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1000B -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1000B
CN109601000B CN201880002251.XA CN201880002251A CN109601000B CN 109601000 B CN109601000 B CN 109601000B CN 201880002251 A CN201880002251 A CN 201880002251A CN 109601000 B CN109601000 B CN 109601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heet
frame
edg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2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1000A (zh
Inventor
A.帕尔芒捷
J.彭纳斯
A.蔡克纳
W.卡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960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1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1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1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03B23/0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between opposing full-face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2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gravity
    • C03B23/02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gravity by gravity only, e.g. sagg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03B23/03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03B23/03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 C03B23/035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by blowing without suction directly on the glass she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 C03B23/03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 C03B23/0357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by suction or blowing out for providing the deformation force to bend the glass sheet by suction without blowing, e.g. with vacuum or by venturi effe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03B35/1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 C03B35/20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gripping tongs or supporting fra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03B35/14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 C03B35/20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gripping tongs or supporting frames
    • C03B35/202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or ribbons, e.g. by heat-resistant conveyor belts or bands by gripping tongs or supporting frames by supporting fram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25/00Transporting hot glass shee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 C03B2225/02Means for positioning, aligning or orientating the sheets during their travel, e.g. sto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具有下列步骤:提供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片材,将片材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将片材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接触面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挤压框架具有挤压面,其与第一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互补,将片材在挤压框架上向第二弯曲模具运输,在运输期间通过重力在由边缘区域包围的片材内部区域中进行面预弯曲,将片材在第二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第二弯曲模具具有接触面,其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挤压框架的挤压面与第二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互补,将片材固定在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在片材内部区域中进行面预弯曲,将片材在预紧框架上向用于热预紧片材的冷却装置运输,在运输期间在片材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最终弯曲。

Description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玻璃片材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采用不同的弯曲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可以大量地从专利文献中找到。
例如WO2012/080072描述了一种具有在边缘区域和内部区域中分级地弯曲玻璃片材的方法。在这里首先将玻璃片材在预弯曲环上移动到炉膛中,其中,片材边缘被预弯曲,随后通过第一抽吸装置继续弯曲片材边缘、将玻璃片材放下到最终弯曲环上并且在面上进行弯曲,并且借助于第二抽吸装置完成弯曲成希望的最终几何形状。通过分级弯曲玻璃片材,可以在复杂的片材形状下减小视觉误差。
在WO2004/087590和WO2006072721中分别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玻璃片材首先在弯曲框架上通过重力被预弯曲,随后借助于上弯曲模具和下弯曲模具进行挤压弯曲。
在EP255422和US5906668中分别描述了通过对着上弯曲模具的抽吸来弯曲玻璃片材。
通常需要用于弯曲玻璃片材的紧凑的设施,其中,玻璃片材应能够利用比较短的周期时间和比较低的制造成本来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相对于先前已知的方法所改进的用于弯曲玻璃片材的方法以及一种相应的装置。该任务和该另一任务按照本发明的建议通过具有并列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弯曲玻璃片材的装置和方法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从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术语“预弯曲”指的是相对于定义的或可定义的片材最终弯曲(最终几何形状或最终形状)而言的片材不完全弯曲。预弯曲可以例如占最终弯曲的10至80%。在作为“边缘预弯曲”的应用中,该术语指的是在邻接于片材棱的、位于端部的片材边缘区域中、典型地在条带形地环绕片材的边缘区域中的片材不完全弯曲。例如条带宽处于3至150mm的范围中。片材棱通过(切割)面形成,该面典型地垂直于两个彼此对置的片材主面布置。在作为“面预弯曲”的应用中,该术语指的是在由边缘区域包围的并且直接邻接在边缘区域上的片材中央区域或内部区域中的片材不完全弯曲。与此不同的是,术语“最终弯曲”指的是片材的完全弯曲。在作为“边缘最终弯曲”的应用中,该术语指的是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完全弯曲,在作为“面最终弯曲”的应用中指的是在片材内部区域中的完全弯曲。
术语“片材”一般指的是玻璃片材,尤其是热预紧的钠钙玻璃。
术语“侧向地”或“侧向地可错开”指的是以至少一个水平运动分量的运动,由此可以将一个构件相对于另一个构件侧向地布置。
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典型地包括多个结构上和功能上彼此可邻接的区。根据本发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用于弯曲被加热的片材的热弯曲区,其有利地装备有用于加热片材的加热装置。尤其是弯曲区为此可以被带到一个温度上,该温度能够实现片材的塑性变形且典型地处在600℃至750℃的范围中。
弯曲区包括至少两个弯曲模具,尤其是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分别具有用于接触片材的接触面。第一弯曲模具或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具有外部面区段和内部面区段或者说由外部和内部面区段组成。外部面区段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优选地,第一弯曲模具或第二弯曲模具的内部面区段构造成适合于在由边缘区域包围的片材中央区域或内部区域中的面预弯曲。替选地,第二弯曲模具的内部面区段可以构造成适合于面最终弯曲。
如这里以及下文中使用的,表述“构造成适合于”在与接触面的外部面区段的关联中理解为外部面区段这样构造,即能够产生片材的边缘最终弯曲。但片材不是绝对必要地经受边缘最终弯曲,而是也可以仅进行边缘预弯曲。边缘最终弯曲之后在下一方法实施中才产生。外部面区段为此不是绝对必要地具有与边缘最终弯曲的片材互补的形状。在与接触面的内部面区段的关联中,“构造成适合于”意味着内部面区段这样构造,即能够产生片材的面预弯曲,其中,不是绝对必要地进行面预弯曲。如果第二弯曲模具的内部面区段替选地构造成适合于面最终弯曲,那么这意味着能够产生面最终弯曲,但不是绝对必要地产生。面最终弯曲可以之后在下一方法实施中产生。
优选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分别具有用于将片材固定在相应的接触面上的器件。
用于将片材固定在接触面上的器件有利地包括用于抽吸气态流体、尤其是空气的气动的抽吸装置,通过该抽吸装置可以将片材借助于负压对着相应的接触面抽吸。接触面可以为此例如设有至少一个吸孔,有利地设有大量的在接触面上例如均匀分布的吸孔,在这些吸孔上为了接触面上的抽吸作用可分别施加负压。抽吸装置可以替选地或附加地具有对接触面包边的裙围,通过该裙围可以产生接触面上的负压。抽吸装置产生典型地指向上的气态流体的、尤其是空气的流,该流足以将片材固持在接触面上。这能够实现尤其是将用于容纳固定在接触面上的片材的框架放置到片材下方。
替选地或附加地,用于将片材固定在接触面上的器件有利地包括用于产生气态流体流、尤其是空气流的气动的鼓风装置,其这样构造,即片材通过气态流体流从下方被鼓风,由此被提升且能够抵靠第一或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按压。鼓风装置可以尤其是这样构造,即固定在接触面上的片材可通过由气态流体流施加的压力在边缘区域和/或在内部区域中、有利地至少在边缘区域中被预弯曲。
如这里以及下文中应用的,术语“固定(Festlegen)”指的是片材在接触面上的固定(Fixierung),其中,片材能够抵靠接触面按压和/或被抽吸到接触面上。片材在接触面上的固定不是绝对必要地与弯曲过程相连。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为了与片材的接触分别向下定向。
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还包括一用于运输和挤压片材的挤压框架(例如挤压环)。为此,挤压框架具有用于片材的挤压面(接触面),其与第一弯曲模具或第二弯曲模具的构造成适合于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互补地构造。挤压面例如以条带的形式构造,例如具有3至150mm范围中的条带宽。挤压面为了与片材接触而向上定向。此外,挤压框架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其中,通过重力实现了片材内部区域的下陷。挤压框架可以为此是敞开的,即设有中央穿通部,或完整面地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片材内部区域的下陷。就片材的更简单的处理而言,敞开的设计是优选的。不言而喻,通过更好的重量分布导致的条带形的挤压面的更大宽度对于避免不希望的记号(片材的平整表面的变化)而言是有利的,其中,通过片材在边缘区域中在挤压框架上的挤压可以抑制记号的产生。挤压框架的挤压面具有定义的几何形状,其中,挤压框架为此是足够刚硬的。挤压框架例如成形为铸件,其中,挤压面例如通过铣削来制造。在重力弯曲的情况下片材通过其自重被预弯曲。通过片材边缘挤压框架的挤压面的事先挤压可以减少片材的面预弯曲。此外,以有利的方式在挤压框架上运输期间能够实现用于固定片材的止挡件的应用。
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错开,从而片材能够在边缘区域中在第一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和挤压框架的挤压面之间被挤压。片材由此在边缘区域中被预弯曲或最终弯曲。有利的是,第一弯曲模具与运动机构耦接,通过运动机构可以使第一弯曲模具向挤压框架进给。当然也可以想象,挤压框架向第一弯曲模具进给。
以相应的方式,第二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错开,从而片材能够在边缘区域中在第二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和挤压框架的挤压面之间被挤压。片材由此在边缘区域中被预弯曲或最终弯曲。有利的是,第二弯曲模具与运动机构耦接,通过运动机构可以使第二弯曲模具向挤压框架进给。替选地,挤压框架可以向第二弯曲模具进给。
有利的是,挤压框架能够在配属于第一弯曲模具的第一挤压框架位置和配属于第二弯曲模具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以交互的方式侧向地运动(也就是说以至少一个水平运动分量)。有利的是,挤压框架能够在水平平面中交互地且平移地(1维地)运动。典型地,第一挤压框架位置沿着竖直方向(例如直接)位于第一弯曲模具下方并且第二挤压框架位置沿竖直方向(例如直接)位于第二弯曲模具下方。
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具有带有用于将片材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加热装置的预热区以及运输机构、尤其是滚床类型的运输机构,用以将片材从预热区向弯曲区运输,尤其是像(例如直接)位于第一弯曲模具下方的取出位置运输。滚床有利地这样构造,即一个个片材可以先后被运输至取出位置。取出位置可以尤其相应于滚床的端部区段。
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具有热预紧区,其具有用于热预紧片材的冷却装置,其中,用于将片材从配属于第二弯曲模具的第一预紧框架位置运输至预紧区中的第二预紧框架位置的预紧框架(例如预紧环)可相对于第二弯曲模具以交互的方式侧向地运动(也就是说以至少一个水平运动分量),所述第一预紧框架位置可以尤其是与第二挤压框架位置相同。有利的是,预紧框架可在水平平面中交互地且平移地(1维地)运动。通过热预紧(退火)有目的性地产生片材的表面区和核心区之间的温度差,用以提高片材的断裂强度。片材的预紧有利地借助于用于利用气态流体、优选空气来对片材鼓风的装置产生。优选地片材的两个表面同时利用冷却的空气流加载。
在挤压框架和预紧框架侧向错开的情况下,分别运输一单个的片材,其中,两个片材可以同时在两个弯曲模具上处理,而第三片材位于预紧区中。通过挤压框架和/或预紧框架的优选交互的平移运动,一个个片材可以高效且快速地在不同的工具之间运输。通过在边缘区域和内部区域中片材以多级实施的弯曲,可以大大减少在第二弯曲模具上的弯曲时间,以便缩短周期时间。此外,由此也可以以高的品质制造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片材。
有利的是,用于将片材从弯曲区向预紧区运输的预紧框架具有一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框架面。此外有利的是,预紧框架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的面最终弯曲。如果被放下到预紧框架上的片材仅经受边缘预弯曲和面预弯曲,则可以在预紧框架上运输期间通过重力实现边缘最终弯曲和面最终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尤其是用于实施在下文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就此而言参照上面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在该步骤中提供被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片材。
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将片材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有利的是,片材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的固定这样进行,即片材通过以气态流体的鼓风被提升并且抵靠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按压。替选地且优选附加地,片材通过抽吸来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根据将片材抵靠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挤压所采用的压力,片材可以在边缘区域中经受边缘预弯曲和/或在内部区域中经受面预弯曲。
该方法还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片材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被挤压。接触面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此外,挤压框架具有挤压面,该挤压面与第一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互补。在此情况下在片材边缘区域中进行边缘预弯曲或边缘最终弯曲。
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片材在挤压框架上向第二弯曲模具运输,其中,在运输期间在被边缘区域包围的片材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
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片材在第二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被挤压,其中,第二弯曲模具具有接触面,该接触面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其中,挤压框架的挤压面与第二弯曲模具的外部面区段互补。在此情况下在片材边缘区域中进行边缘预弯曲或边缘最终弯曲。
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片材被固定在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有利的是,片材在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的固定这样进行,即片材通过以气态流体鼓风被提升并且抵靠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按压。替选地且优选补充地,片材通过抽吸来固定在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根据将片材抵靠第二弯曲模具的接触面挤压所采用的压力,片材可以在边缘区域中经受边缘预弯曲和/或在内部区域中经受面预弯曲和/或面最终弯曲。例如片材通过抽吸来固定在第二弯曲模具上,其中,抽吸的强度使得片材在内部区域中经受面最终弯曲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在边缘区域中经受边缘最终弯曲。
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该步骤中片材在(冷却的)预紧框架上向用于热预紧片材的冷却装置运输。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片材在片材的边缘区域中进行边缘预弯曲。随后通过在第二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片材在片材边缘区域中进行另一边缘预弯曲。最后当片材在预紧框架上运输期间进行片材的边缘最终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片材在片材边缘区域中进行边缘预弯曲。随后通过在第二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片材在片材边缘区域中进行边缘最终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挤压片材进行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边缘最终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预紧框架上运输期间通过重力进行片材内部区域中的面最终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挤压框架在第一挤压框架位置和第二挤压框架位置之间侧向地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运动,用以将片材从第一弯曲模具向第二弯曲模具运输,所述第一挤压框架位置配属于第一弯曲模具并且优选(例如直接)位于第一弯曲模具下方,所述第二挤压框架位置配属于第二弯曲模具并且优选(例如直接)位于第二弯曲模具下方。优选地,挤压框架交互地(reziprok)(双向地)平移地(1维地)在水平平面中在第一挤压框架位置和第二挤压框架位置之间运动。
优选地,片材通过运输机构、尤其是滚床类型的运输机构被运输至取出位置,该取出位置配属于第一弯曲模具并且优选(例如直接)位于第一弯曲模具下方并且例如(例如直接)位于第一挤压框架位置下方。片材可以之后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有利的是,当片材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的接触面上期间,将挤压框架向第一挤压框架位置运输。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当片材固定在第二弯曲模具上期间,将预紧框架向配属于第二弯曲模具的第一预紧框架位置(典型地位于第二弯曲模具下方)运输,将片材放下到预紧框架上,并且使承载片材的预紧框架侧向地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向第二预紧框架位置运动,用以热预紧片材。优选地,预紧框架交互地(双向地)平移地(1维地)在水平平面中在第一预紧框架位置和第二预紧框架位置之间运动。
在第二弯曲模具上的弯曲可以赋予片材最终的或近似最终的形状。典型地,但不是绝对必要地,片材的形状在预紧框架上仍被(通常极小地)改变,为此,预紧框架优选具有一框架面,该框架面构造成适合于边缘最终弯曲。此外,预紧框架构造成适合于通过万有引力进行面最终弯曲。片材因此在预紧框架上获得其最终形状。
此外,本发明延伸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制造用于陆地、空中或水上交通的运输工具、尤其是机动车中的片材,并且尤其是用于机动车中的后窗。
本发明的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单个地或以任意的组合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尤其是前述的以及下面还要说明的特征不仅可在给出的组合中应用,而且也可在其他组合中或单独地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参考附图。在简化但不按比例的示图中示出:
图1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的一种示例性设计方案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2-7 在各稍晚的时间点示出了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
图8A-8B 示出了片材在第一弯曲工具和挤压框架之间的挤压的示意图;
图9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片材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来看图1,其中,参照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示例性设计方案的横截面图。参照图1描述了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表示的用于弯曲片材的装置的主要部件。装置1包括用于弯曲(玻璃)片材5的弯曲区2,布置在弯曲区2侧部的预热区3,以及用于冷却或预紧被弯曲的片材5的侧向布置的预紧区4,所述预热区具有用于将片材5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因为其在该图的视角中位于弯曲区2后面。预紧区4耦接在弯曲区2右侧。预热区3和预紧区4在从上方的俯视图中以90°角度布置在弯曲区2上并且在功能上耦接在弯曲区上。预热区3、弯曲区2和预紧区4在此分别是该装置的空间上分开的区域。弯曲区2以相对于外界环境关闭或可关闭的弯曲室的形式构造。弯曲区2为此设有隔离的(isolierenden)壁部36,从而弯曲区的内部空间可以被加热到适合于片材5的弯曲过程的温度(弯曲温度)上并且保持住。为了加热内部空间,弯曲区2具有加热装置,其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
在装置1中片材5可以逐步地从预热区3运输到弯曲区2中并且最终运输到预紧区4中。为了将片材5从预热区3运输到弯曲区2中,设置有片材运输机构6,其在图1的设计方案中包括一滚床7,该滚床具有柱体形的滚轴8,用于面式地贴合(Auflage)片材5。滚轴8以它们水平取向的旋转轴线、在这里例如平行于x方向、主动地和/或被动地能转动地受支承。借助于滚轴8可以将在预热区3中被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片材5分别一个个先后地带入到弯曲区2中的取出位置22中。用于片材5的运输方向垂直于绘图平面。
弯曲区2具有两个分开的弯曲工站9、9’,其中,第一弯曲工站9和第二弯曲工站9’沿水平的x方向在空间上彼此错开地布置。在两个弯曲工站9、9’的描述中,带有”’”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第二弯曲工站9’的部件,其中,第二弯曲工站的部件也可以不带有”’”,如果认为合适的话。为了更容易地参照,第二弯曲工站9’的所有部件也被称作“第二”部件,与第一弯曲工站9的部件不同,它们也被称作“第一”部件。
弯曲工站9、9’分别具有用于可脱开地紧固弯曲工具11、11’的竖直的保持件10、10’。保持件10、10’通过未详细示出的保持件运动机构13、13’分别沿竖直方向可错开。可选地,保持件10、10’通过运动机构13、13’分别也能够以至少一个水平运动分量、尤其是沿正的或负的x方向侧向地错开。在保持件10、10’的下端部处分别可脱开地安装弯曲工具11、11’。每个弯曲工具11、11’具有指向下的、凸形的接触面14、14’,用于面式地贴合片材5。在相应的贴合压力下,片材5可以在相应的接触面14、14’上弯曲。两个接触面14、14’为此分别具有位于端部或位于边缘的外部面区段15、15’和内部面区段16、16’,它们具有彼此不同的面轮廓(面造型),其中,内部面区段16、16’被外部面区段15、15’完全包围(包边)。
除了同一弯曲工具11、11’的外部面区段15、15’和内部面区段16、16’彼此不同的面轮廓之外,两个弯曲工具11、11’的接触面14、14’也具有不同的面轮廓。确切地说,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具有一面轮廓,该面轮廓相应于片材5的(例如条带形的)边缘区域17中的希望的边缘最终弯曲、即最终弯曲,也就是说能够实现这种最终弯曲。片材5的位于端部的边缘区域17邻接在垂直于两个彼此对置的片材主面布置的片材(切割)棱19上。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内部面区段16具有一面轮廓,该面轮廓相应于在由边缘区域17完全包围的片材5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也就是说非最终弯曲。第二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具有与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相同的面轮廓并且具有与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所希望的边缘最终弯曲相应的面轮廓。与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内部面区段16不同,第二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内部面区段16’具有与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最终弯曲、也就是说最终或近似最终弯曲相应的面轮廓。第一保持件10与第一弯曲工具11一起形成第一弯曲模具12。以相应的方式,第二保持件10’与第二弯曲工具11’一起形成第二弯曲模具12’。
两个弯曲工站9、9’分别设有用于将片材5对着接触面14、14’进行抽吸的抽吸装置20、20’。接触面14、14’可以为此例如设有均匀分布的吸孔(未示出)和/或位于边缘的裙围。通过产生的负压或真空,可以将片材5对着接触面14、14’抽吸。
第一弯曲工站9还具有未详细示出的鼓风装置21,通过其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穿过滚床7在取出位置22上产生流动的气态流体、例如空气流33。由此可以将片材5从取出位置22朝弯曲模具12的方向提升。取出位置22沿竖直方向直接位于第一弯曲模具12的弯曲工具11下方。
弯曲工站9还具有挤压框架25(例如挤压环),用于挤压和运输片材5。挤压框架25牢固地安置在纵长的支架27上并且可以通过支架27的运动沿正的和负的x方向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12、12’侧向地错开。支架27可以通过未详细示出的支架运动机构26沿其延伸方向运动。由此可以使挤压框架25尤其是在第一弯曲工站8的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和第二弯曲工站9’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之间平移地来回运动。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和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在此例如位于相同的水平平面中。取出位置22直接位于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下方。
挤压框架25具有位于边缘的(例如条带形的)挤压面28(参见图8A和8B),其面轮廓与第一弯曲模具12的弯曲工具11的外部面区段14的面轮廓互补。指向上的挤压面28适合于挤压在边缘区域17中贴合的片材5。挤压框架25不是完整面地(vollflächig)构造的,而是具有在内的穿通部,该穿通部能够实现放下到其上的片材5的内部区域的通过重力的面预弯曲。
侧向地耦接在弯曲区2上的预紧区4具有两个所谓的预紧盒29,它们沿竖直方向彼此错开地布置。借助于两个预紧盒29可以分别产生用于对位于两个预紧盒29之间的片材5进行空气冷却的空气流,以便预紧被弯曲的片材5。在预紧区4中具有预紧框架30,用于在预紧被弯曲的片材5期间进行运输和支承。预紧框架30可以通过预紧框架运动机构31(其未详细示出)沿着至少一个水平运动分量相对于弯曲工站2侧向地错开。确切地说,预紧框架30可以在第二预紧框架位置32和第一预紧框架位置24之间沿着水平平面平移地来回运动,所述第二预紧框架位置位于预紧工站4的两个预紧盒29之间,所述第一预紧框架位置与第二挤压框架位置相同。为此,构造成弯曲室的弯曲区3具有门35。以这种方式可以将预紧框架30移动到第二弯曲区24中,用以接收完成弯曲的片材5并且运输到预紧区4中。片材5可以从那里以简单的方式被取出并且被继续加工。
现在参照图1至7,其中分别示出了在一个弯曲过程期间在不同的相继的时间点的图1的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用以描述用于弯曲片材5的示例性方法。为了更好地概览,仅还有所述装置1的选出的部件配有附图标记。
图1中示出了在弯曲过程期间的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片材5已被带入到第一弯曲工站9的取出位置22中。第一弯曲模具12位于片材5上方的升高位置中。第二弯曲模具12’与第一弯曲模具12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上。在第二弯曲模具12’下方,挤压框架25位于第二弯曲工站9’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中并具有放下到其上的另一片材5。预紧框架30在两个预紧盒29之间位于预紧区4的第二预紧框架位置32中。
图2在比图1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朝片材5的方向从升高位置向下移动到第一下降位置中。片材5通过以由鼓风装置21产生的鼓风装置空气流33(通过箭头象征性示出)在其底面上鼓风而沿竖直方向从取出位置22朝第一弯曲模具12的方向被提升并且通过鼓风装置空气流33抵靠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按压。在第一弯曲模具12的第一下降位置中接触面14下降到使得片材5能够通过鼓风装置空气流33抵靠接触面14按压。此外,片材5在接触面14上的固定通过借助于抽吸装置3的抽吸来进行。产生接触面14上的负压的抽吸装置空气流34同样通过箭头象征性示出。通过抵靠接触面14的典型的不完全贴合,仅进行片材5在边缘区域17中的预弯曲。通常通过鼓风装置空气流33的挤压压力不足以产生片材5在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另一方面,抽吸装置20的抽吸作用基本上仅用于将片材5固持在接触面14上,直至挤压框架25移动到片材5下方,并且对于片材5的弯曲只有很小的影响。尽管如此可以由此去除片材5中的鼓风。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通过接触面14总归仅实现了面预弯曲。图2中示出了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片材5已经固定在接触面14上。
第二弯曲模具12’由升高位置已被带入到下降位置中,在下降位置中存在接触面14’和放下到挤压框架25上的片材5之间的面式接触。在此情况下,片材5在边缘区域17中在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和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之间被挤压(参见图8A和8B)。挤压面28具有与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的形状。片材5的边缘区域17由此优选被完成弯曲,也就是说获得其边缘最终弯曲。但也可以是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仅被预弯曲。随后通过借助于抽吸装置20’的抽吸来进行片材5在接触面14’上的固定。可以想象,接触面14’替选地具有与片材5很小的间隔,如果能够在一定的间隔之外抽吸片材5的话。产生接触面14’上的负压的抽吸装置空气流34’同样通过箭头象征性示出。与第一弯曲模具12不同,在那里仅要固持片材5且因此负压不引起片材5的(至少值得注意的)弯曲,片材5对着接触面14’的抽吸也可以用于弯曲片材5,也就是说通过抽吸产生足够的机械压力,用以将片材5以希望的方式弯曲。这样将片材5在第二接触面14’上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预弯曲。此外,在片材5上可以维持在边缘区域17中事先产生的边缘最终弯曲。预紧框架30还在预紧装置4中位于两个预紧盒29之间。
图3在比图2中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又向上移动到其升高位置中,其中,片材5通过抽吸装置空气流34固定在接触面14上。第二弯曲模具12’同样向上移动在到其升高位置中,其中,片材5通过抽吸装置空气流34’固定在接触面14’上。挤压框架25是无片材的并且位于第二弯曲模具12’下方。预紧框架30还在预紧装置4中位于两个预紧盒29之间。
图4在比图3中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在一种情况中示出,在该情况下其在去往第一下降位置上方的第二下降位置中的路程中向下移动。片材5仍旧通过抽吸装置空气流24固定在接触面14上。挤压框架25借助于支架运动机构26在支架27上沿水平方向(负的x方向)平移地从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朝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移动并且位于第一弯曲模具12下方。此外第二弯曲模具12’位于其升高位置中,其中,片材通过抽吸装置空气流34’固定在接触面14’上。预紧框架30从预紧位置32移动到第二弯曲工站9’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中并且位于第二弯曲模具12’下方。
图5在比图4中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现在已经移动到第二下降位置中,其中,片材5到达与挤压框架25的接触中。在此情况下,片材5在边缘区域17中在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和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之间被挤压(参见图8A和8B)。挤压面28具有与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的形状。片材5的边缘区域17由此被预弯曲或完成弯曲。片材5抵靠挤压框架25挤压的一大优点是:利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在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上的准确贴合,由此引起片材5在挤压框架5上的位置的特别准确的限定。这实现了片材5在挤压框架25上通过贴靠片材5的止挡件的准确的姿势固定,该止挡件未详细示出。由此可以实现被弯曲的片材的特别高的制造准确性以及良好的视觉品质。第二弯曲模具12’移动到其下降位置中,其中,片材5被放下到预紧框架30上。
图6在比图5中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和第二弯曲模具12’分别又已经移动到它们的升高位置中。挤压框架25沿水平方向(正的x方向)平移地从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向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移动并且位于第二弯曲模具12’下方。尤其是在运输期间位于挤压框架25上的片材5在内部区域18中通过重力被预弯曲。通过边缘区域17中的挤压,限制了在内部区域18中通过重力的面预弯曲。挤压框架30连同放下到其上的片材5从第二弯曲工站9’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移动到预紧位置32中并且位于两个预紧盒29之间。为了实现从弯曲区2出来,门35被打开一小段时间。由此可以避免在弯曲区2中的值得注意的温度损失。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可以通过重力进行片材5的边缘最终弯曲和面最终弯曲。预紧框架30为此具有指向上的框架面36用于与片材5接触,其构造成适合于边缘最终弯曲。此外,预紧框架30构造成适合于通过万有引力的面最终弯曲。
图7在比图6中更晚的时间点示出了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第一弯曲模具12和第二弯曲模具12’继续位于它们的升高位置中。新的片材5被带入到第一弯曲工站9的取出位置22中。位于挤压框架25上的片材5可以被第二弯曲模具12’挤压并且抽吸。位于预紧区32中的片材5为了预紧而通过空气流被冷却,这通过箭头说明。图7的情况因此与图1的情况相同。弯曲过程可以以这种方式连续地推进。
虽然在图1至7中未示出,但同样可行的是,挤压框架25分别位置固定地(固定不动地)保留在弯曲工站2内部并且仅第一弯曲模具12和第二弯曲模具12’分别相对于位置固定的挤压框架25侧向地错开。
图8A和8B中示出了片材5在挤压框架25和第一弯曲工具11的接触面14之间的挤压。可以看到接触面14具有外部面区段15和内部面区段16,它们具有不同的面轮廓。外部面区段15具有面轮廓,该面轮廓相应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希望的边缘最终弯曲或者说能够实现这样的边缘最终弯曲。内部面区段16具有面轮廓,该面轮廓相应于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或者说能实现这样的面预弯曲。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具有面轮廓,该面轮廓与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的面轮廓互补。图8A示出了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片材5的内部区域18到达抵靠内部面区段16的贴合中(初次接触)。这已经可以理解为挤压。图8B中片材5也在边缘区域17中到达与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的完全贴合,其中,在边缘区域17中已经产生了希望的边缘最终弯曲。
图9中参照流程图示出了用于制造片材5的方法的逐步的步骤。在此情况下在第一步骤I中提供被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片材5。在第二步骤II中将片材5抵靠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固定,其中,接触面具有外部面区段15和内部面区段16,所述外部面区段相应于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所述内部面区段相应于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其中,在某些情况下在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预弯曲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进行面预弯曲。在第三步骤III中将片材5在边缘区域17中抵靠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挤压,其中,挤压面28与接触面14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其中,在玻璃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另一)边缘预弯曲或边缘最终弯曲。在第四步骤IV中将片材5在挤压框架25上向第二弯曲模具12’ 运输,其中,尤其是在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通过重力进行(另一)面预弯曲。在第五步骤V中将片材5抵靠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挤压且之后固定在接触面14’上,其中,(如果还未进行的话)在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预弯曲或边缘最终弯曲或者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进行面预弯曲或面最终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示例性设计方案中,通过片材5在第一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进行片材5的边缘区域中的边缘预弯曲并且通过片材5在第二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进行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预弯曲,其中,在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进行边缘最终弯曲。在挤压框架25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最终弯曲。片材因此在预紧框架上才获得其最终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示例性设计方案中,通过片材5在第一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进行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预弯曲并且通过片材5在第二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进行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边缘最终弯曲。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仅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另一边缘最终弯曲,即已经存在的边缘最终弯曲不丢失,也就是说,边缘最终弯曲被维持住。在挤压框架25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最终弯曲。片材5因此在边缘区域17中通过第二弯曲模具12’就已经获得其最终形状。片材在内部区域中在预紧框架30上才获得其最终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示例性设计方案中,通过片材5在第一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进行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在挤压框架25和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仅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另一边缘最终弯曲,即已经存在的边缘最终弯曲不丢失,也就是说,边缘最终弯曲被维持住。在挤压框架25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在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通过重力进行面最终弯曲。片材5因此在边缘区域17中通过第一弯曲模具12就已经获得其最终形状。片材在内部区域中在预紧框架30上才获得其最终形状。
在所述方法的所有设计方案中,可以通过将片材5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12或第二弯曲模具12’上进行边缘预弯曲和/或面预弯曲。此外,通过片材5在第二弯曲模具12’上的固定可以进行面最终弯曲。
从前述的实施例中得出,通过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制造片材的一种方法以及一种紧凑的装置,通过它们能够以短的周期时间实现简单且便宜地制造片材。尤其是可以由此在复杂的玻璃设计的情况下提高产量。特别有利的是,在两个弯曲模具之间在挤压框架上的运输时间可以用于在面的内部区域中的重力弯曲。通过片材在第一弯曲模具和挤压框架之间在片材边缘区域中的挤压,其中,片材在边缘区域中被预弯曲或最终弯曲,可以实现片材的位置的准确限定,从而能够以高的品质要求来制造片材。
附图标记列表
1 装置
2 弯曲区
3 预热区
4 预紧区
5 片材
6 片材运输机构
7 滚床
8 滚轴
9、9’ 弯曲工站
10、10’ 保持件
11、11’ 弯曲工具
12、12’ 弯曲模具
13、13’ 保持件运动机构
14、14’ 接触面
15、15’ 外部面区段
16、16’ 内部面区段
17 边缘区域
18 内部区域
19 片材棱
20、20’ 抽吸装置
21 鼓风装置
22 取出位置
23 第一挤压框架位置
24 第二挤压框架位置,第一预紧框架位置
25 挤压框架
26 支架运动机构
27 支架
28 挤压面
29 预紧盒
30 预紧框架
31 预紧框架运动机构
32 第二预紧框架位置
33 鼓风装置空气流
34、34’ 抽吸装置空气流
35 门
36 框架面。

Claims (15)

1.用于弯曲片材(5)的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 提供被加热到弯曲温度上的片材(5),
- 将片材(5)固定在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
- 将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和挤压框架(25)之间挤压,其中,所述接触面(14)具有外部面区段(15),该外部面区段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其中,所述挤压框架(25)具有挤压面(28),该挤压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
- 将所述片材(5)在所述挤压框架(25)上向第二弯曲模具(12’)运输,其中,在运输期间,在所述片材(5)的被所述边缘区域包围的内部区域(18)中通过重力进行面预弯曲,
- 将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挤压,其中,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具有接触面(14’),所述接触面具有外部面区段(15’),该外部面区段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其中,所述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
- 将所述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
- 将所述片材(5)在预紧框架(30)上向冷却装置运输,用于热预紧所述片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 通过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在所述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预弯曲,
- 通过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在所述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预弯曲,
- 在所述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进行边缘最终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 通过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在所述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预弯曲,
- 通过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在所述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最终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片材(5)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之间的挤压,在所述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进行边缘最终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预紧框架(30)上运输期间,通过重力在所述片材(5)的内部区域中进行面最终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
- 利用气态流体向所述片材(5)鼓风,由此使所述片材(5)提升并且抵靠所述弯曲模具(12、12’)的接触面(14、14’)按压,和/或
- 将所述片材(5)抽吸到所述接触面(14、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挤压框架(25)在配属于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第一挤压机框架位置(23)和配属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12、12’)侧向地运动,用以将片材(5)从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向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运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期间,将所述挤压框架(25)向所述第一挤压框架位置(23)运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期间,将用于支承所述片材(5)的预紧框架(30)向配属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的第一预紧框架位置(23)运输,将所述片材(5)放下到所述预紧框架(30)上,并且将承载所述片材(5)的预紧框架(30)相对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12’)向用于预紧所述片材(5)的第二预紧框架位置(32)侧向地运动。
10.用于弯曲片材(5)的装置(1),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装置包括:
- 弯曲区(2),其具有第一弯曲模具(12)和第二弯曲模具(12),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具有接触面(14),该接触面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15),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具有接触面(14’),该接触面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外部面区段(15’),
- 用于运输片材(5)的挤压框架(25),该挤压框架具有挤压面(28),该挤压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和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互补,其中,所述挤压框架(25)构造成适合于通过重力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其中,
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能运动,并且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和所述挤压框架(25)沿竖直方向相对于彼此能运动,从而片材(5)能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和所述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外部面区段(15’)和所述挤压框架(25)的挤压面(28)之间挤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其具有用于将片材(5)从所述弯曲区(2)向预紧区(4)运输的预紧框架(30),所述预紧区具有用于热预紧片材(5)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预紧框架(30)具有构造成适合于在片材(5)的边缘区域(17)中的边缘最终弯曲的框架面(36)并且构造成适合于通过重力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预紧框架(30)能够从配属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第一预紧框架位置(24)向所述预紧区(4)中的第二预紧框架位置(32)相对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12’)侧向地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和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分别具有内部面区段(16),用于在片材(5)的内部区域(18)中的面预弯曲或面最终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中,该装置具有
- 用于将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的抽吸装置(20)和/或用于使片材(5)提升且抵靠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按压的鼓风装置(21),和/或
- 用于将片材(5)固定在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上的抽吸装置(20)和/或用于使片材(5)提升且朝着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接触面(14’)按压的鼓风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中,所述挤压框架(25)在配属于所述第一弯曲模具(12)的第一挤压机框架位置(23)和配属于所述第二弯曲模具(12’)的第二挤压框架位置(24)之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弯曲模具(12、12’)侧向地运动。
CN201880002251.XA 2017-07-31 2018-06-22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601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83930.1 2017-07-31
EP17183930 2017-07-31
PCT/EP2018/066747 WO2019025079A1 (de) 2017-07-31 2018-06-2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egen von scheib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1000A CN109601000A (zh) 2019-04-09
CN109601000B true CN109601000B (zh) 2022-03-15

Family

ID=5950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251.XA Active CN109601000B (zh) 2017-07-31 2018-06-22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9473A1 (zh)
EP (1) EP3661881A1 (zh)
JP (1) JP6864154B2 (zh)
KR (1) KR102359351B1 (zh)
CN (1) CN109601000B (zh)
BR (1) BR112020001797A2 (zh)
CA (1) CA3071360A1 (zh)
CO (1) CO2020001036A2 (zh)
DE (1) DE202018006729U1 (zh)
MA (1) MA49736A (zh)
MX (1) MX2020001182A (zh)
RU (1) RU2731248C1 (zh)
WO (1) WO2019025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185664A1 (fi) * 2018-07-31 2020-02-01 Taifin Glass Machinery Oy Menetelmä laitteessa lasilevyjen taivuttamiseksi ja laite lasilevyjen taivuttamiseksi
CN113557217A (zh) * 2020-02-19 2021-10-2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压弯玻璃片材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8705934A (pt) * 1986-11-06 1988-06-14 Saint Gobain Vitrage Processo e instalacao de encurvamento de placas de vidro
CN1648083A (zh) * 2003-12-26 2005-08-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弯曲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94817A (zh) * 2004-12-31 2007-12-2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通过抽吸弯曲玻璃片的方法
CN101432236A (zh) * 2006-04-25 2009-05-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
CN103237770A (zh) * 2010-12-13 2013-08-07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弯曲玻璃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8684A (zh) * 2014-10-28 2017-02-22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玻璃片材的弯曲工具
CN106536433A (zh) * 2015-06-25 2017-03-22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传送玻璃片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5390A (en) * 1984-11-23 1986-03-11 Glasstech, Inc. Apparatus for forming glass sheets
FR2601668A1 (fr) 1986-07-16 1988-01-22 Saint Gobain Vitrage Perfectionnement au bombage de plaques de verre
US4897102A (en) * 1989-03-14 1990-01-30 Libbey-Owens-Ford Co. Glass sheet press bending mold
DE4203751C2 (de) * 1992-02-10 1993-11-18 Ver Glaswerke Gmbh Vorrichtung zum Biegen von Glasscheiben
US5906668A (en) 1997-11-20 1999-05-25 Glasstech, Inc. Mold assembly for forming heated glass sheets
FR2852951B1 (fr) 2003-03-26 2007-02-16 Saint Gobain Procede de bombage de feuilles de verre par pressage et aspiration
JP2005206458A (ja) 2003-12-26 2005-08-04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EP2128099B1 (en) * 2006-12-19 2012-08-2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urved glass plate
EP2233444B1 (en) * 2007-12-04 2013-02-20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pane bending and forming method, and glass pane bending and forming appratus
US9206067B2 (en) * 2013-03-12 2015-12-08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support structure
US20150218030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Glasstech, Inc. Form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hot glass sheet with transverse curvature
WO2016093031A1 (ja) * 2014-12-10 2016-06-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8705934A (pt) * 1986-11-06 1988-06-14 Saint Gobain Vitrage Processo e instalacao de encurvamento de placas de vidro
CN1648083A (zh) * 2003-12-26 2005-08-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弯曲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94817A (zh) * 2004-12-31 2007-12-26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通过抽吸弯曲玻璃片的方法
CN101432236A (zh) * 2006-04-25 2009-05-1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
CN103237770A (zh) * 2010-12-13 2013-08-07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弯曲玻璃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8684A (zh) * 2014-10-28 2017-02-22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玻璃片材的弯曲工具
CN106536433A (zh) * 2015-06-25 2017-03-22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用于传送玻璃片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71360A1 (en) 2019-02-07
BR112020001797A2 (pt) 2020-07-21
MX2020001182A (es) 2020-03-12
CO2020001036A2 (es) 2020-02-18
KR102359351B1 (ko) 2022-02-09
KR20200029001A (ko) 2020-03-17
EP3661881A1 (de) 2020-06-10
DE202018006729U1 (de) 2022-06-01
RU2731248C1 (ru) 2020-08-31
US20210179473A1 (en) 2021-06-17
CN109601000A (zh) 2019-04-09
JP2020529381A (ja) 2020-10-08
JP6864154B2 (ja) 2021-04-28
MA49736A (fr) 2020-06-10
WO2019025079A1 (de)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1545B (zh) 玻璃片的弯曲
EP212809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urved glass plate
CN106612615B (zh) 在使用风扇的情况下的玻璃弯曲装置和玻璃弯曲方法
US20150315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empered glass
TW201625498A (zh) 提供邊緣應力控制的玻璃片成形及退火技術
CN1956929A (zh) 使用真空装置的片材弯曲设备及其方法
EP1550639A1 (en) Method for bending a glass shee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7614445B (zh) 过压辅助的重力弯曲方法和对此合适的装置
CN109601000B (zh)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537048A (ja) 加熱されたガラスシートを成形または形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S60204632A (ja) 著しく湾曲した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CN109600999B (zh) 用于弯曲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US534037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and tempering a glass sheet
RU276081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ибания пластин
KR950006193B1 (ko) 유리시트의 굽힘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30859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装置及び曲げ成形方法
CN114269698A (zh) 用于弯曲板的方法和设备
EP3078642B1 (en) Glass pl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plate
CN113557217A (zh) 用于压弯玻璃片材的装置和方法
JPH07291645A (ja) ガラスシートの湾曲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154836A (ja) 曲面ミラー用ガラス素材の曲げ成形装置
RU274268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ибания прессованием стеклянных листов
EP1041045A2 (e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 vitreous sheet in correspondence of a moulding station in plants for glass panel manufacturing and manufacturing plant thereof
JPH06144858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および曲げ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