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13792A -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 Google Patents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13792A
CN109513792A CN201910060495.XA CN201910060495A CN109513792A CN 109513792 A CN109513792 A CN 109513792A CN 201910060495 A CN201910060495 A CN 201910060495A CN 109513792 A CN109513792 A CN 109513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tablet
mold
boss
secondary dra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04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前峰
郭建峰
曹振雨
岳修超
贾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OYA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OYA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OYA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OYA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604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13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13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13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用拉延模具组合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所述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所述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包括由高到低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该拉延工艺能够提高汽车地板的质量。

Description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背景技术
驾驶室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驾驶员日夜工作的地方,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工作效率和健康;载货汽车驾驶室往往是由前围总成、左右侧围总成、顶盖总成、后围总成和地板总成焊接而成,而每个总成又有多个分总成或多个零件焊接而成,其中,在地板总成中,地板是地板总成中的主体件,地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驾驶室的质量;
在现有的汽车地板加工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将料片进行一次拉延作业形成地板制品,料片在一次拉延作业中存在开裂风险且无法有效优化,大型深拉延料片尤其尖锐圆角处存在容易开裂的问题,导致汽车地板的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拉延工艺,该拉延工艺能够提高汽车地板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拉延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
用二次拉延模具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所述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所述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包括由高到低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
进一步地,第一次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待加工料片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平行设置,且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位于料片的下方,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待加工料片作用,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所述初步成型料片。
进一步地,所述拉延工艺还包括:当待加工料片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平行设置时,将待加工料片放置在位于一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一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
进一步地,第二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定位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上,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作用,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所述地板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拉延工艺还包括当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定位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上时,将初步成型料片放置在位于二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二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拉延模具组合,该拉延模具组合能够提高汽车地板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拉延模具组合,包括一次拉延模具以及拉延模具组合;所述一次拉延模具包括一次拉延用凸模、一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所述二次拉延模具包括二次拉延用凸模、二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
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单一凸台面;
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第二凸台面以及第三凸台面。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拉延模具还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以及一次拉延用下模;所述二次拉延模具还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以及二次拉延用下模;其中,所述一次拉延用上模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座以及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所述二次拉延用上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座以及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
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设于所述一次拉延用上模座,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设于所述二次拉延用上模座。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的导腿上安装有第一耐磨板,所述二次拉延用压边圈的两端加工有第一导滑面;
所述第一耐磨板与所述第一导滑面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拉延用下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下模座以及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
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设于所述二次拉延用下模座。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上安装有第二耐磨板,所述二次拉延用压边圈的型腔内加工有第二导滑面;
所述第二耐磨板与所述第二导滑面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用二次拉延模具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所述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所述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包括由高到低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对于该拉延工艺而言,在得到成型的地板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拉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使用二次拉延模具对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实现将初步成型料片中的单一凸台结构变化为地板制品中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在一次拉延作业中留出加工余地,并开发二次拉延作业,进行二次拉延,使得料片的拐角处成型更加圆润,解决了传统一次拉延作业对大尺寸、深拉延料片存在的开裂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地板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模具组合,包括一次拉延模具以及拉延模具组合;所述一次拉延模具包括一次拉延用凸模、一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所述二次拉延模具包括二次拉延用凸模、二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单一凸台面;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第二凸台面以及第三凸台面;对于该拉延模具组合而言,在得到成型的地板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拉延用凸模、一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对待拉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由于一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单一凸台面,使得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使用二次拉延用凸模、二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对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由于二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第二凸台面以及第三凸台面,使得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实现将初步成型料片中的单一凸台结构变化为地板制品中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在一次拉延模具中留出加工余地,并开发二次拉延模具,进行二次拉延,使得料片的拐角处成型更加圆润,解决了传统一次拉延模具对大尺寸、深拉延料片存在的开裂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地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拉延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一次拉延用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一次拉延用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一次拉延用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二次拉延用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二次拉延用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拉延模具组合中二次拉延用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一次拉延模具;101-一次拉延用上模;1011-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2-一次拉延用凹模;102-一次拉延用下模;1021-一次拉延用凸模;103-一次拉延用压边圈;20-二次拉延模具;201-二次拉延用上模;2011-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2-二次拉延用凹模;2013-第一凸台面;2014-第二凸台面;2015-第三凸台面;202-二次拉延用下模;2021-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2-二次拉延用凸模;203-二次拉延用压边圈;30-第一耐磨板;40-第一导滑面;50-第二耐磨板;60-第二导滑面;70-限位垫;80-调压垫;S1-获得初步成型料片步骤;S2-获得地板制品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拉延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获得初步成型料片步骤S1: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
获得地板制品的步骤S2:用二次拉延模具对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包括由高到低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工艺,对于该拉延工艺而言,在得到成型的地板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拉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使用二次拉延模具对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实现将初步成型料片中的单一凸台结构变化为地板制品中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在一次拉延作业中留出加工余地,并开发二次拉延作业,进行二次拉延,使得料片的拐角处成型更加圆润,解决了传统一次拉延作业对大尺寸、深拉延料片存在的开裂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地板的质量。
具体地,第一次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待加工料片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平行设置,将待加工料片放置在位于一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一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且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位于料片的下方,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待加工料片作用,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
具体地,第二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初步成型料片定位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上,初步成型料片放置在位于二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二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初步成型料片作用,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图2、图4、图5以及图7所示,提供拉延模具组合,包括一次拉延模具10以及拉延模具组合;一次拉延模具10包括一次拉延用凸模1021、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103,二次拉延模具20包括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
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包括单一凸台面;
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2013、第二凸台面2014以及第三凸台面2015。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模具组合,对于该拉延模具组合而言,在得到成型的地板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拉延用凸模1021、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对待拉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由于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包括单一凸台面,使得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使用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对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由于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2013、第二凸台面2014以及第三凸台面2015,使得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实现将初步成型料片中的单一凸台结构变化为地板制品中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在一次拉延模具10中留出加工余地,并开发二次拉延模具20,进行二次拉延,使得料片的拐角处成型更加圆润,解决了传统一次拉延模具10对大尺寸、深拉延料片存在的开裂问题,从而提高了汽车地板的质量;
在进行拉延的过程中,一次拉延用压边圈103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用于将料片的周侧压住,使料片不会发生移动。
根据本发明拉延模具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一次拉延模具10还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101以及一次拉延用下模102;二次拉延模具20还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201以及二次拉延用下模202;其中,一次拉延用上模101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1以及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二次拉延用上模201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1以及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
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设于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1,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设于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1。
根据本发明拉延模具组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以及图7所示,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的导腿上安装有第一耐磨板30,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的两端加工有第一导滑面40;
第一耐磨板30与第一导滑面40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模具组合,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与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为活动连接件,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拆装,因此磨损比较严重,而上述第一耐磨板能够降低二次拉延用模具损耗,提高二次拉延用模具本身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拉延模具组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二次拉延用下模202包括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以及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
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设于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模具组合,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的边缘与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之间的分模线为对应驾驶室中地板上的三个凸台的边缘变化的不规则曲线,分模线的设置,能够消除地板边缘处起皱的风险;
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垫70;多个限位垫70沿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外周设置;
当二次拉延模具20需要墩实时,限位垫70用来承受机床加载于二次拉延模具20上的压力;优选地,多个限位垫70沿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外周均匀设置,以使作用力更加均匀。
如图7所示,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上设置有多个调压垫80;
多个调压垫80沿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的外周设置,且调压垫80与限位垫70沿模具冲压方向具有相接触的部分,以便于调整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与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之前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拉延模具组合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以及图7所示,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上安装有第二耐磨板50,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的型腔内加工有第二导滑面60;
第二耐磨板50与第二导滑面60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拉延模具组合,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与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为活动连接件,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拆装,因此磨损比较严重,而上述第二耐磨板能够降低损耗,提高二次拉延用模具本身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减轻因二次拉延用模具损耗造成的工件精度下降问题。
该拉延模具组合进行拉延作业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一次拉延上模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1以及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一次拉延用下模102包括一次拉延用下模座以及一次拉延用凸模1021时,一次拉延作业的具体过程为:在进行一次拉延过程中,将料片放置在位于一次拉延用下模座上的一次拉延用压边圈103上,并且在定位片的作用下对料片的位置进行限定;在第一冲压机的作用下将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1压下,下压的过程中,一次拉延用上模座1011与一次拉延用压边圈103结合将料片的边缘位置进行固定;通过一次拉延用凹模1012和一次拉延用凸模1021的结合,将料片压处特定的形状,得到初步成型的料片;
当二次拉延上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1以及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二次拉延下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以及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时,二次拉延作业的具体过程为:在进行二次拉延过程中,将初步成型料片放置在位于二次拉延用下模座2021上的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上,并且在定位片的作用下对初步成型料片的位置进行限定;在第二冲压机的作用下将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1压下,下压的过程中,二次拉延用上模座2011与二次拉延用压边圈203结合将料片的边缘位置进行固定;通过二次拉延用凹模2012和二次拉延用凸模2022的结合,将初步成型料片压处特定的形状,得到地板制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用一次拉延模具对待加工料片进行第一次拉延作业,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初步成型料片,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具有单一凸台结构;
用二次拉延模具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进行第二拉延作业,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地板制品,所述地板制品具有驾驶室中地板的台阶式三凸台结构,所述台阶式三凸台结构包括由高到低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以及第三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待加工料片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平行设置,且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位于料片的下方,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一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待加工料片作用,使料片初步成型得到所述初步成型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工艺还包括:当待加工料片与一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平行设置时,将待加工料片放置在位于一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一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拉延作业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定位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上,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拉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分离;
将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合模,二次拉延模具的上模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联合对所述初步成型料片作用,使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得到成型的所述地板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工艺还包括当所述初步成型料片定位于二次拉延模具的下模上时,将初步成型料片放置在位于二次拉延用模具下模的二次拉延模具的压边圈上。
6.拉延模具组合,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拉延模具以及拉延模具组合;所述一次拉延模具包括一次拉延用凸模、一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一次拉延用压边圈,所述二次拉延模具包括二次拉延用凸模、二次拉延用凹模以及二次拉延用压边圈;
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单一凸台面;
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包括呈台阶状分布、且与驾驶室中地板上的凸台一一对应的第一凸台面、第二凸台面以及第三凸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拉延模具还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以及一次拉延用下模;所述二次拉延模具还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以及二次拉延用下模;其中,所述一次拉延用上模包括一次拉延用上模座以及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所述二次拉延用上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上模座以及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
所述一次拉延用凹模设于所述一次拉延用上模座,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设于所述二次拉延用上模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拉延用凹模的导腿上安装有第一耐磨板,所述二次拉延用压边圈的两端加工有第一导滑面;
所述第一耐磨板与所述第一导滑面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拉延用下模包括二次拉延用下模座以及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
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设于所述二次拉延用下模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延模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拉延用凸模上安装有第二耐磨板,所述二次拉延用压边圈的型腔内加工有第二导滑面;
所述第二耐磨板与所述第二导滑面滑动配合。
CN201910060495.XA 2019-01-22 2019-01-22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Pending CN109513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495.XA CN109513792A (zh) 2019-01-22 2019-01-22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0495.XA CN109513792A (zh) 2019-01-22 2019-01-22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13792A true CN109513792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0495.XA Pending CN109513792A (zh) 2019-01-22 2019-01-22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1379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03945U (zh) * 2012-09-29 2013-03-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延双凸模成型装置
JP2014036962A (ja) * 2012-08-10 2014-02-27 H One:Kk 液圧成形方法および液圧成形装置
CN10401464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前地板的二次拉延法及其模具组合
CN104874701A (zh) * 2015-06-12 2015-09-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中地板及其拉延工艺与模具
CN205309121U (zh) * 2016-01-28 2016-06-1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地板前部加强板的拉延模具
CN207357938U (zh) * 2017-09-30 2018-05-15 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6962A (ja) * 2012-08-10 2014-02-27 H One:Kk 液圧成形方法および液圧成形装置
CN202803945U (zh) * 2012-09-29 2013-03-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延双凸模成型装置
CN10401464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前地板的二次拉延法及其模具组合
CN104874701A (zh) * 2015-06-12 2015-09-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中地板及其拉延工艺与模具
CN205309121U (zh) * 2016-01-28 2016-06-1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地板前部加强板的拉延模具
CN207357938U (zh) * 2017-09-30 2018-05-15 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凸台的钣金件的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631A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续冲模模具
CN203887058U (zh) 修切、翻边整形模具
CN106513500A (zh) 一种mpv车型横梁连接板冲压成型工艺及修边模具
CN102366774A (zh) 发动机底座冲孔模具
CN107186048A (zh) 一种后桥弹簧板座切边模具及切边工艺
CN205816537U (zh) 一种具有镶块结构的电机机壳冲压模具
CN202824372U (zh) 汽车减震器弹簧上座切边整形加工装置
CN109513792A (zh) 拉延工艺及拉延模具组合
CN202162270U (zh) 发动机用缸垫级进模具快换机构
CN209902035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的冲孔落料装置
CN205324438U (zh) 一种用于铝型材切除內筋的模具
CN208408175U (zh) 竖直方向和侧向一次冲压成型模具
CN209520240U (zh) 拉延模具组合
CN203345069U (zh) 前地板横梁及汽车
CN206838866U (zh) 一种后桥弹簧板座切边模
CN203725608U (zh) 一种汽车铰链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CN202824369U (zh) 汽车减震器弹簧上座压帽加工装置
CN103495667B (zh) 一种摇椅底架侧板的级进模
CN204912428U (zh) 一种用于连续生产汽车隔板零件的模具
CN103028665A (zh) 翻边模
CN203076406U (zh) 隔热挡板落料冲孔模具
CN208542814U (zh) 一种发动机盖板辅助支架的冲压模具组
CN202894022U (zh) 一种后背门雨刮上加强板的冲孔打凸模具
CN106424354A (zh) 一种用于u型件冲压的模具结构
CN204638905U (zh) 一种坯料切断拉开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