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97213A -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97213A
CN109497213A CN201910006683.4A CN201910006683A CN109497213A CN 109497213 A CN109497213 A CN 109497213A CN 201910006683 A CN201910006683 A CN 201910006683A CN 109497213 A CN109497213 A CN 109497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tea
probiotics
fruits
vegetab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66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红梅
吴奇谦
余文华
周泽林
何斌
史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0066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97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97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97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益生菌果蔬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花果果粉30~50,脱脂核桃蛋白粉20~30,脱水蔬菜粉20~30,超微茶粉3~8,益生菌1~2;其制备过程包括选果、清洗、切分、烘干、粉碎、配料和混合。本发明以无花果果粉、脱脂核桃蛋白粉、脱水蔬菜、超微茶粉等为原料,利用无花果果粉中的天然果胶成分作为包埋剂,将活性菌包埋到果粉中,延长活性菌保质期,同时利用超微茶粉的抗氧化性抑制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剩余油脂氧化,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产品营养均衡,保障安全健康;该工艺技术提升了产品口感,实现了益生菌果蔬茶的高值化利用,增强了原料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无花果含有果胶、18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黄酮、多糖等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的生理活性物质,还含具有抗癌功效的呋喃香豆素内酯、补骨酯素、佛手柑内酯等物质,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四种癌细胞发生发展的神奇功效。因此,无花果被人们称为“抗癌斗士”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无花果干中糖含量很高,干果达70%以上。其中,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占34.3%(干重),果糖占31.2%(干重)而蔗糖仅占7.82%(干重)。无花果富含膳食纤维17.62~21.36%,其中的果胶和半纤维素吸水膨胀后能吸附多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实现益生菌包埋处理。
茶叶具有抗氧化、解毒,利尿,消食止渴的作用,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益生菌果蔬茶将益生菌与果蔬菜有机结合,可作为营养粉直接冲调食用,也可以作为辅料广泛应用于饮品、糖果、糕点、营养粉等食品加工产业中,益生菌果蔬茶具有特色风味,味道纯正,口感滑爽,营养丰富,健康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果粉30~50份,
脱脂核桃蛋白粉20~30份,
脱水蔬菜粉20~30份,
超微茶粉3~8份,
益生菌1~2份。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果粉:精选优质无花果(八成熟)鲜果为原料,经清洗、四分体、烘干、初磨、精磨、筛分得到3-100um的优质水果果粉。该水果果粉也可以采用无花果和猕猴桃、芒果、波罗蜜或菠萝复配共同制备。
S2.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核桃仁脱皮:采用物理水脱法对核桃仁进行机械脱皮,脱皮率≥90%;
S22.烘干:将S21得到的脱皮核桃仁在110~130℃条件下烘干20~45min,水分含量控制≤8%;
S23.脱脂:将S22得到的烘干核桃仁采用榨油机压榨去掉50~60%的核桃油脂,剩下的油饼通过万能粉碎机粉碎成核桃蛋白粉备用。
S3.制备脱水蔬菜粉,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原料选择:精选有机黄瓜、莴笋、白菜、萝卜、莲藕等一种或多种作为蔬菜原料;
S32.清洗、切分:将原料通过气泡式清洗机清洗干净,切片;
S33.漂烫:用60~75℃的热水进行烫漂,烫漂时间为2-3min,使叶绿素水解酶失去活性,仍可保持其鲜绿色;
S34.预拌:采用1~3%葡萄糖和1~3%无碘盐进行预拌处理;
S34.烘干:采用热风滚筒干燥设备,首次在50~40℃烘干3h,第二次40~30℃烘干5h,第三次32~35℃烘干8h,烘干后水分≤5%;
S34.粉碎:采用旋刀,转速2000rad/min,粉碎时间5min得脱水蔬菜粉,备用;
S4.制备超微茶粉:精选红、白、黄、绿、黄、黑茶为原料,采用超音速旋喷式气流粉碎分级机粉碎至1800-2000目,得到超微茶粉;
S5.益生菌:精选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益生菌,活菌含量105~108cfu/g。
S6.混料:将S1、S2、S3、S4、S5制得的粉料按照比例复配混合,得到益生菌果蔬茶。益生菌果蔬茶形状为粉末状。
充氮包装:采用枕式条装,5g/条,12条/盒。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一)无花果经处理得到无花果果粉,其含膳食纤维17.69%~22.83%。
(二)蔬菜原有色泽和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既易于贮存和运输,又能有效地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节。
(三)采用超微茶粉可以让茶食品口感滑爽细密,茶香自然。
(四)对人体有益的活的微生物,不仅能够扼制肠内有害菌群的产生,还能为肠内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
(五)以优质果蔬菜为原料,采用组分复配将益生菌与果蔬菜有机结合开发出益生菌果蔬茶新产品,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率先整合了优质果蔬茶作为生产加工原料,实现果蔬茶的完美结合;率先将脱脂核桃蛋白粉用于进一步精深加工产品中,提高了核桃的附加值;率先制备出规模化益生菌果蔬茶,产品可作为营养粉直接冲调食用,也可以作为辅料应用于饮品、糖果、糕点、营养粉等食品加工产业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其质量百分含量,即wt%。
以下实施例中无花果果粉的制备步骤为:
S1.1原料备用:选择八成熟的新鲜无花果为原料,然后将其清洗除去表面杂质,接着在85-100℃的温度下进行热烫2-3min,再对热烫后的无花果进行切分备用;新鲜无花果的含水量为80%~85%。
S1.2热泵干燥:采用空气热泵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室温空气作为加热介质,单次烘干量1吨,加热温度为65~72℃,烘干时间15~17h,得无花果干;烘干后无花果干的含水量在8wt%以内。
S1.3初磨:采用螺旋挤压碾磨粉碎S2步骤得到的无花果干,将粉碎粒径至250~840μm,得无花果粗粉;
S1.4精磨:采用流化床式气流粉碎将S3中得到的初磨的无花果粗粉进行超微粉碎,粉碎粒径到3~180μm即得无花果果粉。
实施例1: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无花果果粉30份,
脱脂核桃蛋白粉20份,
脱水蔬菜粉20份,
超微茶粉3份,
益生菌1份。
以上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果粉:以精选优质的无花果鲜果为原料,经清洗、四分体、烘干、初磨、精磨、筛分得到80μm左右的无花果果粉;
S2.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
S21.核桃仁脱皮:采用物理水脱法对核桃仁进行机械脱皮,脱皮率≥90%;
S22.烘干:将S21得到的脱皮核桃仁在120℃的条件下烘干30min,水分含量控制≤8%;
S23.脱脂:将S22得到的烘干核桃仁采用榨油机压榨去掉50~60%的核桃油脂,剩下的油饼通过万能粉碎机粉碎成核桃蛋白粉备用;
S3.制备脱水蔬菜粉:
S31.原料选择:将黄瓜和莴笋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进行配置作为脱水蔬菜粉的原料备用;
S32.清洗、切分:将配置好的原料通过气泡式清洗机清洗干净,切片;
S33.漂烫:用65℃左右的热水进行烫漂2min;
S34.预拌:以烫漂物料的总质量计,加入2%的葡萄糖和2%的无碘盐进行预拌处理;
S34.烘干:采用热风滚筒干燥设备,热风滚筒干燥分三次,首次在45℃的条件下烘干3h,第二次35℃烘干5h,第三次33℃烘干8h。烘干后水分含量≤5%;
S34.粉碎:采用旋刀,转速2000rad/min,粉碎时间5min得脱水蔬菜粉,备用;
S4.制备超微茶粉:以新鲜茶叶为原料,采用超音速旋喷式气流粉碎分级机将其粉碎至1800-2000目,得到超微茶粉;
S5.益生菌粉:将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复配进一步制备为益生菌粉,益生菌粉的制备为常规方法,益生菌粉中活菌含量为108cfu/g。
S6.混料:将S1、S2、S3、S4、S5制得的粉料按照比例复配混合,得到益生菌果蔬茶。
充氮包装:采用枕式条装,5g/条,12条/盒。
实施例2: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无花果果粉40份,
脱脂核桃蛋白粉25份,
脱水蔬菜粉25份,
超微茶粉5份,
益生菌1.5份。
以上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果粉:以精选优质的无花果鲜果为原料,经清洗、四分体、烘干、初磨、精磨、筛分得到50μm的无花果果粉;
S2.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
S21.核桃仁脱皮:采用物理水脱法对核桃仁进行机械脱皮,脱皮率≥90%;
S22.烘干:将S21得到的脱皮核桃仁在110℃的条件下烘干30min,水分含量控制≤8%;
S23.脱脂:将S22得到的烘干核桃仁采用榨油机压榨去掉55%左右的核桃油脂,剩下的油饼通过万能粉碎机粉碎成核桃蛋白粉备用;
S3.制备脱水蔬菜粉:
S31.原料选择:将白菜和莲藕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进行配置作为脱水蔬菜粉的原料备用;
S32.清洗、切分:将配置好的原料通过气泡式清洗机清洗干净,切片;
S33.漂烫:用60℃左右的热水进行烫漂3min;
S34.预拌:以烫漂物料的总质量计,加入1%的葡萄糖和1%的无碘盐进行预拌处理;
S34.烘干:采用热风滚筒干燥设备,热风滚筒干燥分三次,首次在45℃的条件下烘干3h,第二次35℃烘干5h,第三次33℃烘干8h。烘干后水分含量≤5%;
S34.粉碎:采用旋刀,转速2000rad/min,粉碎时间5min得脱水蔬菜粉,备用;
S4.制备超微茶粉:以新鲜茶叶为原料,采用超音速旋喷式气流粉碎分级机将其粉碎至1800-2000目,得到超微茶粉;
S5.益生菌粉:将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复配进一步制备为益生菌粉,益生菌粉的制备为常规方法,益生菌粉中活菌含量为108cfu/g。
S6.混料:将S1、S2、S3、S4、S5制得的粉料按照比例复配混合,得到益生菌果蔬茶。
充氮包装:采用枕式条装,5g/条,12条/盒。
实施例3: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无花果果粉50份,
脱脂核桃蛋白粉30份,
脱水蔬菜粉30份,
超微茶粉8份,
益生菌2份。
以上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果粉:以精选优质的无花果鲜果为原料,经清洗、四分体、烘干、初磨、精磨、筛分得到80μm的无花果果粉;
S2.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
S21.核桃仁脱皮:采用物理水脱法对核桃仁进行机械脱皮,脱皮率≥90%;
S22.烘干:将S21得到的脱皮核桃仁在120℃的条件下烘干30min,水分含量控制≤8%;
S23.脱脂:将S22得到的烘干核桃仁采用榨油机压榨去掉50~60%的核桃油脂,剩下的油饼通过万能粉碎机粉碎成核桃蛋白粉备用;
S3.制备脱水蔬菜粉:
S31.原料选择:将黄瓜和莴笋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进行配置作为脱水蔬菜粉的原料备用;
S32.清洗、切分:将配置好的原料通过气泡式清洗机清洗干净,切片;
S33.漂烫:用65℃左右的热水进行烫漂2~3min时间;
S34.预拌:以烫漂物料的总质量计,加入2%的葡萄糖和2%的无碘盐进行预拌处理;
S34.烘干:采用热风滚筒干燥设备,热风滚筒干燥分三次,首次在45℃的条件下烘干3h,第二次35℃烘干5h,第三次33℃烘干8h。烘干后水分含量≤5%;
S34.粉碎:采用旋刀,转速2000rad/min,粉碎时间5min得脱水蔬菜粉,备用;
S4.制备超微茶粉:以新鲜茶叶为原料,采用超音速旋喷式气流粉碎分级机将其粉碎至1800-2000目,得到超微茶粉;
S5.益生菌粉:将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复配进一步制备为益生菌粉,益生菌粉的制备为常规方法,益生菌粉中活菌含量为108cfu/g。
S6.混料:将S1、S2、S3、S4、S5制得的粉料按照比例复配混合,得到益生菌果蔬茶。
充氮包装:采用枕式条装,5g/条,12条/盒。
任取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益生菌果蔬茶进行口感测试,其口感细腻滑爽,兼有果蔬和水果的香味,水分活度控制在0.2,在避光避氧状态下,保质期长达12个月,活性菌衰减率控制在15~25%范围内。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但不同的是不制备果粉加入,将最终获得的益生菌果蔬茶与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益生菌果蔬茶进行口感对比,最终该方法制备的茶口感。
这是因为无花果果粉中的天然果胶成分可作为包埋剂,将活性菌包埋到果粉中,延长活性菌保质期,同时利用超微茶粉的抗氧化性抑制脱脂核桃蛋白粉的剩余油脂氧化,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产品营养均衡,保障安全健康。因此该工艺技术提升了产品口感,实现了益生菌果蔬茶的高值化利用,增强了原料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丰富了产品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的需求。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依次作出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和对比例5,分别考察缺少某一成分后的感官评分,其余步骤均同实施例1。
体验评价:
邀请本领域专业人士进行新品体验,共有20人作为评分人员(其中男10人,女10人),采用加权法,考察缓解便秘、口感、颜色、咸味、香味、感观6个方面进行体验评价。感官品质评分标准见表1,具体结果见表2。
表1感官品质评分标准
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本申请中的各组分有协作有增效的效果,在口感,颜色,香味,咸味和感观方面均较优于对比文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无花果果粉30~50份,
脱脂核桃蛋白粉20~30份,
脱水蔬菜粉20~30份,
超微茶粉3~8份,
益生菌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果粉:以精选优质的无花果鲜果为原料,经清洗、四分体、烘干、初磨、精磨、筛分得到3-100um的无花果果粉;
S2.制备脱脂核桃蛋白粉:
S21.核桃仁脱皮:采用物理水脱法对核桃仁进行机械脱皮,脱皮率≥90%;
S22.烘干:将S21得到的脱皮核桃仁在110~130℃条件下烘干20~45min,水分含量控制≤8%;
S23.脱脂:将S22得到的烘干核桃仁采用榨油机压榨去掉50~60%的核桃油脂,剩下的油饼通过万能粉碎机粉碎成核桃蛋白粉备用;
S3.制备脱水蔬菜粉:
S31.原料选择:将蔬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作为蔬菜原料;
S32.清洗、切分:将原料通过气泡式清洗机清洗干净,切片;
S33.漂烫:用60-75℃的热水进行烫漂;
S34.预拌:以烫漂物料的总质量及,加入1~3%葡萄糖和1~3%的无碘盐进行预拌处理;
S34.烘干:采用热风滚筒干燥设备,烘干后水分含量≤5%;
S34.粉碎:采用旋刀,转速2000rad/min,粉碎时间5min得脱水蔬菜粉,备用;S4.制备超微茶粉:以新鲜茶叶为原料,采用超音速旋喷式气流粉碎分级机将其粉碎至1800-2000目,得到超微茶粉;
S5.益生菌:将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益生菌;
S6.混料:将S1、S2、S3、S4、S5制得的粉料按比例混合,得到益生菌果蔬茶。
3.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蔬菜为有机黄瓜、莴笋、白菜、萝卜和莲藕。
4.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4热风滚筒干燥分三次,首次在50~40℃的条件下烘干3h,第二次40~30℃烘干5h,第三次32~35℃烘干8h。
5.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质的鲜果为无花果、猕猴桃、芒果、波罗蜜和菠萝。
6.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鲜茶叶为红茶、白茶、黄茶、绿茶、黄茶或黑茶。
7.权利要求1所述益生菌果蔬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活菌含量为105~108cfu/g。
CN201910006683.4A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9497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6683.4A CN109497213A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6683.4A CN109497213A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97213A true CN109497213A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5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6683.4A Pending CN109497213A (zh) 2019-01-04 2019-01-04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9721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92A (zh) * 2007-07-24 2009-01-28 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 无花果果茶及生产方法
CN104381884A (zh) * 2014-11-06 2015-03-04 天津天绿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肥果蔬粉的制备方法
CN105520151A (zh) * 2016-01-26 2016-04-27 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果蔬蛋白粉营养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141A (zh) * 2015-12-24 2016-05-11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果蔬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5100A (zh) * 2016-07-28 2016-12-21 岳西县万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益生元夹心蔬菜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5366A (zh) * 2017-07-13 2017-09-05 谢红 一种蔬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7747A (zh) * 2017-11-16 2018-04-20 湖州每天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果蔬谷物代餐食品
CN108935800A (zh) * 2018-06-27 2018-12-07 合肥市绿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花果保健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92A (zh) * 2007-07-24 2009-01-28 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 无花果果茶及生产方法
CN104381884A (zh) * 2014-11-06 2015-03-04 天津天绿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肥果蔬粉的制备方法
CN105558141A (zh) * 2015-12-24 2016-05-11 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果蔬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0151A (zh) * 2016-01-26 2016-04-27 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果蔬蛋白粉营养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5100A (zh) * 2016-07-28 2016-12-21 岳西县万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的益生元夹心蔬菜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5366A (zh) * 2017-07-13 2017-09-05 谢红 一种蔬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7747A (zh) * 2017-11-16 2018-04-20 湖州每天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果蔬谷物代餐食品
CN108935800A (zh) * 2018-06-27 2018-12-07 合肥市绿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花果保健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0626B (zh) 治疗口腔溃疡的果蔬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7764A (zh) 一种火龙果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55236A (zh) 一种搅拌型谷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740A (zh) 一种南瓜山药复合速溶固体饮料及其制作工艺
CN107495049A (zh) 用于制备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益生菌发酵果蔬饮料的组合物、含组合物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592A (zh) 一种以竹笋为主要原料的咸菜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CN104543648A (zh) 一种多元营养果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19211A (zh) 制备具有补肾强肾功能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
KR20150018184A (ko) 검은콩 선식 제조방법
CN107242295A (zh) 一种紫薯酸奶的制备方法
KR101969809B1 (ko) 천연 발효빵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천연 발효빵
JP2002204669A (ja) ケール加工物を含む便秘改善食品
KR101193851B1 (ko) 천연 녹차 효모를 이용한 일회용 다이어트 식사 대용물의 제조방법
CN103719865B (zh) 紫薯渣组合物营养速溶粉及制备方法
KR101067957B1 (ko) 건식에 의한 홍삼의 제조방법
Thorat et al. Studies on effect of fermentation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vegetables and preparation of sauce
KR101574197B1 (ko) 건강기능성 분말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의 전처리 방법
CN110839706A (zh) 一种复合坚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7213A (zh) 一种益生菌果蔬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49044A (zh) 一种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37010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джема из морских водорослей
CN106967578A (zh) 一种核桃粕糯米营养醋粉的制备方法
CN113080259A (zh) 一种高益生菌密度的低糖酸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JP7382654B2 (ja) 組成物
CN104872322A (zh) 一种瓜蒌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