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7986B -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7986B
CN109547986B CN201811078711.5A CN201811078711A CN109547986B CN 109547986 B CN109547986 B CN 109547986B CN 201811078711 A CN201811078711 A CN 201811078711A CN 109547986 B CN109547986 B CN 1095479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termination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87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7986A (zh
Inventor
长坂明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47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7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7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H04B5/7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同行者判定装置、同行者判定系统、同行者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同行者判定装置,对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进行判定,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判定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Description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相关申请的参照]
关于本申请,主张以在2017年9月2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181877为基础的优先权,并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援引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行者判定装置、同行者判定系统、同行者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250707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系统:具备儿童所持的电子IC标签和配置在儿童的通学道路上的多个跟踪节点,若电子IC标签接收来自跟踪节点的信标信号,则电子IC标签向跟踪节点发送识别信息,跟踪节点向跟踪中心发送从电子IC标签接收到的识别信息,跟踪中心基于从跟踪节点接收到的识别信息,来管理儿童的跟踪节点的通行履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0707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难以识别是否存在与跟踪对象者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可识别是否存在与跟踪对象者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一种同行者判定装置,对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进行判定,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
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一种同行者判定系统,其具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能与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能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数据收发的服务器装置、以及跟踪所述用户的跟踪人所持的终端装置,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从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接收到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息之际,取得当前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并与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一起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
所述服务器装置基于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将所述用户通过的位置、时刻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信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
一种同行者判定方法,是判定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的同行者判定装置中的同行者判定方法,所述同行者判定方法包括:
接收工序,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工序,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工序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工序,基于所述判断工序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存储有用于使判定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的同行者判定装置所使用的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的程序:
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附图说明
若结合以下的附图来考虑以下的详细描述,则能获得对本申请的更深的理解。
图1是表示跟踪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POD终端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的数据保存例的图。
图4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服务器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儿童信息存储部的数据保存例的图。
图7是表示跟踪终端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由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信标信息收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由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信标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由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朋友候补信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由表示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基于信标信息收发处理的POD终端的收发动作的图。
图13是表示由图4的控制部执行的跟踪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跟踪结果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由图5的控制部执行的跟踪结果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跟踪结果邮件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放学时的小C的行动的一例的图。
图18是在时序上表示在图17中小C的POD终端从小A、小B接收到信标信息的定时、将信标信息发送至无线通信装置的定时、以及报告期间的图。
图19A是表示小C的POD终端1在时刻t1从小B的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9B是表示小C的POD终端在时刻t1从小A的POD终端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9C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在时刻T1从小C的POD终端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9D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在时刻T2从小C的POD终端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未被限定于图示例。
[跟踪系统100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跟踪系统100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跟踪系统100是为了跟踪儿童上学放学时的安全而判定与儿童待在一起的朋友(同行者)的同行者判定系统,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为具备:跟踪对象的各儿童所持的POD终端1、设置在街头或通学道路等的无线通信装置2、服务器3和跟踪对象的儿童的保护者所持的跟踪终端4。
在POD终端1间,能够进行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信息的收发。POD终端1与无线通信装置2之间,能够进行来自POD终端1的信标信息的发送以及无线通信装置2中的信标信息的接收。无线通信装置2与服务器3之间、服务器3与跟踪终端4之间,能够经由因特网等的通信网络N进行数据的收发。
[POD终端1的结构]
图2是表示作为同行者判定装置的POD终端1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那样,POD终端1构成为具备:控制部11、存储部12、传感器13、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输入部15、计时部16等。控制部11与各部通过总线来连接。
控制部11具备:执行存储部12所存储的各种程序来进行规定的运算或各部的控制的处理器;以及成为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均省略图示)。控制部11借助与存储部1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执行后述的信标信息收发处理,以作为行动信息取得单元、控制单元、判定单元发挥功能。
存储部12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构成。存储部12中存储有控制部11执行的系统程序、各种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执行所需的数据等。例如,存储部12中存储有用于识别跟踪系统100的服务的服务识别信息以及该POD终端1的用户即儿童的儿童识别信息。
再有,存储部12具有发送信标存储部121、接收信标存储部122、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
发送信标存储部121存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发送(广播)的信标信息。接收信标存储部122存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接收到的信标信息。
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存储从接收到信标信息中取得的与朋友候补相关的信息。图3是表示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的数据保存例的图。如图3所示那样,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具有用于保存从接收到的信标信息中取得的儿童识别信息(朋友候补的儿童识别信息)的“儿童识别信息”、用于保存信标信息的接收时刻的“接收时刻”、用于保存与利用“儿童识别信息”识别的朋友候补待在一起的时间的“经过时间”的区域,并将这些信息作为1项记录进行存储。
传感器13构成为例如具备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陀螺传感器,计测加速度以及角速度,并将表示计测结果的传感器数据向控制部11输出。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13也可以设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装置。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例如是通过BLE(Bluetooth Low Energy。Bluetooth为注册商标)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而能与接近的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根据来自控制部11的指示,发送(广播)信标信息,或者从其他POD终端1接收信标信息。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作为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发挥功能。
在此,信标信息由UUID(128位)、Major值(16位)、Minor值(16位)构成。
本实施方式中,UUID表示跟踪系统100的服务的识别信息。
Major值表示信标信息的发送者的儿童识别信息以及与发送者待在一起的朋友人数。在本实施方式中,Major值的16位之中,向高位2位分配朋友人数,向低位14位分配儿童识别信息。朋友人数,0:无,1:一人,2:二人,3:三人以上。
Minor值表示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朋友的儿童识别信息以及与该朋友待在一起的时间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Minor值的16位之中,向高位2位分配时间信息,向低位14位分配儿童识别信息。时间信息在此是表示在报告期间内有多少时间是和朋友待在一起的比例,例如,0:0以上且少于25%,1:25%以上且少于50%,2:50%以上且少于75%,3:75%以上。报告期间是从信标信息的发送时刻追溯到预先确定的时间的时刻起至信标信息的发送时刻为止的期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Major值以及Minor值分割为2位+14位,能够跟踪到用可14位来表现的最大数即16348人,该人数即便少也可以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分配给儿童识别信息的位数而增加朋友人数或时间信息的信息量。
输入部15具备各种功能按钮,受理用户进行的各按钮的按下输入并将该操作信息向控制部11输出。
计时部16对自电源接通时起的相对时刻进行计数,并向控制部11输出。
[无线通信装置2的结构]
图4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2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那样,无线通信装置2构成为具备控制部21、存储部22、GPS装置23、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网络通信部25等。控制部21与各部通过总线来连接。
控制部21具备执行存储部22所存储的各种程序来进行规定的运算或各部的控制的处理器、和成为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均省略图示)。控制部21借助与存储部2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来执行后述的跟踪处理。
存储部22通过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来构成。存储部22中存储着由控制部21执行的系统程序、各种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执行所需的数据等。
再有,存储部22具有接收信标存储部221、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222。
接收信标存储部221存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接收到的信标信息。
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222存储基于接收到的信标信息而生成的跟踪结果信息。
GPS装置23具有未图示的天线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进行各种运算处理而取得当前位置、当前时刻并向控制部21输出。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例如通过BLE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接收从POD终端1等的接近的外部装置发送来的信标信息并向控制部21输出。
网络通信部25例如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的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而与通信网络N连接,与服务器3等的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服务器3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服务器3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那样,服务器3构成为具备控制部31、存储部32、通信部33、输入部34、显示部35等。控制部31与各部通过总线来连接。
控制部31具备执行存储部32所存储的各种程序来进行规定的运算或各部的控制的处理器、和成为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均省略图示)。控制部31借助与存储部3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来执行后述的跟踪结果发送处理。
存储部32通过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来构成。存储部32中存储着由控制部31执行的系统程序或各种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执行所需的数据等。
再有,存储部32具有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321和儿童信息存储部322。
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321存储通过通信部33而从无线通信装置2接收到的跟踪结果信息。
儿童信息存储部322存储与跟踪系统100中的跟踪对象的儿童相关的儿童信息。图6是表示儿童信息存储部322的数据保存例的图。如图6所示那样,儿童信息存储部322具有用于保存跟踪对象的儿童的识别信息的“儿童识别信息”、用于保存儿童的名字的“名字”、用于保存儿童的跟踪结果的通知目的地(跟踪终端4)的邮件地址的“邮件地址”的字段,并将这些信息作为1项记录进行存储。
通信部33例如具备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网卡等,与通信网络N连接,与无线通信装置2、跟踪终端4等的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输入部34构成为具备包括光标键、数字输入键以及各种功能键等的键盘、鼠标等的定位设备,将通过针对键盘的键操作或鼠标操作而被输入的指示信号向控制部31输出。
显示部35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来构成,根据来自控制部31的显示控制信号,在画面上进行各种显示。
[跟踪终端4的结构]
跟踪终端4例如是智能手机等的、跟踪对象的儿童的保护者所持的终端装置。
图7是表示跟踪终端4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7所示那样,跟踪终端4构成为具备控制部41、存储部42、GPS装置43、网络通信部44、计时部45、输入部46、显示部47等。控制部41与各部通过总线来连接。
控制部41具备执行存储部42所存储的各种程序来进行规定的运算或各部的控制的处理器、和成为程序执行时的作业区域的存储器(均省略图示)。控制部41借助与存储部4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通过网络通信部44接收来自服务器3的跟踪结果邮件并显示于显示部47。
存储部42通过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来构成。存储部42中存储着由控制部41执行的系统程序或各种处理程序、这些程序的执行所需的数据等。
GPS装置43具有未图示的天线并接收来自定位卫星的电波,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从而取得当前位置或当前时刻并向控制部41输出。
网络通信部44例如经由移动体通信网的基站等而与通信网络N连接,与服务器3等的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
计时部45通过RTC(Real Time Clock)等来构成,取得当前时刻并向控制部41输出。
输入部46具备各种功能按钮,受理用户进行的各按钮的按下输入并将该操作信息向控制部41输出。另外,输入部46具有将透明电极配置成格子状的触摸面板等,以便覆盖显示部47的表面,检测基于手指或触摸笔等的各种操作,并将其操作信息向控制部41输出。
显示部47通过LCD等来构成,根据来自控制部41的显示控制信号,在画面上进行各种显示。
[跟踪系统100的动作]
接下来,对跟踪系统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POD终端1的动作)
图8是表示由POD终端1的控制部11执行的信标信息收发处理的流程图。信标信息收发处理在POD终端1的电源接通之际,通过控制部11与存储部1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而被执行。
首先,控制部11基于从传感器13输出的传感器数据来取得用户的行动信息(步骤S1)。
例如,控制部11基于来自传感器13的传感器数据,推断用户是否处于行走中或者跑步中,取得表示用户是否处于行走中或者跑步中的行动信息。
接着,控制部11基于步骤S1中所取得的行动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行走中或者跑步中(步骤S2)。
在判断为用户为行走中或者跑步中的情况下(步骤S2;是),控制部11判断是否为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中(步骤S3)。
在此,信息交换行动区间是指POD终端1交替地进行信标信息的接收与发送的区间。在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以外,POD终端1只进行信标信息的发送。
在判断为不是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中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11开始信息交换行动区间(步骤S4),设定接收次数(步骤S5),并且设定接收间隔(步骤S6)。在此,比后述的S19的发送间隔(第一发送间隔)更密集地设定接收间隔。
接着,控制部11基于已设定的接收间隔,来判断接收时间是否到来(步骤S7)。在判断为接收时间未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7;否),返回步骤S1。
在判断为接收时间已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7;是),控制部11执行信标信息接收处理(步骤S8)。
图9是表示在步骤S8中由控制部11执行的信标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信标信息接收处理是通过控制部11与存储部1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而被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11判断是否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而接收到信标信息(步骤S801)。
在判断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未能接收信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1;否),控制部11移至图8的步骤S9。
在判断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接收到信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801;是),控制部11判断所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UUID是否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相应(步骤S802)。在判断为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不相应的情况下(步骤S802;否),控制部11移至图8的步骤S9。
在判断为所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UUID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相应的情况下(步骤S802;是),控制部11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检索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Major值所包含的儿童识别信息(步骤S803)。
在相应的儿童识别信息并未存在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的情况下(步骤S804;否),控制部11在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追加记录,并将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Maj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信标信息的接收时刻(通过计时部16取得的相对时刻)和经过时间=0写入追加的记录中(步骤S805),移至图8的步骤S9。
在相应的儿童识别信息存在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的情况下(步骤S804;是),控制部11将从前次的信标信息的接收时刻到这次的信标信息的接收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和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的该儿童识别信息的记录的“经过时间”相加,利用这次的信标信息的接收时刻来更新“接收时刻”(步骤S806),移至图8的步骤S9。
图8的步骤S9中,控制部11执行朋友候补信息检查处理(步骤S9)。
图10是表示步骤S9中由控制部11执行的朋友候补信息检查处理的流程图。朋友候补信息检查处理是借助控制部11与存储部1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而被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11判断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是否存在数据(步骤S901)。
在判断为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901;是),控制部11从计时部16取得当前时刻,判断所取得的当前时刻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的数据(记录)的“接收时刻”之差是否为规定的阈值TH以上(步骤S902)。
在判断为当前时刻与“接收时刻”之差不是阈值TH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902;否),控制部11移至步骤S904。
在判断为当前时刻与“接收时刻”之差为阈值TH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902;是),控制部11将该数据(记录)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删除(步骤S903),移至步骤S904。
步骤S904中,控制部11移至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的下一数据(步骤S904),返回步骤S901。
步骤S901中,在判断为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不存在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901;否),控制部11移至图8的步骤S10。
图8的步骤S10中,控制部11判断步骤S5中设定的接收次数份的信标信息接收处理是否已结束(步骤S10)。
在判断为接收次数份的信标信息接收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否),控制部11返回步骤S7。
在判断为接收次数份的信标信息接收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是),控制部11设定发送次数(步骤S11),并且设定发送间隔(第二发送间隔)(步骤S12)。在此,比后述的S19的发送间隔(第一发送间隔)更密集地设定发送间隔。
接着,控制部11基于已设定的发送间隔,判断发送时间是否已到来(步骤S13)。在判断为发送时间未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13;否),返回步骤S1。
在判断为发送时间已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控制部11执行信标信息发送处理(步骤S14)。
图11是表示步骤S14中由控制部11执行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图。信标信息发送处理是借助控制部11与存储部1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而被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11在信标信息的UUID设定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步骤S1401)。
接着,控制部11基于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是否存在“经过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记录,来判断与用户一起行动的朋友是否存在,在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将该记录的朋友候补判断为朋友(步骤S1402)。此处所称的朋友是指与用户一起行动的朋友(同行者)。即,在未空开阈值TH以上的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将根据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信标信息的Maj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被识别的儿童判断为用户的朋友。
接着,控制部11对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同行的朋友数进行计数,在Major值的朋友数中进行设定,并且在Maj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中设定存储部12所存储的用户的儿童识别信息(步骤S1403)。
接着,控制部11检索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中“经过时间”最长的朋友(步骤S1404)。“经过时间”最长的朋友,即为与用户一起行动最久的朋友。
接着,控制部11对所检索到的朋友的记录中的“经过时间”相对于报告期间的比例(%)进行计算,在Minor值的时间信息中进行设定,并且将“儿童识别信息”的值设定于Min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中(步骤S1405)。
而且,控制部1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来发送信标信息(步骤S1406),移至图8的步骤S15。
图8的步骤S15中,控制部11判断步骤S11中设定过的发送次数份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是否已结束(步骤S15)。
在判断为发送次数份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5;否),控制部11返回步骤S13。
在判断为发送次数份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5;是),控制部11返回步骤S5。
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在判断为是信息交换行动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3;是),控制部11判断是否为接收区间中(步骤S16)。
在判断为是接收区间中的情况下(步骤S16;是),控制部11移至步骤S7。在判断为不是接收区间中(即,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11移至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在判断为不是行走中或者跑步中的情况下(步骤S2;否),控制部11判断是否为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中(步骤S17)。
在判断为不是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中的情况下(步骤S17;否),控制部11移至步骤S20。
在判断为是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中的情况下(步骤S17;是),控制部11结束信息交换行动区间(步骤S18),将发送间隔(第一发送间隔)设定为稀疏(步骤S19)。
接着,控制部11基于已设定的发送间隔,判断发送时间是否已到来(步骤S20)。
在判断为发送时间已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20;是),执行图11所示的信标信息发送处理(步骤S21),返回步骤S20。
在判断为发送时间未到来的情况下(步骤S20;否),控制部11返回步骤S1。
控制部11在电源接通的期间内反复执行步骤S1~步骤S21的处理。
图12是表示基于上述信标信息收发处理的POD终端1的收发动作的图。图12中,以箭头WS表示的时刻表示用户变为行走或者跑步的状态的时刻。以箭头WF表示的时刻表示用户变为行走或者跑步以外的状态的时刻。
如图12所示那样,POD终端1在行走或者跑步以外的状态的区间中单向地以稀疏间隔发送信标信息。在该区间内,假定向无线通信装置2发送信标信息。
若检测行走或者跑步状态,则POD终端1变成交替地反复信标信息接收区间与信标信息发送区间的信息交换行动区间。如图12所示那样,信息交换行动区间的发送区间与接收区间内,以比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以外的状态的区间的第一发送间隔更密集的间隔进行信标信息的发送以及接收。在此,与用户一起行动的朋友,由于在用户行走或跑步时一同行走或跑步,故朋友所具有的其他POD终端1也成为交替地反复信标信息接收区间与信标信息发送区间的信息交换行动区间,在信息交换行动区间的发送区间与接收区间内,以比信息交换行动区间以外的状态的区间的第一发送间隔更密集的间隔进行信标信息的发送以及接收。即,在用户为行走或者跑步的状态时从其他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能够视为与用户一起行动的朋友的信标信息。其中,也考虑通过在用户为行走或者跑步状态时偶然并未一同行动的儿童的附近而接收该儿童的信标信息的情况。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跑步或者行走中利用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发送主即儿童之中,将待在一起规定时间以上的(经过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的儿童判定为朋友。由此,能够确定用户一起行动的朋友。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源被接通的期间内一直密集地进行发送或接收的话,电池消耗会增大。因而,在用户未进行行走或者跑步的区间内将通信间隔设为稀疏,能够抑制电池的消耗。
(无线通信装置2的动作)
接下来,对无线通信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由无线通信装置2的控制部21来执行的跟踪处理的流程图。跟踪处理是借助控制部21与存储部2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而被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21判断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是否接收到信标信息(步骤S31)。
在判断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并未接收信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1;否),控制部21返回步骤S31。
在判断为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4接收到信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31;是),控制部21判断所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UUID是否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相应(步骤S32)。在判断为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并不相应的情况下(步骤S32;否),控制部11返回步骤S31。
在判断为所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UUID与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相应的情况下(步骤S32;是),控制部11通过GPS装置23取得当前的位置信息以及时刻(步骤S33)。
接着,控制部21将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Major值、Minor值、当前的位置信息以及时刻作为跟踪结果信息而存储于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222(步骤S34)。图14表示跟踪结果信息的一例。
而且,控制部21通过网络通信部25向服务器3发送跟踪结果信息(步骤S35),返回步骤S31。
控制部21在电源接通的期间内反复执行步骤S31~S35。
(服务器3的动作)
接下来,对服务器3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由服务器3的控制部31执行的跟踪结果通知处理的流程图。跟踪结果通知处理是借助控制部31与存储部32所存储的程序的配合来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31判断是否通过通信部33接收到来自无线通信装置2的跟踪结果信息(步骤S41)。
在判断为通过通信部33接收到跟踪结果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41;是),控制部31将所接收到的跟踪结果信息存储于跟踪结果信息存储部321(步骤S42)。
接着,控制部31从儿童信息存储部322取得与接收到的跟踪结果信息的Major值所包含的儿童识别信息对应的名字(跟踪对象的儿童名)以及邮件地址(步骤S43)。
接着,控制部31从儿童信息存储部322取得与接收到的跟踪结果信息的Minor值所包含的儿童识别信息对应的名字(朋友名)(步骤S44)。
接着,控制部31基于儿童名、朋友名、跟踪结果信息的Major值的朋友人数、Minor值的时间信息、位置信息、时刻信息,生成跟踪结果邮件(步骤S45)。图16表示跟踪结果邮件的一例。
而且,通过通信部33向步骤S43中取得的邮件地址发送所生成的跟踪结果邮件(步骤S46),返回步骤S41。
服务器3在电源接通的期间内反复执行步骤S41~S46的处理。
跟踪终端4若通过网络通信部44接收来自服务器3的跟踪结果邮件,则在显示部47显示跟踪结果邮件。
图17是表示小C的放学时的行动的一例的图。如图17所示那样,小C在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2A)的时刻T1之前与小A、小B一同放学,在超过了T1后,与小B分别而仅与小A一同放学,在超过了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2B)的时刻T2后,与小A也分别,一人放学。
图18是在时序上表示在图17中的小C的放学时,小C的POD终端1从小A、小B接收到信标信息的定时(t1~t8)、向无线通信装置2发送了信标信息的定时(T1、T2)、以及报告期间(p1、p2)的图。
图19A是表示小C的POD终端1在时刻t1从小B的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图19B是表示小C的POD终端1在时刻t1中从小A的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图19C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2(2A)在时刻T1从小C的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图19D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2(2B)在时刻T2从小C的POD终端1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9A~图19D所示的UUID是跟踪系统100的服务识别信息,小A的儿童识别信息为00001,小B的儿童识别信息为00002,小C的儿童识别信息为00003。
如图17、图18所示那样,在报告期间p1中,小C与小A、小B一起行动,但来自小A的最终的信标接收时刻要比来自小B的最终的信标接收时刻晚,因此无线通信装置2(2A)在时刻T1,从小C的POD终端1接收Major值的朋友数为2、Min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为表示小A的00001、时间信息为3(75%以上)的信标信息。另外,在报告期间p2中,小C仅与小A一起行动,因此无线通信装置2(2B)在时刻T2,从小C的POD终端1接收Major值的朋友数为1、Minor值的儿童识别信息为表示小A的0001、时间信息为3(75%以上)的信标信息。
图14是表示在时刻T2,无线通信装置2(2B)从小C的POD终端1接收到图19D所示的信标信息之际生成的跟踪结果信息的一例的图。如图14所示那样,在无线通信装置2(2B)于时刻T2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的Major值与Minor值中附加当前位置与当前时刻,并作为跟踪结果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
图16是表示接收到图14所示的信标信息的服务器3向小C的保护者的跟踪终端4发送的跟踪结果邮件的一例的图。如图16所示那样,跟踪结果邮件中记载着无线通信装置2(2B)的位置、小C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2B)的时刻、通过时待在一起的朋友人数、以及其朋友之中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朋友的名字。因此,能够向保护者通知关于小C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2B)时一起行动的朋友的信息。
如以上所说明过的,根据跟踪系统100,POD终端1的控制部11基于来自传感器13的输出来取得用户的行动信息,在判断为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接收从其他POD终端1发送的包括儿童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标信息。而且,控制部11基于是否存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儿童识别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与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在判定为同行者存在的情况下,将根据该儿童识别信息识别的人物判定为与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因此,能够识别有无与跟踪对象者一起行动的同行者。再有,能够确定与作为跟踪对象者的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还有,POD终端1的控制部11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4发送包括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与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的信标信息,无线通信装置2在从POD终端1接收到信标信息之际,取得当前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并与所接收到的信息一起向服务器3发送,服务器3基于从无线通信装置2接收到的信息,向跟踪终端4发送用户通过的位置、时刻、以及与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信息(例如,同行者的人数或待在一起最长的同行者的名字等)。
因此,能够向跟踪用户的保护者提供用户通过的位置、时刻、以及与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信息。
另外,用户识别信息还包含其他终端的用户(同行者)的行动相关的信息,根据经由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从其他终端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所包含的其他终端的用户(同行者)的行动信息和本终端的用户的行动信息是否为相同的行动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本终端的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因此,能够识别有无与跟踪对象者一起行动的同行者。再有,能够确定与作为跟踪对象者的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再有,朋友候补信息存储部123作为从接收到的信标信息中缺德的与朋友候补相关的信息而存储了“儿童识别信息”、“接收时刻”、“经过时间”,但也可以存储与跟踪系统100中的跟踪对象的用户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具有存储用于保存跟踪对象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的“用户识别信息”、跟踪对象的用户的“名字”、作为跟踪对象的跟踪结果的“通知目的地”的邮件地址的存储区域,将这些信息建立关联后存储于存储区域。由此,能够在任何时间确认与跟踪对象的用户相关的信息。
还有,用户识别信息是存储部12所存储的POD终端的用户、即儿童的儿童识别信息,通过过去与其他POD终端的通信或者用户的任意输入,预先发布跟踪对象或者朋友候补的儿童识别信息并存储于POD终端。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儿童识别信息建立了联系的POD终端用户的判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描述内容只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同行者判定装置以及同行者判定系统的优选的一例,未被限定于此。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置在街头或通学道路的无线通信装置2接收来自POD终端1的信标信息,基于接收到的信标信息生成跟踪结果信息并向服务器3发送,但无线通信装置2未被限于设置在街头或通学道路的装置。例如,也可以采取跟踪终端4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的结构,跟踪终端4作为无线通信装置2,进行从经过附近的儿童的POD终端1接收信标信息的动作以及向服务器3发送跟踪结果信息的动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POD终端1中在处于跑步中或者行走中的情况下作为信息交换行动区间而进行信标信息的接收,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进行其他行动的区间作为信息交换行动区间。
再有,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跟踪儿童的跟踪系统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跟踪对象者并不局限于儿童,例如,也可以设为老年人等。
还有,例如,上述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而公开了使用硬盘、半导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例子,但未被限定于本例。作为其他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也能应用CD-ROM等的便携式记录介质。再者,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来提供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也能应用载波(carrier wave)。
另外,关于构成同行者判定装置以及同行者判定系统的各装置的详细结构以及详细动作,在未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能适宜地变更。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未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与其均等的范围。
以下附记最初附加于本申请的请求书中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Claims (17)

1.一种同行者判定装置,对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进行判定,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
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所述判定单元基于是否存在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没有空开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时间间隔地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单元将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而被识别的人物,判定为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
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的行动信息;和
发送单元,通过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来发送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还具备: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未取得表示所述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行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所述发送单元的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由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行动信息,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或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未取得表示所述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行动信息的期间内进行控制,以使得通过所述发送单元以第一发送间隔发送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在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表示所述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行动信息的期间内进行控制,以使得交替地反复发送区间和接收区间,其中,在所述发送区间内,通过所述发送单元以比所述第一发送间隔密集的第二发送间隔发送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在所述接收区间内,以比所述第一发送间隔密集的接收间隔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的行动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外部装置的用户的行动信息,
所述判定单元基于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外部装置的用户的行动信息与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用户的规定行动是否相同、以及所述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表示所述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行动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通过所述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表示所述用户正在进行规定行动的行动信息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行动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单元基于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是否存在,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存储用户识别信息、用户的名字和跟踪结果的通知目的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存储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
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是否为所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具备:检测所述用户的移动的传感器,
行动信息取得单元基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取得所述用户的行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或者GPS装置的至少一者。
14.一种同行者判定系统,其具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行者判定装置、能与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能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数据收发的服务器装置、以及跟踪所述用户的跟踪人所持的终端装置,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在从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接收到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在内的信息之际,取得当前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并与接收到的所述信息一起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
所述服务器装置基于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将所述用户通过的位置、时刻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信息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行者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基于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的用户识别信息,取得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人数以及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之中一起行动最久的同行者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与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一起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发送,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将从所述同行者判定装置接收到的信息与接收到该信息之际取得的当前位置以及当前时刻一起向所述服务器装置发送,
所述服务器装置基于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将所述用户通过的位置、时刻、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的人数以及所述一起行动最久的同行者的名字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
16.一种同行者判定方法,是判定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的同行者判定装置中的同行者判定方法,所述同行者判定方法包括:
接收工序,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工序,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工序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工序,基于所述判断工序的判断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在所述判定工序中,基于是否存在通过所述接收工序没有空开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时间间隔地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存储有用于使判定用户是否存在同行者的同行者判定装置所使用的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的程序:
接收单元,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从外部装置接收用户识别信息;
判断单元,判断是否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户识别信息;和
判定单元,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即是否存在通过所述接收单元没有空开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时间间隔地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接收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一起行动的同行者。
CN201811078711.5A 2017-09-22 2018-09-14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09547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1877 2017-09-22
JP2017181877A JP6658706B2 (ja) 2017-09-22 2017-09-22 同行者判定装置、同行者判定システム、同行者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7986A CN109547986A (zh) 2019-03-29
CN109547986B true CN109547986B (zh) 2022-03-01

Family

ID=6580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8711.5A Active CN109547986B (zh) 2017-09-22 2018-09-14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1238B2 (zh)
JP (1) JP6658706B2 (zh)
CN (1) CN1095479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5541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見守りシステム、見守り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468A (zh) * 2015-04-14 2015-07-22 蔡宏铭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及同行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32851A (zh) * 2014-03-20 2015-09-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9392406B2 (en) * 2005-02-03 2016-07-12 Trueposi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based monitoring of a mobile device
CN105979220A (zh) * 2016-06-21 2016-09-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家居养老监控智能移动小车、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416187A (zh) * 2014-03-28 2017-02-15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使用短程通信的网络节点安全
CN107079525A (zh) * 2014-11-19 2017-08-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跟踪移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0604B1 (ko) * 2003-09-26 2009-08-03 디즈니엔터프라이지즈,인크. 휴대폰 페어렌탈 컨트롤
JP4704208B2 (ja) * 2005-12-22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近隣者通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近隣者通知方法
JP4088333B2 (ja) 2006-05-26 2008-05-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知システム、通知装置および通知方法
JP2008113184A (ja) * 2006-10-30 2008-05-15 Nec Corp 位置監視システム、位置監視装置、位置監視方法及び移動端末
JP4958601B2 (ja) 2007-03-30 2012-06-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見守りシステムおよび通過履歴記録方法
JP2010044737A (ja) * 2008-07-17 2010-02-25 Panasonic Corp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45825A (ja) * 2009-04-06 2010-10-28 Sharp Corp 通信装置
JP4981875B2 (ja) 2009-11-13 2012-07-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同行判定装置及び同行判定方法
US8930134B2 (en) * 2012-06-12 2015-01-06 Sears Brand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precision indoor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shopping behavior profiling
JP5963734B2 (ja) 2013-11-20 2016-08-03 ヤフ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126540B2 (ja) 2014-02-06 2017-05-10 ヤフー株式会社 関係性推定装置、関係性推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23055A (ja) * 2014-12-25 2016-07-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335386B1 (en) * 2015-08-11 2020-11-18 Catalina Marketing Corporation Self-configuring media hub devices with passive monitoring of user devices and targeted media transmission
JP5905151B1 (ja) 2015-09-15 2016-04-20 ヤフ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2406B2 (en) * 2005-02-03 2016-07-12 Trueposi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on-based monitoring of a mobile device
CN104932851A (zh) * 2014-03-20 2015-09-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6416187A (zh) * 2014-03-28 2017-02-15 泰科消防及安全有限公司 使用短程通信的网络节点安全
CN107079525A (zh) * 2014-11-19 2017-08-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跟踪移动设备
CN104796468A (zh) * 2015-04-14 2015-07-22 蔡宏铭 实现同行人即时通讯及同行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79220A (zh) * 2016-06-21 2016-09-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家居养老监控智能移动小车、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 Abou-Khousa ; R. Zoughi.Novel Near-Field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Differential Probe Using a Dual-Modulated Single Aperture.《2008 IEEE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2008, *
基于VSD的多段监控视频中的人物匹配研究;黎国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2015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7183A (ja) 2019-04-11
JP6658706B2 (ja) 2020-03-04
CN109547986A (zh) 2019-03-29
US10531238B2 (en) 2020-01-07
US20190098454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ra et al. Developing a passive GPS tracking system to study long-term travel behavior
US99707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mmending exercise routes
Zhou et al. Making pervasive sensing possible: Effective travel mode sensing based on smartphones
EP3125621A1 (en) Geo-fencing based upon semantic location
JP6811578B2 (ja) 移動情報提供方法、移動情報提供装置、及び移動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KR101614101B1 (ko) 모바일 크라우드소싱을 이용한 실종 아동 위치 제공 서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기록매체
JP2008170309A (ja) 携帯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携帯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携帯ナビゲーション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
CN109547986B (zh) 同行者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9583648A (zh) 出行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Marron et al. Multi sensor system for pedestrian tracking and activity recognition in indoor environments
JP2017174212A (ja) 行動解析装置、行動解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76776A (zh) 一种运动场所信息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Basso et al. A smartphone-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Kassim et al. IoT bus tracking system localization via GPS-RFID
CN108038151B (zh) 一种监控区域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2985440A (zh) 行驶轨迹偏移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9972207B2 (e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Motta et al. Overview of smart white canes: connected smart cane from front end to back end
JP2015115759A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制御方法
Harrison et al.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location-based services lately?
KR101696261B1 (ko) 랜드마크를 이용한 보행자 이동경로 제공방법
JP596373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5060311A (ja) サーバ、端末、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52801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device, control program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JP6536373B2 (ja) 入力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