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4929U - 热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4929U
CN207954929U CN201820150324.7U CN201820150324U CN207954929U CN 207954929 U CN207954929 U CN 207954929U CN 201820150324 U CN201820150324 U CN 201820150324U CN 207954929 U CN207954929 U CN 207954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pressing
resistance
compression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03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 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03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4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4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4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转印装置,包括抗压胆、抗压密封组件以及增压装置,所述抗压胆上设有热压内腔及增压孔,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可拆卸地密封热压内腔的开口,所述增压装置用于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注入热压内腔内,以增大所述热压内腔内的所述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使其达到预设压强,以对放置于热压内腔内的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进行热压。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可大大提高装饰膜和承印物贴合、粘接的对位精度;可使得装饰膜与承印物之间粘接牢固、稳定、不易脱附;可使装饰膜和承印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可使得边角弯曲、或内部凸起/凹陷弯曲的承印物的弯曲地方得以完现贴合;此外,热压过程中,可使承印物不易破裂。

Description

热转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印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3D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越来越受欢迎,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比如汽车上、外饰件点表面装饰、手机后壳、等。但是,由于玻璃易碎、且格调单一,通常需要在玻璃的表面贴附一层装饰膜,如此,不仅可以防止玻璃爆裂;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得玻璃制品可以具有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甚至不同纹理的显示效果。
现有的在3D玻璃上设置装饰膜的方法一般为模压法,即,在静模上设置与3D玻璃凸面相适配的膜腔,在动模上设置与3D玻璃凹面相适配的压凸,贴膜时,将3D玻璃固定放置于静模的模腔内,并将装饰膜放置在动模的压凸上,通过压凸将装饰膜热压贴附到3D玻璃上。但是,这种方法会存在以下缺点:
1)压凸与3D玻璃接触时,压力分布不均,容易将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压裂或压碎;
2)装饰膜和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间容易产生气泡;
3)装饰膜在3D玻璃或其他类似3D产品的边角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处容易褶皱,难以完全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转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3D玻璃贴膜方法中,玻璃容易破裂,容易产生气泡,边角容易褶皱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转印装置,包括:
抗压胆,所述抗压胆上设有热压内腔及与所述热压内腔连通的增压孔,所述热压内腔具有一开口;所述热压内腔用于预设温度的盛放热压液态介质,并用于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抗压密封组件,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可拆卸地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以及
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用于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注入所述热压内腔内,以增大所述热压内腔内的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使其达到预设压强。
优选地,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塞,所述抗压塞可拆卸地塞设于所述热压内腔,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或者
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盖,所述抗压盖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抗压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抗压塞或抗压盖与所述抗压胆之间,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增压外壳,所述增压外壳具有一抗压胆安装腔;
所述抗压胆固定安装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且至少部分所述抗压胆的外周面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增压外壳与所述抗压胆之间形成盛液外腔;
所述盛液外腔用于盛放预设温度的热压液态介质,所述增压孔连通所述盛液外腔与所述热压内腔。
优选地,所述抗压胆位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盛液外腔包围所述抗压胆。
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部放置于所述盛液外腔,以将所述热压液态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
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升降装置,所述抗压胆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升降。
优选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抗压胆的外侧,且其出液端与所述增压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抗压胆的材质为钢材。
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真空密封袋,所述真空密封袋用以封装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可大大提高装饰膜和承印物贴合、粘接的对位精度;可使得装饰膜与承印物之间粘接牢固、稳定、不易脱附;可使装饰膜和承印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可使得边角弯曲、或内部凸起/凹陷弯曲的承印物的弯曲地方得以完现贴合;此外,热压过程中,可使承印物不易破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塞,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丝杆传动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盖,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直线电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液压装置;
图4为图3中热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盖。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转印装置。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用于3D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的表面装饰膜的贴附,当然也可以用于平面制品的表面装饰膜的贴附;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3D制品、平面制品统称为承印物。其中,装饰膜即可以是单纯的只具有装饰作用的单功能膜,也可以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比如防爆、防静电、装饰等,多功能防护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包括:
抗压胆10,所述抗压胆10上设有热压内腔11及与热压内腔11连通的增压孔12,所述热压内腔11具有一开口111;所述热压内腔11用于盛放预设温度的热压液态介质(图未示),并用于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图未示);
抗压密封组件20,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可拆卸地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以及增压装置30,所述增压装置30用于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12注入热压内腔11内,以增大热压内腔11内的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使其达到预设压强。
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1)将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即待热压物,放入抗压胆10的热压内腔11内;
2)使用抗压密封组件20将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固定密封;
3)通过增压装置30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12注入热压内腔11内,使热压液态介质淹没待热压物,即待热压物完全沉浸在热压液态介质中,然后继续向热压内腔11内注入热压液态介质,使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达到预设值,并保持预设时间,以对待热压物进行热压。在热压过程中,因为热压内腔11密封,所以热压内腔11内的任何位置的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均相等,即可使得待热压物外表面任何位置收到的压力均相等,从而使得装饰膜的粘接层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与承印物的表面充分接触并粘接。
4)热压完成后,将抗压密封组件20卸下,即打开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取出热压后的装饰膜及承印物;然后重复上述过程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易知,热压内腔11内可事先注入热压液态介质,然后再放入待热压物;也可在将待热压物放入热压内腔11内之后,向热压内腔11内注入热压液态介质,最后再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等。
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通过在抗压胆10上设置热压内腔11,用于盛放预设温度的热压液态介质、并用于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以提供热压空间;通过设置抗压密封组件20,可将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固定密封;并通过在抗压胆10上设置与热压内腔11连通的增压孔12,使得增压装置30可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12注入热压内腔11内,以增大热压内腔11内的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从而可使得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置于高均温、高均压的热压液态介质内,以使得装饰膜的粘接层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与承印物的表面充分接触并粘接、且粘接牢固、稳定、不易脱附。
可以理解,相较于传统的模压法,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采用液体热压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热转印装置100热压前,可先对装饰膜和承印物进行对位和预贴,从而可大大提高贴合的对位精度;实际测试和生产中,可实现0.02-0.05毫米的精度;
2)在热压过程中,装饰膜和承印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
3)通过高均温、高均压的热压液态介质挤压承印物,可以使得承印物受力均匀,且不易破裂;
4)通过高温热压液态介质传导热量到待热压物上,可保证待热压物受热均匀,装饰膜和承印物的贴合效果更好,粘接牢固、稳定、不易脱附;
5)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热压贴合时,由于热压液态介质传导的压力可以到达待热压物表面的任何需要的地方,且压力均匀,所以对边角弯曲、或内部凸起/凹陷弯曲的承印物,包括但不限于3D玻璃,可使得其的弯曲地方可以实现完现贴合;
6)可大规模循环生产,且生产效率高;热压液态介质可重复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
7)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所以,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可先对装饰膜和承印物进行对位和预贴,从而可大大提高装饰膜和承印物贴合、粘接的对位精度;可使得装饰膜的粘接层与承印物的表面充分接触并粘接,且粘接牢固、稳定、不易脱附;可使装饰膜和承印物之间不易产生气泡;而且,热压过程中,承印物不易破裂;更重要的是,可使得边角弯曲、或内部凸起/凹陷弯曲的承印物,包括但不限于3D玻璃,的弯曲地方可以实现完现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包括抗压塞21,所述抗压塞21可拆卸地塞设于热压内腔11,以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
如此,通过抗压塞21与热压内腔11的配合,可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抗压塞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密封性,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图未示),该密封圈设于抗压塞21的外周面与热压内腔11的内壁面之间,以进一步地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
具体的,所述密封圈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粘接在所述抗压塞21的上下两端,如此,可进一步提高抗压塞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所述抗压塞21插入热压内腔11内,所述抗压塞21的下端和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处设有导向结构(图未示),以引导所述抗压塞21插入热压内腔11。比如,所述抗压塞21的下端向下呈减缩设置;又比如,所述热压内腔11的开口端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的侧槽壁向下呈减缩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包括抗压盖21,所述抗压盖21可拆卸地盖设于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以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
如此,通过抗压盖21与抗压胆10的配合,可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其也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抗压盖21包括顶盖212及围设于顶盖212周缘的侧盖213,所述侧盖213套设于抗压胆10的开口端,以使顶盖212盖设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抗压盖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密封性,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图未示),该密封圈设于侧盖213的内侧面和抗压胆10开口端的外侧面之间,以进一步地密封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
当然,所述密封圈也可设置在顶盖212的内侧面与抗压胆10的开口端的上端面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压盖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密封性,所述顶盖212的内侧面抗压胆10的开口端的上端面其中之一设有密封环凸(图未示),另一设于与密封环凸适配的密封环槽(图未示),所述密封环凸可转动地位于密封环槽。
如此,通过密封环凸与密封环槽之间的配合,既可增强抗压盖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密封性,又不会影响抗压盖21与抗压胆10之间的装配。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了便于密封环凸与密封环槽之间的装配,所述密封环凸的自由端和密封环槽其中之一应设有导向结构,以引导密封环凸插入密封环槽。该导向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增压外壳40,所述增压外壳40具有一抗压胆安装腔(图未标);
所述抗压胆10固定安装于抗压胆安装腔,且至少部分抗压胆10的外周面与抗压胆安装腔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在增压外壳40与抗压胆10之间形成盛液外腔41;
所述盛液外腔41用于盛放预设温度的热压液态介质,所述增压孔12连通盛液外腔41与热压内腔11,以使盛液外腔内的热压液态介质可经增压孔12注入热压内腔11内。
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通过设置增压外壳40,并在增压外壳40上形成抗压胆安装腔;所述抗压胆10安装在该抗压胆安装腔内,且与抗压胆安装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盛液外腔41,盛液外腔41内可存放热压液态介质。如此,一方面,增压外壳40可以防护抗压胆10,而且也便于固定抗压胆10;另一方面,在增压外壳40与抗压胆10之间形成盛液外腔41,可使得热压液态介质的存放变得简单、方便;相较于设置独立的容器来存放热压液态介质,上述设计还能够降低热转印装置100的工作空间,且便于热转印装置100的操作和搬运。
此外,将热压液态介质设于抗压胆10的外侧,可减缓热压内腔11内热压液态介质温度的下降速度,从而可进一步增强装饰膜和承印物的贴合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抗压胆10位于抗压胆安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盛液外腔41包围抗压胆10。
如此,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增压外壳40与抗压胆10之间空间,以增大盛液外腔41的有效容积;而且因为盛液外腔41内的热压液态介质均匀包围抗压胆10,可以使得热压内腔11内热压液态介质的周向温度的下降速度均匀,以进一步增强装饰膜和承印物的贴合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加热装置50,所述加热装置50的加热部放置于盛液外腔41,以将热压液态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
如此,通过设置加热装置50,可保证热压液态介质具有足够的温度以完成对装饰膜和承印物热压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便于操作及使用抗压胆组件,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工作台60,所述抗压胆10固定于工作台60上。
具体地,所述抗压胆10固定安装于增压外壳40的抗压胆安装腔,所述增压外壳40固定于工作台60,以将抗压胆10固定于工作台60上。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升降装置70,所述升降装置70用于驱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
可以理解,抗压密封组件20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的,所以,抗压密封组件20一般采用结构强度较大的金属或合金制成,抗压密封组件20一般比较笨重,如果通过人工来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与抗压胆10的装配,不仅效率不高、人工成本高,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装置100,通过设置升降装置70,以用于驱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从而可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的机械化安装,简化安装过程,从而可提高热转印装置100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
可以理解,升降装置70的结构形式是多变的,本实用新型,基于结构简单和传动稳定的目的,提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构,但应当理解,所述升降装置70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升降装置70包括固定凸设于工作台60上的导向杆71、可滑动套设于导向杆71上的升降板72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72升降的第二动力装置75,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0固定连接于升降板72。
可以理解,所述升降板72可活动地位于抗压胆组件的上方,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悬设于升降板72的下方,所述可通过驱动升降板72的升降,来带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如此,可使抗压密封组件20远离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从而方便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或取出承印物;也可将抗压密封组件20靠近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以与抗压胆10连接。
如此,可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的机械化安装,从而可提高热转印装置100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5为丝杆传动装置,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工作台60上的第二传动丝杆751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杆751转动的动力单元(图未示),所述第二传动丝杆751的上端与升降板72螺纹连接,以驱动升降板72升降。如此,可带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以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的机械化安装。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5也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比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5为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安装于工作台60,且其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72固定连接,以驱动升降板72升降。又比如,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5为液压动力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安装于工作台60,且其的输出端与升降板72固定连接,以驱动升降板72升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传动柱73,所述传动柱73的上端与升降板72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抗压密封组件20固定连接。如此,抗压密封组件20通过传动柱73固定连接于升降板72,从而使得升降板72可带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
具体的,所述传动柱73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当然,抗压密封组件20也可与升降板72直接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70包括固定凸设于工作台60上的固定杆71、固定安装于固定杆71上端的固定板72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板72上的第一动力装置74;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4的输出端与抗压密封组件20固定连接,以驱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从而可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与抗压胆10之间的装配。
可以理解,所述固定板72位于抗压胆组件的上方,所述抗压密封组件2悬设于第一动力装置74的输出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4可驱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以使抗压密封组件20可远离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从而方便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或取出承印物;也可使抗压密封组件20靠近热压内腔11的开口111,以与抗压胆10连接。
如此,可实现抗压密封组件20的机械化安装,从而可提高热转印装置100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
具体的,如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4可以为液压动力装置。
如此,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4不仅可以用于驱动抗压密封组件20升降;也可用于在抗压密封组件20装配完成后,抵压抗压密封组件20,以进一步防止抗压密封组件20脱离抗压胆10,从而可提高抗压密封组件20与抗压胆10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当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4也可以为直线电机、丝杆传动装置等。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装置30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30设于抗压胆10的外侧,且其出液端与增压孔12连通。
如此,通过采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增压泵30来提供增压动力,可使得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的增加快速而稳定。
因钢材的加工技术成熟、性能优良,所以,抗压胆10的材质优选为钢材;比如,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抗压胆10的材质为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2兆帕,且小于或等于100兆帕的钢材。
可以理解,为了将装饰膜更好的贴附于承印物上,一定要对装饰膜和承印物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即抗压胆10需要具有足够大的抗压能力,若抗压胆10的抗压强度过小,则容易发生破裂,存在安全隐患;若抗压胆10的抗压强度过大,则会增大抗压胆10的制作难度,且会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真空密封袋(图未示),所述真空密封袋用以封装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如此,通过设置真空密封袋,可避免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直接与热压液态介质接触,从而避免其影响装饰膜与承印物的贴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放料架组件80,所述放料架组件80用以安放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进一步地,所述热转印装置100还包括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用以排出所述热压内腔内的气体、并防止热压液态介质经所述排气孔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抗压胆,所述抗压胆上设有热压内腔及与所述热压内腔连通的增压孔,所述热压内腔具有一开口;所述热压内腔用于预设温度的盛放热压液态介质,并用于放置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抗压密封组件,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可拆卸地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以及
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用于将热压液态介质经增压孔注入所述热压内腔内,以增大所述热压内腔内的热压液态介质的压强,使其达到预设压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塞,所述抗压塞可拆卸地塞设于所述热压内腔,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或者
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包括抗压盖,所述抗压盖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抗压塞或抗压盖与所述抗压胆之间,以密封所述热压内腔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增压外壳,所述增压外壳具有一抗压胆安装腔;
所述抗压胆固定安装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且至少部分所述抗压胆的外周面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增压外壳与所述抗压胆之间形成盛液外腔;
所述盛液外腔用于盛放预设温度的热压液态介质,所述增压孔连通所述盛液外腔与所述热压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胆位于所述抗压胆安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盛液外腔包围所述抗压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部放置于所述盛液外腔,以将所述热压液态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升降装置,所述抗压胆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抗压密封组件升降。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抗压胆的外侧,且其出液端与所述增压孔连通。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胆的材质为钢材。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装置还包括真空密封袋,所述真空密封袋用以封装已预贴装饰膜的承印物。
CN201820150324.7U 2018-01-29 2018-01-29 热转印装置 Active CN207954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324.7U CN207954929U (zh) 2018-01-29 2018-01-29 热转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324.7U CN207954929U (zh) 2018-01-29 2018-01-29 热转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4929U true CN207954929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0324.7U Active CN207954929U (zh) 2018-01-29 2018-01-29 热转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49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4298A (zh) * 2019-01-11 2019-04-16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贴膜方法
CN109720137A (zh) * 2019-01-11 2019-05-07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贴膜的热转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4298A (zh) * 2019-01-11 2019-04-16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贴膜方法
CN109720137A (zh) * 2019-01-11 2019-05-07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贴膜的热转印方法
WO2020143822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深圳凯和科技有限公司 贴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4929U (zh) 热转印装置
CN109624298A (zh) 贴膜方法
CN207875105U (zh) 热转印装置
CN207875106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7157680U (zh) 一种金属贴纸的封装装置
CN208085237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7874666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7875104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7875102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7875103U (zh) 热转印装置
CN208489296U (zh) 超薄软包电池封口机用封头结构
CN208085236U (zh) 抗压胆组件及热转印装置
CN203883042U (zh) 一种可减少色温漂移的白光led封装结构
CN219008232U (zh) 一种便捷式手机贴膜机
CN110103562A (zh) 多功能层压机
CN212501485U (zh) 一种可自动展开的纸花以及包装盒
CN208148929U (zh) 押花密封装置
CN205326433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层压机
CN211677581U (zh) 一种适用于胶水生产的新型搅拌灌封设备
CN207595605U (zh) 一种挤压式食品包装盒
CN212171311U (zh) 一种真空贴膜机
CN206401273U (zh) 一种压烘治具结构
CN110246935A (zh) 一种led封装方法及led
CN117577715B (zh) 一种用于曲面光伏组件的层压机
CN217695537U (zh) 一种应用天板双面标的化妆品粉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