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9188A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9188A
CN109659188A CN201811171588.1A CN201811171588A CN109659188A CN 109659188 A CN109659188 A CN 109659188A CN 201811171588 A CN201811171588 A CN 201811171588A CN 109659188 A CN109659188 A CN 109659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operation knob
axis
knob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15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9188B (zh
Inventor
小林真仁
大塚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Dens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Den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Den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Den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59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9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9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9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24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with two operating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33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comprising an articulating, sliding or rolling contact between movable contact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03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with more than one electrically distinguishable condition in one or both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1/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in the form of a pivotable member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g. by a hand
    • H01H21/02Details
    • H01H21/18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1/22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 H01H21/24Operating parts, e.g. handle biased to return to normal position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8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装置,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旋钮无误操作地进行按压操作和拨动操作,结构简化,并且部件管理及装配作业性也简化。一种开关装置,能够相对于开关盒(10)对操作旋钮(N)以从非操作位置(N0)绕着第一轴线(L1)向规定的按压操作位置(N3)摆动的方式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相对于开关盒对操作旋钮以从非操作位置绕着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L2)向规定的拨动操作位置(N1、N2)摆动的方式进行拨动操作,其中,操作旋钮与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被配置在第二轴线上,操作旋钮与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卡合部(a1、a2)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沿着第二轴线的方向上比操作旋钮与按压用开关的卡合部更靠近第一轴线的位置。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操作旋钮使按压操作和拨动操作均可进行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操作旋钮的周边部的推压倾摆操作(拨动操作)和对旋钮中央部的按入操作(按压操作)均可进行的开关装置,已知有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2所示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41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993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述的开关装置将操作旋钮分割构成为周边旋钮和中央旋钮,使对周边旋钮的推压倾摆操作(拨动操作)和对中央旋钮的按入操作(按压操作)能够分别地进行,但根据该结构,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分割构成操作旋钮,因此,部件数量增加,结构也大型化并且复杂化。此外,当操作时操作者的手指横跨于周边旋钮和中央旋钮操作时,也有可能误操作开关。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开关装置中,为了防止误操作,将与中央旋钮对应的按压用开关的操作行程设定得长于与周边旋钮对应的拨动用开关的操作行程,由于此关系,需要不小地变更按压用开关和拨动用开关的开关规格,与之相应地还存在部件管理及装配作业性复杂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开关装置中,使对单一的操作旋钮的周边部的推压倾摆操作(拨动操作)和对中央部的按入操作(按压操作)均可进行,但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与旋钮中央部对应的按压用开关作为操作旋钮的摆动支点来推压操作旋钮周边部而使操作旋钮绕着摆动支点摆动,从而可进行拨动操作。因此,根据对操作旋钮的推压力的施加情况,有可能误操作开关。
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开关装置中,为了防止误操作,将与旋钮中央部对应的按压用开关的操作阻力(操作负载)设定成充分地大于与旋钮周边部对应的拨动用开关的操作阻力(操作负载),由于此关系,需要不小地变更按压用开关和拨动用开关的开关规格,与之相应地还存在部件管理及装配作业性复杂化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开关装置: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旋钮无误操作地可靠地进行按压操作和拨动操作,并且能够将相同规格的开关通用于按压用开关和拨动用开关。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备:开关盒;操作旋钮,其能够摆动地被安装于该开关盒;和施力单元,其能够在非操作时对该操作旋钮施力而使其保持在规定的非操作位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关盒对所述操作旋钮以从所述非操作位置绕着第一轴线向规定的按压操作位置摆动的方式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关盒对所述操作旋钮以从所述非操作位置绕着与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向规定的拨动操作位置摆动的方式进行拨动操作,其第一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盒设置有:按压用开关,在所述操作旋钮来到所述按压操作位置时,所述按压用开关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和拨动用开关,在所述操作旋钮来到所述拨动操作位置时,所述拨动用开关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按压用开关的卡合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线上,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拨动用开关的卡合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是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线的方向上比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按压用开关的卡合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中,在所述开关盒与该操作旋钮之间设置有止挡单元,在对所述操作旋钮错误地同时进行了所述拨动操作和所述按压操作双方时,所述止挡单元限制该操作旋钮的摆动移位,使得只能从该操作中途进行任一方的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中,在所述操作旋钮的一侧部设置有在所述第二轴线上延伸的主轴部,在所述主轴部设置有球面部,所述球面部以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并且在所述开关盒设置有球面支承部,所述球面支承部能够相对滑动地与该球面部抵接而允许该球面部的绕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各转动,在所述主轴部与所述开关盒之间设置有主轴部引导单元,所述主轴部引导单元与所述球面支承部协同动作而将所述交点固定在该开关盒内的固定位置,并且对该主轴部的绕着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各转动进行引导。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第三特征中,在所述操作旋钮的另一侧部设置有在所述第二轴线上延伸的副轴部,在所述副轴部与所述开关盒之间设置有副轴部引导单元,所述副轴部引导单元允许该副轴部的绕着所述第二轴线的转动,并且对该副轴部的绕着所述第一轴线的转动进行引导。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至第四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中,所述施力单元包括:第一施力单元,其能够在绕着所述第一轴线的摆动方向上对所述操作旋钮施力而使其保持在所述非操作位置;和第二施力单元,其能够在绕着所述第二轴线的摆动方向上对所述操作旋钮施力而使其保持在所述非操作位置,所述按压用开关兼用作所述第一施力单元,并且所述拨动用开关兼用作所述第二施力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至第五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中,所述操作旋钮通过在非操作位置与第一拨动操作位置之间、以及非操作位置与第二拨动操作位置之间绕着所述第二轴线摆动,从而能够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进行拨动操作,所述拨动用开关包括:第一拨动用开关,其隔着所述开关盒的所述第二轴线而设置在一侧,使得在所述操作旋钮来到所述第一拨动操作位置时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和第二拨动用开关,其隔着所述开关盒的所述第二轴线而设置在另一侧,使得在所述操作旋钮来到所述第二拨动操作位置时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相对于开关盒对操作旋钮以从非操作位置绕着第一轴线向规定的按压操作位置摆动的方式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相对于开关盒对操作旋钮以从非操作位置绕着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向规定的拨动操作位置摆动的方式进行拨动操作,操作旋钮与按压用开关的卡合部被配置在第二轴线上,因此,即使在拨动操作时操作旋钮绕着第二轴线摆动,其摆动移位也不会成为相对于按压用开关的操作移位(行程),按压用开关不会通过操作旋钮被接通。并且,由于操作旋钮与拨动用开关的卡合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是在沿着第二轴线的方向上比操作旋钮与按压用开关的卡合部更靠近第一轴线的位置,因此,通过这样地具有两卡合部的相对于第一轴线的距离差,从而即使在按压操作时操作旋钮绕着第一轴线摆动,拨动用开关也不会通过操作旋钮被接通。
这些的结果是,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旋钮使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均无误操作地可靠地进行,无需为了防止该误操作而大幅地变更按压用开关和拨动用开关的规格,在简化部件管理及装配作业性上是有利的。并且,通过使用于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的操作旋钮为单一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开关装置的部件数量的削减,进而实现结构的小型化/简化,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中也能够容易地配备。
此外,根据第二特征,由于在对操作旋钮错误地同时进行了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时止挡单元限制操作旋钮的摆动移位,使得只能从该操作中途进行任一方的操作,因此,即使在错误地同时进行了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开关的误动作。
此外,根据第三特征,由于在操作旋钮的一侧部设置有在第二轴线上延伸的主轴部,在主轴部设置有球面部,所述球面部以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交点为中心,并且在开关盒设置有球面支承部,所述球面支承部能够相对滑动地与该球面部抵接而允许该球面部的绕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各转动,在主轴部与开关盒之间设置有主轴部引导单元,所述主轴部引导单元与球面支承部协同动作而将所述交点固定在该开关盒内的固定位置,并且对该主轴部的绕着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的各转动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将主轴部与操作旋钮一体化。由此,可实现能够相对于开关盒而绕着第一、第二轴线分别摆动的操作旋钮的摆动支承结构的简化,能够有助于节省成本。
此外,根据第四特征,在操作旋钮的另一侧部设置有在第二轴线上延伸的副轴部,在副轴部与开关盒之间设置有副轴部引导单元,所述副轴部引导单元允许副轴部的绕着第二轴线的转动,并且对副轴部的绕着第一轴线的转动进行引导,因此,即使操作旋钮在其一侧部(即主轴部)侧被悬臂支承于开关盒,也能够利用副轴部引导单元稳定且可靠地引导操作旋钮的自由端部(另一侧部)侧的绕第一轴线的转动。由此,可减轻开关盒的相对于操作旋钮的悬臂支承部及主轴部的负载负担,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装置的耐久性。
此外,根据第五特征,由于按压用开关可兼用作第一施力单元,所述第一施力单元能够在绕着第一轴线的摆动方向上对操作旋钮施力而使其保持在非操作位置,此外,拨动用开关可兼用作第二施力单元,所述第二施力单元能够在绕着第二轴线的摆动方向上对操作旋钮施力而使其保持在非操作位置施力,因此,无需特别地设置专用的第一、第二施力单元,能够实现结构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简化。
此外,根据第六特征,由于操作旋钮通过在非操作位置与第一拨动操作位置之间、以及非操作位置与第二拨动操作位置之间绕着第二轴线摆动,从而能够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进行拨动操作,并且隔着开关盒的第二轴线而在一侧设置有第一拨动用开关,所述第一拨动用开关在操作旋钮来到第一拨动操作位置时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此外,隔着开关盒的第二轴线而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拨动用开关,所述第二拨动用开关在操作旋钮来到第二拨动操作位置时与该操作旋钮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之间,因此,可容易地得到如下的开关装置:即使将操作旋钮单一化,也能够不仅进行按压操作、还进行从非操作位置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的拨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2线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斜背面侧观察操作旋钮的单体立体图。
图8是开关装置的盒主体的单体平面图(图6的8-8箭头方向的视图)。
图9是图8的9-9线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10-10线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11-11线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A:开关装置
a1~a3:卡合部
Gm:主轴部引导单元
Gs:副轴部引导单元
L1、L2:第一、第二轴线
N:操作旋钮
N0:非操作位置
N1、N2:第一、第二拨动操作位置(拨动操作位置)
N3:按压操作位置
O:交点
SW1、SW2: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拨动用开关、第二施力单元、施力单元)
SW3:按压用开关(第一施力单元、施力单元)
ST:止挡单元
10:开关盒
11a:支承面(球面支承部)
21:主轴部
21a:球面部
22:副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6中,本发明的开关装置A以能够供驾驶者的手指操作的方式被设置固定于汽车的车厢内的适当的地方、例如仪表盘(未图示)。开关装置A具有:开关盒10;被内置于该开关盒10中的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和按压用开关SW3;单一的操作旋钮N,其能够摆动地被安装于开关盒10以能够操作上述开关SW1~SW3;和施力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SW1~SW3兼用),其通常(即非操作时)能够对该操作旋钮N向规定的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开关盒10借助于未图示的适当的安装单元能够装卸地被安装于仪表盘。
一并地参照图2至图5,开关装置A具备:按压开关功能,通过将操作旋钮N从非操作位置N0向以操作者为基准的里侧、即后述的按压操作位置N3侧按入(即按压操作),从而将按压用开关SW3切换成接通;和拨动开关功能,通过按压操作旋钮N使其从非操作位置N0向后述的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1、N2侧倾摆(即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从而将第一或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切换成接通。
即,关于开关装置A,能够相对于开关盒10,对单一的操作旋钮N以从非操作位置N0(在图2中是实线位置)向规定的按压操作位置N3(在图2中是双点划线位置)绕着第一轴线L1摆动的方式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相对于开关盒10对该操作旋钮N以从非操作位置N0(在图4中是实线位置)向规定的第一拨动操作位置N1(在图4中是双点划线位置)或其相反侧的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2(未图示)绕着与第一轴线L1正交的第二轴线L2摆动的方式在两个方向(例如从操作者观察为上侧和下侧、或者左侧和右侧)上进行拨动操作。
并且,操作旋钮N以分别沿着开关盒10的操作面(后述的盒盖12的上表面)延伸并且还能够绕着在开关盒10内的定点(交点O)正交的第一、第二轴线L1、L2中的任一轴线摆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开关盒10。关于该安装结构,在后面详细说明。
开关装置A的上述的各开关SW1~SW3可任意地用于与汽车的驾驶操作相关的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例如,在关联着用于空调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以如下的方式使用:在将按压用开关SW3接通时空调启动,此外,在将第一或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接通时使空调的鼓风机的风量增大或减小。
开关盒10具备:扁平的方筒状的盒主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开放;盒盖12,其能够装卸地被卡定于盒主体11的周壁部11w而覆盖盒主体11的开放上表面;和盒基板13,其借助于多个固定单元(例如螺栓b)能够装卸地被接合于盒主体11的下表面。
盒基板13兼用作电子基板,在该盒基板1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开关体31、32和按压用开关SW3的开关体33。这些开关体31~33被连接于盒基板13内的电路。
另一方面,在操作旋钮N的下表面,在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对应的位置,分别突出地设置有拨动开关推压用突起61、62,此外,在与按压用开关SW3对应的位置,突出地设置有按压开关推压用突起62。并且,这些开关推压用突起61~63穿过形成于盒主体11的多个贯通孔11h1、11h2而能够对对应的开关SW1~SW3进行接通操作。
作为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和按压用开关SW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微型开关。与以往公知的微型开关同样地,该各开关SW1~SW3具备:开关体31~33,其内置有借助于规定的动作和规定的弹簧负载进行开闭动作的触点机构(未图示);和操作件(例如活塞状的按钮)41~43,其以能够在规定的伸出位置与规定的开关按入位置(即开关接通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该开关体31~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触点机构借助于触点机构具备的复位弹簧的弹力通常被保持在断开状态。此外,各个操作件41~43在未从操作旋钮N(即开关推压用突起61~63)受到操作力的自由状态下借助于上述复位弹簧的弹力被保持在伸出位置。
在图2至图5中,实线(在图3中是实线和虚线)表示操作旋钮N处于非操作位置N0、各操作件41~43处于上述伸出位置或者处于比伸出位置稍降低的位置的状态,此时,各开关SW1~SW3是断开的状态。
此外,在图2中,双点划线表示操作旋钮N处于按压操作位置N3、按压用开关S3的操作件43被按入到上述开关按入位置的状态。
此外,在图4中,双点划线表示操作旋钮N处于第一拨动操作位置N1、第一拨动用开关S1的操作件41被按入到上述开关按入位置的状态。另外,在图4中,操作旋钮N处于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2的状态未被图示,但其与图4中利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操作旋钮N的状态处于以通过第二轴线L2的铅垂线为对称轴而线对称的位置关系。
并且,操作件41~43在对操作旋钮N进行了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时与对应于该操作的开关推压用突起61~63卡合、联动而被按入到上述开关按入位置,从而能够将对应于该操作的触点机构切换成接通。
在盒盖12设置有使操作旋钮N的旋钮主体Na露出的矩形的开口12h。盒盖12和盒主体11彼此之间借助于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弹性卡定单元18而被卡定、固定成能够装卸。另外,也可以借助于其他的固定单元(例如螺栓)将盒盖12能够装卸地固定于盒主体11。
还一并地参照图7,操作旋钮N具备:上述的旋钮主体Na;和旋钮基座Nb,其一体地连续设置于该旋钮主体Na的下表面,形成为比旋钮主体Na宽度宽,旋钮基座Nb被容纳在盒盖12正下方的开关盒10内。旋钮主体Na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扁平的旋钮主体基部14,其与盒盖12的开口12h对应;和旋钮主体末端部15,其立起设置于旋钮主体基部14的上表面中央部。
旋钮主体末端部15在进行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时作为操作杆而发挥作用(即,绕着第二轴线L2对操作旋钮N进行摆动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沿着第二轴线L2而延伸的横长的杆状。此外,旋钮主体末端部15在对其顶部进行按压操作时还作为按钮而发挥作用(即,绕着第一轴线L1按入摆动操作旋钮N),在该情况下,对旋钮主体末端部15的顶部的、特别是离第一轴线L1最远的端部或其附近部进行按入操作,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轻快地进行按压操作。
在旋钮主体Na的外表面,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附加有表示操作旋钮N的操作方向的图案等显示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钮主体基部14的外表面标明有表示两个方向的拨动操作方向的箭头y1、y2,此外,在旋钮主体末端部15的外表面标明有表示按压操作方向的箭头y3。另外,也可以代替这些箭头y1~y3或追加地标明启示拨动操作方向及按压操作方向的文字或图画文字。另外,也可以省略这些显示部。
下面,还一并地参照图8至图11对用于将操作旋钮N以能够绕着第一、第二轴线L1、L2分别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开关盒10的安装结构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在操作旋钮N(具体而言是旋钮基座Nb)的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的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第二轴线L2上延伸的主轴部21,此外,同样地在操作旋钮N的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第二轴线L2上向与主轴部21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副轴部22。
在主轴部21的末端部外周面设置有形成下半部外周面的球面部21a,该球面部21a是以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交点O为中心的球面。此外,与该球面部21a对应地在开关盒10(盒主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平坦的支承面11a,所述支承面11a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与球面部21a抵接而允许球面部21a分别绕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转动,支承面11a构成本发明的球面支承部。
在球面部21a的隔着第二轴线L2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在第一轴线L1上向彼此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一、第二短轴部51、52。此外,主轴部21的基部作为在第二轴线L2上延伸、并且直径小于球面部21a的基部轴21b而构成,球面部21a通过该基部轴21b而呈悬臂状地被支承于旋钮基座Nb。
在盒主体11的上表面,在与主轴部21对应的位置突出地设置有俯视截面为コ字状的第一引导壁W1。在第一引导壁W1的相互对置的两侧壁部分别形成有上端开放的第一、第二缝隙s1、s2,所述第一、第二缝隙s1、s2在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能够滑动地夹着第一、第二短轴部51、52的外周面。另一方面,在第一引导壁W1的中间壁部形成有上端开放的第三缝隙s3,所述第三缝隙s3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能够滑动地夹着基部轴21b的外周面。
这样,第一、第二缝隙s1、s2在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分别能够滑动地夹着第一、第二短轴部51、52的外周面,从而球面部21a的中心位置在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被固定,并且球面部21a绕着第二轴线L2的转动被引导。此外,第三缝隙s3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夹着基部轴21b的外周面,从而球面部21a的中心位置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被固定,并且球面部21a绕着第一轴线L1的转动被引导。
在盒盖12的下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与基部轴21b的外周面上部卡合的止挡突起12a。利用该止挡突起12a能够直接阻止基部轴21b向第三缝隙s3上方脱出,并且能够抑制球面部21a从支承面11a上抬起。因此,支承面11a上的球面部21a的中心高度被保持在固定高度。
这样,球面部21a的中心(即,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交点O)成为被固定在开关盒10内的固定位置上的定点,球面部21a(因而操作旋钮N)还能够绕着第一、第二轴线L1、L2中的任一轴线转动(摆动)。
另外,第三缝隙s3的相互对置的两内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靠近上端开口的部位形成为随着朝向上端开口而逐渐变窄的斜面(非平行面)。由此,在将基部轴21b从上方按入到第三缝隙s3中而被夹入的状态下,即使在盒盖12未安装于盒主体11的情况下,基部轴21b也能够暂时固定于第三缝隙s3中。另外,也可以去除上述斜面而将第三缝隙s3的相互对置的两内侧面在整个区域中形成为平行面。
并且,基部轴21b和第一、第二短轴部51、52的各外周面、以及第一至第三缝隙s1~s3和止挡突起12a构成本发明的主轴部引导单元Gm。并且,该主轴部引导单元Gm与支承面11a协同动作而将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交点O固定于开关盒10内的固定位置,并且引导主轴部21的绕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各转动。
此外,在盒主体11的上表面,在与副轴部22对应的位置突出地设置有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引导壁W2。在该第二引导壁W2形成有上端闭塞的第四缝隙s4,所述第四缝隙s4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能够滑动地夹着副轴部22的外周面。进而,在操作旋钮N处于非操作位置N0时,副轴部22的外周面上部与第四缝隙s4的上端闭塞部卡合,从而规定操作旋钮N的绕第一轴线L1的上方摆动界限(上限位置)。因此,操作旋钮N不会绕第一轴线L1摆动到比非操作位置N0更靠上方处。
并且,副轴部22的外周面和第四缝隙s4彼此协同动作而构成本发明的副轴部引导单元Gs,该副轴部引导单元Gs允许副轴部22绕第二轴线L2转动、并且引导副轴部22绕第一轴线L1摆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四缝隙s4还兼用作止挡单元,所述止挡单元规定操作旋钮N(副轴部22)的绕第一轴线L1的上方摆动界限(非操作位置N0),与之相应地可实现开关装置A的结构简化。
此外,在操作旋钮N与开关盒10之间设置有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能够对操作旋钮N通常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并且,该施力单元由第一施力单元和第二施力单元构成,所述第一施力单元能够在绕着第一轴线L1的摆动方向上对操作旋钮N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所述第二施力单元能够在绕着第二轴线L2的摆动方向上对操作旋钮N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用开关SW3可兼用作第一施力单元。即,能够利用被内置在该按压用开关SW3的开关体33中的触点机构的复位弹簧(未图示)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在绕第一轴线L1的摆动方向上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将分别独立于按压用开关SW3的专用弹簧部件作为第一施力单元而夹装在操作旋钮N与开关盒10之间,利用该弹簧部件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在绕着第一轴线L1的摆动方向上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
此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可兼用作第二施力单元。即,可利用被内置在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开关体31、32中的触点机构的复位弹簧(未图示)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在绕第二轴线L2的摆动方向上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这样:将分别独立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专用弹簧部件作为第二施力单元而夹装在操作旋钮N与开关盒10之间,利用该弹簧部件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在绕着第二轴线L2的摆动方向上向非操作位置N0施力并进行保持。
这样,操作旋钮N以能够绕着在开关盒10内的定点(交点O)正交的第一、第二轴线L1、L2中的任一轴线摆动移位的方式被安装于开关盒10。并且,在该安装状态下,按压操作时的操作旋钮N与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即按压开关推压用突起63与按压用开关SW3的操作件43的卡合部)在第二轴线L2上被配置在充分远离第一轴线L1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拨动操作时的操作旋钮N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卡合部a1、a2(即,拨动开关推压用突起61、62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操作件41、42的卡合部)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在沿着第一轴线L1的方向上隔着第二轴线L2而分离至其两侧,并且在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比操作旋钮N与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更靠近第一轴线L1。
并且,在开关盒10与操作旋钮N之间设置有第一、第二止挡单元ST1、ST2,所述第一、第二止挡单元ST1、ST2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同时进行了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时限制操作旋钮N的摆动移位,使得只能从该操作中途进行任一方的操作。
第一止挡单元ST1具备:第一突起71,其向下地突出设置在如下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进行了第一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时,旋钮基座Nb下表面中下降移位大致最大的部位(即平面视图(例如图8)中通过拨动开关推压用突起61并且与第二轴线L2平行的假想直线和通过按压开关推压用突起63并且与第一轴线L1平行的假想直线的交点的附近部);以及第一支点突起81,其突出设置在盒主体11上表面,使得能够在操作中途与该第一突起71卡合。
此外,第二止挡单元ST2具备:第二突起72,其向下地突出设置在如下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进行了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时,旋钮基座Nb下表面中下降移位大致最大的部位(即平面视图(例如图8)中通过拨动开关推压用突起62并且与第二轴线L2平行的假想直线和通过按压开关推压用突起63并且与第一轴线L1平行的假想直线的交点的附近部);以及第二支点突起82,其突出设置在盒主体11上表面,使得能够在操作中途与该第二突起72卡合。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装配开关装置A时,利用螺栓b将预先在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和按压用开关SW3的盒基板13及覆盖盒基板13的上方的盒主体11结合起来,接着用上述的安装结构将操作按钮N安装到盒主体11上,并且用弹性卡定单元18将操作旋钮N和覆盖盒主体11上表面的盒盖12卡定、固定于盒主体11。
特别是,在将操作旋钮N安装于盒主体11时,将操作旋钮N的副轴部22插入到盒主体11的第二引导壁W2的第四缝隙s4中,并且将操作旋钮N的基部轴21b从上方按入而嵌入到第一引导壁W1的第三缝隙s3中,并且将第一、第二短轴部51、52从上方嵌入到第一引导壁W1的第一、第二缝隙s1、s2中。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三缝隙s3的相互对置的两内侧面如上所述地形成为随着朝向上端开口而逐渐变窄的斜面的关系,即使在盒盖12未安装于盒主体11的情况下,基部轴21b也能够暂时固定于第三缝隙s3中。因此,由于从将盒盖12安装于盒主体11之前能够将操作旋钮N暂时组装于盒主体11而作为组件来处理,因此,装配作业性良好。
并且,在将盒盖12安装于盒主体11的状态下,由于操作旋钮N下表面的止挡突起12a与基部轴21b的外周面上部卡合,因而能够可靠地阻止基部轴21b向第三缝隙s3上方脱出,并且能够抑制球面部21a从支承面11a抬起(上方移位)。
这样,开关盒10的装配作业和操作旋钮N向开关盒10的组装作业结束,即开关装置A的装配作业完成。
另外,也可以这样:在将操作旋钮N组装到盒主体11上(即,将盒主体11和操作旋钮N组件化)后,将盒基板12接合于盒主体11。
而且,在开关装置A装配完成状态下,操作旋钮N还能够相对于开关盒10而绕着在开关盒10内的定点(交点O)正交的第一、第二轴线L1、L2中的任一轴线摆动移位。
并且,在操作旋钮N的非操作时,利用兼用作第一施力单元的按压用开关SW3(具体而言是被内置在开关体33内的触点机构的复位弹簧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施力而将其在绕着第一轴线L1的摆动方向上保持在非操作位置N0,此外,利用兼用作第二施力单元的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具体而言是被内置在开关体31、32内的触点机构的复位弹簧的弹力)对操作旋钮N施力而将其在绕着第二轴线L2的摆动方向上保持在非操作位置N0。由此,无需特别地设置专用的第一、第二施力单元,与之相应地可实现开关装置A的结构的小型化/简化。
在装配后的开关装置A中,当将操作旋钮N从非操作位置N0向里侧、即按压操作位置N3侧按入(即进行按压操作)时,操作旋钮N绕着第一轴线L1摆动而与按压用开关SW3卡合,从而发挥将该开关SW3切换到接通的按压开关功能。另一方面,当将操作旋钮N从非操作位置N0向规定的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1、N2侧推压倾摆(即进行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时,操作旋钮N绕着第二轴线L2摆动而与第一或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卡合,从而发挥将该开关SW1、SW2切换到接通的拨动开关功能。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操作时的操作旋钮N与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即按压开关推压用突起63与按压用开关SW3的操作件43的卡合部)被配置在第二轴线L2上。由此,即使拨动操作时操作旋钮N绕着第二轴线L2摆动,其摆动移位也不成为相对于按压用开关SW3的操作移位(行程),因此,按压用开关SW3不会通过操作旋钮N被接通。
并且,第一、第二拨动操作时的操作旋钮N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卡合部a1、a2(即,拨动开关推压用突起61、62与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操作件41、42的卡合部)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在沿着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比操作旋钮N与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更靠近第一轴线L1。这样,前者的卡合部a1、a2与后者的卡合部a3的、自第一轴线L1(即操作旋钮N的摆动支点)的距离上不少地设定有距离差,因此,在按压操作时操作旋钮N绕着第一轴线L1摆动时,远离第一轴线L1的按压用开关SW3以操作旋钮N的充分的按入行程可靠地被接通,另一方面,由于操作旋钮N相对于更靠近第一轴线L1的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按入行程较短,因此,这些第一、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不会被接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旋钮N使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均无误操作地可靠地进行,无需为了防止该误操作而大幅地变更按压用开关SW3和拨动用开关SW1、SW2的规格(例如操作行程或操作负载),在简化部件管理及装配作业性上颇为有利。并且,由于用于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的操作旋钮N被单一部件化,因此,能够实现开关装置A的部件数量的削减,进而实现结构的小型化/简化,即使在车体空间等狭小的空间中也能够容易地配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关盒10与操作旋钮N之间设置有第一、第二止挡单元ST1、ST2,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同时进行了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时,所述第一、第二止挡单元ST1、ST2限制操作旋钮N的摆动移位,使得只能从该操作中途进行任一方的操作。
例如,根据第一止挡单元ST1的特设,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进行了第一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的情况下,如在图5中的利用双点划线例示的那样,在第一拨动用开关SW1和按压用开关SW3被接通前的操作中途阶段(参照此时的操作旋钮N的位置NX),至第一突起71与第一支点突起81卡合,那以后,第一支点突起81成为支点,操作旋钮N只能进行第一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中的任一操作。由此,有效防止第一拨动用开关SW1和按压用开关SW3双方均被接通的开关误动作。
另外,在对操作旋钮N正确地操作了第一拨动操作或按压操作中的仅一方的情况下,在其至少操作中途阶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与该操作对应的开关SW1或SW3接通的操作最终阶段)不至第一突起71与第一支点突起81卡合,因此,第一止挡单元ST1不会对该正规的第一拨动操作或按压操作成为障碍。
此外,根据第二止挡单元ST2的特设,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进行了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的情况下,在第二拨动用开关SW2和按压开关SW3被接通前的操作中途阶段,至第二突起72与第二支点突起82卡合,那以后,第二支点突起82成为支点,操作旋钮N只能进行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中的任一操作。由此,有效防止第二拨动用开关SW2和按压用开关SW3双方均被接通的开关误动作。
另外,在对操作旋钮N错误地进行了第二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的情况下的操作旋钮N的位置NX’在图5中未示出,但其与错误地进行了第一拨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双方的情况下在图5中利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所述位置NX处于以通过第二轴线L2的铅垂线为对称轴而线对称的位置关系。
此外,在对操作旋钮N正确地操作了第二拨动操作或按压操作中的仅一方的情况下,在其至少操作中途阶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与该操作对应的开关SW2或SW3接通的操作最终阶段)不至第二突起72与第二支点突起82卡合,因此,第二止挡单元ST2不会对该正规的第二拨动操作或按压操作成为障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操作旋钮N的一侧部设置有在第二轴线L2上延伸的主轴部21,在主轴部21设置有球面部21a,所述球面部21a以第一轴线、第二轴线L1、L2的交点O为中心,并且在开关盒10设置有作为球面支承部的支承面11a,所述支承面11a以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与该球面部21a抵接而允许球面部21a的绕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各转动。并且,在主轴部21与开关盒10之间设置有主轴部引导单元Gm,所述主轴部引导单元Gm与支承面11a协同动作而将所述交点O固定在开关盒10内的固定位置,并且对主轴部21的绕着第一、第二轴线L1、L2的各转动进行引导。由此,主轴部21与操作旋钮N被一体化,可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可实现操作旋钮N的摆动支承结构的简化,进而可节省成本。
并且,在操作旋钮N的另一侧部设置有在第二轴线L2上延伸的副轴部22,在副轴部22与开关盒10之间设置有副轴部引导单元Gs,所述副轴部引导单元Gs允许副轴部22的绕着第二轴线L2的转动,并且对副轴部22的绕着第一轴线L1的转动进行引导。由此,即使操作旋钮N在其一侧部(即主轴部21)侧被悬臂支承于盒主体11,也能够利用副轴部引导单元Gs稳定且可靠地引导操作旋钮N的自由端部(另一侧部)侧的绕第一轴线L1的摆动,因此,可减轻开关盒10对操作旋钮N的悬臂支承部(例如第一引导壁W1)及主轴部21的负载负担,在提高开关装置A的耐久性上是有利的。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本发明的开关装置A设置于汽车的仪表盘的情况,但开关装置A的设置场所不限于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在汽车的室内的适当地方(例如转向柱、方向盘、汽车导航操作部、门内表面等),或者还可以设置在汽车以外的车辆、例如自动两轮车的适当地方(例如手柄套等)。此外,也可以设置于车辆以外的各种机械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如下的开关装置A:通过使操作旋钮N在非操作位置N0与第一拨动操作位置N1之间、以及非操作位置N0与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2之间绕着第二轴线L2摆动,从而能够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进行拨动操作(即,在非操作位置N0的两侧具有第一、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1、N2),但本发明的开关装置A不限于实施方式。例如,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如下的开关装置:不具有第二拨动操作位置,仅在单一的拨动操作位置与非操作位置之间进行拨动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如下结构的开关装置A:将操作旋钮N从非操作位置N0按入(即进行按压操作),从而将按压用开关SW3接通,通过将该操作旋钮N从非操作位置N0向第一或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1、N2侧(即,拨动操作)推压倾摆,从而将第一或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接通,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对操作旋钮N的按压操作时使按压用开关SW3为断开,此外,也可以在拨动操作时使第一或第二拨动用开关SW1、SW2为断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的情况:作为操作旋钮N绕着第一、第二轴线L1、L2中的任一轴线均可摆动的、向开关盒10的操作旋钮安装结构,使主轴部21和副轴部22与操作旋钮N一体化,将这些主轴部21和副轴部22以能够相对摆动的方式连结于开关盒10。但是,操作旋钮N的安装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至少操作旋钮N是能够绕着在开关盒10内的定点(交点O)正交的第一、第二轴线L1、L2分别摆动移位的安装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将具有以第二轴线L2为中心轴线的第二轴部和与该第二轴部的一端部一体地连接并且以第一轴线L1为中心轴线的第一轴部的大致T字状的轴部件(未图示)作为与操作旋钮N分别独立的部件来制造,借助于该轴部件而将操作旋钮N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开关盒10(更具体而言是将第一轴部以能够绕第一轴线L1相对转动的方式枢轴连结于开关盒10,并且将第二轴部以能够绕着第二轴线L2相对转动的方式枢轴连结于操作旋钮N)。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在开关盒10中只设置有一个本发明的操作旋钮N作为操作旋钮,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开关盒10设置多个本发明的操作旋钮N,或者,此外,也可以同时设置具有其它开关功能的操作旋钮(例如按压操作专用的操作旋钮、拨动操作专用的操作旋钮等)。

Claims (6)

1.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备:开关盒(10);操作旋钮(N),其能够摆动地被安装于该开关盒(10);和施力单元(SW1~SW3),其在非操作时能够对该操作旋钮(N)施力而使其保持在规定的非操作位置(N0),
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关盒(10)对所述操作旋钮(N)以从所述非操作位置(N0)绕着第一轴线(L1)向规定的按压操作位置(N3)摆动的方式进行按压操作,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关盒(10)对所述操作旋钮(N)以从所述非操作位置(N0)绕着与所述第一轴线(L1)正交的第二轴线(L2)向规定的拨动操作位置(N1、N2)摆动的方式进行拨动操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盒(10)设置有:按压用开关(SW3),在所述操作旋钮(N)来到所述按压操作位置(N3)时,所述按压用开关(SW3)与该操作旋钮(N)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和拨动用开关(SW1、SW2),在所述操作旋钮(N)来到所述拨动操作位置(N1、N2)时,所述拨动用开关(SW1、SW2)与该操作旋钮(N)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
所述操作旋钮(N)与所述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线(L2)上,
所述操作旋钮(N)与所述拨动用开关(SW1、SW2)的卡合部(a1、a2)被配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是在沿着所述第二轴线(L2)的方向上比所述操作旋钮(N)与所述按压用开关(SW3)的卡合部(a3)更靠近所述第一轴线(L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盒(10)与该操作旋钮(N)之间设置有止挡单元(ST1、ST2),在对所述操作旋钮(N)错误地同时进行了所述拨动操作和所述按压操作双方时,所述止挡单元(ST1、ST2)限制该操作旋钮(N)的摆动移位,使得只能从该操作中途进行任一方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旋钮(N)的一侧部设置有在所述第二轴线(L2)上延伸的主轴部(21),
在所述主轴部(21)设置有球面部(21a),所述球面部(21a)以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L1、L2)的交点(O)为中心,并且在所述开关盒(10)设置有球面支承部(11a),所述球面支承部(11a)能够相对滑动地与该球面部(21a)抵接而允许该球面部(21a)的绕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L1、L2)的各转动,
在所述主轴部(21)与所述开关盒(10)之间设置有主轴部引导单元(Gm),所述主轴部引导单元(Gm)与所述球面支承部(11a)协同动作而将所述交点(O)固定在该开关盒(10)内的固定位置,并且对该主轴部(21)的绕着所述第一轴线、第二轴线(L1、L2)的各转动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旋钮(N)的另一侧部设置有在所述第二轴线(L2)上延伸的副轴部(22),
在所述副轴部(22)与所述开关盒(10)之间设置有副轴部引导单元(Gs),所述副轴部引导单元(Gs)允许该副轴部(22)的绕着所述第二轴线(L2)的转动,并且对该副轴部(22)的绕着所述第一轴线(L1)的转动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单元包括:第一施力单元(SW3),其能够在绕着所述第一轴线(L1)的摆动方向上对所述操作旋钮(N)施力而使其保持在所述非操作位置(N0);和第二施力单元(SW1、SW2),其能够在绕着所述第二轴线(L2)的摆动方向上对所述操作旋钮(N)施力而使其保持在所述非操作位置(N0),
所述按压用开关(SW3)兼用作所述第一施力单元,并且所述拨动用开关(SW1、SW2)兼用作所述第二施力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N)通过在非操作位置(N0)与第一拨动操作位置(N1)之间、以及非操作位置(N0)与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2)之间绕着所述第二轴线(L2)摆动,从而能够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进行拨动操作,
所述拨动用开关包括:第一拨动用开关(SW1),其隔着所述开关盒(10)的所述第二轴线(L2)而设置在一侧,使得在所述操作旋钮(N)来到所述第一拨动操作位置(N1)时与该操作旋钮(N)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和第二拨动用开关(SW2),其隔着所述开关盒(10)的所述第二轴线(L2)而设置在另一侧,使得在所述操作旋钮(N)来到所述第二拨动操作位置(N2)时与该操作旋钮(N)卡合而切换成接通或断开。
CN201811171588.1A 2017-10-10 2018-10-09 开关装置 Active CN1096591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6826A JP6985878B2 (ja) 2017-10-10 2017-10-10 スイッチ装置
JP2017-196826 2017-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9188A true CN109659188A (zh) 2019-04-19
CN109659188B CN109659188B (zh) 2020-06-05

Family

ID=6581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1588.1A Active CN109659188B (zh) 2017-10-10 2018-10-09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0992B2 (zh)
JP (1) JP6985878B2 (zh)
CN (1) CN109659188B (zh)
DE (1) DE102018124823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955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按键机构的可穿戴设备
CN113745026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按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2959B2 (ja) * 2019-03-29 2021-1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US11578510B2 (en) 2019-07-26 2023-02-1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ctuator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use with vehicle locks
CN112635224A (zh) * 2021-01-08 2021-04-09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开关组件和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5854A (zh) * 2004-09-29 2006-04-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装置
EP1724662A2 (en) * 2005-05-19 2006-11-22 SMK Corporation Jog switch
CN100999965A (zh) * 2006-01-13 2007-07-18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锁定解除操作装置
CN201167362Y (zh) * 2008-02-04 2008-12-17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组合式按键及旋钮的对讲机
JP2014049291A (ja) * 2012-08-31 2014-03-17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CN105336532A (zh) * 2014-08-08 2016-02-17 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 一种旋钮式防误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1928U (ja) 1993-12-28 1995-07-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スイッチ
JP3056699B2 (ja) 1997-06-10 2000-06-26 和 熊谷 覆土ブロック
JP2002208331A (ja) * 2001-01-12 2002-07-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3993404B2 (ja) * 2001-08-02 2007-10-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2005129465A (ja) * 2003-10-27 2005-05-19 Teikoku Tsushin Kogyo Co Ltd 多方向揺動型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5854A (zh) * 2004-09-29 2006-04-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装置
EP1724662A2 (en) * 2005-05-19 2006-11-22 SMK Corporation Jog switch
CN100999965A (zh) * 2006-01-13 2007-07-18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锁定解除操作装置
CN201167362Y (zh) * 2008-02-04 2008-12-17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组合式按键及旋钮的对讲机
JP2014049291A (ja) * 2012-08-31 2014-03-17 Tokai Rika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CN105336532A (zh) * 2014-08-08 2016-02-17 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 一种旋钮式防误开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7955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机构及具有该按键机构的可穿戴设备
CN113745026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按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3745026B (zh) * 2021-08-30 2024-05-28 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按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24823B4 (de) 2023-09-07
DE102018124823A1 (de) 2019-04-11
US10650992B2 (en) 2020-05-12
US20190108954A1 (en) 2019-04-11
JP2019071218A (ja) 2019-05-09
CN109659188B (zh) 2020-06-05
JP6985878B2 (ja)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9188A (zh) 开关装置
CN101233016B (zh) 车辆用操作装置
JP3972612B2 (ja) 複合スイッチ
CN104885177A (zh) 用于车辆的多操作开关单元
US20200292064A1 (en) Lever type vehicular remote shift switching device
CN102194599B (zh) 车载用输入装置
JP2007073261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装置
CN101233013B (zh) 车辆用操作装置
JPH1050178A (ja) 多方向作動スイッチ
JP2002208331A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EP1953040A2 (en) Turn signal switch device
EP1500555A2 (en) Turn signal switch device
JP2010113978A (ja) 自動車室内用のプッシュ式スイッチ
CN111712895B (zh) 开关装置
WO1988009558A1 (en) Switching device
JP5407636B2 (ja) 車載用の複合操作スイッチ
KR100776615B1 (ko) 스위치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차량용 컴비네이션 스위치장치
JP3106017B2 (ja) 接点切換表示機能付き波動スイッチ
JPH10255596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JPH1064371A (ja) 車両用レバースイッチ
JP5613526B2 (ja) 電池ボックス
JP3720952B2 (ja) スイッチ付き回転操作型電気部品
JP2007073263A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104425171A (zh) 节度模块、操作开关
JP2007073264A (ja) 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