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3941A - 角型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角型止回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3941A
CN109563941A CN201780004955.6A CN201780004955A CN109563941A CN 109563941 A CN109563941 A CN 109563941A CN 201780004955 A CN201780004955 A CN 201780004955A CN 109563941 A CN109563941 A CN 109563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ngle
valves
cell
hous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9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3941B (zh
Inventor
奥野秀郎
贝本洋司
高桥雄
宇多畅也
桥平卓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Sulliwim Industrial Co Ltd
Three 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Sulliwim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Sulliwim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Sulliwim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3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3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3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48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in their cent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02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 F16K15/0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 F16K15/033Check valves with guided rigid valve members with a hinged closure member or with a pivoted closure member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16K27/0227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s swinging around an axis located at the edge of or outside the valv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6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with tongue-shaped lamin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504Removable valve head and seat unit
    • Y10T137/7668Retained by bonnet or 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98Pivoted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一种角型的止回阀,其不用解除配管的连结状态就能简便且迅速地进行阀体、阀座的更换作业,维护性优异。具备阀壳主体(14)、盖体(15)、阀座(51)、阀体(52)和铰链机构(53),阀壳主体具备开设于下方侧的流入口(21)、开设于侧方侧的流出口(23)和开设于上方侧的出入用孔(20),在内部具有弯曲状的阀室(49);盖体封闭出入用孔(20);阀座具备阀口(50);阀体开闭阀口(50);铰链机构支承阀体(52);阀座(51)、阀体(52)及铰链机构(53)作为一体地装配的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阀单元(54)可相对于阀壳主体(14)内的单元装设部(102)装卸;角型止回阀设置了推压件(120),推压件与盖体(15)的向出入用孔(20)的装设动作相应地发挥将阀单元(54)的下面向单元装设部(102)推压的方向的推压力。

Description

角型止回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型止回阀,特别涉及一种谋求维护性的提高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下述内容为人所知:在流体流入的一次侧的入口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流体流出的二次侧的出口端口的开口方向正交的角型止回阀中,当因长期使用造成阀体的填料构件随时间经过产生劣化时,可简单地更换该填料构件,以谋求维护性的提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止回阀,是阀体在相对于阀座接近或分离的方向呈直线性地往复摆动的提升式的止回阀,阀体具备将阀座与阀体封闭的封闭体。该封闭体做成了将基座构件与填料构件进行了一体化的盒(cartridge)构造,该基座构件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装设于阀体,该填料构件将阀座和阀体以气密或液密的方式封闭。阀壳的上方开口由帽部封闭,该帽部由套箍(ferrule)接头自由解除地构成。在帽部形成了直筒部,通过将构成阀体的阀轴插入该直筒部,构成为能使阀体沿着直筒部在轴方向移动。在直筒部的外周面上装设了弹簧体,由该弹簧体的加载力将阀体朝向下方推下。
在由以上的那样的结构形成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止回阀中,在解除套箍接头而卸下帽后从阀壳内取出阀体,接着,将基座构件从阀体卸下,由此能更换包含填料构件在内的封闭体的整体。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在具备以铰链轴为中心旋转的阀体的摆动式的止回阀中,通过使阀座、阀体等一体化谋求维护性的提高。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止回阀中,将具备阀座、阀体等的止水部构成为可相对于作为阀壳的壳体装卸。止水部相对于壳体由螺栓结合固定。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阀,是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形成在壳体左右的直线位置的直线型的止回阀。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753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041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等鉴于能使在全开时的压力损失变小的优点或能使开启压力(crackingpressure)变小等的优点进行了探讨,在角型的止回阀中,采用阀体以铰链轴为中心旋转的摆动式来作为阀体的动作方式。此外,还考虑了在具有这样的摆动式的动作方式的角型的止回阀中也能容易地更换阀体等构件以谋求维护性的提高。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止回阀中,是通过进行帽的卸下作业与从阀壳取出阀体的取出作业,在阀壳的外部进行封闭体的更换作业,与此相对,在摆动式的止回阀中,为了从阀体取出阀壳,需要进行阀体的相对于铰链轴的解除作业等,即使将专利文献1的封闭体的结构完全地适用于摆动式的止回阀,也不可能谋求维护性的提高。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止回阀中,仅能更换阀体的填料构件,特别是不可能更换阀座。
此外,在将此种角型的止回阀适用于设置在朝铅直方向延伸的吸升管与朝水平方向延伸的移送管的连结部的扬水系统的地上(海洋上)设置型的底阀(foot valve)的情况下,为了谋求维护性的提高,要求不用解除吸液管与止回阀之间的连接状态或移送管与止回阀之间的连接状态就能仅更换设置在阀壳内的阀体。但是,在如专利文献2的那样止水部从入口端口或出口端口插入壳体内的结构中,为了更换止水部,需要解除配管相对于入口端口或出口端口的连接状态。因此,不得不说,将专利文献2的那样的止回阀的结构适用于扬水系统的底阀是不合适的。此外,在如专利文献2的止回阀的那样止水部相对于壳体由螺栓结合固定的结构中,进行狭窄的阀壳内的螺栓的松开作业及紧固作业是不可或缺的,在不能作业效率良好地进行止水部的更换作业的方面也有不利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型的止回阀,该角型的止回阀不用解除配管的连结状态就能简便且迅速地进行阀体、阀座的更换作业,维护性优异。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以一种角型止回阀为对象,该角型止回阀具备:阀壳主体14,该阀壳主体14具备开设于下方侧的流入口21、开设于侧方侧的流出口23和开设于上方侧的出入用孔20,在内部具有从流入口21朝向流出口23的弯曲状的阀室49;盖体15,该盖体15以封闭出入用孔20的方式构成为可相对于阀壳主体14装卸;阀座51,该阀座51在中央部具备阀口50;阀体52,该阀体52构成为可在将阀口50开放的开姿势与将阀口50关闭的闭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和铰链机构53,该铰链机构53将阀体52支承成可在开姿势与闭姿势之间进行摆动;其特征在于,阀座51、阀体52及铰链机构53作为一体地装配的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此阀单元54构成为可相对于设置在阀壳主体14内的单元装设部102装卸;该角型止回阀设置了推压件120,该推压件120与盖体15的向出入用孔20的装设动作相应地发挥将阀单元54的下面向单元装设部102推压的方向的推压力。
铰链机构53包含铰链轴93和将阀体52向闭姿势加载的加载构件94;推压件120包含柱体121,该柱体121避开阀体52的绕铰链轴93的摆动轨迹,从阀单元54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该角型止回阀构成为:在将盖体15相对于出入用孔20进行了装设时,推压件120的上端部与盖体15的下面接触,推压件120朝向下方推下,由此,将阀单元54的下面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
推压件120包含与盖体15的下面接触的弹性体123;该角型止回阀构成为:在将盖体15相对于出入用孔20进行了装设时,经弹性体123将柱体121朝向下方推下。
推压件120具备柱体121、121和梁体122,该柱体121、121为2根,从阀座51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梁体122架设在这些柱体121、121的上端部之间。
在单元装设部102与阀单元54之间,设置了用以规定阀单元54的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姿势的卡合限制构造110。
单元装设部102由安装面103和装设壁104构成,该安装面103是在中央部开设了流入口21的向上的面,该装设壁104以包围安装面103的方式直立设置;卡合限制构造110由突部111和凹缺部112构成,该突部111从阀壳主体14的内周面向内突出设置;该凹缺部112是在阀单元54的阀座51的外周面上进行切口形成的,接受突部111。
亦可采用下述的方式:在装设壁104的内周面108与阀座51的外周面109之间,配置了由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密封材料106;密封材料106的内周面108形成为向上扩大的锥状,阀座51的外周面109形成为下窄的锥状。
亦可采用下述的方式:阀壳主体14形成为在上端侧具有出入用孔20并在下端侧具有流入口21的圆筒形,在筒壁22的右方开设了流出口23;阀壳主体14形成为倾斜姿势,该倾斜姿势的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下端侧指向右斜下方;在阀壳主体14的下方设置了在铅直方向延伸的流入筒17,在阀壳主体14的右方设置了向右水平方向延伸的流出筒18;在构成阀壳主体14的筒壁22的左下端部形成了流体排出孔132,该流体排出孔132用以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将阀室49内的流体排出。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角型止回阀中,由于将阀座51、阀体52及铰链机构53作为一体地装配的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所以仅通过将该阀单元54更换,就能以一次的工时更换阀座51、阀体52等。因此,能迅速地以少的工时容易地进行止回阀的维护作业。
而且,在本发明的角型止回阀中,由于设置了与盖体15的向出入用孔20的装设动作相应地发挥将阀单元54的下面向单元装设部102推压的方向的推压力的推压件120,所以仅通过将盖体15向出入用孔20装设,就能经推压件120将阀单元54不浮动地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将阀单元54装设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因此,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将使用螺栓等的紧固构造等那样的用以将阀单元54装设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的构造废除,所以能将螺栓的松开作业、紧固作业的那样的繁琐的作业完全废除,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此外,由于能将在狭窄的阀室49内的螺栓等固定构件的松开作业、紧固作业完全废除,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能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进而,由于能经出入用孔20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所以在如下的这一点上也优异:不用解除配管的连接状态,能维持该配管的连接状态不变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角型止回阀,不用解除配管的连接状态就能迅速地以少的工时容易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等的维护作业。因此,根据本发明,能获得维护性优异的角型止回阀。
能做成推压件120包含柱体121的结构,该柱体121避开阀体52的绕铰链轴93的摆动轨迹,从阀单元54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如果这样避开阀体52的绕铰链轴93的摆动轨迹来设置推压件120,则能防止阀体52的开放方向的摆动界限与设置了该推压件120相伴地变小。这意味着能防止止回阀的送给量与设置了推压件120相伴地变小,因此,能良好地确保该送给量。
可采用下述的结构:推压件120做成包含与盖体15的下面接触的弹性体123的结构,在将盖体15相对于出入用孔20进行了装设时,经弹性体123将柱体121朝向下方推下。如果这样以经设置在推压件120上的弹性体123将阀单元54推下的方式构成,则即使在盖体15的厚度尺寸、柱体121的长度尺寸因加工上的尺寸误差而略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由最适当的推压力将阀单元54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因此,能有助于具备推压件120的角型止回阀的可靠性的提高。因为容许某种程度的盖体15等的尺寸上的差异,所以也能有助于角型止回阀的成本削减。
如果推压件120具备从阀座51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的2根柱体121、121和架设在这些柱体121、121的上端部之间的梁体122,则在阀单元54的组装作业时、更换作业时,能将该梁体122作为由作业者把持而用以进行阀单元54的提升操作或推下操作的把持部使用。如果这样在推压件120上设置了作为把持部的梁体122,则作业者不需要将手指插入到阀室49的深处来进行阀单元54的提升操作或推下操作。因此,能更迅速且容易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
如果在单元装设部102与阀单元54之间设置了用以规定阀单元54的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姿势的卡合限制构造110,则能防止在单元装设部102内的阀单元54的旋转等的位置偏移,在单元装设部102内总是将阀单元54保持在适当正确的姿势位置。具体而言,卡合限制构造110能由突部111和凹缺部112构成,该突部111从阀壳主体14的内周面向内突出设置;该凹缺部112是在阀单元54的阀座51的外周面上进行切口形成的,接受突部111。
如果在装设壁104的内周面与阀座51的外周面之间配置了由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密封材料106,则能由密封材料106来填补阀座51的下座部56与单元装设部102的装设壁104之间的间隙,将在组装时的阀单元54正确地定位。即使在与阀座51的下座部56、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位置因加工上的尺寸误差而偏移的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将阀单元54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正确地定位。此时,特别是,如果密封材料106的内周面108形成为向上扩大的锥状,阀座51的外周面109形成为下窄的锥状,则能在将阀单元54落入单元装设部102进行了组装时,使密封材料106被下座部56的外周面109推压而确实地变形。因此,由该密封材料106的变形也可良好地发挥在组装时的阀单元54的定位作用。
亦可采用下述的方式:阀壳主体14形成为在上端侧具有出入用孔20并在下端侧具有流入口21的圆筒形,在筒壁22的右方开设了流出口23;阀壳主体14形成为倾斜姿势,该倾斜姿势的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下端侧指向右斜下方。如果这样将阀壳主体14形成为其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的倾斜姿势,则即使在从流入口21进入的液体中包含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将该气泡朝向开设在筒壁22右方的流出口23顺畅地引导。因此,能确实地防止发生所谓的“卷空气”的动作不良状态,所谓的“卷空气”的动作不良状态,是指因为空气滞留在阀室49内,滞留的空气被卷入泵中,所以泵达到吸升不良。
在构成阀壳主体14的筒壁22的左下端部形成了流体排出孔132,该流体排出孔132用以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将阀壳49内的流体排出;换言之,如果在阀壳主体14的最下部形成了流体排出孔132,则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仅通过使该流体排出孔132开放,就能容易地将阀壳主体14内的作为流体的液体向阀壳主体14的外部排出。因此,能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角型止回阀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2是表示适用角型止回阀的扬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角型止回阀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角型止回阀的横剖俯视图。
图6是表示角型止回阀的铰链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7是角型止回阀的分解图。
图8是阀单元的分解图。
图9是用以说明角型止回阀的动作的图。
图10是用以说明密封构件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10中,表示将本发明的角型止回阀适用于扬水系统的地上设置用的底阀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是指按照在图2、图3、图4及图5中所示的交叉箭头和标注在各箭头的附近的前后、左右、上下表示的方向。如图2所示,扬水系统由储存液体L的储液槽1、从储液槽1压送液体L的泵2、设置在储液槽1与泵2之间的吸液管3、与泵2的送出侧连接的送出管4、设置于吸液管3的中途部的底阀5、配设于送出管4的中途部的止回阀6和开闭阀7构成。在图2中,符号8表示驱动泵2的马达。
吸液管3由吸升管10和移送管11构成,吸升管10设置为立起姿势,将下端浸渍在储液槽1中,移送管11在地上设置为横卧姿势。移送管11的右端部连结于泵2,而左端部连结于底阀5。吸升管10的上端部连结于底阀5的下端。底阀5设置于地上(海洋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底阀5是角型止回阀,该角型止回阀的液体L流入的一次侧的入口端口12的开口方向与从入口端口12流入的液体L流出的二次侧的出口端口13的开口方向正交,在此,入口端口12向下方侧开口,出口端口13朝右方侧开口。如图3所示,底阀5具有:阀壳主体14、可装卸地构成于阀壳主体14的盖体15、组装在阀壳主体14内的止水部16、设置于阀壳主体14的下方的流入筒17、设置于阀壳主体14的侧方的流出筒18等。流入筒17的下端的开口作为入口端口12,流出筒18的右端的开口作为出口端口13。
如图1、图3及图7所示,阀壳主体14是在上端侧具有出入用孔20、在下端侧具有流入口21的大致圆筒状的金属成形品,在右方侧的筒壁22上开设了流出口23。由此,在阀壳主体14的内部,形成了从下方侧的流入口21朝向右方侧的流出口23的弯曲状的阀室49。如图3所示,阀壳主体14做成了下述的倾斜姿势: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下端侧指向右斜下方,圆筒的轴心方向(d1)相对于铅直方向(dv)倾斜θ1°,并且与该轴心方向(d1)正交的圆筒的径方向(d2)相对于水平方向(dh)倾斜θ1°。θ1最好为10°以上、40°以下(10°≦θ1≦40°),在本实施方式中,θ1被设定为20°。如先前所述,在阀壳主体14的下方设置了流入筒17,在阀壳主体14的右方设置了流出筒18,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壳主体14、流入筒17及流出筒18由将它们形成为一体的铸造品构成。
在流入筒17的下端与吸升管10的上端的每一个上设置了法兰24、25,在将流入筒17、吸升管10两者的法兰24、25对接后,使螺栓27穿在设置于两个法兰24、25上的多个螺栓孔26中,由螺母28将两个法兰24、25紧固,由此将流入筒17、吸升管10两者连结。同样地,在流出筒18的右端与移送管11的左端的每一个上设置了法兰29、30,在将流出筒18、移送管11两者的法兰29、30对接后,使螺栓32穿在设置于两个法兰29、30上的多个螺栓孔31中,由螺母33将法兰29、30紧固,由此将流出筒18、移送管11两者连结。流入筒17与吸升管10的连结部位由环状的填料34密封。同样地,流出筒18与移送管11的连结部位也由环状的填料35密封。流入筒17与吸升管10的轴心方向指向铅直方向(dv),流出筒18与移送管11的轴心方向指向左右水平方向(dh)。
如图1、图4及图7所示,阀壳主体14的可装卸地装设于出入用孔20的盖体15由落入出入用孔20装设的盖主体37、可装卸地横架在阀壳主体14的上端的支承体38和将盖主体37推下的操作螺栓39构成。盖主体37由具有小径的内盖部40及大径的外盖部41的铸造品构成,该小径的内盖部40呈内嵌状地装设在出入用孔20的内侧,该大径的外盖部41设置在内盖部40的上方,由阀壳主体14的上方侧的筒端面22a承受。支承体38由一体地具备中枢部(hub)42、前后一对臂部43、43和防脱落爪44的铸造品构成,该中枢部42具有操作螺栓39的外螺纹部进行螺纹结合卡合的内螺纹部,该前后一对臂部43、43从中枢部42的外周朝向前后的两端部延伸,该防脱落爪44设置于臂部43的前端的每一个上,向内延伸。在阀壳主体14的前后方向的外周面的每一个上形成了装设槽47,在使防脱落爪44相对于这些装设槽47的开口部对位后,通过将支承体38从上方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防脱落爪44插入卡合于装设槽47内,能将支承体38装设于阀壳主体14。此外,通过从这样的装设状态以相反的步骤将支承体38从上方观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能解除装设槽47与防脱落爪44之间的卡合状态,将支承体38从阀壳主体14卸下。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在将支承体38装设于阀壳主体14后,将操作螺栓3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操作,使该操作螺栓39向下方位移。由此,能将盖主体37推下,使外盖部41的外周缘压接于阀壳主体14的筒端面22a,将盖体15装设固定于阀壳主体14。在阀壳主体14的筒端面22a上,配设置了环状的止水填料45,由该止水填料45将在盖体15的装设固定状态下的产生在筒端面22a与外盖部41的外周缘之间的间隙密封。在外盖部41的上面上形成了承受操作螺栓39的下端的凹部46。符号48表示凹槽,该凹槽设置于筒端面22a,装设止水填料45。
如图1及图8所示,组装于阀室49内的止水部16包含阀座51、阀体52和铰链机构53,作为摆动式的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该阀座51在中央部具有阀口50,该阀体52构成为可在将阀口50开放的开姿势与将阀口50关闭的闭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该铰链机构53将阀体52以可在开姿势与闭姿势之间摆动的方式支承。
如图8所示,阀座51是在中央部具备和流入口21的开口尺寸大致同等的开口尺寸的阀口50的大致圆盘状的金属成形品,在其左端侧的上面上,突出设置了前后一对铰链托架55、55,前后一对铰链托架55、55经铰链轴93可转动地支承设置在阀体52上的铰链臂67。阀座51由具有下窄的锥状的环绕面的下座部56和具有其外径尺寸遍及上下方向地均匀的直线状的环绕面的上座部57构成。上座部57的外径尺寸与下座部56的外径尺寸相比形成为大径。铰链托架55设置于上座部57的上面上。在下座部56的下面上,凹入形成了用以装设密封环58的环状的装填槽59。符号60表示弹簧支撑孔,该弹簧支撑孔凹陷形成在上座部57的上面的铰链托架55之间,用以插入后述的推压弹簧94的弹簧臂100的前端。符号61表示设置于铰链托架55上的轴承孔。
阀体52由阀体主体63、配置在阀体主体63的下面上的填料构件64、配置在填料构件64的下面上的保护板65、前后一对填料构件64的固定用的螺栓66、66和对阀体主体63进行支承的铰链臂67等构成。阀体主体63是形成为圆盘状的铸造品,在上面的盘面中央突出设置了圆轴状的毂部(boss)68,在毂部68的上端刻设了铰链臂67的连结用的外螺纹部69。在阀体主体63的下面上设置了中枢部70,并以包围该中枢部70的方式凹陷形成了填料构件64的装设部71。在阀体主体63的下面上,以夹着中枢部70的前后的方式刻设了一对螺栓66用的内螺纹部72(参照图4)。
填料构件64是以橡胶等弹性构件作为原材料的构件,形成为具有中央开口74的环状。在填料构件64的前后,以夹着中央开口74的方式开设了螺栓66用的通孔75。符号76是表示环状的密封片,其以包围阀口50的方式一体地突出设置在填料构件64的下面上。此密封片76在剖视图中看形成为突出圆弧状,在阀体52将阀口50关闭的闭姿势下,突出圆弧的前端被压扁,在具有平坦面的剖视图中看成为梯形(参照图6)。保护板65是形成为圆板状的金属成形品,在其盘面中央的前后的两个部位,开设了螺栓66用的通孔77。在将填料构件64嵌入装设部71并将保护板65配设在填料构件64的下面上后,将螺栓66经通孔75、77拧入阀体主体63的内螺纹部72,由此,能在由保护板65从下支承的状态下将填料构件64装设固定于阀体主体63的下面上。
铰链臂67是一体地具备摆动臂80、前后一对圆筒状的轴承81和圆筒状的毂部82的铸造品,该摆动臂80在左右方向延伸,该前后一对圆筒状的轴承81设置在摆动臂80的左方,该圆筒状的毂部82设置在摆动臂80的右方;在各轴承81上形成了在前后方向开口的轴承孔83,在毂部82形成了在上下方向开口的连结孔84。在将外螺纹部69穿在连结孔84中,将连结孔84外嵌装设于毂部68后,将螺母85螺纹结合装设于外螺纹部69,由此,将阀体主体63连结于铰链臂67。在螺母85与外螺纹部69的每一个上开设了销孔86、87,该销孔86、87用以穿插防止螺母85的旋转用的销88(参照图4)。连结孔84的内径尺寸设定得比毂部68的外径尺寸略大,在上述的连结状态下连结孔84以些微的间隙嵌合于圆轴的毂部68。由此,在连结状态下,阀体主体63可相对于铰链臂67以毂部68为中心旋转,而且可相对于铰链臂67略微在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如果构成为阀体主体63可相对于铰链臂67旋转且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则即使阀座51、阀体52及铰链臂67等因成形误差等而有尺寸上的差异,也能吸收该差异而总是使阀体52成为适当正确的闭姿势。
在轴承81的上面上突出设置了限制突起(突部)90,该限制突起(突部)90与阀壳主体14的筒壁22的内周面接触,限制阀体52的在开姿势下的摆动界限。在摆动臂80的左方侧的基端部形成了凹入部91,该凹入部91在左方具有开口,允许推压弹簧94的弹簧臂99插入。
铰链机构53由铰链轴93、铰链托架55、铰链臂67、前后一对推压弹簧(加载构件)94构成。铰链轴93是圆轴状的金属成形品(参照图5)。
各推压弹簧94是以弹簧钢等的金属线材为原材料形成的螺旋扭转弹簧,具备外嵌于铰链轴93的螺旋部98及从螺旋部98的两侧连接出来的一对弹簧臂99、100。一方的弹簧臂99插入铰链臂67的凹入部91,另一方的弹簧臂100插入阀座51的弹簧支撑孔60。由此,能将阀体52朝向闭姿势进行摆动加载。
在铰链机构53的组装之际,在将铰链臂67与推压弹簧94、94配设于前后一对铰链托架55、55之间后,以贯通铰链托架55、55的轴承孔61、各推压弹簧94的螺旋部98和铰链臂67的轴承孔83三者的方式,从前方侧插入铰链轴93。在该铰链轴93的插入作业前后,进行弹簧臂99的向凹入部91的插入和弹簧臂100的向弹簧支撑孔60的插入。根据以上内容,能将阀体52相对于阀座51可在图1中以实线表示的闭姿势与在图1中以假想线表示的开姿势之间摆动地连结。
由以上的那样的结构构成的阀单元54,以可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装卸的方式构成,该单元装设部102设置在阀壳主体14内的面向流入口21的开口周缘。如图1所示,单元装设部102由在中央部开设了流入口21的向上的安装面103和以包围安装面103的方式直立设置的装设壁104构成。构成单元装设部102的安装面103形成为左侧低而右侧高的右方升起的倾斜姿势,在此,安装面103的倾斜角度与阀壳主体14的圆筒的径方向(d2)同样,相对于水平方向(dh)以θ1°(20°)的平缓的角度倾斜。装设壁104的内径尺寸设定得比阀座51的下座部56的外径尺寸大,比阀座51的上座部57的外径尺寸小,通过将阀单元54从上方落入单元装设部102,能做成将下座部56的下面承受在安装面103上的单元装设姿势。在单元装设姿势上的阀单元54成为右方升起的倾斜姿势。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构成为在使阀单元54成为单元装设姿势时,构成铰链机构53的铰链轴93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并且该铰链轴93位于阀壳主体14的左下端,阀座51、阀体52在(闭姿势下的阀体52)成为平缓的右方升起的倾斜姿势。而且,如在图1中以假想线所示的那样构成为:在阀体52绕铰链轴93打开至摆动界限时,阀体52成为其下面上朝向右方的流出口23指向的陡峭的右方升起的倾斜姿势。
在图6、图7中符号106表示夹设于阀单元54与单元装设部102之间的环状密封材料,该密封材料106承受阀座51的外周面。该密封材料106由聚四氟乙烯等的富有平滑性的弹性材构成,其外周面107形成为径尺寸均一的直线状,内周面108形成为向上扩大的锥状。由外周面107规定的密封材料106的外径尺寸,设定为与单元装设部102的装设壁104的内径尺寸相同的尺寸。密封材料106在阀单元54的装设之前被装设于单元装设部102。如图10所示,密封材料106的内周面108的倾斜角度(θ2),设定为比阀座51的下座部56的外周面109的倾斜角度(θ3)略微陡峭,在将阀单元54落入单元装设部102而组装时,密封材料106被下座部56的外周面109推压而略微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材料106的内周面108的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2设定为20°,下座部56的外周面109的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3设定为19°。
如果这样由弹性材构成的密封材料106夹设在阀单元54与单元装设部102之间,则能由密封材料106填补阀座51的下座部56与单元装设部102的装设壁104之间的间隙,将在组装时的阀单元54正确地定位。即使在与阀座51的下座部56、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位置因加工上的尺寸误差而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将阀单元54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正确地定位。通过选择富有平滑性的聚四氟乙烯等作为密封材料106的原材料,能抑制阀单元54粘贴在单元装设部102,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能更容易地将阀单元54卸下。因此,能更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
如图5所示,在单元装设部102与阀单元54之间,设置了用以规定阀单元54的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姿势的卡合限制构造110。卡合限制构造110由限制突起(突部)111和凹缺部112构成,该制突起111从阀壳主体14的筒壁22的内周面向内呈肋状地突出设置,该凹缺部112是在阀单元54的上座部57的外周面进行切口形成的,接受限制突起111。如果这样设置了卡合限制构造110,则能防止在单元装设部102内的阀单元54的旋转等的位置偏移,在单元装设部102内将阀单元54保持在适当正确的姿势位置。在限制突起111的上端形成了导向面113,该导向面113朝向阀壳主体14的内方下降倾斜来引导凹缺部112与限制突起111的卡合(参照图7),在使用该导向面113将限制突起111与凹缺部112进行对位而使限制突起111、凹缺部112两者卡合后,仅通过使阀单元54沿着限制突起111向下方移动,如图1所示,就能将阀单元54以适当正确的姿势组装在单元装设部102内的适当正确的位置。
在阀单元54与盖体15之间设置了推压件120,该推压件120由盖体15的向出入用孔20的装设动作发挥将阀单元54的下面向单元装设部102推压的方向的推压力。如图4及图7所示,推压件120由柱体121、梁体122和弹性体123构成,该柱体121是2根,避开阀体52的绕铰链轴93的摆动轨迹地从阀座51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该梁体122架设在这些柱体121的上端;该弹性体123设置在梁体122上。该柱体121是形成为截面多边形状(六边形状)的金属成形品(参照图5),在其下端刻设了外螺纹部125,该外螺纹部125用以拧入形成在阀座51上的内螺纹部124(参照图4)。在柱体121的上端形成了小螺钉126用的内螺纹部127。如图5所示,2根柱体121形成于将在俯视图中看形成为大致圆形的阀座51的中心部的前后夹着的前后的对角位置。通过将柱体121形成为截面多边形状,能使用工具将柱体121进行旋转操作,将柱体121拧入阀座51的内螺纹部124内。
梁体122是形成为截面四边形状的金属成形品,在其前后两端形成了小螺钉126用的通孔。在梁体122的前后的中央部形成了具有向上的开口的弹性体123用的凹槽130。如图7所示,弹性体123是以长条状的金属片为原材料形成且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向上弯曲形成的板弹簧,其如图4所示,在将弹性体123落入凹槽130内进行装设时,弹性体123的上端部从梁体122的上面突出。梁体122,在阀单元54的组装作业时、更换作业时,由作业者把持,作为用以进行阀单元54的提升操作或推下操作的把持部使用。
如果将盖体15装设出入用孔20,则盖体15的内盖部40的下面与弹性体123的中央部接触,经该弹性体123将梁体122与柱体121推下。由此,能将阀单元54的阀座51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使阀单元54不能浮动地装设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内。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底阀5中,由于仅通过将盖体15装设于出入用孔20,就能将阀单元54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所以不需要使用例如用以将阀单元54装设于单元装设部102的螺栓等的紧固构造的那样的特别的构造,能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此外,如果以经弹性体123将阀单元54推下的方式构成,则即使在盖体15的厚度尺寸、柱体121的长度尺寸因加工上的尺寸误差而略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由最适当的推压力将阀单元54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
在图1、图6及图9中,符号132表示流体排出孔,该流体排出孔用以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将存在于阀壳主体14内的液体L排出;符号133表示帽,该帽以堵塞流体排出孔132的方式构成为可以装卸。在这些流体排出孔132与帽133之间设置了由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构成的螺纹结合构造,通过使帽13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能将帽133从流体排出孔132卸下,另外通过使帽13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能将帽133装设于流体排出孔132。流体排出孔132形成于阀壳主体14的筒壁的左下端部。亦即,流体排出孔132开设于阀壳主体14的最下部,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仅通过将帽133卸下,就能容易地将阀壳主体14内的液体L向阀壳主体14的外部排出。
在图1、图9中,符号135表示设置在流入筒17的空气孔,在该空气孔中,也与先前的流体排出孔132同样,可装卸地装设了未图示的帽。帽的装卸结构也与先前的流体排出孔132同样。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通过将帽卸下打开空气孔135,能使空气进入流入筒17,消除流入筒17侧的相对于阀壳主体14侧的负压状态,因此,能容易地将阀单元54从单元装设部102卸下。另外,如果这样地将帽卸下打开空气孔135,则吸升管10内的液体L往储液槽1落下。此外,在阀单元54的更换后,通过将真空泵连接于空气孔135,能使液体L从储液槽1经吸升管10提升到流入筒17,作为用以引水的水。由此,能使泵2的负荷变小,更迅速地使扬水系统复原。
在由以上的那样的结构构成的底阀5中,如果由泵2的起动作用于从储液槽1经吸升管10吸升的液体L的吸升力超过由阀体52的自重与推压弹簧94的加载力规定的推压力(阀体52的最低动作压力),则阀体52从阀座51分离,成为将阀口50开放的开姿势(参照图9)。如图1所示,在闭姿势下的阀体52被作为平缓的右方升起的倾斜姿势,在泵2的起动时作用于阀体52的吸升力集中于离开铰链轴93的右上端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底阀5,能使阀体52的最低动作压力成为更小的动作压力,更轻快地使阀体52从闭姿势向开姿势位移。如上述的那样以在开姿势下的铰链轴93为中心的阀体52的摆动界限,通过限制突起90与筒壁22的内壁面接触来规定,在达到该摆动界限的状态下的阀体52成为其右端部指向斜上方的倾斜姿势。如果这样构成为在开姿势下阀体52成为倾斜姿势,则由于能由该阀体52的下面使经流入口21向阀壳主体14内吸升的液体L的流动方向朝向流出口23侧顺畅地转向,所以能减少底阀5的压力损失。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底阀5中,由于使形成为圆筒状的阀壳主体14的轴心方向(d1)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dv)倾斜θ1°的倾斜姿势,并且使单元装设部102的安装面103成为倾斜θ1°的倾斜姿势,所以即使在阀体52的开放角度小的情况下,也能与安装面103的倾斜角度相辅相成地将阀体52的相对于左右水平方向(dh)的开放角度选定得大,使阀体52指向流出口23。这样,即使在阀体52的开放角度小的情况下,由于也能由阀体52的下面使经流入口21向阀壳主体14内吸升的液体L的流动方向朝向流出口23侧顺畅地转向,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能减少底阀5的压力损失。
此时,通过使θ1为10°以上、40°以下,能谋求底阀5的小型化,并且能一面良好地确保底阀5的动作稳定性一面确实地获得先前的压力损失的减少效果。亦即,如本实施方式的底阀5的那样,在采取如下方式的情况下,即,阀壳主体14的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下端侧指向右斜下方,圆筒的轴心方向(d1)相对于铅直方向(dv)倾斜θ1°,并在阀壳主体14的下方侧设置了流入口21,在右方侧设置了流出口23,在阀壳主体14的内部,在下方侧的下方侧形成了从流入口21朝向右方侧的流出口23的弯曲状的阀室49,希望先前的角度θ1设定在10°≦θ1≦40°的范围内。
如果θ1不到10°,则为了使由阀体52经流入口21向阀壳主体14内吸升的液体L的流动方向朝向流出口23侧顺畅地转向,需要使在开姿势下的阀体52的开放角度变大(变大为80°以上),将阀体52开放直到成为大致垂直姿势。因此,如果使阀体52变大,则与其相应地不能避免阀壳主体14的长度尺寸变大,作为结果,存在招致底阀5的大型化的不利。
另一方面,如果θ1超过40°,则为了能以小的开放角度得到由阀体52进行的液体L的朝向流出口23的转向作用,尽管能使阀壳主体14的长度尺寸变小而谋求底阀5的小型化,但是不能期待在泵2停止时的由自重带来的阀体52的关闭作用,存在损害底阀5的动作稳定性的危险。特别上,上述不良状况虽然解决使推压弹簧94的加载力变大,但在此情况下,存在阀体52的最低动作压力变大的不利。
包含在从流入口21吸升的液体L中的气泡滞留在阀室49内,如果滞留的空气一度向泵2侧流动,则因为空气被卷入泵2中,所以存在泵2达到吸升不良的所谓陷入“卷空气”的动作不良状态的危险。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阀壳主体14形成为其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的倾斜姿势,所以即使在从流入口21进入的液体中包含气泡的情况下,也能将该气泡朝向开设在筒壁22的右方的流出口23顺畅地引导。因此,在从流入口21吸升的液体L中包含的气泡难以滞留在阀室49内,能确实地防止陷入卷空气的动作不良状态。
如果泵2的驱动停止,由阀体52的自重与推压弹簧94的加载力规定的推压力超过由泵2作用于液体L的吸升力,则阀体52向闭姿势位移(参照图1)。由此,由于阀口50立刻闭锁,所以能防止在吸升管10内的液体L的滴落。
在以上的那样的结构构成的底阀5中,可由以下的顺序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与扬水系统的复原作业。首先,作业者在使泵2停止后,将帽133卸下而使流体排出孔132开放。由此,能将移送管11、流出筒18及阀壳主体14内的液体L向底阀5的外部排出。接着,作业者将帽卸下而使空气孔135开放。由此,由于能使流入筒17与吸升管10内的液体L落入储液槽1,并且使空气进入流入筒17、吸升管10内,所以能使流入筒17侧与阀壳主体14侧成为相同压力。由此,由于能防止流入筒17侧成为负压,所以能容易地将阀单元54从单元装设部102卸下。
接着,作业者将盖体15从阀壳主体14卸下。具体而言,作业者使盖体15的操作螺栓3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操作螺栓39向上方位移,将盖主体37的相对于阀壳主体14的筒端面22a的压接状态解除。接着,作业者使支承体3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将装设槽47与防脱落爪44之间的卡合状态解除。接着,作业者将支承体38抓住而将其向上方拉起,将盖体15从阀壳主体14卸下。
由上述的盖体15的拉起动作,能将由推压件120进行的阀单元54的对单元装设部102的压接状态解除。具体而言,如果作业者将盖体15拉起,则由于解除盖体15的内盖部40与推压件120的弹性体123之间的接触状态,所以将经推压件120进行的盖体15对阀单元54向下方的推压力解除。接着,作业者抓住梁体122,将阀单元54整体连同该梁体122一起向上方拉起。由此,能将阀单元54从单元装设部102卸下。
如果上述那样的阀单元54的从单元装设部102的卸下作业结束,则作业者将新的阀单元54组装于阀壳主体14的单元装设部102。具体而言,作业者在将梁体122抓住而使凹缺部112卡合于限制突起111后,使阀单元54沿着限制突起111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将阀单元54组装于单元装设部102内。另外,也能在上述那样的新的阀单元54的组装前清扫阀壳主体14的内部。亦可与需要相应地更换密封材料106。
接着,将盖体15组装于阀壳主体14。具体而言,作业者在将盖体15的内盖部40落入出入用孔20内后,将防脱落爪44相对于装设槽47的开口部对位,并使支承体3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使防脱落爪44插入卡合于装设槽47内,将支承体38装设于阀壳主体14。接着,作业者将操作螺栓39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使操作螺栓39向下方位移,将盖主体37推下,使外盖部41的外周缘压接于阀壳主体14的筒端面22a,使盖体15装设固定于阀壳主体14。通过由该操作螺栓39进行的盖主体37的推下,能将阀单元54的阀座51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使阀单元54不能浮动地装设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内。
接着,作业者在将帽133装设于流体排出孔132后,将真空泵连接于空气孔135,在由该真空泵将液体L从储液槽1经吸升管10提升到流入筒17后,由帽将空气孔135封闭。另外,被提升到流入筒17的液体L成为用以引水的水。最后,使泵2的马达8驱动,使吸升管10内的液体L经底阀5向移送管11扬水,接着向送出管4扬水。此时,经阀体52的流入筒17侧的一次侧与阀壳主体14侧的二次侧的差压成为阀体52的最低动作压力以上,由此,阀体52成为开姿势,液体L从入口端口12向出口端口13流通。根据上述内容,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与扬水系统的复原作业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底阀5,由于将止水部16作为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所以仅通过更换阀单元54的整体,就能一次更换阀座51、阀体52、填料构件64等各构件,能迅速地以少的工时容易地进行底阀5的维护作业。不用解除吸升管10、移送管11等配管的连接状态,能维持该配管的连接状态不变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在特别容易进行施工后的维护作业这一点上也优异。
由于仅通过将盖体15装设于出入用孔20就能经推压件120将阀单元54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所以能将使用了用以将阀单元54装设固定于单元装设部102的螺栓等紧固构造废除,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能将狭窄的阀室49内的螺栓等的松开作业及紧固作业完全废除,能作业效率良好地进行阀单元54的更换作业。
阀单元54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特别是,构成阀单元54的推压弹簧94的个数、形态等可与角型止回阀的使用用途相应地适当变更。盖体15的结构也同样,可与角型止回阀的使用用途相应地适当变更盖体15的形态。构成推压件120的柱体121不限于是截面多边形状(角柱)的柱体,亦可为圆柱。另外,希望在柱体121的外周面上形成工具用的操作面。
符号的说明
5:角型止回阀(底阀)
14:阀壳主体
15:盖体
17:流入筒
18:流出筒
20:出入用孔
21:流入口
22:筒壁
23:流出口
49:阀室
50:阀口
51:阀座
52:阀体
53:铰链机构
54:阀单元
93:铰链轴
94:加载构件(推压弹簧)102:单元装设部
103:安装面
104:装设壁
106:密封材料
108:密封材料的内周面
109:阀座的内周面
110:卡合限制构造
111:突部(限制突起)
112:凹缺部
120:推压件
121:柱体
122:梁体
123:弹性体
132:流体排出孔。

Claims (8)

1.一种角型止回阀,该角型止回阀具备:
阀壳主体(14),该阀壳主体(14)具备开设于下方侧的流入口(21)、开设于侧方侧的流出口(23)和开设于上方侧的出入用孔(20),在内部具有从流入口(21)朝向流出口(23)的弯曲状的阀室(49);
盖体(15),该盖体(15)以封闭出入用孔(20)的方式构成为可相对于阀壳主体(14)装卸;
阀座(51),该阀座(51)在中央部具备阀口(50);
阀体(52),该阀体(52)构成为可在将阀口(50)开放的开姿势与将阀口(50)关闭的闭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和
铰链机构(53),该铰链机构(53)将阀体(52)支承成可在开姿势与闭姿势之间进行摆动;
所述角型止回阀的特征在于,
阀座(51)、阀体(52)及铰链机构(53)作为一体地装配的阀单元(54)进行了单元部件化,此阀单元(54)构成为可相对于设置在阀壳主体(14)内的单元装设部(102)装卸;
该角型止回阀设置了推压件(120),该推压件(120)与盖体(15)的向出入用孔(20)的装设动作相应地发挥将阀单元(54)的下面向单元装设部(102)推压的方向的推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铰链机构(53)包含铰链轴(93)和将阀体(52)向闭姿势加载的加载构件(94);
推压件(120)包含柱体(121),该柱体(121)避开阀体(52)的绕铰链轴(93)的摆动轨迹,从阀单元(54)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
该角型止回阀构成为:在将盖体(15)相对于出入用孔(20)进行了装设时,推压件(120)的上端部与盖体(15)的下面接触,推压件(120)朝向下方推下,由此,将阀单元(54)的下面推压到单元装设部(1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推压件(120)包含与盖体(15)的下面接触的弹性体(123);
该角型止回阀构成为:在将盖体(15)相对于出入用孔(20)进行了装设时,经弹性体(123)将柱体(121)朝向下方推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推压件(120)具备柱体(121、121)和梁体(122),该柱体(121、121)为2根,从阀座(51)的上面朝向上方直立设置;该梁体(122)架设在这些柱体(121、121)的上端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在单元装设部(102)与阀单元(54)之间,设置了用以规定阀单元(54)的相对于单元装设部(102)的组装姿势的卡合限制构造(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单元装设部(102)由安装面(103)和装设壁(104)构成,该安装面(103)是在中央部开设了流入口(21)的向上的面,该装设壁(104)以包围安装面(103)的方式直立设置;
卡合限制构造(110)由突部(111)和凹缺部(112)构成,该突部(111)从阀壳主体(14)的内周面向内突出设置;该凹缺部(112)是在阀单元(54)的阀座(51)的外周面上进行切口形成的,接受突部(111)。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在装设壁(104)的内周面(108)与阀座(51)的外周面(109)之间,配置了由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密封材料(106);
密封材料(106)的内周面(108)形成为向上扩大的锥状,阀座(51)的外周面(109)形成为下窄的锥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角型止回阀,其中,
阀壳主体(14)形成为在上端侧具有出入用孔(20)并在下端侧具有流入口(21)的圆筒形,在筒壁(22)的右方开设了流出口(23);
阀壳主体(14)形成为倾斜姿势,该倾斜姿势的上端侧指向左斜上方,下端侧指向右斜下方;
在阀壳主体(14)的下方设置了在铅直方向延伸的流入筒(17),在阀壳主体(14)的右方设置了向右水平方向延伸的流出筒(18);
在构成阀壳主体(14)的筒壁(22)的左下端部形成了流体排出孔(132),该流体排出孔(132)用以在阀单元(54)的更换时将阀室(49)内的流体排出。
CN201780004955.6A 2017-07-05 2017-09-21 角型止回阀 Active CN109563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2043A JP6216476B1 (ja) 2017-07-05 2017-07-05 アングル型逆止弁
JP2017-132043 2017-07-05
PCT/JP2017/034134 WO2019008786A1 (ja) 2017-07-05 2017-09-21 アングル型逆止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3941A true CN109563941A (zh) 2019-04-02
CN109563941B CN109563941B (zh) 2020-03-27

Family

ID=60107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955.6A Active CN109563941B (zh) 2017-07-05 2017-09-21 角型止回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7083B2 (zh)
JP (1) JP6216476B1 (zh)
CN (1) CN109563941B (zh)
TW (1) TWI647395B (zh)
WO (1) WO20190087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667A (zh) * 2017-09-21 2019-05-28 日商·苏利维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角型止回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1923B2 (en) * 2019-07-26 2021-03-30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Externally mounted in-line exhaust gas valve
US11879557B1 (en) * 2022-08-26 2024-01-23 Spm Oil & Gas Inc. Clapper check valve assembl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3950A1 (en) * 2001-10-19 2003-04-24 Saab Automobile Ab Valve and motor arrangement
DE102007021790A1 (de) * 2007-03-27 2008-10-02 Armin Reif Absper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rieselfähige Schüttgüter
CN201284854Y (zh) * 2008-10-10 2009-08-05 张晓强 住宅建筑厨卫排气道用防火止回阀
KR101476364B1 (ko) * 2013-12-10 2014-12-26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량조절용 가변스토퍼를 구비한 스윙식 체크밸브
CN106015660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徐州江宏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速闭式止回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8502Y1 (zh) * 1968-02-22 1972-11-21
US3996962A (en) * 1976-03-19 1976-12-14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Backflow preventer and relief valve assembly
JPS5466227U (zh) * 1977-10-19 1979-05-11
US4188973A (en) * 1977-12-06 1980-02-19 Anderson, Greenwood & Co. Check valve
US5107888A (en) * 1989-11-13 1992-04-28 Cmb Industries, Inc. N-shaped backflow preventor
US5236009A (en) * 1991-01-22 1993-08-17 Watts Investment Company Double check backflow preventer with improved toggle linkage check valve
US5156183A (en) * 1991-09-18 1992-10-20 Scaramucci John P Top-entry check valve having spring retainer
US5143112A (en) * 1991-09-18 1992-09-01 Scaramucci John P Top-entry check valve with cartridge secured by threaded projections
US5794655A (en) * 1997-02-25 1998-08-18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Swing-type check valve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ted valve seat and valve housing cover
US5711341A (en) * 1997-02-25 1998-01-27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Swing-type check valve assembly retained within a valve housing by abutting engagement with a valve cover and a port of the valve housing
US6343618B1 (en) * 2000-02-28 2002-02-05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Swing check backflow preventer
JP2002021123A (ja) * 2000-07-03 2002-01-23 Kurimoto Ltd 消火栓
JP4091274B2 (ja) 2001-06-21 2008-05-28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止水部分離型逆止弁
US6694996B2 (en) * 2002-03-11 2004-02-24 Conbraco Industries, Inc. Swing check backflow preventor having check valve with lever arm
JP6496514B2 (ja) 2014-10-07 2019-04-03 株式会社イシザキ 逆止弁および逆止弁用封止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3950A1 (en) * 2001-10-19 2003-04-24 Saab Automobile Ab Valve and motor arrangement
DE102007021790A1 (de) * 2007-03-27 2008-10-02 Armin Reif Absper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rieselfähige Schüttgüter
CN201284854Y (zh) * 2008-10-10 2009-08-05 张晓强 住宅建筑厨卫排气道用防火止回阀
KR101476364B1 (ko) * 2013-12-10 2014-12-26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량조절용 가변스토퍼를 구비한 스윙식 체크밸브
CN106015660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徐州江宏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速闭式止回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667A (zh) * 2017-09-21 2019-05-28 日商·苏利维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角型止回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8786A1 (ja) 2019-01-10
TWI647395B (zh) 2019-01-11
CN109563941B (zh) 2020-03-27
US20210222783A1 (en) 2021-07-22
TW201907104A (zh) 2019-02-16
JP6216476B1 (ja) 2017-10-18
JP2019015317A (ja) 2019-01-31
US11137083B2 (en) 202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9667A (zh) 角型止回阀
CN109563941A (zh) 角型止回阀
CN1180192C (zh) 加注过满防止、泄放和翻转阀
JP2008183229A (ja) ターボ式血液ポンプ
JP5581538B2 (ja) フロート式ドレントラップ
CN206903857U (zh) 往复运动泵
CN106609758A (zh) 气体排出阀和具有气体排出阀的压缩机
CN103347778B (zh) 液体吸入装置
KR102153561B1 (ko) 원심형 혈액 펌프
US20140116547A1 (en) Fuel supply device
CN205859263U (zh) 升降式止回阀
CN109952437A (zh) 压缩机
CN209083586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自吸泵
CN217440283U (zh) 一种泵头及水泵
WO2020111057A1 (ja) 排気弁
CN219082335U (zh) 一种用于输送含大颗粒物料隔膜泵的单向阀
CN214889230U (zh) 钛合金防溢流浮球阀储存容器
CN109985430A (zh) 一种滤芯组件以及净水设备
CN109990121B (zh)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JPH09126336A (ja) 空気弁の排気構造
JP6726956B2 (ja) 往復動ポンプ及びガス抜き弁のバルブ構造
KR102152135B1 (ko) 음료용기
JP7449594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KR20180096443A (ko) 원심펌프
CN117046162A (zh) 一种化工气液分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