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4239B -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4239B
CN109644239B CN201780053511.1A CN201780053511A CN109644239B CN 109644239 B CN109644239 B CN 109644239B CN 201780053511 A CN201780053511 A CN 201780053511A CN 109644239 B CN109644239 B CN 109644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racking
display
control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35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4239A (zh
Inventor
小川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700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974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696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59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696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659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4706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3837B/zh
Priority to CN202011474772.0A priority patent/CN112653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44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4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4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18Focusing ai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Abstract

一种摄像控制设备包括:摄像部件;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图像中的追踪对象;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显示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用于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部件中在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自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

Description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得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来改变聚焦位置的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的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包括可以在通过对显示画面进行触摸操作来容易地移动自动调焦位置(AF位置)的同时拍摄图像的设备。然而,在经由传统的取景器查看的同时拍摄图像(基于取景器的拍摄)的情况下,大多数数字照相机允许仅使用诸如按钮或拨盘等的物理操作部件来指定AF位置,并且不能通过触摸操作容易地改变AF位置。
针对这样的背景,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状态下、可以对与取景器分开设置的触摸面板进行触摸操作的技术(触摸板操作)。作为用于通过触摸操作指定AF位置的方法,专利文献1提出了绝对坐标方法和相对坐标方法,其中在该绝对坐标方法中,触摸面板和取景器内的坐标一一对应,以及在该相对坐标方法中,AF位置根据对触摸面板进行的触摸-移动(滑动)操作的移动量而移动。
另一方面,已知有如下的摄像设备:在诸如红外传感器等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眼睛在附近的情况下,激活电子取景器(EVF),并且在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眼睛已移开的情况下,停用EVF并切换到与取景器分开的显示器。专利文献2提出了:即使正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用户偶然移开他或她的眼睛,只要该操作持续时间短,也使取景器内的显示保持有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8997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097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在相对坐标方法中,用户通过将表示AF位置的光标(AF框)移动到期望被摄体然后进行另一触及(touch-down)操作来将光标的位置设置为AF位置,这意味着在导致设置AF位置的操作方面的负担增加。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响应于在光标已移动之后进行的触摸停止(touch-up)操作而设置被摄体来减轻操作负担。然而,利用相对坐标方法,可想到在使AF框移动到期望被摄体期间将进行多次触摸移动(触摸停止)操作,并且在触摸停止操作之后立即开始追踪被摄体会导致操作性变差。
另一方面,在被摄体追踪模式中、在通过使用触摸移动(滑动)操作来移动用于追踪对象的对象光标的中途在该对象光标的位置处执行AF的情况下,将聚焦于该移动的中途在对象光标的位置处的被摄体(例如,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存在于对象光标移动到的对象位置处的要追踪的被摄体将不会被聚焦、并且将停止检测要追踪的被摄体。关于该问题,专利文献1没有考虑在通过触摸移动操作在EVF画面中移动光标期间执行的AF控制。
此外,利用专利文献1,在用户在触摸操作的中途偶然使他或她的眼睛离开取景器的情况下,触摸操作的操作形式将无意中改变,并且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同时已执行的触摸操作将无意中被终止。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没有考虑在用户的眼睛在取景器处的状态下在取景器中显示有效的情况下执行触摸操作。除触摸操作外,还存在用户误使他或她的眼睛离开取景器以进行某些操作的情形,这无意中终止了用户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同时一直执行的操作。
在考虑到这些问题实现了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在通过触摸操作选择追踪对象时减轻操作的负担并提高便利性的技术。
本发明还实现了一种在通过触摸操作选择追踪对象时更适当地控制AF并由此提高了便利性的技术。
此外,本发明实现了如下的技术,该技术使得即使用户在操作的中途误将他或她的眼睛从取景器移开、也可以继续进行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同时正在执行的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设备包括: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追踪对象;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显示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件中在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在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减轻在通过触摸操作选择追踪对象时的操作的负担,并且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通过触摸操作选择追踪对象时可以更适当地控制AF,并且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即使用户在操作的中途误将他或她的眼睛从取景器移开,也可以继续进行在经由取景器查看的同时正在执行的触摸操作。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注意,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数字照相机的背面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A是示出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3B是示出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3C是示出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AF框显示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5B是示出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触及处理的流程图。
图6B是示出触及处理的流程图。
图6C是示出触及处理的流程图。
图7A是示出触摸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7B是示出触摸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触摸停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8B是示出触摸停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9A是示出触摸取消处理的流程图。
图9B是示出触摸取消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框按钮处理的流程图。
图11A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B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C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D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E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F是示出拍摄模式中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2A是示出菜单画面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2B是示出菜单画面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2C是示出菜单画面的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A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B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C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D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D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E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E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F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3F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A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B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C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C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D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D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E1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E2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4F是示出触摸&拖动AF功能所提供的画面显示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设备结构
将参考图1和图2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功能和外观。
在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的外观的图1中,显示单元101包括用于显示图像和各种信息等的液晶显示面板(LCD)。显示单元101包括作为配置在取景器外的显示单元的背面显示面板101a和作为取景器内的显示单元的电子取景器(以下称为“EVF”)101b。利用EVF 101b,用户可以经由透视型目镜取景器的目镜部监视(可看见)摄像画面。快门按钮102是用于进行拍摄指示的操作构件。模式切换按钮103是用于在各种模式之间切换的操作构件。连接器107是用于将连接线缆108连接至数字照相机100的接口。操作单元104是包括诸如各种开关和按钮等的操作构件以及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的触摸面板的操作单元。控制器轮106是包括在操作单元104中的可以转动的电子拨盘。电源开关105是用于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操作构件。记录介质109是诸如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槽110是用于保持记录介质109的槽。记录介质槽110中所保持的记录介质109可以与数字照相机100进行通信。盖111是用于记录介质槽110的盖。图1示出如下状态:盖111打开,并且记录介质109已被部分移除并从记录介质插槽110露出。
在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内部结构的图2中,拍摄透镜203是包括变焦透镜和调焦透镜的透镜组。快门204具有光圈功能。摄像单元205是包括CCD或CMOS等的用于将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气信号的图像传感器。A/D转换器206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206用于将从摄像单元205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挡板202通过覆盖数字照相机100的包括拍摄透镜203的摄像系统来防止包括拍摄透镜203、快门204和摄像单元205的摄像系统被弄脏或损坏。
图像处理单元207对来自A/D转换器206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209的数据执行预定的像素插值、诸如缩小等的调整大小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等。图像处理单元207还使用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来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从这些计算获得的结果来进行曝光控制和测距控制。结果,实现了TTL(通过镜头)AF(自动调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和EF(闪光灯预发光)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07还使用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来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从而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来进行TTL AWB(自动白平衡)处理。
从A/D转换器206输出的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07和存储器控制单元209或者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209被直接写入存储器210中。存储器210存储摄像单元205所获得的并由A/D转换器206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以及供在显示单元101中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等。存储器210具有足以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以及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和音频等的存储容量。
存储器210还用作图像显示用存储器(视频存储器)。D/A转换器208将存储器210中所存储的图像显示所用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将该模拟信号供给至显示单元101。以这种方式,写入存储器210中的显示所用图像数据如此经由D/A转换器208由显示单元101显示。显示单元101基于来自D/A转换器208的模拟信号来在作为LCD等的显示装置中执行显示。由A/D转换器206进行了A/D转换并被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208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被顺次传送至并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如此实现实时取景图像显示。
非易失性存储器213是电气可擦除/可记录的存储器,并且例如使用EEPROM。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存储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操作常数和程序等。这里,“程序”是指用于执行后面将说明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各种流程图的程序。
系统控制单元201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通过执行上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后面将提到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各个处理。212表示系统存储器,并且将RAM用于该系统存储器。将系统控制单元201所用的操作常数和变量、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3读取的程序等加载到系统存储器2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还通过控制存储器210、D/A转换器208和显示单元101等来执行显示控制。
系统计时器211是用于测量在各种控制中使用的时间、以及测量内部时钟的时间等的时间测量单元。
模式切换按钮103、第一快门开关102a、第二快门开关102b和操作单元104是用于将各种操作指示输入至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操作部件。
模式切换按钮103在静止图像拍摄模式、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和重放模式等之间切换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操作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中所包括的模式的示例是自动模式、自动场景判断模式、手动模式、针对各种场景配置拍摄设置的各种场景模式、程序AE模式和自定义模式等。可以使用模式切换按钮103直接切换至这些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可选地,可以使用模式切换按钮103来切换至拍摄模式选择画面,然后可以通过使用另一操作构件来切换模式以选择在拍摄模式选择画面中显示的并且对应于各个拍摄模式的选项中的任一选项。同样,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可以包括多个模式。
第一快门开关102a在数字照相机100中所设置的快门按钮102的操作的中途、或者换句话说在该按钮被半按下(拍摄准备指示)时接通,并且产生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响应于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而开始诸如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和EF处理等的拍摄准备处理。
第二快门开关102b在快门按钮102的操作完成、或者换句话说被全按下(拍摄指示)时接通,并且产生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系统控制单元201响应于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开始从读出来自摄像单元205的信号起直到将图像数据写入记录介质109中为止的一系列拍摄处理。
通过进行用于选择显示单元101中所显示的各种功能图标的操作,将与不同场景有关的功能分配至操作单元104的操作构件,然后这些操作构件用作各种功能按钮。结束按钮、返回按钮、下一图像按钮、跳转按钮、排序按钮和属性改变按钮等是功能按钮的示例。例如,在按下菜单按钮时,在显示单元101中显示可以进行各种类型设置的菜单画面。用户可以使用显示单元101中所显示的菜单画面以及上下左右的方向按钮和设置按钮等来直观地进行各种设置。
控制器轮106是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可以转动地操纵的操作构件,并且在指定要选择的项时等连同方向按钮一起使用。
电源控制单元214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和用于切换通电的块的开关电路等,并且检测是否连接电池、电池的类型和剩余电池电量等。电源控制单元214还基于这些检测结果和来自系统控制单元201的指示来控制DC-DC转换器,并且将所需电压在所需时间段内供给至包括记录介质109的各单元。
电源单元215是一次电池(诸如碱性电池或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诸如NiCd电池、NiMH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或AC适配器等。记录介质I/F 216是诸如存储卡或硬盘等的记录介质109所用的接口。记录介质109是用于记录所拍摄到的图像的诸如存储卡等的记录介质,并且包括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等。
通信单元217使用无线天线或硬线线缆等可通信地连接至外部装置,并且交换视频和音频等。通信单元217还可以连接至无线LAN(局域网)和因特网等。通信单元217可以将摄像单元205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包括实时取景图像)以及记录到记录介质109中的图像文件等发送至外部装置,并且可以从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和各种其它类型的信息等。
姿势检测单元218检测数字照相机100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姿势。可以根据姿势检测单元218所检测到的姿势来判断摄像单元205所拍摄到的图像是在数字照相机100呈水平保持的状态下拍摄的还是在数字照相机100呈垂直保持的状态下拍摄的。系统控制单元201可以将与姿势检测单元218所检测到的姿势有关的信息添加到摄像单元205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基于该信息来转动并存储图像数据等。可以使用加速度计或陀螺仪传感器等作为姿势检测单元。
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检测眼睛(物体)相对于取景器的目镜部是已接近(眼睛接近)还是已远离(眼睛分离)(接近检测)。系统控制单元201根据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所检测到的状态来使背面显示面板101a和EVF 101b在显示(显示状态)/不显示(非显示状态)之间切换。例如,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可以使用红外接近传感器,因此可以检测物体何时在包括EVF 101b的取景器的目镜部附近。在物体在附近的情况下,从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的发光单元(未示出)发射的红外线被反射并被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受光单元(未示出)接收。基于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量,还可以确定物体与目镜部的距离(眼睛接近距离)。以这种方式,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执行检测目镜部的附近的物体的距离的眼睛接近检测。在眼睛非接近状态(非接近状态)下、在从取景器的目镜部起的预定距离内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眼睛接近。在眼睛接近状态(接近状态)下、已被检测为在附近的物体移开了预定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眼睛非接近。用于检测眼睛接近的阈值和用于检测眼睛非接近的阈值可以通过例如应用滞后而不同。另外,在检测到眼睛接近之后,眼睛接近状态被认为生效,直到检测到眼睛非接近为止。另外,在检测到眼睛非接近之后,眼睛非接近状态被认为生效,直到检测到眼睛接近为止。注意,红外接近传感器是示例,并且可以采用其它传感器作为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只要该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眼睛或物体在附近以指示眼睛接近即可。
作为操作单元104的一部分,包括能够检测与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接触的触摸面板104a。触摸面板104a和背面显示面板101a可被配置为一体单元。例如,触摸面板104a被配置成其透光率不会干扰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然后贴附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面的上层。然后,触摸面板104a的输入坐标与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坐标相关联。这使得可以配置用户似乎能够直接操纵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所显示的画面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换句话说,触摸面板104a的触摸检测面用作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面。也可以使用内嵌式触摸面板显示器,其中在该内嵌式触摸面板显示器中,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元件与静电电容型触摸检测(触摸感测)电极是以无需夹持隔离体的状态一体地配置成的。系统控制单元201可以检测针对触摸面板104a的以下操作或状态。
·未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手指或笔新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情况。换句话说,这是触摸的开始(以下称为“触及”)。
·手指或笔正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情况(以下称为“触摸持续(touch-on)”)。
·手指或笔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同时移动的情况(以下称为“触摸移动(touch-move)”)。
·释放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手指或笔的情况。换句话说,这是触摸的结束(以下称为“触摸停止”)。
·什么也没有正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情况(以下称为“未触摸”)。
在检测到触及时,同时检测到触摸持续。只要没有检测到触摸停止,在触及之后通常持续检测到触摸持续。检测到触摸移动也是检测到触摸持续的状态。即使检测到触摸持续,只要所触摸的位置没有移动,就不会检测到触摸移动。在针对一直触摸的所有手指或笔检测到触摸停止之后,发生未触摸。
这些操作/状态、以及触摸面板104a上的手指或笔触摸的位置坐标等通过内部总线被通信至系统控制单元201。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所通信的信息来判断对触摸面板104a进行了什么类型的操作(触摸操作)。关于触摸移动,可以基于位置坐标的变化来针对触摸面板104a上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各自判断在触摸面板104a上移动的手指或笔的移动方向。在检测到预定距离以上的触摸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执行了滑动操作。在手指或笔在触摸触摸面板的同时快速移动了给定距离然后释放的情况下,该操作被称为“轻拂”。换句话说,“轻拂”是使手指在触摸面板104a上快速拂过的操作。在检测到按预定速度以上的预定距离以上的触摸移动、然后检测到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执行了轻拂。另外,在检测到预定距离以上但小于预定速度的触摸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执行了拖动,而快速地触及触摸面板104a、之后进行触摸停止而未进行触摸移动的操作被称为“轻击”。快速连续地执行的两次轻击被称为“双击”。此外,在同时触摸多个位置(例如,两个点)并使所触摸的位置相互接近的情况下,该触摸操作被称为“捏合(pinch-in)”,而在使所触摸的位置分开的情况下,该触摸操作被称为“分开(pinch-out)”。分开和捏合被统称为捏分操作(或简称为“捏分(pinching)”)。
作为触摸面板104a,可以使用诸如电阻膜型、静电电容型、表面弹性波型、红外型、电磁感应型、图像识别型和光电检测器型等的各种触摸面板中的任何触摸面板。根据类型,在与触摸面板进行接触时检测到触摸、或者在手指或笔接近触摸面板时检测到触摸,并且可以使用这些类型中的任意类型。
注意,硬件结构不限于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单个硬件可以执行显示控制、通信控制、拍摄控制和图像处理控制等,并且用作数字照相机100的各单元。同样,多个硬件可以协作操作以用作单个单元。
数字照相机100能够至少在重放图像的重放模式和用于拍摄的拍摄模式之间并且使用这两个模式来进行切换。拍摄模式包括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多个场景特定拍摄模式。自动模式是通过并入数字照相机100中的程序基于所测量到的曝光值来自动设置各种照相机参数的模式。手动模式是用户可以自由地改变各种照相机参数的模式。场景特定拍摄模式是通过针对这些拍摄场景各自组合适合于给定拍摄场景的快门速度、光圈值、闪光灯发光状态、感光度设置和白平衡(WB)设置等所实现的模式。数字照相机100例如包括以下的场景特定拍摄模式(1)~(3)。然而,场景特定拍摄模式不限于这些模式。
(1)肖像拍摄模式:专门用于拍摄人物的模式,其中背景被模糊使得人物突出。
(2)花卉拍摄模式:设置微距模式并设置更高饱和度的模式。
(3)运动拍摄模式:使用专门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被摄体的设置的拍摄模式。
拍摄者可以从拍摄模式选择画面将数字照相机100设置为期望的拍摄模式并进行拍摄。
本发明不限于照相机本体,并且还可以应用在控制设备中,其中该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与摄像设备(包括网络照相机)进行通信,并且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作为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的控制设备的示例,可以给出诸如作为移动电话的一种的智能电话、平板PC和台式PC等的设备。可以通过控制设备基于在控制设备中进行的操作以及控制设备所执行的处理等将用于执行各种操作和设置等的命令通信到摄像设备,来远程地控制摄像设备。另外,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可以由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收到并进行显示。
拍摄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3A~3C和图11A~11F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拍摄模式。
注意,通过系统控制单元201将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所记录的程序读出到系统存储器212中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图3A~3C所示的处理。数字照相机100以拍摄模式启动时,开始图3A~3C所示的拍摄模式处理。
在S3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拍摄模式初始化处理。初始化处理是用于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3读出包括标志和控制变量的参数、设置值以及设置模式等的处理。另外,系统控制单元201确定记录介质109的状态,并且在存在故障等的情况下,在后面将说明的拍摄信息显示期间显示警告等。
在S3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使用摄像单元205来拍摄图像,并且将所拍摄到的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以下称为“LV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101内所包括的背面显示面板101a和EVF 101b中的作为当前显示目的地的任一个中。在下文,在显示单元101内所包括的背面显示面板101a和EVF 101b中的作为当前显示目的地的任一个中所进行的显示将被简称为“在显示单元101中显示”。
在S3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与拍摄有关的信息以叠加在LV图像上的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例如,作为这里显示的信息,显示了表示当前拍摄模式的拍摄模式图标、剩余电池电量、可以拍摄的剩余拍摄张数、以及诸如快门速度、光圈值、感光度和记录质量等的拍摄设置信息等。
在S3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AF框显示更新处理(显示内容改变)。后面将使用图4来说明AF框显示更新处理。
在S3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已存在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的检测状态的变化。检测状态的变化是指:在眼睛非接近状态之后眼睛被检测为接近,并且在眼睛接近状态之后眼睛被检测为移开。在已存在检测状态的变化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06,并且在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07。
在S3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后面将使用图5A和5B来说明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
在S3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菜单按钮。如果按下了菜单按钮,则处理进入S308,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309。
在S3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菜单画面显示处理。在菜单画面显示处理中,将菜单画面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并且响应于用户操作而进行各种设置。在进行了用于关闭菜单画面的操作(用于结束设置操作的操作、用于退出菜单画面的操作或者半按快门按钮102的操作)的情况下,菜单画面处理结束,并且处理返回到S302。
图12A~12C是示出菜单画面的显示的示例的图。图12A是拍摄设置菜单画面的显示的示例。该菜单画面基于功能而划分成组(诸如拍摄设置菜单、系统设置菜单和重放设置菜单等),并且选择与组相对应的选项卡使得可以显示相应的组。图12A示出选择拍摄设置菜单选项卡1201并且显示拍摄设置菜单的状态。用户通过按下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上下左右按钮来移动光标1204,然后通过按下设置按钮来转变到用于改变期望功能的设置的画面。菜单项1202是用于设置AF模式的菜单项,并且可以通过选择该项来设置AF模式(AF模式设置)。针对用于确定执行AF(自动调焦)的位置的各个系统准备多个AF模式,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并设置这多个AF模式其中之一。本实施例假定可以将单点AF模式和追踪模式设置为AF模式。单点AF模式是在拍摄范围的中央或者在用户所指定的单个点处设置表示焦点调节位置的AF框的AF模式。在单点AF模式中,即使被摄体改变,AF框也不移动,并且不论是否检测到诸如面部等的被摄体,都基于从AF框的位置获得的信息(对比度值和基于相位差的AF所用的散焦量等)来执行AF。在追踪模式中,在用户没有指示要执行追踪(追踪待机或追踪取消状态)的情况下,将数字照相机100自动判断为主被摄体的被摄体用作AF的对象(焦点调节位置)。在检测到人物的面部的情况下,将面部作为主被摄体处理并且优先作为AF的对象。在没有检测到人物的面部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根据预定条件(诸如被摄体移动、具有高对比度值的被摄体和中央附近的被摄体等)来自动确定主被摄体,并且将该被摄体设置为AF的对象。在用户指示要执行追踪之后,继续追踪在LV图像中指定的被摄体,并且正被追踪的被摄体是AF的对象。例如,在用户指定了要追踪人物A的面部的情况下(在追踪进行中的状态下),即使人物A已移动,也在LV图像中继续追踪人物A的面部,并且人物A是AF的对象。除人物以外的被摄体也可以用作追踪对象(被摄体追踪),使得即使被摄体已移动,也根据为了追踪所指定的位置的诸如颜色、对比度和形状等的条件来在LV图像中继续追踪被摄体,并且该被摄体是AF的对象。换句话说,追踪模式是可以通过追踪来确定AF位置的AF模式。注意,AF模式不限于单点AF模式和追踪模式。例如,可以使用在用户所指定的限制区域内执行追踪的AF模式(“区域AF”)等。所设置的AF模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并在拍摄模式处理期间被读出到系统存储器212中。
图12B是显示单元101中所显示的与触摸&拖动AF有关的设置画面的显示的示例。在从拍摄设置菜单所包括的菜单项中选择了触摸&拖动AF项时,显示触摸&拖动AF设置画面。在触摸&拖动AF设置画面中显示画面标题1211以及设置项1212、1213和1214。
设置项1212可用于将触摸&拖动AF设置成“有效(active)”或“无效(inactive)”。在设置了“有效”的情况下,则触摸&拖动AF激活(开启),并且可以响应于在眼睛接近状态下进行的触摸移动来改变AF位置。在设置了“无效”的情况下,触摸&拖动AF停用(关闭),并且即使在眼睛接近状态下进行触摸移动,AF位置也不改变。在触摸&拖动AF设置成“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眼睛接近而停止触摸面板104a中的触摸检测,以便消除用于驱动触摸面板104a的电力消耗。已设置的详情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并且在拍摄模式处理期间被读出到系统存储器212中。
在触摸&拖动AF为“有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设置项1213来将用于响应于正在检测眼睛接近时的触摸操作而指定AF位置的方法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或相对位置指定。默认值是“绝对位置指定”。在绝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触摸面板104a的操作面内的位置坐标与拍摄范围内的能够进行AF的区域唯一相关联,并且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时,将AF位置设置为拍摄范围内的与已接触的位置相关联的位置。因此,在例如用户希望使用出现在LV图像的右下方的被摄体的位置作为AF位置的情况下,他或她可以通过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右下位置来将AF位置设置到右下方。另一方面,在相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触摸面板104a的操作面内的位置坐标与拍摄范围内的能够进行AF的区域不是唯一相关联。在相对位置指定中,在触摸面板104a中进行触摸移动时,不论触及位置如何,AF位置都从当前设置的AF位置起在触摸移动的移动方向上移动了与触摸移动的移动量相对应的距离。这是与使用个人计算机中的鼠标来移动光标的情况相似的操作。已设置的详情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3中,并且在拍摄模式处理期间被读出到系统存储器212中。
在触摸&拖动AF设置成“有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设置项1214来设置触摸面板104a中的用于接受在正在检测眼睛接近时的触摸操作的触摸区域的范围(触摸响应区域)。在触摸&拖动AF中,在观看EVF 101b的同时进行触摸操作,因而有可能例如用户的鼻子将触摸触摸面板104a。如果鼻子以这种方式触摸被接受为指示要移动触摸位置的操作,则AF位置将移动到不期望的位置。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提供用于限制触摸响应区域的手段。在鼻子触摸不是触摸响应区域的区域的情况下,该触摸将不被接受为用于移动触摸位置的操作,这使得可以防止AF位置响应于鼻子触摸而移动到不期望的位置。在选择设置项1214的情况下,显示图12C所示的高级设置画面。高级设置画面显示用于使得用户能够选择要使用触摸面板104a的哪个区域作为触摸响应区域的选项。将从这些选项中选择的区域设置为眼睛接近状态中的触摸响应区域,并且除被设置为触摸响应区域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在眼睛接近状态中是触摸无效区域。尽管在该示例中可以设置为触摸响应区域的选项是“全部”、“右”、“左”、“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但选项不限于此。注意,触摸响应区域的设置是在触摸&拖动AF设置成“有效”的情况下在眼睛接近状态中应用的设置。不论设置项1214的设置如何,在眼睛接近状态下触摸&拖动AF设置成“无效”的情况下,整个触摸面板104a都是触摸无效区域(无响应区域)。在眼睛非接近状态下,不论触摸&拖动AF的设置和设置项1214的设置如何,整个触摸面板104a都是触摸有效区域(响应区域)。
返回到图3A~3C的说明,在S3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触摸&拖动AF按钮。如果按下了触摸&拖动AF按钮,则处理进入S310,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311。
在S3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上述的触摸&拖动AF的设置切换为“有效”或“无效”,并且显示表示设置已改变的引导。换句话说,可以在不显示图12B所示的设置画面而仍显示LV图像的情况下改变设置项1212的设置。图11A示出在响应于按下了触摸&拖动AF按钮使得触摸&拖动AF设置已从“无效”改变为“有效”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01中的显示的示例。如图11A所示,表示触摸&拖动AF设置值的引导1132以叠加在LV图像1131上的状态显示(图11A表示在触摸&拖动AF设置已改变为“有效”时显示的引导)。引导1132在经过了预定时间量(例如,两秒)之后隐藏。注意,用户可以自定义预先分配至触摸&拖动AF按钮的功能,因此还可以分配(登记)除将触摸&拖动AF切换为“有效”或“无效”以外的功能。在分配了除将触摸&拖动AF切换为“有效”或“无效”以外的功能的情况下,不执行S310的处理。而是假定执行在该时间点分配至触摸&拖动AF按钮的功能。作为可以分配至触摸&拖动AF按钮的功能的示例,可以给出用以开始记录运动图像的指示、使闪光灯设置在发光/不发光之间切换、将响应于触及而执行拍摄的触摸快门切换成接通/断开、以及光圈缩小功能等。“光圈缩小功能”是使得能够在按所设置的光圈值拍摄图像时确定聚焦状态(模糊程度)的功能。在分配了光圈缩小功能时,在按下该按钮期间光圈缩小功能有效。
在S3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检测到触及。如果检测到触及,则处理进入S31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313。在S3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触及处理。后面将使用图6A~6C来说明触及处理。
在S3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触摸持续状态下是否检测到触摸移动。在检测到触摸移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14,并且在没有检测到触摸移动的情况(包括未触摸状态)下,处理进入S315。在S31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触摸移动处理。后面将使用图7A和7B来说明触摸移动处理。
在S31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检测到触摸停止。在检测到触摸停止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16,并且在没有检测到触摸停止的情况(包括未触摸原本生效的情况、以及后面将说明的在触摸取消处理中取消了触摸之后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17。在S31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触摸停止处理。后面将使用图8A和8B来说明触摸停止处理。
在S31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检测到触摸取消操作。在执行了触摸取消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18,并且在没有执行触摸取消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19。“触摸取消操作”例如是在触摸持续状态期间对除触摸面板104a以外的单元的操作(对操作单元104中的除触摸面板104a以外的单元的操作)。在触摸持续状态期间对操作单元104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触摸持续状态取消并且操作单元104的操作被接受为有效。例如,在半按下快门按钮102的情况下,执行触摸取消处理并且开始拍摄准备处理。在S31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触摸取消处理。后面将使用图9A和9B来说明触摸取消处理。
在S31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框按钮。如果按下了框按钮,则处理进入S320,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321。在S32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框按钮处理。后面将使用图10来说明框按钮处理。
在S32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第一快门开关102a和第二快门开关102b是否已接通。如果这些开关接通,则处理进入S32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323。
在S32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与第一快门开关102a接通(半按下快门按钮102)相对应的拍摄准备处理以及与第二快门开关102b接通(全按下快门按钮102)相对应的拍摄处理。在S322的拍摄准备处理中,基于在该时间点设置的AF位置,通过触摸&拖动AF等执行诸如AF、AE和AWB等的处理。
在S32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进行了拍摄模式结束操作(用于断开电源的操作或用于转变为重放模式的操作等)。在没有进行结束操作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324,然后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其它处理。例如,执行用于响应于操作了操作单元104而改变快门速度等的处理。在S323中进行了结束操作的情况下,拍摄模式处理结束。
AF框显示更新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4来详细说明在图3A的S304中执行的AF框显示更新处理。
在S4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40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404。
在S4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追踪被摄体。如果当前正在追踪被摄体,则处理进入S405,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406。
在S4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单点AF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图11B示出单点AF框的显示的示例。在图11B中,单点AF框1134和表示拍摄参数的拍摄信息1135以与包括被摄体1133的LV图像重叠的方式显示。可以通过在触摸面板104a中进行操作、或者通过在处于框移动模式期间对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上下左右按钮进行操作,来使单点AF框1134的位置移动到LV图像中的用户所指定的位置。单点AF框1134的位置用作后面所述的S403中的AF位置。
在S4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追踪对象的位置和表示追踪在进行中的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在图11D中示出追踪框显示画面的示例。图11D示出在LV图像中正在追踪被摄体1137的状态。在正在追踪的被摄体的周边显示追踪框1138,这表示正在追踪被摄体。即使通过利用数字照相机100取景改变了拍摄范围,只要被摄体1137在拍摄范围内,追踪框1138也将继续指示被摄体1137。追踪框1138的位置用作后面所述的S403中的AF位置。
在S4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通过面部检测处理(特定被摄体检测处理)从LV图像中是否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在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07,并且在没有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408。
在S4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表示所检测到的面部的位置的检测框(检测指示符)显示在显示单元101中。图11C示出检测框显示画面的示例。图11C示出从LV图像中检测到面部1133的状态。在正在检测的被摄体(面部)的周边显示检测框1136,这表示正在检测面部。注意,可以根据检测被摄体的结果而显示多个检测框1136。换句话说,在检测到多个面部的情况下,显示多个检测框1136(面部框)。注意,假定通过图像处理单元207分析LV图像可检测面部。尽管本实施例说明了将面部检测为图像处理单元207可以检测的特定被摄体的示例,但被摄体不限于人物的面部,并且可以针对LV图像中的被数字照相机100自动确定为主被摄体的其它被摄体显示检测框1136。例如,在成功检测到除面部以外的被摄体(诸如动物的面部、移动物体或高对比度被摄体等)的情况下,可以显示检测框以指示AF位置。注意,在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该面部基本上被视为主被摄体并被赋予高优先级。检测框1136的位置用作后面所述的S403中的AF位置。
在S4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隐藏检测框。换句话说,在直到紧前为止一直显示检测框的情况下,移除检测框,而在直到紧前为止没有显示检测框的情况下,检测框保持隐藏。
在S4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当前AF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连续AF”是如下的功能,该功能用于即使在用户没有进行用于执行AF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拍摄待机状态下也连续执行AF操作,使得AF位置自动聚焦。
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5A和5B来详细说明在图3A的S306中执行的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
在S5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所检测到的状态的变化是否是从眼睛非接近状态向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即,是否检测到眼睛接近)。如果变化是从眼睛非接近状态向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则处理进入S506,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02。
在S5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显示目的地从背面显示面板101a切换到EVF 101b。在S506中,即使从作为显示目的地切换的原因的向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眼睛接近的检测)之前、一直检测到触摸(触摸持续),显示目的地也从背面显示面板101a立即切换到EVF101b。另一方面,在S50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在检测到眼睛非接近时),如果从向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之前一直存在触摸持续,则不立即切换显示目的地;后面将在S507中说明该情况。
在S5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515,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510。
在S5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追踪用户指定的被摄体。如果判断为正在追踪被摄体,则处理进入S51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15。
在S5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表示追踪取消方法的追踪取消引导显示在EVF101b中。通过观看该显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取消被摄体追踪。追踪取消引导是消息显示或图标显示等。假定:通过(仅在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情况下)对用作追踪取消引导的图标进行触摸操作、或者对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按钮进行操作等,可以取消追踪。
另一方面,在S5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触摸&拖动AF设置是否为“有效”。如果设置了“有效”,则处理进入S50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07。在S5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状态是否是触摸持续(是否正在检测有效触摸)。如果触摸持续生效,则处理进入S504,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07。
在S5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中眼睛非接近状态是否持续了预定时间量(例如,持续了两秒)。如果该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量,则处理进入S505,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07。
在S5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的检测状态中是否存在变化。S505的检测之前的状态是眼睛非接近状态,因而S505的处理是与是否检测到眼睛接近有关的判断。在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在检测到眼睛接近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01,而在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在眼睛非接近状态仍然生效)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503并且继续EVF101b中的显示。
在S5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显示目的地从EVF 101b切换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参考S503~S505所述,在从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之前(检测到眼睛非接近之前)、触摸持续一直生效的情况下,不立即执行该显示目的地切换。相反,在检测到眼睛非接近时未触摸生效的情况下,并且在检测到眼睛非接近时触摸持续生效(S503中为“是”)、但在检测到眼睛非接近之后眼睛非接近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量(S504中为“是”)或者未触摸生效的情况下,执行显示目的地切换。在进行向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切换的情况下,校准触摸面板104a(初始化处理)。在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的情况下,该校准调整用作用于判断是否进行了触摸的基准的静电电容值或静电电容阈值。在静电电容型触摸面板中,在触摸该面板的状态下执行校准的情况下,存在在与是否进行了触摸有关的判断以及/或者对触摸持续状态下的触摸位置的计算中将产生误判断或歪斜等的风险。另一方面,配置内嵌式触摸面板使得在显示元件和触摸检测用电极之间没有夹持隔离体,因而存在在显示元件的驱动和触摸检测之间发生干扰的风险。因此,在正在触摸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同时执行该面板的显示开始和校准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与是否进行了触摸有关的判断以及/或者触摸位置的计算中将产生误判断或歪斜等。响应于此,在S507中,在从眼睛接近状态的变化之前(检测到眼睛非接近状态之前)触摸持续一直生效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使得不立即执行校准,这使得可以更正确地执行校准。注意,在眼睛非接近之后、眼睛非接近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S504中为“是”),显示目的地从EVF 101b切换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但可以避免执行校准,直到未触摸生效为止。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未触摸生效,执行校准。注意,在S503中判断为触摸持续没有生效、但正在显示(后面所述的)指定位置指示符的情况下,处理可以进入S504,以在假定一系列触摸操作在执行的中途的情况下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
在S5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515,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511。
在S5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显示(后面详细说明的)指定位置指示符。如果正在显示该指示符,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13。
在S5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EVF 101b中是否正在显示追踪取消引导。如果正在显示该引导,则处理进入S514,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515。
在S51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追踪取消引导显示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该追踪取消引导与参考S512所述的追踪取消引导相同。
在S51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AF框显示更新处理。该处理是参考图4所述的处理。一旦执行了AF框显示更新处理,显示目的地切换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在用户正在使用触摸面板104a执行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即使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检测到眼睛非接近,也不切换显示目的地(S501~S507)。然而,在没有正在执行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如果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检测到眼睛非接近,则在无需等待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切换显示目的地(S501~S506)。
触摸&拖动AF是用于在观看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同时操作触摸面板104a的功能。存在如下情况:用户诸如在将他或她的手指移动到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附近或者将他或她的手指在他或她的面部和触摸面板104a之间移动以操作触摸面板104a的情况下等,误将他或她的眼睛远离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控制单元201立即切换显示目的地,则将需要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进行操作。因而存在如下的风险:希望在观看EVF 101b的同时进行拍摄的用户将被该操作占用并且错过拍摄的机会。此外,眼睛接近的反复检测/未检测将导致EVF 101b反复开启和关闭,这降低了可用性。尽管可想到在用户误将他或她的眼睛远离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时、在无需关闭EVF 101b的情况下同时在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进行显示,但这样做会带来电力量的增加。执行诸如图5A和5B所示的处理等的处理以解决该问题。
根据拍摄场景,还可想到用户希望在触摸面板的同时切换显示目的地的情形,因而在眼睛非接近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S504中为“是”),显示目的地切换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然而,不论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已连续检测到眼睛非接近状态的时间量如何,只要触摸操作继续(只要触摸持续生效),就可以继续EVF 101b中的显示,而无需将显示目的地切换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
注意,在S50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处理可以进入S507,而无需执行S502~S505的处理。换句话说,在检测到了眼睛非接近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检测到触摸持续,都可以将显示目的地从EVF 101b切换到背面显示面板101a。
另外,可以基于在被设置为触摸响应区域的区域中进行触摸持续还是在除被设置为触摸响应区域以外的区域中进行触摸持续,来判断是否执行S502~S505的处理。例如,在除触摸响应区域以外的区域(触摸无效区域)中检测到触摸持续时检测到眼睛非接近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在除触摸响应区域以外的区域中进行的触摸执行上述的S502~S505的处理。在触摸无效区域中检测到的触摸有可能是用户的鼻子所进行的接触。这使得可以避免在如下情形下切换显示目的地:由于用户在他或她的鼻子保持接触的同时(即,在他或她的眼睛实际接近的同时)改变他或她正在把持照相机的方式,因而不再检测到眼睛接近并且检测到眼睛非接近。另一方面,如果在触摸响应区域中检测到触摸持续但在除触摸响应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未检测到触摸持续的情况下检测到眼睛非接近,则在无需执行上述的S502~S505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可以进入S507,并且可以切换显示目的地。这是因为该情形有可能是如下的情形:用户在继续用他或她的操作手指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同时有意地移开他或她的眼睛,以确定背面显示面板101a。
另一方面,背面显示面板101a可被配置为倾斜监视器或可变角度监视器,其中面板相对于数字照相机100的本体可以枢转到期望的位置和姿势等。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数字照相机100包括用于检测可变角度监视器相对于照相机本体的位置和姿势等的监视器位置检测单元。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的显示面在照相机的背面侧露出(即,以与图1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取向)时、可变角度监视器被检测为已关闭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的S502~S5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可变角度监视器打开的情况下,在无需执行上述的S502~S505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可以进入S507,并且可以切换显示目的地。这是因为,在可变角度监视器打开的情况下,用于操作触摸面板104a的手指将不会位于用户的面部或眼睛等附近,因而将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尽管这里给出了用于基于触摸持续是否生效来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的控制的示例,但操作不限于触摸操作,并且可以在操作其它操作构件的情况下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例如,可以避免在正在操作已被分配了上述的光圈缩小功能的按钮的同时切换显示目的地。另外,可以针对EVF 101b的目镜部附近的操作构件以及设置在照相机背面并且需要将手指插在照相机背面与在操作时他或她的眼睛在目镜部附近的用户的面部之间的操作构件等,执行用于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的控制(S502~S505)。控制器轮106例如可被认为是需要将手指插在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与在操作时他或她的眼睛在目镜部附近的用户的面部之间的操作构件。设置在快门按钮102的周边的变焦杆例如可被认为是并非这种操作构件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正在转动控制器轮106期间检测到了眼睛非接近,则执行S504和S505的处理而没有进入S507,其中一旦控制器轮106的转动结束或者在眼睛非接近的状态生效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处理进入S507。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眼睛非接近,则即使正在操作变焦杆,也在无需执行S503~S505的处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507。变焦杆是设置在数字照相机100中的与包括EVF 101b的目镜部的面(背面)不同的面(例如,上部、或者在照相机的正面上的镜头的镜筒周围)中的操作构件。因此,用户不太可能由于用他或她的手指操作变焦杆而无意地使他或她的面部远离目镜部。
另外,这里所述的示例是根据是否进行了触摸持续所执行的控制的示例,其中在进行了触摸持续的情况下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然而,可以根据触摸操作的类型来切换是否执行用于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的控制。例如,如果正在简单地继续触摸持续状态,则可以假定没有正在执行与AF框相关的操作,并且不执行用于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的控制。然而,如果在预定时间量内正在重复触摸移动操作,则可以假定AF框相关操作(触摸&拖动AF中的用于移动AF框的操作)在进行中,并且可以执行用于抑制显示目的地的切换的控制。
触及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6A~6C来详细说明图3B中的S312的触及处理。
在S6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显示目的地是否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则处理进入S60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610。
在S6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模式,则处理进入S60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606。
在S6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及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单点AF框。
在S6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单点AF框的当前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6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显示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引导。该引导可以是使用字符串的引导,或者可以是图标。另一方面,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操作可以是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按钮的操作,或者可以是在触摸面板104a中进行的触摸操作。
在S6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追踪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及位置相对应的坐标附近检测到的被摄体。这使得转变为当前追踪状态。
在S6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所显示的LV图像中的指示正在追踪的被摄体的范围中显示追踪框1138。
在S6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当前追踪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6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显示追踪取消引导。该追踪取消引导与参考S512所述的追踪取消引导相同。
在S6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上述的触摸&拖动AF设置是否是“有效”。如果设置了“有效”,则处理进入S611,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结束。
在S6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AF位置指定方法是否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如果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则处理进入S61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620。
在S6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61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616。
在S6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及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单点AF框。
在S61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单点AF框的当前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61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显示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引导。
在S61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追踪被摄体。如果当前正在追踪被摄体,则处理进入S618,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617。
在S61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取消被摄体追踪并且转变为追踪取消状态。结果追踪框1138隐藏。
在S61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及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换句话说,如果在追踪在进行中时进行触及,则追踪取消,而是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以指定新的追踪对象。图11E示出EVF 101b中的指定位置指示符的显示的示例。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是可以响应于用户的触摸移动操作而移动的指示符(光标),并且指示通过触摸&拖动AF功能的LV图像中的当前指定位置。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在处于眼睛接近状态并且在触摸操作期间(在触摸持续期间)的情况下显示,并且在处于眼睛非接近状态、EVF 101b隐藏、并且触摸&拖动AF被设置为“无效”的情况下不显示。另外,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在EVF 101b中显示,但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不显示。在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在与触摸面板104a中的触摸位置唯一相关联的位置中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另外,在没有设置相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不论触摸位置在触摸面板104a中的何处,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都基于触摸移动的方向和移动量而移动到当前位置。注意,如果正在检测特定被摄体,则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显示期间也显示检测框1136。
在S61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基于当前的被摄体检测结果的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执行该连续AF的位置不是基于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而是基于由数字照相机100自动确定为主被摄体的被摄体的位置。换句话说,执行与在追踪取消状态中所使用的AF控制相同的AF控制。
在S62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621。
在S62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追踪被摄体。如果当前正在追踪被摄体,则处理进入S62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627。
在S62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取消被摄体追踪并且转变为追踪取消状态。结果追踪框1138隐藏。换句话说,如果在追踪在进行中时进行触及,则取消追踪;相反,在(后面所述的)S624中显示锁定检测框,或者在S625中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以指定新的追踪对象。
在S62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从追踪取消时起的追踪位置是否在面部(特定被摄体)检测位置附近(从追踪取消时起的追踪位置是否在从面部(特定被摄体)检测位置起的预定范围内)。在该判断中,例如,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从追踪取消时起的追踪的范围(追踪范围)与所检测到的面部(特定被摄体)的范围的至少部分重叠,则判断为该位置在附近。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从追踪取消时起的追踪的范围(追踪范围)的中心在所检测到的面部(特定被摄体)的范围内,则可以判断为该位置在附近。此外,可以判断正被追踪的被摄体是否是面部,并且如果正被追踪的被摄体是面部,则可以判断为“是”。如果判断为从追踪取消时起的追踪位置在面部(特定被摄体)检测位置附近,则处理进入S624,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则处理进入S625。
在S62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S623中判断为在追踪取消时的追踪位置附近的表示所检测到的面部(特定被摄体)的范围中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
在S62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显示追踪框直到紧挨追踪取消之前为止的坐标处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
在S626中,以与S619相同的方式,不论指定位置指示符的位置如何,系统控制单元201都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基于当前被摄体检测结果的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62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EVF 101b中当前是否正在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如果在追踪模式中设置了相对位置指定时、在后面所述的触摸停止处理期间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处检测到的被摄体未被锁定,则在没有确定追踪对象的情况下,在触摸停止之后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也显示预定时间量。这使得可以使用相对位置指定来通过顺次进行了多次触摸的触摸移动操作将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期望位置。
在S62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如果当前正在显示指示符,则处理进入S629,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628。
在S62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所显示的LV图像的中央,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换句话说,在相对位置指定期间在没有正在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状态下进行触及时,不论触及位置如何,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都显示在默认位置(中央)。
触摸移动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7A和7B来详细说明图3B中的S314的触摸移动处理。
在S7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显示目的地是否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则处理进入S70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706。
在S7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70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结束。换句话说,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并且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不执行基于触摸移动的追踪对象的改变以及基于触摸移动的针对位置的AF等。从S606到S608,如前面所述基于触及位置来确定追踪对象,因而即使触摸继续并且进行触摸移动,之后也继续进行基于触及位置所设置的追踪对象的追踪。
在S7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中的触摸移动之后的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单点AF框。
在S7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单点AF框的当前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7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显示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引导。用于返回到中央的引导与参考S605所述的引导相同。
在S7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触摸&拖动AF设置是否为“有效”。如果设置了“有效”,则处理进入S707,并且如果设置了“无效”,则处理结束。
在S7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AF位置指定方法是否被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如果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则处理进入S708,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设置了相对位置指定),则处理进入S715。
在S7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709,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712。
在S7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中的触摸移动之后的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单点AF框。
在S7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单点AF框的当前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7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显示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引导。用于返回中央的引导与参考S605所述的引导相同。
在S7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中的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坐标(LV图像中的指定位置)是否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附近。换句话说,判断LV图像中的指定位置是否在从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位置起的预定范围内。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EVF 101b中的与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在正显示的检测框1136(面部检测框)内,则判断为该位置在附近。另一方面,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EVF 101b中的与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在正显示的检测框1136(面部检测框)外,则判断为该位置不在附近。如果没有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则判断为该位置不在附近。与位置是否在附近有关的判断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EVF 101b中的与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在作为正显示的检测框1136(面部检测框)的预定倍数(例如,1.5倍)的范围内,则可以判断为该位置在附近。另外,如果在检测到面部(特定被摄体)时、通过触摸移动移动后的由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所指示的范围在与正显示的检测框1136(面部检测框)的范围至少部分重叠的位置,则可以判断为该位置在附近。如果该位置在附近,则处理进入S71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714。
在S7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隐藏EVF 101b中所显示的检测框1136和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并且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图11F示出锁定检测框1140的显示的示例。锁定检测框1140以叠加在LV图像上的方式显示,并且在该状态下进行触摸停止时,锁定检测框1140所包围的被摄体被指示为追踪对象。锁定检测框1140指示响应于触摸停止而锁定的对象,因而被显示成具有与追踪框1138相同的形状,但是以与追踪框1138不同的颜色显示,从而可与追踪框1138区分开。锁定检测框1140的显示形式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是使得可以识别出并未正在执行追踪而是响应于触摸停止而开始的任何形式。例如,可以使用其它形式,诸如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保持显示的同时显示可追踪图标或可追踪引导、或者仅改变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颜色等。
在S71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
在S71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716,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719。
在S71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基于触摸面板104a上进行的触摸移动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单点AF框。由于设置了相对位置指定,因此该位置不是与触摸位置唯一相对应的位置。
在S71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单点AF框的当前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71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显示用于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的引导。用于返回到中央的引导与参考S605所述的引导相同。
在S71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EVF 101b中的与基于在触摸面板104a上进行的触摸移动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位置相对应的坐标是否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附近。尽管该判断与在上述的S712中进行的判断相同,但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因而供与检测框1136(面部检测框)进行比较用的对象是通过相对位置指定所指定的位置而不是与触摸移动之后的触摸位置唯一相对应的位置。如果位置在附近,则处理进入S720,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721。
在S720中,以与S713中相同的方式,系统控制单元201隐藏EVF 101b中所显示的检测框1136和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并且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
在S72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的与基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摸移动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坐标处,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指示符显示位置改变处理)。在该状态下,在基于当前被摄体检测结果的位置处而不是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所指示的位置处,执行连续AF。注意,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停止AF操作(不执行AF)。
触摸停止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8A和8B来详细说明图3B中的S316的触摸停止处理。
在S8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显示目的地是否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802。
在S8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触摸&拖动AF设置是否为“有效”。如果设置了“有效”,则处理进入S80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结束。
在S8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AF位置指定方法是否被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如果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则处理进入S804,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809。
在S8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模式,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805。
在S8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EVF 101b中的与触摸面板104a上的触摸停止位置相对应的坐标(指定位置)来开始追踪被检测为在指定位置附近的被摄体(即,进入追踪状态)。
在S8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EVF 101b中所显示的LV图像中的指示正在追踪的被摄体的范围中显示追踪框1138。
在S8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当前追踪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在S8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显示追踪取消引导。该追踪取消引导与参考S512所述的追踪取消引导相同。
在S8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模式,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810。
在S810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EVF 101b中是否正在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如果正在显示该框,则处理进入S81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811。
在S8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操作单元104中是否进行了用于中断追踪确定待机的操作。用于中断追踪确定待机的操作例如是用以显示响应于新的触及或者按下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菜单按钮等的其它画面(菜单画面)的指示。如果进行了用于中断的操作,则处理结束,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812。注意,如果进行了新的触及,则在图3B的S311中再次判断为进行了触及,并且在图6C的S627中判断为在正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状态下进行了触及。
在S81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检测到触摸停止之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量。该预定时间量可以是足以供在用户继续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所经由的连续的一系列触摸操作中执行新触摸所用的任何时间量,并且例如约为1秒。如果经过了预定时间量,则处理进入S81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返回至S811。
在S81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EVF 101b中所显示的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来开始追踪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附近检测到的被摄体(进入追踪状态)。
S814~S816的处理与S806~S808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如上所述,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并且位置指定方法是相对位置指定,则在使用触摸&拖动AF功能将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LV图像中的期望位置时,一旦在触摸停止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就确定要追踪的被摄体。
使用这种形式以防止如下的问题:例如,在追踪模式中在将AF位置从一个被摄体向另一被摄体移动的中途,AF开始,这导致背景聚焦,使得要追踪的被摄体变模糊且无法检测到。
另外,在位置指定方法是相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可想到用户将进行多次触摸移动操作以将指定位置指示符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因而在触摸停止之后立即开始被摄体的追踪导致操作性变差。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必须附加地指示在触摸停止之后立即开始追踪,则操作负担增加,这不是期望的情形。使用参考图7B中的S721以及图8B中的S811和S812等所述的形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另外,如果指定位置指示符已到达所检测到的被摄体(如果显示了锁定检测框),则假定用户已成功将指定位置指示符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因而立即确定要追踪的被摄体,而无需在该确定之前等待经过预定时间量。结果,即使要追踪的被摄体正在移动,也容易将该被摄体指定为追踪对象。
触摸取消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9A和9B来详细说明图3B中的S318的触摸取消处理。
在S9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显示目的地是否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则处理进入S911,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902。
在S9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触摸&拖动AF设置是否为“有效”。如果设置了“有效”,则处理进入S903,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911。
在S9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模式,则处理进入S911,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904。
在S9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在EVF 101b中是否当前正在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如果当前正在显示该指示符,则处理进入S905,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911。
在S9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触摸取消操作是否是响应于半按下快门按钮102使得第一快门开关102a接通(SW1接通)。如果SW1接通,则处理进入S906,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907。
在S9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隐藏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在S9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基于EVF 101b中所显示的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来开始追踪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附近检测到的被摄体(进入追踪状态)。该处理与图8B中的S813相同。换句话说,如果在进行了触摸取消操作时、作为SW1接通的结果而进行拍摄准备指示,则即使仍在触摸该面板,也基于该时间点的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来确定追踪对象。然后开始追踪,并且在追踪位置处执行拍摄准备处理。这使得即使没有进行触摸停止、也可以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到达了期望被摄体的位置的时间点快速地拍摄通过AF使得期望被摄体聚焦的图像。如果在仍在触摸面板时操作了除第一快门开关102a以外的构件,则在无需确定追踪对象的情况下,在保持追踪取消状态的同时取消触摸操作。
S908~S909的处理与图8A中的S806~S808的处理相同,因而将省略对这些处理的说明。在S91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执行图8A和8B所示的触摸停止处理。
注意,参考图8B所述的S811中的用于中断追踪确定待机的操作以及与在S905中为“是”相对应的用于即使在触摸操作的中途也开始追踪的操作不限于上述示例。可以操作包括在操作单元104中的其它操作构件,或者响应于显示目的地根据用户的眼睛接近或非接近而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和EVF 101b之间切换,可以中断追踪确定待机或者可以开始追踪等。
框按钮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10来详细说明在图3C的S320中执行的框按钮处理。
在S1001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AF模式是否是单点AF模式。如果AF模式是单点AF,则处理进入S1002,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AF模式是追踪模式),则处理进入S1005。
在S1002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是否长按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框按钮(该框按钮是否被连续按下预定时间量以上)。如果长按该按钮,则处理进入S1004,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1003。
在S1003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转变为可以改变单点AF框的位置的框移动模式。在该模式中,除迄今为止所述的对触摸面板104a进行的操作之外,还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04中所包括的上下左右按钮、或者控制器轮106等来移动单点AF框。还可以在期望位置处放大LV图像。
在S1004中,系统控制单元201使单点AF框的位置返回到中央。在S1005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显示目的地是否是背面显示面板101a。如果显示目的地是背面显示面板,则处理进入S1006,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1007。
在S1006中,系统控制单元201转变为面部选择模式。面部选择模式是用于追踪当前检测到的被摄体中的最适合作为主面部的被摄体的功能。
在S1007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参考系统存储器212中所保持的设置信息,并且判断上述的AF位置指定方法是否被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如果设置了绝对位置指定,则处理进入S1008,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1006。
在S1008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追踪被摄体。如果当前正在追踪被摄体,则处理进入S1009,并且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处理进入S1006。
在S1009中,系统控制单元201取消被摄体追踪并且转变为追踪取消状态。结果隐藏了追踪框1138。
在S1010中,以与图6B中的S619相同的方式,系统控制单元201将执行连续AF的位置更新为基于当前被摄体检测结果的位置,并且执行连续AF。
尽管迄今为止给出的说明使用EVF 101b作为示例,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在包括光学取景器而不是EVF 101b的摄像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替换并采用以下的项。眼睛接近检测单元219检测相对于光学取景器的目镜部的眼睛接近。在眼睛接近状态下,背面显示面板101a关闭,并且开始进行设置在光学取景器中并用于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元件等的驱动。注意,光学取景器中的显示元件可以在眼睛非接近状态下进行显示。在眼睛非接近状态期间在背面显示面板101a中无需显示LV图像;相反,可以显示除LV图像以外的信息,或者可以关闭显示。然而,假定在触摸&拖动AF设置为“有效”的情况下驱动触摸面板104a。在眼睛接近状态下,在光学取景器中不显示LV图像,而是可以看到光学图像。通过光学取景器内的预定多个显示元件以与光学图像重叠的方式来显示被描述为在眼睛接近状态下显示的追踪框、指定位置指示符和锁定检测框。可以显示或不显示检测框。
关于迄今为止所述的框的形式,大小根据状况可以是可变的,并且框无需包括单个框。例如,如果如光学取景器等一样预先在显示单元中显示多个AF点,则可以通过例如根据进行了触摸的手指的位置和表面积改变多个AF点的颜色来指示触摸位置。
另外,直到在S811中确定了追踪为止的待机时间的长度可以是由用户可改变的,或者可以根据拍摄场景自动改变。例如,在可以从LV图像中检测移动物体、并且情形是检测到移动物体的情形的情况下,即使当前没有正在显示锁定检测框,也可以响应于触摸停止而立即确定追踪对象。可选地,在根据来自姿势检测单元218的输出或者对LV图像的时基相关性的分析判断为数字照相机100自身正在移动的情况下,即使当前没有正在显示锁定检测框,也可以响应于触摸停止而立即确定追踪对象。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可想到用户希望追踪LV图像中的移动物体。另外,如果设置了用于拍摄移动量高的被摄体的拍摄模式,则即使当前没有正在显示锁定检测框,也可以响应于触摸停止而立即确定追踪对象。在多个场景特定拍摄模式中,可以给出(上述的)运动拍摄模式、烟花模式、宠物(动物)拍摄模式和儿童(孩子)拍摄模式作为用于拍摄移动量高的被摄体的拍摄模式的示例。可以给出肖像拍摄模式、花卉拍摄模式、食物拍摄模式、拍卖物品拍摄模式和风景拍摄模式作为不用于拍摄移动量高的被摄体的拍摄模式的示例(用于拍摄移动量低的被摄体的拍摄模式)。
相反,如果在拍摄运动图像时(在记录运动图像时)误追踪了不期望的被摄体并且聚焦于该不期望的被摄体,则还将记录聚焦于不期望的被摄体的状态,这是不希望的情形。因而,为了在拍摄运动图像的同时(在记录运动图像的同时)可靠地防止聚焦于不期望的被摄体,即使在指定位置指示符已移动到被摄体检测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触摸停止之后的预定时间量之后确定追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指定位置指示符的位置是否是被摄体检测位置来设置不同的时间量,并且对于指定位置指示符的位置是被摄体检测位置的情形,可以减少在确定之前等待的时间。
尽管在追踪确定时以及在锁定到指定位置指示符的检测框时等使用表述“在附近”,但为了执行各处理而必须“靠近”项的程度的阈值可以是由用户可改变的,或者可以根据拍摄场景而自动改变。例如,在拍摄移动物体的场景中、并且在用于拍摄移动物体的拍摄模式中,可能假定难以跟随移动物体,因而即使指定位置指示符与通常情况相比离被摄体更远,也判断为“在附近”。
通过触摸&拖动AF功能所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接着,将使用图13A~13C、图13D1和13D2、图13E1和13E2以及图13F1和13F2来说明在如下情况下执行的操作的示例:使用触摸&拖动AF功能,用户进行触摸移动,以从追踪LV图像的右侧的花的位置切换到追踪LV图像的左侧的人物。
图13A~13C、图13D2、图13E2和图13F2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的示例。图13D1、13E1和13F1示出在不应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例,并且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效果的比较例。图13A~13C、图13D1~13D2、图13E1~13E2和图13F1~13F2假定以下:
触摸&拖动AF:“有效”
位置指定方法:相对位置指定
触摸响应区域:整个表面
眼睛接近/眼睛非接近:眼睛接近状态
图13A示出在没有进行触摸(未触发)的情况下追踪在进行中的示例。正在追踪作为LV图像的一部分中的被摄体的花,并且在EVF 101b中针对LV图像中的花显示追踪框1138。没有手指正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
图13B示出在图13A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了触及的情况的示例。取消对花的追踪,而是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通过被摄体检测来检测人物的面部,因此在EVF 101b中针对LV图像中的人物的面部显示检测框1136。手指F正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
图13C示出在图13B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了触摸移动使得手指F移动到左上方的情况的示例。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根据触摸移动而移动到左上方。在该示例中,该位置与作为此时恰好正在移动的被摄体的蝴蝶一致。手指F已经移动靠近触摸面板104a的左端,因而用户难以进一步向左进行触摸移动。然而,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尚未到达与人物相对应的期望位置,因而用户进行触摸停止,在右侧进行另一触及,然后尝试向左进行触摸移动。
图13D1示出如下情况下的示例:在图13C所示的状态下进行触摸停止,并且在无需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的情况下确定追踪对象。立即确定在进行触摸停止的时间点时的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处的蝴蝶以供追踪;针对并非是用户的期望被摄体的蝴蝶显示追踪框1138,并且开始追踪。
图13E1示出如下情况的示例:在用户进行了第二次触及之前,蝴蝶已从图13D1所示的状态移动。正在追踪蝴蝶,因而追踪框1138连同蝴蝶一起移动到右侧的花附近。
图13F1示出如下情况的示例:用户在图13E1所示的状态下进行另一触及,然后从右侧向左侧进行触摸移动(第二次触摸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从追踪了蝴蝶并违背用户意愿而向右侧移动的追踪框1138的位置(图13E1)起移动,因而即使进行第二次触摸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也不能移动到与人物相对应的期望位置。因此,如果不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则存在如下的情况:追踪并非意图的被摄体,这会妨碍用户的用于指定AF位置的操作(追踪位置指定操作)。
将使用图13D2、图13E2和图13F2来说明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的情况的示例。
图13D2示出如下状态的示例:在图13C所示的状态下进行触摸停止,并且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由于在图13C所示的时间点(紧接在触摸停止之前)没有正在显示锁定检测框,因此在S810中判断为“否”,并且不立即执行S813的追踪确定处理。
图13E2示出如下情况的示例:在用户进行第二次触及之前,蝴蝶已从图13D2所示的状态移动,因而被摄体的状态与图13E1所示的情况相同。如果在S811中没有执行用于中断追踪确定待机的操作、并且在S812中在触摸停止之后没有经过预定时间量,则不追踪蝴蝶。因而,尽管蝴蝶正在向右移动,但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在进行触摸停止的时间点之后没有移动。
图13F2示出如下情况的示例:用户在图13E2所示的状态下进行另一触及,然后从右侧向左侧进行触摸移动(第二次触摸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移动从在先前触摸停止的时间点(图13D2)该指示符显示的位置重新开始,因此响应于第二次触摸移动而成功移动到与人物相对应的期望位置。结果,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锁定到期望人物的检测框1136,并且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如果在该时间点进行触摸停止,则期望人物的追踪将在无需等待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开始,并且因此即使该人物移动也可以可靠地追踪该人物。以这种方式,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可以以更好的操作性更可靠地指定期望被摄体以供追踪。注意,如果在图13C所示的状态下用户希望追踪的被摄体是蝴蝶,则在该时间点半按下快门按钮102使得可以执行图9B所示的S907的触摸取消处理并且作为代替而追踪蝴蝶。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正在移动的被摄体中没有显示检测框1136,也可以在无需等待追踪确定的情况下(在不会丢失被摄体的情况下)指定要追踪的被摄体以供追踪。
接着,将使用图14A和14B、图14C1和14C2、图14D1和14D2、图14E1和14E2以及图14F来说明在如下情况下执行的操作的示例:使用触摸&拖动AF功能,用户尝试进行触摸移动,以从追踪LV图像的右侧的人物切换到追踪LV图像的左侧的人物。
图14A、图14B、图14C2、图14D2和图14E2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的示例。图14C1、图14D1、图14E1和图14F示出在不应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例,并且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效果的比较例。
图14A和14B、图14C1和14C2、图14D1和14D2、图14E1和14E2以及图14F假定以下:
触摸&拖动AF:“有效”
位置指定方法:绝对位置指定
触摸响应区域:整个表面
眼睛接近/眼睛非接近:眼睛接近状态
图14A示出在没有正在进行触摸(未触发)的情况下追踪在进行中的示例。在LV图像中存在两个人物(一个人物在右侧并且一个人物在左侧),并且正在追踪右侧的人物。在EVF 101b中针对LV图像的右侧的人物显示追踪框1138。还看到在比右侧的人物和左侧的人物更远的距离的山。没有手指正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
图14B示出在图14A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了触及的情况的示例。取消对右侧的人物的追踪,而是针对右侧的人物中的在与触摸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已检测到的面部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手指F正在触摸触摸面板104a的右侧。
图14C1、图14D1、图14E1和图14F示出不同于图6C所示的S626和S627、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处执行连续AF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例。
图14C1示出如下的触摸移动在进行中的示例,其中在该触摸移动中,手指F正从图14B所示的状态起向着左侧的人物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根据触摸移动而向左移动,并且定位在山上。在该示例中,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处正在执行连续AF,这导致执行AF使得山聚焦但前景中的两个人物模糊。由于前景中的两个人物模糊,因此从LV图像中无法检测到面部,并且不显示检测框1136。此时,有可能人物将如此模糊使得即使用户也不能将这些人物识别为人物。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看不见作为期望人物的左侧人物,并且将不再知晓继续触摸移动的方式,这使得难以指定追踪对象。另外,不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是否位于用户希望聚焦的被摄体,聚焦状态都将根据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而快速波动,这使得难以查看LV图像。
图14D1示出紧挨在从图14C1的状态起进一步向左进行触摸移动、并且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左侧的期望人物的位置之后所执行的操作的示例。尽管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处执行连续AF,但在图14C1中左侧的人物模糊,这导致存在略微停顿、直到左侧的人物聚焦为止;如此,没有正在检测左侧的人物的面部。因此,尽管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已到达左侧的期望人物的位置,但未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因而,存在用户将误认为不能指定左侧的期望人物以供追踪的风险。
图14E1示出从图14D1所示的状态起进行了触摸停止的示例。由于在未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的状态下进行了触摸停止,因此执行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由此左侧的人物没有立即被确定为追踪对象。如果在追踪确定待机期间左侧的人物已移动,则即使在进行了触摸停止的时间点成功指定了左侧的人物的位置,也无法再指定左侧的人物以供追踪。
图14F示出如下的示例:在图14E1所示的状态之后经过了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并且针对左侧的期望人物开始了追踪。因而,在未应用本实施例的图14C1、图14D1、图14E1和图14F中,难以执行用于使追踪位置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左侧的人物)的操作。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左侧的人物)的情况下,还存在期望被摄体(左侧的人物)未聚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立即进行拍摄,则进行拍摄的定时将延迟了使用拍摄准备操作使拍摄聚焦所需的时间量。换句话说,存在用户将错过拍摄机会的风险。
另一方面,将使用图14C2、图14D2和图14E2来给出如下示例:如本实施例所述,在正在显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期间,基于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不执行AF。
图14C2示出如下的触摸移动在进行中的示例,其中在该触摸移动中,手指F正从图14B所示的状态起向着左侧的人物移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根据该触摸移动而向左移动,并且定位在山上。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状态下,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处不执行连续AF(S626、S629、S721)。因此,前景中的两个人物聚焦,检测这两个人物的面部,并且在这些面部的位置处显示检测框1136。如此,用户可以简单地向着左侧的人物的检测框1136继续触摸移动,这使得容易将AF位置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即,改变追踪对象)。此外,不论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的位置如何,聚焦状态都不会大幅波动,因而LV图像不会难以查看。
图14D2示出紧挨在从图14C2的状态起进一步向左进行触摸移动、并且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左侧的期望人物的位置之后所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由于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在左侧的检测框1136附近,因此锁定检测框1140被显示成锁定到针对左侧的人物的检测框。
图14E2示出从图14D2所示的状态起进行了触摸停止的示例。由于在显示锁定检测框1140的状态下进行了触摸停止,因此在无需执行追踪确定待机(S811、S812)的情况下,立即将左侧的人物确定为追踪对象,并且开始追踪。因此,即使在触摸停止之后左侧的人物已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追踪左侧的人物。另外,由于在指定位置指示符1139移动到期望被摄体(左侧的人物)的情况下、期望被摄体(左侧的人物)聚焦,因此如果要立即进行拍摄,则立即聚焦并进行拍摄。换句话说,可以在不会错过拍摄机会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注意,系统控制单元201所进行的上述各种控制可以由单个硬件执行,或者设备整体的控制可以通过在多个硬件之间分担处理来执行。
尽管前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意图局限于特定实施例,并且没有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的所有变化均意图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此外,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例。
前述实施例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触摸&拖动AF功能的数字照相机的情况的示例,其中在该触摸&拖动AF功能中,通过在查看EVF的同时进行触摸操作来指定AF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在通过触摸操作移动AF框的同时进行拍摄的功能的任何设备。关于参考图5A和5B所述的用于切换显示目的地的处理,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用于控制目镜取景器的显示的任何显示控制设备,即使该设备不具有摄像功能。换句话说,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和PDA、移动电话终端和便携式图像查看器、数字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装置、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终端和智能电话等。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投影设备、以及包括显示器的家用设备、车载设备和医疗装置等。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作为移动电话的一种的)智能电话和平板终端等的摄像控制设备,其中这些摄像控制设备使用硬连线或无线通信部件连接至摄像设备,并且通过远程操作控制摄像设备。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可被实现为通过以下所执行的处理: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经由网络或者利用存储介质供给至系统或设备,然后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出并执行该程序。本发明也可以由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实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因此,为了向公众告知本发明的范围,添加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本申请要求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70064、日本专利申请2016-169621和日本专利申请2016-169622的优先权,并且这三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被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00…数字照相机
101…显示单元
104…操作单元
201…系统控制单元

Claims (23)

1.一种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设备包括:
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追踪对象;
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
显示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件中在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
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在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以及
被摄体检测部件,用于从所述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特定被摄体,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如果所述指示符在所述特定被摄体附近,则响应于该触摸的释放,在无需等待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追踪,并且如果所述指示符不在所述特定被摄体附近,则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量之后执行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正在检测到触摸期间所述指示符的位置在所述特定被摄体附近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件显示不同于所述指示符的检测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在等待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量期间检测到特定操作的情况下,从检测到该特定操作的时间点起开始追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F控制部件,用于在第一AF模式和第二AF模式其中之一中执行AF操作,所述第一AF模式用于对追踪对象执行自动调焦,以及所述第二AF模式用于在无需对追踪对象执行自动调焦的情况下在预定位置处执行自动调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AF操作是连续AF,在所述连续AF中,连续执行AF操作使得AF位置自动保持聚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AF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响应于不再检测到触摸,立即执行自动调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景器,
其中,所述显示部件是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以及
所述触摸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对所述取景器外的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显示部件,其位于所述取景器外,
其中,所述触摸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对所述第二显示部件的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显示目的地能够切换到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件其中之一,以及
在所述显示目的地是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件控制与所述移动操作相对应的所述指示符的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目的地是所述第二显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响应于检测到触摸操作,开始追踪,并且即使存在用于移动所述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所述追踪对象也不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时间量根据拍摄条件而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拍摄模式中,与第二拍摄模式相比,所述预定时间量更短,以及
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是运动拍摄模式、烟花拍摄模式、动物拍摄模式和儿童拍摄模式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移动物体已被检测为被摄体的情况下,与移动物体未被检测为被摄体的情况相比,使所述预定时间量更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摄像设备中检测到预定移动的情况下,与没有检测到所述预定移动的情况相比,使所述预定时间量更短。
15.一种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控制设备包括:
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追踪对象;
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
显示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件中在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响应于在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
其中,所述追踪对象的位置指定方法能够被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和相对位置指定其中之一,在所述绝对位置指定中,所述触摸位置与操作面中的位置坐标相关联,以及在所述相对位置指定中,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操作面中的位置坐标不相关联,以及
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绝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响应于触摸的释放,在无需等待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追踪,并且在所述相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量之后执行追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在正在记录运动图像期间,不论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是否在特定被摄体附近并且不论所述位置指定方法如何,在触摸释放之后,都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量后开始追踪。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景器,
其中,所述显示部件是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以及
所述触摸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对所述取景器外的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显示部件,其位于所述取景器外,
其中,所述触摸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对所述第二显示部件的操作面进行的触摸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显示目的地能够切换到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件其中之一,以及
在所述显示目的地是所述取景器内的显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件控制与所述移动操作相对应的所述指示符的显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目的地是所述第二显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执行控制,使得响应于检测到触摸操作,开始追踪,并且即使存在用于移动所述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所述追踪对象也不改变。
21.一种摄像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控制设备包括: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追踪对象;以及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控制步骤,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件中在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
控制步骤,用于响应于在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以及
被摄体检测步骤,用于从所述实时取景图像中检测特定被摄体,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执行控制,使得如果所述指示符在所述特定被摄体附近,则响应于该触摸的释放,在无需等待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追踪,并且如果所述指示符不在所述特定被摄体附近,则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量之后执行追踪。
22.一种摄像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控制设备包括:追踪部件,用于追踪摄像部件所拍摄到的实时取景图像中的追踪对象;以及触摸检测部件,其能够检测触摸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显示控制步骤,用于响应于所述触摸检测部件检测到移动触摸位置的移动操作,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件中在基于所述移动操作的移动量的位置处显示指示符;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响应于在释放了用于进行所述移动操作的触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量,执行控制,使得所述追踪部件追踪基于所述指示符的位置所确定的追踪对象,
其中,所述追踪对象的位置指定方法能够被设置为绝对位置指定和相对位置指定其中之一,在所述绝对位置指定中,所述触摸位置与操作面中的位置坐标相关联,以及在所述相对位置指定中,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操作面中的位置坐标不相关联,以及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执行控制,使得在所述绝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响应于触摸的释放,在无需等待经过所述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立即开始追踪,并且在所述相对位置指定的情况下,在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量之后执行追踪。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摄像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780053511.1A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644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0667.XA CN112653837B (zh)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011474772.0A CN112653838B (zh) 2016-08-31 2017-06-16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9621 2016-08-31
JP2016170064A JP6397454B2 (ja) 2016-08-31 2016-08-31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6169621A JP6765901B2 (ja) 2016-08-31 2016-08-31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6-170064 2016-08-31
JP2016169622A JP6765902B2 (ja) 2016-08-31 2016-08-31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6-169622 2016-08-31
PCT/JP2017/022254 WO2018042824A1 (ja) 2016-08-31 2017-06-16 撮像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4772.0A Division CN112653838B (zh) 2016-08-31 2017-06-16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011470667.XA Division CN112653837B (zh)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4239A CN109644239A (zh) 2019-04-16
CN109644239B true CN109644239B (zh) 2020-12-15

Family

ID=6130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0667.XA Active CN112653837B (zh)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1780053511.1A Active CN109644239B (zh)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011474772.0A Active CN112653838B (zh) 2016-08-31 2017-06-16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0667.XA Active CN112653837B (zh) 2016-08-31 2017-06-16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4772.0A Active CN112653838B (zh) 2016-08-31 2017-06-16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92853B2 (zh)
EP (2) EP4102827A1 (zh)
CN (3) CN112653837B (zh)
WO (1) WO20180428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0698A1 (ja) 2016-01-28 2017-08-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788518B2 (ja) * 2016-03-22 2020-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WO2018042824A1 (ja) 2016-08-31 2018-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910870B2 (ja) * 2017-07-03 2021-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88035A1 (ja) * 2018-03-28 2019-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通知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JP7458756B2 (ja) * 2019-11-29 2024-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1131562A1 (ja) * 2019-12-27 2021-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21144121A (ja) * 2020-03-11 2021-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7463155B2 (ja) * 2020-03-25 2024-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383552B2 (ja) * 2020-03-31 202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2135662A1 (en) * 2020-12-21 2022-06-30 Haag-Streit Ag Ophthalmic microscope with proximity detector
CN114895666B (zh) * 2022-04-11 2024-04-19 广州镭晨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1686A (ja) * 1992-01-14 1993-07-30 Canon Inc ビデオカメラ
JP2008017130A (ja) * 2006-07-05 2008-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742104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显示程序
CN101937267A (zh) * 2009-07-03 2011-01-05 北京宏景捷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鼠标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JP2011223476A (ja) * 2010-04-13 2011-11-04 Sony Corp 撮像装置、検波枠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57661A (zh) * 2010-10-18 2012-05-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JP2012203143A (ja) * 2011-03-24 2012-10-22 Olympus Imaging Corp 表示装置
WO2013089190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撮像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処理可能な追尾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1732A (ja) * 2001-10-18 2003-04-23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929630B2 (ja) * 2005-07-06 2012-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48436B2 (ja) * 2010-09-10 2015-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2099872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12173531A (ja) * 2011-02-22 2012-09-10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3070164A (ja) * 2011-09-21 2013-04-18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5854848B2 (ja) * 2012-01-10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2857633A (zh) * 2012-08-15 2013-01-02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测距系统
KR101918760B1 (ko) * 2012-10-30 2018-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JP6238756B2 (ja) 2013-03-27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780841A (zh) * 2014-01-23 2014-05-0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JP6468005B2 (ja) 2015-03-11 2019-02-1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JP6455246B2 (ja) 2015-03-11 2019-01-2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浄化システム
JP2016170064A (ja) 2015-03-13 2016-09-2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788518B2 (ja) * 2016-03-22 2020-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WO2018042824A1 (ja) 2016-08-31 2018-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18207309A (ja) * 2017-06-05 2018-12-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958825B2 (en) * 2017-10-17 2021-03-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91686A (ja) * 1992-01-14 1993-07-30 Canon Inc ビデオカメラ
JP2008017130A (ja) * 2006-07-05 2008-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742104A (zh) * 2008-11-19 2010-06-16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显示程序
CN101937267A (zh) * 2009-07-03 2011-01-05 北京宏景捷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鼠标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JP2011223476A (ja) * 2010-04-13 2011-11-04 Sony Corp 撮像装置、検波枠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57661A (zh) * 2010-10-18 2012-05-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JP2012203143A (ja) * 2011-03-24 2012-10-22 Olympus Imaging Corp 表示装置
WO2013089190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撮像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り処理可能な追尾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91101A1 (en) 2019-06-20
CN112653838B (zh) 2022-08-30
CN112653838A (zh) 2021-04-13
US20210218903A1 (en) 2021-07-15
CN112653837A (zh) 2021-04-13
EP3509291A4 (en) 2020-09-16
EP4102827A1 (en) 2022-12-14
EP3509291B1 (en) 2022-09-07
WO2018042824A1 (ja) 2018-03-08
CN109644239A (zh) 2019-04-16
US10992853B2 (en) 2021-04-27
CN112653837B (zh) 2022-09-13
US11272093B2 (en) 2022-03-08
EP3509291A1 (en) 2019-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239B (zh) 摄像控制设备、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936096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397454B2 (ja)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10771678B2 (en) Autofocu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arget of a detected object
US112339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receives line of sight input,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70103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2404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can execute fun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line of sight of us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833535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33810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765902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6765901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10924680B2 (en) Image cap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708516B2 (ja) 電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97356A (ja) 撮像制御装置
JP745125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418715B2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7210158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855317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22095306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1085979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21141462A (ja)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21068155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