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8110B -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8110B
CN109538110B CN201811468275.2A CN201811468275A CN109538110B CN 109538110 B CN109538110 B CN 109538110B CN 201811468275 A CN201811468275 A CN 201811468275A CN 109538110 B CN109538110 B CN 109538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ssis
rail
side rail
to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82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8110A (zh
Inventor
陈伟强
黄乾蓝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 Al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 Al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 Al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 Al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682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8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8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8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8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8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5/00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3/00Other auxiliaries or accessories for railwa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6Platforms on, or for use on, ladders, e.g. liftable or lowerable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包括底架、顶架、自适应楼梯以及折叠护栏;自适应楼梯一端设置有铰接的第一滑块,自适应楼梯的另一端与顶架铰接,折叠护栏设置在顶架的侧部;底架包括底盘、传动系统、与底盘连接的移动固定装置、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若干个竖立在底盘上的支撑杆,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往复运动,支撑杆远离底盘的一端为定位端,传动系统包括电机;顶架包括顶盘以及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升降杆的另一端支撑顶盘;升降杆插入定位端,传动部通过电机传动,升降杆相对于定位端做升降运动,升降杆带动顶盘靠近或者远离底盘。本发明的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具有操作灵活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修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发展,各式各样的列车也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车,在使用后,列车通常需要进行各方位的维护以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而当前的维护空间普遍在室内,操作空间狭小,列车狭长,需要随车身进行移动作业,而现有的维护平台体积大,移动不便,调节能力差不能适用于各式型号的列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的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包括底架、顶架、自适应楼梯以及折叠护栏;自适应楼梯一端设置有铰接的第一滑块,自适应楼梯的另一端与顶架铰接,折叠护栏设置在顶架的侧部;底架包括底盘、传动系统、与底盘连接的移动固定装置、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若干个竖立在底盘上的支撑杆,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往复运动,支撑杆远离底盘的一端为定位端,传动系统包括电机;顶架包括顶盘以及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升降杆的另一端支撑顶盘;升降杆插入定位端,传动部通过电机传动,升降杆相对于定位端做升降运动,升降杆带动顶盘靠近或者远离底盘。
优选的,传动部为齿条,定位端设置有与传动部配合的齿轮箱,电机通过齿轮箱中的齿轮带动传动部往复运动;支撑杆为空心杆,支撑杆内设置有第二滑块,升降杆上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滑轨。
优选的,传动系统还包括一个减速机、两个第一转向器、两个第二转向器、两根第一传动轴、两根第二传动轴以及四根第三传动轴,电机的数量为一个,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了两根支撑杆,位于前端的两根支撑杆之间架设有第一横梁,位于后端的两根支撑杆之间架设有第二横梁;电机设置在底盘上,两个第一转向器分别设置在前端和后端,两个第二转向器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电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根第一传动轴传动;并且两根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转向器分别与两根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两根第二传动轴竖直朝上分别延伸直至对应的第二转向器,两根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转向器分别与四根第三传动轴传动连接;其中两根第三传动轴分别传动连接位于前端的两根支撑杆上的齿轮箱,另两根第三传动轴分别传动连接位于后端的两根支撑杆上的齿轮箱。
优选的,顶架包括一体设置的固定楼梯,自适应楼梯的顶端与固定楼梯铰接,固定楼梯与自适应楼梯呈之字形。
优选的,顶架设置有人行通道以及护栏,顶盘的两侧铰接有若干块翻转板,顶盘的底部架设有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三转向器,第四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人行通道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防滑层以及第二防滑层;第一防滑层与顶盘固定连接,第一防滑层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二防滑层设置有与第三滑块配合的第三滑轨,第二防滑层设置有与传动齿配合的齿条板;护栏上设置有转动柄,转动柄的转动杆通过第三转向器与第四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二防滑层与第一防滑层为伸缩结构。
优选的,移动固定装置包括车轮、螺杆顶升机构以及伸缩横管,车轮设置在底盘底部;伸缩横管包括空心的固定管以及伸缩管,固定管设置在底盘底部,伸缩管与固定管为公母插头配合;螺杆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顶升螺杆、手柄、外套管以及内套管,手柄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顶升螺杆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上,顶升螺杆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套管内,顶升螺杆与内套管螺纹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传动,内套管相对于外套管上下运动,外套管与伸缩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折叠护栏包括第一侧栏、第二侧栏、伸缩栏、长栏、第三侧栏以及第四侧栏;第一侧栏的一端与顶架铰接,第一侧栏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栏铰接;第四侧栏的一端与顶架铰接,第四侧栏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栏铰接;长栏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栏以及第三侧栏铰接;第一侧栏与第二侧栏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三侧栏与第四侧栏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杆,长栏上设置有竖向的第四滑轨,长栏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栏的卡扣,伸缩栏设置有锁紧机构以及与第四滑轨配合的第四滑块,伸缩栏沿第四滑轨竖直运动。
优选的,折叠护栏数量为两个,两个折叠护栏分别设置在顶架的两侧。
优选的,底盘、支撑杆、升降杆以及顶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控制箱以及电源,控制箱设置在底架或者顶架上,电源与控制箱、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电机电性连接,控制箱控制连接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电机。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通过设置底架、顶架、自适应楼梯以及折叠护栏,底架包括底盘,在底盘上设置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的电机传动升降杆,使得升降杆带动顶架靠近或者远离底盘,灵活的调节顶架高度;通过在底架和顶架之间设置自适应楼梯,使得顶架高度发生变化,自适应楼梯相应的通过铰接以及底部第一滑块自我调节,灵活的保证底架和顶架之间的通道畅通;并且,通过设置在顶架侧部的折叠护栏,工作时展开到列车车顶,工作结束后可以折叠收缩,实现占地的缩小适用于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侧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件螺杆顶升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件底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件顶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部件顶架的翻转三维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部件折叠护栏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部件折叠护栏与部件顶架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包括底架1、顶架2、自适应楼梯3以及折叠护栏4;
自适应楼梯3一端设置有铰接的第一滑块31,自适应楼梯3的另一端与顶架2铰接,折叠护栏4设置在顶架2的侧部;当顶架2调整到与列车车顶合适的高度后,将折叠护栏4展开延伸到车顶上,提供对在车顶作业人员的保护,当维护完毕,可及时通过收拢折叠护栏4节省占地面积,适应狭小的维护空间;
底架1包括底盘11、传动系统12、与底盘11连接的移动固定装置13、设置在底盘11上的第一滑轨14以及若干个竖立在底盘11上的支撑杆15,第一滑块31在第一滑轨14上往复运动,支撑杆15远离底盘11的一端为定位端151,传动系统12包括电机121;
顶架2包括顶盘25以及升降杆24,升降杆24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241,升降杆24的另一端支撑顶盘25;
升降杆24插入定位端151,传动部241通过电机121传动,升降杆24相对于定位端151做升降运动,升降杆24带动顶盘25靠近或者远离底盘11,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列车,将顶架2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方便维护作业;当顶盘25高度调整时,通过铰接调整角度并通过第一滑块31在第一滑轨14移动,自适应楼梯3始终与顶架2以及底架1构成稳定的连接关系,从而确保上升通道。
底架1与顶架2的传动方式可以有多种,常见的例如螺旋升降方式、液压油缸举升方式、电动推杆方式等等,只要能确保在升降杆24的带动下顶盘25靠近或者远离底盘11即可。
通常升降杆24可为丝杆,并在支撑杆15上设置相应的螺孔,电机121通过传动部241传递动力使得升降杆24旋转,进而通过螺旋运动相对于固定的支撑杆15上下运动,但这样设置需要对升降杆24设置轴承,较为繁琐,且不能提供较大的承受力。
不同于上一段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支撑杆15为空心杆,传动部241可为齿条,定位端151设置有与传动部241配合的齿轮箱154,电机121通过齿轮箱154中的齿轮图中未标出带动传动部241往复运动,齿轮齿条配合承受力较大,且无须对升降杆24设置专用轴承,连接稳定,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此外为了动作时更稳定,支撑杆15内设置有第二滑块155,升降杆24上设置有与第二滑块155配合的第二滑轨242,由齿轮齿条配合提供上下动力的同时,通过第二滑块155与第二滑轨242提供导向,使得动作顺畅不易卡壳。
通常的设置每一组支撑杆15与升降杆24可设置专用的电机121来提供动力,例如有顶架2与底架1之间有四根支撑杆15与升降杆24,则每一组支撑杆15与升降杆24设置单独的电机121作为传动系统12的动力源,但这样设置需要用到四个电机121,且各组支撑杆15与升降杆24的升降过程可能因为彼此的传动偏差出现不一致,使得维护平台倾斜,最终卡死或者损坏造成安全事故。
本处提供一种不同于上一段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传动系统12还包括一个减速机122a、两个第一转向器122b、两个第二转向器122c、两根第一传动轴123a、两根第二传动轴123b以及两根第三传动轴123c,电机121的数量为一个,底盘11的前端111和后端112各设置了两根支撑杆15,位于前端111的两根支撑杆15之间架设有第一横梁152,位于后端112的两根支撑杆15之间架设有第二横梁153;电机121设置在底盘11上,两个第一转向器122b分别设置在前端111和后端112,两个第二转向器122c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152和第二横梁153上;
电机121经过减速机122a减速,减速机122a根据电机121的安放方位需要可以是带转向功能的减速器也可以是常见的不带转向功能的减速器,减速机122a的输出轴分别向前端111和后端112延伸,并且减速机122a的输出轴的两端与两根第一传动轴123a传动;两根第一传动轴123a分别向前后延伸直至连接到两个第二转向器122b;并且两根第一传动轴123a通过第一转向器122b分别与两根第二传动轴123b传动连接,将第一传动轴123a的转动转化为与之垂直的方向;两根第二传动轴123b竖直朝上分别延伸直至对应的第二转向器122c,两根第二传动轴123b通过第二转向器122c分别与四根第三传动轴123c传动连接,将第二传动轴123b的转动转化为与之垂直的方向;其中两根第三传动轴123c分别传动连接前端111的两根支撑杆15上的齿轮箱154,另两根第三传动轴123c分别传动连接后端112的两根支撑杆15上的齿轮箱154,通过多次转向后使得从电机121的转动传递到齿轮箱154中的齿轮里,再通过齿轮齿条配合,形成电机121同时对四组支撑杆15与升降杆24的升降提供驱动,一致性好,且成本低廉。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示,顶架2包括一体设置的固定楼梯21,自适应楼梯3的顶端与固定楼梯21铰接,固定楼梯21与自适应楼梯3呈之字形,通过将楼梯分段设置成彼此单独的自适应楼梯3与固定楼梯21,通过设置固定楼梯21,自适应楼梯3的长度大大减小,可有效的降低整体楼梯的陡峭程度,并且可以节省前端111和后端112的距离。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顶架2设置有人行通道22,方便从自适应楼梯3上到顶架2的人员通行,顶架2设置有护栏23,起到确保安全的作用;在顶盘25的两侧铰接有若干块翻转板254,在设备与列车距离较远时,可通过翻转板254使得顶盘25能直接搭接到列车车顶,防止形成间隙,确保安全,在不用时可以转动收起,使得设备体积小。
如图5和图6所示,顶盘25的底部架设有第四传动轴252以及第三转向器253,第四传动轴252上设置有传动齿251,人行通道22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防滑层221以及第二防滑层222;第一防滑层221与顶盘25固定连接,第一防滑层2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块223,第二防滑层222设置有与第三滑块223配合的第三滑轨225,第二防滑层222设置有齿条板224;护栏23上设置有转动柄231,转动柄231的转动杆232通过第三转向器253与第四传动轴252传动连接;操作时,人员通过操作转动柄231带动转动杆232转动,进而传递到第四传动轴252转动,齿条板224与传动齿251配合,传动齿251位置保持不动的情况下,齿条板224带动第二防滑层222,第三滑块223与第三滑轨225配合,使得第二防滑层222在第一防滑层221上伸缩。一方面通过第二防滑层222与第一防滑层221的伸缩结构可减小设备体积,一方面可在设备与列车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通过伸出第二防滑层222使得顶盘25能直接搭接到列车车顶,防止形成间隙,确保安全。
由于列车一般较长,本设备需要能灵活的在车顶移动作业,因此能方便的移动到预定工作位置并固定是很重要的因素,通常的设置是在底盘11的底部设置车轮131,并在车轮131上增加刹车装置,通过刹车装置与车轮131的摩擦实现设备的静止,但由于设备体积大,重量较重,仅通过刹车装置很难确保设备静止,也容易因突然移动造成安全事故。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移动固定装置13包括车轮131、螺杆顶升机构132以及伸缩横管133,车轮131设置在底盘11底部;
伸缩横管133包括空心的固定管133a以及伸缩管133b,固定管133a设置在底盘11底部,伸缩管133b与固定管133a为公母插头配合,伸缩管133b与固定管133a上可设置多个销孔(图中未标出),伸缩管133b与固定管133a伸展长度可以通过分度销以及定位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常见的其他紧固装置实现,例如偏心轮锁紧、斜面锁紧或者螺纹锁紧,可以灵活调节,确保支撑稳固不晃动;
螺杆顶升机构132包括第一锥齿轮132a、第二锥齿轮132b、顶升螺杆132c、手柄132d、外套管132e以及内套管132f,手柄132d与第一锥齿轮132a固定连接,顶升螺杆132c与第二锥齿轮132b固定连接,外套管132e套设在内套管132f上,顶升螺杆132c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套管132e内,顶升螺杆132c与内套管132f螺纹连接,第一锥齿轮132a与第二锥齿轮132b传动,内套管132f相对于外套管132e上下运动,外套管132e与伸缩管133b固定连接;
当需要移动设备时,通过车轮131可以方便的移动,当到达预定位置时,通过手摇螺杆顶升机构132的手柄132d,使得顶升螺杆132c旋转,在顶升螺杆132c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螺纹连接的内套管132f从外套管132e伸出,顶住整个设备上移,车轮131脱离地面,防止因刹车装置不牢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多点的螺杆结构支撑,设备可以提供更大的承重力并且稳固不会发生晃动。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折叠护栏4包括第一侧栏41、第二侧栏42、长栏44、第三侧栏46以及第四侧栏47;第一侧栏41的一端与顶架2铰接,第一侧栏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栏42铰接;第四侧栏47的一端与顶架2铰接,第四侧栏47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栏46铰接;长栏4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栏42以及第三侧栏46铰接。使得折叠护栏4结合顶架2形成一个封闭的围框,限定作业范围并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当需要收拢折叠护栏4时,第一侧栏41与第四侧栏47绕与顶架2的铰接部分向顶架2的一侧转动,同时第二侧栏42以及第三侧栏46分别通过各自的铰接贴紧第一侧栏41与第四侧栏47,最终将长栏44紧贴顶架2,使得设备体积小,当需要工作时,则反向操作即可;
第一侧栏41与第二侧栏4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杆48,第二侧栏42绕第一伸缩杆48转动,第三侧栏46与第四侧栏47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杆49,第三侧栏46绕第二伸缩杆49转动,第一伸缩杆48以及第二伸缩杆49可调节的向下伸缩,调节的方式可以通过分度销以及定位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常见的其他紧固装置实现,例如偏心轮锁紧、斜面锁紧或者螺纹锁紧,从而达到灵活调节,方便支撑在待维护的列车车顶部,确保折叠护栏4支撑稳定。
此外,还可设置伸缩栏43,在长栏44上可设置有竖向的第四滑轨441,伸缩栏43设置有与第四滑轨441配合的第四滑块432使得伸缩栏43可沿第四滑轨441竖直运动,伸缩栏43向下运动可接触到列车的车顶,方便支撑在待维护的列车车顶部,确保折叠护栏4支撑稳定。伸缩栏43还设置有锁紧机构431,锁紧机构431可以是弹性卡扣、螺纹锁紧或者凸轮顶紧机构,锁紧机构431采用凸轮顶紧机构时可包括一个顶杆(图中未标出)以及凸轮(图中未标出),通过凸轮将顶杆顶在固定的部分上形成摩擦力进而紧固伸缩栏43与长栏44的相对位置,长栏44的顶端设置有卡扣442,当伸缩栏43移动到最上端时通过卡扣442固定伸缩栏43,方便折叠收拢,使得不占用多余的设备体积。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折叠护栏4数量为两个,两个折叠护栏4分别设置在顶架2的两侧,使得设备可以置于两列车之间同时对两者进行维护,提高效率,并节约设备成本。
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底盘11、支撑杆15、升降杆24以及顶架2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置有缓冲垫(图中未标出),在靠近列车车体时,不会发生碰撞损坏的情况。设置时主要以防止列车碰撞为主要目的,为防止人员直接碰撞确保安全缓冲垫也可以设置在任意面,但出于成本考虑,缓冲垫较佳的是设置面向列车的工作面,对于本设备来说就是底盘11、支撑杆15、升降杆24以及顶架2朝向列车的侧面,。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5以及控制箱6,控制箱6可设置在底架1或者顶架2上,当控制箱6控制电机121实现顶架2移动时,声光报警装置5也在控制箱6的控制下启动,提醒人员注意防止安全隐患。此外,还可以设置电源7,由于设备需要在维护空间内灵活的转移,因此若依靠电网供电就需要拉扯电线,不仅不方便而且有安全隐患,使用电源7则可以避免上述缺陷。电源7与控制箱6、声光报警装置5以及电机121电性连接,控制箱6控制连接声光报警装置5以及电机121。
较佳的实施方式,底架1、顶架2、自适应楼梯3以及折叠护栏4均为铝合金框架,具有质量轻,负荷高,不易生锈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顶架(2)、自适应楼梯(3)以及折叠护栏(4);
所述自适应楼梯(3)一端设置有铰接的第一滑块(31),所述自适应楼梯(3)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架(2)铰接,所述折叠护栏(4)设置在所述顶架(2)的侧部;
所述底架(1)包括底盘(11)、传动系统(12)、与所述底盘(11)连接的移动固定装置(13)、设置在所述底盘(11)上的第一滑轨(14)以及若干个竖立在所述底盘(11)上的支撑杆(15),所述第一滑块(31)在所述第一滑轨(14)上往复运动,所述支撑杆(15)远离所述底盘(11)的一端为定位端(151),所述传动系统(12)包括电机(121);
所述顶架(2)包括顶盘(25)以及升降杆(24),所述升降杆(24)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241),所述升降杆(24)的另一端支撑所述顶盘(25);
所述升降杆(24)插入所述定位端(151),所述传动部(241)通过所述电机(121)传动,所述升降杆(24)相对于所述定位端(151)做升降运动,所述升降杆(24)带动所述顶盘(25)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底盘(11);
所述折叠护栏(4)结合所述顶架(2)形成一个封闭的围框;
所述折叠护栏(4)包括第一侧栏(41)、第二侧栏(42)、伸缩栏(43)、长栏(44)、第三侧栏(46)以及第四侧栏(47);
所述第一侧栏(41)的一端与所述顶架(2)铰接,所述第一侧栏(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栏(42)铰接;
所述第四侧栏(47)的一端与所述顶架(2)铰接,所述第四侧栏(4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栏(46)铰接;
所述长栏(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栏(42)以及所述第三侧栏(46)铰接;
所述第一侧栏(41)与所述第二侧栏(42)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一伸缩杆(48),所述第三侧栏(46)与第四侧栏(47)的铰接处设置有第二伸缩杆(49),
所述长栏(44)上设置有竖向的第四滑轨(441),所述长栏(44)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伸缩栏(43)的卡扣(442),所述伸缩栏(43)设置有锁紧机构(431)以及与所述第四滑轨(441)配合的第四滑块(432),所述伸缩栏(43)沿所述第四滑轨(441)竖直运动;
所述传动部(241)为齿条,所述定位端(151)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部(241)配合的齿轮箱(154),所述电机(121)通过所述齿轮箱(154)中的齿轮带动所述传动部(241)往复运动;
所述支撑杆(15)为空心杆,所述支撑杆(15)内设置有第二滑块(155),所述升降杆(2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55)配合的第二滑轨(242);
所述传动系统(12)还包括一个减速机(122a)、两个第一转向器(122b)、两个第二转向器(122c)、两根第一传动轴(123a)、两根第二传动轴(123b)以及四根第三传动轴(123c),所述电机(12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底盘(11)的前端(111)和后端(112)各设置了两根所述支撑杆(15),位于所述前端(111)的两根所述支撑杆(15)之间架设有第一横梁(152),位于所述后端(112)的两根所述支撑杆(15)之间架设有第二横梁(153);
所述电机(121)设置在所述底盘(11)上,两个所述第一转向器(122b)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111)和所述后端(112),两个所述第二转向器(122c)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52)和所述第二横梁(153)上;
所述电机(121)与所述减速机(122a)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122a)的输出轴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轴(123a)传动;并且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轴(123a)通过所述第一转向器(122b)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传动轴(123b)传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二传动轴(123b)竖直朝上分别延伸直至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向器(122c),两根所述第二传动轴(123b)通过所述第二转向器(122c)分别与四根所述第三传动轴(123c)传动连接;
其中两根所述第三传动轴(123c)分别传动连接位于所述前端(111)的两根所述支撑杆(15)上的齿轮箱(154),另两根所述第三传动轴(123c)分别传动连接位于所述后端(112)的两根所述支撑杆(15)上的齿轮箱(154);
所述移动固定装置(13)包括车轮(131)、螺杆顶升机构(132)以及伸缩横管(133),所述车轮(131)设置在所述底盘(11)底部;
所述伸缩横管(133)包括空心的固定管(133a)以及伸缩管(133b),所述固定管(133a)设置在所述底盘(11)底部,所述伸缩管(133b)与所述固定管(133a)为公母插头配合;
所述螺杆顶升机构(132)包括第一锥齿轮(132a)、第二锥齿轮(132b)、顶升螺杆(132c)、手柄(132d)、外套管(132e)以及内套管(132f),所述手柄(132d)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32a)固定连接,所述顶升螺杆(132c)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32b)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132e)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32f)上,所述顶升螺杆(132c)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外套管(132e)内,所述顶升螺杆(132c)与所述内套管(132f)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32a)与第二锥齿轮(132b)传动,所述内套管(132f)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32e)上下运动,所述外套管(132e)与所述伸缩管(133b)固定连接;
所述折叠护栏(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护栏(4)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架(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包括一体设置的固定楼梯(21),所述自适应楼梯(3)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楼梯(21)铰接,所述固定楼梯(21)与所述自适应楼梯(3)呈之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设置有人行通道(22)以及护栏(23),所述顶盘(25)的两侧铰接有若干块翻转板(254),所述顶盘(25)的底部架设有第四传动轴(252)以及第三转向器(253),所述第四传动轴(252)上设置有传动齿(251);
所述人行通道(22)包括依次叠放的第一防滑层(221)以及第二防滑层(222);
所述第一防滑层(221)与所述顶盘(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滑层(2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块(223),所述第二防滑层(222)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块(223)配合的第三滑轨(225),所述第二防滑层(222)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251)配合的齿条板(224);
所述护栏(23)上设置有转动柄(231),所述转动柄(231)的转动杆(232)通过所述第三转向器(253)与所述第四传动轴(252)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防滑层(222)与所述第一防滑层(221)为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1)、所述支撑杆(15)、所述升降杆(24)以及所述顶架(2)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置有缓冲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顶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5)、控制箱(6)以及电源(7),所述控制箱(6)设置在所述底架(1)或者所述顶架(2)上,所述电源(7)与所述控制箱(6)、所述声光报警装置(5)以及所述电机(12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6)控制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装置(5)以及所述电机(121)。
CN201811468275.2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Active CN109538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8275.2A CN109538110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8275.2A CN109538110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8110A CN109538110A (zh) 2019-03-29
CN109538110B true CN109538110B (zh) 2024-05-17

Family

ID=6585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8275.2A Active CN109538110B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811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4979U (zh) * 2013-12-05 2014-06-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移动升降梯的改进结构
CN204185180U (zh) * 2014-10-27 2015-03-04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CN204236331U (zh) * 2014-10-20 2015-04-01 吉林省畅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撑举式双层房车齿条举升系统
CN104476172A (zh) * 2014-10-27 2015-04-01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车体的间隔可以调整的高位操作平台
CN104494663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设备转运跨障车
CN204981053U (zh) * 2015-09-15 2016-01-20 徐州和胜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栏杆
CN205061210U (zh) * 2015-10-21 2016-03-02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快速伸缩式轿顶防护栏
CN206395805U (zh) * 2017-01-13 2017-08-11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车顶检修用移动防护装置
CN207029496U (zh) * 2017-06-09 2018-02-23 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检修平台
CN207960470U (zh) * 2018-03-22 2018-10-12 佛山市福而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式上车顶工作平台
CN209687396U (zh) * 2018-12-03 2019-11-26 湖南华铝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1963A1 (en) * 2013-08-20 2014-02-13 Cv International, Inc Deployable Hybrid Mobile Elevating Access Platfor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24979U (zh) * 2013-12-05 2014-06-0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移动升降梯的改进结构
CN204236331U (zh) * 2014-10-20 2015-04-01 吉林省畅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撑举式双层房车齿条举升系统
CN204185180U (zh) * 2014-10-27 2015-03-04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CN104476172A (zh) * 2014-10-27 2015-04-01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车体的间隔可以调整的高位操作平台
CN104494663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设备转运跨障车
CN204981053U (zh) * 2015-09-15 2016-01-20 徐州和胜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栏杆
CN205061210U (zh) * 2015-10-21 2016-03-02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快速伸缩式轿顶防护栏
CN206395805U (zh) * 2017-01-13 2017-08-11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车顶检修用移动防护装置
CN207029496U (zh) * 2017-06-09 2018-02-23 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艇检修平台
CN207960470U (zh) * 2018-03-22 2018-10-12 佛山市福而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式上车顶工作平台
CN209687396U (zh) * 2018-12-03 2019-11-26 湖南华铝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8110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0933B (zh) 一种可野外作业的升降车
CN211590087U (zh) 一种用于机车车辆检修的移动式升降平台
CN204873763U (zh) 一种动车头车检修作业平台
CN105781173A (zh) 一种收拢式单体停车位装置
CN115465822A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及其作业方法
EP0624500B1 (de) Inspektions- und/oder Reparaturfahrzeug
CN109538110B (zh)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CN215439175U (zh) 一种建筑电梯用顶部外扩式防护架
CN209687396U (zh) 一种列车车顶维护平台
CN218988728U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
CN214189631U (zh) 一种轻便式轨道巡视车
CN110937555A (zh) 轨道检修车
CN209536913U (zh) 一种列车侧部维护平台
CN210416120U (zh) 一种公铁两用救险车
CN110581454B (zh) 一种开关柜仪表箱配线工装车
CN108726395A (zh) 轮胎式地铁铺轨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210973767U (zh) 一种移动升降防护网作业车
CN209870376U (zh) 应急作业铁路轨道工程车
CN209212004U (zh) 一种可折叠带位姿调整的载车装置
CN208413776U (zh) 一种用于动车头检修的通用作业平台
CN210027976U (zh) 飞机垂尾检修的升降平台
CN208310326U (zh) 停车装置
CN111284410A (zh) 一种可用于公交车的全自动无障碍通行装置
CN209212003U (zh) 一种可折叠的载车装置
CN107128855B (zh) 一种航空维修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