运输板条箱(14)传送走,其中所述传送台(39)和所述接收台(33)通过至少一个驱动机构(40)而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具有不同的传送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台(39)由多个运输辊(34)形成,所述运输辊(34)彼此平行并间隔一段距离地布置并固定位置,并且通过驱动机构(35)而被驱动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卸载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站(19)具有用于在竖直方向将所述架子(13)移动至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各个排出位置的相关的升降单元(41)。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卸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20)包括用于排出单个运输板条箱(14)或多个运输板条箱(14)的至少一个推动器(42)。
14.一种用于卸载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的方法,所述运输单元(12)构造成用于运输和/或存储活禽类并具有至少一个架子(13)和装备在其中用于接收所述禽类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其中每个顶部开口的运输板条箱(14)具有板条箱底部(16)和周向侧壁(17),并且装备在所述架子(13)中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由盖子(18)覆盖在其顶部,所述盖子(18)布置在距所述侧壁(17)的上边缘K一段距离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运输单元(12)引入卸载站(19),
-通过推动装置(20),将位于排出位置的至少一个运输板条箱(14)从所述架子(13)在推动方向S上排出,并且
-通过所述接收装置(21)对从所述架子(13)排出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进行接收和传送,
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排出运行期间,在竖直方向上对处于排出位置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相对于所述盖子(18)的位置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主动控制,即取决于排出运行期间所述运输板条箱(14)在所述架子(13)中的位置,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出运行期间,首先通过沿推动方向S来将所述运输板条箱(14)推靠所述架子(13)的横梁(23)的形式的运输限制件(15)来使得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推动方向S上的前端升高,其中最迟在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至少一半从所述架子(13)排出时,所述运输板条箱(14)以其板条箱底部(16)被所述接收装置(21)接收并由被向上引导的所述接收装置(21)向上压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在推动方向S上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得以保持,直到所述运输板条箱(14)到达供其滑动的所述横梁(2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所述运输板条箱(14)从所述架子(13)完全排出并且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板条箱底部(16)经过并离开供其滑动的所述横梁(23),通过被向下引导的所述接收装置(21),所述运输板条箱(14)向下移动以增加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架子(13)的位于其上的所述横梁(23)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完全位于所述接收装置(21)上的所述运输板条箱(14)沿推动方向S或横向于推动方向S进一步传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出运行期间,通过控制装置(31),根据所述架子(13)内的每个运输板条箱(14)的位置自动控制所述接收装置(2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21)通过所述控制装置(31)在面对所述卸载站(19)的一侧和/或在远离所述卸载站(19)的一侧向上和/或向下移动,使得在排出运行中每个运输板条箱(14)在沿着各自移动路径而被引导的同时保持所述运输板条箱(14)的后侧壁(17)的上边缘K和所述盖子(18)之间的最大距离AB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子13中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之上的多个运输板条箱(14)通过推动装置(20)同时地或彼此交错地从所述架子(13)中以这样的方式排出,使得所述运输单元(12)的运输板条箱(14)在所述接收装置(21)上以堆垛方式直接定位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
CN201780054478.4A 2016-09-12 2017-08-29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968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88386.3 2016-09-12
EP16188386.3A EP3292753B1 (de) 2016-09-12 2016-09-12 Entlad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von transporteinheiten für lebendige geflügeltiere
PCT/EP2017/071595 WO2018046341A1 (de) 2016-09-12 2017-08-29 Entlade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von transporteinheiten für lebendige geflügeltie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8809A true CN109688809A (zh) 2019-04-26
CN109688809B CN109688809B (zh) 2021-11-05

Family

ID=5697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478.4A Active CN109688809B (zh) 2016-09-12 2017-08-29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23414A1 (zh)
EP (1) EP3292753B1 (zh)
CN (1) CN109688809B (zh)
DK (1) DK3292753T3 (zh)
ES (1) ES2770094T3 (zh)
PL (1) PL3292753T3 (zh)
WO (1) WO20180463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894A (zh) * 2020-11-20 2022-05-20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6966B3 (de) * 2015-10-06 2017-01-12 Fit Farm Innovation Team Gmbh Stellage zur Aufnahme von Mastgeflügelkäfigen und Mastgeflügelkäfi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0804A1 (fr) * 1979-07-12 1981-01-30 Dolo Jean Claude Camion auto-chargeur et convoyeur de volailles vivantes et autres volatiles
NL8005345A (nl) * 1980-09-25 1982-04-16 Dick Van Leeuwen Inrichting voor het laden, vervoeren en lossen van pluimvee, in het bijzonder van kuikens.
DE3837152A1 (de) * 1988-11-02 1990-05-03 Reinders Kunststoff Gmbh Transport- und entladeeinrichtung fuer gefluegeltransportkisten sowie gefluegeltransportkiste dafuer
US5505582A (en) * 1993-03-18 1996-04-09 Jerome; Wallace 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content of multilayer containers
CN1126941A (zh) * 1993-06-02 1996-07-17 太阳谷家禽有限公司 小动物的处理
DE19601402C1 (de) * 1996-01-16 1997-07-31 Heidegold Gefluegelspezialita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ngen von Mastgeflügel in einem Stall
EP0956766A1 (en) * 1998-05-26 1999-11-17 Hubert Vanhaeck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loading crates from a container onto a transfer conveyor
CN104853602A (zh) * 2012-08-23 2015-08-19 A·H·詹森控股有限公司 将肉禽装入板条箱的装载设备
CN204837519U (zh) * 2015-07-10 2015-12-09 河南金凤牧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叠养禽设备
CN105392670A (zh) * 2013-05-31 2016-03-09 希林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牲畜的运输系统和方法
CN105578874A (zh) * 2013-08-19 2016-05-11 A·H·詹森控股公司 用于方便将家禽放到容器中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20130214A1 (it) * 2013-03-20 2014-09-21 Massimo Zanotti Unita' per il trasporto di pollame vivo e metodo di manipolazione utilizzante tale unita'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0804A1 (fr) * 1979-07-12 1981-01-30 Dolo Jean Claude Camion auto-chargeur et convoyeur de volailles vivantes et autres volatiles
NL8005345A (nl) * 1980-09-25 1982-04-16 Dick Van Leeuwen Inrichting voor het laden, vervoeren en lossen van pluimvee, in het bijzonder van kuikens.
DE3837152A1 (de) * 1988-11-02 1990-05-03 Reinders Kunststoff Gmbh Transport- und entladeeinrichtung fuer gefluegeltransportkisten sowie gefluegeltransportkiste dafuer
US5505582A (en) * 1993-03-18 1996-04-09 Jerome; Wallace 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content of multilayer containers
CN1126941A (zh) * 1993-06-02 1996-07-17 太阳谷家禽有限公司 小动物的处理
DE19601402C1 (de) * 1996-01-16 1997-07-31 Heidegold Gefluegelspezialita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ngen von Mastgeflügel in einem Stall
EP0956766A1 (en) * 1998-05-26 1999-11-17 Hubert Vanhaeck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loading crates from a container onto a transfer conveyor
CN104853602A (zh) * 2012-08-23 2015-08-19 A·H·詹森控股有限公司 将肉禽装入板条箱的装载设备
CN105392670A (zh) * 2013-05-31 2016-03-09 希林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运输牲畜的运输系统和方法
CN105578874A (zh) * 2013-08-19 2016-05-11 A·H·詹森控股公司 用于方便将家禽放到容器中的设备和方法
CN204837519U (zh) * 2015-07-10 2015-12-09 河南金凤牧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叠养禽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MEPLE GRANDIN: "《提高动物福利—有效的实践方法》", 31 March 201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4894A (zh) * 2020-11-20 2022-05-20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CN114514894B (zh) * 2020-11-20 2023-10-24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6341A1 (de) 2018-03-15
PL3292753T3 (pl) 2020-06-15
EP3292753A1 (de) 2018-03-14
US20190223414A1 (en) 2019-07-25
DK3292753T3 (da) 2020-02-17
EP3292753B1 (de) 2019-11-13
ES2770094T3 (es) 2020-06-30
CN109688809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345223B1 (en) Picking or supply station assembly fo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an item to and/or from storage system
US11401120B2 (en) Method for unloading packages from a tipped container onto a conveyor belt
CN104039669A (zh) 卸垛系统和提取单元
US5567104A (en) Apparatus for the transport and stocking of cigarettes
PL215734B1 (pl) Urzadzenie magazynujaco-transportowe dla podluznych elementów pretopodobnych
KR20170139593A (ko) 수하물 처리 시스템
CN109688809A (zh) 用于卸载活禽类的运输单元的卸载系统和方法
US11022367B2 (en) Apparatus for emptying and filling horizontal freezers and freezing system with apparatus for filling and emptying horizontal freezers
WO200510287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uffering products
DK3003948T3 (en) Steep angle transport facility for open-pit mining
CN101677627B (zh) 一种用于排空以杆状产品充满的排架的排架卸料器以及排架卸料器的卸料仓
EP0755882B1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or unloading a container with stacks of packages, such as for instance egg trays
US650835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rtioning and reloading a stack
US11718484B2 (en) Method for transversely positioning an article to be transported
KR102027159B1 (ko) 막대형 물품들로 채워진 트레이용 스테이션 및 담배 산업의 막대형 물품들로 채워진 4개-벽 또는 5개-벽 트레이의 비움 장치
EP2554498B1 (e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 packaging machine with groups of thin shaped food products
EP1043555B1 (en) Freezing and conveyor apparatus for nutrients
CN102439639A (zh) 产品自动售卖机托盘
JP2003002432A (ja) 物品の整列搬送装置
JP2002234509A (ja) 農産物の箱詰装置
CN108349665A (zh) 用于自动货物存储系统的货物转移装置的货物升降机
US10499658B2 (en) Foodstuff-convey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GB2418909A (en) Controlling material flow using chute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WO2007014956A2 (en) A commissioner machine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orders
JP6851680B2 (ja) パン移載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nmark Emerald City

Patentee after: Danish Bader food system Co.

Address before: Denmark Emerald City

Patentee before: LINCO FOOD SYSTEMS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