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67135B -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67135B
CN109467135B CN201811287422.6A CN201811287422A CN109467135B CN 109467135 B CN109467135 B CN 109467135B CN 201811287422 A CN201811287422 A CN 201811287422A CN 109467135 B CN109467135 B CN 109467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mother liquor
aqueous solution
cobalt carbonate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74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67135A (zh
Inventor
赵林
赵澎
但勇
陈雪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Shunying Power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Shunying Power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Shunying Power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Shunying Power Batter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74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67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67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7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67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67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1/00Compounds of cobalt
    • C01G51/06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1Powder tap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向碳酸氢铵水溶液中加入钴盐水溶液发生沉淀反应来制备碳酸钴,其中,每次沉淀反应结束后对母液升温处理并保温,并通过多次重复沉淀反应以使制备得到的碳酸钴粒度符合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高回收率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通过对沉淀母液升温后保温,使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大量分解沉降,钴与母液中碳酸根进行反应,形成碳酸钴进入产品颗粒,可大幅减少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在简化母液废水处理工序、降低母液废水处理难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碳酸钴的收率,提高钴金属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背景技术
碳酸钴作为四氧化三钴、钴酸锂等生产电池用材料的前驱体,其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电池用材料的性能。现在使用较多的生产电池用材料四氧化三钴的粒度多为D50=5~10微米,它是由粒度为D50=10~12微米的碳酸钴煅烧而成,该粒度范围的四氧化三钴主要用作中端电池材料。近些年电池材料方向的研究发现,大粒度的四氧化三钴所生产的电池材料性能更好,拥有更高的电压平台及压实密度,较多应用于高端领域。而大粒度的四氧化三钴主要由大粒度的碳酸钴煅烧而成,因此大粒度的碳酸钴对四氧化三钴及电池材料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专利CN201410670437.6公开了一种大粒度电池级碳酸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生产出常规粒度的碳酸钴,还能生产出粒度为D50=15~20微米甚至更大的球形碳酸钴,但是,该制备方法是利用钴盐和碳酸氢铵的多次沉淀反应来制备碳酸钴,在每次沉淀反应结束后,由于氨的络合作用,母液中会形成钴-氨络合物,导致部分钴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母液中,无法进入产品形成碳酸钴沉淀,这不仅加大了母液废水处理的难度,还会影响碳酸钴制备的回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中,沉淀反应结束后,会有部分钴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母液中,从而加大母液废水处理难度,影响碳酸钴制备回收率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80~100g/L的钴盐水溶液和浓度为250~30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10~30L加入反应釜中,并升温至40~60℃;
3)于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钴盐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0~7.5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00转/分钟,加入钴盐水溶液是的流量为1~5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0℃以上,保温10~30分钟,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1小时以上,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
6)在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重复步骤2)~5)至沉淀物粒度为规定粒度。
上述制备方法,通过将钴盐水溶液加入到碳酸氢铵水溶液中后发生的沉淀反应来制备碳酸钴。在实际生产中,钴盐水溶液和碳酸氢铵水溶液沉淀反应结束后,由于氨的络合作用,导致母液中形成有部分钴-氨络合物,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母液中的钴,无法形成碳酸钴进入产品,只能随母液废水一起被处理。如果沉淀母液中含有较高的钴,则在后期的母液废水处理中需要先回收钴,这不仅增加了母液废水处理的工序和难度,而且回收后的钴以水处理污泥的形式存在,无法作为产品使用,降低实际生产中碳酸钴制备的回收率。在40~60℃的反应温度下,沉淀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接近2g/L。为减少沉淀母液中钴金属含量,简化沉淀母液废水处理工序,提高产品收率,本发明人从改变原料投入比、反应温度、反应pH、控制反应速度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最终发现,钴-氨络合物在沉淀母液中的浓度明显受母液温度的影响,随着母液温度的升高,钴-氨络合物的分解速度越快。本发明通过将沉淀母液的温度升至70℃以上并保温一定时间,使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大量分解,钴与母液中碳酸根进行反应,形成碳酸钴进入产品颗粒,可将沉淀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降至0.01g/L以下,大大减少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在简化母液废水处理工序、降低母液废水处理难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碳酸钴的收率,提高钴金属的利用率。
优选地,步骤1)所述钴盐水溶液的钴金属浓度为85~95g/L,所述碳酸氢铵水溶液的浓度为250~280g/L。
更优选地,步骤1)所述钴盐水溶液的钴金属浓度为90g/L,所述碳酸氢铵水溶液的浓度为250g/L。
优选地,步骤4)所述反应釜内温度为70~90℃。
研究发现,将反应釜内母液温度升至70℃并保温一定时间,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就能降至0.01g/L;若反应釜内母液温度低于70℃,则母液中钴-氨络合物分解沉降效果较差;若反应釜内母液温度高于70℃,母液中钴-氨络合物分解沉降效果与70℃时相似,但是能缩短保温时间。若温度过高,不仅会增加生产能耗,还会加大实现难度。
优选地,步骤4)所述反应釜内温度为75~85℃。
更优选地,步骤4)所述反应釜内温度为80℃。80℃容易实现,且此时所需的保温时间较短。
优选地,步骤4)所述保温是指保温至反应釜内母液变为无色。当反应釜内母液变为无色时,说明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基本分解沉降完全。
优选地,步骤4)所述保温时间为20分钟。
优选地,步骤4)对反应釜内母液进行升温并保温,使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分解并沉降至碳酸钴沉淀中。
优选地,步骤2)所述升温的升温速率为0.3~0.5℃/min。
步骤2)的升温过程中,反应釜内加有大量碳酸氢铵水溶液,升温过快会导致加热区域温度过高,碳酸氢铵分解而降低碳酸氢铵原料利用率,因此,步骤2)升温时应当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优选地,步骤1)所述钴盐水溶液为氯化钴或硫酸钴水溶液。
优选地,将步骤2)~5)重复1~2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0~12微米;将步骤2)~5)重复3次以上,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3微米以上。
本发明所得碳酸钴产品的粒度随着沉淀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多次沉淀反应后,反应釜内沉淀物较多,转移部分沉淀物至另一反应釜,两反应釜同时进行循环沉淀,以加快碳酸钴生产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电池级碳酸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通过对沉淀母液升温后保温,使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大量分解,钴与母液中碳酸根进行反应,形成碳酸钴进入产品颗粒,可大幅减少母液中的钴金属含量,在简化母液废水处理工序、降低母液废水处理难度的同时,还能提高碳酸钴的收率,提高钴金属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原料和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基础实施例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80~100g/L的钴盐水溶液和浓度为250~30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示例性地:所述钴盐水溶液可以为氯化钴水溶液或硫酸钴水溶液;
所述钴盐水溶液的钴金属浓度可以为85g/L、90g/L、95g/L;
所述碳酸氢铵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为250g/L、270g/L、280g/L;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10~30L加入反应釜中,并升温至40~60℃;
示例性地:所述碳酸氢铵水溶液的加入量可以为15L、20L、25L;
所述反应温度可以为45℃、50℃、55℃;
此处升温为缓慢升温,升温过快会导致加热区域温度过高,碳酸氢铵分解而降低碳酸氢铵原料利用率,升温速率为0.3~0.5℃/min,示例性地,升温速率为0.4℃/min;
3)于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钴盐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0~7.5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00转/分钟,加入钴盐水溶液是的流量为1~5L/h;
停止加入钴盐水溶液时的pH值应当是碳酸钴产率最高且存在形态最稳定时的pH值,示例性地,该pH值可以为7.2、7.3、7.4等;
控制搅拌时的转速,使钴盐水溶液与碳酸氢铵水溶液充分混合接触,使反应充分,示例性地,搅拌转速可以为150转/分钟、170转/分钟、200转/分钟等;
控制钴盐水溶液加入时的流量,使沉淀反应充分,示例性地,钴盐水溶液的加入流量可以为2L/h、3L/h、4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0℃以上,保温10~30分钟,静置陈化;
沉淀反应结束后,升高反应釜内母液温度以使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分解沉降,而保温一定时间可使分解沉降更完全,当反应釜内母液变为无色时,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基本分解沉降完全,示例性地,升温后的反应釜内温度可以为75℃、80℃、85℃、90℃等,保温时间可以为15分钟、20分钟、25分钟等;
5)静置陈化1小时以上,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
6)在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重复步骤2)~5)至沉淀物粒度为规定粒度;
重复1~2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0~12微米;将步骤2)~5)重复3次以上,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3微米以上。
实施例1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90g/L的氯化钴水溶液和浓度为25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20L加入反应釜中,并以0.4℃/min的速率升温至50℃;
3)于持续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的氯化钴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4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70转/分钟,加入氯化钴水溶液时的流量为3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0℃,保温20分钟后,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1小时后,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此时反应釜内沉淀的碳酸钴的粒度为D50=8.7微米;
6)继续向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加入碳酸氢铵水溶液20L,重复步骤2)~5)2次,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2.5微米,振实密度为2.0g/cm3
实施例2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85g/L的硫酸钴水溶液和浓度为27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15L加入反应釜中,并以0.3℃/min的速率升温至40℃;
3)于持续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的硫酸钴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2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转/分钟,加入硫酸钴水溶液时的流量为2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0℃,保温30分钟后,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1.5小时后,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此时反应釜内沉淀的碳酸钴的粒度为D50=8.6微米;
6)继续向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加入碳酸氢铵水溶液15L,重复步骤2)~5)3次,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4.3微米,振实密度为1.9g/cm3
实施例3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95g/L的硫酸钴水溶液和浓度为30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25L加入反应釜中,并以0.5℃/min的速率升温至60℃;
3)于持续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的硫酸钴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3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加入硫酸钴水溶液时的流量为4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90℃,保温10分钟后,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2小时后,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此时反应釜内沉淀的碳酸钴的粒度为D50=8.8微米;
6)继续向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加入碳酸氢铵水溶液25L,重复步骤2)~5)2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2.5微米;重复步骤2)~5)3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4.4微米;重复步骤2)~5)4次后,将反应釜内的沉淀物转移出1/3只另一反应釜,分别向两个反应釜内加入碳酸氢铵水溶液25L,重复步骤2)~5);重复步骤2)~5)5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9.2微米,振实密度为1.8g/cm3
以下通过实验例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一 沉淀反应结束后升温程序对母液中钴含量及碳酸钴回收率的影响
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多组实验: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100g/L的氯化钴水溶液和浓度为30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20L加入反应釜中,并以0.4℃/min的速率升温至40℃;
3)于持续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的氯化钴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0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转/分钟,加入氯化钴水溶液时的流量为3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维持或升高反应釜内温度并保温后,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1小时后,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
6)继续向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加入碳酸氢铵水溶液20L,重复步骤2)~5)5次,检测每次沉淀反应结束后母液中的钴含量及最终的碳酸钴回收率。
各组实验沉淀反应后反应釜内温度及保温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实验沉淀反应后反应釜内温度及保温时间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各实验组每次沉淀反应结束后母液中的钴含量及最终的碳酸钴回收率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实验组母液中钴含量及碳酸钴回收率检测结果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由表2可以看出:
1)由实验一可以看出,沉淀反应结束后直接进入陈化步骤,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基本不分解,母液中钴含量偏高,碳酸钴最终回收率偏低;
2)由实验二至七可以看出,沉淀反应结束后,母液温度越高,保温阶段母液中的钴-氨络合物分解越多,母液中的钴含量越低,碳酸钴最终回收率也越高;
3)由实验六至八可以看出,沉淀反应结束后,母液温度高于80℃后,温度对保温阶段母液中钴-氨络合物分解量基本无影响,碳酸钴最终回收率也基本不再提高;
4)由实验五至七、九至十四可以看出,沉淀反应结束后,母液温度为70℃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母液中钴-氨络合物的分解量也随之增加,并且保温时间为30min时,碳酸钴最终回收率为99.9%;母液温度为80℃时,保温时间超过20min后,母液中钴-氨络合物的分解量将不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碳酸钴最终回收率也不再增加;母液温度为90℃时,保温时间超过10min后,母液中钴-氨络合物的分解量将不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碳酸钴最终回收率也不再增加。
上述实验说明:沉淀结束后升高母液温度,可使母液中钴-氨络合物被破坏,钴与母液中碳酸根进行反应,形成碳酸钴进入产品颗粒,从而减少母液中钴的含量,增加碳酸钴最终回收率,温度越高,钴-氨络合物分解越快。当母液温度升高至70℃以上并且保温时间在20min以上时,碳酸钴的回收率可达到99.9%以上。当母液温度升高至80℃时,仅需保温20min就可达到99.99%的收率。当母液温度升高至90℃时,仅需保温10min就可达到99.99%的收率。从节能降耗方面考虑,将每次沉淀结束后的母液温度升高至75-85℃,保温时间在20min即可将碳酸钴的收率提高至99.99%。

Claims (7)

1.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钴金属浓度为80~100g/L的钴盐水溶液和浓度为250~300g/L的碳酸氢铵水溶液;
2)取步骤1)所得碳酸氢铵水溶液10~30L加入反应釜中,并升温至40~60℃;
3)于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钴盐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釜中,反应釜内pH值为7.0~7.5时停止加入,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00转/分钟,加入钴盐水溶液的流量为1~5L/h;
4)钴盐水溶液加入结束后搅拌状态下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5℃以上,保温10~30分钟,静置陈化;
5)静置陈化1小时以上,抽出上层母液,下层沉淀物留在反应釜内;
6)在步骤5)所得的留有沉淀物的反应釜内,重复步骤2)~5)至沉淀物粒度为规定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反应釜内温度为75~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保温是指保温至反应釜内母液变为无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升温的升温速率为0.3~0.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钴盐水溶液为氯化钴或硫酸钴水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5)重复1~2次后,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0~12微米;将步骤2)~5)重复3次以上,所得碳酸钴粒度为D50=13微米以上。
7.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CN201811287422.6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Active CN109467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422.6A CN10946713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422.6A CN10946713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7135A CN109467135A (zh) 2019-03-15
CN109467135B true CN109467135B (zh) 2021-02-09

Family

ID=6566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7422.6A Active CN10946713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6713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592A (zh) * 2010-10-18 2011-02-16 南京寒锐钴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重球型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2583584A (zh) * 2012-03-27 2012-07-18 湖南雅城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2616865A (zh) * 2012-03-23 2012-08-01 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用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4556248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连续生产大颗粒球形碳酸钴的方法
CN105600839A (zh) * 2014-11-20 2016-05-25 四川顺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5800699A (zh) * 2016-04-20 2016-07-27 湖南海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球形度大颗粒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8275730A (zh) * 2018-01-31 2018-07-13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13-15微米电池级球形碳酸钴晶种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592A (zh) * 2010-10-18 2011-02-16 南京寒锐钴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重球型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2616865A (zh) * 2012-03-23 2012-08-01 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用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2583584A (zh) * 2012-03-27 2012-07-18 湖南雅城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4556248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连续生产大颗粒球形碳酸钴的方法
CN105600839A (zh) * 2014-11-20 2016-05-25 四川顺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05800699A (zh) * 2016-04-20 2016-07-27 湖南海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球形度大颗粒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8275730A (zh) * 2018-01-31 2018-07-13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13-15微米电池级球形碳酸钴晶种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7135A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79291A1 (zh) 从红土镍矿浸出液中分离镍铁并制备磷酸铁的方法和应用
CN109546144B (zh) 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79516B (zh) 掺铝小颗粒球形四氧化三钴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0867B (zh) 一种深度除氟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3962A (zh) 一种常温高浓度制备活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CN114606396B (zh) 一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浸出液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14031105B (zh) 一种含铜蚀刻废液的处理方法
CN109987646A (zh) 合成大粒径碳酸钴连续反应的方法
CN109467135B (zh) 一种电池级碳酸钴制备方法及制备的碳酸钴
CN111217648A (zh) 一种盐碱地用纳米腐殖酸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5705A (zh) 一种包覆锆的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04944462B (zh) 一种饲料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US20240025760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ternary precursor
CN111807420A (zh) 一种高密度、低氯碳酸钴的制备方法
CN111495354A (zh) 一种废钒催化剂浸取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CN111218572A (zh) 钙化焙烧酸浸液保温制备高密度多钒酸铵的方法
CN114984926B (zh) 一种高抗团聚rgo基磁性锂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105196A (zh) 对苯二甲酸的回收方法
CN105645475A (zh) 一种应用于锂电正极材料的高纯锰源制备方法
CN103145149A (zh) 一种净化烟气脱硫硫铵的方法
CN109336191B (zh) 一种去除硫酸盐结晶后母液中杂质离子镉的方法
CN111115695A (zh) 一种包覆钐的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11115699A (zh) 一种包覆镁的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KR101629882B1 (ko) 마그네슘-세리사이트(Mg-Sericite) 응집제를 이용한 미세조류 수확방법
CN114272897B (zh) 一种基于奇亚籽胶的磁性生物炭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20000 No.1 Jinhua Road, Meisha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Dongpo District, Mei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compliance power battery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620020 Meishan Jinxiang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Meish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EISHAN SHUNYING POWER BATTERY MATERIAL Co.,Ltd.