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8811B -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8811B
CN109578811B CN201910097548.5A CN201910097548A CN109578811B CN 109578811 B CN109578811 B CN 109578811B CN 201910097548 A CN201910097548 A CN 201910097548A CN 109578811 B CN109578811 B CN 109578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ert gas
pipeline
source filling
source
recyc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75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8811A (zh
Inventor
顾宏伟
茅嘉原
严金林
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uyao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uyao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uyao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uyao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75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8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8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8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8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17D1/04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for distribution of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溶剂罐、处理罐和MO源灌装容器,管路包括正向惰性气体管路、回收处理管路和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溶剂罐与处理罐之间通过回收处理管路连接有多个MO源灌装容器,溶剂罐中装有有机溶剂,溶剂罐的进气口连接有正向惰性气体管路,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连接有惰性气体控制阀和真空控制阀,处理罐的进气口连接有反向惰性气体管路,对应于溶剂罐、处理罐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中间控制阀。本发明还公开了MO源灌装容器中余料的回收处理方法。本发明提高了回收处理效率,降低了回收处理时的安全风险和回收处理成本,提高了回收处理后MO源灌装容器的洁净度。

Description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MO源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是先进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简称MOCVD)、金属有机分子束外延(简称MOMBE)等技术生长半导体微结构材料的支撑材料。由于MO源产品要求纯度极高,而绝大多数MO源化合物对氧气、水汽极其敏感,遇空气可发生自燃,遇水可发生爆炸,且毒性大,所以,MO源的研制是集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制备、超纯纯化、超纯分析、超纯灌装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
MO源需要储存在一个对洁净度、密封性具有较高要求的惰性气体保护的容器罐(即MO源灌装容器)中。目前,MO源的包装一般采用钢瓶盛装,钢瓶的材质一般为316L不锈钢,其内部进行镜面抛光。在常温下,MO源为固体颗粒,MO源在MOCVD机台使用后,需要对使用完后的MO源灌装容器内的余料进行回收处理,以便于MO源灌装容器的再次充装。现有回收方法一般为:在手套箱内通过人工使用金属杆捣出固体的MO源物料,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在手套箱内对MO源灌装容器内的物料进行溶解处理,或者直接使用有机溶剂溶解处理。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的问题:a)人工回收对MO源灌装容器的VCR接头容易造成损伤,从而带来巨大的容器维护成本;b))有机溶剂在手套箱内挥发对手套箱净化系统以及密封性带来损伤,提高了由此带来的手套箱维护成本;c)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安全风险;d)回收的MO源容易受到沾污,降低了回收净值;e)回收处理效率较低,回收处理后的灌装容器洁净度低。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氮气直接将MO源灌装容器中的MO源压出,但利用这种方法,MO源灌装容器中容易存在未得到清理的死角,回收处理不彻底,回收处理后的灌装容器洁净度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提高了回收处理效率,降低了回收处理时的安全风险和回收处理成本,提高了回收处理后MO源灌装容器的洁净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溶剂罐、处理罐和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包括正向惰性气体管路、回收处理管路和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所述溶剂罐与处理罐之间通过回收处理管路串联连接有多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溶剂罐中装有用于溶解MO源的有机溶剂,所述溶剂罐的进气口连接有正向惰性气体管路,该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并联连接有惰性气体控制阀和真空控制阀,所述处理罐的进气口连接有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所述回收处理管路由多个插底管分路组成,对应于溶剂罐、处理罐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串联连接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对应于溶剂罐、处理罐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上还分别设有一中间控制阀,该中间控制阀与串联连接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之间呈并联设置。
进一步的,正向惰性气体管路的出气端连接在溶剂罐的顶部进气口上,溶剂罐与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溶剂罐的底部,另一端插入到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底部;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靠近溶剂罐的一端连接在MO源灌装容器的顶部,远离溶剂罐的一端插入到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中的另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底部;处理罐与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处理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顶部;反向惰性气体管路的出气端连接在处理罐的顶部进气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还并联连接有一排空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关闭管路上的所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并打开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向整个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中间控制阀经过管路,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
(2)关闭惰性气体控制阀,打开真空控制阀,对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个管路抽真空;
(3)关闭真空控制阀,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同时关闭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打开所有进气阀和出气阀,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溶剂罐中的有机溶剂经由插底管分路一一注入各个MO源灌装容器,有机溶剂最终注满各个MO源灌装容器,并进入处理罐中,以对所有MO源灌装容器中的MO源进行溶解;
(4)关闭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通过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各个MO源灌装容器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反向压入溶剂罐中。
进一步的,经过步骤(4)后,打开排空阀,将压入溶剂罐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转移到外部的接收罐中。
进一步的,在整个回收处理过程中,压力表测量整个管路的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先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正向打入惰性气体,利用惰性气体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防止MO源与氧气接触,然后抽真空,再利用惰性气体产生的压力将溶剂罐中的有机溶剂逐步注入各个MO源灌装容器,以对所有MO源灌装容器中的MO源进行溶解,然后通过反向惰性气体管路反向打入惰性气体,并利用惰性气体产生的压力将各个MO源灌装容器中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排入溶剂罐中,以实现MO源的回收处理和MO源灌装容器的清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a)避免了人工回收对MO源灌装容器的VCR接头造成的损伤,避免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容器维护成本;b)避免了人工回收方法中有机溶剂在手套箱内挥发对手套箱净化系统以及密封性带来的损伤,降低了由此带来的手套箱维护的成本;c)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d)避免了回收MO源时的回收沾污,提高了回收净值,带来了额外收益;e)对MO源的回收处理比较彻底,MO源灌装容器中不存在没有清理到的死角,提高了MO源灌装容器清洗前的洁净度,降低了清洗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溶剂罐1、处理罐2和MO源灌装容器3,所述管路包括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回收处理管路5和反向惰性气体管路6,所述溶剂罐1与处理罐2之间通过回收处理管路5串联连接有多个MO源灌装容器3,所述溶剂罐1中装有用于溶解MO源的有机溶剂,所述溶剂罐1的进气口连接有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该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并联连接有惰性气体控制阀7和真空控制阀8,所述处理罐2的进气口连接有反向惰性气体管路6,所述回收处理管路5由多个插底管分路组成,对应于溶剂罐1、处理罐2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3,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串联连接的进气阀9和出气阀10,对应于溶剂罐1、处理罐2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3,所述管路上还分别设有一中间控制阀11,该中间控制阀11与串联连接的进气阀9和出气阀10之间呈并联设置。
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的出气端连接在溶剂罐1的顶部进气口上,溶剂罐1与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3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溶剂罐1的底部,另一端插入到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3的底部;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3之间的插底管分路靠近溶剂罐1的一端连接在MO源灌装容器3的顶部,远离溶剂罐1的一端插入到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中的另一个MO源灌装容器3的底部;处理罐2与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3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处理罐2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3的顶部;反向惰性气体管路6的出气端连接在处理罐2的顶部进气口上。
进一步说,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还设有压力表12。
进一步说,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还并联连接有一排空阀13。
另外,管路上还串联有多个关断阀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7,关闭管路上的所有进气阀9和出气阀10,并打开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11和关断阀14,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向整个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氮气),惰性气体通过中间控制阀11经过管路,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
(2)关闭惰性气体控制阀7,打开真空控制阀8,利用真空泵对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个管路抽真空;
(3)关闭真空控制阀8,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7,同时关闭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11,打开所有进气阀9和出气阀10,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溶剂罐1中的有机溶剂经由插底管分路一一注入各个MO源灌装容器3中,有机溶剂最终注满各个MO源灌装容器3,并进入处理罐2中,以对所有MO源灌装容器3中的MO源进行溶解;
(4)关闭正向惰性气体管路4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7,通过反向惰性气体管路6反向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各个MO源灌装容器3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反向压入溶剂罐中1。
在经过步骤(4)后,打开排空阀13,将压入溶剂罐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转移到外部的接收罐中,完成对MO源灌装容器中MO源的回收处理。
在整个回收处理过程中,压力表可以测量整个管路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a)避免了人工回收对MO源灌装容器的VCR接头造成的损伤,避免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容器维护成本;b)避免了人工回收方法中有机溶剂在手套箱内挥发对手套箱净化系统以及密封性带来的损伤,降低了由此带来的手套箱维护的成本;c)降低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d)避免了回收MO源时的回收沾污,提高了回收净值,带来了额外收益;e)对MO源的回收处理比较彻底,MO源灌装容器中不存在没有清理到的死角,提高了MO源灌装容器清洗前的洁净度,降低了清洗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清洗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溶剂罐、处理罐和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包括正向惰性气体管路、回收处理管路和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所述溶剂罐与处理罐之间通过回收处理管路串联连接有多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溶剂罐中装有用于溶解MO源的有机溶剂,所述溶剂罐的进气口连接有正向惰性气体管路,该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并联连接有惰性气体控制阀和真空控制阀,所述处理罐的进气口连接有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所述回收处理管路由多个插底管分路组成,对应于溶剂罐、处理罐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上分别设有串联连接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对应于溶剂罐、处理罐和每个MO源灌装容器,所述管路上还分别设有一中间控制阀,该中间控制阀与串联连接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之间呈并联设置;
该回收处理装置实现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关闭管路上的所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并打开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向整个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中间控制阀经过管路,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
(2)关闭惰性气体控制阀,打开真空控制阀,对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个管路抽真空;
(3)关闭真空控制阀,打开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同时关闭管路上的所有中间控制阀,打开所有进气阀和出气阀,通过正向惰性气体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溶剂罐中的有机溶剂经由插底管分路一一注入各个MO源灌装容器,有机溶剂最终注满各个MO源灌装容器,并进入处理罐中,以对所有MO源灌装容器中的MO源进行溶解;
(4)关闭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的惰性气体控制阀,通过反向惰性气体管路打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通过压力将各个MO源灌装容器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反向压入溶剂罐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向惰性气体管路的出气端连接在溶剂罐的顶部进气口上,溶剂罐与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溶剂罐的底部,另一端插入到第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底部;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靠近溶剂罐的一端连接在MO源灌装容器的顶部,远离溶剂罐的一端插入到相邻两个MO源灌装容器中的另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底部;处理罐与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之间的插底管分路的一端插入到处理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最后一个MO源灌装容器的顶部;反向惰性气体管路的出气端连接在处理罐的顶部进气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设有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惰性气体管路上还并联连接有一排空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收处理装置实现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方法,还包括:经过步骤(4)后,打开排空阀,将压入溶剂罐中的溶解有MO源的有机溶剂转移到外部的接收罐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整个回收处理过程中,压力表测量整个管路的压力。
CN201910097548.5A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9578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7548.5A CN109578811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7548.5A CN109578811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8811A CN109578811A (zh) 2019-04-05
CN109578811B true CN109578811B (zh) 2024-05-14

Family

ID=6591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7548.5A Active CN109578811B (zh) 2019-01-31 2019-01-31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881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3757A1 (de) * 1985-12-21 1987-06-25 Eisenmann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rueckgewinnung von loesungsmitteln
CN1432439A (zh) * 2002-01-14 2003-07-30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带有溶剂吹扫的化学品运送箱
CN206463722U (zh) * 2016-12-21 2017-09-05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Mo源生产的尾气处理排放装置
CN206754801U (zh) * 2017-05-24 2017-12-15 苏州普耀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mo源钢瓶专用的残留物处理装置
CN108486549A (zh) * 2018-05-25 2018-09-04 江西佳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物料回收装置
CN108644612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乙基镓的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208348945U (zh) * 2018-06-27 2019-01-08 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剂包装钢瓶内余料回收系统
CN209524327U (zh) * 2019-01-31 2019-10-22 苏州普耀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23710T2 (de) * 2001-11-15 2008-10-30 L'Air Liquide, S.A.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Georges Claude Flüssigkeitsversorgungsvorrichtung mit reinigungsfunk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3757A1 (de) * 1985-12-21 1987-06-25 Eisenmann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rueckgewinnung von loesungsmitteln
CN1432439A (zh) * 2002-01-14 2003-07-30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带有溶剂吹扫的化学品运送箱
CN206463722U (zh) * 2016-12-21 2017-09-05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Mo源生产的尾气处理排放装置
CN206754801U (zh) * 2017-05-24 2017-12-15 苏州普耀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mo源钢瓶专用的残留物处理装置
CN108644612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三乙基镓的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86549A (zh) * 2018-05-25 2018-09-04 江西佳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物料回收装置
CN208348945U (zh) * 2018-06-27 2019-01-08 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剂包装钢瓶内余料回收系统
CN209524327U (zh) * 2019-01-31 2019-10-22 苏州普耀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8811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96196U (zh) 一种钢瓶清洁系统
CN201237081Y (zh) 带氙气回收的配气装置
CN212746000U (zh) 一种高纯度连续供气装置
CN100378248C (zh) 生产氟的设备以及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CN109578811B (zh)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回收处理方法
CN109084173B (zh) 一种储氨钢瓶的处理方法
CN102518577A (zh) 多瓶杜瓦罐夹层抽真空系统及其真空抽取方法
CN108870077A (zh) 高纯氨钢瓶/槽车残液批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543321U (zh) 一种用于mo源灌装容器的处理装置
CN110792919B (zh) 一种制冷剂气瓶的充装工艺
CN108506733A (zh) 物料灌装装置
CN104923527A (zh) 一种应用于复杂氧气管网的脱脂装置及脱脂方法
CN209524327U (zh) 一种mo源灌装容器余料的回收处理装置
CN108758659A (zh) 三甲基铝残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487397U (zh) 一种特种气体采样装置
CN208703574U (zh) 高纯氨钢瓶/槽车残液批量处理系统
KR20170093164A (ko) 고압 가스 용기의 세정 방법 및 고압 가스 용기
CN202237728U (zh) 一种氨气尾气回收系统
CN108408261B (zh) 三甲基镓的收集方法
CN112695373B (zh) 一种氮化镓晶体生长系统的泄放氨工序和生长方法
CN220269127U (zh) 一种高纯乙硅烷充装系统
CN210905710U (zh) 一种特定混合气体制备装置
CN215240987U (zh) 一种气体净化系统及手套箱设备
CN211952255U (zh) 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
CN219589893U (zh) 一种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