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1787B -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1787B
CN109571787B CN201811573882.5A CN201811573882A CN109571787B CN 109571787 B CN109571787 B CN 109571787B CN 201811573882 A CN201811573882 A CN 201811573882A CN 109571787 B CN109571787 B CN 109571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blanking
tool
transf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3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1787A (zh
Inventor
杨纯涛
邵冰利
崔志勇
许江涛
秦忠
王毅
万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Hydropower Xining Solar Power Co ltd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Hydropower Xining Solar Power Co ltd,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he Hydropower Xining Sol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38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1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1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1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1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1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4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tools other than rotary type, e.g. reciprocating tools
    • B28D5/045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by tools other than rotary type, e.g. reciprocating tools by cutting with wires or closed-loop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 B28D5/0058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for 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其中,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同时,本发明通过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的传输回路,可有利于实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彼此之间的自动传输,使得工装可循环流转,进一步有利于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人力的消耗,提高运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当前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因此,深入研究和利用太阳能资源,对缓解资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硅片是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主要生产材料。硅片多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硅片加工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刀锯片、砂轮片等切割方式,也不同于先进的激光切割和内圆切割,它的原理是通过一根高速运动的钢线带动附着在钢丝上的切割刃料对硅棒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切割效果。在整个过程中,钢线通过导线轮的引导,在主辊上形成一张线网,而待加工工件通过工作台的下降实现工件的进给。硅片多线切割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效率高,产能高,精度高等优点,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硅片切割技术。
硅棒每次切割结束后要使用脱胶机按照工艺要求对硅片与树脂板、树脂板与晶托进行分离。完成上述工作后晶托、工装等均是通过人工运输与操作,耗费人力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以解决耗费人力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装传输装置,用于在利用脱胶机脱胶分离切割后的硅棒时对工装进行传输,所述的装置,包括: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依次对接,以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的传输回路,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
可选的,所述上料台与所述下料台沿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脱胶机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脱胶机的长度方向;
所述上料中转台沿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侧,所述下料中转台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下料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下料中转台与所述上料中转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工装传输线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上料台设有上料感应器与上料传输组件,所述上料感应器与所述脱胶机均连接于上料控制组件;
所述上料控制组件具体用于在所述上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上料工位时,控制所述上料传输组件将处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工装传输至第二上料工位,并控制所述脱胶机将处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工装运输至所述脱胶机上,所述第一上料工位靠近所述上料中转台,所述第二上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
可选的,所述下料台设有下料感应器与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下料台的第一下料工位时,将该工装传输至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所述第二下料工位靠近所述下料中转台。
可选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下料中转感应器,所述下料中转台设有下料中转传输组件、报警部件与下料触发部件,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报警部件,所述下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报警部件用于在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下料台的第二下料工位或者所述下料中转台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时发出警报;
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第一下料中转工位的工装传输至第二下料中转工位。
可选的,所述下料中转台还设有下料移载组件,所述下料移载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第二下料中转工位的工装移载至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一传输工位。
可选的,所述工装传输线设有链条传输组件,所述链条传输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一传输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二传输工位。
可选的,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有至少两个工装,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具体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二传输工位的当前的工装被移载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后,将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的下一个工装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工位。
可选的,所述上料中转台设有上料中转传输组件与上料触发部件,所述上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上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第二上料中转工位和/或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上料工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脱胶机系统,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工装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脱胶处理方法,采用了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工装传输装置,包括:
将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装载于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目标工装;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上料台被传输至所述脱胶机;
利用所述脱胶机对所述目标工装上的待脱胶物料进行脱胶,得到装载于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被运送出所述脱胶机后,经所述下料台被传输至所述下料中转台,并在所述目标工装处于下料台时将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卸下;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下料中转台被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并经所述工装传输线传输回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待新的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被装载。
本发明提供的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中,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同时,本发明通过将所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依次对接,可以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的传输回路,进而,其有利于实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彼此之间的自动传输,使得工装可循环流转,进一步有利于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本发明可选方案中,还在各环节中,以及各环节之间配置了基于感应的机械控制,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可选方案中,上料中转台的运输与下料中转台的运输可通过上料触发部件与下料触发部件触发操作,其可降低自动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装流转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工装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脱胶机;
2-上料台;
3-下料台;
4-下料中转台;
5-工装传输线;
6-工装;
7-上料中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工装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提供了一种工装传输装置,用于在利用脱胶机脱胶分离切割后的硅棒时对工装6进行传输,所述的装置,包括:上料台2、上料中转台7、下料台3、下料中转台4与工装传输线5,所述上料台2、脱胶机1、所述下料台3、所述下料中转台4、所述工装传输线5、所述上料中转台7,以及所述上料台2依次对接,以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6的传输回路。
该传输回路,可理解为:工装能够以以上所描述的顺序依次被控制传输,同时,该顺序为一回路顺序,进而,可有利于工装的循环流转,在每个物料的脱胶后,还能再次进入循环,马上进入下一个物料的脱胶。
可见,有利于实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彼此之间的自动传输,使得工装可循环流转,进一步有利于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其中的脱胶或称分离,可以具体例如硅片与树脂板的脱胶分离,或者树脂板与晶托的脱胶分离。故而,硅片与树脂板的整体,或者树脂板与晶托的整体,可例如理解为待脱胶物料,脱胶分离后的硅片与树脂板,以及脱胶分离后的树脂板与晶托,可例如理解为脱胶后物料。
本实施例中,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可见,本实施例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台2与所述下料台3沿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脱胶机1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脱胶机1的长度方向。所述上料中转台7沿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侧,所述下料中转台4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下料台3的第一侧。其中,所述下料中转台4与所述上料中转台7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工装传输线5的两端。
所述第二方向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均为水平的方向,同时,在传输过程中,也可在竖直方向发生变化,以上仅限制水平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而非表示其只可沿水平向被运输。
本实施方式可通过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传输,保障了传输的效率,且能够便于装配,保障各环节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障位置相对固定,上料中转台7、上料台2、脱胶机1、下料中转台4、下料台3、工装传输线5之间任意至少之二可以互相固定连接。
所述上料台2,可理解为:上料台2上的区域可用于实现将工装6送至脱胶机1,或者用于实现将工装6送至便于将工装6装载入脱胶机1的工位。其对接于脱胶机1的送入工装6的一端,可见,任意处于该位置,且能够承载工装6,还能为工装6的传输提供一定空间的结构或结构的组合,均不脱离上料台2所定义的描述。
上料台2可例如利用不锈钢方钢焊接支架装配而成。
进而,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传输,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所述上料台2设有上料感应器与上料传输组件,所述上料感应器与所述脱胶机均连接于上料控制组件。该上料控制组件可以采用PLC控制组件。
所述上料控制组件具体用于在所述上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上料台2的第一上料工位时,控制所述上料传输组件将处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工装6传输至第二上料工位,并控制所述脱胶机1将处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工装运输至所述脱胶机1上,所述第一上料工位靠近所述上料中转台7,所述第二上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1。
其中,脱胶机1可利用其配置的机械手将第二上料工位的工装运至脱胶机1中,该机械手可例如可插入到工装对应位置的插接槽或插接孔,利用吸附组件吸附该工装后移动机械手,可实现工装的运送,同时,机械手还可通过上下移动提起工装,以便于运送。
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机械手可设有与工装上的第一勾部配合的第二勾部,进而利用第一勾部与第二勾部的配合拖动工装进入脱胶机1,其中,在脱胶机1与上料台2之间还可设有桥部,利用机械手可拖动工装沿桥部移动进入脱胶机1。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上料传输组件可利用上料传输链条驱动工装6的传输,该上料传输链条可以被上料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上料感应器可以包括检测工装是否到达第一上料工位或第二上料工位的位置感应器,进而,若工装到达第一上料工位或第二上料工位,位置感应器可感应到。另一实施方式中,上料感应器也可包括检测上料传输组件所载物体重量的重量传感器,进而,若重量传感器检测到重量大于阈值,则可认为进入到第一上料工位的第二上料工位的工装为已装载了物料的。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不检测重量。
此外,上料传输组件还可设有定位部件,以满足第一上料工位与第二上料工位的传输定位。
下料台3,可理解为:下料台3上的区域可用于实现将工装6自脱胶机1送至下料中转站4,或者用于实现将工装6送至便于将工装6装载至下料中转站4的工位。其对接于脱胶机1的送出工装6的一端,可见,任意处于该位置,且能够承载工装6,还能为工装6的传输提供一定空间的结构或结构的组合,均不脱离上料台2所定义的描述。
下料台3可例如利用不锈钢方钢焊接支架装配而成。
进而,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传输,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所述下料台3设有下料感应器与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6被送至所述下料台3的第一下料工位时,将该工装6传输至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1,所述第二下料工位靠近所述下料中转台4。
第一下料工位,可理解为工装6被送出脱胶机1后所对应的位置,第二下料工位,可理解为工装6被送至下料中转台4之前的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中,工装6被送至下料台3的第二下料工位或者下料中转台4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之后,相关人员可手动或利用工具将工装6上的物料卸下。
其中,下料台3的第二下料工位与下料中转台4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可以是指同一个工位,进而,下料台3与下料中转台4具有重合部分,该工位位于该重合部分。下料台3的第二下料工位与下料中转台4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也可以非同一工位,进而,相关人员可手动或利用工具在工装6上的物料被卸下后,通过手动或利用工具将该工装6送至下料中转台4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
下料传输组件可利用下料传输链条驱动工装6的传输,该下料传输链条可以被下料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下料感应器可以包括检测工装是否到达第一下料工位或第二下料工位的位置感应器,进而,若工装到达第一下料工位或第二下料工位,位置感应器可感应到。另一实施方式中,下料感应器也可包括检测下料传输组件所载物体重量的重量传感器,进而,若重量传感器检测到重量大于阈值,则可认为进入到第一下料工位的第二下料工位的工装为已装载了物料的。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不检测重量。
此外,下料传输组件还可设有定位部件,以满足第一下料工位与第二下料工位的传输定位。
由于下料台3与下料中转台4之间的传输需介入人工的处理,下料中转台4的驱动可通过人工的手动触发。故而,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下料中转感应器,所述下料中转台4设有下料中转传输组件、报警部件与下料触发部件,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报警部件,所述下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报警部件用于在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下料台的第二下料工位或者所述下料中转台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时发出警报;通过该警报,可以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对工装进行处理,例如卸下物料,还可例如将工装送至第一下料中转工位。
在警报后,相关人员完成处理后,可以触发下料中转传输组件对工装进行传输,其可以为: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第一下料中转工位的工装6传输至第二下料中转工位。
下料中转台的运输可通过下料触发部件触发操作,其可降低自动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装流转的安全性,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一种具体实施过程中,该下料中转传输组件可以包括导轨与滑块,其可理解为下料中转导轨与下料中转滑块,下料中转滑块在沿下料中转导轨移动时可在第一下料中转工位与第二下料中转工位之间运动,进而,工装6被送至下料中转滑块后,可被运输至第二下料中转工位。
另一种具体实施过程中,该下料中转传输组件也可利用下料中转传输链条驱动工装6的传输,该下料中转传输链条可以被下料中转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
此外,下料中转传输组件还可设有定位部件,以满足第一下料中转工位与第二下料中转工位的传输定位。
下料中转台4可例如利用不锈钢方钢焊接支架装配而成。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工装6在下料中转台4与工装传输线5之间的传输,所述下料中转台4还设有下料移载组件,所述下料移载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第二下料中转工位的工装6移载至所述工装传输线5的第一传输工位。
下料中转传输组件可以沿第二方向控制工装运动,在移动至第二下料中转工位后,可利用下料移载组件控制工装6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进入到工装传输线5。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利用下料移载电机驱动工装6沿第一方向的运动。
其中,下料移载电机可与下料移载链条组件配合,或者与下料移载导轨与下料移载滑块配合,进而实现沿第一方向的运动。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工装传输线5设有链条传输组件,所述链条传输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一传输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二传输工位。
其中,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有至少两个工装,具体可以为四个工装,进而,工装传输线5可以满足缓存多个工装6的功能。
进而,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具体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二传输工位的当前的工装被移载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后,将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的下一个工装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工位。
此外,工装传输线5还可设有定位部件,以满足第一传输工位与第二传输工位的传输定位。工装传输线5另可设有感应工装6是否到达第一传输工位与第二传输工位的感应器。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工装6在上料中转台7与工装传输线5之间的传输,所述上料中转台7还设有上料移载组件,所述上料移载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第二传输工位的工装6移载至所述上料中转台7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
其可参照下料移载组件的结构及其实现方式理解。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传输工位也可即为第一上料中转工位。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中转台7设有上料中转传输组件与上料触发部件,所述上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上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第二上料中转工位和/或所述上料台2的第一上料工位。
当工装6处于上料中转台7时,相关人员可以在工装6上装载物料,具体可以通过手工或工具装载物料。在装载后,可通过手工或工具将装载后的工装6置于上料台2的第一上料工位。
上料中转台7可例如利用不锈钢方钢焊接支架装配而成。其中也可设有定位部件,以满足第一上料中转工位与第二上料中转工位的传输定位。
上料中转台的运输可通过上料触发部件触发操作,其可降低自动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装流转的安全性,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可见,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还在各环节中,以及各环节之间配置了基于感应的机械控制,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胶机系统,包括以上可选方案涉及的工装传输装置。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脱胶处理方法,采用了以上可选方案涉及的工装传输装置,包括:
S11:将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装载于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目标工装。
S12: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上料台被传输至所述脱胶机。
S13:利用所述脱胶机对所述目标工装上的待脱胶物料进行脱胶,得到装载于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
S14:控制所述目标工装被运送出所述脱胶机后,经所述下料台被传输至所述下料中转台,并在所述目标工装处于下料台时将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卸下。
S15: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下料中转台被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并经所述工装传输线传输回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待新的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被装载。
其中的各过程中的名词、可选实施方式,以及技术效果,可参照前文所述装置中各环节的作用理解,同时,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目标工装可理解为任意之一前文所述的工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中,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同时,本发明通过将所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依次对接,可以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的传输回路,进而,其有利于实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彼此之间的自动传输,使得工装可循环流转,进一步有利于避免或减轻了人工的运输与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本发明可选方案中,还在各环节中,以及各环节之间配置了基于感应的机械控制,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可选方案中,上料中转台的运输与下料中转台的运输可通过上料触发部件与下料触发部件触发操作,其可降低自动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装流转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工装传输装置,用于在利用脱胶机脱胶分离切割后的硅棒时对工装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台、脱胶机、所述下料台、所述下料中转台、所述工装传输线、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及所述上料台依次对接,以形成用于循环传输工装的传输回路,工装在所述上料台、上料中转台、下料台、下料中转台与工装传输线中时均能被自动传输;
所述上料台设有上料感应器与上料传输组件,所述上料感应器与所述脱胶机均连接于上料控制组件;
所述上料控制组件具体用于在所述上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上料工位时,控制所述上料传输组件将处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工装传输至第二上料工位,并控制所述脱胶机将处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工装运输至所述脱胶机上,所述第一上料工位靠近所述上料中转台,所述第二上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台与所述下料台沿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脱胶机的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脱胶机的长度方向;
所述上料中转台沿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侧,所述下料中转台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下料台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下料中转台与所述上料中转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接于所述工装传输线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设有下料感应器与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传输组件,所述下料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下料台的第一下料工位时,将该工装传输至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靠近所述脱胶机,所述第二下料工位靠近所述下料中转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中转感应器,所述下料中转台设有下料中转传输组件、报警部件与下料触发部件,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报警部件,所述下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报警部件用于在所述下料中转感应器感应到工装被送至所述下料台的第二下料工位或者所述下料中转台的第一下料中转工位时发出警报;
所述下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下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第一下料中转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下料中转台的第二下料中转工位或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一传输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传输线设有链条传输组件,所述链条传输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一传输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的第二传输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有至少两个工装,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具体用于在处于所述第二传输工位的当前的工装被移载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后,将所述链条传输组件同时传输的下一个工装传输至所述第二传输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中转台设有上料中转传输组件与上料触发部件,所述上料触发部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
所述上料中转传输组件用于在所述上料触发部件被触发时将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第一上料中转工位的工装传输至所述上料中转台第二上料中转工位和/或所述上料台的第一上料工位。
8.一种脱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工装传输装置。
9.一种切割硅棒后的脱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工装传输装置,包括:
将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装载于处于所述上料中转台的目标工装;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上料台被传输至所述脱胶机;
利用所述脱胶机对所述目标工装上的待脱胶物料进行脱胶,得到装载于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被运送出所述脱胶机后,经所述下料台被传输至所述下料中转台,并在所述目标工装处于下料台时将所述目标工装上的脱胶后物料卸下;
控制所述目标工装经所述下料中转台被传输至所述工装传输线,并经所述工装传输线传输回所述上料中转台,以待新的待脱胶物料直接或间接被装载。
CN201811573882.5A 2018-12-21 2018-12-21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Active CN109571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882.5A CN1095717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3882.5A CN1095717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1787A CN109571787A (zh) 2019-04-05
CN109571787B true CN109571787B (zh) 2020-12-01

Family

ID=6593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3882.5A Active CN109571787B (zh) 2018-12-21 2018-12-21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1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163B (zh) * 2021-03-24 2022-11-22 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片机上下料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56887U (zh) * 2016-12-30 2017-07-28 湖南先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智能装配流水线
CN206502337U (zh) * 2016-12-30 2017-09-19 湖南先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式传输机构
CN206425290U (zh) * 2016-12-30 2017-08-22 江苏奥明能源有限公司 自动回篮的硅片清洗机构
CN106743288B (zh) * 2017-03-03 2022-11-18 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台车车轮自动上料清洗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127466U (zh) * 2017-07-11 2018-03-23 深圳市龙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弹簧片组装装置
CN207943514U (zh) * 2018-02-13 2018-10-09 北京博联众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循环输送装置
CN108639699B (zh) * 2018-06-08 2024-05-10 广州市永合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工装板的循环输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1787A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0599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104291112B (zh) 自动下料输送机和下料输送方法
CN204621750U (zh)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CN109014601A (zh) 一种圆柱电芯激光自动剥皮系统
CN105071608A (zh) 一种电机转子轴自动装配机
CN110281317A (zh) 一种双工位木板板材快速上料的工艺方法
CN107572232A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109571787B (zh) 工装传输装置、脱胶机系统与硅棒切割后的脱胶分离方法
CN106964896A (zh) 自动双工位动力电池盖板极片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
CN208377748U (zh) 一种高柔性叉车臂生产线
CN207058046U (zh) 一种组合式单元智能生产线
CN11305938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输送控制系统
CN210335273U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中转台
CN202616212U (zh) 激光加工半导体晶片用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278712A (zh) 一种层压机上料装载机
CN104724486A (zh) 一种医疗电动钻锯的成品运输线
CN112917105B (zh) 一种光伏边框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
CN210060412U (zh) 一种阳极板焊接自动生产线
CN206142387U (zh) 一种自动化摆放装置
CN113732532B (zh) 一种自动生产装置及方法
CN209894323U (zh) 基于称重计算的检测装置
CN114803358A (zh) 一种直线往复式双rgv柔性物流生产线
CN204265803U (zh) 一种汽车锁扣自动淬火生产设备
CN210281136U (zh) 端引线焊接机
CN210635344U (zh) 一种花篮流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30

Address after: 710100 East Chang'an Avenue, Xi'an, Shaanxi Aerospace base, No. 589

Applicant after: X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uanghe hydropower Xining Solar Power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Electricity Investment Group the Yellow River Upstream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100 East Chang'an Avenue, Xi'an, Shaanxi Aerospace base, No. 589

Applicant before: X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Xi'an Solar Power Co., Ltd. Xining branch

Applicant before: State Electricity Investment Group the Yellow River Upstream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6

Address after: 810007 No. 4, Jinsi Road, Dongchuan Industrial Park,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ing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upper Yellow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n solar power branch of Qinghai upper Yellow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00 Shaanxi Xi'an space base east Chang'an Avenue 589

Patentee befor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XI'AN SOLAR POW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anghe hydropower Xining Solar Pow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HUANG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