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849C -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849C
CN1094849C CN98124866A CN98124866A CN1094849C CN 1094849 C CN1094849 C CN 1094849C CN 98124866 A CN98124866 A CN 98124866A CN 98124866 A CN98124866 A CN 98124866A CN 1094849 C CN1094849 C CN 10948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ing
claw
trailing cable
stop surface
bindin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24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3211A (zh
Inventor
克里斯托夫·欣特里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Innova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223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8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2/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1B7/00 - B61B11/00
    • B61B12/12Cable grippers; Haulage clips
    • B61B12/122Cable grippers; Haulage clips for aerial rop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诸如座舱、座椅的输送装置连接于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包括卡紧体,卡紧体上带有导滚,紧固于其上的第一卡爪,以及相对于第一卡爪可调整的第二卡爪。第二卡爪位于卡紧杆上,该杆上还配有控制件,控制件与控制轨道配合作用能够使卡紧杆进行调整。至少两卡爪之一上有止挡面,当卡紧体环绕横向相对牵引索轴线转动时,牵引索与止挡面靠贴。

Description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 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 或牵引索的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诸如座舱、座椅的输送装置,连接于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它包括一卡紧体,该卡紧体上配置有导滚,刚性地紧固到卡紧体上的第一卡爪,以及可相对第一卡爪进行调整的第二卡爪。在此机构中,第二卡爪位于一卡紧杆上,在卡紧杆上还配置有一控制件,具体地说是配置有一控制滚,控制滚与控制轨道配合作用,借助控制滚与至少一个如扭簧那样的弹簧贮能结构的作用相反,使卡紧杆能够相对卡紧体转动,由此而使卡紧杆借助弹簧贮能结构保持在两个上死点位置之一上。
EP 621 163 B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连接机构。在这种公知的机构中,配置有一个两臂卡紧杆,在其一端上设有控制滚,在其另一端上配置第二卡爪。还装设一弹簧贮能结构,该贮能结构通过一肘杆接头与该卡紧杆配合作用。卡紧杆通过控制滚、卡紧杆的转动轴连线和铰接卡紧杆上的肘杆接头的肖子转动,该肖子限定卡紧杆相对肘杆接头的死点位置。在不同于所述死点位置的第一位置上,卡紧杆由弹簧贮能结构转动进入第二卡爪的打开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上;在不同于死点位置的卡紧杆第二位置上,所述卡紧杆由弹簧贮能结构转动进入第二卡爪的闭合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上。卡紧杆的控制-滚子-诱导转动超出这两个位置之一的情况,发生在与弹簧贮能结构作用相反的调整运动的第一部分。
由于卡紧杆和置于其上的可调卡爪总是处于一确定的位置上,所以公知的连接机构是十分有益的。只要输送装置被连接到传送或牵引索,控制滚就进入控制轨道,结果将卡紧杆进行调整,第二卡爪从打开位置进入闭合位置,结果通过弹簧贮能结构将第二卡爪保持在该闭合位置。一旦输送装置从传送或牵引索上脱开,控制滚就与弹簧贮能结构作用,相反转动卡紧杆返回越过死点位置。结果是使第二卡爪进入其打开位置,并且由弹簧贮能结构也保持在打开位置上。
由于只需要提供这样的一种控制轨道,使得卡紧杆从第一位置转入第二位置,并且再从第二位置转回第一位置,所以就获得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索道系统的设计方案,而且还可以减少约一半的现有技术中的卡紧杆的调整运动量。
但是,如果索道系统在可能引起输送装置相对传送或牵引索、环绕一大致垂直于牵引索的轴线进行转动的工作条件下,这种公知的连接机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在这里可以涉及到一个事实,即该可调卡爪沿传送或牵引索延伸的长度,约为该索直径的五倍。其结果是在输送装置相对传送或牵引索产生这种转动时,沿牵引索纵长方向看,会在可调卡爪和固定卡爪间的相交远端之间产生这样大小的力矩,以至于使这两个卡爪与弹簧贮能结构的作用相反而彼此分开,从而使卡紧杆转动离开可调卡爪的闭合位置,经过死点位置进入可调卡爪的打开位置。由于借助弹簧贮能结构使卡紧杆保持该打开位置,所以输送装置往往会不受控制滚的控制就从传送或牵引索上脱开。
一方面,在索道系统运行中出现十分猛烈的风时,这种情况对于乘客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时的输送装置会从牵引索上脱开。另一方面,在索道系统不运行的情况下出现十分猛烈的风时,在这种情况下的输送装置也很可能从牵引索上脱开。虽然这种情况不会危及乘客,但是只要索道系统再一次开始起动,其结果会使功能破坏。这是因为相关的输送装置,必须重新以相对其它输送装置有一个正确的距离的方式连接在缆索上。使被调整的卡紧机构进入其打开位置的输送装置的这种转动,当输送装置与支承或与其他输送装置发生碰撞时,产生输送装置的明显横向摆动情况下也会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这种连接机构进行改进,从而甚至在十分不利的运作条件下,也能可靠地避免可调卡爪进入其打开位置的不希望的调整。根据本发明可达到上述目的,发明中至少两卡爪之一设计成至少有一个止挡面,止挡面位于相对牵引索的卡紧面对面,当卡紧体环绕相对牵引索横向对中的轴线转动时,使牵引索靠贴在此止挡面上。
可调卡爪最好在其相对索的卡紧面对面设计一止挡面。在这种情况下,沿卡爪纵向观察,在固定卡的两侧,可调卡爪可以设计成至少带有一延伸部,在延伸部的每一侧均构成牵引索的一个止挡面。
根据一个替换实施例,刚性固定的卡爪设计成带有一止挡面,该止挡面位于相对牵引索的卡紧表面的对面。在这种情况下,沿可调卡爪纵长方向观察时,卡爪的两侧面上,刚性固定的卡爪可以设计成至少带有一个延伸部,该延伸部在每一侧均构成牵引索的一个止挡面。
两卡爪之一最好设计成带有至少一个大体上为半圆形的槽,该槽准备用于容纳牵引索,其直径比牵引索的直径略大,槽的角度范围大于180°,卡紧表面和至少一个止挡面由所述槽的内表面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槽的角度延伸约200°,槽的内部宽度可比索的直径大20%左右。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两个卡爪之一的止挡面和另一个卡爪的卡紧面的总长,等于一个卡爪的卡紧面的长度。
下面参照展示于附图中的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连接机构详尽地进行解释。其中:
图1是本发明连接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所示的可调卡爪处于其闭合位置;
图1a是图1所示连接机构的侧视图,图中的可调卡爪处于其打开位置;
图2是图1所示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连接机构卡紧杆的侧视图;
图4是一个水平截面,与传送或牵引索配合作用的本发明的两个卡爪已除去,可调卡爪位于闭合位置,卡紧体则相对传送或牵引索处于被转动的位置;
图5展示所述连接机构的俯视图,图中的可调卡爪处于其闭合位置,卡紧体则处于转动位置;
图6-9均是水平截面图,每一个截面图均展示图4中的卡紧体相对传送或牵引索处于不同的转动位置;
图6a、6b到9a、9b、9c分别展示沿图6-9中的A-A、B-B及C-C线的剖面图;
图10展示一个水平截面图,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连接机构的部分已除去;
图10a、10b及10c分别展示沿图10的A-A、B-B及C-C线的剖面图;和
图11展示图10所示的卡紧体相对传送或牵引索处于明显的转动位置的情况。
展示于图1-3的连接机构包含卡紧体1,卡紧体上紧固有杆11,杆11支承如座舱、座椅一类的输送装置。安装在卡紧体1上还有导滚12和13,通过导滚12和13,沿轨道12a和13a在索道系统站台中导引卡紧体1。卡紧体1设计成带有两个卡紧装置2,卡紧装置有一刚性固定卡爪15和一可调卡爪25。
卡紧装置2也包括一个同样紧固于卡紧体1上呈扭簧3形式的弹簧贮能结构,在贮能结构上紧固着一个第一杆21,一第二杆22则铰接在所述第一杆21的自由端上。第二杆22的另一端安装在一卡紧杆23的一轴承22a上,卡紧杆23的一部分安装在卡紧装置2上的轴承23a上。两杆21和22构成作用在贮能扭簧3与卡紧杆23之间的肘杆接头。
图中左侧的卡紧杆23的端部设计成第二卡爪25,借助于控制滚24,卡紧杆23的转动可以对其进行调整,所述的卡紧爪由扭簧3维持在此相应位置。卡紧杆23的另一端设计成具有一控制滚24,滚24在索道系统的一个站台中,其在控制轨道24a上运行,运行结果是使卡紧杆23转动,从而使可调卡爪25各自进入另一个位置,并由扭簧23保持在此位置。
图1表示可调卡爪25处于其闭合位置上的卡紧装置2的位置,卡紧体1已被连接于牵引索5上。在这种状态下,肘杆接头的两个杆21和22的铰接点21a位于扭簧3和卡紧体1上,于卡紧杆23的轴承23a和卡紧杆23上第二杆22的轴承22a的连线之间。由于肘杆接头的第一杆21由扭簧3沿箭头D所示方向强制转动,这样就迫使卡紧杆23沿箭头E所示方向转动。结果使可调卡爪25进入闭合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为此所需的闭合力是由扭簧3施加的。
一旦连接机构进入索道系统的一个站台,导滚12和13就沿轨道12a和13a运行,控制滚24就进入控制轨道24a,其结果与扭簧3的作用相反,使卡紧杆23沿箭头E所示相反的方向,朝可调卡爪25的打开位置转动。卡紧杆23的这种转动,意味着卡紧杆23越过死点位置,进入可调卡爪25的打开位置,并由扭簧3将其保持在此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滚24沿控制轨道24b运行。
图1a还展示了加速和减速轮6中的一个轮,这些轮置于站台内,并与同样配置在卡紧体1上的摩擦板9配合作用。因此在站台内有一个使牵引索5脱离的输送装置的减速作用,减速的结果使乘客可以从所述输送装置上下车,或上车,和/或者使输送装置的速度增加到使输送装置能够再次连接到牵引索5上。
可以从图2看到,卡紧杆23和可调卡爪25均是叉形的,而且沿传送或牵引索方向测量的可调卡爪25的长度,约为牵引索5直径的5倍。
从图3可以看到,可调卡爪25的一侧具有一卡紧面26。当卡紧体1平行地对准牵引索5时,卡紧面26的全部长度均靠贴着牵引索5。此外,在固定卡爪15的横向外侧,可调卡爪25设计成带有两个延伸部27,延伸部27在面对卡紧面26的侧面上,构成两个相对牵引索5的止挡面28。因此可调卡爪25设计成带有两个近似为半圆的槽,半圆槽的直径略大于牵引索5的直径。半圆槽的角度范围约200°,其内部宽度大于牵引索5的直径约20%。
下面结合图4和5介绍可调卡爪的功能。
假如在强风吹动下,连接于传送或牵引索5的输送装置沿箭头G方向、环绕横对着牵引索5的轴线相对索5转动,这就使卡紧体1相对索5占据一个倾斜的位置。结果使靠贴卡紧面16的、位于固定卡爪15两端之一上的区域16a的索5,在可调卡爪25的远离上述区域16a的一端上,即在可调卡爪25的卡紧表面26的区域26a上施加一个力F1,力F1与弹簧贮能结构3的闭合力反向。由此,使可调卡爪25沿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朝其打开位置运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越过卡紧杆23的死点位置,可调卡爪25就会进入打开位置,而且在弹簧贮能结构3的作用下保持在此位置。
为了能够制止这类调整运动,设计可调卡爪25使其在相对牵引索5的压紧面26的对面一侧上,带有两个延伸部27,延伸部27在位于卡紧面26对面的可调卡爪25的侧面上,构成止挡面28。当卡紧体1和索5相互平行时,所述止挡面28与索5之间会有一段距离。但是,如果卡紧体1环绕与索5成横向的轴线转动,其结果是将可调卡爪25进行调整,各自分别位于可调卡爪25另一端上的止挡面28就贴靠索5。一方面,索5通过卡紧面26的区域26a对可调卡爪25施加一个力F1,力F1沿朝可调卡爪25打开位置的方向作用。另一方面,索5通过斜向对置的止挡面28对可调卡爪25施加一个力F2,力F2与F1大小相等,作用方向相反,这样就制止了可调卡爪25的进一步调整。
即使是在对索道系统不利的运行条件下,由于由牵引索5施加在可调卡爪25上的作用方向相反的力,使得永不会到达卡紧杆23的死点位置,所以可确保可调卡爪25始终保持在它的闭合位置。
图6-9c展示卡紧装置在其闭合位置上可能占据的相对传送或牵引索5的各个位置。
图6,6a及6b展示卡紧装置与牵引索5平行时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调卡爪25的整个卡紧表面26,和固定卡爪15的整个卡紧表面16均紧密地贴靠索5。相反,可调卡爪25的延伸部27的止挡面28,则位于距索5有一定距离处。
图7、7a、7b和7c展示卡爪25、15相对索5的第一转过的位置。在此情况下,索5只在可调卡爪25的一个区域26a与卡紧面26贴靠,而且在卡紧装置的另一端,索5仅在一个区域16a处与固定卡爪15的卡紧面16贴靠,相邻的止挡表面28则很贴近索5。
图8、8a、8b和8c展示当卡紧体进一步转动时,卡紧体相对索5所占据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索5贴靠两个止挡面28之一,从而防止卡紧杆23的进一步转动。
图9、9a、9b和9c则进一步展示在卡紧体1进一步转动时,将该转动传递给传送或牵引索5。
图10,10a,10b和10c展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叉状的被刚性固定于卡紧体上的卡爪15a,设计成置于传送或牵引索5的对侧,并带有两个延伸部17,延伸部17的内表面起到索5的止挡面的作用。相反,可调第二卡爪25a位于刚性固定卡爪15a的两延伸部17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刚性固定卡爪15a与图3所介绍的可调卡爪的相同方法设计。
如从图10所能看到的那样,只要输送装置及卡紧体不作相对索5的转动,索5就与刚性固定卡爪15a的止挡面18保持一距离。但是,只要卡紧体一旦相对索5围绕与索5横向相对的轴线转动,则使可调卡爪25a沿其打开位置的方向进行调整,调整一直到索5靠贴于一个止挡面28为止。其结果是使可调卡爪25a不再能进一步调整。这也就可靠地制止卡爪25a进入其打开位置的调整。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机构,该机构确保卡紧杆转动脱离可调卡爪闭合位置的操作,只能通过控制滚沿控制轨道滚动进行,其结果使该连接机构在任何给定的操作条件下,均能确保其具有所需要的功能可靠性。
也可用其他弹簧结构作为弹簧贮能结构来替代扭簧。

Claims (9)

1.一种用于将诸如座舱或座椅的输送装置连接于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它包括一卡紧体,卡紧体上配置有导滚,刚性地紧固到卡紧体的一第一卡爪,以及可相对第一卡爪进行调整的一第二卡爪,在此机构中,第二卡爪位于一卡紧杆上,卡紧杆上还配置有一控制件,具体地说配置一控制滚,控制滚与控制轨道配合作用,借助控制滚,与至少一个如扭簧那样的弹簧贮能结构的作用相反,使卡紧杆可相对卡紧体进行调整,从而借助弹簧贮能机构使卡紧杆保持在两个上死点位置之一上,其中,至少两卡爪(15,25)之一设计成带有至少一个止挡面(28),止挡面(28)相对牵引索(5)位于卡紧面(16,26)的对面,当卡紧体环绕横向相对牵引索(5)的轴线朝牵引索(5)转动时,牵引索(5)与止挡面(28)靠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可调卡爪(25)设计成具有一相对牵引索(5)的止挡面(28),止挡面(28)位于卡紧面(26)的对面。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在沿卡紧爪(15,25)纵向看的固定卡爪(15)的两侧,可调卡爪(25)设计成至少带有一个延伸部(27),在每一种情况下,延伸部(27)均构成用于牵引索(5)的一止挡面(2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刚性固定卡爪(15a)设计成具有一相对牵引索(5)的止挡面(18),止挡面(18)位于卡紧面的对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在沿卡爪(15a,25a)纵向观察,可调卡爪(25a)的两侧上,刚性固定卡爪(15a)设计成至少具有一个延伸部(17),在每一种情况下,延伸部(17)均构成用于牵引索(5)的一止挡面(18)。
6.如权利要求1、2、4、5中之一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卡爪(15,25;15a,25a)之一设计成具有至少一个大体上为半圆形的槽,该槽用于容纳牵引索(5),其直径比牵引索(5)的直径略大些,其延伸大于180°,卡紧面(26)和至少一个止挡面(18,28)是由所述槽的内表面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机构,其中,该槽延伸的角度约2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机构,其中,该槽内部宽度比牵引索(5)的直径约大20%。
9.如权利要求1至2中之一所述连接机构,其中,卡爪(25)中之一的止挡面(28)与另一卡爪(15)的卡紧面(16)的总长,等于一个卡爪(25)的卡紧面(26)的长度。
CN98124866A 1998-01-13 1998-11-25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8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0003198A AT405389B (de) 1998-01-13 1998-01-13 Vorrichtung zum ankuppeln eines fahrbetriebsmittels an das förder- bzw. zugseil einer seilbahnanlage
ATA31/98 1998-0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3211A CN1223211A (zh) 1999-07-21
CN1094849C true CN1094849C (zh) 2002-11-27

Family

ID=347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24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849C (zh) 1998-01-13 1998-11-25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0928731B1 (zh)
JP (1) JP3776609B2 (zh)
CN (1) CN1094849C (zh)
AT (2) AT405389B (zh)
CA (1) CA2255419C (zh)
DE (1) DE59806713D1 (zh)
ES (1) ES2187919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5487C (zh) * 2004-07-07 2008-10-15 Cwa建筑有限公司 空中索道座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20121105A1 (it) * 2012-12-19 2014-06-20 Dimensione Ingenierie S R L Dispositivo a morsa per funivie.
FR3013298B1 (fr) 2013-11-15 2017-08-25 Philippe Berthet-Rambaud Dispositif d’attache d’un vehicule a un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d’une ligne de transport
FR3037550B1 (fr) * 2015-06-18 2019-04-05 Lst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destine a accoupler un vehicule a un cable tracteur d’une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PL3649029T3 (pl) * 2017-07-04 2021-06-14 Innova Patent Gmbh Kolejka linowa i sposób eksploatacji kolejki linowej
IT201700103222A1 (it) * 2017-09-15 2019-03-15 Ferruccio Levi Morsa automatica ad accumulo di energia ad alta efficienza per impianto funiviario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31718B (de) * 1962-06-20 Pohlig Ag J Klemmvorrichtung zur seitlichen Aufnahme des Zugseiles, insbesondere fuer Umlaufseilbahnen
WO1987001081A1 (en) * 1985-08-19 1987-02-26 Kunczynski Jan K Aerial tramway grip assembly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464A (en) * 1905-06-23 1905-11-28 William Hewitt Grip mechanism.
IT1187954B (it) * 1986-02-21 1987-12-23 Agudio Spa Dispositivo per il collegamento automatico di un veicolo alla fune od a ciascuna delle due funi di una funivia a moto continuo
AT404458B (de) * 1993-03-30 1998-11-25 Doppelmayr & Sohn Vorrichtung zum ankuppeln eines fahrbetriebsmitte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31718B (de) * 1962-06-20 Pohlig Ag J Klemmvorrichtung zur seitlichen Aufnahme des Zugseiles, insbesondere fuer Umlaufseilbahnen
WO1987001081A1 (en) * 1985-08-19 1987-02-26 Kunczynski Jan K Aerial tramway grip assembly and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5487C (zh) * 2004-07-07 2008-10-15 Cwa建筑有限公司 空中索道座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55419C (en) 2005-09-13
EP0928731A1 (de) 1999-07-14
ES2187919T3 (es) 2003-06-16
AT405389B (de) 1999-07-26
DE59806713D1 (de) 2003-01-30
ATA3198A (de) 1998-12-15
CA2255419A1 (en) 1999-07-13
ATE229901T1 (de) 2003-01-15
JPH11278252A (ja) 1999-10-12
CN1223211A (zh) 1999-07-21
JP3776609B2 (ja) 2006-05-17
EP0928731B1 (de) 2002-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9840C (zh) 安全制动器和打开安全制动器的方法
US5419479A (en) Transverse carrier clamp for roof luggage carri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with roof rack
CN1077054C (zh) 用于带有偏心锁紧件的安全带的张紧装置
CN1950583B (zh) 闭锁装置
CN1094849C (zh) 将座舱或座椅输送装置连接索道系统的传送或牵引索的机构
US5595122A (en) Funicular system of rail and running cable type
CN102343913B (zh) 悬索铁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2523C (zh) 用于连接渡运工具的装置
CN107923212A (zh) 用于手动地和/或电动地将第一车辆部件和第二车辆部件相对于彼此调整或固定的设备
US20110139561A1 (en) Pressing-on device for a current collector and method for energy transmission
JP5937010B2 (ja) 運搬機構を備えた案内構造体
EP2362046B1 (en) Sliding plug door mechanism
US4653406A (en) Device for the clamping and the automatic catching of vehicles to the driving cable of aerial transport plants
JPS5926721B2 (ja) 転轍器
US3827372A (en) Haulage grip for releasably gripping a traction cable
JP2574102B2 (ja) フォイルを収縮するためのフォイル延伸機
CN1097544C (zh) 包裹捆扎装置
CN1792668A (zh)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FR2933359A1 (fr)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a deux boucles de cable raccordees dans un local intermediaire
BG98090A (bg)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 прокарване на проводник,въже и други подобни
CN1191956C (zh) 用于轨道的终端位置锁定和/或检验的装置
US4860664A (en) Haul rope grip assembly for aerial tramway with elastic block jaw actuating means
FR2935945A1 (fr) Installation de telepherique.
TWI373422B (zh)
SU1686188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улавливани шахт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pplicant after: Innova Patent GmbH

Applicant before: Konrad Doppelmayr & Sohn Maschinenfabrik Gesellschaft m. b. H. & Co. K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KONRAD DOPPELMAYR + SOHN MSCHINENFABRIK GESELLSCHAFT + CO. KG TO: INNOVA PATENT GMBH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