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4298A - 贴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4298A
CN109624298A CN201910035317.1A CN201910035317A CN109624298A CN 109624298 A CN109624298 A CN 109624298A CN 201910035317 A CN201910035317 A CN 201910035317A CN 109624298 A CN109624298 A CN 109624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pasting
patch object
patch
hold
isolation p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5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35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4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4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42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1645 priority patent/WO20201438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贴膜方法,包括:将待贴膜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表面;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于液态介质内,所述隔离袋将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与所述液态介质隔离;将所述液态介质调至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并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在处于所述预设压强和预设温度下的所述液态介质内预设时间,以使所述待贴膜贴附于所述承贴物表面。本发明贴膜方法,适用于平面及复杂曲面的承贴物贴膜,贴膜效果好,承贴物贴膜良品率高:承贴物受力均匀、不易破裂;待贴膜与承贴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且待贴膜在承贴物边角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不易褶皱。

Description

贴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贴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玻璃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越来越受欢迎,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玻璃手机后壳、汽车玻璃、外饰件点表面装饰等。但是,由于玻璃易碎、且格调单一,通常需要在玻璃的表面贴附一层装饰膜,如此,不仅可以防止玻璃爆裂;还能起到装饰作用,比如,使玻璃制品可以具有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甚至不同纹理的显示效果。
现有的在3D玻璃上设置装饰膜的方法一般为模压法,即,在静模上设置与3D玻璃凸面相适配的膜腔,在动模上设置与3D玻璃凹面相适配的压凸,贴膜时,将3D玻璃固定放置于静模的模腔内,并将装饰膜放置在动模的压凸上,通过压凸将装饰膜热压贴附到3D玻璃上。但是,这种方法会存在以下缺点:
1)压凸与3D玻璃接触时,压力分布不均,容易将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压裂或压碎;
2)装饰膜和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间容易产生气泡;
3)装饰膜在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的边角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处容易褶皱,难以完全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贴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3D玻璃贴膜方法中,玻璃容易破裂,或容易产生气泡,或边角容易褶皱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贴膜方法,包括:
将待贴膜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表面;
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
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于液态介质内,所述隔离袋将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与所述液态介质隔离;
将所述液态介质调至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并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在处于所述预设压强和预设温度下的所述液态介质内预设时间,以使所述待贴膜贴附于所述承贴物表面。
可选地,将待贴膜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表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贴膜定位抵接于所述承贴物表面;
对所述待贴膜局部加热、加压,以使所述待贴膜局部预贴附于所述承贴物的表面。
可选地,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的步骤包括: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抽真空密封于所述隔离袋。
可选地,所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60摄氏度;和/或
所述预设压强大于或等于400千帕;和/或
所述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2分钟。
可选地,所述隔离袋的延伸率大于或等于80%;和/或,所述隔离袋的延展率小于或等于300%;和/或
所述隔离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8毫米。
可选地,所述贴膜方法还包括:
将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所述承贴物从所述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对其进行固化。
可选地,对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所述承贴物固化的方法包括热风干燥、和/或UV紫外光固化。
可选地,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贴膜的非贴合面设置第一辅助膜;和/或,在所述承贴物的背离所述待贴膜的表面设置第二辅助膜;
将以上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或硅胶;和/或
所述第二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或硅胶。
可选地,在将所述待贴膜贴附于所述承贴物表面之后还包括:
将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从所述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
根据所述待贴膜的类型,判断是否撕去所述待贴膜的基膜层;若需要撕去,则撕去所述待贴膜的基膜层。
本发明贴膜方法,通过将预贴附有待贴膜的承贴物放置在液态介质中,并通过隔离袋将其与液态介质隔离;然后,通过调节液态介质的温度和压强,使得预贴附有待贴膜的承贴物处于高温、高压的液态环境中,待贴膜与承贴物表面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均匀或近似均匀,从而可使得待贴膜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平顺地贴附于承贴物的表面。本发明贴膜方法,适用于平面及复杂曲面的承贴物贴膜,贴膜效果好,承贴物贴膜良品率高:承贴物受力均匀、不易破裂;待贴膜与承贴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且待贴膜在承贴物边角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不易褶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贴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贴膜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贴膜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示例中热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示例中待贴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示例中待贴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贴膜方法。
随着数字科技的提高与广泛应用,消费性电子数码产品、家电用品、汽车车内外零配件等的装饰和防爆保护已越来越被重视和应用,使得具有装饰和防爆保护的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而在这些产品中,带装饰和保护的基材由原来的有色塑胶,逐步向陶瓷、透明合成板材、透明PC、透明玻璃,甚至透明蓝宝石等转变;而且,其形状也由原来单一的平面、2.5D外形,向各种复杂曲面转变。未来,复杂曲面制品会成为主流。
本发明贴膜方法主要用于复杂曲面制品,如3D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的表面装饰膜的贴附,当然也可以用于平面制品的表面装饰膜的贴附;其中,复杂曲面制品为具有曲面变化或各种形状的产品,比如3D玻璃手机后壳、比如3D陶瓷制品、比如3D透明合成板材制品、比如透明PC制品,甚至是透明蓝宝石制品等。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复杂曲面制品、平面制品统称为承贴物。
其中,装饰膜既可以是单纯的只具有装饰作用的单功能膜,也可以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比如防爆、防静电、装饰等,多功能防护装饰膜。
在相关技术中,有些种类的装饰膜,其基膜层可以撕去;还有一些种类的装饰膜,其基膜层不能撕去。本发明贴膜方法均可以用于以上两类装饰膜,在以下实施例中会详细进行描述。另外,在以下的描述中,装饰膜称为待贴膜。
总体而言,所述待贴膜至少包括基层膜和热熔胶层。
其中,基膜层用于作为载体,以承载热熔胶层等其他层。
具体而言,所述基膜层具有较佳的延展性,且其在拉伸延长后不易收缩回弹;在后续的贴膜过程中时,基膜层在高温、高压的液态介质作用下,带动和/或跟随其他层沿承贴物的表面延伸,因基膜层具有较佳的延展性、且延伸后不易收缩回弹,其能够在承贴物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延展、填充,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待贴膜在承贴物的弯曲处发生褶皱,以有效地增加待贴膜的贴附效果。特别地,基膜层还能够保护其与承贴物之间的其他层(如热熔胶层等)。
具体的,基膜层可以为流延聚丙烯(CPP)薄膜层、或双向拉伸聚丙烯(OPP)薄膜层、或热可塑性聚氨酯(TPU)薄膜层,或其他具有良好延展性的薄膜层。
可选地,所述基膜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4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15毫米。
其中,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如此,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如此,在高温、高压下,热熔胶能平顺地粘接在物体表面。在后续的贴膜过程中,所述热熔胶层在高温、高压的液态介质作用下,可以将待贴膜固定贴附在承贴物表面,且有利于避免待贴膜在承贴物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发生褶皱。
本发明贴膜方法的主要实施方式是:将待贴膜与承贴物在高温、高压的液态环境中进行热压,使得热转印膜在高温、高压的液态介质作用下,平顺地完整贴附在承贴物上;然后,根据待贴膜的类型,判断是否将待贴膜的基膜层撕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贴膜方法包括:
S10、将待贴膜1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
可以理解,在步骤S10之前,还需要对承贴物2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如:用毛刷清扫。
可以理解,将待贴膜1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是指,将待贴膜1与承贴物2进行对位,并初步固定在一起。
如此,通过将待贴膜1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可防止在热压过程中,待贴膜1与承贴物2移位,从而可提高贴膜的效果和成功率。
可以理解,在步骤S10之前,还可包括对待贴膜1的裁切步骤S00:
S01、根据承贴物2的尺寸计算对应的待贴膜1的尺寸;
S02、根据计算得到的待贴膜1的尺寸,对待贴母膜进行裁切,以获得所需尺寸的待贴膜1;可选地,可采用模切的方式裁切待贴母膜,以获取所需待贴膜1。
当然,也可根据承贴物2的尺寸,直接生产/制作对应尺寸的待贴膜1,如此,就不必对待贴膜1进行裁切。
S20、将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装设于隔离袋中。
S30、将装设有待贴膜1和承贴物2的隔离袋放置于液态介质内,所述隔离袋将待贴膜1和承贴物2与液态介质隔离。
由于本发明贴膜方法是在液态介质中进行操作的,如果液态介质与待贴膜1和承贴物2接触,则会对热熔胶层10的粘性造成影响,从而会影响待贴膜1与承贴物2的贴附效果。
本发明贴膜方法,通过设置隔离袋,以装设装设有待贴膜1和承贴物2,从而可以隔绝液态介质与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从而可避免液态介质影响待贴膜1与承贴物2的贴附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隔离袋,可对待贴膜1和承贴物2形成防护,从而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刮花或损伤待贴膜1和承贴物2。
S40、将所述液态介质调至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并将装设有待贴膜1和承贴物2的隔离袋放置在处于预设压强和预设温度下的液态介质内预设时间,以使待贴膜1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
其中,将液态介质调至预设温度至少具有两种含义,其一为液态介质本身的温度即达到预设温度,此时不需要调节液态介质的温度,或者一直使液态介质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另一为液态介质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需要将其加热至预设温度。
具体的,所述预设温度为高温。
可选地,所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60摄氏度。应当理解,若预设温度过小,则会使待贴膜1与承贴物2所处的环境温度过小,热压效果不佳。
理论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预设温度越大,则热压效果越好。但应当理解,若预设温度过大,则也可能会对待贴膜1、或隔离袋、或承贴物2的自身材料特性造成破坏。因考虑到待贴膜1等材质的不同、或对热压效果等的需求不同,本发明方法对预设温度的最大值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自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65摄氏度。
具体的,所述预设压强为高压。
可选地,所述预设压强大于或等于400千帕。应当理解,若预设压强过小,则会使待贴膜1与承贴物2所处的环境压力过小,热压效果不佳。
理论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预设压强越大,则热压效果越好。但应当理解,若预设压强过大,则不仅可能会对待贴膜1、或隔离袋、或承贴物2的自身材料特性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增大设备成本。因考虑到待贴膜1等材质的不同、或对热压效果等的需求不同,本发明方法对预设压强的最大值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自行设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在参考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的基础上,并一并参考承贴物2的材质,来调整预设时间的长短。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2分钟。
可以理解,若预设时间过短,则液态介质对于待贴膜1和承贴物2的热压可能不够充分,以致待贴膜1的热熔胶层10与承贴物2表面的连接不够紧密,从而使得待贴膜1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脱落。
可以理解,针对由不同材质的承贴物2,需要的预设时间也各不相同,如相较于玻璃材质的承贴物2,塑料材质的承贴物2所需的置于液态介质内的预设时间更短。
如此,通过将装设有待贴膜1和承贴物2的隔离袋放置在液态介质内,并通过将液态介质的温度和压强分别调节至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液态介质会挤压待贴膜1与承贴物2,待贴膜1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会变形、延伸;同时,待贴膜1的热熔胶层10粘接贴附于承贴物2的表面,从而使得待贴膜1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
而且,由于液态介质内的任何位置的压强和温度均相等或近似相等,可使得待贴膜1与承贴物2表面的受力均匀或受力近似均匀,从而可使得待贴膜1平顺地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特别是对于具有边角弯曲结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部位的承贴物2来说,可使得待贴膜1能够在承贴物2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延展、填充,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待贴膜1在承贴物2的弯曲处发生褶皱,以有效地增加待贴膜1的贴附效果。
本发明贴膜方法,通过将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放置在液态介质中,并通过隔离袋将其与液态介质隔离;然后,通过调节液态介质的温度和压强,使得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处于高温、高压的液态环境中,待贴膜1与承贴物2表面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均匀或近似均匀,从而可使得待贴膜1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平顺地贴附于承贴物2的表面。
故而,本发明贴膜方法,适用于平面及复杂曲面的承贴物2贴膜,贴膜效果好,承贴物2贴膜良品率高:承贴物2受力均匀、不易破裂;待贴膜1与承贴物2之间不易产生气泡;且待贴膜1在承贴物2边角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不易褶皱。
在具体实施例中,以上步骤S30和S40可通过热转印装置3实现。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3包括抗压胆310、抗压密封组件320、温控装置330以及增压装置340,所述抗压胆310具有热压内腔3101及增压孔3102,所述抗压密封组件320可拆卸地密封热压内腔3101的开口,所述热压内腔3101内设置有液态介质;所述增压装置340通过增压孔3102调节热压内腔3101内的液态介质的压强,温控装置330用以调节热压内腔3101内的液态介质的温度。
具体而言,可通过热压内腔3101内的开口,将装设有待贴膜1和承贴物2的隔离袋放置在热压内腔3101内(热压内腔3101可事先设置有液态介质,也可在放入产品后再加注液态介质),然后通过抗压密封组件320密封热压内腔3101的开口。然后,通过温控装置330和增压装置340分别调控液态介质的温度和压强。
具体的,所述液态介质为水。可以理解,水是现有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液态介质,具有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等优点。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液态介质也可为油或其他液体。
进一步地,步骤S10包括:
S11、将所述待贴膜1定位抵接于承贴物2表面。
S12、对所述待贴膜1局部加热、加压,以使待贴膜1局部预贴附于承贴物2的表面。
在具体实施例中,以上步骤S11和S12可通过预对位机(图未示)来实现,所述预对位机包括预对位装置和加热装置。
具体的,将承贴物2固定在预对位装置的操作平台上,然后预对位装置在其对位系统的控制下将待贴膜1与承贴物2进行对位,可选为精密对位,其对位精度可选控制在±0.05mm以内;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待贴膜1局部加热、加压,以使待贴膜1局部预贴附于承贴物2的表面。
应当指出,于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对待贴膜1整体进行加热、加压,以使其全部预贴附于承贴物2的表面。
进一步地,步骤S20包括将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抽真空密封于隔离袋。具体而言,步骤S20包括:
S21、将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放入于隔离袋中;
S22、对以上隔离袋抽真空处理,以使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真空密封于隔离袋。
如此,通过抽真空处理,不仅可以抽离隔离袋内的气体,从而进一步地使待贴膜1与承贴物2之间不易产生气泡;而且,还具有辅助定位的作用,可使待贴膜1与承贴物2不易发生偏位。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排出隔离袋内的气体,比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袋的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可阻止液态介质进入隔离袋内,但可供隔离袋内的空气排出;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袋可选用材质柔软的材料制成;即是说,所述隔离袋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如此,可降低隔离袋对待贴膜1的受力影响,从而可降低隔离袋对待贴膜1的延伸的影响,从而可提高贴膜效果。
可选地,所述隔离袋的延伸率大于或等于80%。其中,所述延伸率是指延伸断裂时的最大形变量与原尺寸的比值。
可以理解,若隔离袋的延伸率过小,则会使隔离袋对待贴膜1的延伸影响过大,从而会影响贴膜效果。
理论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隔离袋的延伸率越大,隔离袋对待贴膜1的延伸影响越小。但也应当理解,隔离袋的延伸率越大,隔离袋的材质越珍贵,制作难度越大,成本越高。
可选地,隔离袋的延伸率大于或等于300%。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8毫米。
可以理解,若所述隔离袋的厚度过薄,则不仅会增大隔离袋的制作难度,增加制作成本;而且还易使隔离袋在热压过程破裂。若所述隔离袋的厚度过后,则会使隔离袋对待贴膜1的延伸影响过大,从而会影响贴膜效果。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袋的厚度可根据承贴物2的材质及形状进行选择。可选地,若承贴物2的材质较硬且形状较大,则宜选择较厚的隔离袋;若承贴物2的材质较软且形状较小,则宜选择较薄的隔离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20还包括:
S201、在所述待贴膜1的非贴合面设置第一辅助膜;和/或,在所述承贴物2的背离待贴膜1的表面设置第二辅助膜。
S202、将以上承贴物2装设于隔离袋中。
其中,所述待贴膜1的非贴合面是指,待贴膜1的背离承贴物2的表面。
具体的,在步骤S21之前,可根据承贴物2的材质、形状及局部开孔等细节设置,在待贴膜1的非贴合面设置第一辅助膜;和/或,可根据承贴物2的材质、形状及局部开孔等细节设置,在所述承贴物2的背离待贴膜1的表面设置第二辅助膜。然后,再将设置有第一辅助膜和/或第二辅助膜的承贴物2装设于隔离袋中。
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辅助膜可有助于待贴膜1在热压时延伸,从而可提高贴膜效果;和/或,通过设置第二辅助膜可有助于待贴膜1在承贴物2局部开孔处延伸,,从而可提高贴膜效果。即是说,通过设置辅助膜,具有对待贴膜1进行辅助贴合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辅助膜可采用材质柔软的材料制成;即是说,所述第一辅助膜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PU)、或硅胶等。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膜的厚度和大小,可根据承贴物2的结构来进行调整。
具体的,所述第二辅助膜可采用材质柔软的材料制成;即是说,所述第二辅助膜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可选地,所述第二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PU)、或硅胶等。
其中,所述第二辅助膜的厚度和大小,可根据承贴物2的结构来进行调整。
综合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S201、在所述待贴膜1的非贴合面设置第一辅助膜;和/或,在所述承贴物2的背离待贴膜1的表面设置第二辅助膜。
S21、将以上承贴物2放入于隔离袋中;
S22、对以上隔离袋抽真空处理,以使预贴附有待贴膜1的承贴物2真空密封于隔离袋。
当然,也可不设置第一辅助膜和第二辅助膜。
应当理解,当待贴膜1在液态介质的作用下完全贴附于承贴物2表面之后,需要将承贴物2依次从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即,在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S50、将贴附好待贴膜1的承贴物2从液态介质中取出。
进一步地,本发明贴膜方法还包括:
S60、根据待贴膜1的种类不同,判断是否撕去所述待贴膜1的基膜层50;若需要撕去,则撕去待贴膜1的基膜层50;如不需要,则不必撕去待贴膜1的基膜层50。
下文将列举两种不同的待贴膜1进行说明。
在待贴膜1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待贴膜1包括依次层叠的热熔胶层10、装饰层20、高延展性防护层30、离型层40及基膜层50。
对于这种待贴膜1,在待贴膜1热压贴附好以后,需要将离型层40和基膜层50撕去。
在待贴膜1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待贴膜1包括依次层叠的热熔胶层10和基膜层50。
对于这种待贴膜1,在待贴膜1热压贴附好以后,就不需要撕去基膜层50。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待贴膜1还包括装饰层20和防爆层60,所述装饰层20设于基膜层50与防爆层60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
本发明贴膜方法还包括:
S70、将贴附好待贴膜1的承贴物2从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对其进行固化。
可以理解,对于需要撕离基膜层50的待贴膜1,可在撕离基膜层50后,在对其进行固化。
如此,可大幅增强待贴膜1在承贴物2表面的附着力,使待贴膜1与承贴物2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对贴附好待贴膜1的承贴物2固化的方法包括热风干燥、和/或UV紫外光固化。
具体的,可提高热风干燥机进行加热固化,如此,可强化待贴膜1在承贴物2表面的附着力,使之贴合更紧密。
具体的,可提高UV紫外光进行加热固化,如此,可强化待贴膜1表面的抗化学试剂等的性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待贴膜1的特性、及实际情况,选择以上两种方式其中之一,或以上两种方式组合进行加热固化。当然,也可以不进行固化步骤。
应当指出,本发明贴膜方法,可通过计算、和/及有限次实验测得待贴膜1在热压完成后其边缘巧好与承贴物2边缘对齐、或达到预期效果时,对应的待贴膜1的初始尺寸,根据该初始尺寸进行裁切或制作相应的待贴膜1,以供热压用。或者,可将待贴膜1的初始尺寸设置偏大些,再在热压完成后,裁切掉多余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贴膜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不需要制作模具,可降低成本;
2)适用于平面及各种复杂曲面的承贴物2贴膜;
3)贴膜过程不易产生气泡;
4)贴膜过程不易产生褶皱;
5)不会划伤或损伤待贴膜1和承贴物2表面;
6)贴膜过程中,承贴物2受力均匀、不易破裂;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贴膜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表面;
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
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于液态介质内,所述隔离袋将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与所述液态介质隔离;
将所述液态介质调至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强,并将装设有所述待贴膜和承贴物的所述隔离袋放置在处于所述预设压强和预设温度下的所述液态介质内预设时间,以使所述待贴膜贴附于所述承贴物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贴膜对应预贴附于承贴物表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贴膜定位抵接于所述承贴物表面;
对所述待贴膜局部加热、加压,以使所述待贴膜局部预贴附于所述承贴物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的步骤包括: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抽真空密封于所述隔离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60摄氏度;和/或
所述预设压强大于或等于400千帕;和/或
所述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2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袋的延伸率大于或等于80%;和/或,所述隔离袋的延展率小于或等于300%;和/或
所述隔离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8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方法还包括:
将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所述承贴物从所述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对其进行固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所述承贴物固化的方法包括热风干燥、和/或UV紫外光固化。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贴附有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贴膜的非贴合面设置第一辅助膜;和/或,在所述承贴物的背离所述待贴膜的表面设置第二辅助膜;
将以上承贴物装设于隔离袋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或硅胶;和/或
所述第二辅助膜的材质为聚氨基甲酸酯或硅胶。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贴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待贴膜贴附于所述承贴物表面之后还包括:
将贴附好所述待贴膜的承贴物从所述液态介质和隔离袋中取出;
根据所述待贴膜的类型,判断是否撕去所述待贴膜的基膜层;若需要撕去,则撕去所述待贴膜的基膜层。
CN201910035317.1A 2019-01-11 2019-01-11 贴膜方法 Pending CN109624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317.1A CN109624298A (zh) 2019-01-11 2019-01-11 贴膜方法
PCT/CN2020/071645 WO2020143822A1 (zh) 2019-01-11 2020-01-13 贴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5317.1A CN109624298A (zh) 2019-01-11 2019-01-11 贴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4298A true CN109624298A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6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317.1A Pending CN109624298A (zh) 2019-01-11 2019-01-11 贴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4298A (zh)
WO (1) WO202014382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176A (zh) * 2019-06-27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覆膜曲面玻璃的贴合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4103091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能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热加压的3d贴膜方法
CN114103089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能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液体加热的3d贴膜方法
CN114193893A (zh) * 2021-11-23 2022-03-18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装饰膜贴合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TWI789571B (zh) * 2020-02-07 2023-01-11 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貼膜機及貼膜方法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727A (ja) * 1986-07-18 1988-02-10 テクトロニックス・インコ−ポレイテッド 積層板製造装置
WO2004078460A1 (ja) * 2003-03-07 2004-09-16 Kuraray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の接着方法
CN1206953C (zh) * 2004-02-23 2005-06-22 谭哲豪 采用真空液压制造头盔的方法
CN2724989Y (zh) * 2004-08-26 2005-09-14 卢铭津 航空模型木结构表面贴膜
CN201128344Y (zh) * 2007-12-29 2008-10-08 佛山美利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仿金属拉丝贴膜
CN102259707A (zh) * 2010-12-20 2011-11-30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绕膜方法
CN103632997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层叠方法以及层叠系统
CN105346191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嘉兴市上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的循环液压成型装置
CN105437714A (zh) * 2015-11-16 2016-03-30 嘉兴市上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的多级储能循环液压加压成型装置
CN105644107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柔性板及其压合方法
CN106572611A (zh) * 2016-10-21 2017-04-19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板在外层的覆盖膜压合方法
CN106891635A (zh) * 2017-01-18 2017-06-27 深圳市恒久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周曲面3d盖板的转印加工方法
CN107175943A (zh) * 2017-07-18 2017-09-19 郑君华 热转印方法及系统
CN107454225A (zh) * 2017-08-29 2017-12-08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立体弧面玻璃、手机盖及其制造方法和手机
CN207916228U (zh) * 2017-12-27 2018-09-28 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玻璃贴膜
CN207954929U (zh) * 2018-01-29 2018-10-12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热转印装置
CN208085349U (zh) * 2018-02-06 2018-11-13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热转印膜及热转印制品
CN108839333A (zh) * 2018-06-06 2018-11-20 三得应用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贴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727A (ja) * 1986-07-18 1988-02-10 テクトロニックス・インコ−ポレイテッド 積層板製造装置
WO2004078460A1 (ja) * 2003-03-07 2004-09-16 Kuraray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の接着方法
CN1206953C (zh) * 2004-02-23 2005-06-22 谭哲豪 采用真空液压制造头盔的方法
CN2724989Y (zh) * 2004-08-26 2005-09-14 卢铭津 航空模型木结构表面贴膜
CN201128344Y (zh) * 2007-12-29 2008-10-08 佛山美利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仿金属拉丝贴膜
CN102259707A (zh) * 2010-12-20 2011-11-30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绕膜方法
CN103632997A (zh) * 2012-08-24 2014-03-12 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层叠方法以及层叠系统
CN105346191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嘉兴市上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的循环液压成型装置
CN105437714A (zh) * 2015-11-16 2016-03-30 嘉兴市上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的多级储能循环液压加压成型装置
CN105644107A (zh) * 2015-12-28 2016-06-08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柔性板及其压合方法
CN106572611A (zh) * 2016-10-21 2017-04-19 惠州市金百泽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板在外层的覆盖膜压合方法
CN106891635A (zh) * 2017-01-18 2017-06-27 深圳市恒久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周曲面3d盖板的转印加工方法
CN107175943A (zh) * 2017-07-18 2017-09-19 郑君华 热转印方法及系统
CN107454225A (zh) * 2017-08-29 2017-12-08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立体弧面玻璃、手机盖及其制造方法和手机
CN207916228U (zh) * 2017-12-27 2018-09-28 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玻璃贴膜
CN207954929U (zh) * 2018-01-29 2018-10-12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热转印装置
CN208085349U (zh) * 2018-02-06 2018-11-13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热转印膜及热转印制品
CN108839333A (zh) * 2018-06-06 2018-11-20 三得应用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贴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176A (zh) * 2019-06-27 2019-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覆膜曲面玻璃的贴合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TWI789571B (zh) * 2020-02-07 2023-01-11 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貼膜機及貼膜方法
CN114103091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能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热加压的3d贴膜方法
CN114103089A (zh) * 2020-08-28 2022-03-01 深圳市能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液体加热的3d贴膜方法
CN114193893A (zh) * 2021-11-23 2022-03-18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装饰膜贴合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3822A1 (zh)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4298A (zh) 贴膜方法
EP0030827A1 (en) Decorative embl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KR19990077839A (ko) 접착 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382506A1 (en) Eyeglass frame with embedded decorative design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175943A (zh) 热转印方法及系统
CN109720137A (zh) 一种用于精密贴膜的热转印方法
JPH08276459A (ja) 非接触ic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76593B (zh) 贴膜方法及其用途与玻璃面板
EP0802030A3 (en)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a sensor into a panel body
CN105799142A (zh) 手机外壳的生产工艺及其膜压装置及其制得的手机外壳
CN107127982A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成型的均压板柔性连接方法
CN207388443U (zh) 板材、制备板材的装置、移动终端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64065B (zh) 曲面玻璃屏保护膜的一体成型加工工艺及其保护膜
JP2813165B2 (ja) シリコンラバーを使った一体成形方法
CN107984816B (zh) 一种具立体镭射装饰效果的装饰贴膜及其生产工艺
CN213861676U (zh) 一种硅胶圆点立体3d转移烫画结构
CN110271176A (zh) 覆膜曲面玻璃的贴合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7718815A (zh) 板材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制备板材的装置
KR101402955B1 (ko) 입체무늬 성형용 금형장치
JPH07276395A (ja) 表皮付き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12005656B2 (en)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40042709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193893A (zh) 装饰膜贴合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20926652U (zh) 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车膜
CN220198909U (zh) 转印热熔胶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